1979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科研成果要尽快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计划局 柯诚
科研成果如何尽快地推广应用,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速度的重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注重研究或生产,而忽视科研成果的推广。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成果,另一类是应用成果。这里我们提出来探讨的,是第二类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问题。
一九七七年,中国科学院应用性科研成果只推广了百分之十四。其余大部分没有得到推广,只是停留在礼品、样品、展品阶段。甚至一些有明显经济价值、收益较快的科研成果,也得不到推广。
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四川资阳糖厂协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应用纤维素酶酶解蔗髓生产饲料酵母,一百公斤的绝干蔗髓,可得干酵母二十公斤左右。它为我国发展畜牧业提供蛋白饲料找到了新路。一九七七年,已完成两千立升酶解罐和一千立升发酵罐的放大试验,并作了鉴定。但是由于三十万元的中间试验费无法解决,工作就进行不下去。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一九六○年开始研究合成云母。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努力,终于掌握了晶体法大面积氟金云母的合成新技术。经鉴定,这种合成云母质量良好,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因投资和物资条件不足,这项成果至今尚未安排生产。
CZ—1型天然气转化催化剂,是为用于三十万吨合成氨进口设备而研制的,经鉴定已达到了部颁技术标准。但有关部门不安排试生产,催化剂仍靠进口。
有些科研成果即使得到推广,也是困难重重,收效甚微。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的碳酸氢铵粒肥深施,可使碳酸氢铵的利用率提高一倍。这项成果受到了国家计委、经委、江苏省委的重视。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一是造粒时要去掉一些水分(这是符合部颁标准的),影响了小化肥厂的收入;二是生产压粒机缺乏磷青铜和不锈钢;三是压粒机的价格稍高。由于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以致花了九年时间,仅在江苏省金坛一带和福建省的个别县得到推广。
仅从以上例子,就可以看出科研成果推广之难了。我认为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缺乏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理论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还是个问题。有些同志对科研成果的推广,还缺乏应有的重视。
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经济也有困难。如果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得好,可以达到不投资或少投资而收益大、收益快的效果。
华罗庚同志的“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化工、电子、冶金、煤炭、交通运输等行业应用后,对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和减少消耗起了很好的作用。据统计,内蒙古一年就可增产节约六千多万元,四川一年可增产节约两亿多元。
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很重视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他们把它看作是竞争的能力,企业的生命。一些大公司往往三、五年就要更新产品和设备,以提高竞争能力。有的国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经费比例,大致为一比二比六,可见他们对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重视。我们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更应该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缺少必要的机构
目前,我们国家没有一个主管科研成果推广的组织机构。现在的科学领导机关和管理机构,是以抓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虽然对成果的推广也做一定的工作,但不是职责内的主要工作。许多问题,如组织生产、经费开支等,往往因体制关系不能解决。
鉴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全国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机构,统管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它可设在国家计委,以便在制定生产计划的同时,制定采用科研新成果的计划。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机构,按成果作用的大小,分级管理成果及其推广工作。
还要加强从科学研究到生产之间的技术系统,即国外所讲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逐步增强技术力量和装备,以便使科学技术迅速地转变为生产力,使科研、中间试验和生产三者很好地衔接起来。
没有专门的章程和政策
管理科研成果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和推广。应明确建立分级负责、分级鉴定、分级推广、分级授奖等一套程序和制度。资本主义国家靠利润、靠竞争来刺激采用新成果、新技术的积极性。我们要靠提高思想认识和制定适当的政策来调动人们这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对于新产品在试生产期间,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以定期的小额贷款,实行减税或免税;在试销期间,价格应低于老产品,以利推销。对于新产品所采用的原料,价格也要适当。对于采用新成果、新技术确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上交利润的单位,应给予奖励。
缺少经费和物资条件
中国科学院每年所得三项费用(中间试验费、新产品试制费、重大科研补助费)极微。院内没有生产性工厂、农场,要推广一项成果,须求得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的认可和支持。因此许多成果排不上队。建议国家计委适当增加应用和推广工作的经费和物资条件,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进口必要的设备,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但根本的办法还是要立足于国内。国内可以解决的技术和设备,就不要进口。


第3版()
专栏:要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为什么推广农业科研成果这样难?
本报记者 顾迈南 龚达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只有“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这就需要有尽可能多的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业上推广应用。
但是,一些重要的农业科研成果,常常因为种种关口卡住推广不开。这不仅使科研人员白白耗费了许多心血,也使国家经济遭受损失。
农业科研成果为什么推广不开呢?
科研人员普遍反映,首先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并没有在一些领导部门同志的头脑中扎下根来。他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农业的思想,甚至错误地认为,搞农业只要出大力流大汗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科学。有的一听说要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就皱眉头,理由是工业上的科研成果还没有钱推广,哪有钱推广农业上的科研成果?因而不热心,不关心。这是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不开的主要原因。
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不开,除了思想上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
一、没有一个管推广农业成果的部门。现在我们的农业科研固然相当落后,但却有很多比较现成的科研成果没有人要。科研人员不得不放下工作,到处去找“婆家”。令人遗憾的是,一些送上门的科研成果,竟没有人理睬。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和昆虫所研制的棉红铃虫性诱剂,对长江中下游棉区虫情测报很有作用,但是有关农业部门却连成果鉴定会都不愿意参加。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科研部门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农业部门为什么连送上门的成果都不要呢?他们也有苦衷。国家每年拨给农业部门用于成果推广的经费很少,农业部连部属科研单位的成果都无法推广,怎么管得了所有的成果呢?例如,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单位研制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弱毒活苗”(简称三联苗),能预防猪的三种主要传染病。农业部有关部门想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但他们的经费和力量都很有限。一九七八年初,他们先后找到国家计委、经委、科委请求支持,结果谁都不管。计委说,成果推广由经委负责;经委说,我们只管工业成果推广,不管农业;科委成果局说,我们只管理成果,不管推广。因为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负责任。这种现象上上下下都存在。这是造成农业成果无人问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某些领导部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农用抗菌素的研制和生产在国际上早已受到重视,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相继研制成功六个主要品种。经鉴定,这几种农药高效低毒,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国务院曾专门发文件,要求在全国推广。但是有关领导部门却认为,现在生产的化学农药尚供不应求,利润也不少,不必要去生产抗菌素,致使这项成果推广十分缓慢。
三、现行政策实际上是鼓励落后。现在生产支农产品的工厂,上级只要求完成产值、产量等经济指标,不要求改进质量,更不要求品种更新换代。一个产品一经投产,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地生产下去。这种政策,实际是鼓励落后。在价格方面也不注意支持新产品。商业部一旦为某种产品订了价,不管以后质量有无改变,价格一律不变。农村现在大量使用的农用塑料薄膜,由于防寒性能太差,容易老化,一般只能用一、二年。农民迫切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科研人员也研究出防老化的技术,只要在生产塑料的原料中加进少量的增塑剂,就可以使塑料薄膜的寿命延长一倍以上。但这种新产品跟老产品比较,成本略有提高,而商业部不肯提高出售价格,生产原料的化工部和生产薄膜的轻工部又不愿意做亏本买卖。这样,塑料防老化的新技术就被废弃不用,照旧生产质量不高的老产品。
四、推广农业科研成果所必需的原材料供应无渠道。国家对一些原材料的供应卡得太死,很不利于科研成果,特别是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由于某种原材料的缺乏,常常使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无法推广应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研制的碳酸氢铵颗粒造肥与深施技术,解决了粉状碳酸氢铵容易分解,在运输、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大量挥发造成浪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肥效,对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一成果虽然受到国家计委等部门的重视,要求在全国推广,但是由于制造压粒机需要的少量不锈钢、磷青铜等原材料得不到解决,压粒机造不出来,结果,粒状肥料只在个别地区得到推广。
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认为,要解决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问题,首先应该解决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问题,破除那些轻视农业的思想;也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可能情况下,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尽量为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创造条件。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农村中学结构应该改革
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中等教育中有两种倾向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高中布点较多。全区十三个县,共有高中和完中一百二十八所,九年制学校一百六十三所。有的县光九年制学校就达三十所。高中布点多,在师资、经费和校舍设备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难。农村高中的教师一般是从初中教师中抽调上来的,初中教师又从小学教师中抽调。左云县共有高中教师一百三十九人,其中大专学校毕业生只有三十五人。除县城中学外,农村高中教师一百零八人中,大专学校毕业生只有十五人,其余大多数是近年来的高中和中师毕业生。这样层层拔高,不少教师不够称职,教学质量很难提高。有的学校虽然挂着高中的牌子,实际达不到高中水平。
二是中学教育有单一化的趋势。国家和社队办的中学,一般都是普通中学,按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和活动。有的农村学校取消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培养目标集中到升学上。全区原有农中农校二百八十多所,坚持办下来的只有十四所。好多办了多年的农业中学和耕读中学,也在逐渐收缩“农”这一面。一九五八年办起的阳高县王官屯农中,多年来建立了有一百九十亩地的农场、四十亩地的林场和年产值七万元的农机修配厂,培养了大批有一定文化、懂得农业科学知识和掌握农用机电技术的新农民。现在附近社队农、林、水、机、电的技术骨干,有一百九十多人是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左云县井儿沟五七中学,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农科、农机等方面的专业课和专业班,自力更生建立了有二百五十余亩土地的生产基地,坚持进行优种试验,为本县和外地提供优种二十余万斤,所在公社成为全县优种化程度最高的公社。这些本来办得较好的农校,现在也有要改变原来体制、向普通中学的方向发展的迹象。这种单一化的趋势,不但难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都要发展,国家有许多实际困难,农村不可能一下子普及高中教育。特别象雁北这样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果在经济力量、师资条件等方面考虑不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速度过快,就有可能事与愿违,在好多方面造成失调。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水平、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青年,而高等和中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又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目前,中学毕业生的去向,除少数人能升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外,绝大多数都要回到农村。雁北地区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生有一万六千二百余人,升学的还不到百分之一。如果农村中学都办成单一化的普通中学,学校又忽视面向农村的教育,学生回村后,不安心农业生产,也缺少农业科学知识和本领,这就同实际需要相矛盾。鉴于这种情况,应该把农村中学结构改革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农村中学应该怎样改革呢?我们考虑了这样一些意见:
一、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中学。每县办一所重点高中或完中,在全县范围内招生。较大的县,从布局上考虑,还可另设一两个高中点。每个公社办一所重点初中,在全社范围内招生。重点高中和初中要在师资、设备等方面给以充实和加强,切实保证质量。其主要任务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并摸索经验,在教学质量上为普通中学起示范作用。当然,也要重视面向农村的教育。
二、普通中学要学农业生产知识和工业基础知识。除重点中学外,农村普通中学的学生除完成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应根据当地农村生产实际,增加农业生产基础知识课的比重,有侧重地学一些和社办企业结合较密切的工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参加农村建设打一点基础。
三、大办农业中学。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农业中学是发展农村中学教育的一种好形式。现在主要是办高中一级的农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可根据情况定为二年或三年。课程设置,以全日制普通高中主要课程为基础,根据当地农业和社队工业发展的需要,加以调整,可分专业班,增设农、林、水、牧、机电、财、医等方面的课程。时间安排,以教学为主,适当参加结合教学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以劳代教”的现象。农中要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办好农(林、牧)场,还可和发展社队工业结合起来,试办小工厂。农中毕业生,社队要给以合理安排,做到学以致用。高等和中等农业院校,要注意招收农中毕业生。
四、发展各种形式的耕读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在乡知识青年,实行勤工俭学、半耕半读。学生学政治、学文化、学农业科学技术。从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学制可分固定和临时培训两种。
五、增设面向农村的中专和技工学校。现在这类学校太少,国家应有计划地逐年发展,为农村培养农林、畜牧、农机、医卫、财会等中等技术人才和县、社工业主要工种的技术工人。
实行这种改革,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领导体制。农业中学要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当前应以社办为主,有条件的大村大队也可办一些专业班。每县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办好一所或几所,除直接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外,还可为社办农中培养部分师资。这些学校应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和领导,农林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二、办学经费。农业中学,县办的以国家拨教育经费为主;社队办的,开始以社队解决为主,可逐步靠勤工俭学和生产收入来解决。耕读学校,由社队和学校收入解决。
三、师资配备。农业中学教师主要由国家配备,还可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从科技、农林、机电等部门聘请技术人员兼课。耕读学校教师可由教育部门酌情配备一部分,不足部分由社队解决,还可按专业和有关系统,请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做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农村中学结构改革涉及面很广,牵扯的问题很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应该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底子,统一规划,逐步进行。我们的这些想法和意见很不成熟,好多问题可能还没有考虑到,这里谨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
李 尧 樊文友


第3版()
专栏:

成都、杭州认真做好归队和调整工作
大量科技人员学以致用
本报讯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和成都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认真做好为四化输送人才的工作。一九七八年以来,全市已归队、调整和从外地调进三千七百六十多名科技人员。这个数字,比国家在一九七八年分配给成都市的大学毕业生多十倍。
成都市委组织部在全国科学大会前后数月中,收到三百多封来信,接待了一千多人次来访,加上各级推荐,到基层调查,基本上掌握了全市需要归队和调整的科技人员的情况。然后他们发动各级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认真做好归队和调整工作,其中有一部分人,还由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调整和归队,力求安排使用得当。
成都市化工设计研究所的一位同志,是去年十月从成都制药四厂调入的。这位同志是四川大学化学系一九五九年的毕业生,在制药厂不能发挥他的专长,调到化研所以后,他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几门外语得到了应用。还有一位学辐射细胞遗传的研究生,原在西南生物药品厂工作,经本人申请和市委组织部调查了解,认为将这位同志调到四川医学院,既搞科研又搞教学,更能发挥他的特长,便及时作了调整。
本报讯 杭州市人事局积极调整用非所学的科技人员的工作,到今年初为止,已有一千八百多人返回科技岗位,相当于一九六六年国家分配给杭州市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总数的七倍多。
对确有专长而工作不对口的科技人员,人事部门的同志深入了解情况,与各单位联系,使之各得其所。杭州汽轮机厂前两年进口了一台电子计算机,需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厂方派人奔走各地,请求支援,但是收获甚小。市人事局了解到有一个西北工业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归队,就把这个干部调到汽轮机厂的计算机站。他现在已被推选为计算机站的技术负责人。
化工系统工厂里有个工人,因生病没有读完大学。他进工厂后继续刻苦钻研,写出了具有先进水平的论文,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他发明的恒电池新配方,已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用,进行试产。市人事局认为,这个工人虽然不是大专院校毕业,但确是个有专长的人材,就把他调到一个化工厂搞技术工作。
杭州市人事局还注意做好归队人员的思想工作。有个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改行在工厂当打字员,她不愿归队当教师,市人事局就耐心说服,使她愉快地重返了教育岗位。


第3版()
专栏:

邯郸市委重视校舍建设工作
本报讯 中共河北省邯郸市委和市革委把校舍建设当做一件重要事情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自去年九月份以来,已有近万名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新校舍学习。
邯郸市是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城市。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在校学生成倍增长,其中中学生较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七倍多。但是在“四人帮”的长期干扰破坏下,校舍建设项目被挤掉。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邯郸市委、市革委把校舍建设列入了重要日程。一年内就新建和扩建了八所中、小学校,建筑面积达二万四千三百多平方米,同时还积极动员厂矿企业单位筹资建设校舍。今年兴建的校舍正在施工。
为了搞好校舍建设,邯郸市委、市革委的领导同志亲自召集郊区和有关公社负责人进行座谈,及时解决建校购地、拆迁等问题,使新校舍的建设按时开了工。在施工中,为了保证及时供应建筑材料,市委领导又组织计划、物资等部门密切配合,搞好材料调拨,满足了工程需要,加快了工程进度。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