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企业领导班子要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
记者在工厂企业采访,听到许多同志反映:要搞好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没有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领导班子是不行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少企业加快了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既有长远目标,也有近期计划,领导有方,群众有劲,生产建设热气腾腾。能够出现这种喜人的景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都有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领导班子。以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为例,这个公司经过认真整顿的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生产指挥班子,普遍具有平均年龄较轻、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朝气蓬勃、精干有力的特点。他们带领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全公司的化工生产、老厂改造和新项目建设都取得了好成绩。
然而,也有一些企业,生产建设还没有走上轨道,群众有劲没处使,许多工作迟迟迈不开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问题在于缺少一个精干有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领导班子。
有的企业领导班子,年老体弱的多,实际干事的少。人们认为这样的领导班子,不是工作班子,而是“照顾”班子。有一个工厂,领导班子成员有十余人,前七、八名主要领导成员有的年老体弱,有的长期有病,主持工作的竟是最后“几把手”。
有的企业领导班子,人数过多,“书记成班,主任成排”。照理说,应该是“人多好办事”,实际上,却是“龙多不治水”。一项工作,你管他也管,你不管他也不管,拖拖拉拉办不成。一个报告,你也签字,我也画圈,所有领导成员都要送到,结果成了公文旅行。这样的领导班子,很难谈得上什么工作效率。
有的企业领导班子,懂得生产技术的太少。人们把这样的领导班子叫做外行班子。在长春市,记者就看到有些相当大的企业,领导班子中只有一、二人懂得生产技术,有许多人连八项经济技术指标是什么都说不上。象这样缺乏生产技术知识、对现代化知之甚少的领导班子,怎么能够领导好现代化建设?
凡此种种,都说明企业领导班子需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整顿和加强。
怎样才能使企业领导班子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呢?吉林化工公司的经验告诉人们,必须从大局着想,从工作需要出发,坚决打破某些习惯势力和那种“照顾”的思想。这个公司的党委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揭批查斗争和建设大庆式企业的过程中,按照党的政策要求,先后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两次整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为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向现代化进军,又第三次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和调整,选拔了一大批觉悟高、干劲大、作风好、懂技术、懂业务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分别担任公司和厂、院、处级领导工作。其中,有不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过专门教育的大学和中专毕业生。这个公司的党委在选拔和调配领导干部时,坚持任人唯贤、重在表现的原则,做到“三个不受限制”,即:不受资历的限制,不受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的限制,不受党员与非党员的限制。现在,经过调整的公司领导班子,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占百分之八十,厂处级领导班子中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占百分之五十。
也许有些同志会说:我们也想建设一个精干有力的领导班子,就是缺少合适人才。其实,有许多人并非没有领导才干,只是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吉林化工公司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副经理、副总工程师兼总调度长,原是一个小分厂的副厂长。去年,公司党委把他破格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了公司的一名出色的领导干部。吉林省长山化肥厂的厂长,原是一个大化肥厂的车间干部。他担负这个中型化肥厂的领导工作后,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和技术经验,带领职工加强企业管理,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使这个厂的化肥生产节节上升,并且扭亏为盈,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这些事实说明,只要敢于冲破习惯势力,不受形而上学的条条框框束缚,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企业都是不乏人才的。
新华社记者 牛正武


第2版()
专栏:

“多面手”——黄光忠
一天,一位日本技术人员来到石化一厂乙烯装置现场,到处打听谁是黄光忠。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机械工程师黄光忠以他出色的技术水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来上海石化总厂工作的外国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九七三年八月,黄光忠一来到金山工地,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技术,力争尽快地掌握和使用引进的外国设备。
一九七八年,全厂设备大检修开始了,有两台大型汽轮机和压缩机第一次开缸检修,按原计划需要请外国技术人员来现场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外国技术人员迟迟没来。如果再等下去就要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延期一天,就要损失二百七十万元。黄光忠便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他和另一位老师傅负责这次开缸检修。黄光忠查阅了大量资料,找许多有关部门请教,终于制订出了详细的检修方案。不久,外国技术人员来了,他们看到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检修方案完整科学,连连点头说:“太好了,太好了,想不到贵方是完全有能力完成这次检修的。”
黄光忠还以出色的技术水平,为国内配套装置解决了不少关键设备。乙烯球罐区有两台国内配套的液化气泵,由于我国尚未解决这种泵的密封问题,从试车开始,这两台泵就严重地泄漏,机修工人忙得团团转,严重地威胁到乙烯装置的正常生产。黄光忠见此状况十分着急,连忙和机修师傅反复研究,对密封的结构、材料、强度等方面作多次改进,攻下了难关。现在这两台泵可以连续运转八个月,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外汇。 王国考


第2版()
专栏:

好后勤——杨金清
今年春节前的一个冬夜,寒风凛冽,夜深人静。副食品商店的店堂里,一位年已半百的老职工还在独自挑灯夜战。他脚穿长统雨靴,站在一口大缸里哼唷哼唷地“原地跑步”。原来,为了满足工地居民们的需要,副食品一店的负责人杨金清正在用雪菜腌制咸菜。为什么要自己腌制呢?前些时候,他们从市内运来一批咸菜,可是经风一吹,发黑变味,居民一瞧一闻,就摇头而去。
杨金清为这事十分焦急。当他看到蔬菜经营站正在收购鲜雪菜,就决定调进一批来自己腌制。不久,这批鲜嫩的咸菜开瓮上市了,居民们踊跃购买。当居民知道是商店自己加工的,都连声称赞:“你们店真是为我们想得周到啊!”现在,在老杨的努力下,商店里已经新建了咸菜加工池。
几年来,象这样的事情,老杨不知做了多少,只要是方便顾客、有利生产的事,他总要千方百计办到。在水产品供应缺乏的那段时间里,大量上市的是马面鱼,有的居民吃时怕麻烦。老杨就不厌其烦地自己动手加工,把马面鱼一条条斩头剥皮,每天晚上都要带着职工加工二、三十担。加工后的马面鱼洁白多肉,销路打开了,还为附近社队提供了不少猪饲料。
杨金清同志是上海市财贸战线上的老标兵。一九七六年十月,他满怀着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喜悦,来到了金山工地,在新筹建不久的副食品商店里,他毅然挑起了业务重担,他吃在店里,睡在店里,每天都工作十多小时。他既联系货源,又核算经济,参加营业,帮助运输。还兼搞伙食团事务,样样干,件件管,成了商店里“百事管”的当家人。老杨不仅当副食品商店的家,还管着工地上成千上万户居民职工的家。工地上双职工多,买菜有困难,老杨和大家大力改进经营方式,采取预约登记隔日菜、旬菜、桌菜以及增加盆菜花色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方便了居民。这些年,老杨为大家花费了不少心血,人们赞誉他是“老黄牛”、“杨铁人”。连续三年来,他被评为总厂的先进工作者,还光荣地当选为地区人民代表,出席了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不久前,他又荣获了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王克恩


第2版()
专栏:

“老关键”——乐俊北
一天下午,塑料厂高压聚乙烯车间仪表空气压缩机前围了一大圈人。一位日本技术人员手里拿着一个部件,直摇头,周围的人也急得火烧火燎,议论纷纷。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设备大检修拆检仪表空气压缩机时,发现连轴器坏了,需要重新制造一个。一家机修单位倒是制造出来了。可是,日本技术人员认为不符合要求,根据原计划,第二天一早,就要试车了。
在这时刻,不知谁说了一句:“老乐来了!”大家听到“老乐”,不由心头一亮。
从人圈外挤进来一位朴实的老工人,接过连轴器,戴起老花眼镜瞧了瞧,操着宁波口音问:“什么时候要?”日本技术人员说:“明天一早。”老工人把头一点说:“加工要求呢?”日本技术人员说:“误差不能超过一丝半!”老工人说:“我来试试!”这时,设备科一位同志接口道:“老乐,加工这个内花键槽需要拉床。我们没有呵。”他笑笑,胸有成竹地说:“莫急,动动脑筋,兴许能行!”
老乐不慌不忙地跑到机修车间,把一台牛头刨床改成简易的拉床,便动手干了起来。几乎搞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一大早,把新制的连轴器送到那位日本技术人员手里。日本技术人员又惊又喜,经过种种测定,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这位老工人就是共产党员乐俊北。老乐十三岁进一家机车厂学徒,在旧社会,他为了混口饭吃,认真、刻苦地学习,掌握了一手好技术。车、钳、刨、磨、铣,样样能干。解放后,他翻了身入了党,多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一九七四年,老乐怀着加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雄心壮志来到金山,一连参加了引进设备的接运验收、设备安装、试运转、试生产等工作。他沉默寡言,那里有攻不下的堡垒,他就出现在那里。人们送给他一个美号——“老关键”。
接运验收时,人们发现压缩机中体端面不平。日方人员说,拿回国内加工吧!乐俊北心里暗暗盘算:不行!这么一折腾,至少要半年,金山需要时间啊!他向日方提出:交给我吧!我保证按质交货!几天以后,一个完全符合质量要求的压缩机中体放在大家面前。日方技术人员信服得伸出大拇指。安装时,油压脉冲赖斯阀损坏,国内还没有这种加工工艺。有人断言:不拿到国外加工是不行的!老乐又悄悄地出现在赖斯阀前,不慌不忙地提出:“把这个交给我和老方吧!”几天以后,赖斯阀就修好了。
他来到金山的四年半时间里,攻下的“堡垒”不下几十项!有的同志感慨地说:“老乐技术水平真高!”最了解老乐的设备科副科长方宗祥同志接口纠正道:“应该说,他那颗一心为金山工程的心真红!”
张少文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应该让他把本事使出来”
我在天津市第二建筑公司二工区大模板工地采访时,得悉二工区党总支曾提议让工长曾令平担任施工队长,公司某些负责人以“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为理由,否定了工区的意见。为了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我访问了一些有关人员。
一九六○年,曾令平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建筑专业,自愿报名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被分配到甘肃工业大学任教。一九六二年末,调到天津,在市建工局业余大学讲课。一九六三年,被下放到第二建筑公司二工区当工长。文化大革命中,又被下放当架子工,在工地劳动四年。一九七三年,恢复了工长职务。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工人们说:“曾工(意即工程师)跟我们一样,老工人、新工人都能跟他说上话。他派活,没有一个打驳的。”工区的工程师说:“老曾帮助工人提高技术水平,做了很多工作。”工区负责人说:“他既懂技术,又会管理,劳动一股劲,工作大胆负责,从来不背出身不好的包袱。交给他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近六年里,有五年被评为工区先进工作者。”
一九七七年八月,天津市建工局在二工区搞小砖改大模板的墙体改革试点,工区派曾令平主管这一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试点到铺开,他参加了十幢二万九千米住宅楼的建设,跟工程师、技术工人一起,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缩短了工期,积累了经验。去年初冬,为了加快住宅建设,上级决定在二工区组建第二大模板施工队。工区党总支成员一致同意,让曾令平担任施工队长。他们说:“应该让他把本事使出来。”
公司负责人的看法却不同。他们认为,用出身不好的人,是自找麻烦。不搞运动还好说,一搞运动就说不清楚,这是有历史教训的。用谁不是用,为什么非用他?!当工区的同志再次申述理由时,公司负责人竟然说:“是听你们的,还是听公司的?”结果,工区只好派曾令平到新建的第二大模板施工队协助那位不熟悉大模板的施工队长工作。
当记者访问曾令平时,我们刚坐下来谈了不大一会儿,就有五、六拨工人找他,有的问事,有的反映问题,有的借书。由于工作需要,这位工长正在作不是施工队长的施工队长的工作。
最后,记者访问了天津市建筑工程局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曾担任建筑公司经理多年,去年八月底调到局里工作后,积极提议恢复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还提拔了一批。他说,搞四个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的作用。现在,建工局系统还窝着不少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尽快对他们落实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还有不少阻力。这主要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不懂得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对搞好经济工作的作用;有的受唯成份论影响,片面地固守着“重政治”的框子,不懂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有的则是心有余悸,怕落个用人不当,又受批判;也有的是自己没眼力,又不听群众的意见,明明埋没着人才,却看不见。这位负责人说,局里决定进一步落实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政策。
文英


第2版()
专栏:

“农科迷”
——田阳县隆平大队干部钻研农业技术的事迹
在广西田阳县,提起隆平大队的干部,大家都夸赞他们是“农科迷”。
他们是怎样“迷”起来的呢?这要从一九七四年晚稻田间管理说起。那时,根据公社虫情测报,有一个大队第二代三化螟已达到高峰期,公社立即布置各大队统一杀虫。刚任隆平大队党支书不久的韦安新,心头一热,也不调查本队的虫情,连夜开广播会,动员上千劳动力,准备了十几万斤毒土,配上几千斤农药,第二天就实行全面杀虫。事后一看,没有杀死多少虫。六天之后,这个队三化螟才进入高峰期,大队不得不再紧急动员一次杀虫。
主帅糊涂将士苦。一次瞎指挥,浪费了上千个工,上千元钱,这对韦安新来说,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韦安新深深体会到,一个领导农业生产的干部,不懂得农业技术,实在害人!从此,他刻苦钻研农业科学知识。现在,他不但掌握了水稻、甘蔗的生长特点,而且对各个生产环节,都能指挥得当了。领导带了头,干部中就出现钻研农业技术的风气。大队规定,生产队长每年要有半年时间参加农科组活动,要参加生产队制种、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追施肥料等技术性农活。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都成了各生产队夺高产的中坚。
一九七五年,隆平又喜获丰收,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达一千六百多斤,只是早稻总是突不破千斤关。人们说:“现在是肥豕难长膘,高产难增产了。”韦安新启发干部和群众讨论。大家认为,要想再增产,只有从品种上突破,推广杂交水稻。这年夏天,他们试种了十三亩杂交水稻,虽然亩产达到九百一十多斤,但在制种、用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问题很多,不少人担心大面积推广时会砸锅。干部们认为群众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就积极慎重地推广,由少到多,坚持实践,努力掌握杂交水稻的特点与生长规律。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他们对杂交水稻的特点和规律,摸清了十之八九。
就拿七队队长黄忠年来说吧,他话不多,心挺细,善于观察。播种时,二队每亩播四十多斤,七队只播二十来斤。秧插到大田后,七队的禾苗返青和分蘖都比二队的快得多。对比之下,他悟出一个道理:杂交水稻同常规品种不同,它是靠分蘖成穗的,有效穗数是十二株左右。如果在秧田里已经是分叉五、六株的壮秧,插到大田后,只一次分蘖,就达到有效穗数,而要育出这样的壮秧,每亩秧田的播种量要控制在二十斤左右。还有黄耀庭、周玉书、凌世文等一批队干部,都分别摸索出培育杂优秧苗的办法。大队把这些集中起来,就成为隆平的育“三叉秧”经验。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隆平大队在此基础上,抓好各个环节,大胆推广杂交水稻。从一九七七年起,连续两年早稻亩产超千斤,全年平均亩产一千八百多斤。
甘蔗是隆平大队经济作物的大头,产量长期上不去。怎么办?分管甘蔗生产的大队负责同志张子东和八队的蔗科组人员一起种了二亩多甘蔗试验地。在试验中,他大胆地把过去的单行单株改为双行双株密植。结果双行双株密植获得亩产六吨多的好收成,第一次突破了亩产万斤大关,比单行单株每亩增产两吨多。张子东在各生产队组织蔗科组继续试验,进一步探索甘蔗的高产规律,结果有高产八、九吨的,有十多吨的。大队十分重视这些经验,把它推广到面上去,使大面积单产不断提高,到一九七八年,全大队种植的一千七百多亩甘蔗,平均亩产达七吨多,比一九七七年增产一吨多。
由于粮蔗双高产,加上其他多种经营的增收,隆平这个“肥豕”确实又长了“膘”:一九七八年,全大队总产值比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多,分配收入平均每人一百七十多元。
黄继铭
广西田阳县委报道组 周其若
《广西日报》记者 黄汉昌


第2版()
专栏:

莆田地区各县积极培训社、队管理人员
编者按:莆田地区层层培训人民公社的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这件工作抓得好,抓得及时。
提高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要抓队伍的建设。如果必要的管理干部不齐备,有些干部连一般的经营管理知识也不懂,要实现科学管理就是空谈。经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当象莆田地区那样,认真做好培训管理队伍的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经营管理人员,选派懂业务而又热爱管理工作的人担任领导工作。有了一支懂得农业经济的管理队伍,我们办好集体经济、加快农业发展,就有保证了。
本报讯 福建省莆田地区各级党委层层培训以财务人员为主的人民公社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到目前为止,已培训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干部和会计辅导员三百零五人。全区七个县,已有三个县培训了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的会计员共三千一百零三人。
文化大革命前,莆田地区各县和公社都建立了会计辅导站,对基层进行业务上的检查指导。各社、队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可是,过去的十多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县、社会计辅导机构被撤销,农村人民公社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被作为所谓“管、卡、压”的产物砸烂了,造成人民公社管理混乱,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粉碎“四人帮”后,莆田地区各县、社基本恢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机构,并配备一百多名会计辅导员。同时抓紧对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的会计、出纳、保管、记工等人员的补缺和培训。全区大部分社、队整顿了财务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但是,目前全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各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的会计科目不一,财务制度也各行其是,收付混乱。全地区二万多基本核算单位,账目混乱甚至无账的,就占百分之二十四点五,粮食管理制度混乱、收付手续不健全的占百分之八十三点四。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不少农村领导干部,包括一些经营管理干部,对搞好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不少人对经营管理业务不熟练,还有些是新手。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地区的一百多名会计辅导员中,对会计业务不熟练的就有四十八人。莆田地委认为,目前全区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现状,显然同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要求很不适应。为此,地委要求全区各级务必尽快配齐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人员,并要抓紧培训经营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业务人员。
莆田地区各级党委积极培训农村管理人员,大家总结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哪个单位搞好了经营管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就高,干部也廉洁,生产就能上去;哪个单位经营管理混乱,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就被挫伤,干部中的问题就多,生产也搞不好。许多会计人员原来认为领导上对财务工作不重视,是“口头重要,实际忘掉”,感到当了会计没有前途,不想干。经过培训,他们表示,愿意一辈子当好会计。
本报通讯员 丁树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