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促进欧洲联合的一件大事
任正德
今年六月七日到十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欧洲议会将举行第一次直接普选。西欧国家的政界和舆论认为,这次选举是共同体“向前迈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欧洲议会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议会和咨询机构,是与共同体的理事会(权力机构)、委员会(执行机构)和欧洲法院(司法机构)并立的机构。它有议长、副议长,下设政治、经济货币、预算和对外经济等十三个常设委员会。
早在一九五二年,西欧六国(法、意、西德、荷、比、卢)成立煤钢联营时,就从六国议员中推派出七十八名议员组成了共同议会。一九五八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议员人数扩大到一百四十二人。一九六二年三月正式改名为“欧洲议会”。一九七三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参加共同体后,议员人数又扩大到现有的一百九十八名。在欧洲议会里不是按国家组成议会党团,而是按不同政治倾向组成跨国的议会党团。例如,目前有社会党党团、基督教和天主教民主党党团、自由党党团、进步民主党党团、保守党党团和共产党党团。此外还有五名议员未参加上述议会党团。
欧洲议会不拥有西方国家议会那样的立法权,但它对共同体的内外政策仍有相当影响。目前它的权力大致有三方面:一,可对共同体委员会进行弹劾,如果弹劾案得到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就可解散委员会;二,对共同体预算有部分控制权,如对预算与强制性开支(农业政策费用等)可提出修正建议,对非强制性开支(科研、社会政策费用等),可通过修正案,即拥有最后决定权,甚至可以因为重大原由,全盘否定理事会交来的预算;三,可对理事会和委员会提出质询。理事会和委员会必须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并回答议会的质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共同体的理事会和委员会的活动受到议会的掣肘。
欧洲议会议员过去不是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各国议会推选任命。一九五八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罗马条约”规定,欧洲议会要“按照一项统一的程序在所有成员国中进行直接普选”。由于各方矛盾重重,直接普选问题长期议而未决,直到一九七六年六月,共同体的首脑会议才正式决定,在一九七八年六月举行普选,后来又决定推迟至今年六月举行。议员人数也将由目前的一百九十八名扩大到四百一十名。
自从决定举行直接普选以来,共同体九国各党派加紧连横合纵,大力开展竞选活动,九国的各大党相继组成全欧性政治组织,发表竞选纲领或宣言。共同体国家的十二个社会党和工党举行了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社会党联盟”;七国的十二个基督教民主党和天主教民主党成立了“欧洲人民党”;九国的十三个自由党和民主党也组成了“自由党联盟”。欧洲许多知名人士,如英国前首相希思、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西德前总理勃兰特、比利时前首相廷德曼斯和卢森堡首相托恩,都宣布参加竞选。
据报道,有资格参加这次投票的共同体选民共有一亿八千万人,如此大规模的选举,在欧洲是前所未有的。近些年来,欧洲议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在增强。欧洲议会越来越多地讨论共同体内外政策,甚至讨论军备和防务问题,并常就一些专门问题通过决议案。此外,它还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议会建立了定期会晤制度,或成立
“联合议会委员会”,同第三世界许多国家议会的关系也很密切。自从一九七五年我国同欧洲共同体建立关系以来,欧洲议会对发展双方的友好关系起了积极作用。欧洲议会议长科隆博今年一月访华,进一步增进了双方关系的发展。
这次欧洲议会的普选和扩大,对于进一步推进欧洲的联合,加强欧洲“用一个声音讲话”的地位,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欧洲政界人士纷纷强调这次普选的重要意义。议会议长科隆博说,这次选举“将使欧洲各国人民能直接决定性地参加建设一个共同的未来,能更紧密团结起来,促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法国总理巴尔认为,欧洲议会选举“将使共同体各国人民认识到他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并向世界表明欧洲人民在统一道路上前进的意志”。卢森堡首相托恩指出,选举后的欧洲议会“必将推动欧洲联盟的主张”。
当然,由于西欧各国的利益不尽相同,在欧洲加强联合的道路上,还会遇到种种困难,欧洲议会的直接普选也将带来新的矛盾和斗争。普选后的议会的权力是否再扩大,如何扩大,这一直是欧洲共同体内部争论的问题。西德、意大利等主张扩大议会权力,法国等则持反对态度。这个争论实际上是共同体内早已存在的“联邦欧洲”和“邦联欧洲”之争的具体反映,其核心是由谁充当欧洲领导的问题。
但是,尽管在这个或那个问题上,共同体内部存在着不同意见和分歧,面对苏美在欧洲的激烈争夺,特别是苏联的扩张和侵略的严重威胁,欧洲要求联合自强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新的欧洲议会亦将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6版()
专栏: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欧洲议会议员人数和各国名额
现有议员人数198名 普选后议员人数410名
其中 法 国 36 81
西 德 36 81
意大利 36 81
英 国 36 81
荷 兰 14 25
比利时 14 24
丹 麦 10 16
爱尔兰 10 15
卢森堡 6 6


第6版()
专栏:

苏联大力扩展空军
薛途
“西方着魔似地注视着苏联海军在所有公海上的扩张,同时人们却忽视了克里姆林宫在同样有目的地谋求在空中的统治地位”。这是西方一位研究苏联问题专家不久前在西德《世界报》上向人们发出的警告。
十多年来,苏联大力扩展空军,正象西方军事家指出的,已使苏联的空军力量“由防御转为进攻”。
六十年代时,苏联空军还没有装备远程扫描搜索雷达,续航能力也差,又离不开地面指挥,活动范围有限。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空军实行了现代化更新,主要是加强对地面的攻击力量。过去,苏联在这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现在已开始接近。据美国报纸说:“除了洲际弹道导弹之外,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把军用飞机摆在最优先地位”。随着数量的增多,质量的改进,苏联超音速轰炸机和战斗机活动范围大大扩大,续航能力大大增长。例如可变翼的“逆火式”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载有二枚空对地导弹,飞行航程为八千多公里,可到达欧洲所有地区。如进行空中加油,可飞临美国。苏联目前拥有的“逆火式”轰炸机约有一百架。西方研究苏联军事的专家约翰·埃里克森指出:苏联第三代作战飞机同西方的飞机是不相上下的。苏联依靠目前各种型号的飞机,“使作战灵活性提高了百分之七十,武器装备增加百分之百,作战距离增加百分之七十五至一百二十,从而创造了进行大地区空中战役保证空中优势的前提。”
根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苏联驻中欧飞机的数目大体上没有变,但质量却明显地改进了。从一九七七年开始,苏联把驻欧洲空军换上了许多第三代的飞机。整个华沙条约国在中欧前沿地区有大约两千架战斗机和一千架战斗轰炸机,同北约比较,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在亚洲,苏联也部署了两千多架作战飞机,其中五百架是轰炸机。“逆火式”轰炸机也已经配置在远东地区。苏联在哪儿建立新的海军据点,同时也在哪儿修建新的机场。美国空军部长斯特森估计,苏联海军力量大约有五百一十架轰炸机和七百二十架其它飞机。法国总参谋部指出,自从古巴入侵安哥拉以来,苏联在其有海军基地的国家建立了更多的新机场。
近年来,苏联的飞机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据西方军事杂志报道,苏联目前有五个战斗机工厂,九个轰炸机及运输机工厂和十个直升飞机、轻型飞机工厂,此外还有十个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据估计,苏联飞机工业的年制造量为两千架,其中作战飞机约七百架。这些年来,苏联攻击型飞机的产量一直在增长,而空防型飞机产量则有所下降。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说,“就产量而言,俄国人的军用飞机产量已经居世界首位了”。这家报纸还报道:俄国不仅将在研制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方面消除同西方的差距,并且还在研制一批供八十年代使用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给西方造成很大的威胁”。
苏联的空军正同它的海军一样,成为苏联对外扩张的一个工具。苏联要向哪里扩张,它就用飞机把坦克、大炮、人员输送到哪里。一九六八年苏联侵捷时,还仅仅是短距离的空运。现在苏联的空运能力已经可以远涉重洋,遍及各洲。苏联运输航空兵的飞机共三千架,再加上大量的民航机。前几年在它向非洲侵略扩张时,就曾把四万五千多名苏联、古巴军事人员和七万多吨武器装备先后运往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苏联在一年当中向非洲之角运送的武器比美国过去三十年运去的还多。在欧洲,苏联每年用飞机将它驻东欧的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换防。最近,在越南对柬埔寨侵略战争和其他扩张活动中,苏联也利用空军运去了大量作战物资。
苏联从六十年代初就在飞机上装空对地导弹,现在已发展到十几种型号。最近以来,苏联开始用“逆火式”轰炸机进行发射巡航导弹试验。据西方获得的情报,苏联进行这种试射已经有八、九次,射程约一千二百公里。在轰炸机上发射巡航导弹这仅仅是开始。同时,苏联用于民防的各种飞机也大大的凌驾于美国之上。
苏联大规模扩充空军力量,使西欧和北约感到极大的不安。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不久前曾叫嚷:苏联空军要“与苏联武装力量其他军种在统一的战斗行列里,完善战斗技巧、掌握现代武器和战斗技术装备、提高警惕性和战斗准备”。这显然是一种富有威胁性的喧嚣。
目前,西欧各国对于苏联空军的扩展正给以严重的关注,并正在研究对策。但是问题是,人们对于这一点是不是有了足够的认识。英国《东西方文摘》月刊曾经这样指出:人们忽视了苏联空军近年来的迅速成长,是令人耽忧的。因为“苏联人丝毫没有显示出会放松他们保持现有优势的努力的迹象”。


第6版()
专栏:

核查的难题
林生
苏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将正式签署。围绕这一事件,美国国内正在掀起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第二阶段核协议的实施,到底能不能进行有效的核查?
这项苏美第二阶段核协议,即使经过两国首脑的正式签字,仍然需要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能生效。这就是说,在一百个参议员中要有六十七人同意才行。目前这个协议远不象第一个协议那么顺利。当时美国参议院曾以八十八票对二票通过。可是现在赞成的据说有四十票,而反对的却大有人在。许多人所以拿不定主意,就是怀疑这个协议是否靠得住。不少有影响的美国参议员们考虑的“关键的问题是核查”,就是“美国是否能够有效地核查苏联的欺骗行为”。有消息说,“核查问题将成为参议院辩论的主要问题”。
美国国内人士这样看重对协议的核查问题,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
一、在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中,苏联有不少违约行为,使美国上了当。
美国议员杰克·肯普列了一张苏联违反第一阶段核协议行为的清单,其中包括:建造战斗控制雷达,加强空防体系,隐瞒更新洲际导弹的试验射程,把弹道导弹的遥控数据编成密码,试验假潜艇以及在北莫尔斯克地区用帆布遮盖导弹发射井口和潜艇的建造工作等等。另一位参议员本特森指出:每一次达成限制武器协议,苏联人总是占我们的便宜。“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不是利用限制武器会谈作烟幕以掩盖他们夺取优势地位的努力?”
二、苏联过去是如此,现在也并非规规矩矩。根据第二阶段核协议规定,陆基弹道导弹的多弹头导弹,最多只能载有十个弹头。但是不久前美国了解到苏联的SS—18导弹可载十四个弹头,五角大楼为此吃了一惊。还有,美国《华盛顿明星报》透露,发现“苏联大概有一千个洲际武器没有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计算进去”。如果加上这隐瞒了的一千枚,“苏联的总的战略打击力量达到约三千五百个武器”。尽管这一千枚导弹不是发射器,不能马上使用。可是美国军事人员却认为“也可能马上使用,放在掩蔽起来的‘坚固发射台’上发射”。人们问:既然第二阶段核协议尚未正式签署,苏联就大钻空子,将来谁能保证它不会如法炮制呢?
三、正当美国国内对苏联的欺骗行为发愁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在参议院发表秘密证词,说:“美国由于设在伊朗的两个电子监听站停止工作而丧失的监听苏联导弹试验和发展情况的侦察能力,在一九八四年以前无法完全恢复。”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就算一九八四年完全恢复,那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也马上到期了,还能起多大作用?特纳的这番话不能不使人们心上的忧虑又加重了一层。
为了平息人们的怀疑,白宫人士一个个出来保证:“美国有充分的办法来侦察苏联不信守条约规定的任何企图。”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说:苏联是否遵守条款,“在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进行核查”,而这种核查是以“世界上最好的技术,美国的技术”为基础的。但是,正当美国政府作出种种保证的时候,合众国际社却发表了一条消息,透露美国发射到三万五千公里高空、用来“弄明白俄国人有没有在控制军备协议问题上搞欺骗活动”的一种叫“流纹岩”的侦察卫星情报,已经为苏联人窃得,“可能已有对策”。接着不几天,美国报纸又传出一则“高度保密”的新闻:美国准备让U—2飞机飞越土耳其领空“以检查苏联是否执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不过土耳其方面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取得苏联政府的同意,为此美国已着手同莫斯科“在外交上进行微妙的试探”。核查苏联有无欺骗行为要得到苏联的首肯,这不啻与虎谋皮,其价值可想而知。何况苏联还可能根本不同意,这又如何?这些消息使美国政府的保证大大地打了折扣,结果反而把核查问题弄得更加棘手了。
华盛顿的灼热的争论使克里姆林宫里也颇感不安。苏联开动它的宣传机器一面大骂反对核协议的美国参议员搞“反苏歇斯底里”,并威胁如果不能批准协议“其后果对两国都是非常严重和危险的”,一面又装出笑容可掬的样子,摇着“苏美合作”的橄榄枝,念起“诚意”、“善良”的友谊经。克里姆林宫的那个“美国通”阿尔巴托夫最近就专门对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一通长长的谈话,说是“这项协议提供了一整套的核查措施”,苏联“不隐瞒核查所需”的材料。他要美国相信只要“双方有诚意”就“有可能制止军备竞赛”,苏联是“进行了有诚意的谈判”。总之,美国何必为核查问题大伤脑筋,请相信苏联的诚意吧。
这种苏联的“诚意”究竟值多少钱呢?人们不禁想起了丘吉尔在慕尼黑事件后模拟希特勒的所谓“诚意”的一番话:“如果我们是朋友,而你们又相信我们,那你又为什么要重整军备呢?让我保持军备,而你则保持对我的信赖吧。”
要核查又没有良全之策,不核查又放心不下苏联的欺诈行为,美国的这一难题如何解决,看来一时也难见分晓。其实,围绕着核查问题的辩论也只是一台开场锣鼓,美国参议院里头真正激烈较量的好戏还在后头哩。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北约必须保障生死攸关的航运通道”
具有三十年历史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在已经认识到西方安全所感受的威胁不再仅仅限于欧洲而已经形成世界性的了。
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一九四九年建立起来的时候,当时潜在的侵略者还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角色。现在,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威胁。
苏联已经建立了一支世界范围的海军实力,使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活动。所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面临的苏联威胁,远远地超过了欧洲沿海和北大西洋的范围。
苏联的海军力量已经延展到世界的主要海运商业通道,其中包括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完全依赖的石油和商业运输的通道。
人们愈来愈明显地看出克里姆林宫的目标是割断这些联系,迫使西方屈服,使西方陷入苏联的政治讹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缔造者没有预料到常规战略所发生的变化。现在,在常规战略中必须考虑到商品和运输路线。
截至目前为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西方感受的这种新的、全球性的威胁的反应,是迟钝的、半心半意而且是躲躲闪闪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仍旧根据三十年以前的情况来估计它的战略需要,当时西方所受的威胁完全在中欧。
西方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必须从全球范围而不是仅仅从大陆范围来对付苏联的军事力量。
一九七八年五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的时候,考虑到迫切的海外问题,采纳了一项长远的计划。
首脑会议指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级司令官草拟新的海上战略,对付来自海上的威胁并且维持一种可靠的海上威慑力量。
新战略也适用于北大西洋桥头堡、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北极海域,保护成员国的商品供应、安全以及它们与西方之间的海运通道的畅通无阻。
应该作出应急计划以对付南大西洋以外、甚至远及好望角和印度洋地区发生的不测事件。西欧需用的石油,百分之六十是经过好望角运输的。
应该让红色舰队知道,它不能随心所欲地干扰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的海运通道。
(摘译自西德《德意志报》)


第6版()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纽约的秘密赌窟
深夜,一家公寓的门铃响了,一个彪形大汉出来开门。他仔细地打量站在门外的两个人,然后问道:
“是谁叫你们来的?”
“大纳克地方的豪华德。”
开门的人把来客们领到黑黝黝的门厅里,打开灯,再次进行考查,直到感到放心后才把他们带到一间大屋子里去。在那里,十几个男女围着一张桌子,紧张地注视着在桌子上滚动着的骰子。
原来,这是一个秘密赌窟。这种非法赌场在纽约市极为盛行。它的形式和规模不一,有的设在华丽住宅区里,有的装饰得象一座雅致的图书馆,有的是在体育俱乐部里,有的店铺到了晚上拉上窗帘就成赌场。去聚赌的人一般都经过私人介绍,还有地方专门出售非法赌场的地址和暗号。据美国报刊透露,非法赌博这笔买卖相当可观。在规模较大的非法赌场里,一个赌客在一晚上输掉五千到一万美元是不足为奇的事。有的赌徒输光后不甘失败,带着手饰、皮大衣等贵重物品再来孤注一掷。赌博,对于得胜者和失败者都是象顽疾缠住不放的。
当前,美国社会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强奸、谋杀、抢劫、吸毒等犯罪案件频频增加。警察当局公开承认,目前打击街上的犯罪活动是第一位,聚赌的问题根本排不上队。有的官员竟然提出是否可以考虑使赌博合法化。
宜华


第6版()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美国黑人失业率迅猛上升
美国到底有多少黑人失业?这是美国报刊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五月十四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一篇关于美国黑人的专题报道里作了回答。这家杂志说,根据官方统计,一九七八年美国黑人劳动力总数为一千零五十万。今年,黑人失业率为白人失业率的二点四倍。
美国黑人青年失业的情况尤为严重。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五年,黑人青少年人数由一百二十万增加到二百四十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最近几个月里,黑人青少年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六,为一九五四年数字的一倍。由于政府的统计数字只包括那些积极寻找工作的失业黑人青少年,黑人领袖们争辩说,黑人青少年失业率的真实数字接近百分之六十”。
美国黑人失业青年一半以上集中居住在大城市的贫民窟里。美国《新闻周刊》写道:“在美国一些陈旧阴郁的城市内,贫民窟教育了这样一批青年,对他们来说,失业、破烂的街坊、没有父亲的家庭、腐朽的学校以及依靠施舍或犯罪度日,这就是生活”。
林晖


第6版()
专栏:

西方舆论看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真正联系的不应该是信任与合作的情况,而是没有信任与合作的情况。限制战略武器并不替代力量竞争,而是一种引导力量竞争的方法。
(摘自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
在就限制战略武器协议进行了十年之久的讨价还价之后,现在能够肯定的只不过是,武器的技术又一次超过了这个协议的起草人,今天要确立的武器系统的平衡,到明天就已经是过时的了。
(摘自西德《慕尼黑信使报》)
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确定的美苏之间洲际导弹的近似均等事实上将着重说明欧洲人的核遏制的能力方面越来越大的劣势。
北约专家担心,苏美在洲际导弹方面的均势虽可保持“超级大国”的遏制力量,却有使欧洲的防务与美国的防务“分开”的危险。
面对美国的核武库以及法国和英国的核打击力量(后者很快就要过时),苏联可以摆出一系列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核武器,这些武器完全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中。
北约的一位可靠人士说,莫斯科不久,甚至在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开始之前,就将拥有一支完全现代化的打击力量,其目标完全是针对欧洲的。
——已部署在苏联西部的一百二十枚SS—20导弹(射程为四千五百公里,有三个可以打到欧洲任何地方的分导弹头)。
——苏联目前拥有几个中队的超音速“逆火式”轰炸机(速度二点五马赫、航程八千八百公里),这种飞机将携带目前正在制造的巡航导弹。
——现在正在东德部署SS—21战术导弹(射程一百公里)。正在试验的还有射程为一百五十公里的SS—23导弹和射程为七百五十公里的SS—22导弹。
(摘自法新社布鲁塞尔电讯)
如果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十年里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搞缓和的象征,如果签署一项协议来避免恢复冷战危险是急不可待的,那么,谈判同时也反映了自一九六九年开始谈判以来发生根本变化的形势。当时,在核武器上享有不可置疑的军事优势的美国,对于能稳定这一既得成就的任何讨论都极感兴趣。从那以后,苏联人赶上了美国,某些专家甚至认为,苏联超过了美国,按军事行话说,苏联处于“优势”。
(摘自法国《晨报》)
编后
自五月九日美苏宣布达成限制战略武器原则协议以来,两个超级大国竞相鼓吹协议能
“限制”和“阻碍”核军备竞赛,“减少战争危险”,“巩固国际安全”。但实际上呢?就协议本身来讲,如图表所示,除战略武器的总额外,其他各种分项“限额”都大大高于苏美现有的数目,难怪西方舆论称这种“向上平衡”的“限制”是“引导竞争”。另外,协议的漏洞及没有涉及的超级大国的庞大常规力量,特别是苏联占绝对优势的常规力量及部署在西部的SS—20中程核武器,对西欧和世界人民来讲决不是什么“减少战争危险”和“巩固国际安全”的福音。
(附图表)
上图选自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一日美国《时代》周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