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半农半读 大有前途
——山西祁县北谷丰农校调查
编者按:山西省北谷丰农校和山东省西由公社农业中学的实践证明,在农村,举办半农半读的学校,既可以不花或者少花国家的教育经费,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又可以满足农村广大青少年继续学习的愿望,为农村培养急需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懂科学种田的劳动后备力量,还能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是提高农村科学文化水平的好途径,是发展农村中等教育的好形式。从当前情况来看,各地农村都有举办这种半农半读农校的需要。希望各地党委、特别是农村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这件事。
山西省祁县城关公社北谷丰大队党支部,为了给升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培养科学种田的新一代农民,一九六八年在本大队一片碱滩沙丘上办起了一所半农半读的农校。办学当年,只有两名民办教师,两名做农业技术指导的老农,四十三名初中毕业生。如今,这所农校已有学生七十九名、教师九名,七十名留校的毕业生和技术工人,盖起了一百多间砖瓦房,开发了五百亩土地(其中三百五十亩农田、一百一十亩林场),还养了一些牛、猪、鸡,建起了小工厂。
北谷丰农校的办学方针是半农半读,以农养学。正如当地的同志所说:“这种农校,既是学校,也是农场。”学生们在这里实行课堂教学、科学实验、生产劳动三结合。
这所农校要求学生除了复习初中文化课和学习一部分高中课程外,还要初步学会当前农村急需的农业、林业、畜牧、机电等科学技术知识。
农校开设的课程分两大类。一,文化课: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二,专业课:有农业、林业、牧业、工业等。此外还设体育课。文化课的教材,目前还是选用高、初中课本;专业课的教材,是参考农林院校的课本,结合本地实际需要,组织教师编写的。他们总共自编教材十五万字,初步满足了教学的急需。
在教学时间上,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全年平均每天学习五小时。农忙季节,上课时间基本上都安排在早晨和晚上;三夏、三秋大忙季节,停课劳动两个月;冬季,基本上坚持全天上课。
农校的学制,一般为两年,成绩突出、准备重点培养的学生,延长到三年。毕业生除一部分留校做技术辅导或技术工人外,大部分回生产队。
农校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农场或小工厂里参加生产劳动,给每个人分别记工分,年终结算时,把学生劳动所得从农校分配到有关生产队去,由生产队再按本队的工分值,让学生和社员一起参加分配。这样,每人每年的收入,一年级的学生有一百五十元到二百元左右,二年级的学生有二百元到二百五十元左右,三年级的学生和留校毕业生,一般都在三百元以上。这不但解决了学生个人的吃穿用,还为家庭增加了收入。
学生劳动和学习的时间比例,基本上各占一半。办学初期,劳动多些;随着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完成,劳动时间逐年有所减少;今后随着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准备再适当减少劳动时间,相应地增加学习时间。
办教育总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呢?北谷丰农校通过艰苦创业,建设起了一个生产基地,不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也解决了办学经费的问题。十年来,师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一片碱滩沙丘上,采取灌水洗碱、挖沟排碱、深耕晒碱、铺沙压碱等办法,改碱滩,搬沙丘,开辟出果茂粮丰的园田。现在已建成为一个农、林、牧、副、工五业俱全的小农场。
农校依靠自己的生产收入,扣除税款、分配、积累之外,提供了全部办学经费。学生入学不收学杂费,课本也免费供给。一九七四年以来,农校每年还支援本大队七年制学校教育经费一千五百元到两千元。
农校现有六名专职教师和三名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回乡或下乡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其中五名专职教师是县教育局给的名额,由本校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这些教师虽然没有多少办学经验,文化水平也不高,但都有一股子钻劲。他们边教边学,教学相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大队党支部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自修,以逐步适应教学的需要。
北谷丰农校能够坚持办下来,而且越办越好,主要是因为这种办学形式,适应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深受广大社员群众欢迎。
首先,农校解决了初中毕业生的继续学习和安排问题,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新一代农民和一部分农业技术人员。这个大队每年都有三、四十名升不了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年龄十四、五岁,搞农业体力差,学文化没场所,家长不放心,学生也有怨言。大队办起了农校,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十年来,这个学校先后吸收了三百多名初中毕业生入学。从农校毕业的二百四十七名学生,其中当了农、林、牧技术员的十八名,当驾驶员的二十一名,当财会人员的六名,当民办教师的十六名,当大队、生产队干部的九名,其余的也都成为科学种田的骨干。因为农校毕业生懂得一些科学技术知识,劳动好,又安心务农,所以生产队都非常欢迎。
第二,增加了社员个人收入,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校给群众带来了好处,使每个学生的家庭增加了收入。社员高兴地说:“又读书,又挣工分,这样的学校好!”农校科学种田水平比较高,工分值比各生产队都高,所以每个学生由学校带回生产队的收入,一般都比生产队给学生本人的要多,这也为学生所属的生产队增加了收入。
农校属于大队所有,发展农校的生产,实际就是发展大队的集体经济。现在农校已有七十多万元的资产。农校已成为组织当地知识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学校、参加生产劳动的农场、开展科学实验的基地。
北谷丰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农校办成今天这个规模,是很不容易的。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和提高。在调查中,有些同志向我反映了以下几个有关提高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师资和教材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对教育工作的破坏,初中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因此,农校过去一直把复习初中课程作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而初中文化课以外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则学得较少。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以后,特别是当了技术员的,普遍感到知识、理论不够用。目前农校毕业生还达不到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水平。农校领导同志说,今后要加强专业理论的教学。
要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必须提高现有教师水平。提高的办法主要是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北谷丰农校与祁县的其它一些农校相比较,能够明显地看出解决好师资问题的重要。有的农校就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师资,只能劳动,不能上课,而“散了摊”。
教材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农校过去虽然自编了一些教材,但是没有印刷出来,学生手里没有课本或讲义,只能靠课堂记笔记,影响教学效果。现在省、地、县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二、上级领导机关要加强领导,给予必要的帮助,但不能搞形式主义、帮倒忙。北谷丰农校的创办和发展,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建校初期,大队党支部为农校配备了得力的带头人,由一位兼任大队长的党支部副书记挂帅,带领师生艰苦创业。大队还拨给农校一辆小平车、十亩苗圃,并在第一年补贴了两千个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县里帮助解决了一部分师资,送给学校一些图书,并拨给一些基本建设用款。这些支援是必要的。当前,关心和支持农校,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他们提高师资水平、解决教材问题上,千万不要因为有了成绩出了名,就替农校搞形式主义的东西。例如,祁县给农校拨款修建招待所,就是不必要的。这也是多年来培养典型的一条重要教训。
本报记者 王溪元


第4版()
专栏:

一批农业科学杂志、学报复刊
本报讯 中国农学会自一九七九年起先后恢复出版三种杂志,即月刊《中国兽医杂志》、双月刊《中国畜牧杂志》和《植物保护》,五种学报,即季刊《作物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畜牧兽医学报》、《园艺学报》和半年刊《植物病理学报》。
这些刊物适合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管理人员和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社员阅读。
又讯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的《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院办的《农村科学实验》杂志,复刊、创刊以后,在各地四级农科网中拥有大量读者。


第4版()
专栏:

“自搭楼梯上高台”
——山东掖县西由公社农业中学调查
山东掖县西由公社农业中学,是一所半农半读的中等农业学校,现有师生员工三百二十人。这所学校建校二十一年来,为农业战线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具有一定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后备力量,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称赞。
这所学校从开始在一间粉坊里办学,到成为闻名全省的民办教育先进典型,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勤工俭学。用他们的话说,叫做“自搭楼梯上高台”。
如今,西由公社农业中学已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师生宿舍,有图书室、化验室、理化室和运动场,并且开始向电化教学的方向迈进。学校有农场、林场、牧场和小工厂,耕地一百一十五亩。有发电机、拖拉机、抽水机、收割机、中耕机、脱粒机和扬场机等农业机械,动力机械共一百零六马力。全校积累总额达五十万元。师生们的学习、科研、生活和劳动,都有较好的条件。人们一踏进西由公社农业中学,立刻会被师生们发愤学习和忘我劳动的精神所感动。
西由公社农业中学的师生,最早是在“蛤蟆滩”上建起了一个农场,同时在荒海滩上建了一个林场,又靠用二十五元钱买来的一匹老马办起了牧场。一九七七年学校还办起了粉末冶金和充修电瓶的小工厂。这四所场
(厂),既是师生勤工俭学自筹资金的主要基地,也是结合教学、生产,开展科研活动和为农村人民公社服务的场所。学校每年收入十二万元,办学经费基本上实现了收支平衡。去年,全校的工资和学校管理费开支共为三万九千元,校办四场(厂)当年纯收益五万一千元,收支相抵,尚积累一万二千元;师生员工的口粮是三万二千斤,校办农场当年收获粮食十六万斤,扣除口粮、种子、饲料和其他用粮,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七万斤粮食。
西由公社农业中学教师的来源,一是从本公社民办教师中选拔,二是从本校毕业生中选留。有时还从生产队聘请科学种田能手来校讲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首先靠自修,其次是到农学院进修。农业基础课教师王江巧,只念过初中,开始教书是“现蒸热卖”,经过多年的自修学习,现已达到大专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同其他师生一起,先后绘制了七百五十六张农基教学图片,制作了八百多件教具模型。这些图片和模型由山东农科院印发全省,有的还在全国教具科技展览会上展出。
这所学校的教材,根据普通文化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文化课采用高中课本;农业课本主要是参考农业大专院校的教材,同时根据本地生产的需要,由师生自己编写,并制作教具模型。他们还吸取国内外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理论,丰富提高学员的知识。
半农半读,勤工俭学,好处很多,路子越走越宽:
第一,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学校的经费开支及教职员工的工资口粮,全部由勤工俭学收入解决。除去年上级拨来一笔专用科研经费外,他们没有向国家要过一文钱。这个学校学生的学费、书费、伙食费、取暖费以及农忙期间的生活补贴费等,也完全由学校承担,因此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
第二,可以给农村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的学生,提供两年继续学习的机会。去年,西由公社初中毕业生有一千多名,只有一百多名考入了全日制高中,农业中学部分地满足了没考上全日制高中的学生继续求学的愿望。农业中学的文化课同普通高中的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增设了农业基础课,去掉了外语。这样,就把普通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结合在一起。学员毕业后,既可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新农民,也可以继续谋求深造的机会。
另外,农业中学还根据公社党委的意见,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培训生产队干部、科研队员、拖拉机手及畜牧、林业、会计等人员,很受社队欢迎。
第三,农业中学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二十多年来,农业中学共为本公社农业战线培养各类人才四千三百二十一名。其中,有五百五十五人担任大队、生产队干部,一千零八十人在农科队和农科组工作,九百多人操作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还有四百一十七人担任生产队的兽医、会计和赤脚医生。西由公社拖拉机站的职工中,百分之八十是农业中学的毕业生,公社农具厂的职工也有一大半在农业中学读过书。他们“泥里水里下得去,粗活细活干得来,科学种田懂门道,放在哪里哪里行”。这些学生起到了科学种田的骨干作用,有的并有所发明创造。后邓大队学员李登海,从农业中学毕业后,经过七年努力,在沙岭薄地上创出了粮食亩产二千三百九十三斤的高产纪录,而且育出了亩产一千二百多斤的“掖单一号”玉米良种。农业中学的师生还培育出两个亩产千斤的小麦良种,摸索出一套作物高产栽培措施。
第四,西由公社农业中学间接地起到了“公社农科所”的作用。学校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象哪一类土壤该施哪一种肥料,一个粮食高产新品种需采用何种栽培措施进行管理等。对这些农业生产中的新课题,农村干部都愿意到学校来问一问,必要时还请师生到现场进行“会诊”。
西由公社农业中学自力更生办学的经验生动地说明:勤工俭学,半农半读,不要国家补助,这在我国公办教育还不可能满足广大青少年学习愿望的今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西由公社农业中学的经验还向我们说明:一所农业中学,只要下决心办好,就可以“自搭楼梯上高台”,为农村培养出大批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人才。
綦国瑞 李玉明


第4版()
专栏:要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加强领导 适当照顾
长沙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五室 陈文福
几年来,我室先后研制成功五项工艺设备,即系列化的GK2、GK3、GK4、GK5型高温扩散炉和YW—1型液相外延炉。从以上五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情形,可以看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一九七三年四月,我室第一项科研成果GK3高温扩散炉鉴定定型。虽然鉴定会议肯定这项产品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且全国需要千台以上这种设备,但由于不抓推广应用工作,仅生产了十几台就放下了。到了一九七六年六月,GK2、GK4型高温扩散炉鉴定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来自全国五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强烈呼吁推广科研成果,四机部十四院和湖南省电子局重视了这项工作。在鉴定会前,确定了三个工厂接产。后来又有十几个工厂生产,一九七八年全国生产了一千多台。今年再生产一些就能满足国内的需要。但由于没有严格控制,又出现了生产单位过多,各厂任务吃不饱的现象。去年,我们又鉴定两项新产品,YW—1型液相外延炉和GK5大口径高温扩散炉,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做到既积极推广应用,又注意严格控制,防止盲目生产。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过去我们移交生产的产品,都在本所经过小批量试生产,这次没有这样做,给接产单位带来一些困难。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建议:
一、必须在国家部一级的机关设置机构,负责本部门全国新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科研单位的成果一经鉴定,必须向这个机构登记。任务不饱满的生产单位应提出申请,由主管机构统一安排接产任务,以避免出现无人接产或一拥而上。
二、研制单位要进行小批量试生产,把它作为推广应用的过渡阶段。这样做可以为接产单位摸索批量生产的各种工艺条件,进一步验证产品的各项指标,使设计和工艺更加完善。这样移交出去的产品,工厂就能上得快些。
三、要处理好“样品”和批量产品的关系。一般研制样品时,因数量少,往往用了一些处于实验研制阶段的元件材料,对成本考虑较少,侧重点在如何达到技术指标。而批量生产的工厂有八项经济技术指标,特别是年产值和利润指标的要求,这与推广新产品有矛盾。因此,研制单位要多为接产单位设想,在小批量试生产中尽量使元器件材料立足于国内,关键器材还要考虑代用品,以减少接产单位的困难。
四、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经济政策。接产单位是中间试验性质的单位,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资金无法周转。例如一台高能离子注入机,光器材费用就得几十万元,而且生产周期又长。如果在周转资金和试制阶段的经济指标方面不给予适当照顾,一般工厂是不愿意接产的。
总之,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大问题。目前许多部门既无组织机构,又无具体措施,以致许多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这是极大的浪费。要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第4版()
专栏:要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大力推广科学仪器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 陈建奎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在发明了新的测试分析手段之后才取得的。我国科学仪器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要落后十年至二十年。要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就要十分重视新型仪器的研究工作,把它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我国科学仪器的研究试制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试制成功了不少有价值、水平较高的科学仪器。但许多仪器研究成功后却推广不了。如电子显微镜,我国是一九五八年试制成功的,二十年来一直在试制生产上打转转,平均每年只生产五、六台。而日本每年都大量生产,推销全世界。由于我们没有专业的批量生产的工厂,所以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满足不了国内需要,只好靠大量进口。电子探针试制工作也进行十多年了,由于没有大批量生产,也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
科学仪器,尤其是大型科学仪器,是一种技术性、工艺性非常强的产品。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一机部应当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凡是通用的经过鉴定合格的科学仪器,研制成功后,就要及时考虑批量生产问题。不能只是为了参加展览会、登报和形式主义的献礼,让用户空喜一场。试制、生产和使用要很好地结合。目前我国多数仪器生产工厂,研究试制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而科研单位多数都有比较好的科学仪器、实验装备和技术力量,如果仪器工厂与科研单位密切配合,把实验样机仪器化、生产化、商品化,使新产品的结构性、工艺性都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科研成果推广就不会太困难。
目前科学仪器的包产、包销、统一分配的办法,是一种吃“大锅饭”的做法,不利于产品质量提高,不利于产品更新。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应允许企业有权决定新产品的投产,有权决定产品的更新换代。短线产品实行国家统一分配,一般产品则由仪器商店按质论价收购,在市场上销售。要允许企业之间开展竞赛,利用竞赛淘汰老产品和不好的产品。
考核企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时,要注意避免单纯追求产值和利润。如果产品质量很差,产品品种和技术没有发展,批量产品的技术指标性能很落后,产值利润指标再高,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又有什么价值呢?这样的企业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竞争,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而在我们这里,由于管理制度中存在一些弊病,有吃“大锅饭”和“铁饭碗”的保护,可以平平安安地用老技术把老产品年复一年地生产下去,甚至年年受到上级表扬奖励,岂非咄咄怪事!这样下去,不加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不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