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一想到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浑身都是力量!
肖家喜带伤只身战斗八昼夜回到祖国怀抱
本报讯 据《解放军报》报道:不久前,广西边防部队某部党委给某团一机连给养员肖家喜记了一等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肖家喜同志在负伤的情况下,只身在敌后顽强战斗了八昼夜,胜利回到祖国怀抱。中央慰问团的同志赞誉他是“钢铁战士,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解放军报》对此发表编者按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钢铁战士肖家喜在自卫还击作战中表现的是什么精神?是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保卫和建设四化的斗争中,我们的干部、战士,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有了这样的精神,就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种种人间奇迹!
肖家喜是一九七八年入伍的。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他完成战斗任务后,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不幸右臀部中弹负伤,与部队失掉了联系。在处境险恶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肖家喜沉着冷静,毫不气馁。他机智地把伤口的血洒向一条小路,自己却巧妙地隐蔽到一个山洞里,端着枪,拧开手榴弹盖,准备与敌人血战到底。在战胜了敌人的围追搜捕后,肖家喜白天钻山洞,蹲草丛,观察敌情,判定方向,选择路线;利用敌人晚上不敢出来活动的弱点,按照北斗星指引的方向突围,勇敢地闯过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但是,他的伤口一天天恶化,到了第四天,已经不能站立行走了。十厘米长、六厘米宽、三厘米深的伤口,已经化脓,疼痛难忍。肖家喜并没有被严重的伤痛折磨倒,他咬紧牙关,继续前进。不能立着走,他就爬行,军裤磨破了,手脚和双腿膝盖磨出了血,他全然不顾。当时,他身上除有一小撮盐巴和半壶水外,没有一粒粮食。饿了,他就沿途挖马齿苋、鱼腥草等野草充饥。有几天连可食用的野草也找不到,就喝几口山沟里的水,吃几粒盐巴。伤痛和饥饿的折磨,使他一天晕倒四五次,醒来后仍然继续向前爬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肖家喜想的是随时准备战斗,歼灭敌人,身上背的一支半自动步枪、一枚手榴弹和三百发子弹等武器装备,一件未丢。他以惊人的毅力,与敌人斗,与伤痛斗,与饥渴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经过八个昼夜,终于胜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肖家喜的英雄事迹传开后,很多同志赶到医院看望他。有的同志把他带的鱼腥草栽在花盆里,表示敬意。医护人员在给他诊断之后惊讶地说:“这是生理上难以解释的奇迹。”
肖家喜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呢?他回国后在一所野战医院里对记者说:“伟大可爱的社会主义祖国,是我力量的源泉。我和人民公社同年生,从小就受到社会主义的熏陶。父母在旧社会从少年起就给地主帮工的苦难,和我在新社会度过的幸福童年,在我心灵上永远是鲜明的对照。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我肖家喜的今天。正是为了保卫社会主义新中国,我才报名参军。越南当局背信弃义,迫害华侨,侵犯我国领土,杀害我国边民,使我十分气愤。我向党支部连续写了请战书、决心书,坚决要求上前线。当我负了伤,与部队失掉联系之后,一想到祖国,浑身就有了力量,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一定得回到伟大的祖国!”


第4版()
专栏:

一次有意义的爱科学营火晚会
“营火越烧越旺,我们感情激昂,亲爱的小朋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将在你们这一代中亲手建成。那时,你们风华正茂……”今天,在北京市少年宫的操场上,西城区福绥境地区的三千多名少年儿童举行了“我们爱科学”营火晚会。他们围坐在熊熊燃烧的营火旁,静静地聆听著名科学家高士其爷爷为晚会写来的节日贺诗。火光照耀着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映红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孩子们的心象火一般炽热。
这次爱科学营火晚会是由北京市科协和西城区福绥境地区少年之家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联合举办的。当著名的科学家、作家、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茅以升、马大猷、李鉴澄、臧克家、谢冰心、严文井、王顺桐等进入会场时,孩子们用欢快的舞蹈来欢迎客人。一群孩子拥上前去,向客人们献上自己心爱的红领巾。马大猷代表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勉励孩子们要从小爱科学,长大攀高峰,永远朝气蓬勃,天天向上。
今年三月,常州市少先队员向全国少年儿童倡议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后,福绥境地区孩子们爱科学的活动越搞越活跃。他们认真阅读科学故事书,召开科学故事会;制作小科技作品,举办有趣的科学实验表演,有的还成立了无线电、航模、生物标本等课外科技小组。最近,这个地区的十三所小学联名给常州市少年儿童写了响应倡议的信,汇报了他们学科学的成绩。在今天的晚会上,一名少先队员宣读了常州市少先队员的回信,信上说:两个多月来,收到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少年儿童的来信。为“四化”勤奋学习争“三好”已成为祖国山南海北亿万少年儿童的共同心愿和决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团结团结再团结,做出成绩向建队三十周年献礼,同去把二○○○年科学大门擂响。孩子们和老师、工人叔叔、演员一起在晚会上表演了《喷雾成字》、《气体爆竹》和飞机模型表演等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舞蹈节目。《放孔明灯》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节目。这种灯是利用点燃酒精棉所散发的热气,把薄纸做成的圆筒送上天空。相传这是孔明发明的。当孔明灯慢慢飞向夜空时,孩子们欢呼、喝彩,大家激动地说:现在我们把孔明灯送上了天,将来我们还要把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送上天去。在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中,客人们兴致勃勃地合唱了《社会主义好》。数学工作者裘宗沪还给孩子们讲了趣味数学。
笑声、掌声响彻少年宫上空。晚会结束时,孩子们齐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新华社记者 黄威 沈骊珠(附图片)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马大猷和著名作家臧克家、谢冰心等参加爱科学营火晚会。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摄


第4版()
专栏:

国际儿童年少年儿童卫生宣传大会在京举行
据新华社北京五月三十日电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华医学会、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科协、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市红十字会等七个单位,今天在北京联合举行国际儿童年少年儿童卫生宣传大会。
卫生部长钱信忠在会上讲话时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建立起一支保护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队伍,为儿童防病治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勉励少年儿童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五十多年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诸福棠教授,代表儿科学会和首都儿童医院向大家致节日的祝贺,并宣讲了有关卫生知识。少年儿童代表、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朱芳在发言中介绍了他们学校红十字少年在北京市红十字会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的情况,表示要努力做到“三好”,为实现四化贡献力量。


第4版()
专栏:

《儿童电影展览》在京举行开幕式
新华社北京五月三十一日电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共青团中央、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儿童电影展览》,今天上午在首都剧场举行开幕式。
开幕式上,少先队员们举行了隆重的出旗仪式,少先队员高举队旗,在队鼓声中列队入场,全场一片欢腾。
在《以革命的名义》里扮演列宁、捷尔任斯基的周正、于是之,扮演苏联儿童瓦夏、彼嘉的覃琨、方掬芬,在《报童》里扮演周恩来同志的王铁成,扮演报童石雷的李若君,在《黄河少年》里扮演赵志雁的刘继忠,在《小兵张嘎》里扮演胖墩的吴克勤,在开幕式上和小朋友们亲切会面,受到小朋友们热烈的欢迎。
《儿童电影展览》期间,将放映儿童故事片《报童》、《以革命的名义》、《园丁之歌》、《英雄小八路》;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木偶片《孔雀公主》、《小哥儿俩》;剪纸片《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等四十多部影片。
在今天的开幕式上,为首都少年儿童放映了《以革命的名义》和《熊猫百货商店》两部影片。
为了加强对广大少年儿童的教育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将举办《儿童电影展览》。


第4版()
专栏:

为未来画最美的画
——访北京市特级教养员王继芬
北京东华门幼儿园大班老师王继芬同志,从事幼教工作二十多年,最近被提升为特级教养员。二十多年来,王继芬眼看着孩子们象小燕似地飞出去,一天天茁壮成长,心头涌起阵阵甜意。她说,孩子好比一张白纸,我们要尽力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画来,使他们从小在德、智、体几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继芬怎样为祖国未来画最美的画呢?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她带领全班孩子来到附近一个交通民警岗楼前。“叔叔,我们拣到五分钱,交给您!”一个孩子把五分硬币交给人民警察。钱是班上一个孩子跟妈妈上医院看病拣到的,他交给了王老师。“小朋友拣到五分钱,交给了老师,他这样做好吗?”“好!”“好在哪里?”“拣到别人的东西自己不要。”“那我们怎么处理这五分钱呢?”“交给民警叔叔!”于是他们来到了岗楼前。这一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班上存放拣失物的小盒里,小扣子、小别针、硬币多起来了。孩子们养成了拣到东西就交公的习惯。
王继芬就是这样,不放松点滴小事,让孩子们通过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雷锋的形象在幼小心田里深深扎根,她用通俗的语言改编雷锋的故事,带领孩子们朗诵儿童诗《站在雷锋叔叔像前》,还给他们上谈话课:我和雷锋叔叔比童年。辛勤的劳动,产生什么结果呢?一天,一个孩子拿着一张小纸片在小朋友中间转来转去,王继芬看到了,问:“你在干什么呀?”孩子答:“我们签名学雷锋!”于是,一个学雷锋小组成立了。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个。从此,小雷锋活跃在全班,孩子的衣服叠得更整齐了,每天午睡起床后,总有几个孩子到小班帮助弟弟妹妹穿鞋子,系扣子,叠被子。孩子们不会写字,王继芬就教他们用画来记录做的好事。每幅画旁写了小朋友的名字和年、月、日。有一幅画了一个横躺着的小人,另一个小人伸手去拉他,说明小朋友摔倒了,另一个马上去扶他。另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小孩站在椅子上擦黑板,说明小朋友爱劳动。看着这些画,谁都忍不住发笑: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家伙!
王老师善于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上算术课了,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一只木制的小兔子,旁边是一排绒布制的小红萝卜。王继芬挂八个萝卜,问孩子们:“小兔子家里有几个萝卜?”“八个!”王继芬又加上一个,“现在加上一个萝卜,小兔子家里有几个萝卜?”“九个!”孩子们就这样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
“这四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二十只铅笔,请四个小朋友上来玩,我说一个数,看谁拿得快”,所有小朋友都举起了手,要求上前去玩。四个小朋友被叫上去了。“现在每人从笔筒里拿八只铅笔出来,看谁拿得快”,孩子们认真地数起了铅笔,其中一个数得最快,第一名。“你拿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我用两只手一起数。”
孩子们又举起了手。“现在我说拿出十九支铅笔来,看谁第一”,其中一个小朋友一下子拿出了十九支,另外两个小朋友也很快拿齐了,只有一个小朋友还在那里一根根地数。“你是用什么办法拿这么快的?”王继芬问获得第一的小朋友。“这个笔筒里是二十支铅笔,我留下一支,拿出来的就是十九支。”
这样有趣的算术课,孩子们怎能不爱上啊!
有一年过完春节,孩子们回到班上。几天不见,节前他们种在盘里的蒜苗长高了,一位小朋友马上拿了个小水杯,从热开水桶里接了一杯水,要往蒜苗上倒,一位年青的教养员立即制止,小朋友愣住了。原来王继芬和孩子们一块种了一盘蒜,加上水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并留下三瓣蒜存放在柜子里。不几天蒜苗长出来了,她把柜里的三瓣蒜拿出来让大家比较,使孩子们懂得了植物生长要靠水、阳光、空气,可是她没有告诉孩子:不能用热水浇。王继芬深有感触地说,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可不能有一点儿粗心大意。
王继芬的工作说明:要当一名好的教养员,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掌握丰富的知识。她给孩子们讲三十分钟的课,常常要用几倍的时间备课。为了讲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她先给孩子们看一张画,画面上是瓦特小时候坐在奶奶腿上,出神地看壶水沸腾的情景,说明瓦特遇到什么都爱动脑筋。同时她又从一位家长那儿借来一个蒸汽机模型,自己先熟悉模型的结构,又翻阅了有关书籍、资料,才着手写教案。写成后,先念给自己的孩子听,征求他们的意见。王继芬深有感触地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自己没有一桶水怎能给孩子一杯水?有一次,孩子突然问:“王老师,月亮离我们有多远?”“好远好远!”“好远好远有多远?”王继芬被问住了,她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等我查查再告诉你。晚上,她查阅了有关书籍,第二天给孩子作了确切的回答。
在访问王继芬同志结束时,她说:我越来越感到,只有辛勤劳动,刻苦钻研业务,才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为培养祖国的未来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沈骊珠


第4版()
专栏:

《知识就是力量》复刊
据新华社北京五月三十一日电 著名的科学普及刊物《知识就是力量》最近复刊。
这个刊物是五十年代创办的,它以通俗活泼、饶有兴味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周恩来总理对这个刊物极为关怀,亲自题写刊名,并把编辑部原拟的“知识即力量”译文改为“知识就是力量”。复刊后继续用周总理题写的刊名。复刊的第一期,发表了编辑部写的一篇记述周总理关怀科学普及工作的专文。
这期刊登了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写的《没有不能造的桥》;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美国阿波罗飞船的第一次登月飞行。


第4版()
专栏:

更正 本报二十二日四版刊登的通讯《“十环迷”》,最后一段倒数第二行“一九七一年”应为“一九七七年”,倒数第五行“十五秒”应为“三秒”。
新华社更正 五月二十五日播发的通讯《“一一一○案件”侦破记》第四部分第六段中的“达特桑牌卧车”应为“丰田牌卧车”。(见本报二十九日第四版)


第4版()
专栏:

愿将赤心献儿童
——记儿童玩具技师邱志刚
“我虽然身体不太好,能力有限,但我有一颗赤子之心,愿为幼儿玩具事业贡献终身。”这是“六一”前夕,北京玩具六厂技师邱志刚说的几句话。
邱志刚今年五十七岁,从事幼儿玩具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诞生前夕,邱志刚被从上海的一家儿童玩具厂请到北京,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筹建新中国儿童玩具厂。新中国儿童玩具厂建成后,康克清同志希望他留在这个厂工作。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用在新中国儿童玩具事业上。
一九五○年初夏的一个傍晚,下班时间早已过了,邱志刚还在聚精会神地油漆着小桌椅。突然一个小徒弟跑进车间大声喊着:“邱师傅,朱总司令来了,要看看你。”邱志刚怀疑地说:“别开玩笑了,朱总司令那么忙,怎么会来,准是你认错人了。”徒弟急切地说:“不骗你,是真的,还不快去!”邱志刚赶忙擦去满手的油漆,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跑到设计室门口。还没进门,总司令就迎出门外,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技师同志,你好!生活习惯了吧?”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回答:“习惯了,习惯了!”朱总司令察看了制作的玩具样品和生产环境,对发展儿童教具、玩具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天夜里,邱志刚心潮起伏,不能入眠。他回想起自己八岁失去父亲,勉强上了五年小学,不满十四岁便到上海一家玩具厂当学徒,每天干十多个小时的杂活,想学点手艺,只有晚上利用打扫工房的机会,偷偷看看师傅们设计的图纸。旧社会谁能看得起他们呢?人们称他们是“耍玩意儿的”。现在,朱总司令却对做玩具的技术人员这么亲切,这么平易近人……他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新中国的儿童。
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了。到北京的头几年,他风雨无阻地去北京师范大学旁听“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游戏”课;有工艺美术展览,他想尽办法去参观,以便从中吸取营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资料,他都剪贴起来,参考借鉴。他注意学习,更重视实践。节假日里,他喜欢到儿童公园、玩具商店,观察孩子们喜爱什么,倾听家长的要求。即使看戏、看电影,他也注意从中观察为孩子们创作的线索。虽然他以从事木制儿童玩具、教具为主,由于他肯钻研,善于学习,因此既能画画搞设计,也能亲自动手制做多种样品,更善于调色配料,为儿童玩具油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北京师范大学一些幼儿教育工作者称赞他既懂得儿童心理特点,又有一定的美术修养。
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五八年,朱总司令常到玩具厂视察工作。一次,朱总司令听工人们反映,工厂领导为了多赚钱,因此安排了做大木箱的任务,便把工厂的总工程师找来,严肃地问:“听说你们不想做儿童玩具了,想下马了?”总工程师小声回答:“做玩具麻烦。”朱总司令听了,生气地说:“麻烦?人民需要,那谁做?”接着,朱总司令指出,挣小孩的钱不光彩,儿童玩具不能太贵,要降低成本,多利用下脚料,新中国应当处处为下一代着想。
朱总司令的话,使当时在场的邱志刚非常感动。北京十大建筑落成了,怎样才能按照朱总司令的意见,给孩子们设计出既便宜又美观的十大建筑积木?他和战友们冒着严寒酷暑,到这些地方去写生。他们设计出来的积木,既有幼儿园小朋友集体玩的大型的,也有孩子们在家里玩的小型的。无论大小,每块积木都是六面着色,孩子们不仅可以按照图纸搭出十大建筑的模型,还可以用这些木块搭出大桥、汽车等各自喜爱的东西。他设计的幼儿教具、玩具既实用,造价又低,如彩色木制或硬纸片地图拼图,价钱便宜,又便于孩子们理解。老师一边讲一边把各色分省图拼起来,孩子们很快就看懂了祖国有多大,新疆在哪里,首都北京在哪里。这些童年的印象,甚至一生都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一九五九年,邱志刚被调到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玩具研究所工作。一次,邱志刚和另一些老师傅去北京郊区一个生产大队体验生活,他们见大队幼儿园环境幽美,但没有玩具,便亲自动手,利用大队的废旧材料给孩子们建造起了“儿童乐园”。当看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坐在转椅上神气地开飞机、开汽车、骑大马时,邱志刚的心情比孩子们还激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孩子。
正当邱志刚在为儿童们设计和制做更价廉而适用的玩具的时候,林彪、“四人帮”却给他扣上了“资产阶级分子”的帽子,并将邱志刚等精心设计的大量图纸和数万元的玩具、教具等样品当成四旧,有的竟被砸了个粉碎。眼看着这种野蛮行径,邱志刚的心象撕裂了一样,他悄悄地把部分自己多年设计和搜集的图纸收藏起来。他相信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再为儿童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最近,记者访问了正在家中养病的邱志刚,一进门就看见各色油漆小盒、薄木片摆在地上,邱志刚抚摸着站在身旁的小孙女风趣地说,我把她当成我的第一个服务对象,正在做点小玩意,试试孩子的口味。说着他小心地从柜橱中拿出一大叠图纸,双手将这些已经发黄变色的图纸,摊在桌面上,热情地为记者作介绍和说明。听着他的介绍,看着他这认真的举动,使人感到,他确实把全部心血都贡献到为儿童服务的事业中去了。
新华社记者 丁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