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高原星火
——米脂县高西沟农林牧综合发展调查
目前,整个西北黄土高原上居住着将近四千万人民群众。据一九七七年一百二十三个县的统计,相当一部分地方粮食亩产只有三五十斤,每人平均口粮三百斤以下的有三十七个县,每人平均收入五十元以下的有六十八个县,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则不同,每人平均口粮稳定在四百五十斤以上,每人平均分配收入一百二十多元。一九七八年,每人平均向国家出售七十斤猪、羊肉,十多斤羊绒羊毛,交售一百多斤粮食。
西北黄土高原目前存在着单一生产粮食的严重倾向,而且长期陷于“越薄收越广种和越广种越薄收”的恶性循环局面。高西沟相反,原有三千多亩耕地中,粮田面积逐渐减少,不断退耕还林还牧,现在农林牧各占三分之一的耕地,形成“三三制”。粮田相当于一九五八年大量退耕前的三分之一,粮食总产量比当时增加三倍。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西北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又不到全国的一半。因此这里气候恶化,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现在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的泥沙为十六亿吨,其中十一亿吨来自黄土高原。高西沟的森林覆盖率比高原上的平均水平多出两倍以上,再加上兴修其它水土保持工程,早已做到泥沙不出沟。如果整个黄土高原达到高西沟现有的水土保持水平,不仅自然和生产面貌将大为改观,黄河也要变为清流了。
“因天制宜”
高西沟是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三千多亩耕地分布在四十座山、二十一条沟里,过去绝大部分是跑水、跑土、跑肥、跑庄稼的“四跑田”,亩产不到五十斤,收入也少。
原因在哪里?高西沟象高原上许多地方一样,主要是承受了前人遗留的一个大灾难:森林、草原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失去了生态平衡,气候恶化,各种自然灾害日益加重。只有通过造林种草,促进生态平衡,再结合采取其它工程措施,才能借助于自然力控制和征服自然灾害。这样做也是从当地实际出发,适应自然规律,去驾驭自然,这叫作“因天制宜”。
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历史与现实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表明旱、洪、风、沙、霜、雹等自然灾害的减轻或加重,都与林草覆盖条件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地方如不抓紧这件大事,不用很久,就会被荒沙吞没,连人也没有立足之地。
高西沟适应了自然的规律,使林草面积占据主要地位,并把林的建设当成最根本的建设,保证了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
付诸行动
高西沟的经验,是否可以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立即推广?从高西沟走过的道路来看,实行“三三制”,使林草占到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不是马上可以做到的。但是大力植树造林,结合种草,则完全应该付诸行动。高西沟一开始发展林牧业,也是先利用荒地造林种草。一九五八年前他们有六千亩土地,其中耕地三千多亩,其余的除了居民点、道路、河沟等外还有一千多亩荒地。他们最初就是利用荒地种了两百多亩草和一些灌木林,增加了肥料和畜牧业的收入,支援了农业,再加上修了少量梯田,从多方面创造了粮田逐渐退耕还林还牧的条件。这些荒地,至今也没有用完,发展林草的土地潜力是很大的。据水土流失严重的一百二十三县统计,耕地面积为一亿多亩,每人平均四亩六分,荒山荒地为耕地两倍以上。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据测定,黄土高原的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五十和分布均匀,才能调节气候,使草地水源得到较充分的保证,任务相当艰巨。根据高西沟的经验,这件事即使从现在开始大力提倡,抓紧抓好,也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因为空地较多,劳力、季节有限制,群众要在不误农时的情况下去植树造林。高西沟用于造林的劳动日每年不到总用工的百分之五。高西沟的干部和社员说:一开始不必顾虑这矛盾那矛盾,首先要利用荒地造林,连种三两年也不一定能够种满,在这段时间里,不挤粮食面积,与农业没有多大矛盾。
“过渡”的波折
当着高西沟进入退耕还林还牧的阶段,即由单一的粮田,向以林、草地为主的方向“过渡”时,便遇到林、草、粮争地等矛盾。
高西沟大队过去单种粮食。一九五八年发展了林草,粮、林、草占地比例形成八比一比一;一九六六年达到六比二比二;一九七二年成为三比三比三的“三三制”。他们在逐渐退耕还牧还林中遇到过一些波折,从中发现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也付出了许多代价,才取得如下一些经验和体会:
第一,退耕不能操之过急。一九六一年,高西沟因粮食面积减少较多,遇上旱灾,缺少一两万斤口粮,有一百多亩已经还林还牧的耕地,又毁掉林草倒退回来种了粮食。
第二,退耕不能一等二拖三观望。一九五六年开始退耕还林还牧时,全大队每人平均只有二百来斤粮食,要等粮食过了关再动手,也会拖延时间。他们的体会是,“过渡”时如有粮食拖腿,的确难迈大步。但是,那怕只退耕很少一点,也一定要努力迈出第一步。
第三,注意缓冲。高西沟是先搞一点林粮间作,争取在三两年内不会影响粮食产量,使林粮的矛盾缓冲一下。其次,是种一点绿肥作物,提高地力,搞草田轮作,也可以增加肥料、饲料和节约现金投资,使粮、草争地以及农牧之间的矛盾不太尖锐。同时,他们还修了一点梯田和改进了生产技术,争取尽快受益,基本上做到不断退耕和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尽量做到三者互相适应,互相促进。
第四,注意草的作用。从高西沟“过渡”的历史来看,草和牧业有“抢先”发展的趋势。原因是,草同农业的矛盾,小于林业,适应性强,比较稳产,三两年即可见效,造的林多半是灌木林,其中柠条等也是饲料,主要起了饲草作用。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肉、皮、毛,还保持了水土,开辟了肥源,使目前每亩农田的施肥量比一九五八年提高十倍以上,是粮田面积减少而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发展林业要重视质量。高西沟现在一千零五十亩林木中,油松、刺槐、杨柳等用材林仅有四百亩,苹果、桑、枣等经济林二百亩,其余是灌木林,涵养水源等能力不强。过去,因为受到粮食和收入太少等条件的限制,急于发展农牧业,解决粮食和现金收入问题,今后则更应加强林业的发展。他们说,去年一场大雨,米脂县三分之二的梯田、坝地等工程措施被洪水冲毁,许多地方减产,高西沟在林草等保护下梯田、坝地安然无恙,照样增产。
尊重经济规律
高西沟从一个单一的农业单位,过渡到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林牧为主的单位,这不仅符合当地自然规律,也符合经济规律。
在高西沟,平均每五十亩地就有一架山或一道沟,土地支离破碎,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相当困难。高西沟在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后,每个劳动日生产的粮食虽由一九五八年的十斤提高到四十来斤,也只能做到用粮自给,略有节余。所以高西沟不是理想的商品粮基地。相反,在发展林牧业方面,高西沟却大有用武之地。目前,他们在四条山沟里种了果树,在另一些山沟分别放牧牛、羊。
种植林草,是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整个高原的覆盖率提高了和分布均匀,等于有了抗御旱、洪、风、沙、霜、雹的全能工具,投资最小,效益最大。仅高西沟现有的林草和工程措施,即解决了泥土不出沟问题,每年保住几万吨肥泥。据有关方面在陕西丘陵沟壑区测定,同样情况下,林、草地的水土流失量相当于农田的六十分之一与四十分之一。而另一方面,西北黄土高原每往黄河输送一吨泥沙,其中含氮肥约一点二公斤,磷肥一点五公斤,钾肥二十公斤。人们说:
“滚滚黄河向东流,流的都是粮和油。”
俗话说,“前车覆,后车戒”。但是这些年,我们却不接受教训,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许多地方继续单纯搞粮食,广种薄收,“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仍在发展。有些同志说,“粮食不过关,林业顾不上”、“造林种草是远水,修田造地是近泉。”这些意见实践已经证明是不正确的了。现在是对照高西沟这面镜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尊重客观实际,并立即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高西沟的星星之火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
新华社记者 王焕斗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科协所属农科各学会
为加快首都郊区农业现代化提建议
新华社北京五月二十四日电 新华社记者朱继功报道: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农科各学会围绕郊区农业现代化问题,开展了“提建议,作贡献”活动。市科协还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讨论了如何加快首都郊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问题。各农科学会和专家们积极搜集国内外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北京市郊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制定北京农业现代化规划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他们认为,北京郊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具有生产粮食、油料、蔬菜和发展畜牧、果树、林业的有利条件。目前,我们必须全面开展资源普查、农业区划、规划、试点等一系列工作。首先要在整个郊区进行以土壤普查为主体的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农机、水利、气象、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现代化规划,并在不同条件的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业结构现代化试点。
专家们还认为,京郊农业生产要适应首都副食品供应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应当农林牧结合,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饲料、蔬菜、干鲜果品的生产。在农业方面,对北京的三种三收种植制度不宜“一刀切”,不能盲目推广,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北京郊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两茬平播有利于实现耕种、收割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
目前,京郊山区还有一百四十万亩旱地急待发展引水灌溉;东南郊低洼地区部分盐碱地尚未根治,涝灾还在威胁着八十万亩低洼农田。专家们认为,农田水利建设的方向是:平原低洼地区重点解决排涝和控制地下水位,确保秋粮增产;山区重点解决引水抗旱和水土保持。要大力发展喷灌,加强渠道衬砌,以利于迅速提高灌溉效率。
关于加强农机管理,专家们也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北京市现有大中型拖拉机五千多台,平均一千二百八十亩地一台;手扶拖拉机二万一千多台,平均三百亩地一台,已超过了全国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而且超过了美国一九四○年实现农业机械化时平均一千七百亩地一台拖拉机的装备水平。北京市虽有大量拖拉机装备,但农业机械化效率却很低,主要原因是,管理工作薄弱,机手技术水平低,农机不配套,种植制度、作物布局与机械化不相适应。他们建议,要选派热心于农业机械化事业、熟悉业务的干部,加强对农机管理工作的领导,改进管理体制,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机械操作规程,在加强新机手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轮训现有农机人员。要尽快开展农机具配套工作。
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方面,专家们建议,大力发展工厂化肉鸡生产,做到消耗饲料少,成本低,生产率高。京郊山区、半山区有相当多的草场资源,应该发展肉牛、肉羊,积极鼓励社员养兔。工厂化畜牧业生产要以全价配合饲料的供应为前提,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工业,积极筹建石油蛋白工厂,人工合成蛋氨酸、赖氨酸、维生素添加剂等副原料的配套工厂。
参加座谈的同志认为,要实现上述要求,应
当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


第2版()
专栏:

科技人员要参加企业管理
——访南京机床厂总工程师吕天乐
最近,我们走访了南京机床厂总工程师吕天乐同志,请他谈了科技战线如何适应工作重点转移和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问题。
吕天乐同志说,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是,迅速改变工厂企业的落后面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要求科学技术走在生产的前面,科学管理也要跟上去。这里就有一个怎样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问题。他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谈了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总工程师分管技术,也要参与管理生产。
工厂企业和科研单位不同,技术渗透在生产的全过程,如果总工程师只管技术不问生产,是做不好技术工作的。有些单位分管技术的总工程师不过问生产,而分管生产的领导干部也不过问技术,这种把生产与技术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吕天乐同志说:“我在行政上是副厂长、总工程师,负责全厂技术工作,领导各技术部门。但我也参与管理生产,和分管生产的副厂长配合得很好,当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外出时,生产、技术都由我管;同样,我不在厂时,生产、技术都由负责生产的副厂长抓。除重大的生产、技术问题须经党委研究决定外,一般问题,我们两人都有权决定。我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又各有侧重,密切配合,使生产与技术的管理都比较协调。”
二、总工程师要参与科技干部的管理。
在工厂企业里,科技干部的管理,总工程师一般不参与,全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由于他们平时不过问技术工作,也不掌握科技人员的技术状况,对科技人员的使用、晋升、培养,往往看死材料多,看现实表现少;看政治条件多,看业务水平少。这样,难免有片面性,不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吕天乐同志说:“我们厂注意了这个问题。对于科技人员的调动、培养等,一般由我提出初步意见,经党委研究后由人事组织部门承办。最近,在进行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晋升工作中,我们厂专门成立了评选小组,我任组长,政治部副主任、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总工艺师、设计科长、组织科长为评选小组成员。这样做,改变了过去科技干部管理与科技工作脱节的现象,既可以掌握科技人员的技术状况和现实表现,又掌握他们的政治情况,对科技人员的考核使用就可以更全面一些。”
三、党政领导干部要学技术,技术干部要学管理。
吕天乐同志说:有的领导干部不懂技术,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对生产技术方面提出的建议,他们分不清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对一些不完全正确的建议也提不出意见。长此下去,就无法管理企业,指挥生产。同样,不少科技人员,只懂技术,不懂管理,只搞技术,不搞经济核算。这些同志设计产品,往往很少想到新产品的成本和收益,对企业发展的关系等等。在国外,科技人员设计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果,因为这关系到企业是发展还是倒闭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我们的企业中就很少考虑。因此,工厂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逐步成为内行;同时技术干部也要学管理,懂得一点经济核算,使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等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吕天乐同志还认为,现在企业的领导班子中成员多,懂得技术业务的内行少,这种情况很不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培养提高以外,还要解决一个能上能下的问题。否则要增补一些内行的管理人员就很困难了。领导班子越来越大,人浮于事,互相扯皮,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
四、要积极培养科技新生力量。
吕天乐同志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科技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在领导岗位上更是老科技人员多,年轻科技人员少。在国外,负责产品设计的,有不少是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而许多有经验、有本领、工资又高的老技术人员却在他们的领导下干具体工作。这样做使这些青年科技人员业务能力提高很快。这种做法值得借鉴。现在许多单位对科技干部的培养、提高已开始注意,但仍重视不够。国家建设需要大批技术人才,不能只靠大专院校输送,还必须重视从现有职工中培养。
南京市科委 张永恒 陆丽华


第2版()
专栏:

铁道兵党委提升工程技术干部任师级领导
本报讯 最近,铁道兵党委提升十三名工程技术干部担任师级领导职务。
这批技术干部大都是师里的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具有大专院校毕业的文化程度,有的还留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参加过鹰厦、包兰、成昆、襄渝等铁路干线的修建,有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冰封雪飘的北国,严寒缺氧的高原,气候多变的沙漠修筑钢铁大道的丰富实践经验,也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十三名技术干部中,有五名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党委认为,他们大都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受了战火的考验,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样的同志进领导班子,对加速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许多同志说:“选拔懂技术的内行参与领导,铁路定能修得又快又好。”目前,各级党委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让这批技术干部有职有权,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 赵洪昌 赵书三


第2版()
专栏:

沈阳第一机床厂提拔技术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本报讯 沈阳第一机床厂党委成员中懂技术、懂业务的干部,由过去的两名增加到十七人。厂党委书记聂增贵是工人出身,懂生产和技术。机床制造专家、厂长、总工程师沈同昌任副书记。一些科室、车间的主要负责人,也由工程师、技术员、专业人员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工人担任。
同时,这个厂还任命了一名副总工程师,恢复、提拔了工程师三十七名、技师十五名、技术员二百二十名。最近,他们又对一百五十多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和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工人,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者升为工程师。老工程师胡秉正被提拔为副总工程师后,大胆工作,先后解决了ASI—220大型数控车床主轴静压轴承的浮动和CA6140普通车床床头箱齿轮噪音的问题。


第2版()
专栏:

宜昌县挑选财贸战线的内行进领导班子
本报讯 湖北省宜昌县党政领导部门,把财贸战线上熟悉业务的内行,选到领导岗位上来。县里几个负责同志和组织部门的干部,分别找老职工谈心,调查了解哪些同志最熟悉财贸工作,哪个干部担任财贸部门领导时干得最出色,从中比较、挑选。现在,这个县的财贸战线重新配备了六个局(行、社)的第一把手,充实了领导力量。 聂邦元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集中力量开发北煤也要根据可能发展南煤
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李毓峰同志《集中力量开发“北煤”才能见效快》的文章,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地理分布情况和开发北煤南煤技术经济效果的对比,文章提出了应集中力量开发北煤的主张。应该承认,北方煤炭资源丰富,集中力量开发北煤是对的。但是,我们认为,在集中力量开发北煤的同时,应该根据客观条件的可能,继续发展南煤。例如,广东省一九六六年原煤产量是一百七十六万吨,一九七八年提高到一千零五十三万吨,煤炭自给率由百分之二十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多。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八年增长了一点七倍。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同积极发展本地煤炭生产,以保证工农业生产的用煤分不开的。实践证明,建设和发展江南煤炭工业,是解决江南煤炭供需矛盾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
广东省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到一九七八年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小煤矿为主,大、中、小相结合的煤炭工业体系。另外,到一九七七年底累计,全省探明的煤炭储量十亿二千多万吨,现仅利用了三分之一多。
当然,江南矿井建设一般存在工程量大、工期长、吨煤投资大、原煤成本高等问题,质量也比北煤差。但是,因为南煤一般都是地产地销,能保证本省工农业用煤需要。当前,江南煤炭工业的建设,要在调整国民经济中进行调整。对于那些煤炭资源不可靠,地质构造复杂,在技术经济上极不合理,煤质太差,交通运输不易解决的煤矿,不论是省矿,还是地、县矿和社队小煤矿,都应加以调整。我们认为,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煤矿,如资源好,煤质也好,运输容易解决的,则应继续加以发展。在开发煤田中,要切实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注重科学研究,大搞技术革新,尽可能采用国内外一些先进的开采技术。
陈甲优
王德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