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电力工业必须变落后为先行
刘澜波
电力必须先行,这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现在全国缺电已进入第十个年头,电力由先行变成落后。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电得不到保证,经济上损失很大。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把这种局面逐步扭转过来。
怎样才能改变电力工业这种落后的局面呢?电力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首先,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上,今后若干年内,需要逐步加大电力工业投资的比重。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十三年中,电力建设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发电装机少了,而工农业用电却增长快了,这是造成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的根本原因。一九七七、七八两年情况好一点,但还远没有还清旧帐。
在今后三年期间,通过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电力工业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缺电的紧张情况会有所缓和。但三年调整以后,国民经济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工农业用电也将大幅度上升。因此,在调整期间,就要抓紧时间为电力工业以后能够大上做好准备,否则届时还是谈不上电力先行,还会出现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失调的现象。这一点,在计划安排上必须及早注意。
第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当多搞水电。
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政策是:水火并举,因地制宜。华国锋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再指出要多搞水电。我国水力资源极其丰富(理论蕴藏量约为五亿八千万千瓦),已经开发的不过是百分之二点五。水力资源远比地下矿藏容易查清。有很多“富矿”,即投资省、见效快的水电资源,亟待我们去开发。据新安江、盐锅峡、新丰江、柘溪等水电站的建设经验,只要做好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类似规模的水电站建设期限一般可做到三、四年左右开始发电,只是稍长于火电。水电成本低,利润高,投资可以较快收回。只要国家对水电的建设项目、投资、物资安排得当,不发生过去那种时上时下、停停打打的状况,水电建设的速度是可以大大加快的。加快水电建设也是缓和燃料、运输紧张的战略措施,而且是干净的能源,甚至可以借此发展旅游。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水电投资。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如美、法、日、瑞士、瑞典、加拿大、西德等,都是优先发展水电,水力资源利用已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九十八。
第三,加速建设煤炭和电力的联合基地。
火电要立足于煤,不是油更不是铀,这是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所决定的。煤、电要比肩发展,火电发展速度取决于煤炭发展速度。今后火电建设的重点是坑口电站,要在煤炭基地建设电站群,形成大型电力基地。当然这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水源等问题。为了加快煤炭和电力的建设,我们认为应把煤炭开发的重点放在那些资源丰富,埋藏浅,热量高,投资少,收效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很多,如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宁夏等地,应加速开发;变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更为经济合理。煤炭部和电力部应进一步密切协作,在全国重点煤矿区建设大型煤电联合基地。
第四,积极发展大型发电机组的制造。
发电设备的供应必须立足国内,以自力更生为主,进口必要的国外设备为辅。目前,我国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和单机容量都偏小,电力部应与一机部紧密配合,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发电设备的引进,也要处理好“买鸡与买蛋”的关系。我们应积极地引进新的技术。希望国内相应的几个制造厂通力合作,抓紧大型机组的改造和已经定型机组的大批量生产,以及相应的大型送变电设备的制造。这是加速我国电力建设的可靠保证。
第五,抓紧作好电力建设的前期工作,水电能否加快,尤其取决于此。
当前电力建设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前期工作落后,特别是水电。这是十年来拆散、下放、砸烂勘测设计和科研机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大批技术人员被轰散了,大量技术资料也被烧毁了,水电建设的前期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水、火电勘测设计院必须适当调整、集中、充实和加强,采用先进的勘测设计手段,以加速前期工作;同时,为调动广大勘测设计人员的积极性,迫切需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过去下放、分散、改行的技术人员,希望各地区、各部门支持他们归队。
为了在深山峡谷地区进行大规模水电建设,需要提前二至三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修筑道路,运进设备,进行野外勘测工作,这是顺利进行施工的基础。不做好勘测设计,仓卒上阵,就难免在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做不到多快好省,这些年是有过很大教训的。为保证严格执行基建程序,用于前期工作的费用,应提前拨付,在数量上要满足起码要求。根据长期经验,水电建设项目必须有一定的“储备”,即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项目比例,至少应为四比二比一。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尽快达到这一目标。
第六,要搞好整顿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能力,保证安全发电、供电。
全国已有的发电设备,是我们的前进基地。这些年来,老设备由于过份使用(我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甚至还提倡什么“一厂变一厂半”,以致失于维修。新设备由于制造质量有缺陷和配套设备不全,以及上煤、除灰、供水等基建工程未完,还有一部分出力不足,经过两年的努力,情况已大有好转,我们打算今年把这部分设备的能力基本完善化。这里顺便提一下,这两年天旱水枯,水电发得少一些,有的同志就说水、火电比例失调了,火电搞少了。其实,根本问题是水、火电发电装机太少了,没有一点储备。为了多发电,全国有许多水电站的水库没能合理利用,寅吃卯粮,甚至在死水位以下还长时间大量发电,浪费了很多水能,使水库失去了正常调度,破坏了综合效益,也给设备带来损失,这种做法,后果十分严重,必须下决心逐步扭转。
现有输变电能力严重不足。约有几十万千瓦发电能力送不出去。同时,由于过负荷,电压低,加大了送配电线路的损失,估计每年多损失了几十亿度电量。这都是必须加以整顿的。
严格执行计划用电。电力分配一定要从全局出发,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同类产品要择优供电。新建的项目,必须有供电协议,否则不应列入建设计划。现在很多地方由于超分、超用,使电网周波和电压下降,损坏了发电设备,损坏了用电设备,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如果这种作法不改变,总有一天会发生电网解裂、大面积停电的恶性事故。对于这种情况,请各地党政领导机关予以充分的重视,坚决制止不严格执行计划用电的状况。要狠抓节煤、节电的工作。一九七八年全国煤耗,平均每度电为四百三十四克,仅比历史最好水平四百四十二克,降低了八克,仍然偏高。我们打算在三年调整期间,经过努力,逐年降低六至七克,或者更多一些,这样每年可以节煤数百万吨。
一九七八年全国送电线路损失和厂用电约占发电量的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十七,我们打算在三年调整期间,经过努力,降低到百分之十五以下,这样可节电几十亿度。
各行各业都要厉行节约用电。这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电力部门要抓,全党全国要抓,要发动群众抓,各地都有不少很好的经验,一定要抓出成效来。
要做好以上这些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广大电业职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入细致地进行“四个坚持”的教育,认真调整、充实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敢抓敢管,狠抓队伍建设,克服无政府主义,消除派性干扰。恢复和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恢复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这个任务是很重的,各级电力部门要决心下大力气,依靠群众,扎扎实实地一件件办好。
最后,谈谈加强电网的统一管理的问题。
发展电网。电网愈来愈大,产(发电)、供(送变电)、销(配电营业)高度统一管理,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西欧、东欧的电网都早已跨过国界。我国建国以来,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不论大范围、小范围的电网统一管理,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好处:按照经济地理状况,合理利用能源,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加快建设速度(创造了使用大机组的条件);降低燃料消耗,保证安全发电、供电;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互相支持;在战时受到破坏时也可使电源恢复较快。林彪、“四人帮”以批判“条条专政”为名,否定大电网的优越性,破坏大电网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又由于各地区严重缺电,有的电网被拆散了,一些电网管理削弱了,给电力工业和用户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一九七五年国务院明文规定电网统一管理,这是合乎经济规律的。由于遇到干扰,这个正确的重大措施未能得到贯彻执行。我们一定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国务院文件所规定的原则,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最近国家计委提出的“跨省区的和一个省区范围内的电网由电力部统一管理,电力由国家统一分配供应”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在有关省、市的协助下,电力部门应当管好电网,把两个积极性拧在一起,把事情办好。
我们相信,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的广大电业职工的努力,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同心协力,坚持四个原则,解放思想,走中国式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新的长征途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努力增产,厉行节约,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电力工业一定能够变落后为先行,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还是搞多面红旗、流动红旗的办法好
最近,河北省正定县一些基层干部提出这样一条建议:今后在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还是搞多面红旗、流动红旗好!
这条建议是他们总结了过去学先进的经验教训,讨论如何改进领导工作方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时提出的。县委书记苏立道说,运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这是我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批示过许多先进典型的经验,在全国各地树立了多面红旗。那时,由于先进典型是多方面的,红旗又遍及全国各地,大家因地制宜地学先进,点上的经验很快地在面上开花结果了,有力地推动了合作化运动。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先进单位到处都有,有的这方面先进,有的那方面先进,有时他今天先进,后来别的单位又超过了他。为什么要把红旗搞成固定的不搞成流动的呢?
在讨论中,许多同志列举大量事实,说明把先进典型固定化、全能化、神秘化的危害。这个县永安公社三角村大队,原来是个科学种田、粮食双高产的先进典型。开始,县委因地制宜地推广它的先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后来被上级领导树为全县、全地区的一面红旗,并派工作队常年在这个大队蹲点。结果什么运动来都让三角村带头,什么外地的“新经验”“新套套”都要通过它试行推广。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一看三角村是领导抓的点、树的旗,也都纷至沓来,不顾实际情况如何,千方百计地搜索材料、“总结”经验。于是,这个科学种田的典型,就成了一好百好、包罗万象的“全能典型”。它干什么,大家就得跟着学什么。这样,不仅使这个典型不能充分发挥原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给面上的工作也带来了损失。
城关公社书记翟学增说,把先进典型固定化、全能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就一个县来说,各个社、队的政治、经济情况、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三角村大队地处正定县中部,人多地少、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而座落在北部老磁河故道上的六个公社,则是风沙地带、水肥不足。过去,这六个公社在生产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盲目地推行三角村间作套种的经验,结果收效不大。后来,县委组织他们学习当地西里双大队营造防风林、治沙改土,大搞水利化的经验,很快使这里的沙地变成良田。
三里屯公社书记张文才说,先进典型并非一切都先进,一面红旗再好也有局限性,多面红旗才有代表性。况且,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搞流动红旗才符合辩证法。从全县来看,有不少大队某个方面的经验都比原先树立的先进典型先进,有的大队在劳动生产率、农业纯收入等方面,已经超过了先进典型。可是,过去介绍各方面的经验的现场会都到先进点上去开,结果大家都不服气。如果今后树立先进典型,不搞成固定的,而搞成流动的,谁先进就学谁,那个方面先进就学那个方面,实事求是,大家就能从各个方面学到真正有用的经验,形成互相促进、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三角村大队的干部社员对只树他们这面红旗,意见也很大。前些年,这个大队的上级领导、各个部门的领导来往不绝,今天作指示,明天提建议,搞得无所适从。特别是“四人帮”横行时期,什么“大批”、“堵路”、
“割尾巴”,事事都要带头干,受害就更大了。同时,这几年远途参观成风,三角村大队每年小麦从扬花到黄熟,棉花从伸枝展叶到挂桃开花这个期间,每天参观的人最多达一万多人次。繁重的接待任务给这个大队带来了沉重负担,有时连农事活动也不能正常进行。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说:这些年来俺们吃够了当全能典型的亏。今后,还是搞多面红旗、流动红旗好!
新华社通讯员 谷志文 王贵海
新华社记者 侯志义


第2版()
专栏:走农工副集体富裕的道路

良相大队广开生产门路由穷变富
河南省淇县北阳公社良相大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由“穷”变“富”。
良相大队这个地势低洼,盐碱、内涝、干旱交替为害的穷地方是怎样走上富裕道路的呢?事情还得从一九七○年对第六生产队的辩论谈起。这个大队第六生产队,一九六八年冲破林彪、“四人帮”形而上学的种种束缚,大搞多种经营和集体副业生产,结果,两年翻身,不仅归还所欠贷款一万一千元,还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十万斤,社员生活明显改善。第六生产队的经验给群众很大启发。党支部引导干部、社员进行讨论。大家说,抓钱没有错,没有钱农田水利建设怎么搞?机器、化肥用啥买?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这年冬天,大队党支部制定了大力发展集体副业,实行以副养农的规划。大干一个冬春,收入现款十二万元。用这部分收入,解决了社员口粮的不足和大牲畜的饲料,还购买了化肥、打了机井,为加快发展农业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由上一年的九十五万斤增加到一百五十三万斤。
良相大队尝到了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的甜头,抓钱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广开财路,充分发挥本队五匠和辅助劳动力的作用,先后办起了十多种副业,全大队副业年收入增加到二十万元。大队党支部根据良相地洼坑多、沟多、水多、草多的特点,积极发展饲养业。去年,生猪饲养量达一千二百三十一头,一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猪五百六十头。与此同时,良相大队党支部还根据本大队的实际,办起了社队工业,每年收入达十五万多元。
队办工业的发展,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个大队基本上实现了农田灌溉、耕作、运输、粮食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第2版()
专栏:走农工副集体富裕的道路

泗溪公社大搞多种经营摘掉“高产穷队”帽子
江西省上高县泗溪公社纠正单一抓粮食的偏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很快摘掉了“高产穷队”的帽子。
泗溪公社是上高县粮食生产发展较快的一个公社,每年上交国家的粮食,约占全县征购粮总数的五分之一。但是,由于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个公社只重视抓粮,忽视和放松了多种经营,结果造成农业增产不增收,社员分配不兑现,到一九七七年,全公社欠国家贷款多达八十万元。去年春天,他们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下决心纠正“单打一”的偏向,发动干部、社员广开生产门路,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的工副业生产,年终全公社工副业收入迅速增加,社员分配现金收入比上年增加了十七元。
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力量。去年,这个公社遇到了特大旱灾,各大队从多种经营的收入中支出部分资金购买农机、化肥。使全公社大灾之年夺得丰收,总产量增加五百九十多万斤。今年开春,这个公社又购进了化肥,增添了农机,积极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走农工副集体富裕的道路

大岙大队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
农工副业发展 社员生活富裕
浙江省慈溪县雁门公社大岙大队,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使社员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去年,全大队平均每人分配收入三百八十六元,分配水平之高,居全省第一位。
让社员富裕起来,不是靠个人而是靠集体。这是大岙大队的一条基本经验。大岙原是个穷山村,一九六一年以前,集体家底还很薄弱,社员分配经常不能兑现,生活比较困难。一九六二年以来,大队党支部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领导全体社员走农、工、副结合的道路,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办起了沙场、金属拉丝厂、牧场,还在山上发展了水果、毛竹、茶叶生产基地,使大队工业、副业收入节节上升,去年占大队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二。
工业、副业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大队共拿出六万多元添置农业机械六十多台,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加上其他的科学种田措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去年,棉花亩产达到二百一十三斤。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三百多斤。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从“谈马色变”想到的
宋朝《二程全书·遗书二上》记载有“谈虎色变”的故事,说:“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最近,记者在云南省楚雄县农村采访,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苟且叫它“谈马色变”吧!
事情发生在红旗公社车坪大队。一天,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在一起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即《六十条》)。文件一读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中央的文件“是本好经”,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有的说:只要坚决按照中央文件去办,农村一定会很快变样。但是,当讨论到允许社员养马的问题时,“众莫不惊”。有的说,这是过去批判了的东西,现在又拿出来,是不是太右了?
真是“谈马色变”,可是为什么会“谈马色变”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一九六五年,车坪大队的三个共产党员私人养的马生了骡子。他们把骡子卖了盖起新房子。就这样,三个党员成了“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三面黑旗”,遭到批判。在文化大革命中,老帐新算,三个党员又成了“黑典型”,连大年初一那天他们都被“勒令”去接受批判。这件事,虽然时隔十多年,但至今谈起来,干部们仍然余悸未消。有的说“被整够了”,有的说“被吓怕了”。
私人养马生骡子,卖了骡子盖房子,就是资本主义道路吗?就是“黑旗”吗?大队党支部引导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有的说:应该批,不但当时批判是对的,现在我还认为是对的。理由是:养一匹马生下几匹骡子,卖一千多块钱,盖了新房子,石头不抬一块,就扫地住屋,是剥削,应该批判。还有的说:他们会盘算,卖骡子盖房子,生活过得富裕,不会盘算的就穷苦,形成了两极分化,不批判还行!大多数干部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允许社员养马,这是《六十条》规定的。他们三个人有养马经验,饲养管理好,付出辛苦,马匹发展快,增加了社会财富,是好事。马生了骡子,卖了骡子盖房子,即使不盖房子搞了别的什么,也是合理合法的,人家又没有去搞投机倒把,剥削他人。把人家当资本主义批,当“黑旗”拔,肯定是错误的。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社员养马,是《六十条》规定的,不是搞资本主义,不能乱加干涉。
“谈马色变”一事发人深思。记者在农村采访,类似的事还听到不少,诸如“谈牛色变”、“谈驴色变”、“谈蜂色变”、“谈自留地色变”,等等。在“四害”横行的年月,“资本主义的棒子乱打,帽子乱扣,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被取消,弄得许多干部、社员至今还心有余悸,这是不足为怪的。问题在于今天如何帮助干部、社员狠批极左路线、肃清流毒,在搞好集体生产的前提下,把作为集体经济补充的家庭副业尽快发展起来。不要再怕这怕那,唯独不怕国家贫穷落后了。车坪大队采取“弄清一件事情,提高一下认识,解决几个问题”的办法,是值得提倡的。
新华社记者 石玉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