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吴林 柏生
在全党工作着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的时候,怎样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各方面的人们都很关心这个问题。科技战线的广大职工也在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里,我们提出一点看法,希望引起科技界和经济界同志们的关心,共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要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需要经济战线的同志们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在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方面作出必要的改革,大力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战线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在这方面,当前在思想认识上有些问题需要回答,力量部署上有些需要适当调整,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上需要整顿、改革和加强。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想侧重谈谈后一方面。
大量的力量要放在近期可能起作用的科研上
科学研究应当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不然就不可能发挥科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现代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能不能把“走在前面”看成只是探索性的或者相当远期才能应用的科研工作呢?是不是科研工作只是不解决“近渴”的“远水”呢?显然不能这样看。科学研究有为远期需要服务的,我们不能抱着近视的观点,忽略那些应当及早着手安排的远期的工作,否则“临渴掘井”就会误大事。有些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在相当时期里还看不出具体应用的前景,但它们是整个科学技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也往往是我们探索和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方面,要按照力量的可能,作出必要的安排。林彪、“四人帮”把这些科学研究视为脱离实际、一无用处的,不仅是由于无知,而且是蓄意破坏。但是,从全国的力量部署来看,应当有恰当的纵深配备。总的来说,大量的力量应放在近期可能起作用的科学研究工作上。由于我们工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还相当低,技术改革的潜力是很大的。比如在工业方面,无论是改革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者节约原材料、降低能量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如果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都是可以很快见到效果的。我们决不要因为这不是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或者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新技术,就瞧不起它。应当看到,做好这类工作,对于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和出口贸易的需要,对于加速建设资金的积累,都有重大的意义。工农业各个部门当然责无旁贷。我们全国现有几十万个企业,几十万个生产大队,如果在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中,重视技术革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潜力,都来进行技术改革,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零金碎玉,集少成多,涓涓之水,汇成大河,可以想象得到,这将会为国家建设创造多么大的财富,为四个现代化作出多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在这方面也担负着大量的任务,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更大的成就。各个高等学校也是大有可为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多承担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至于地方的科研机构,一般来说,仍应坚持为当地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方针。过去有些单位,没有恰当的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大搞什么激光、遗传工程、自动化、集成电路,结果花力大而收效微。决不能再重复这个教训。
从实际出发,选择“适用技术”
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研究、发展和选用新的生产技术时,要注意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程度、技术和管理水平、自然环境与资源各具特点,以及社会需要、人民习惯等很不相同,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在一些国家里行之有效的新的技术,在另一些国家并不一定都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或者在某一个时期内还不适用。比如,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考虑到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问题,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重点是研究提高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研究发展现代化的耕作机械来代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上。当然这是就全国来说。我国幅员广阔,地区差别很大。例如,在北方有些地区农业耕作机械的研究和推广,还是很迫切的。在南方有些地区,发展农业灌溉机具和农用汽车,也是需要重视的。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再如在能源的利用上,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很丰富,而石油又要满足日益发展的化学工业和出口贸易的需要,所以,要努力研究提高煤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烧油。同时,由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普遍比较低,研究各种节能技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新能源的研究,似应重视研究投资少、见效快、比较容易推广的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技术。当然,这类问题还很多,上面举的这些例子是否恰当,也还可以讨论研究。然而,研究、发展和选择“适用技术”的问题,对于工农业各个部门、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我们认为,发展新的生产技术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参考国际上的做法,选择“适用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扩大劳动就业机会,利用本国本地资源,增产人民必需用品和增加国民收入等因素。
“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这个口号,对于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具有很大的鼓舞和动员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安排上,又应当是有所赶有所不赶,不可能也不需要什么都赶。正如中央曾经指出的,要使那些重要的急需的领域尽快赶上去。从国际的状况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只有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把我们科学研究的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对经济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要力戒不切实际地定许多高指标,搞许多大项目,设许多新机构。科技工作同经济工作一样,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调整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
发展一批中间试验的车间、工厂、基地
要实现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打通科研与生产之间的渠道,要建立科学——技术——生产的完善的结构。实验室取得的研究成果要投入生产应用,往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试验工作和推广的研究。它是实验室研究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生产应用的前奏。这个阶段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常常是远远多于实验室阶段。在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里,从研究成果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重要原因就是许多生产企业都越来越加强了技术发展部门,千方百计把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成果投入中间试验和生产试制,以便尽快革新生产,发展新产品。我国的生产企业大都没有这样的技术发展部门。在文化大革命前,虽然陆续建立起一批中间工厂、试验车间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机构,但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破坏下,这些机构很多都被改成为生产工厂、车间,也有很少数的勉强改成了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以致这个原先就很薄弱的环节几乎被完全取消了。这就造成了两种严重后果,一种是许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因为缺乏中间试验,而无法推广应用,只能长期停留在礼品、样品、展品的阶段;再一种是不经过中间试验,轻易投产,结果等于把生产当作试验,改改停停,反反复复,造成很大的浪费。近一两年科研机构发展很快,其中有一批还是条件极差的,有的连一个能够胜任的科学研究人员都没有。然而中间渠道这个环节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在三两年内应当严格控制新的科研机构的设置,对现有机构要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调整、整顿。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稳步发展一批中间试验的车间、工厂、基地。其中多数应当建立在工矿企业和农场里,使他们同生产密切结合。科学研究机构要主动地关心研究成果向生产的推广应用。经济部门要通过价格、税收、成本核算、利润分配、折旧基金使用等各种经济政策,大力提倡和支持生产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发展新技术。
我们的科学技术固然落后,而科学技术的管理工作更为落后。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许多科技管理工作干部和科技人员不懂得经济。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不可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缺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这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严重障碍。科技战线的同志们应当在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同时,努力学习经济知识,认真了解经济情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这样做。列宁讲过,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有特殊的本领。有的人可以当一个最有能力的革命家和鼓动家,但完全不适合作一个管理人员。凡是熟悉实际生活、阅历丰富的人都知道: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这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具备的条件。列宁的这段话应当成为一切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工作的干部的座右铭。我们相信,科学技术和经济密切结合,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就一定会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第3版()
专栏:

深入实际抓教学
——记湖南省沅江县教育局长龚再恩
一个县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怎样适应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集中主要精力抓教学?沅江县教育局长龚再恩同志的工作经验可以借鉴。
摆脱事务圈子
粉碎“四人帮”后,龚再恩同志重新回到县教育局,一心想把全县教学工作尽快搞上去。可是,刚跨进机关门,一大堆机关行政工作便缠住了身。真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还理不出一个头绪来。他想:象这样成天埋在事务堆里,同教师隔一堵墙,跟教学不沾边,岂不成了“事务局长”?怎能抓好教学工作,又怎能扭转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局面!
为了改变过去局里大小事情都由第一把手“拍板”的状况,老龚首先召开局务会讨论决定,四名正副局长明确分工,各管一线;领导定期集体研究工作,解决重大问题。接着,老龚报请县委同意,对局机关进行了必要的组织整顿,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作出决定:今后不要事无巨细都找局领导,凡是职权范围以内的事,大家只管放开手脚干。领导分了工,干部各负其责,局里工作很快走上正轨,遇事找局长的情况改变了。
有一段时间,县里会议特别多。水稻生产会,计划生育会,城镇建设会,交通安全会,一个接着一个,不管与教育有无关系,都要教育局长参加。如果天天参加会议,抓教学工作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于是,他及时向县委提出建议,不参加与教育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的会议,得到了县委的赞同。去年,老龚仅出席了四次县委召开的大会。他还严格控制本系统的会议,尽量少开会,开小会,开短会,坚决不开无准备的大会、空会。这样,老龚从精简会议、改变会风中“争”得了不少抓教学的时间。
老龚还教育全局干部树立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不靠文件、电话指挥,不滥发文件、简报。去年全局只发了十四个文件(包括转发上级文件),比前年减少了一半多。
老龚从事务堆里摆脱出来以后,带着几个同志走出机关,检查了十五所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全县的教学情况心里有了一个“谱”。他感到,教学质量要上去,学校领导班子先要配好。于是,他集中一段时间,考查了全县学校的干部,配齐了县属九所中学的领导班子,为教学工作大干快上,抓了关键的一着。
深入到课堂去
老龚听了三堂课,受到很大触动。一堂是高中语文课,讲的是《鸿门宴》。教师离开教材,旁征博引,结果学生连课文大意都没有搞清楚。另一堂是初中数学课,教师整整讲了四十五分钟,写了满满一黑板公式、定理,课后许多学生做作业连一道题也解不出来。还有一堂是幻灯教学课,放映了不少灯片,音乐也很热闹,而教学效果却很差。他又到其它学校听了一些课,发现课堂教学得法的很少。
去年下学期,老龚为了进一步摸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规律,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观摩活动。首先,他把部分学校负责人带到县三中听了十二节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课,翻阅了教师的教案,检查了学生作业,然后再召开座谈会,发动大家评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倾向性的问题。接着,又让大家到县二中、九中和琼湖、兴旺大队两所七年制学校听了十五节课,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老龚把全县各完全中学、联校、重点学校负责人和县教师辅导站的同志以及教师代表一百二十多人带到三中,请几位有经验的老师上了几堂课,开了一个课堂教学质量分析会。这三个回合的听课、评课、讲课活动,使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大开眼界,议论得非常热烈。老龚趁热打铁,针对全县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好大纲,深钻教材,改进教法,狠抓‘双基’”的要求,要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向四十五分钟要教学质量。会上,老龚还发动大家讨论制订了《课堂教学规则》十二条,对教师的教态、备课、教法、语言、教具、实验、板书、作业、辅导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老龚懂得,光有县局领导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各级学校的领导同志都“促”到课堂里去。老龚召集各学区党支部书记和九所县属中学负责人开会,检查他们的备课、听课本,把检查结果由县教育局发了一份《关于学校党支部书记教课听课情况的通报》。这使大家受到很大震动。过了一段时间,老龚又来到琼湖、兴旺大队学校和几所县属中学,逐个了解干部进课堂的情况,还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大家总结交流经验,接连发了两份通报,向全县学校领导干部提出“多教课,教主课,教好课”的要求。大家说:“老龚的三份通报就象三通战鼓,催人走上教学第一线。”
抓住主要矛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老龚从调查得知,全县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这个主要矛盾不解决,教学工作是没有希望搞上去的。于是,老龚决心狠抓教师的培训提高。
老龚常说,县教师辅导站是培训提高教师工作的“母机”。可是,前些年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母机”几乎停转。辅导站的人,有的被抽走搞中心工作,有的被抽走搞政治运动,剩下的则到处打杂,群众称它是“中心站”、“运动站”、“事务站”。抓教师的培训提高,没有一支队伍怎么成!老龚及时向县委请示,加强了辅导站的力量。
发动教师参加函授学习,是提高业务能力的好办法。但开始教师报名的并不多。老龚从一件事弄清了原因:有个青年教师是前几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想参加函授学习,又怕考试落选“丢面子”,所以不敢正式报名。老龚感到,这种“爱面子”的思想问题不解决,很大一部分教师就会徘徊在函授教育大门之外。于是,他同县教师辅导站的同志一起商量出个办法:凡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参加函授学习,一律免试,全面动员现任高中教师和初中骨干教师参加本科进修,结业后成绩合格的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师专和中师函授学习也照此办理。这样一来,函授教育就为广大教师敞开了大门,全县本科、师专、中师三级函授学员很快达到三千五百多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老龚又同有关同志一起,从函授教育的指导思想到设点布局,从组织形式到教学内容都进行通盘研究,保证了函授工作的顺利开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抓了一段以后,全县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肖家坝公社一百二十三名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和函授学习,基本胜任教学的由原来的三分之一提高到半数左右。
《湖南教育》通讯员 曹健全
肖勇
《湖南教育》记者 段志坚


第3版()
专栏:编后

科技保密制度应有利于四化
在同一些科技人员接触中,听到这样的反映:有的生产单位不肯让技术人员知道新技术、新工艺或新工程,对技术人员进行不适当的保密。设计、科研部门的科技人员到他们那里参观考察、收集资料,手续非常繁琐,有的科技项目或工程设施,本来并无多少保密价值,也常常借口参观者“政治条件不合格”而拒绝。
去年上半年,某设计院接受设计一座大型氢氧气站的任务,派两名技术人员到东北一家化工厂去考察、搜集有关资料。可是,这个厂的有关人员说,引进的设备不能随便参观,要经部里批准才行。参观者一再解释:不知有此规定,如再往返一趟,既费时又费钱。最后,厂方答应向部里请示。两个人等了近一个星期,才得到同意。
设计科研部门的科技人员到一些保密工厂参观考察,除了要持单位介绍信之外,还得带上自己的人事材料,要办多道手续。比如:到大型企业参观,先要到公司总接待室签字,然后送上人事材料到保卫处审查,同意后还要到生产厂办公室审批,然后还要到厂保卫科签注意见……。办理这套手续的时间,有时比参观的时间还长。
其实,不少生产单位的所谓“保密”制度,不过是“官样文章”罢了。某设计院的同志反映:某公司的一项引进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是他们搞的。可是,建成投产后,他们再去参观考察,就不让进门。有些科技人员想法找到在该厂工作的熟人,任何手续也不办,就进厂参观了全部设施和全部生产过程。
保密制度要有利于生产发展、科学进步,有利于四个现代化。不论国防生产或民用生产都应定期向有关设计科研部门提供情报资料。只有设计、科研、生产三方面紧密联系,才能促成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搞这样神秘化的保密呢?
重庆市建委宣传处 郭文英
郭文英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
为了保卫建设的需要,科学技术工作不能没有保密制度,对保守机密不得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解放后,我们虽然注意了这个问题,但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科技保密制度。一方面,漏洞不少,该保密而没有保住的现象还存在;另一方面,保密范围过宽、密级过高、用人过严、手续过繁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捣乱,目前科技保密制度中暴露的问题更多。保密制度不合适,一是妨碍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二是排斥了大批本来可以接触科技资料的科技人员,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资料交流不畅和保密不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发展,妨碍了团结。如何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和规定,建立一套适合我们当前实际情况的制度和办法,是科技、经济、国防、公安等部门需要共同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3版()
专栏:

用肉眼可以看到太阳上的大黑子
去年年底以来,特别是最近,我台不断收到大量来信或电报,报告用肉眼直接看到太阳上出现黑子。有些群众对此现象不理解,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看法,甚至产生迷信说法。
太阳黑子是太阳上温度较低的地方。日面的温度大约六千度,而黑子大约四千五百度。比较之下,它比周围就显得暗黑一些。用天文仪器观测太阳,可以看到日面上经常有黑子出现。它的数目和大小不断在变化,平均每十一年出现一次高峰。在太阳活动高峰时期,日面上常有大的黑子出现,如果天气条件适合,就能用肉眼直接看到。从去年底到明年,正是太阳活动处在高峰的时期,因此很多人看到太阳黑子就不奇怪了。太阳黑子是太阳上的一种物理现象,天文学家对它的各种性质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据研究,太阳黑子和无线电通讯以及气候变化等地学现象有一定联系,但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生活并没有直接关系。今年四月十三日和十四日,我国东部各省有雾,在日出和日落前,日光减弱,而恰好日面上有一群大黑子,很容易用肉眼看到,如果不是遇到这种特殊情况,那就很难直接用肉眼看到太阳上的黑子了。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第3版()
专栏:

沪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研究手缺损再造术成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于仲嘉第一次运用手缺损再造术,通过移植肌肉、皮肤等极其复杂、细致的手术,在病人原有的断臂上再造一只新手,获得成功。
于仲嘉医生是去年开始研究手缺损再造术的。在这之前,于仲嘉翻阅了国内外骨科手术中有关资料,征求了许多骨科专家对这一手术的意见,并得到医院领导和其他医生的热情支持。去年下半年,于仲嘉又和上海手术机械六厂的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精心设计和制造出一种钛合金钢的手掌骨支架,在尸体上作了反复实验,证明对断手病人施行手缺损再造术是完全可能的。
接受这次手缺损再造术的病人,是陕西省长安县兴修石砭峪水库的民工高天社。四年前,高天社在一次施工中,不幸双手全被雷管炸掉了。他后来虽然装上了一副假手,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去年十月,病人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求医。十月二十一日,于仲嘉医生在主治医师王琰等的协助下,为高天社的右手臂施行了手缺损再造术。
手术后,这只再造的右手情况良好,冷、热、痒、痛感觉正常。术后一个月,病人就用这只手执笔写信,向亲属和朋友报告了自己重新获得一只右手的喜讯。现在,这只再造的手已完全具备了捏、勾、拉的功能。
于仲嘉是一九五九年从安徽医学院毕业的。近两年来,他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和第六人民医院的先进工作者。(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