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在贸发会议上发言
要求谈判取得进展改变现存国际经济秩序
新华社马尼拉五月十二日电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第五届贸发会议最近几天的一般性辩论中大声疾呼,对第四届贸发会议以来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关谈判进展甚微深表不满,并且强烈要求彻底改变现有国际经济结构和加速实施旨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行动纲领。
突尼斯商业部长穆巴拉克在发言中指出:“在南北对话范围内的谈判所取得的结果,以及在贯彻一九七六年五月内罗毕会议(即第四届贸发会议)各项决议方面取得的进展,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合理合法的愿望。”中非帝国运输和工商大臣科西—梅通戈尔说,尽管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国际性组织就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过许多决议,然而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这些决议已经付诸实施。
孟加拉国商业部长赛法尔·拉赫曼说,近年来,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与世界经济有关的那些根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从而使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在继续扩大。“富国变得更富,穷国变得更穷”。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时指出,世界经济陷入了慢性的危机之中。他们强调有必要从根本上改革现存的国际经济关系。
斯里兰卡财政和航运部长拉利特·威·阿图拉特穆德利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金融混乱、通货膨胀、投资水平低、经济增长下降、失业增加和在贸易方面持续的保护主义所扰乱了的世界。”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承受了最沉重的负担。
国际经济秩序的持续危机严重地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贸发会议秘书处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仅仅在一九七八年,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就损失了三百亿美元的外汇。这些国家未偿还的债务总额从一九七三年的一千一百四十亿美元增加到了一九七八年的将近三千亿美元。
代表们认为,这一切表明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无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世界经济的持续危机则是深刻的结构混乱的产物。缅甸副总理兼计划和财政部长吴吞丁说:“由于国际经济制度中现有的结构和基本缺陷,迫切需要对国际经济进行改组,以解决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平和不平衡现象。”牙买加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珀西瓦尔·詹姆斯·帕特森说:“发展中国家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吁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迫切需要改组国际经济制度和在这方面建立一套关系,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参加全球性活动,并在真正公平的基础上承担责任和受益。”他还说:“今天要求改组的情况比以前更强烈,而且这种要求更加紧迫。”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们强调,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上要严格尊重独立、主权平等和公平的原则。印度尼西亚统筹经济、财政和工业事务部长维佐约·尼蒂萨斯特罗说:“结构改变的进程不仅必须反映发展中国家必须控制他们自己的自然资源的要求,而且必须反映作为主权国家掌握他们的命运的要求;不仅要促进他们参与国际经济问题的决策进程,而且要促进他们参与决定未来发展过程的机构和体系的工作。”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布拉尼斯拉夫·伊科尼奇说:“《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和谈判纲要》构成了改革现存的国际经济体系的一项建设性纲领。”他说:“对实施阿鲁沙文件里所包含的改革计划的任何拖延,只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恶化,并继续扩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鸿沟。”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还在发言中强调,为了实现国际经济的结构改革和加速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当务之急是要超越表示愿望和说空话的阶段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巴布亚新几内亚副总理兼外交和贸易部长埃比亚·奥莱瓦勒说,现在是“从承诺的阶段走向执行的阶段”的时候了。罗马尼亚副总理兼外贸和国际经济合作部长科尔内尔·布尔蒂卡希望第五届贸发会议“应该成为一个转折点,并且采取具体而坚决的措施以便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付诸实施”。


第6版()
专栏:

西欧报纸对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反映冷淡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一日电 一些西欧国家的报纸对美苏达成的限制战略武器的原则协议反应冷淡。
《瑞士报》五月十日发表评论说,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不会激起西方和东方人们的热情”,“协议达成的时间是如此之长,舆论对于这种商人习气的讨论不能不表示疑虑”。
评论说:“人们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获得了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个两大国战略武器的‘限额’。并且,当人们知道这一家或那一家已经拥有足以使地球毁灭十次的手段,人们对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协议)是不会高兴得不知所以的。”
法国《晨报》以《一种政治妥协》为题发表社论说:“经过长期和复杂的谈判而达成的协议,可能使人抱有希望,因为它宣布了‘限制武器’的主张。然而,在这方面比在其他任何方面更不应持过分乐观的态度,以便使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恢复它真正的和冷静的意义,即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种政治妥协。”
社论说:“在欧洲方面,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丝毫没有增加我们的安全。因为,协议只涉及到直接威胁两个伙伴中这个或那个的核武器。协议并没有使能够通过中间国家——欧洲国家——进行一场战争的武器失去作用。这种状况既使西德、也使英国感到不安。这特别是因为军事战略家认为,美国人由于他们相对地易受攻击,如果苏联人向西欧发动进攻的话,他们是不会动的。”
社论说:“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的舆论对整个这些问题没有引起警惕。”
英国《卫报》五月十日发表社论指出,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原则协议不能说是裁军的措施,“世界不会因为笔尖一动而突然变得安全与和平了”。


第6版()
专栏:

幻想与现实
冯之丹
苏美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的第二阶段会谈,自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开始,进行了六年多。现在,美国方面宣布,会谈中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已解决,一项有效期至一九八五年的条约不久就要签署。
本来,两个超级大国要谈判“限制”核武器,并就此达成什么“协议”,这是它们自己的事,我们并不反对。但是,它们硬要把这种会谈和协议说得神乎其神,用以麻痹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意志和对新战争的警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最近,美国一些当政人士为了说服国内日益增强的反对苏美核协议的力量,为这个协议讲了一些他们所认为的好处。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它不是一种预防的努力,也不是一种裁军的努力”;它不会“开创美苏关系的新纪元”,不会“修正武器竞赛,或者那怕是战略武器的竞赛”。苏联则故意大吹大擂,宣扬新协议将“摆脱军备竞赛的迷魂阵”,将“明显地遏制军备竞赛”,“标志着军事缓和道路上的真正转折”,甚至说什么苏美核协议“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命运”,“把各国人民从繁重而危险的军备竞赛中拯救出来”等等。
似乎苏美核协议一签订,世界和平就有了保障,普天下的芸芸众生也就得救了。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
据已经透露的材料,新协议(包括一个三年附加议定书)不外三个内容,最主要之点将是在核运载工具的数量上作了新的“限制”,即苏美每一方在一九八五年之内只允许保有二千二百五十件;其中多弹头洲际导弹的数量以及每个导弹所能携带的弹头的数量,也将有一个相当高的“限额”。其次,协议将规定每一方在三年以后,才能试制和发展一种新型的战略核武器。协议还将对美国陆基巡航导弹的射程以及携带这类导弹的轰炸机数量有所限制,而苏联的“逆火式”飞机则不作为战略武器计入总限额。
新协议中对核武器运载工具的数量上的“限制”,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东西。新的数字比起一九七四年美苏海参崴协议所规定的二千四百件,确实少了一百五十件。但一九七四年的所谓“限额”,实际上是为苏联核武库的恶性膨胀披上了一件“合法”外衣。因为苏美核会谈刚开始时,苏方拥有的所谓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为一千二百六十九件,而一九七四年容许苏联拥有“限额”竟是这个数字的一倍。明明是核扩军,却被说成是核“裁军”。现在,在这样高额的基础上减去了一丁点,又被叫做“限制”核武器。苏联竟然想拿这一类数字游戏来哄骗世界舆论,这不能不是对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民的莫大嘲弄!
至于对多弹头洲际导弹及其弹头的“限制”,则更是可笑。苏联在弹头数量上本来远较美国为少,根据新协议的所谓“限额”,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所能允许携带的弹头,包括相当数量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和每一枚苏联完全可以“合法”地在一九八五年前有足够的余地发展这方面的技术质量和弹头数量,以便赶上美国。当然,美国弹头数量也将有所增加。这怎么能叫“遏制”和“摆脱”军备竞赛呢?
应当指出,这个协议将使苏联拥有部署相当数量重型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合法权利,继续保持其在战略核武器投掷重量方面的优势,并且能够继续改进核武器的质量,增进洲际导弹命中目标的精确度,和试制、发展足以制胜对手的某种新型的战略武器。虽然协议对新型导弹的定义有所规定,但双方目前已经开始生产和部署的导弹则不在限制之列。例如美国三叉戟Ⅰ型潜艇发射导弹和苏联的SS—NX—18型潜艇发射导弹均不予限制。美国已明确表示,为对付苏联的核力量,它将要发展MX机动导弹和三叉戟Ⅱ型多弹头导弹。而苏联正加紧部署和发展SS—17、SS—18、SS—19等分导多弹头导弹,并正在研制“能携带多倍弹头的新一代导弹”。苏美之间以质量为中心的新的一轮核军备竞赛,在新协议还未达成之前,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长期以来,苏美第二阶段核会谈的一个争执点是关于苏联“逆火式”轰炸机和美国巡航导弹的“限制”问题。据透露,新协议中将正式规定对巡航导弹的某种制约,而逆火式飞机则不计入总限额。事实上苏联早已生产和部署了一百多架这类飞机。现在据说美国要求苏联“保证”此种轰炸机不得作针对美国的部署。不管苏联是采取发表声明或者其它口头的“保证”,今后苏联每年仍可以生产三十架左右,只是暂不作针对美国的部署而已,试问,既然这种轰炸机已经生产出来了,那么所谓“保证”不作部署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总而言之,就新协议的内容而论,它基本上仍将是一个限量不限质、而且在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数量方面也还要继续“向上平衡”的协议。而所谓三年议定书对武器质量的限制,都是一些被认为在今后三年内不能从技术上突破或难以核查的项目。美国人普遍担心核查问题,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至于三年内不得部署新型战略武器,也只是一句空话。因为苏美准备搞的新一代战略武器现仍处于早期研制阶段,三年之后,再开禁,实际上并没有中断这方面的竞赛。
还应当指出,在新的协议出笼前夕,苏美在欧洲的中远程多弹头导弹的竞赛正在加紧进行着。英国《每日电讯报》防务记者报道,由于“根据拟议中的限制战略武器的第二阶段协议,美国人已同意不在欧洲部署陆基的巡航导弹”,也不把技术转让给西欧国家,西欧国家“感到它们处于暴露状态”。因为苏联在欧洲已部署了能够携带三个弹头的SS—20机动中远程导弹。这种导弹不在“限制”之列,却能够袭击西欧“从北角到直布罗陀任何一地的目标”。不仅如此,苏联最近又在东德部署了SS—21“新式战术导弹”。欧洲舆论指出,“苏联决心在洲际导弹方面同美国保持大致均等的情况下保持在欧洲的核优势”。美国为了安抚其西欧盟国,也“考虑”在欧洲配置潘兴Ⅱ式导弹以及其它战术核武器系统,以对抗苏联在欧洲的核力量。西欧国家自身也不得不考虑加强对付苏联核威胁的手段。
从一九六三年开始到现在,苏美核交易经过了几个时期:一九六三年签订了部分核禁试条约;一九六九年苏美开始核会谈;一九七二年达成第一阶段限制核武器协议,现在是第二阶段的协议。每一次苏美都要炫耀一番核裁军的“巨大成就”,尤其苏联吹得最凶,叫得最欢,但结果都是核军备竞赛的加剧,尤其是苏联核武库的恶性膨胀。一九六三年,苏联只有洲际导弹九十枚、潜艇发射弹道导弹一百零七枚;一九六九年分别增长到一千零二十八枚和一百九十六枚;一九七二年又增长到一千五百二十七枚和五百枚;一九七七年,苏联这两项战略武器的总数又比一九七二年增加了三百五十九枚。特别是一九七二年第一阶段核协议签署以来,苏联在分导多弹头导弹的技术方面紧紧地追了上来,使美国在质量和技术上的优势已亟亟可危。事实证明,苏美核协议是靠不住的,它不可能制止苏美核军备竞赛,更不可能“限制”苏联扩军备战的步伐。
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决不会由于一纸协议而有所收敛。一九七二年第一阶段核协议达成以后,苏美本来宣布要谈判一项限制战略核武器的所谓“永久性条约”。可是谈了六年多,“永久性条约”早已无影无踪。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核军备竞赛继续下去的必然性。由于双方核军备竞赛的开支浩大,负担沉重,苏美都需要改变一下竞争的规则,以便在未来的几年内限制对方、压倒对方。事实上从一九七二年以来,双方核竞赛的重点早已从数量转移到了质量方面。因此减少微不足道的一点数量已无关宏旨。正如西方舆论所指出,新的核协议充其量不过是双方在新的游戏规则之下进行又一轮核军备竞赛。对苏联来说,它尤其需要借此宣扬所谓“缓和”的骗局,以掩盖其扩军备战的真相。
人们还不能忘记,十多年来,苏联在核裁军的幌子下,大大加速了常规武器的发展。在苏美举行核会谈的十年期间,苏联在中欧的兵力增加了十余万人,坦克增加百分之四十,火炮增加一倍。近几年内,苏联又加速其驻东欧部队的装备更新,特别是以T—72型坦克替换T—62型和T—55型坦克。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苏联武装部队的兵力增加了一百万人,总兵力超过美国一倍。苏联还发展了在海上威胁全球的进攻性远洋舰队,最近两年新建的航空母舰已接连下水,投入现役。与此同时,苏联和西方都在频繁地进行着以对方为假想敌的大规模的实战演习。大量事实表明,那里有什么“军事缓和”,又那里谈得上“摆脱军备竞赛”呢?
归根结底,苏美争霸是军备竞赛的根源。在超级大国争夺加剧,苏联推行全球扩张战略日益加紧的形势下,如果相信莫斯科的那种假“缓和”的神话,那将是危险的。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孟加拉国与美国签署协定
孟加拉国和美国五月十二日在达卡签订了一项协定,由美国按照四百八十号公法,在本财政年度向孟加拉国提供价值五千六百万美元的大约四十万吨小麦。
据报道,美国还将在本财政年度向孟加拉国提供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赠款和援助。
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南部
一支四百多人的以色列特遣部队,在大批坦克、装甲车和军车的掩护下,九日早晨越过边界侵入黎巴嫩,占领了黎巴嫩南部宾特杰贝勒地区的沙克拉镇和巴拉什特镇及其周围的一些村庄。巴拉什特镇是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爱尔兰营营部所在地。
勃列日涅夫给他儿子授勋
苏联最高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最近把一枚“十月革命勋章”授给了他的儿子尤里·勃列日涅夫。
尤里·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一九三三年,一九六○年毕业于对外贸易学院。此后,他即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担任各种要职。直至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他在《真理报》上以“苏联外贸部第一副部长”头衔发表署名文章,引起了国际新闻界的注意。
英国《苏联问题分析家》双周刊今年四月间载文指出,“家族关系和裙带关系现在已经成为苏联权势集团中决定前程的重要因素。”“看来他(小勃列日涅夫)的迅速提升好象多少是靠了他父亲的显赫权位。”
印度旁遮普邦警察闹事
印度旁遮普邦警察和地方武装警察部队,为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等而发生闹事。据报道,这次警察的骚动是从五月八日开始的,迅速扩大到旁遮普邦的许多地区。连日来警察纷纷举行罢工、集会、静坐、游行示威,并不顾禁令组织了一个工会。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卡特和勃列日涅夫将在维也纳会晤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二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五月十一日在白宫向报界宣读一个公告说:“根据双方协议,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伊·勃列日涅夫的会晤,将于六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
公告说:“这两位领导人将确认和签署目前正在完成起草工作的限制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并将讨论美国和苏联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
苏联塔斯社同一天也播发了这个公告,但在讲到卡特和勃列日涅夫会晤的时间和地点时,加上了“暂定”一词。塔斯社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西方各大通讯社的许多猜测。合众国际社的记者为此去讯问了美国国务院的官员。这位官员回答说,他们不能解释苏联官方的塔斯社为什么要在公告中加进这个词。
美苏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已举行过几次。一九七二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了莫斯科。一九七三年,勃列日涅夫回访华盛顿。一九七四年,尼克松再访莫斯科。同年十一月,接替尼克松的福特总统前往海参崴,同勃列日涅夫会晤。双方商定一九七五年由勃列日涅夫回访华盛顿。但是,由于两国间关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一再出现僵局,两国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许多问题,预定中的勃列日涅夫的回访一推再推。现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已经基本上达成协议,人们原来预料将由勃列日涅夫到华盛顿去签署条约。但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政府官员说,因为勃列日涅夫有病,选择维也纳会晤,对勃列日涅夫将是一次比较方便的火车旅行。


第6版()
专栏:

一九七八年苏美战略力量对比
(截至一九七八年七月止)
苏联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枚) 约1400 1054潜艇弹道导弹(枚) 1015 656战略轰炸机(架) 135 432战略核发射系统总计(件) 约2550 2142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枚) 约690中程轰炸机(架) 491加油机(架) 53 487 截击机(架) 约2720 331反弹道导弹系统 莫斯科周围有64个 “卫兵”
“橡皮套鞋”式导弹发 系统,但
射架 导弹已撤销 固定防空导弹发射架(个)约10000
(资料来源:伦敦战略研究所《1978—1979年苏美军事力量对比》)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逆火”轰炸机是不是战略性武器?
问:苏联“逆火”轰炸机是不是战略性武器?
答:苏联“逆火”轰炸机,从它具备的战略性能、技术特点、武器配备和作战方式来衡量,它完全是一种战略性武器,而不是普通的战术性武器。
“逆火”轰炸机长四十二点五米,翼长三十四点五米,机高八点八米,最大起飞重量一百三十吨,有效载重十吨,高空最大速度两倍音速,低空最大速度零点九倍音速,最大航程(不空中加油)近一万公里。
技术上,“逆火”轰炸机解决了现代轰炸机既要航程远,又要有高速突防能力的性能要求。其次,在电子设备中,采用了新发展的地形跟踪雷达,和使用卫星的新型远距离惯性导航系统,大大提高了“逆火”轰炸机的作战性能。此外,“逆火”轰炸机的发动机采用了图—144超音速运输机所用的NK—144涡轮风扇发动机改型机,提高了推力。
“逆火”轰炸机的武器配备:尾部装有一门三十七毫米的防御机炮,可携带核弹九千公斤或十五枚五百公斤的常规炸弹或机翼下吊挂两枚AS—4空对地导弹,最大射程八百公里。
“逆火”轰炸机的作战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低空出击、低速飞行和低空返航。低空入侵便于躲开地面雷达的监视,容易突破对方防线。这种作战方式,作战半径二千五百公里,加上导弹的射程,从苏联西部基地利沃夫起飞,可以攻击几乎整个欧洲地区。
第二种是高空出击、低速飞行、高空返航。这种作战方式,作战半径四千二百五十公里,加上导弹八百公里射程,从利沃夫起飞,不仅可以攻击整个欧洲,而且可攻击大西洋上的冰岛和加那利群岛。
第三种是高空出击、高速飞行、高空返回。这种作战方式,作战半径可达六千公里,加上导弹的八百公里射程,从苏联的利沃夫起飞,可攻击格陵兰东海岸、大西洋中部纵深的目标,甚至可以攻击美国至欧洲重要的军事中转站亚速尔群岛。
去年,苏联还研制成伊尔—76加油机,这种加油机最大燃油载重达四十吨。“逆火”轰炸机在空中加油一次,可使作战半径增大到一万公里,航程由一万二千公里增大到二万公里。
“逆火”轰炸机对美国威胁也很大。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乔治·布朗说,空中加油使“逆火”轰炸机从苏联北极基地起飞,几乎能攻击整个美国并返航。若从苏联楚科奇半岛起飞,不需空中加油也可以直接攻击美国西部与墨西哥交界处到东部的苏必利尔湖一线。
如果飞机单程飞行,不需空中加油,可以攻击美国任何距离最远的目标,然后从古巴返航。美国军事观察家也一致认为,“逆火”轰炸机的战略潜力很大,一旦大量装备,将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它可以很容易地切断美国和西欧之间的大西洋交通线,使美国和西欧处于不利地位,这是苏联发展“逆火”轰炸机的一个主要目标。
徐德保(附图片)
苏联“逆火”轰炸机


第6版()
专栏:

苏美战略导弹发展时期的划分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导弹都是在德国V—2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一九五七年以前,这个时期研制的导弹性能较差:导弹使用低温液体推进剂,只能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间长;导弹在地面贮存、地面发射,防护能力较差;导弹命中精度*不高,一般为三公里左右。第二个时期从一九五七年开始至六十年代中期(苏联到六十年代末)。这个时期研制的导弹采用可储的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发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导弹改用地下井(或潜艇)贮存和发射,提高了生存能力;导弹命中精度也有较大提高。第三个时期是从六十年代中期(苏联从七十年代)算起。这个时期导弹主要特点是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命中精度有较大提高,已达四、五百米,因而提高了导弹袭击目标的能力;导弹地下井也进一步加固,提高了抗压能力。
苏、美战略导弹大致按照这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及各种导弹的技术特点进行分代的。苏联战略导弹如何分代,国外说法不一,但基本上分为四代导弹:第一代导弹一般指采用低温液体推进剂的SS—6;第二代指采用可储液体推进剂的SS—7,SS—8,SS—9和SS—11导弹;第三代是采用固体推进剂的SS—13;第四代导弹是指装备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如SS—16,SS—17,SS—18和SS—19(其中除SS—16采用固体推进剂外,其余都采用可储液体推进剂)。苏联现正在加紧研制第五代导弹,估计不久可开始进行试射。美国现有三代导弹:第一代是采用液体推进剂的导弹如现仍服役的大力神导弹;第二代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如民兵Ⅱ型导弹;第三代导弹系装备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如民兵Ⅲ型和潜艇发射的海神导弹。美国目前正在加紧研制第四代机动式的MX导弹。(林松)
*注:命中精度术语称为“圆概率误差”,系指发射一百枚导弹打击某一目标时,有五十枚可以落到距离此目标一定距离的圆周内,此圆周的半径即圆概率误差,国外通常以海里为计算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