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改进企业管理 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上海市区公共交通有改进
本报讯 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搞好安全行车的同时,注意改进企业管理,降低成本。一九七八年这个公司完成国家考核的安全行车间隔里程、油和电消耗、单位成本、流动资金、上缴利润等八项技术经济指标,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上缴国家利润数千万元,占全国公共交通事业上缴国家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八。今年一季度又上缴了利润一千四百多万元。
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单位之一,目前拥有公共汽车、电车三千多辆,线路一百八十五条。全公司每天发放五万个车辆运行班次,每天平均运送乘客七百多万人次。客运量急剧上升,运送能力不足,是近年来上海市公共交通的一个突出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积极挖掘潜力,努力改善乘车拥挤状况。他们去年除增添二百六十辆新车和改造一百九十多辆旧车外,还派出调查小组走访工厂、机关、商店、学校和郊区人民公社,了解客流动向,合理开辟和延长线路,加强车辆调度。对客流十分集中的工厂区,采取开辟早晚上下班时间高峰线路和安排几条线路联运的办法,接送工人上下班。杨树浦地区是工厂集中的地方,每天有大批职工乘二十八路电车从市中心赶往那里上班。他们便开辟了二○八路高峰线,从市中心的淮海路直驶杨树浦,中间只停几个大站,大大缩短了乘车时间,方便了乘客,也减轻了二十八路电车的压力。去年全公司新辟二十四条公共汽车、电车线路,其中八条是上下班时的高峰线。有的车队还用提早或推迟头末班车、压缩终点停站时间等办法,增加行车班次,提高车辆的运送能力。去年全公司客运人次比一九七七年增加百分之十一。
去年以来,这个公司在深入开展场与场、队与队、班组与班组之间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从上到下普遍建立和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加强班组核算,狠抓了降低成本、增加积累的工作。前几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个公司绝大多数单位的班组核算都不搞了。从去年四月份起,全公司一千二百八十一个班组,全部恢复了班组经济核算,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经济管理制度。许多班组把原来“用了算”改为“算了用”,精打细算节约原材料。电车三场在班组核算中,对原材料管理实行交旧领新,仅这个场的车辆中修车间,去年就为国家节约材料费用十万元以上。广大职工还把在行车过程中做好售票验票工作,作为加强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乘客上车时主动售票,下车时严格验票,使漏票、短票的现象显著减少。去年全公司零售票的收入占客运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上海公共交通公司是全市用电用油的大户之一,电、油费用占公司生产成本三分之一左右。去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抓节油节电工作。汽车五场的领导成员深入各车队,同行车人员一起研究节约措施,帮助车队总结交流节油经验,使全场各条线路燃料单耗降低到历史最好水平。许多驾驶员认真摸索运行规律,在安全正点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燃料、电力,并相互交流节油节电的经验。电车一场二十路车队改变过去用电吃大锅饭的办法,在每辆电车上装了小电表,驾驶员、售票员共同关心每天耗电情况,研究节电办法,使耗电量显著下降。这个公司去年节电八百九十多万度,节油二百七十多万公升;今年第一季度又节电一百十七万度,节油三十万五千公升。据统计,在去年比一九七七年增加的三百四十六万元上缴利润中,有一半是职工们厉行节约、压缩开支、降低成本得来的。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吉林省委从实际出发调整中部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方针
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产粮县的建设
新华社长春五月八日电 新华社记者苏午辰报道:中共吉林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实际出发,调整中部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方针,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首先抓好重点产粮县的建设,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见成效。
吉林省中部平原共有二十七个县、旗,一千四百多万人,五千四百多万亩耕地。去年,这个地区确定为商品粮基地以后,遇到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一方面,这个地区面积大,土地多,农业的装备比较落后,要建设高产稳产、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商品粮基地,除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外,还需要国家投放比较多的资金和物资,加以扶持;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一场浩劫之后,国民经济被严重破坏,不可能完全满足建设商品粮基地对资金和物资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吉林省委多次召开会议,一致认为,在国家投资比较少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使用,保证重点,这样,有限的资金和物资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同时,先把中部平原粮食基地的一部分县搞好,使它生产发展起来了,社员富裕起来了,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和带动其它县,向这些先进县学习,这就会使整个中部平原的粮食基地建设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于是,决定从中部平原二十七个县、旗中,选取榆树、怀德、农安、扶余、德惠、梨树、九台、伊通八个县作为重点,先走一步。这八个县,都是每年交售粮食二亿斤以上的产粮县。它们的土质、地势、气候、雨量、水利等自然条件比较好,农业机械化有一定基础,劳动生产率和粮食商品率比较高,增产潜力比较大,在全省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这八个县也是经济作物基地,去年的大豆、小油料、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省的百分之四十七、百分之三十七和百分之五十七。
为了把这八个县的农业尽快搞上去,吉林省委切实加强领导。今年以来,省委和省革委会领导同志多次参加这些县的会议,制订发展规划,研究落实措施。并且分别在这些县设立了联系点。他们同县里领导同志一起深入基层,发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继续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省委根据不同情况,对这八个县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加强;对社、队领导班子,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也作了必要的整顿和加强。在农用物资、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上,省委在力所能及和不影响其它县正常分配的前提下尽量给予照顾。长春地区今年用于农业的机动资金,除新建一座磷肥厂外,其余百分之九十五都投放到了地区所属的四个重点县。今年全省计划购进四千五百多台拖拉机,百分之四十已经陆续投放到这八个县。
吉林省委十分注意帮助这些重点县解决今年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发动各行各业大力支援,争取农业新丰收。今年春天,省委副书记张士英帮助农安县委总结历史经验,批判极左路线,纠正忽视经济作物的倾向,制订了以粮为纲、粮油糖全面发展和农林牧相结合的方针,并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了农作物的布局,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宜糖则糖。这个方针一下子把全县九十多万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现在,全县的三百多万亩粮食、五十万亩小油料、十五万亩甜菜面积已经落实到社队。为了支援这八个县的春耕生产,省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调拨、组织物资供应;同时,把国家增拨的化肥的半数,投放到这八个重点县,使他们春播化肥的施用量,平均每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十斤左右。


第2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来信

何时鱼儿欢跃嘉陵江?
碧流千里、景色宜人的嘉陵江,是四川省注入长江的第一条大江。这条江源远流长、支流众多,共有天然水面近五十万亩。江中河道曲迥、水温适宜、饵料丰富,不但为各类江河淡水鱼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产卵场,是淡水鱼的天然乐园。据有关部门调查,这条江共有一百五十二个鱼种,比长江干流多十三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有五十五个品种,尤以鲤、鲴、鲌、鲶、鮠鱼最有名。可是,这些年由于“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和我们工作上的一些问题,鱼产量下降了。据沿江五个渔业社统计,与一九六六年前相比,鱼的捕捞量普遍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到六十。鱼种也退化了,目前经常捕到的鱼,普遍比五十、六十年代小,其中鲤鱼、鲶鱼、青波、岩原鲤、长吻鮠等种类尤为突出。有些鱼种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如白甲鱼,过去是嘉陵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年捕获量很高,现在则很少捕到。沿江城镇的居民,现在已经很难吃到鲜鱼。
为什么鱼少了?江水污染是一个重要原因。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嘉陵江沿岸工矿企业每天排入嘉陵江的工业废水,形成绵延数公里至十多公里的有色污染带,造成嘉陵江鱼类大量死亡。苍溪县有三十公里污染水面已无鱼可捕;蓬安县四十公里长的清溪河鱼类绝迹;南充市渔业社放养经营的一段水面,成鱼经常无故死亡,捕获的鱼食用时带有严重煤油气味。由于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捕到的细鳞斜颌鲴、宜宾鲴、鲤鱼、鳡鱼、中华倒刺鲃等鱼类,均发现有鱼鳔膨大,鱼体畸形,内脏颜色异常的中毒变态现象。嘉陵江水质污染,不但危及鱼类,而且危及沿江两岸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在卫生防疫系统将联合调查报告送上去两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重视解决。
无限制的捕捞,也是嘉陵江鱼类资源下降的原因之一。本来沿江渔业应贯彻“以养为主,以捕为辅”的方针,但这些年单纯追求捕量,变成了“重捕轻养”。而各地水产部门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限制手段,对这种只顾捕捞,不愿保护资源的做法听之任之,因而出现了大肆拦截捕捞产卵亲鱼和低龄鱼的现象。据调查,南充地区副业渔船一九七八年捕的低龄鱼占全年捕获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种强度过大的捕捞,无异于杀鸡取卵。
其次,采用破坏性渔法和渔具,也导致鱼类资源的下降。“四人帮”横行时,无政府主义思潮蔓延,嘉陵江沿岸炸鱼、毒鱼、电鱼成风,其风至今不绝。
再有,嘉陵江干支流上修的水利工程一般都未考虑过鱼设备,切断了鱼类洄游、半洄游通道,使其不能按时溯江洄游产卵繁殖。
为了保护江河鱼类资源,促使它尽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尽快成立江河鱼类资源保护管理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对江河的捕捞活动进行严格管理。第二,制定带法律性的保护办法,使沿江的广大群众自觉起来和破坏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第三,划定禁渔期、禁渔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禁止用爆炸、电击、毒杀等破坏性的方法捕鱼,也不允许使用破坏性滚钩、草耙子、密缯等违禁网具。第四,兴建任何水利工程都一定要把过鱼设备列入基建项目一并施工。工矿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净化处理好污水。第五,教育渔民进行合理捕捞。第六,积极开展保护和发展鱼类资源的研究工作。
刘霄 胡国华(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短评

两淮坑口电站正在加紧建设
本报讯 在工农业战线电力告急的情况下,我国著名的安徽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正在加紧坑口电站建设。
两淮能源丰富,据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即在二百亿吨以上。为了向上海、南京等工业城市输送电力,向苏南粮仓及江淮平原供应农业用电,在国家的发展规划中,已将两淮煤矿列入全国八大重点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在这里逐步建设坑口电站群,已成为上海、华东实现四化的重要措施中的一项重大措施。
两淮坑口电站中的淮南电厂,在六十年代的装机容量仅有十一万千瓦。随着华东地区工农业用电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十多年来,已分期扩建淮南电站和新建淮北电厂,新安装八台机组,加上原有机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了九十五万千瓦,成为我国有力的火力发电基地。
为了加快两淮坑口电站建设,今年初电力工业部筹建了第二火电工程局,他们在安徽省委和淮北市委的支持下,正在进行两台二十万千瓦机组的施工。今年元月一日开工以来,只用三十五天,就完成了九万立方米主厂房基础挖土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框架预制和冷却水塔试桩,为明年第一台机组提前发电创造条件。
位于淮南煤田的三台三十万千瓦的新厂已完成初步设计;淮北煤田的四台二十万千瓦新厂正在积极选择厂址。连结皖、苏、浙、沪的华东第一条五十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也在筹建中,今后将通过它,把两淮坑口电站发出的强大电力源源输送到华东各地。


第2版()
专栏:短评

协力建设坑口电站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煤炭矿区建立坑口电站,是解决动力问题的一个好办法。电力工业是先行工业。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说明,国民经济每增长百分之一,要求电力增长百分之一点三到一点五。我国近十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和经济工作中的缺点,电力工业成为薄弱环节,全国许多地区缺电。现在,如果不把缺电的局面扭转过来,势必影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们必须采取坚决措施,迅速把电搞上去。
发展电力工业,要从我国南方水多、北方煤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水火并举,因地制宜的方针。在煤炭矿区建设大型坑口电站,是改变目前严重缺电状况的一项有效措施。例如,津京唐电网在开滦煤矿区建成陡河电厂,很快改变了这个地区几年来严重缺电的局面,初步满足了电网所在地区用电的需要。
建设坑口电站,有很大的经济效果。它可以大大减轻交通运输方面长途运煤的压力,可以就地消化不宜长途输送的低热量煤炭;由于电站靠近矿区,不受运输条件的限制,便于建设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千瓦的巨型火电厂。今后围绕大煤炭矿区建设强大的电力中心,比如,从山西大同把电力送到北京、天津,从安徽两淮把电力送到南京、上海,从河南平顶山把电力送到武汉……,就能有效地解决动力平衡问题,帮助各个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
要使坑口电站较快地建设起来,国家必须从投资、设备、材料等方面予以保证,要迅速作好建设方案,把送电的网路规划好,把设计、施工组织好,使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坑口电站,能按照计划建成投产。
建设坑口电站同开发煤炭基地是分不开的。煤、电必须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建设坑口电站,一个部门解决不了,要由国家统筹安排。煤矿的建设周期一般比电站建设时间长,更要早安排、早设计、早施工,为电站建设创造条件。开发煤矿,建设坑口电站,跨省区送电,应该制订合理的经济政策,给所在地方一定的经济利益。开采的煤炭越多,送出的电力越多,得到的好处也应该越多。这样有利于产煤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市镇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如果不这样做,挖了煤,发了电,只给当地留下一堆灰渣,就很难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政策,必须认真解决。同时,我们要十分注意环境保护,把煤电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大型发电机组的制造和高压远距离送电线路的建设,是发展坑口电站的两个技术前提。作为电力工业后盾的电站设备制造工业,要和整个电力的发展相适应,不能互相脱节。制造部门和电力部门应建立合同制,定厂、定量、定质、定时,组织生产,按合同交货,用经济的办法,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
现在,工业等电,农业盼电,人民要电。这种缺电的局面必须改变。让我们共同努力,集中力量,打好建设坑口电站这一仗。


第2版()
专栏:

春满乳山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象一阵春风,吹绿了乳山大地,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三月间,记者来到这个座落在胶东半岛南部的山乡,看到这里的干部群众,到处在谈论怎样加快前进步伐,如何转向“四化”建设,情绪高涨,思想活跃。
开始,人们不知从哪里“转”起,后来从这样一件事上思想开了窍:不久前,日本商人指名来要乳山的传统产品柞蚕丝和“宁海绸”,又大量订购这里的花岗石,再远渡重洋运回国去。人们对这事议论开来,说我们这儿资源这样丰富,而我们过去却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不是在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吗?
县委书记曲元显对记者说:“过去县委领导思想不够解放,对开发乳山丰富资源认识不足,后来,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结合学习《论十大关系》,认识到要想农业发展高速度,必须围绕农业发展化肥、水泥、农机、修配等地方工业和社队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七点九,粮食总产也增加了一亿三千万斤,社员平均分配由九十来元增加到一百三十三元。”
到农村看了看,景象确实喜人。东诸往大队是个三百多户的半山村,生产水平在乳山属中上等。大队支书隋典振先带我们看了大队饲养场,进院一看,围墙内侧全是一排排蜂巢式的兔子窝,一色的白安哥拉长毛兔,活泼喜人,转回身,场南半部是三排猪圈,养着二百多头大猪,大半是良种母猪,是为社员家庭养猪供应仔猪的。每排猪圈墙的阳面又全是密密麻麻的兔子窝,两年来已发展到八百只,每只兔一年光剪毛能卖八元到十元。
出了饲养场往西,是一坡二百多亩的果林,去年收果四十万斤,收入五万元,利用堰埂、河坝和废耕地种植棉柳编果筐,一年又能收入六千元。这里的妇女们个个是能工巧匠,一根钢针能绣出各种各样花色品种,一捆玉米叶、一把山草能编出精致美观的地毯和提篮。社员们说:“一根针,能变金;一把草,能变宝。”真是心连“四化”,生财有道,凭着两只手,潜力挖不尽。副业组的隋老伯,他年纪看上去总在七十来岁了,可身板结实,手脚灵活,还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两腿夹住一个快编成的筐,左手扶筐,右手拿柳条,动作很熟练。我问他多大年岁了,他放下柳条,笑着伸出四个指头,答非所问地说:“搞‘四化’!”又低头编起来。旁边一个社员告诉我,这老伯有点耳聋,他生活很好,本来可以在家享福,可看到大家都在为“四化”忙合,他也在家里呆不住了。
第二天,我访问了西里村大队。这原是个靠贷款过日子的穷队,后来大队党支部和县里工业部门挂钩,硬是顶住“四人帮”的“资本主义”棍子,挖了十几万方石头供应县城建筑,收入了七十万元,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去年亩产达到了一千九百多斤。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后,他们又进一步挖潜力,扩大了养猪、养鸡、种菜和队办加工企业,并添制了小麦、花生收割机。社员们对完成全年粮食亩产突破二千斤,每人分配二百四十元的增产计划充满信心。
我还去参观了南海港湾建设。那里一百五十多公里海岸线,到处车水马龙,热气腾腾。人们要在春耕大忙之前,筑起一道两千多米长的“南海大坝”,利用那数万亩海湾养殖对虾、海参、贝类和海带,并开展海上捕捞。
我离开乳山那天,又见到县委书记曲元显。他眼睛有些红肿,显然是睡眠不足,但精力充沛。这些天,他们正在研究全县的“四化”规划。我请他谈谈县委怎样搞转移工作,怎样走我们自己的路搞
“四化”。他说:“搞‘四化’对我们是个新课题,还在摸索着前进。乳山县今年粮食亩产可以争取过千斤,要继续提高增产幅度,资金从何而来?这就是群众所说的,靠这里的‘金饭碗’。我们计划进一步发动群众,走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矿的路子。”
在多种经营上,县委规划了五条线:第一条是大抓山区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全县的五十八万亩山、滩发展林业和蚕业,今年计划种柞树十五万亩,桑园一万亩,重点发展养蚕生产,同时发展蚕茧、缫丝、织绸、印染和成衣加工出口配套一条龙;第二条是水果、干果生产和加工,目前全县二万七千亩水果年产一亿斤,尚有三万亩幼树将陆续结果,再发展些草莓、山楂和桃、杏基地,搞生产和罐头加工一条龙;第三条是发展矿业开采和加工,这里有丰富的铜、铁、煤、黄金、硫化铁、花岗石等矿产,其中硫化铁的开采要加快进行,根据乳山土质普遍缺磷的情况建了一个磷肥厂,准备用硫化铁大量生产磷肥,同时还要开采花岗石;第四条是向海洋进军,向海滩要宝,现正进行人工围海工程,要利用那十万亩海湾发展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并在那十几万亩荒海滩上种植芦苇、棉槐、水稻等;第五条是手工艺品生产,这方面潜力也很大。通过以上五条线为“四化”积累资金。
听了老曲同志这番介绍,联想到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感到群众在想什么,县委也在想什么,他们想到一起了。他们想的越多,办法越多,力量就越大。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愿望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本报记者 吕建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