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对新工人进行献身四化的教育
上海棉纺织行业党、团组织满怀热情地做好新工人的政治思想工作,积极帮助他们学习技术业务
新华社上海四月八日电 今年以来,上海市有二万多名知识青年分配到各个棉纺织工厂工作。这些棉纺织厂的党、团组织在帮助这批新工人学习技术业务的同时,满怀热情地对他们进行四个方面的思想教育。
这四个方面的教育是:(一)革命传统教育。上棉二十二厂今年有一千二百多名新工人进厂,党委为他们专门举办了三天学习班,请解放前参加过申新九厂“二·二”大罢工的厂工会副主席介绍当年斗争事迹,组织参观厂史展览,观看反映“二·二”大罢工的故事影片《团结起来到明天》。工厂还组织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工人给新工人进行回忆对比,帮助他们提高工人阶级责任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二)献身四个现代化的教育。要求新工人认清国内外的大好形势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做到“四化”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三)组织纪律教育。上棉十三厂、二十一厂的党委都组织了由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老工人参加的传帮带小组,同新工人普遍订立了师徒合同,并组织新工人讨论加强革命纪律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遵守规章制度、尊敬师傅、爱厂如家的好习惯。(四)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的教育。这批新工人大部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又在农村锻炼过多年,不少青年加入了共产党或共青团,有的还担任过基层领导工作。各个棉纺织厂党委十分爱护这些新工人,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作用,并且适当安排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当好新长征突击手。
通过这样教育,许多新工人都提高了思想觉悟。上棉二十二厂前纺车间有些新工人原来不愿做日夜三班轮流上班的运转班工作,现在不但表示要为实现四化开好运转班,还虚心向老工人学习。不到一个月,多数新工人就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技术,顶上了劳动岗位。上棉十七厂布机车间青年男工沈伟民,今年一月从农村回来顶替他母亲进厂后,一心想当保全工,不料领导上让他到布机车间当挡车工,他想不通。后来,他参加了厂里组织的学习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仇锁贵的先进事迹和“你为四化贡献什么”的讨论,思想有了转变,专心学织布,回家还让母亲手把着手练习打结头。现在他已能挡二十四台织布机,两个月来不仅超产了四十三米布,还创造了万米无次布的好成绩。


第2版()
专栏:

思想教育与实行奖金制度结合起来
邯郸市纺织机械厂铸工车间生产越来越好
据新华社石家庄四月七日电 邯郸市纺织机械厂铸工车间党支部在实行奖金制度以后,不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物质鼓励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车间生产越来越好。从去年九月到现在,这个车间月月完成产量计划,改变了过去加工车间等毛坯的被动局面,铸件质量也有提高,报废率显著下降,车间生产秩序很好,职工出勤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八十多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个铸工车间去年九月开始实行奖金制度时,有些干部曾经认为,奖金一发,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再不用为完成生产任务去做思想工作了。可是不久,就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工人为了多拿奖金,只顾自己多干活,不愿为别的工人和下道工序提供方便,甚至抢好工具,挑好完成的活干,出了废品,又互相推卸责任,影响了职工之间的团结和生产。车间党支部为此对职工及时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表扬了一批顾大局、讲团结的好工人,使大家认识到奖金是奖励真正搞好生产的职工的,如果为争奖金而投机取巧那是极端错误的。由于思想工作做得及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就很快消失了。
从此以后,这个车间的党支部和各级干部,更加自觉地做思想工作。去年十一月初,车间领导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发现有的班组长和工人怕影响拿奖金,不想干技术复杂、容易出废品的活。车间领导就深入到这些班组,教育这些小组的干部、工人树立整体观念,勇于承担艰巨的任务,并且从技术上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有一个小组在接受一批复杂件的制模任务后,第一个月就出了一件废品,没有拿到奖金。车间领导一面做思想工作,一面派技术员、老工人同他们一起找原因,改模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克服困难。到第三个月,这个小组不但胜利完成了任务,而且一件废品也没出,创造了本厂同类件月平均制模质量的最好水平。车间领导给这个小组发了奖金,还在车间职工大会上表扬了他们。
有个青年工人由于不小心,在一个月的月初就出了六件废品。他看到当月的奖金没指望了,便马虎松懈下来,后来干脆小病大养,休了两天假。车间干部发现这个情况后主动和他一起干活,同他讲搞好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使这个青年工人很快明白过来,重新鼓起了干劲。


第2版()
专栏:

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大庆油田机关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活动。这是大庆机关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参观电子计算机。 新华社记者 徐英杰摄


第2版()
专栏:

政治工作结合生产抓 同心同德搞四化
北京橡胶一厂党委统一思想认识,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据新华社北京四月七日电 北京橡胶一厂党委以生产为中心,大力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调动了全厂职工同心同德搞四化的积极性,生产出现了新面貌。
北京橡胶一厂十多年中,一直完不成生产计划,废次品很多。去年,工厂党委发动群众,开展了一场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工人中涌现出一批提高产品质量的能手。厂党委决定树立一批提高产品质量的标兵,并给他们披红戴花,大加表扬。但是,有的政治工作干部却不同意,他们认为这些同志有的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有的过去犯过错误,仅仅生产好不能树为标兵。厂党委认为,对质量标兵的这些看法,是把生产好与政治好完全对立起来,不承认生产好是政治好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果党政干部不从形而上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政治思想工作就不可能很好地为生产中心服务。于是,这个厂的党委就组织全厂干部认真讨论政治与生产的关系,批判林彪、“四人帮”把政治与生产、政治与技术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大家的认识。认识提高后,全厂党政和工团各部门齐心协力,大力宣传生产能手创造硫化自行车外胎四千条无次品的先进事迹,并以他们为标兵,动员全厂职工向他们学习,厂内很快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北京橡胶一厂在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后进的同志,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进步,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就使一些原来后进的同志受到鼓舞,奋发向上,积极工作,成为先进生产者。
这个厂在实行按劳分配政策、恢复奖励制度以后,有的同志就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可以不要了,有的同志则认为,要奖金是私字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工厂党委就组织职工批判林彪、“四人帮”破坏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罪行,使大家认识到,实行奖金制度,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政策的一个方面,拿奖金也是应得的劳动报酬,不是私字的表现,奖金制度普遍执行后,有的同志又斤斤计较,看钱干活。工厂党委就教育大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提倡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同时,大力表扬不计较报酬、多做贡献的好人好事。由于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保证了奖金制度的顺利执行。


第2版()
专栏:

中共惠东县委采取措施精简会议改进会风
集中干部的主要精力抓好当前生产
本报讯 中共广东省惠东县委采取措施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少开会,开短会,开小会,开实会,把各级领导干部从会议中解放出来,深入生产第一线,集中主要精力抓好生产。
这个县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名目繁多的“空对空”会议曾经泛滥成灾。粉碎“四人帮”后,这种会议虽然减少了,但会议多的情况仍未根本改变。不少领导整天泡在会议里,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和抓生产。惠东县委分析了会议多、长、空的情况,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广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经验教训,努力纠正滥开会议浪费时间和国家资金的现象,把主要的精力、时间和资金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特别是抓好当前生产。
惠东县委原定今年二月中旬召开五千人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准备开半个月左右,后来县委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把大批生产队、大队、公社基层领导骨干集中到县城开大会,不利于学习和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利于抓好当前春耕生产。同时,集中五千人开半个月会,不仅估计要花六、七万元,而且解决食宿也很成问题。于是,县委重新调整了会议规模和时间,只开了八天,花费一万多元,参加会议的有县、社、大队三级干部一千人,让生产队长和大队、公社大多数基层领导骨干留在基层抓好春耕生产,干部、群众都很欢迎。
为了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当前生产,惠东县委采取可以不开的会不开,可以开小会的不开大会,可以开工作会议的不开群众会议,可以合并开的会不分别开的办法,尽量精简会议。这个县原定召开工交系统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和财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预计要花费三万五千元。县委本着这个原则,决定停止召开这两个大会,只是在县三级干部会议期间,由主管工交、财贸系统的领导,把参加三级干部会议的工交、财贸系统的基层领导找来,具体研究了这些部门怎样做好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和支援春耕生产的工作。
程耀文


第2版()
专栏:来信

精简会议,必须从上边做起编辑同志:
一月初,我到一个公社去工作,在办公室信意翻开电话记录。呵!会议通知一个接一个。三日,县召开落实政策会,要管落实政策的副书记参加;七日,武装部召开劳武结合现场会,要管民兵的副书记参加;八日,地区召开水利会,要管水利的副书记参加;九日,县召开农科会,要管农业的副书记参加。还有一个计划生育会,又要管计划生育的副书记参加。这个公社的一名副主任,从三日起开完了落实政策会、劳武结合会,刚从县里回来,没进公社,就到地区水利会报到去了。这个公社的妇联主任,刚参加完县召开的共青团会、妇联会,又去农科会报到去了,还有一个计划生育会没安排上人去。这些年来会议成灾。上次会议消化不了,新的又灌下来了。有的干部经常当会议“贩子”,积压“货物”。
当前,我国进入了重点搞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许多新东西需要我们学习,可是干部老在会议上泡,怎么能以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上述任务呢?解决会议多的问题不是什么新课题,中央有指示,省、地有文件,可是一到实际就解决不了。因为不少会议是根据上边精神开的,省地开、县社开、层层开。所以克服会议多不是一社一县能办到的,必须从上边做起,方能解决问题。水电部决定今年五月不开学大庆会议,改用其它形式表彰先进,就很好。我看也可以用经济来控制会议。首先是减下来,其次是管理好。每一次会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一两万元,甚至更多,还有差旅费、医药费,统计起来惊人。我们大声疾呼,不准浪费资金。
河北省卢龙县双望工委 毛树岩


第2版()
专栏:

耕作制度改革的主流应当肯定
北京农业大学 刘巽浩 王在德
解放后,随着水利肥料品种等条件的改善,我国多数农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耕作制度改革。在这种大范围改革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再加上领导方法上的一刀切、瞎指挥,又使得某些地方用地与养地、作物与生态环境等矛盾尖锐起来。不少同志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要求和办法;有的则主张一律改回去,或者学习美国一年一作的耕作制度。我们根据多年来在各地的调查和试验,谈谈我们的看法。

先看南方。解放后南方水田种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间作稻改连作稻、单季稻改双季稻或稻麦两熟,七十年代以来,一部分土地还正在改两熟为三熟。不久前我们到南方六省一市(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浙江、江苏、上海)作了一些调查。这六省一市共有水田约二亿亩,双季稻占一半,稻麦两熟约三分之一,三熟制约占七分之一。据了解,除桂北、湘西部分地区外,湖南、广西、浙江、上海等地目前以双季稻为主的耕作制度基本上是适宜的,争论也少。一般双季稻比单季稻亩产多四百斤,上海的双季稻比单季稻多六百斤。
争论较多的是成都平原和苏南地区。成都平原全年积温达五千度,并不少。但秋凉早,晚稻易遇低温而形成大量瘪粒,加上水肥劳力不足,近八年平均亩产只有二百十七斤。相反中稻与麦类在这里是稳产高产作物,还能缓和水肥、劳力、季节的矛盾。前几年,四川省压缩近四百万亩双季稻,主攻中稻,并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在以后发展双季稻,同时大量发展小麦、玉米、甘薯和洋芋的间套复种,提高复种指数。这种趋利避害、因地种植的作法,已为两年来的丰收证明是正确的。
苏南、上海一带的情况与四川不大相同。这里晚稻的安全齐穗期比成都多半个月,水肥机械和城市工业等基础也较好,当前发展三熟制是有条件的。但是,有些县社三熟制面积过大,引起季节、活茬与水肥的过分紧张,多数人主张要作局部调整,使稻麦两熟和双季稻与三熟制适当搭配,以求得全面均衡增产。最近《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了苏南和上海松江县三熟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文章的取材和结论是值得商榷的。例如,在记者写的《三三见九不如二五得十》一文中,说松江县一九七八年稻麦两熟亩产一千六百斤,而三熟一般只是一千四百斤,因而得出三熟不如两熟的结论。据了解,松江县去年实际产量是,稻麦两熟是一千五百六十九斤,稻稻麦三熟为一千九百五十四斤,情况与该文报道的相反。
再看北方。华北平原解放后主要是一熟改两熟,同时大量发展了套种。据我们在华北平原的调查,目前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两熟制已在平原地区占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小麦套种玉米又占两熟面积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再向北,在辽宁、冀北、晋北、陕北、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也在水浇地上发展了一部分小麦间套种玉米。这一套种方式,由于适应性广,简单易行,抗灾稳产,争取了季节,提高了光能利用潜力,所以在生产中不推自广。近来,一位热心的外国朋友提出套种是花花样,并不增产,这个意见是值得讨论的。其实不少外国朋友对中国的间套复种评价很高。例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劳格博士就认为我国的间套复种是“世界上最惊人的变革之一”。
至于目前北方争论较大的“三种三收”制,是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还不完全成熟的两熟制的一种变形。在精耕细作条件下,它积累干物质和光能利用的潜力可能较高,但作物竞争更为激烈,要求水肥品种技术等也较高。在中下等水平地区不宜于大面积推广(两粮一豆除外)。对它要强调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风吹。
综上所述,解放以来我国耕作制度的改革尽管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主流是健康的。当前要基本稳定,对局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或偏向要作适当调整。据农业部门的统计,解放后二十八年来,全国水稻增产数中有百分之四十九是靠单产增加,而百分之四十三是从复种获得的。对这一成就必须予以充分的估价。在耕作制度的讨论中,要分清局部与整体,主流与支流,那些是少数人的瞎指挥,那些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多年实践中的创造。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很多同志关心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耕作制度,决定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农业特点。与美国不同,我们每个人耕地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经济有效可开发利用的荒地也不多。每人拥有粮食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粮缺这一特点,如何充分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是一个重要问题。粗略估算,我国耕地的三分之二和现有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的地方都可进行不同形式的一年两作。这就决定了我们要靠精耕细作吃饭,走一年多熟的路。
有人会反驳说,日本也是人多地少粮缺,大部分地区适于两作,他们为什么不搞多熟制?其实,日本历来是搞间套复种的,五十年代时复种指数超过了我们。只是在六十年代以后,政策改变,把大量农村人口输往工业,粮食除百分之三十七自给外,全部依靠进口。我国人口众多,如果百分之六十的粮食要靠进口,那怎么行?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看,以间套复种为中心的多熟种植已逐步引起重视。七十年代以来,设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用百分之三十的力量从事于多熟制的研究,认为这是解决东南亚、南亚一带人多地少粮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近一二十年来,连人少地多的美国也在玉米带积极发展两熟制,东欧西欧则大量发展复种饲料作物。有的学者认为:“带有间套的复种可以获得最大的收获量。”
再从作物的生育和产量规律来看。在低热量低水肥低单产条件下,往往是三熟不如两熟,或两熟不如一熟。但是,随着水肥的改善和单产的提高,群体密度与叶面积指数也随之增加。通常在亩产六百斤到八百斤时,最大叶面积指数可达四到六以上。这时叶子相互遮阴,争光、病害、倒伏等一系列矛盾也就尖锐化。据我们所知,除了在特殊条件下(如高原)以外,大面积一季单产稳定在千斤以上是相当费劲的。因此,尽管今后单产还会提高,但只靠一季的增产潜力毕竟有限。相反,在无霜期长,光热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走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路,产量就会大大提高。当前我国粮食亩产过吨的大队无例外的都是通过多熟制上去的。一九七八年,劳动模范陈永康创造了稻稻麦三熟试验田亩产达三千零五十三斤的纪录。这些都为耕作制度的发展指示了方向。
有人说,间套复种虽可增产,但不便于机械化,所以是没有前途的,应予淘汰。早在一九六○年,我们就听到过这个论点。但事实恰恰相反,在近二十年来,间套复种继续获得了大发展。
我们认为,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这个特点,除人少地多的东北、西北一些地区外,大部农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将不同于美国和苏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似宜首先着眼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先改变每人只有六百斤粮食的落后局面,同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对于目的在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多熟种植,显然应予以更大的重视。照我们看,在中国完全实现全盘机械化,恐怕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事,在相当长期内许多地区将是土洋结合,人畜机并用。等到真正实现全盘机械化那一天,恐怕间套复种的机械问题也早已获得解决,因为从工艺上讲,这并不是很难的事。当然,从当前看,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机械的作用,农艺与农机应相互适应,一些过于繁杂的间套复种方式应予筛选或淘汰,使之适应于机械操作,并力求规格化定型化,而适于机械作业的平播复种则应有相当的发展。
总之,随着水肥土机械品种等条件的发展,以间套复种为中心的多熟种植是要坚持的,是有前途的。它是发展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当然,这决不是说,一年内种植次数越多越好,种植的方式越烦杂越好。战略上的部署与战术上的安排是两码事。当前,在条件不足的地方,多熟种植该退的就坚决退下来。一些只适于手工操作而增产又不大的间混方式该淘汰的就要淘汰。要强调因地种植,用地养地结合,以达到全面持续增产稳产的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