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这样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值得探讨
——川、黔、湘、苏农村观感
记者所到之处,主管社队企业的部门都在诉苦:供、产、销有问题。有的人甚至因此主张少搞或缓搞社队工业、副业。单从一个局部地方看,确实困难重重。跑了几省以后就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渠道不通,毛病出在政策、计划和组织工作上,而这些都涉及一些经济理论问题。
以采矿为主的贵州社队工业,因矿产品积压滞销而削减生产;以金属加工业为主的江苏社队工业,却苦于原料缺乏。苏南的机械工业产品“过剩”;贵州的许多矿山里几乎什么机械也没有,务工社员用锄头挖矿,用竹篮装矿。四川、贵州的小煤窑,煤炭堆积如山卖不掉;近邻的湖南省发电厂在烧煤矸石,由于缺煤,一些县城缺电,夜里一片漆黑。湖南醴陵的瓷器塞满仓库,而邻省的瓷器店里很难看到湖南瓷器。南京这座“火炉城市”很需要凉椅凉床,市场上缺货;四川供销部门却为竹料积压而发愁,湖南一些山区里竹子堆放得快腐朽了。
怎样沟通渠道解决这些矛盾?四省有关同志认为,必须探讨现行的某些政策和规章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为此又必须研究一些经济理论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弄清小农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打破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
人们通常把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解释为“分散的,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由此推论,组织起来集体生产的合作社、人民公社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现在看来这种解释不全面。美国和西欧的农场大都是一家一户,能说他们是小农经济吗?我国西周时代的奴隶制生产常常是“千耦其耘”、“十千维耦”(《诗经·周颂》),两千人甚至两万人同时下田耕作,规模可谓大矣。如果那就是社会化大生产,怎么又被小生产战胜了呢?
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为主的经济,它是手工劳动的、商品率很低的农业经济。它对市场的依赖很小,与社会上的其它生产较少联系。我国目前的农业虽然是集体生产,但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产品中作为商品出售的只占百分之二三十,买进的生产和生活用商品也只有这样一点。因此,很难说我们的人民公社已经完全摆脱了小农经济状况。有的同志说它是“扩大了的小农经济”,不无道理。这种状况不改变,生产发展不快,社会主义经济就不稳固。美国和西欧的农场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场只管耕种与收割,牧场只管饲养。这样的农场、牧场向专业公司买种子、机器和饲料,请专业公司为其除草、施肥和运送农畜产品,连自家吃的葱蒜等蔬菜都从市场买来。虽然这样的生产单位是“一家一户”,应该承认它是“社会化大生产”。
小农经济思想,即小农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就是追求自给自足,以万事不求人作为最大的光荣。由于商品交换少,对社会的需求小,就不注意社会经济动向,不讲究经济核算。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生产因循守旧,不热心也无力量采用先进技术去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我们的某些经济政策,就或多或少受到这种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不是引导农村社队走向社会化大生产,而是把他们束缚在小农经济的狭小范围内。
有些地方规定社队企业必须“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地原则”就是一个例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一定经济区划的范围内,“三就地”或者“两就地”当然比“不就地”有优越性,但把“就地”曲解为在一社一队的狭小范围里,那就要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了。记者在四川洪雅县中保公社采访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个生产队买了一部打米机,把打米厂设在附近公路边上,想兼搞点对外加工,就被认为“违反三就地原则”,勒令拆除,搬回本队地界。象这样搞“三就地”,不是要人们回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时代吗!过去小学课本上就有“千人糕”的故事,一糕之成,从原料到消费尚且要经过千百人之手,何况极其复杂的工农业生产。
有些地方笼统地规定,不准社队企业“远购远销”。这也值得研究。当然,不合理的远购远销应该避免,但是供、产、销渠道是由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我国农村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历来就是远购远销,上海市许多工业原料和产品都是购于外省又销于外省,我们能够加以禁止吗?当然不能。江苏省江都县樊川公社皮鞋厂同新疆已有十年老关系,去年订了六十万元购销合同,后来被有关领导部门取消了,迫使其废约停产,理由就是搞“远购远销”。这个领导部门的同志诚然出自好心,怕远购远销运费多,不合算,但是我们对此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能简单地下禁令。
一些地区社队企业发展快,购销人员比以前多了一些。当然,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计划经济,不可以同资本主义国家简单类比,过多的确实不合理的购销人员应该裁减,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购销人员增加是总的趋势。无锡县有四千多购销人员,有些是属于盲目生产的结果,但据了解,他们大多数在无锡县和无锡市内活动,只有少数在外县甚至外省奔走。而这少数人外出寻找原料和销路,其中有些又是由于我们的经济机关设立各种歧视性关卡和路障去限制社队工业,逼着他们不得不四处活动的。如果我们做细心的调整工作,为其疏通渠道,这个问题是不难得到解决的。
国营大工厂有没有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呢?有这样一些现象:追求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封闭体制,不肯搞分工协作使自己专业化;舍不得搞设备“脱壳”与产品“扩散”,宁可让换下来的旧设备放在仓库里生锈,也不卖给社队企业;宁可到几百里外去办农场来“丰衣足食”,也不肯支援附近社队发展农业生产。如此等等作法,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在作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正确对待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年来,一些同志不积极帮助社队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促其发展,而是热衷于把小集体所有制企业“过渡”为大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一些同志歧视集体所有制企业,特别歧视社队企业。
许多地方在编制计划时,没有社队企业的位子,设备及其他物资能够分配的一点也不分配给社队企业。遭到歧视的社队企业要生存,就去走后门,搞“非法”活动。当然,对那些办得不好,与国家大企业争原料的社队企业应该进行调整、整顿,但是,不能对社队企业另眼相看。另眼相看,不仅对社队企业发展不利,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把社队企业管起来。
湖南省革委会有鉴于此,在省计委、经委和十四个工业局中设立“社队企业处”,代表和维护社队企业利益,并负责把社队企业逐步纳入各系统的计划,效果相当好。
有的经济部门还规定:“国营厂矿不和集体经济发生往来”,剥夺了社队企业与国营厂矿订合同的资格。金融上,社队企业不能与国营企业办理汇兑和结算。于是出现了名实不符的企业,“国营的牌子,社办的瓤子”。社队企业借账号用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记者采访中接触到的许多同志认为,各类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既是政策问题又是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有的同志主张:在我国,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时并存,两种社会主义企业各有各的作用,社会主义企业职工都是从事光荣的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两种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应该平等。安排国民经济应该统筹兼顾,在分配资金、设备、原料、材料和运输工具时,只能根据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分别轻重缓急,优先保证重要的、起骨干作用和主导作用的企业,而不管它是哪种所有制。
允不允许社队企业搞一些计划外
的生产和交换?
当前一些社队企业(以及其它企业)的产品积压滞销,许多都不是因为没人买、不需要,而是因为“没有计划”。社队企业一般都希望纳入国家计划,问题是“计划”又纳不进去。计划部门不安排,商业部门不收购,自己去找销路又不许可,拿到市场上去卖更是“非法”的。于是,产地积压而销地缺货的现象比比皆是。到经济部门采访,人们对计委颇有怨言;到计委采访,他们也有很多苦衷。
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然不能没有计划。要想把所有社队企业都纳入国家计划也是办不到的。把经济计划搞得无所不包,既不可能,恐怕也不妥当。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千变万化,社会的需要多种多样。在遥远的将来,用电子计算机统计和指挥各方面的生产时,是否可以编制出包罗万象而没有缺漏的计划,姑且不去谈它;反正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就应该允许计划外的生产和交换存在,以部分的市场经济来补充国家经济计划,用国家经济计划来控制和引导市场经济。
新华社记者 喻权域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开封市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采取具体措施
组织“吃不饱”工厂转产满足建设和群众需要
本报讯 记者李茜报道:今年河南省在安排工业生产计划时,有不少工厂因产品积压而“吃不饱”,或没有任务;同时又有些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供不应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开封市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既解决了工厂“吃不饱”的问题,又满足了生产建设和群众的需要。
去年年底,开封市部分工厂产品大量积压,企业亏损严重,有的不得不被迫大量减产或停产。据统计,全市四百多个区属以上的工厂,任务不足或无任务的就有一百一十个。市有关部门和工厂的领导干部作了深入调查研究。他们认为,从开封的市场情况看,造成某些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下,一些工厂盲目发展,重复生产,货不对路。再就是有些工厂技术没有过关,产品质次价高,或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针对上述情况,开封市有关工业部门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及时组织生产长线产品或货不对路、产品没有销路的工厂转产,生产建设和群众急需的产品。例如,木工机械厂原来生产的带锯和自动电刨等木工机械,长期无销路,积压产品价值四十多万元,很难继续维持生产。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河南省基本建设战线急需大量钢窗,有关部门决定拨给木工机械厂部分资金,对原有设备稍加改造,转产钢窗,深受建设单位欢迎。
二,组织生产任务不足的工厂积极试制新产品。开封第二电机厂主要生产几种型号的小型电动机和变压器,生产任务不足。去年,他们试制成功了农业、林业科研用的电冰箱。今年,这个厂已接受国家计划和来料加工电冰箱三百多台,生产任务由“吃不饱”变成“吃不了”。
三,组织一些中、小型机械制造厂转为生产农机配件。开封联合收割机厂任务比较紧,过去除完成主机生产任务外,国家安排的配件任务经常完不成,影响联合收割机的维修。最近,市有关部门组织鼓楼铸造厂、南关第二化工机械厂、宋门水平仪厂和南关第一五金厂,生产联合收割机配件四万六千多件,并正在继续扩大农机配件的生产。
四,积极恢复传统产品的生产,满足市场需要。开封生产的传统戏装、道具等在全省有名。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传统戏全部被砍掉,戏装厂改成了电子元件厂,由于质量不过关,产品大量积压。近两年来,随着优秀传统剧目的恢复,古装戏的服装、道具需要量增加,这个厂又恢复戏装、道具等生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五,积极恢复、发展各种修理行业。开封原来的修理网点较多,品种也较齐全。但是,前几年地方工业盲目发展,修理网被挤掉了。市有关部门发动许多中、小型工厂积极恢复或兼搞修理业务,并从物资等方面给以适当支持。最近,恢复和增设了自行车、钟表、塑料制品、收音机、电视机、打字机等修理业务,满足了群众需要。
开封市有关领导部门在组织一些地方工业转产中,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两种思想障碍。一种是消极等待上级分配生产任务。市有关部门向这些厂介绍了根据社会需要组织转产的经验,增加了这些厂战胜困难及时转产的勇气和信心。另一种是只愿搞主机,不愿干配件;只想搞制造,不愿干修理。市有关部门就向职工进行全局观点的教育。用大量事实说明,制造配件和开展修理业务,对支援生产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作用。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工作队还是要派的
中共湘潭地委办公室
过去向农村派工作队,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多于弊?我们认为,衡量这个问题,应看它到底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们地区过去派工作队办点的社队中,绝大多数社队的生产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那些后进社队变化显著。一九七八年,地委和各县委派工作队办点的地方,社社队队都增了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当然,这主要是当地干部和社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它说明,向农村派工作队,只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认真执行党的政策,确实能给一些社队以有效地帮助。
派工作队深入基层办点,有利于各级领导和干部面向群众,面向实际,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掌握第一手资料,克服官僚主义和瞎指挥,取得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权。有利于更多的干部到农业第一线去,同广大群众一起学经济,学科学,学管理,学技术,增长才干。领导还可在实际斗争中考察和锻炼干部。也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同志,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倾听群众的呼声,改进支农工作。过去派出的工作队,一般来说,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还是欢迎的。
从我们地区来看,过去向农村派工作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搞政治运动多了,有些还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带来了一些问题。二是有的工作队同社队党组织的关系处理不当,存在着主观主义、包办代替的现象,侵犯了生产队的自主权。三是有些工作队过于庞大,抽调部门的业务人员太多,影响了部门工作。四是有些下乡干部有“临时工”的思想,对农业生产只顾当年,不顾长远,过多地带去物资,造成了一些队增产不能增收。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并不是工作队本身所固有的缺点和弊病。事实证明,粉碎“四人帮”以后,工作队在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我们认为,工作队还是需要派的,但是它的组织形式、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必须适应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经常赋予新的内容。
今后向农村派工作队,不一定局限于过去那样一年派一批的做法,可以采取领导带一部分干部下去抓点的形式,时间可以一年、两年、甚至更长一点,真正做到开花结果。也可以派出精干的工作队到后进社队帮助工作。还可以组织临时性的工作队下农村搞一些突击性的工作。比如,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派工作队到灾区帮助抗灾,恢复和发展生产。无论采取那一种形式派出的工作队,人员都要注意少而精,不要搞人海战术。
派往农村的工作队,其任务主要是协助基层组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调查研究和及时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问题,切实加强对农业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所在社
队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工作队不能当“司令”,只能当参谋。要尊重当地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尊重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自主权,把自己时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事要同群众商量,注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努力使自己由“外行”变为“内行”。凡是经过调查研究看准了的事情,要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发号施令。
工作队本身要建立必要的岗位责任制。各级党委对派出的工作队,要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奖励。
除了派工作队以外,还要精简上层,充实和加强基层。要建立和充实调查研究班子,经常到基层去,就一些重大的方针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第2版()
专栏:

提高质量 增加品种 扩大出口
编者按:我国轻纺工业和工艺品具有悠久历史,不少产品在国外享有盛誉。粉碎“四人帮”后,负有出口任务的工厂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外贸政策,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创新了一批传统轻纺产品和工艺品,扩大出口,多创外汇,为国家作出贡献。他们的这种精神和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无锡大力生产出口纺织工业品
本报讯 历史悠久的无锡纺织工业,承担着我国纺织工业出口的重要任务。这个市出口的纺织品有棉布、色织布、印染布、丝绸等四十一大类。去年,他们克服了电力、原料和染化料供应不足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出口,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一十四点六五,比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三点六。
粉碎“四人帮”后,无锡纺织行业加强了对出口产品的管理,把外贸生产放在优先地位,努力做到不管加工难易、产值高低、批量大小,只要外贸需要,就首先安排生产。
无锡纺织行业在外贸生产中,开展以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他们建立和健全了专职检验机构,加强机械、工艺、操作三项基础工作,使出口的棉布合格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点六三。跳鲤细布、05斜纹绸等三十八种出口产品,被部、省评为优秀产品和较好产品。他们还努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换汇率。在发展新产品、高档产品、化纤产品时,加强了试样、选样和审样工作。近两年增加了印花横贡缎、兔毛衫、人造毛皮和中长纤维布等新品种。中长纤维布去年出口四十三万米,今年一季度已成交二十万米。
如皋县工艺丝毯厂新创一批工艺品
本报讯 江苏如皋县工艺丝毯厂创作和移植了近二百种不同花色的丝织艺术品。
丝织毯是一种用真丝织成的高档艺术品,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粉碎“四人帮”以后,工艺美术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丝毯厂党支部积极组织创作人员认真研究国内外丝毯生产的艺术特点和国外用户的爱好,努力创作新产品。他们除继承具有中国古典图案风格的京式丝毯外,还创制出了仿古丝毯、用散点图案组织装饰的彩花丝毯、以西藏、新疆等地的传统题材作为装饰的东方式丝毯,采用西欧古典图案的美术式丝毯和吸取伊朗风格的仿波斯毯,以及以我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和名胜古迹为题材的丝织挂毯。其中,《百花争艳》、《颐和园》、《万寿山》和纺织的故宫《九龙壁》等挂毯,构思新颖,风格典雅,色彩奇丽,在广交会上,很受外商欢迎。
清徐露酒厂努力生产优质果脯
本报讯 太原市清徐露酒厂为适应国外市场需要,努力生产优质果脯。去年生产各种果脯三百七十三吨,出口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二,为国家换取了很多外汇。
这个厂生产的蜜枣、杏脯等,行销日本、港澳等地。近两年来,他们大抓工艺整顿,改进操作技术,提高质量,还特别注意产品卫生,把卫生措施落实到制脯生产的全过程。果脯质量一直稳定上升,含糖量、含水量、含硫量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理化指标,受到国内外的好评。目前,清徐露酒厂已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了今年第一季度果脯生产任务,为四化积累资金作出了贡献。
天津线毯厂生产的花型新颖的线毯,很受国外市场欢迎。
新华社记者 杨宝坤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