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我们的年青一代
——记自卫还击战中荣立集体一等功的某团四连
当红河南岸的炮声还在隆隆震响,某团四连攻占柑糖外围三六九高地的英雄事迹就在部队里传开了。他们一个连,全歼了依托强固工事、据险顽抗的敌一个加强连和一个营的指挥所。四连和四连的英雄战士李起、张德海、张友宽、李仕成等人的名字,在自卫还击前线的战壕里传播着,激励着更多的人为捍卫祖国安全、捍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功勋。一位中年指挥员、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欣喜地形容他们
“具有压倒一切的气概,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威风。”
我们到达这个英雄连队访问时,战士们刚刚从自卫还击前线回到我国境内。身上还留有战场的风尘、脸上流露着胜利的喜悦的战士们,拔出刺刀作笔,在泥地上为我们勾画起战斗的进程。
“这里是三六九高地”,连指挥员、战斗中荣立一等功的张友宽说:“它同二一九高地、无名高地相连接,蹲在保胜—柑糖公路边。战士们说,它象一头蜷伏着的骆驼,看守着柑糖的门户。”这里山势陡峭,稠密的灌木丛和茅草掩护着纵横交错的战壕和地堡,的确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二月二十三日,就在这几座山岗上,我边防部队和越南侵略军的两个连队,展开了斗智、斗勇、斗坚韧的较量。一方依托有利地形和经营多年的强固工事,企图顽抗;一方硬是要从不利地位打上去,下定决心把敌人吃掉。战斗是激烈的,瞬息多变的。每一条战壕都经过短兵相接的搏斗,每一座明碉暗堡都发生过几番争夺。
“从哪里说起呢?”张友宽为难地说。
“就谈谈你自己吧!”
张友宽憨厚地笑了:“没啥好说的。”这位贵州毕节出生的老战士,不久前才提升为连指挥员,这次是他第一次打仗。但是,连里战士们称赞他:指挥得好,胆大心细,善于抓住战机,还亲自消灭了七个敌人。
部队向无名高地展开攻击。敌军的火力象暴雨一样从山上倾泻下来,前卫排的战士被压在坡下。子弹削断的茅草、树枝,索索地落在战士们身上。山半腰环形工事里的敌军,冒出半个身子向我军射击。
张友宽对身边通讯员喊一声:“隐蔽,不要动!”自己马上敏捷地跳到一块大石的后面,举起了步枪。他当战士时就获得过特等射击手的奖章。但是,那时是打靶。现在,他举起了枪,要用子弹保护战友,用子弹惩罚越南侵略军。他象在靶场上一样沉着、从容地扣动扳机:一个敌人倒下了,又一个敌人倒下了,第三个也倒下了……。身旁的通讯员给这神枪振奋了,竟然忘记身在子弹横飞的战场,跳起来连声喊:“打得好,打得好!”
敌军战壕里伸出的脑袋,刷的不见了。张友宽耐心地等待着。好一阵,突然窜出六、七个敌人,一窝蜂似地往山后跑。张友宽的子弹早已追上去,又有两个敌人被打倒,咕噜噜滚下山坡。剩下的敌人重新缩进战壕,不动了。这条战壕的枪声沉寂了下来。前卫排的战士跃身而起,绕道冲上山去。
二十五岁的一排长李仕成,也参加了我们的谈话。和张友宽的沉着老练相反,他热情、泼辣,眉宇间透露出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机灵。战士们说,排长的战斗作风也和他的性格一样:反应灵敏,说干就干,“冲得很”。他是这次攻打高地的前卫排的指挥。
部队向敌占岭坡发展,在一个坡坡上遭到敌人轻重火器的阻击。密密的茅草挡住视线,弄不清敌人的火力点在哪里,而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李仕成急得心里象火燎一样。“张仕六,跟我来!”他匍匐着向前爬,一米,两米,五米,十米……突然,一个火力点出现在面前,他们爬到敌人黑洞的枪口前来了。“快散开!”他们一个翻身从坡上滚下来。差不多同时,敌人甩出的四颗手榴弹接连落到李仕成的身边。机灵的李仕成左一滚,右一滚,手榴弹在近处爆炸,只有一小块弹片嵌进他的眉心。
“没事,小洞洞。”李仕成笑着对我们说。同时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包,打开来是一颗绿豆大的弹片。“你看,就这点大。我留着作个纪念。”
第二次,他学机灵了。他让第二班跟在身后,又摸了上去。他拨开草丛,瞄瞄准,一颗手榴弹飞过去。随着爆炸声,敌人的机枪哑了。就在这一刹那,李仕成猛然跳起来,一枪击毙了敌人的机枪手,又一梭子弹放倒三个张慌要逃的敌人。他把冲锋枪往身后一背,顺手抄起敌人的机枪,命令身后的战士:“把子弹箱给我扛上,跟我走!”就这样,李仕成领着战士们,用密集的火力追击着敌人,扫荡着敌人,为后续部队开路。
在攻击二一九高地的时候,几十个敌人嗥叫着反扑下来。李仕成不慌不乱,命令部队隐蔽好:“子弹上满,把敌人放近来打!”在他一声口令下,十几个敌人栽倒地上。一个戴大沿帽军官模样的人要逃,也被李仕成击毙。后来查明,这是驻守这里的敌军连长。
李仕成当排长的时间不长,也是第一次作战。我们问他:“你是怎样学会打仗的呀?”他调皮地笑了起来:“枪声一响就学会了。仗是打出来的嘛,你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保卫祖国,消灭敌人!”
在四连访问期间,我们特别注意到,这里的干部、战士怀着深沉的感情,怀念着在三六九高地攻击战中光荣牺牲的战友。在评功、评战、汇报、介绍中牢记着他们,赞扬着他们,就象这些烈士仍然生活在连队中一样。青年战士李起,就是他们经常提到的一个。
这件事发生在下午三点钟。这是攻击三六九高地主峰最紧张的时刻。敌人疯狂地挣扎着,要保守住最后的阵地。各种枪弹、炮弹向着攻击部队潜伏的开阔地带打来。指挥员正聚在炮弹坑里布置攻击线路。突然,山上敌人射出燃烧弹,一下把茅草点燃了。一人多深的茅草、灌木毕毕剥剥地爆响着,燃烧着。火卷着浓烟向我军阵地扑来。这是多么危急的时刻!
就在这时,守在阵地右侧的青年战士李起负伤了。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大腿,血染红了草地。班长抢上去为他包扎,他一把推开:“不要管我,你们快离开!”他拖着带伤的腿,迎着烈火,一边打枪,一边向前爬。战斗小组长李文军大声呼喊:“回来,快回来!”李起头也不回。
浓烟烈火把李起吞没了。但是,烟火中枪声依然在响。这枪声惊动了敌人,从敌军阵地上发射出来的炮火立刻集中到李起一边,把那里打得灰飞火迸。
伏在阵地上的战士的心,象撕裂一样疼痛:亲爱的战友,你此刻在哪里?
远远地,人们看到李起已经爬过第一道火墙。枪还在响,人还在爬,渐渐地又接近了第二道火墙……。被烈火烤炙着的战士们,充满了愤恨。他们象猛虎一样冲出开阔地,绕过火墙,向山顶打去。
战后,四连的干部、战士们来到被烈火烧焦了的李起身旁。人们已经认不出他的模样,只是从他胁下残留下来粉红色内衫破片,辨认出这就是富民县龙潭大队来的可敬可爱的战友。他,手里还握着枪,枪口还指向前方,在那里有两具也是烧焦的敌军的尸骸。
人们朝李起的身后望去。从李起负伤的地方到这里,足足有一百二十米。这是什么样的一百二十米啊!这里每一寸,都渗透着战士的坚毅勇敢;每一寸都渗透着战士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人们无法想象,人的肉体怎样能承受如此大火的烧烤;人们无法想象,火焰在他身下燃烧的时候,他是怎样坚毅地忍受着,而且带着受伤的腿,爬着,射击着,前进着……。
这是何等伟大的战士。他,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战友的安全,无所畏惧地迎着死亡走去。我们听着介绍,眼睛润湿起来,胸间犹如海涛澎湃。多少个家庭中有十九岁的孩子,他们正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这里也有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却在祖国的斗争史册上印下了自己的足迹。人民的召唤,斗争的考验,使他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长大起来,成熟起来,肩负起了卫国的重担。
在英雄四连,人们还向我们介绍了另一个勇士——兰方虎。他也只有十九岁。但是,人们说:“可惜他不在,负伤住院去了。”
谁知巧得很,连部门口一声“报告”,进来了一位年青战士。小屋里顿时沸腾起来,屋外又冲进来一些人,把他紧紧围住。他们搂住肩膀跳呀,照着背上捶打呀,乱哄哄一片吵闹声。好一阵,指导员才笑着把他拉到我们面前:“这就是兰方虎!”
这是一位个子高高的火箭筒手。他眼睛大大的,机灵中间偶尔闪现出少年时代淘气的神影。他摸摸颈后的纱布,泰然地说:“已经好了,医院让出来的!”
用四连战士的常用形容词,这又是一个“冲得很”的战士。
兰方虎提着火箭筒攻上高地。这里草深坡陡,火箭筒使不上劲,真叫人恼火。突然前面有拉枪栓声,兰方虎就地一滚,子弹从他身上飞过去。他静悄悄地看着,前边草在动呢,有敌人。他一扬手投出一个手榴弹,一个炸死了,一个受了伤还在动。他飞奔过去,夺过一支冲锋枪,冲着坑道就是一梭子。现在,兰方虎有了两件武器:火箭筒背在身后,冲锋枪端在手里,逢到暗堡就炸,逢到敌人就扫,接连干掉了六、七个敌人,和李仕成、张德海、宋仕文、王又军、王立一道最先冲上了三六九高地的峰顶。我军已经攻克高地了,龟缩在峰顶下侧几座地堡中的敌营指挥所还茫然不知,继续在向山下射击。“干掉它!”六班副班长带着战士打下去。他们拨开草丛一看,一个穿着皮鞋,戴着大沿帽军官模样的家伙,还在那里乱窜。张德海跨前一步,照头就是一梭子冲锋枪弹,接着向地堡内甩了几颗手榴弹。敌人的营指挥所连同那个名叫黄国仕的大尉营长,在爆炸声中毁灭了。残存的地堡中还有敌人打枪。新四军老战士的儿子兰方虎,提着火箭筒飞奔上来,大声喊:“在哪里?给我指示目标!”随着战士王立的手指,兰方虎举起火箭筒在六米距离内发射一弹,把整个地堡打飞了。几乎在同一时间,兰方虎向后一倒昏了过去,一片弹片打中了他脖后。醒来的时候,他直觉得头晕。这位新四军老战士的后代,在走下火线时还背起一个重伤员,搀扶着一个轻伤员,虽然他到包扎所时又一次晕倒了。
战斗胜利结束了。夕阳以火红的光辉照耀着硝烟弥漫的山岗。我军四连全歼敌军一个连外加一个营指挥所,留在阵地上的七十一具敌军尸体,宣告着敌军的惨败。
在四连,几乎每一个战士,都有一段英勇战斗的故事。下面一个数字很有说服力,全连立一、二、三等功的人数,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我们告别了英雄四连。在回去的路上,我们想起某部指挥员、战斗英雄郭春声一句意义深长的话,他满怀激情和自豪地说:“从这些青年战士身上可以看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那种坚韧不拔、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老传统,已经被年青一代接下来了。这是非常可贵的。”
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正在我们的部队里活着,战斗着!不是三个五个,而是成千成万。
新华社通讯员 王孝峰
新华社记者 李耐因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保卫领袖 赤胆忠心
当年在阜平县陈南庄负责毛泽东同志安全警卫工作的同志,用亲身经历记述聂荣臻同志全力保卫毛泽东同志的事迹,驳斥江青对聂荣臻同志的无耻陷害编辑同志:
《人民日报》二月二十六日发表的《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真实地记述了周恩来、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谭震林等同志英勇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同林彪、“四人帮”坚决斗争的经过;无情地揭露了林彪、“四人帮”诬陷这些功业盖世的革命老前辈的险恶用心。读了它,每一个怀有善良、正直之心的人,无不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大义凛然的英雄气魄表示钦佩,无不对居心险恶的林彪、“四人帮”表示愤恨。文章有一处说到江青借一九四八年毛泽东同志住在河北省阜平县陈南庄时,驻地遭到敌人飞机扫射轰炸一事,诬陷聂荣臻同志的情况。我们是当年在陈南庄负责毛泽东同志安全警卫工作的人员,对当时聂荣臻同志保卫毛泽东同志安全的事实非常清楚。我们难于抑制不平之情,不能不将自己的亲知亲见诉之于众。
毛主席由晋绥边区进入晋察冀边区,是在一九四八年春,进驻阜平县陈南庄时,已是四月初旬了。陈南庄当时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同志得知毛主席将要到来的消息,就召集有关人员,亲自布置和安排了毛主席的安全警卫工作,以及食宿方面的事宜。
聂总将自己住的两间套房腾出来,修缮好,让毛主席住,而自己则搬到紧挨毛主席住房的另一间房里住。他仔细察看了毛主席住房内的桌、椅、床铺等用具。他叫一位身材高大的同志坐在一把躺椅上试了试,发现不太牢固,便把自己用的那把躺椅换到毛主席房里来。为了防止敌机的袭击,还组织人在房后不远的山下挖好防空洞。
毛主席还没进入晋察冀军区辖区,聂总就派保卫干部带了一个警卫连远道迎护。毛主席来到陈南庄后,聂总对毛主席的安全警卫工作又亲自作了具体布置和检查,聂总常常陪同毛主席出外散步,有时深更半夜还亲自去检查安全警卫工作的情况。
有天清晨,一架敌机窜入驻地上空盘旋侦察,随后又来了两架。聂总听到飞机声,判断敌机要来轰炸。果然,后来的两架敌机就在陈南庄上空盘旋。毛主席因整夜办公,天快亮时才睡觉,尚未起床。聂总很快叫醒毛主席,说:“敌机要轰炸,快进防空洞!”随即便跑去查看防空洞和警戒情况。聂总从防空洞出来,见毛主席还未来,便马上又返回毛主席房内,催毛主席快走。毛主席风趣地说:“怕什么,无非是扔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呢。”这时敌机越飞越低,情况万分紧迫。聂总说:“不行。全党全军服从你,这会儿你得听我的。”说完就命令警卫人员,并与赵尔陆同志一起动手,用担架把毛主席迅速抬到防空洞里。刚进防空洞口,就听到哐哐几声巨响,黑烟冲天而起。
这次轰炸,敌机共投下五枚炸弹,其中两枚在毛主席住房附近十几米处爆炸。房子的门窗全都炸掉了,房内用具震得七倒八歪,桌上的暖水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们看到这种情况,都庆幸地说:
“哎呀!要不是聂总当机立断下命令,这次毛主席就真危险了啊!”
此次敌机轰炸,分明是聂荣臻同志尽全力保卫了毛泽东同志,为党为人民立了一大功。江青当时也在陈南庄,完全清楚当时的全部情况,可是,竟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不久,颠倒黑白,丧尽天良,陷害聂荣臻同志要蓄意谋害毛泽东同志。真是恶毒至极,怎不叫我们这些亲临其事、目睹其景的人怒火满胸呢!
叶运高 何同禄
张廷泉 魏清章
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三日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板荡”一词注释编辑同志:
贵报二月二十六日刊登的《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因为所谓“二月逆流”的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几乎轰动全国,当时就传说纷纷,莫衷一是。这篇文章揭露了事实的真相,使人们进一步认清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真面目,更加激发我们对周总理、陈副总理、贺副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和尊敬。
文中引了唐太宗的两句诗,不少读者对“板荡”一词不懂。为了帮助这些读者理解原诗和引用的意思,我作了个简要的注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这两句诗引自唐太宗《赐萧瑀》,全诗共四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板”、“荡”是《诗经·大雅》中两首诗的篇目,内容都是写周厉王统治时期黑暗动荡的社会情况,故后人用“板荡”比喻动乱之世。
湖南省衡阳市二轻中学 欧惠元
一九七九年三月七日


第4版()
专栏:

广西慰问团带着全区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热情慰问胜利归来的边防战士
新华社南宁三月二十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慰问团带着广西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在边境各地热情慰问还击越南侵略者胜利归来的英雄子弟兵和民兵。
慰问团在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广西军区政委刘重桂,自治区党委书记肖寒等同志率领下,分成八个分团到凭祥、龙州、宁明、靖西、防城等地,同边境各族群众一道热烈欢迎光荣凯旋的边防战士,接着又深入到部队驻地、前沿哨所、炮阵地和医院慰问。慰问团向指战员发了慰问信,赠送了慰问品,并且通过举行座谈会、联欢会,和指战员们同庆胜利。部队营区内外,这几天到处喜气洋洋。
慰问团每到一地,都邀请指战员介绍杀敌立功的英雄事迹。慰问团副团长、红军老战士黄荣,在座谈会上听了战士闵忠文介绍他只身消灭四个敌人、缴获二支冲锋枪和一挺轻机枪、荣立一等功的事迹,热烈鼓掌,称赞说:“真是英雄的新一代人”。第六分团副团长潘古自己写词,自己谱曲,编写了一首歌曲《打得好》,热情赞扬边防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随慰问团演出的文艺工作者,爬山涉水为边防战士送歌献舞。他们到部队驻地后,还及时了解战士们的英勇事迹,随编随演,学英雄,唱英雄。在荣立战功的某部一连炮阵地上,演员们给英雄炮戴上了红花,为战士们演出了《我们的解放军真好》、《朵朵鲜花献亲人》等精采节目。广西彩调剧团和桂剧团在演出时正逢细雨绵绵,露天舞台台面上很滑,但演员们演出一丝不苟。


第4版()
专栏:

云南省委、省革委会举行文艺晚会
欢迎凯旋的云南边防部队指挥员
新华社昆明三月二十日电 中共云南省委、省革委会,连日来举行文艺晚会,热烈欢迎胜利归来的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斗的云南边防部队部分指挥员。
欢迎晚会是从十七日开始的,连续进行了三天。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安平生和人民解放军昆明部队司令员杨得志、第一政治委员刘志坚等党、政、军领导同志陪同正在昆明的这些边防部队指挥员观看了文艺演出。
在晚会上,云南省的文艺工作者满怀激情,热烈歌颂我边防部队在自卫还击战中取得的重大胜利,热烈歌颂人民英雄的光辉事迹。著名歌唱家黄虹等演唱了《慰问歌》、《打击侵略者,消灭侵略者》等歌曲。傣族舞蹈演员表演了象征吉祥、喜迎亲人的傣族舞蹈《金色的孔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