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忽视区域规划危害甚多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陆大道
区域规划是一个地区以工业为主体的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也是搞好工业合理布局的必要步骤和重要手段,与计划工作、基本建设工作关系非常密切。
我国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国家计委、建委负责组织,在联合选厂基础上,开展了部分重点建设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对合理配置工业和新城镇起了重要作用。十多年来,由于林彪、
“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区域规划工作基本上中断了。违背科学的“长官意志”盛行,使许多重点建设地区工业、交通、城镇的布局出现了日趋严重的问题,带来很多危害。
首先,违背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特点和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盲目确定大型项目,造成地区工业发展方向和结构的不合理。什么样的地区宜于发展什么工业,达到多大规模,必须考虑到矿产资源、水的资源以及交通、动力等经济地理条件,并且进行综合评价。前些年,往往只根据某种资源,就确定了大型项目的设置,以致工业基地、工业区建设过程中常常被迫改变建设规模、进度和布局方案,有的在投产后出现大范围内的不合理运输,生产长期不合理。全国大耗能、大耗煤工业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城市。有的重大项目,既远离原料,又远离燃料和辅助材料,甚至局部厂址条件也不好。有的有色金属基地在采矿、初炼的基础上,还计划在当地全部精炼,这势必引起长距离甚至跨电网输电。而西北、西南某些现有的和规划的水电站附近,却未充分考虑这类大耗电生产。这在经济上是很不合算的。
第二,重点企业的具体定点遇到重重困难,长期拖延不决。由于不是联合选厂定点,往往导致各有关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徘徊于几个方案之间。即使由综合部门召开审定厂址会议,也往往是争执不下,更不能进行大量细致的综合考察和论证比较,造成多次反复,无法顺利定点。
第三,工业布局和区域性公用工程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浪费投资,而且运营极不合理。岳阳、南京、镇海等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区,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厂一电”、“一厂一线”、“一厂一水”、“一厂一区(生活区)”的现象。仅镇海工业区四个企业,如果统一建设供水工程,即可节省投资五百万元左右。
第四,企业之间、主要项目与配套项目之间,在布局、规模方面不协调、不能同步地建成投产。唐山地区陡河电站的铁路专用线涉及到铁道、水电、煤炭等部门,由于没有统一规划,接轨点和走向方案变动了三次,电厂总图和输煤系统也随之变动,结果按第二次方案修建的路基土方和陡河大桥工程投资五百多万元全部报废。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工业区配备的区域性热电厂,多数经济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供热能力与热负荷不协调,热用户离电厂太远。
第五,某些工业区工农关系和环境保护问题突出。矿业大量占用好地,工农争水,“三废”污染,工业区副食品供应紧张等,都与缺乏综合规划有关。有些大企业在规划设计中,由于主要从本部门出发,从靠近城市、交通干线、方便基建考虑,不仅用地定额偏高,而且大多占用好地。有些大厂对“三废”综合利用不感兴趣,大钢铁厂、铝氧厂的铁碴、钢碴、赤泥堆积如山。
第六,大城市控制不住,中小城市得不到合理发展。工业愈来愈集中于大城市,造成城市用地用水紧张,靠近城市的干线和枢纽运量饱和,给城市建设和改造带来沉重负担。据了解,北京市近郊每增加一个工业职工在城市建设方面所花的费用,要比远郊和一般中小城镇高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为了实现十年规划纲要和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我国将要建设大批大中型工交项目,而建设综合性工业区、工业基地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其中原料、产品、能源相互利用关系及配套工程协作关系将更为复杂,迫切需要进行科学的严密的区域总体规划。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关方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2版()
专栏:

省委思想解放得如何是顺利转移工作重点的关键
出席河北省委工作会议的同志,既分析了实现工作着重点转移已经具备的各种有利条件,又揭露了障碍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各种因素。省委领导同志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同志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了自我批评
新华社石家庄电 最近召开的中共河北省委工作会议认为,实现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把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搞好领导班子的建设,抓紧落实党的政策,尽快地把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历史上遗留下的重大问题认真解决好。
这次会议是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基础上召开的。出席省委工作会议的同志,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文件,既分析了实现工作着重点转移包括农业大上已经具备的各种有利条件,又揭露了障碍工作着重点转移包括农业大上的各种因素。不少县委书记提出,全省工作着重点转移顺利不顺利,农业上得快不快,关键在于省委思想解放得如何。从粉碎“四人帮”以来,省委虽然在领导“揭、批、查”运动,调整各级领导班子,落实党的政策,解决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历史上遗留下的重大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由于省委领导成员身上还存在“四人帮”制造的精神枷锁,思想不解放,对于在某些领导班子中的打砸抢分子和“双突”干部,有的至今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仍然摆在领导岗位上。在落实人的政策和一些经济政策方面,省委也是束手束脚。例如新华社、《人民日报》批评沧县县委在自留地问题上的错误,其实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在省委。省委对于解决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不够主动,拖泥带水,光看到表面上解决了多少,占多大百分比,而忽视它后面掩盖着的问题。一些重大冤案、假案、错案虽然宣布平反了,但是工作没有做好,存在着是非不清、思想工作粗糙的问题,致使已经平反的干部和群众思想不舒畅、还背着包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一些县委书记说:过去省委开会,好讲大话、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省委领导同志在会上总是批评下面,自己很少作自我批评。
省委领导同志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同志先后作了两次讲话,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了自我批评。
刘子厚同志说,应该肯定,河北省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党中央、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直占主导地位。主要由林铁同志(原省委第一书记)主持的河北省委,全省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是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过去省委在批判林铁等同志时以及在报刊宣传上给林铁等同志扣上的许多政治帽子,如“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主席”、“反毛泽东思想”、“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犯走资派错误”等,都是错误的,我个人是有责任的。我向被错批判的同志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我再一次代表省委郑重宣布,给林铁等同志平反。过去在省委文件、材料和报刊上对林铁等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都予以推倒。省委给中央的有关林铁同志的报告,都予以撤销。由于林铁等同志的问题而受到牵连、受审查和批判的同志,也一律平反。他还宣布,在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中,后来又在华北局工作会议和在文化大革命中反复遭到批判的同志和所有受到株连的同志,也一律予以平反。
刘子厚说,省委回顾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精神状态,感到突出的问题是胆子不够大,特别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之前,思想很不解放。这种思想反映在工作上就放不开手脚,不敢突破一些框框,对于一些重大的冤案、假案、错案的平反解决的不快。已发现的冤案、假案、错案还有一部分没有得到解决。前一段已经复查平反的案件,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完全落实。有的定性仍然偏严,处理仍然偏重,或者留有尾巴;有的虽然作出了恰当的结论,但善后工作没有做完,思想工作没有赶上或者做得不够,疙瘩没有解开,心情不舒畅。现在有些干部和群众担心,工作着重点转移以后,落实政策的工作排不上号,没人管了,他们的问题就不了了之。我们要态度鲜明地向干部、群众讲清楚,落实政策的工作一定要抓到底,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我们前一段搞得慢了一点,现在就要努力赶上去,力求在今年上半年把应该落实的政策问题基本解决。加快落实政策的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领导。省委准备由几名书记、常委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这项工作。落实政策任务大的地方和单位,也要拿出一定的力量去抓。他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的地方和单位落实政策还有阻力,有资产阶级派性干扰,也有个别的领导干部对过去自己搞错了的案件不能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去纠正,或者解决不彻底,总想留尾巴。这种情况必须迅速改变过来。对坚持错误、阻挠落实政策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进行调整。
刘子厚在谈到干部工作中的问题的时候说:过去省委讲过,全省除保定以外,不存在“双突”问题,把话讲绝对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当时,有的同志提出过不同意见,省委没有认真考虑,还提出了反批评,是很不妥当的。现在看来,在除保定以外的其它地方也受了“四人帮”搞“双突”的影响,有少数“双突”现象。他说,在一九七四年末和一九七五年上半年,省委一度对选择青年干部强调得不适当,并且提出限时间、限年龄、限比例等过急、过死的要求,是有错误的。这个错误应由省委来负责。
刘子厚同志说,由于省委思想不解放,对过去几次提倡又几次批判过的一些经济政策问题,研究得不透,抓得慢,落实得不彻底。如在农业生产上,强调粮食生产,对多种经营注意不够,不是充分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而是在很多方面限制很死;在自留地的经营上,明显地倾向于“集体经营”。现在,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对各项政策作了明确规定,我们要坚决执行。过去省委制定的一些政策,凡是同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要一律按照中央的决定改过来。


第2版()
专栏:

实事求是从严要求
上海“丰收—35”拖拉机恢复了声誉
本报讯 记者黄波瑞报道:一度名声不好的上海“丰收—35”拖拉机,现在质量已达到一级品的要求,恢复了声誉。
去年九月二十四日,本报发表了这个厂在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报道后,上海机电一局极为重视,迅速派出工作队进厂帮助整顿。全厂职工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揭露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拖拉机的质量。
职工们把正在制造和已经入库、进入总装车间的一百三十万六千一百零五只零件,全部重新进行检查,对质量差的零件认真分析了原因。在摸清本厂质量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百六十六个攻关项目,由各车间、班组分别组织攻关。到去年年底,全厂已攻克了一百七十四个项目,使十四种主要零件达到了一级品的要求。
同时,全厂加强了质量管理机构,对质量检验提出了严格要求。各车间坚持主要零件只只检验,生产工序道道检验。一般零件也做到首件送验和中间抽验。为了确保质量,他们还将原来拖拉机行业规定考核的十四种主要零件扩大到四十三种。全厂还坚持每月自查二次主要零件和整机的质量。
目前,“丰收—35”拖拉机的整机性能合格率和十四个主要零件的项次合格率(即零件每道加工工序的合格率),已分别上升为百分之九十五和百分之九十五点二,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这个厂还在继续开展“质量信得过”活动,争取创造更好的成绩。


第2版()
专栏:

领导认真抓 绿化步子快
乡宁县最近一年半造林相当于过去二十七年的一倍半
本报讯 地处吕梁山南端的山西省乡宁县,有荒山荒坡四十万亩。解放以来,虽经不断绿化,但速度缓慢,到一九七七年春,全县造林保存面积仅有五万多亩,二十七年人均造林才四分。照此速度,要绿化全县荒山还得两个多世纪。为什么林业发展缓慢?关键是县委对林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农业与林业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担心抓了林业误了农业,只重视改土治水的工程措施,不搞土、水、林综合治理,“捎带”造林,搞搞停停。因此,年年造林不见林,自然面貌始终未改变,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每年流入黄河的泥土达四百多万吨,冲走大量的氮、磷、钾肥,破坏了许多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仅一九七六年夏季,被洪水冲毁的农田建设工程就有二十八处,损失资金三万多元,浪费人工九万多个。
大自然的惩罚教育了县委领导同志,使他们懂得,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不抓植树造林,不搞综合治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把农业搞上去,是不可能的,不仅农作物抵御不了自然灾害,就是修的水库等工程也得不到保障。只有大搞植树造林,才能保持水土,多产粮食,广开财源,增加收入,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
一九七七年五月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第二次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后,县委下定决心:要象抓农业那样,狠抓林业。
县委专门召开林业会议,进行思想发动,同时组织林业部门干部和各社队负责人到绿化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制订造林规划,拟定具体措施。
领导决心大,措施又具体,造林成效高。一九七七年秋季,县委组织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学校师生、基干民兵五千余人,大战城北垣。县委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亲自规划、亲自发动、亲自带头大干、亲自验收,经过二十天奋战,高速度、高质量地营造了一万一千多亩的经济林、用材林和防护林,为全县树立了样板。全县很快展开了“公社营造千亩林、大队营造百亩林”的群众活动,社队林场如雨后春笋,普遍建立。第二年春天,全县十六个公社、一百五十八个大队都采取了集中劳力、连片治理的办法,实行定领导、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定报酬的五定责任制,春、夏两季荒山造林五万多亩,还预整林地二万亩,育苗四千多亩,相当于过去二十七年造林面积的总和。秋季又抓住造林的大好时机,动员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力,除把预整的林地全部栽上树外,又造林二万一千多亩,预整林地三万多亩,人均造林八分多。造林速度快,质量也高,刺槐和苹果树的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油松和核桃树的成活率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由于林地都根据地形修成了“水平带”、“水平阶”和“鱼鳞坑”,当年就起了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促进了农业增产。
最近,国家批准建设北方“绿色万里长城”,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乡宁县委决心进一步加快造林步伐,每人每年造五分林,在鄂河、光华河两个流域建成二百里长的二十五万亩用材林基地,在潭坪垣、枣岭垣、城北垣实现农田林网化,建成一百五十里长的防护林带。


第2版()
专栏:

这是治理滹沱河和开发水利资源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根治海河的重点工程之一。
新华社记者
张 彬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