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访华前夕话友谊
——大平首相会见记
中国新闻代表团团员 周斌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初冬的东京,菊花盛开,枫叶如丹。
下午二时三刻,中国新闻代表团来到首相官邸,会见大平首相。
还不到预定会见的时间,我们坐在一间朴素、雅致的会客室等候,回想着大平首相近年来为中日友好披荆斩棘、开路架桥的一桩桩往事,大平首相是中国人民尊敬和熟悉的老朋友。毛主席、周总理生前曾赞扬他是当代日本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博学多识,重视信义。
下午三时正,大平首相从办公室来到我们面前,和代表团团员及在座的符浩大使一一握手。他仍是那样亲切,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谈话很自然地集中在两国关系的过去和前景上。大平首相对日中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是十分珍视的,他一开始就说,日中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向中国学习过许多东西,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血肉,形成了日本的文化,所以日本国民都非常尊敬中国。接着他带着歉意的语气说,仍在人们记忆中的那次战争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这是他感到最痛心的事。但是错误必须改正,不正常的关系终究要正常化。在中国领导人的重大决断下,日本领导人与之相呼应,两国恢复了正常的关系。当时他作为日本外相能够参与这项工作,是一个无比的荣誉。
大平首相强调,两国今后一定要和平相处,不断增进理解和信赖关系,争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携手为维护亚洲以至世界和平作出努力。同时,两国必须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象生龙活虎般的体育比赛一样,既友好竞争,又共同提高。
在这次会见中,大平首相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深情厚谊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大平首相前两次访华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曾亲切地会见过他,并和他就许多问题深入地交换过意见,相互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平首相十分崇敬毛主席、周总理,称颂他们是世界的伟人、中国的象征。一九七六年两位老人家相继去世时,他都含着热泪亲自到我国驻日使馆表示哀悼,并在遗像前献上用各种鲜花扎成的精致的大花篮。这次会见新闻代表团时,大平首相兴致勃勃地谈到他将以非常坦然的心情前往北京,探亲访友似的和华总理、邓副总理会晤。之后,语气突然低沉下来,庄重而严肃地说道:
“这次访华有一件很伤心的事,就是生前给了我许多指教的两位伟人——毛主席和周总理已经离开人世了。我虽然知道人迟早总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为了日中两国和人类的未来,也为了继续指导我这个晚辈,我是多么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呀!我决心珍视两位伟人生前给我的宝贵教益。这次去北京,我将坐在他们坐过的椅子上和华总理、邓副总理交换意见,相信两位伟人的在天之灵会注视着我们的会谈的。”大平首相这次在中国逗留时间不长,日程排得很满,但他仍主动表示要去瞻仰毛主席遗容和参观周总理事迹展览。大平首相对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
大平首相会见后,我不禁回忆起几年前在日本接触到的几件小事。
一九七二年他随前首相田中访华时,我有机会荣幸地为他当过几次翻译,记得去长城游览那天,他和姬鹏飞同志在车上继续前一天深夜的会谈,坐在前排的我得掉过头去为他们翻译,我平时就晕车,当他发现我脸色发灰时,一再表示歉意,到长城后又劝我在下面休息等着他。中日互设使馆后,我去东京工作了五年。有一次我随大使参加一个大型招待会,偶然见到了大平首相,他走近我并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在北京时,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欢迎你来日本工作,今后遇到什么困难,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助。”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邻国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居然还记得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并作了如此恳切的友好表示。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大使后,大使也很感动地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外交辞令呀!
记得还有一次,一九七四年三月十二日,大使为中日航空协定事宴请大平首相,使馆的几位厨师得悉这一天正是大平首相六十四岁寿辰,为表达对这位日本政治家的敬意,他们用六十四种烹料做成一桌美味可口的酒席。当大平首相知道这件事情后,一再请大使转达他对中国厨师的深切谢意,并说中国从领导人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这样真心对待他,使他终身难忘……。
这次,大平首相在托代表团带给中国人民的一封信中表示,他访华的使命是要为发展“八十年代的日中关系开辟坚实的道路”。
临告别时,团长把一张画着许多燕子在春风轻柳中向上飞舞的彩色水墨画卷送给大平首相,并说,这张《青春处处争飞跃》图,象征着中日友好合作正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让我们两国象大平首相所说的那样:“在友好竞争中共存共荣!”(附图片)
一九七二年九月,在北京中日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上,大平以田中内阁的外相身份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第5版()
专栏:

破坏救济工作 阻止收割庄稼
侵柬越军蓄意饿死柬埔寨人民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一日电 来自泰国和新加坡等地的消息表明,侵柬的越南军队破坏对柬埔寨饥民的救济工作,中饱救济物资,同时又阻止柬埔寨人民收割庄稼,蓄意饿死柬埔寨人民。
泰国负责难民事务的总理府部长西提·沙卫西拉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在曼谷外国记者俱乐部说,一些运往金边的国际援助物资分发了,但是,“生活在仍然进行着对抗的战场的许多柬埔寨人,在一种不得力的分配体系下,没有能够分得生活的必需品。这种分配体系象是执行一种蓄意以粮食为武器的政策。”
他说,“这种任何地方所有有关的人民都不能容忍的局势必须停止。”
据报道,从泰柬边界刚回到曼谷的外交人士说,许多最近越过边界进入泰国的柬埔寨难民告诉他们,越南军队在田里埋上地雷,阻止人们去收割庄稼。
新加坡《海峡时报》十一月三十日报道了一些会见过柬埔寨难民的美国军官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说,一位做救济工作的人员说,他在金边郊区亲眼看到,越南人在白天当着做救济工作的官员的面把大米从救济机构分配出去,晚上又收回来。一些难民说,他们听说一些国际救济组织提供的救济物品增加了,但是,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朋友却连一粒米也没有得到。
报告说,柬埔寨的医院里没有药,除非你到黑市上去买,或者用黄金向越南军队去换。报告说,越南在乡村抢劫柬埔寨人的黄金、手表和剩余的财物。


第5版()
专栏:

泰国要求越南执行联大决议从柬撤军
泰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揭露外国军队不断侵犯泰领土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最近,泰国政府人士不断发表谈话,要求实施联大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决议,从柬埔寨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使东南亚恢复和平。
泰国总理府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西提·沙卫西拉二十九日晚说,“柬埔寨的和平必须恢复,关于撤出外国军队的联合国决议必须执行。”
他强调指出,目前在柬埔寨的外国军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是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根源。
泰国外交部长乌巴蒂·巴乍里央恭向记者发表谈话说,东盟国家将密切注视柬埔寨局势的发展,希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能够尽快得到恢复。
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巴颂·顺西里最近就柬埔寨局势向泰国《沙炎叻报》记者发表谈话说,如果越南不执行联合国决议,那么它还继续呆在联合国组织里干什么呢?
据新华社曼谷十二月一日电 泰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新闻处十一月三十日发表新闻公报,揭露在柬埔寨的外国军队不断侵犯泰国边境领土。
公报说,从十一月一日至二十三日,在柬埔寨的外国军队入侵泰国巴真、占他武里和达叻三府边境地区达九次之多。公报说,对上述事件,联合国调查组曾到泰国东部边境地区作了实地考察,泰国方面也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第5版()
专栏:

我救济柬难民物资运到泰国
新华社曼谷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中国红十字会捐赠救济柬埔寨难民的一批物资,已经运抵泰国。
载运这批救济物资的中国远洋货轮“华阴”号,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到达泰国曼谷港。包括药品、罐头食品和布匹的这批救济物资,将由泰国红十字会代为分发给进入泰国边境地区的柬埔寨难民。


第5版()
专栏:

西欧共同体首脑会议发表声明强调
建立摆脱外国军事力量存在的独立柬埔寨
新华社伦敦十一月三十日电 都柏林消息:欧洲共同体九国首脑今天对柬埔寨的局势表示关切,并且要求有关各方确保国际上向柬埔寨难民提供的救济品送到难民手中。
九国领导人在历时两天的首脑会议结束时就柬埔寨问题发表的一项声明说,当前“迫切需要保证,向柬埔寨国内处于困境的人们和泰国境内的柬埔寨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国际努力能充分有效”。它特别呼吁那些“最直接有关的各方”能够保证让救济物资真正到达那些应该得到救济的人手中。
声明强调:“建立一个拥有真正代表性的政府、摆脱一切外国军事力量存在、并同这一地区的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的独立与中立的柬埔寨,这是解决当前柬埔寨面临的更广泛的问题的基础。”


第5版()
专栏:

马克思家庭博物馆重新开放
新华社柏林电 马克思家庭博物馆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之后,最近重新开放。它是目前唯一较详细地介绍马克思家庭生活的博物馆,设在马克思夫人燕妮的诞生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格德堡专区札尔茨韦德县城里。
博物馆是一幢十八世纪的建筑物,共有十三个展室,展出的马克思家庭的许多历史文物,介绍了这个革命家庭在流亡期间艰难困苦的生活和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
展品中还有不久前在马格德堡国家文献馆里发现的马克思和燕妮的信件以及关于他们三个女儿的情况介绍。
燕妮的父亲路·冯·威斯特华伦先生一八○九至一八一六年住在札尔茨韦德,现在的博物馆就是他的住宅。一八一四年二月十二日燕妮就诞生在这幢房子里。


第5版()
专栏:

朝鲜出版鲁迅小说集
据新华社平壤十一月三十日电 朝鲜文艺出版社最近翻译出版了鲁迅小说集《祝福》。在这本小说集中收集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孔乙己》、《药》、《祝福》、《一件小事》、《社戏》等十二篇鲁迅的短篇小说。


第5版()
专栏:

苏纪念我唐代著名文学家
新华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协会联合会、苏中友好协会,二十九日在“各国人民友谊之家”举行晚会,纪念中国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稹和牛僧孺诞生一千二百周年。在会上放映了中国电影《小花》。


第5版()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以韩幽桐教授为首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结束了在奥地利为期二十天的考察访问,于十二月一日乘飞机离维也纳回国。
访问期间,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受到了奥地利总统基希施莱格的接见。
△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李梦华率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结束了对厄瓜多尔的友好访问,十一月二十八日离开瓜亚基尔回国。
在厄瓜多尔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博利瓦尔体育组织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同与会的哥伦比亚、巴拿马、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人进行了接触。
△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胡启立为团长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代表团,十一月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访问了华盛顿。代表团受到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的接待。
在访问华盛顿期间,代表团会见了美国助理国务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总统助理安妮·韦克斯勒。
△由国家体委副主任李青川率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结束了对叙利亚的访问,十一月二十八日晚离开大马士革前往巴格达。
中国体育代表团应叙利亚体育总联合会的邀请,十一月十四日到达大马士革,来参加由中国援建的大马士革体育和艺术宫的落成仪式。
十一月二十六日,李青川副主任和叙利亚体育总联合会主席阿斯法哈尼签订了一项加强两国体育合作的协定。
(据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影片《天平之甍》即将完成
本报讯 赞颂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日本影片《天平之甍》的摄制工作已接近完成,可望明年初在日本公开上映。日本东宝电影公司的人员表示,影片公开上映后,争取在日本有三百万人、希望在中国有四亿人能看到这部影片。
《天平之甍》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原作,剧作家依田义贤执笔写成脚本、著名导演熊井启导演的宽银幕影片。它描写了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历尽千辛万苦,在耄老之年东渡日本,以及日本遣唐学问僧人在中国学习的情景。这部影片的拍摄,被日本一些知名人士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友情的叙事诗”、“日中友好的象征”。
从今年七月起,日本有关摄制人员两次来华拍摄外景,据最近专程来华作现场指导的井上靖先生介绍,该片的外景拍摄在中国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下进展极为顺利。井上先生表示,他曾写过三百多篇著作,其中《天平之甍》能在中日两国的合作下拍成电影,起到加强两国友好的作用,他感到十分幸福。
据报道,该片在开拍的同时,就成立了《天平之甍》协助上映委员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东京广播公司、东宝电影公司将在协助上映委员会的赞同下设立中国留日学生基金,用于中国留学生的宿舍及学习费用。(附图片)
图为影片在我国拍摄外景时的情景。


第5版()
专栏:

我被接纳为国际滑雪联合会成员国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三十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国际滑雪联合会副主席、日本的伊藤今天在东京说,中国已正式被接纳为国际滑雪联合会成员国,并可以参加明年二月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滑雪比赛。
伊藤说,由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宣布的投票结果,奥委会委员以压倒多数的票数同意中国重新进入奥委会。为此,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麦克·霍尔德已在十一月二十七日正式通知中国,中国已被接纳为国际滑雪联合会的成员国。


第5版()
专栏:

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结束
据新华社韦斯特罗斯电 第二十二届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锦标赛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上在瑞典的韦斯特罗斯圆满结束。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继获得男、女团体冠军之后,在五个单项的决赛中又获得男、女双打两项冠军。瑞典选手获男、女单打和混合双打三项冠军。
五个单项的决赛都在二十五日进行。女子双打决赛是在两对中国选手之间进行。
瑞典的著名女选手昂—克里斯廷·赫尔曼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瑞典著名乒坛老将斯特兰·本格森在男子单打决赛中获得男子单打冠军。混合双打冠军为瑞典的斯·本格森和埃娃·斯特伦瓦尔所获得。


第5版()
专栏:

日中将争夺参加奥运会手球赛代表权
新华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日本手球协会十一月二十八日宣布,日本男子手球队下个月将在日本同中国队进行两场比赛,决定参加明年七月莫斯科奥林匹克运动会手球赛的亚洲男子手球代表队。
日本手球协会在宣布的同时还解释说,尽管日本男子手球队在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在中国台北举行的比赛中已获得代表亚洲的资格。由于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国被接纳为国际手球联合会的成员国。为此,国际手球联合会要求日本男子手球队同中国男子手球队进行决赛,以决定哪个队代表亚洲参加明年的莫斯科奥运会。
日本手球协会还宣布,首场比赛十二月七日将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举行。第二场比赛是十二月九日在东京举行。
根据这次比赛规定,如两场比赛双方都是一胜一负,将由两队在两场比赛中的净胜球数来决定最后的胜负,胜的队将代表亚洲参加明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男子手球赛。


第5版()
专栏:

我运动员在法国国际乒赛上取得好成绩
据新华社巴黎十一月三十日电 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的中国青年乒乓球运动员今天晚上在埃夫里举行的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法国国际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和女子团体赛的冠军。获得这两项亚军的也都是中国选手。
法国国际乒乓球锦标赛是法国乒乓球协会主办的,每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二十七届。本届比赛除男女团体赛外还将进行各个单项比赛。


第5版()
专栏:

第十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在日举行
综合新华社消息 第十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十一月三十日下午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开幕。
来自中国、伊拉克、印度、巴林、南朝鲜、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香港、孟加拉国和日本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日本队同巴基斯坦队进行了本届锦标赛的首场比赛,揭开了分组预赛的战幕。在十一月三十日同巴基斯坦队的比赛中,日本队打得很出色,在上半场以六十一比三十五领先的情况下,继续对巴基斯坦队保持压力,直至终场。最后日本队以一百二十一比八十首战告捷。
锦标赛分三个小组的预赛十二月一日在日本名古屋展开。中国队首战告捷,以九十六比五十六战胜印度队。
日本队继战胜巴基斯坦队后,十二月一日在第三组的比赛中又以八十四比七十二战胜了马来西亚队,获得比赛开始以来的第二次胜利。
在第三组的另一场比赛中,香港队旗开得胜,以一百一十四比七十三战胜了孟加拉国队。
第二小组的唯一一场比赛,是在南朝鲜队和泰国队之间进行的。上届亚军南朝鲜队以一百三十比六十八获胜。


第5版()
专栏:

哥伦比亚举行马拉松长跑
新华社波哥大电 哥伦比亚最近举行了一次约十万人参加的马拉松长跑。
这次马拉松长跑从十月十二日开始,历时一个月,全程长三千多公里,途经十几座城镇。
此外,从八月份以来,哥伦比亚还陆续在各地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奥林匹克运动会。大约五十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第5版()
专栏:

苏一运动员破举重世界纪录
新华社北京电 伏罗希洛夫格勒消息:苏联举重运动员达维德·里格尔特十一月二十三日在苏联伏罗希洛夫格勒举行的苏联工会举重锦标赛一百公斤级的比赛中,创造了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原一百公斤级的三项世界纪录是他五月份在保加利亚举行的欧洲举重锦标赛上创造的。


第5版()
专栏:苏丹通讯

荒漠出渔港
新华社记者王国瑞 赵竹修
在苏丹北部边境城镇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荒凉沙漠中,现在出现了一片碧绿的平湖,湖边还建起了崭新的厂房和港口设施,这就是新出现的努比亚湖的渔业工程。
瓦迪哈勒法镇副镇长穆罕默德·哈桑·夏尔努比在他的办公室接见记者时,叙述了努比亚湖的形成和瓦迪哈勒法的变迁。
尼罗河下游的埃及阿斯旺水坝于一九六四年建成后,大型水库开始蓄水,从苏丹奔泻而下的尼罗河水受阻,水位上涨了五十米,淹没了阿斯旺以南直至瓦迪哈勒法四百五十公里这一狭长地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这个湖泊在苏丹境内南北长一百八十公里,东西宽二十公里,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居住在这个地区的苏丹努比亚族人,以他们本民族的名称命名这一段水域为努比亚湖。
在现在的瓦迪哈勒法镇西北二十五公里的湖水下,淹没着原来的瓦迪哈勒法市。五万人口的瓦迪哈勒法市被淹前,四万五千居民被迫迁往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卡萨拉省的哈什姆吉尔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取名为新哈勒法。其余的五千居民眷恋家乡,不愿迁移,在水边搭起临时住房,水位逐年增高,逼着他们逐年向高处搬迁。
一九六九年苏丹“五·二五”革命后,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
苏丹政府成立了重建瓦迪哈勒法委员会,为留下来的居民盖住房、造医院、建学校,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形成现在的瓦迪哈勒法镇。
在建设新的瓦迪哈勒法镇的时候,苏丹政府决定开发努比亚湖的丰富水产资源,使这个镇成为一个新兴的渔港。
这项苏丹最大的渔业工程于一九七六年十月正式动工,工程进展顺利,加工厂厂房已于今年六月全部建成移交生产。工程包括兴建了鱼类加工厂,配备了四十艘渔船,还在铁路枢纽城市阿特巴拉修建一个容量为五吨的冷藏库,在首都喀土穆修建一个容量为二十五吨的冷藏库,以储存从渔港运来的鱼供市场销售。
记者参观了日产冻鱼五吨的鱼类加工厂。这里,鲜鱼运进厂内,经过清洗,剁头切尾,去掉内脏,将鱼肉盛入盘内,分层放在铁架上,一个个铁架吊在悬轨上,送进摄氏零下二十三度的速冻间。冻好的鱼送进摄氏零下十八度容量为二十五吨的冷藏库保存起来,以待外运。此外,还有制冰车间、机修车间、渔船鱼网修理车间、电厂、水厂等,配套齐全。
许多苏丹青年参加了这项工程。他们非常热爱国家的建设,特别是当地的青年更加为自己的家乡从一片荒沙变成了美丽的渔港而感到兴奋。
抽水工人阿里·侯赛因每天凌晨驾船到湖上的水塔去抽水,两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当记者问他对今后工作有什么打算时,他说:“我哪儿也不去,我要把我的技术为发展我的家乡服务,我要在这里当一辈子抽水工。”
参加这项工程的苏丹工人,为了国家的建设刻苦钻研,努力掌握技术,进步得很快。现在,比较熟练的渔船驾驶员已有二十一人,他们都非常热爱这个渔港。
应苏丹政府的要求,中国帮助了苏丹的这项渔业建设工程。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会谈纪要而来到这里的中国专家和工人,三年来一直同苏丹的建设者们并肩劳动。他们同顶烈日,同踏荒沙同涉水,共同为苏丹的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又共同为苏丹一中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篇章写下了新的一节。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在苏丹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荒漠中,兴建了努比亚湖的渔业工程。
新华社记者 王国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