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事实粉碎了苏越的无耻诋毁
民柬政府正领导军民打击侵略者
日本记者访柬后断定越南不易取胜
据新华社北京电 民主柬埔寨电台最近指出,民主柬埔寨政府正在领导柬埔寨人民打击越南侵略者。
这家电台的评论说,最近,日本、瑞典和美国记者访问了民主柬埔寨的根据地,引起世界舆论的强烈反响。可是,越南及其主子苏联却大为恼火,破口大骂。
评论指出,长期以来,越南和苏联的宣传机器千方百计地诋毁民主柬埔寨政府的威望,他们把屠杀柬埔寨人民的罪行转嫁给民主柬埔寨政府,并且无耻地宣传说,民主柬埔寨政府领导人已经死了,民主柬埔寨政府已经无影无踪了。当这些记者访问了民主柬埔寨后,越南和苏联的谎言就不戳自穿了。全世界都看得清楚,民主柬埔寨政府正在领导,并且完全有能力领导柬埔寨军队和人民打击越南侵略者。
评论说,柬埔寨人民的斗争事业是正义的,越南黎笋集团侵略柬埔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民主柬埔寨政府正在不分政治倾向和不咎既往地广泛地团结各族人民,进行捍卫民族、反对侵略的人民战争。“正义必定战胜非正义。灭绝种族的越南侵略者最后必将从柬埔寨可耻地滚出去。”
本报讯 据泰国《星暹日报》最近报道,日本记者市川最近访问民主柬埔寨游击根据地后说,越南并不容易取胜。
这位日本记者是从泰国进入根据地的。他说,他和其他日本记者是步行去的,没有乘车,也没坐上大象背,越过几条河道而抵达根据地。
他说,他看到了那一带的军事单位,一共有一百二十个兵,有女人,也有大孩子。看来他们的纪律都很好,亲爱得象一家人,年纪小的对年纪大的称叔叫姨,对领队的则称为兄长。
他说,民柬政府当前的急务,是建立抗越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越力量。
记者说,民柬部队拥有打游击最适用的武器,他们希望友好国家给予帮助,主要是精神与意志上的支持。(附图片)
民主柬埔寨领导人乔森潘带领革命军战士,转战在柬埔寨丛林中。
左 毅摄(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泰报揭露越南准备对东盟进行军事冒险
泰国防部长强调加强武器装备和训练抗击敌人
据新华社曼谷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泰国报纸发表评论指出,越南当局最近对泰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的攻击和恫吓,表明它正在准备进一步冒险。
《中华日报》十二月二十六日的评论说,越南公然污蔑东盟国家采取好战政策,并且蛮横地警告东盟停止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这暴露了它的狰狞面目。
评论说,越南的行动表明,它不仅企图吞并柬埔寨,建立“印支联邦”,而且正在制造舆论,准备侵略东盟国家。
《星暹日报》二十六日的社论说,越南对泰国和东盟的污蔑,显然是为了在泰柬边境加强军事攻势作准备。社论指出,越南诬指泰国在柬埔寨问题上不执行中立政策,这可能是侵略泰国的借口。
《曼谷邮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社论指出,河内攻击泰国的目的是转移人们对它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国家里驻军这件事的注意。
新华社曼谷电 泰国国防部长炳·廷素拉暖十二月二十日说,泰国面临的局势要求它拥有必要的武器,抗御敌人。
炳·廷素拉暖在坦克训练班结业仪式上讲话时说,泰国不可低估敌人的火力。他要求泰国士兵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据泰国报纸今天报道,举办这个为期六周的训练班,目的是训练士兵使用美制M—四十八型坦克。这些坦克最近由美国供给泰国军队,以便加强泰国在泰柬边境上的防御能力。若干辆坦克已经调往泰国东部边境地区布防。(附图片)
在越南侵略军对柬埔寨发动大规模攻势之前,泰国军队在泰柬边界举行军事演习,以防越军窜入泰国境内。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5版()
专栏: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会会议批准
明年起执行农业合作社利润法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委会十二月二十五日在齐奥塞斯库同志主持下举行会议,批准了关于从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利润法的报告。
据罗马尼亚通讯社发表的执委会会议公报指出,采用利润指标将有助于责成农业单位组织好自己的活动,使收入不仅能满足开支的需要,而且能确保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并为国家作出贡献。
会议公报说,执委会要求有关部门有效地支持每个农业社,使它们在一九八○年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为此,将制订改进经济活动的计划,以便有效地利用土地,扩大农业机械化,合理利用劳力,扩大农业社的工业和服务活动,扩大它们同国营单位的合作。


第5版()
专栏:

南斯拉夫一位农民
创玉米亩产二千四百四十斤纪录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南斯拉夫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一位农民杜尚·马尔科维奇今年种的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为一百八十三公担,合亩产二千四百四十斤,创南斯拉夫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
据报道,马尔科维奇之所以创玉米高产纪录,一是他选用了南斯拉夫新玉米杂交种子“因—812”,二是采用了现代化的农作方法。南斯拉夫在马尔科维奇之前的玉米单产纪录保持者是波波夫,他的成绩是亩产二千一百七十二斤。


第5版()
专栏:阿尔及利亚通讯

访鲁伊巴汽车制造厂
本报记者 柯月霖 张启常
在阿尔及利亚城乡的街道和高速公路上,常常看到阿尔及利亚国营机械公司鲁伊巴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重型卡车和长途客车在疾驶。鲁伊巴汽车厂是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建设起来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它对于这个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鲁伊巴汽车厂座落在阿尔及尔市近郊。一排排整齐的厂房掩映在高耸挺拔的椰枣树间。场院里停放着一辆辆崭新的汽车,带着油漆味的新车来往于厂内的柏油路上。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比较现代化的机器正在隆隆运转。这里有法国的,也有西德和其它国家的机器。陪同我们参观的主人告诉我们,他们引进机器设备的原则是,只要技术尖端先进,哪个国家的都可以引进;来源的多样化,使他们避免了受一国的制约。在卡车和客车组装车间里,只见一台台吊车正在把各车间生产的部件和车体组装在一起。陪同的姆拉培朋友笑着说,要说历史悠久,就数这两个车间了。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独立前就存在了。那时,法国殖民主义者看上了阿尔及利亚劳动力便宜,就在这里设立了装配车间,专门组装从法国运来的汽车部件,成品出口到非洲各国。阿尔及利亚独立以后,打碎了过去的殖民地经济结构,逐步建立了独立的经济体系,并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着手建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厂。在此以前,阿尔及利亚每年进口大批汽车,耗费大量外汇,零件损坏配不上,造成很大浪费。鲁伊巴汽车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一九七一年动工兴建的。
阿尔及利亚举国上下把这项工程视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面。政府投资达十亿第纳尔。经过几年的努力,第一辆汽车于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从工厂的装配线上徐徐驶出。从此,在阿尔及利亚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去年九月,车体车间竣工后,油罐车、水罐车、平板车、翻斗车……都能自己制造了。载重量可从五吨半直到三十八吨。还专门设计了一种大型卡车,发动机配备有特殊的冷却装置,可以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酷热地带。鲁伊巴汽车厂还生产两种类型的客车,一种是城市公共汽车,另一种是长途旅游车。这对缓和城市的交通拥挤,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组装车间附近,正在兴建铸造车间。一待这个车间竣工,现在还仰赖进口的百分之二十的汽车部件,就可完全自给。
这个厂一九七五年汽车年产量仅四百三十七辆,翌年即达一千多辆,一九七七年为三千五百辆,去年跃增至六千三百辆,超过设计能力将近百分之三十。如主人所说,其速度之快,正反映了“阿尔及利亚人民要求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的强烈愿望”。
鲁伊巴汽车厂极其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它把投资的百分之十拨作工厂的专业培训中心的经费。这个培训中心包括一个一千二百平方米的工艺中心和一个四千多平方米的技术实习工厂,拥有五十名教员、十四个教室和一百八十台机器。每期招收三百三十名实习生。专业培训中心除了短期轮训本厂在职工人和技术干部外,还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六至十八个月的训练。有的专业,学制甚至长达三年。即便是熟练工人,只要是从外单位来的,也必须先在这里学习三个月。实习生结业后,按照他们的具体专业和学习成绩进行分配,大部分到车间当工人,也有被安排担任生产组长等基层领导的。
培训中心还常常直接为汽车厂生产部件。因此,在这里学习的工人,既是实习生,又是生产者。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新的专业培训中心正在动工兴建中。他们认为,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如果要使生产不断发展,就必须让工人掌握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鲁伊巴汽车厂建立专业培训中心的作法,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因而它也成了阿尔及利亚其它生产部门学习的榜样。
阿尔及尔市内交通十分拥挤,群众也常向报纸写信反映交通工具太少。鲁伊巴汽车厂今年计划生产六千六百辆汽车,但全国每年的需要量达二万辆。为了满足工农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需要,政府正在考虑兴建新的汽车厂。他们满怀信心地说,有了一个鲁伊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附图片)
鲁伊巴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客车。
本报记者 张启常 摄


第5版()
专栏:

印尼外长穆赫塔尔重申
支援泰国对付外来侵略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雅加达消息: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穆赫塔尔·库苏马阿马查今天重申,如果泰国遭到外来的进攻,印度尼西亚将支援泰国。
穆赫塔尔从曼谷回到雅加达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们在实行支援之前想知道泰国需要的是什么。
记者问到他是否认为柬埔寨战争蔓延到泰国的可能性比以前增加,他回答说,泰国已做好对付任何不测事件的准备。
穆赫塔尔外长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到曼谷进行访问。他把苏哈托总统的一封信交给了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并同江萨就东南亚特别是印度支那局势交换了意见。


第5版()
专栏:

伊朗对外国使馆加强安全措施
据新华社德黑兰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据当地报纸报道,伊朗外交部长戈特布扎德昨天宣布,伊朗将对在德黑兰的外国大使馆、大使官邸和外国政府代表的住所采取更加严密的安全措施。
伊朗外长是在叙利亚驻伊朗大使官邸遭到袭击后宣布采取这一措施的。叙利亚大使官邸十二月二十三日受到数名带枪人的袭击。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动态

国际科技动态
发现强有力的脑化学物质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帮助人们弄清大脑的复杂功能,同时还可用于镇痛、精神控制以及戒毒等。
这种自然物质叫做“代诺芬”,它与不久前发现的脑化学物质内啡肽同属一个家族。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吗啡。与以鸦片为基本材料的药物相似,似乎是人体上化学抗痛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的科学家认为,针灸止痛是通过一种尚未知晓的一种方法释放出内啡肽的结果。
自从一九七五年发现脑化学物质以来,科学家对脑科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科学家怀疑这些物质同精神分裂症、癫痫病有关,有时对记忆过程有影响。
对于内啡肽,至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研究清楚。它是由约十五种已知的脑化学物质组成的缩气酸类的一部分。
美国科学家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以后认为,缩气酸类储存在人的脑子里和身体别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它们就出现。人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是找出能使它们释放出来的方法。向实现可控热核反应跨进一步
日本筑波大学等离子体研究中心的科学工作者采用电位约束方法,使等离子体约束时间比过去延长了一百倍,从而向实现可控热核反应跨进了一步。他们采用的是多级磁镜型等离子体实验装置“伽玛6”号。
可控热核反应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相当于氢弹的反应),其中,轻原子(如氘、氚)核聚合为较重的原子(如氦)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巨大的努力。实现这种反应的条件是:温度达到一亿度,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万亿个的等离子体要保持一到二秒钟。
(据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赤道之国——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是拉丁美洲位于赤道上的一个共和国。它今天的国土范围,曾是古基多王国的所在地,后来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一八二二年结束殖民统治,一八三○年正式成立共和国。“厄瓜多尔”是西班牙语“赤道”一词的译音,所以厄瓜多尔共和国也称“赤道之国”。
据统计,厄瓜多尔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但它的面积比英国大,人口到一九七八年只有七百五十四万三千。厄瓜多尔曾经有过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聚居的地方。目前这个国家的居民中,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种人仍占百分之八十。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纵贯厄瓜多尔全境,使这个国家从南到北中间隆起,东西两边低下,犹如拉丁美洲的脊梁。厄瓜多尔全国划分为二十个行政区,即十九个省和一个岛区。
厄瓜多尔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银、铜、铁、铅、锰、钼、硫磺等矿藏都有,天然气和石油的储量比较丰富。到一九七七年为止,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为十六亿四千万桶。厄瓜多尔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达九百三十公里,有极丰富的渔业资源,它盛产的金枪鱼、虾和龙虾闻名世界。厄瓜多尔还有巨大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八。这个国家出产的桃花心木、染木、香膏木和造船用的硬木,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厄瓜多尔还是世界著名的香蕉、咖啡、可可出口国。
厄瓜多尔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但是,从六十年代末开始较大规模地开采石油资源以来,它的经济发展较快。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八年期间,厄瓜多尔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百分之十点五,一跃而成为拉丁美洲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七二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五点二。按人口计算的年平均收入也由一九七○年的二百六十七美元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八百四十二美元。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厄瓜多尔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外贸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过去,这个国家的外汇收入主要靠出口农产品。现在,石油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是厄瓜多尔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石油工业的带动下,厄瓜多尔的其他工业近年来也有较大的发展。但是,这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粮食仍需进口。厄瓜多尔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春 涛·


第5版()
专栏:

基多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它位于皮钦查火山下,北离赤道二十余公里。从基多市中心乘车约一小时的路程,就可以来到赤道线,这里有一座赤灰色花岗岩的方形纪念碑,这就是闻名的赤道纪念碑。碑身的四面刻有斗大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碑顶上有一个石刻的地球仪,安放的位置是南极朝南,北极朝北。围绕地球仪的中间,从东到西刻有一条十分显眼的、把地球仪分成相等的南北两部分的白线。这条白线就代表通常所说的赤道线。人们来到这里,站在赤道纪念碑下,两脚跨在赤道南北,留影纪念,被认为是很有风趣、值得纪念的事情。
基多市虽位于赤道线旁,但由于海拔二千八百多米,早晚凉爽,中午气温平均为摄氏二十五、六度。一年内几乎没有温差,四季如春,气候怡人。黎明时刻,从基多市眺望白雪皑皑的皮钦查火山顶,可以观赏到火山喷焰的奇景。
基多不仅是厄瓜多尔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古代南美印加帝国的城市。它成为世界上考古学家和研究拉美历史及人种的学者们向往的地方。
市内的耶稣会教堂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教堂,它虽没有拉美其它大城市的教堂那样宏伟壮观,但却反映了十六世纪以来受宗教强烈影响的拉美殖民时代的艺术特色。在耶稣会教堂和基多其他著名的教堂里,保存着珍贵的雕刻、塑像和绘画名作。那些丰富多彩、生动细腻、维妙维肖的艺术作品汇集了土著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法兰德斯人的艺术天才,形成了“基多学派”,这个艺术流派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在拉丁美洲得到发扬光大。
在基多市广场中心树起一个秀丽的和平之神纪念碑。广场周围的建筑都不高于两层,并有西班牙和罗马等十六、七世纪欧洲建筑的特色。厄瓜多尔政府决定保留旧基多市的风貌,它与新兴的现代化建筑形成对比,使人更有古色古香之感。由于基多成为反映拉美不同时代发展历史的艺术宝库,今年七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宣布基多市为“人类的财产”。
随着基多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厄瓜多尔的石油出口,基多市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目前这个有八十万人口的城市已从消费城市转为生产城市,主要的工业有纺织、制药、食品等,并开始兴建石油化工和金属加工业。在新市区内,本国和外国银行、航空公司、大旅馆及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大建筑,林立在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城市近郊,近几年来建起了许多现代化的住宅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基多附近有以美洲解放者苏克雷元帅命名的机场,它是厄瓜多尔首都的最重要的门户。
·孙茂珊·(附图片)
朱育莲 绘


第5版()
专栏:国际知识

厄瓜多尔人民的骄傲——瓜亚基尔
瓜亚基尔位于厄瓜多尔共和国的西南海滨。它宛如一只羽裳斑斓的水鸟,伫立在道累河和瓜亚斯河的汇合入海处,翘首眺望着碧波万顷的太平洋。地处河、海要冲的瓜亚基尔,是这个南美国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厄瓜多尔人民赞誉它是“太平洋上的滨海明珠”。
据说早在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占领以前,勤劳、勇敢的万卡比尔卡印第安人就在这里休养生息,部落的领袖叫“瓜亚”,他的妻子叫“基拉”。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瓜亚基尔。一五三二年厄瓜多尔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在漫长的殖民统治岁月里,英雄的瓜亚基尔人民同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争。至今保存完好的瓜亚基尔城徽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那盾牌形的城徽中央,镶嵌着一个金色绶带托衬的蓝底白星图案,下面镌刻着“为了瓜亚基尔的独立”一行醒目的大字。
然而,更使厄瓜多尔人民自豪的还是这座英雄城市的现在。一九四二年瓜亚基尔遭受强烈地震后,全城男女老少投入了重建城市的紧张战斗,迅速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崭新城市。目前整个城市占地六千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九十万。市区布局严谨、色调和谐。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竹木结构的两层居民住宅区里,灌木葱茏,鲜花盛开。
在这个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十四的城郊,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业企业,这里有现代化的炼油厂、金属加工厂、锯木厂、面粉厂等。城北是以博利瓦尔大学为中心的一批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
作为太平洋上最好的海港之一,瓜亚基尔正在向综合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长达数公里的海滨大坝上,林立着各种先进的港口设备。自从一九七二年厄瓜多尔一跃成为拉丁美洲仅次于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第三个石油输出国后,承担着国家进口百分之九十五、出口百分之五十的瓜亚基尔港,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现在,瓜亚基尔港正在扩建中。
·史 从·(附图片)
瓜亚基尔一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