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西欧面临加强防务的重要抉择
新华社记者综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九七九年冬季部长理事会会议将于十二月十二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加强北约在欧洲的战区核力量。北约人士认为,会议的结果将关系到这个军事集团今后的命运。
所谓欧洲战区核力量,是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这两个军事集团部署在欧洲的这样一些武器:射程在五千公里以下的导弹和航程不超过八千公里的轰炸机。因为这些武器对欧洲来说具有战略性质,所以也叫做欧洲范围的战略武器。
自从一九七七年苏联开始在欧洲部署多弹头、机动的SS—20导弹以来,它就在欧洲的战区核力量方面获得了优势。因为,这种射程为四千五百到五千公里的新式导弹,可以打击在西欧的任何目标,而又不受北约现有的射程为一百多公里的战术导弹的威胁。
这种变化给北约目前奉行的所谓“灵活反应”战略打上了一个大问号。因为,北约的战略是以美国的战略核力量为后盾,而用部署在西欧的战术核武器优势来抵消苏联的常规力量优势的。现在,不仅美国“核保护伞”的可靠性日益令人生疑,就是在欧洲战场上核武器的优势也转到了苏联方面,那西方又能用什么办法来平衡苏联的常规力量优势呢?
面临这种情况,北约在近两年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军备,而加强战区核力量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不久前召开的北约核计划小组会议已经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案:从一九八三年起,在西德、英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部署总共五百七十二枚中远程核导弹,其中包括四百六十四枚射程为二千四百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一百零八枚射程为一千八百公里的潘兴Ⅱ式导弹,以对付苏联的SS—20导弹。但是,西欧国家对这个计划的立场还没有完全一致;某些国家中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一部分政治力量主张先同苏联就此举行裁军谈判,如谈判失败再进行部署;而大多数国家的政界和军界人士则认为,只有在实力基础上才能同苏联谈判,所以应该一面部署新导弹,一面建议谈判。
苏联对北约增强军备的这种计划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它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十月六日在东柏林讲话,为发动一个强大的宣传攻势,打出了头一炮,试图阻挠北约计划的实现。苏联的手法不外乎诱压兼施:一方面,单方面宣布从东德撤军两万人、坦克一千辆,说北约如果放弃战区核力量现代化计划,苏联就会减少部署在欧洲的中程武器;另一方面,它又威胁说,北约如不听劝告,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破坏双方谈判的“基础”。随着,北约部长理事会的会期日益临近,苏联又于六日用华沙条约国外长会议的名义呼吁双方举行广泛的裁军谈判,讨论“建立信任的措施”,而且在东德仓卒举行了象征性的苏军撤出仪式,邀请大批西方记者参观,广为宣传。西方报刊认为,苏联的宣传攻势主要是针对“一些犹豫不决的北约成员国的”。
现在,作为计划中新式导弹主要部署地点的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已明确表示支持这个计划。但是,在北约一些较小的成员国中,意见还不大一致。荷兰议会已经在六日通过了反对在西欧部署新式导弹的决议;丹麦政府则要求推迟六个月再作决定;比利时和挪威还没有最后表态。一些国家抓紧会前剩下的有限几天进行紧张的磋商。七日,挪威和荷兰的首相分别去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卡特,丹麦外交大臣也去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万斯。
西欧国家加强集体防务本来是出于客观需要,是形势所迫。但是,由于各国、各派政治力量有不同的利害考虑,再加上外界的影响,北约部长理事会这次会议将作出什么抉择,就成为西方各国各阶层人士热切关注的事情了。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莫斯科与“玻璃房子”
梁丽
处在苏联SS—20导弹射程内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即将在布鲁塞尔开会讨论生产和部署用来对付这种威胁的新的中程导弹问题。
随着会期的日益临近,克里姆林宫这些日子既是首脑人物的一再谈话,又是宣传机器的反复恫吓,竭力阻挠会议就这个问题作出决定。前几天,莫斯科还在军乐队吹吹打打声中,从东德“象征性”地撤出了一百名军人和二十辆坦克。俗话说:慰情聊胜于无。做出这点姿态总比一毛不拔好。但是比起苏联驻东德的四十多万军队、六千辆坦克来,这区区小数未免太“象征性”了。
苏联《真理报》的一篇文章倒比这种撤军姿态更实在一些。它教训准备讨论设置导弹问题的西欧国家领导人说:“要知道,这等于自己坐在玻璃房子里准备向邻居的房子扔石头。人所共知,这是多么危险的事。”这真是有意思!苏联可以从所有引起发射场的坚固房子里威胁人,别人都得老老实实坐在玻璃房子里,连挨打时还手用的一块石头也不配有。谁说《真理报》没有“真理”?这就是活生生的霸权主义者的“真理”。
苏联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方面对西欧的强大优势,早已使西欧毫无安全感可言。《真理报》挖苦西欧象座玻璃房子,倒恰恰证明在莫斯科的心目中,西欧确是不堪一击的。因此,莫斯科的这种揶揄和恫吓,只能促使西欧人民日益看清自己的危险处境,加速作出自己的应有回答。


第6版()
专栏:

加拿大宣布禁止苏联记者贝格洛夫入境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日电 渥太华消息:加拿大政府最近宣布,禁止苏联记者斯帕尔塔克·贝格洛夫入境,原因是与他参与间谍活动有关。
加拿大移民部长罗恩·阿特基十二月五日说,贝格洛夫这次被拒绝入境是根据以下的规定:任何人“参与或者有充足的理由认为他将参与间谍活动或颠覆活动”,是被禁止入境的。
这是加拿大政府第二次拒绝贝格洛夫入境。一九七二年,特鲁多政府由于同样原因而拒绝发给他入境签证。
贝格洛夫是为几家报刊撰写关于裁军问题的文章的。
据报道,苏联新闻社副社长和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的成员哈沙图罗夫不久前也被加拿大拒绝入境。


第6版()
专栏:

欠债知多少
段津
在美国长岛一个叫做“消费者信贷顾问”的事务所里,坐着一位愁容满面的家庭主妇。半年内她在住区各店家陆续赊购,欠下了九千美元的债,无计偿还,因而来向信贷顾问请教出路。
在旧金山,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职员走进了一家同样性质的事务所。一个时期来,他情不自禁地卷入了“先买后付”、“分期付款”的潮流。当累计四千多美元的账单雪片似地飞来时,他手足无措了,也只好求信贷顾问出主意。
在美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债务,“消费者信贷顾问”一类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发展起来,据说大的就有二百多家。这类事务所大多是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它们的工作包括和债务人谈心,晓以借贷无度的危害,戒掉盲目采购的瘾头,进而帮助他们订出开支计划,监督执行。据说,在信贷顾问帮助下,长岛的那位家庭主妇还清了欠债;那位旧金山的职员也不下馆子、不逛市场、省吃俭用地过了两年,才将债务减轻到一千多美元。
上述这类事例,绝不是个别现象。对美国人来说,在债务中生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据统计,截止今年一月,美国消费者的欠债已达一万亿美元。在这样沉重的债务下,有多少人在愁肠百结地过着日子。
美国作家玛丽·麦卡锡在《正巧相反》一书中写道:“今天的消费者乃是制造商的牺牲品。”制造商要赚钱,金融家要牟利,政府则要索税,消费者处于四面受包围的境地。无所不在、五光十色的广告象影子一样紧随人们,五花八门的商品争向人们招手。至于你口袋里有无现钱,那是无关紧要的,金融家早就想到了。各家银行以贷款途径之多、手续之简吸引顾客。如果消费者不喜欢这些办法,那么可以办理信用卡,只要你有正式职业,手续简单到只需拨一个电话。这种象年历片大小的塑料卡证,用途极广,只要将它出示一下,并在帐单上签个字,就可以赊购商品,居住旅馆,乘坐飞机。
“签证”信用卡公司的一则广告说:它的信用卡通用于一百二十个国家的二万六千家商店、旅馆和航空公司,并可在七万个银行办事处借支现金。“美国快车”信用卡公司最近又增添了新的服务项目,该公司信用卡的持有人如在国外旅行,万一钱财行囊遭劫或丢失,可以找该公司在全球各地设立的七百五十个办事处,隔一天就能补领新卡。目前,信用卡已风行美国。到今年初,全美消费者手中共有六亿张信用卡,成年人平均每人四点二张。然而,就在消费者方便行事的时候,债魔的阴影却越来越大。按今年初的统计,全国通过信用卡付款而欠债的总数已达五千亿美元。
人们举债购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货膨胀。由于钞票越来越不值钱,人们宁可早日快花,即使借贷付息也在所不惜。一个农民总结多年的经历,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存一美元就等于损失五十美分,于是他大量借贷购进生产资料。
政府的税收政策对人们高筑债台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美国,不光经济拮据的家庭纷纷举债,有钱人也竞相借贷,一个原因就是税收政策规定付利息的人可以减付所得税。许多大财主钻这一空子,大捞免税的实惠,而对一般人来说,所得税虽然少了,利息却增加了。
寅吃卯粮,在债务中生活,已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美国不欠债的家庭只占三分之一,许多家庭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收入用于还债(其中包括利息),而且常常是一债未了,一债又起,在负债累累中度过一生。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什么叫“信用卡”
美国信用卡公司不下七、八家。各公司都有一些银行作会员,具体业务由银行代办。信用卡由银行发放给顾客,顾客凭卡赊购商品等。举例说,顾客在鞋店赊购一双鞋六十美元,鞋店就将此数存入其开户银行。该行从六十美元中扣出百分之二佣金,余数入鞋店户头。发信用卡的银行则从六十美元中扣百分之一点五佣金,余数付给商店开户头的银行。购鞋人收到账单后如二十五日内去发卡银行付款,则银行不收利息。但极少有人能如期去付款,银行就从每个持卡人身上获取利息。


第6版()
专栏:

布热津斯基希望国际上对伊朗增加经济压力
英国表示全力支持美国争取释放人质的努力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九日说,美国希望国际上逐渐增加对伊朗的经济压力,以迫使伊朗尽早释放美国外交人员。
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对全国”的节目里发表讲话时说:“如果问题不能很快解决,我期望国际社会将会逐步把它对伊朗行动的不满更加明确地反映出来。”
他说,美国并不要求立即对伊朗实行全面的禁运,但是,“如果国际上采取声援行动,而且越来越明确,那么伊朗最终将不得不认识到,它的行为是一种自讨苦吃的行为”。
据报道,国务卿万斯已于十日离开美国抵达伦敦。他将访问西欧一些国家,商讨共同对伊朗施加经济压力的问题。
布热津斯基还表示,如果伊朗审讯人质,美国不会无动于衷。但他又说:“我们具体将采取什么行动,还很难预言。”
他说:“如果伊朗坚持违反公认的国际原则,正常的国际交往就无法维持。”据美国政府人士透露,美国正在考虑的措施包括停止对伊朗的商业性的航空运输和实行更加广泛的禁运,还可能停止向伊朗出口粮食。
另据报道,黎巴嫩驻联合国机构的外交官祖海尔·亚明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派遣,将于十日到达德黑兰,充当瓦尔德海姆和伊朗当局之间的“传达信息的渠道”。联合国发言人说,瓦尔德海姆九日曾同伊朗外长戈特布扎德在电话中讨论了结束美伊冲突的办法。戈特布扎德表示伊朗同意“中立的观察员”访问人质。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日电伦敦消息:美国国务卿万斯十日到伦敦进行了四小时访问,要求英国在美国—伊朗争执中支持美国。
在伦敦,万斯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分别举行了会谈。据报道,双方着重讨论了如果伊朗拒绝释放美国人质美英联合采取经济报复的问题。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在会谈中,“卡林顿勋爵重申,英国政府全力支持美国政府的努力:争取在不附带先决条件的情况下释放在德黑兰的人质。”
万斯当天离开伦敦去巴黎,以后,还要前往罗马和波恩。在此以前,由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卡斯韦尔率领的一个代表团,为讨论对伊朗采取新的经济措施问题也访问了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


第6版()
专栏:

伊朗大不里士又爆发武装冲突
据新华社德黑兰十二月九日电 据伊朗电台广播,在伊朗西北部城市大不里士今天晚上又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和武装冲突。
霍梅尼的支持者在街上举着霍梅尼和沙里亚—马达里的画像示威游行。他们同大不里士大学的学生汇合后,向大不里士广播电视台进发,并且占领了自十二月六日以来被穆斯林人民共和党控制的这个广播电视台。
据报道,同一天晚上,沙里亚—马达里的支持者重新占领了几小时前被霍梅尼的支持者占领的省长署。他们还向大不里士广播电视台行进,企图重新占领该电视台。他们同霍梅尼的支持者发生了冲突,有一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伤。在军队进行干预、把冲突的两派隔开后,局势才平静下来。
沙里亚—马达里今天上午发表告大不里士人民书,宣布禁止这个城市的一切示威游行。他说,革命委员会阿塞拜疆问题调查小组,将在他的代表的陪同下,尽快前往大不里士,以便使问题获得公正的解决。
霍梅尼今天上午也发表谈话。他说,“有证据表明,那些占领大不里士的人是傀儡”,“是接受美国或一些其他人的命令的阴谋分子”。他还说:“我们不希望流血和自相残杀”。


第6版()
专栏:

伊朗外长表示不出席海牙法庭
据新华社德黑兰十二月九日电 据这里的报纸今天报道,伊朗外交部长戈特布扎德昨天宣布,伊朗不准备出席海牙国际法庭对美国人质问题的审理。
他在参加伊朗革命委员会的一次会议后说:“由于我们不承认这个法庭的资格,我们将不出席。”
美国最近要求海牙国际法庭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从十一月四日以来被伊朗学生扣留的五十名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员。
据新华社德黑兰十二月九日电 据波斯通讯社报道,伊朗外交部长戈特布扎德九日打电报给海牙国际法庭说,该庭不能审理美国控告伊朗的案件,因为这一案件已被蓄意局限于美国在伊朗大使馆的人质问题,而人质问题只是由更为复杂和根本的因素造成的局势中一个很小的后果而已。


第6版()
专栏:

利比亚驱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
巴勒斯坦通讯社强烈谴责卡扎菲这一决定
新华社贝鲁特十二月十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政治部主任卡杜米九日晚上在贝鲁特宣布,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已经下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利比亚代表阿布·塔列克及其家属离开的黎波里。
巴勒斯坦通讯社九日发表评论,强烈谴责卡扎菲的这一决定。
据报道,卡扎菲最近曾呼吁旅居利比亚的巴勒斯坦人按照利比亚人民委员会的形式组成“巴勒斯坦革命委员会”。接着,在这样的委员会出现之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比亚的关系严重恶化了。利比亚秘密警察包围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办事处。“巴勒斯坦革命委员会”企图在巴勒斯坦办事处的人员撤出之后接管这些办事处。
据这里的《东方—今日报》报道,在法塔赫大学学习的巴勒斯坦学生也已受到警告:如果他们不“在革命委员会内组织起来”,他们将被驱逐出境。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十二月七日曾就此事给卡扎菲发出备忘录说,如果这个组织驻的黎波里办事处的人员被杀害的话,就要进行报复。卡扎菲拒绝接受阿拉法特的备忘录。


第6版()
专栏:

保通社受权发表通告
伊拉克留学生事件与保无关
据新华社索非亚十二月九日电 此间报纸十二月七日刊登了保加利亚通讯社就在保加利亚学习的伊拉克留学生的流血事件发表的通告。
通告说:“十二月三日和四日,在有外国留学生学习的一些学院,由于政治争论,发生了冲突,结果有二人被打死,几个人受重伤。受害者及所有参与冲突的人都是伊拉克公民。”
通告说,保加利亚“侦查机关正在进行详细的调查,以查出肇事者”。
保通社受权发布的这项通告否认一些外国通讯社散布的消息,说这次事件是在保加利亚当局的参与下发生的是“不确实”的,是企图“歪曲真相”。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为被害学生举行葬礼
据新华社巴格达十二月九日电 大批学生昨天在这里为十二月三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被暗杀的伊拉克学生易卜拉欣举行了葬礼。送葬队伍来到保加利亚驻伊拉克大使馆,递交了一封抗议信,要求保加利亚政府引渡凶手。
据此间报纸九日报道,伊拉克已采取召回它驻保大使等行动,以抗议伊拉克共产党的一个集团同保加利亚有关机构勾结,杀害了易卜拉欣。


第6版()
专栏:国际科技简讯

国际科技简讯
泰发现对害虫的有效性引诱素
泰国科学和技术研究所最近发现一种有效性引诱素,用来防治水果害虫——东方果子蝇。
这种引诱素是天南星科的一种花的芳香,它能诱惑东方果子蝇的雄虫,防治虫害。这种花在果园里容易培植和生长,施用方法简便,且比较经济。
美研制成功电池汽油两用汽车
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功一种可以分别使用电动机或汽油发动机,或者同时使用两种发动机的汽车。
这种汽车的汽油发动机装在车身前部,蓄电池组跨装在两个后轮的上部。汽油发动机——电动机系统驱动后轮,用前轮控制方向。在使用电动机时,这种汽车在十点五秒内可以加速到每小时四十八公里,最高速度达每小时六十四公里;在使用汽油发动机时,时速可达七十二公里;两机并用时,时速可达八十八公里。
美使用微波检查公路路基
美国科技人员最近研究使用微波检查公路路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采用微波来检查公路路基的方法是这样的:向公路路基发出微波辐射。当微波碰到路基下有空洞或隙缝等情况时,一部分微波就会反射回路面。不同的结构将发送回不同的电磁信号,这样就可检查出有坍方危险的地段。(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