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可以,可以,也可以”
湖南省临澧县 沈克容 黎良成
党的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中,提出了定额管理的三种形式,说搞定额记分可以,按时记分加评议可以,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也可以。一个生产队究竟采取那种办法呢?我认为,一定要按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办事,不能“一刀切”。今年,我们在余市公社湖堰大队驻队,就和社员一起参加了一次加强定额管理的实践。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开始,这个大队和各生产队的干部和群众,讨论了今年如何搞好定额管理的问题。多数人认为三种责任制都可以实行,但就当地情况来看,因为生产队的规模不大,每队只有三、四十个劳力,负担耕地两百来亩,而且居住集中、耕地成片,以搞定额记分为宜。不过,仍有不同意见:一怕搞定额管理,又被说成“工分挂帅”;二怕麻烦太多,搞不好会“乱成一锅粥”;三说定额记分不如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更能调动积极性。
定额记分就是“工分挂帅”吗?我们发动干部、群众摆事实、讲道理。以前,记大概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老实人吃亏,狡猾人沾光,多劳的不能多得。实行定额记分,按干活的数量和质量付给劳动报酬,活儿干得多、质量又好的,就能多得工分,就能多分粮、分物、分钱,这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怎能说是“工分挂帅”呢?
定额记分太麻烦吗?粗粗一想,农活几百种,事事要定额,麻烦可能不少。殊不知,农民种田有经验,不少的农活可以几道甚至十几道工序合在一起,一次计算定额;有些季节性的农活,采取小段包工、季节包工、超额奖励的办法,繁琐哲学就可以避免。即使有些农活搞定额的确麻烦一些,但麻烦了一、两个人,调动的是一大帮人的积极性,这样的麻烦,是很值得的,而且有了经验后,也就不麻烦了。
定额记分,不如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好吗?其实,采取定额管理哪一种形式,都要看条件,不能“一刀切”。比如,规模大一些的队,居住分散一些的队,也可以搞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规模小的、居住集中的队,分组嫌人少,忙时很紧张,反而会影响农活。因此,这是因地制宜的问题,绝不是包工到组一定比其他两种形式好。这里好好想一想就会明白,在包工到组的作业组内部,在搞劳动管理时,不也是要搞定额记分或者按时记分加评议吗?
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实行了定额记分。群众对自己的切身利益看得见、摸得着,出工的时间多了,干活的劲头足了,工夫的质量也好了。例如今年的早稻抢收和晚稻抢插,由于气候原因,比往年推迟七至十天才开始,却比往年提前三天完成任务。全大队一千八百五十亩早、中稻比去年多收三十万斤,增产三成多,一千八百亩晚稻长势喜人,其他多种经营也有较大的发展。
实践证明,定额记分也不错,“可以,可以,也可以”三种责任制形式,都可以实行,只要因时因地制宜就成。希望宣传提倡时要全面,防止重此轻彼的片面性。


第2版()
专栏:

定额记分也不错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邓宇光
从今年开始,报纸、电台一直在宣传“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的责任制,说它体现了按劳分配政策,便于克服平均主义,有提高社员责任心和积极性等等优点。这当然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相比起来,农村中更为普遍实行的定额记分这种责任制(俗称定额管理),就宣传得不够,肯定得也不足,似乎包工到组大大优于定额记分。对此,我有些不同意见。
“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同定额记分这两种责任制,不同的是在计酬形式上,前者是由基本核算单位和作业组之间联系产量订合同,搞计酬,定奖惩;后者由核算单位按社员个人的劳动情况记分,按统一的产量计酬。就其本质讲,两者都是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都能有效地纠正平均主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因此,过多地宣传和肯定前者,而忽视后者,甚至一味讲包工到组“更能发挥社员的积极性”,“更能使社员关心生产”,就有点欠妥了。其实细分析一下,这两种责任制都具备上述优点,决不能简单地认为不分作业组,不联系产量计酬,社员劳动工效就低,就不关心集体生产。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平心而论,定额记分并不是一项完美无缺的劳动管理制度,它有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缺点。比如很难制定比较完善的定额,特别是如何保证劳动质量,更是多年来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但是,定额记分这项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在逐渐完善起来。事实说明,在不少地区,定额记分是更适合现阶段的经营规模、生产队干部的管理经验和社员的思想水平的。它的一些缺点的产生,不在这项制度本身,而在极左路线带来的各种消极因素还没有肃清,需要加强领导,逐步改进。
同样,现阶段实行“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也有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缺点:第一,有这样的情况,同一生产队几个作业组产量的多少与付出劳动的多少,不一定成正比,有时甚至会成反比,遇到这种情况,即使联系产量,也无法合理计酬,更多的情况是产量不准,因而计酬、奖惩,都不得不马马虎虎。第二,联系产量计酬制必须在“五统一”的基础上搞好“五定”,且不说“五统一”如何难于掌握,就我所看到过的几种“五定”合同来说,要执行这类条款众多的合同,一般基层干部就很难办到。说得直率一点,合同的有些条条是根本无法执行的。第三,现在的基本核算单位,即大多数生产队的规模,恐怕还是三五十户的居多,除去务工的,以及八大员等,一般就很难再分为三个作业组,作业组太小、太少,也就失去了分组作业的意义。所以,我认为现阶段的生产队,普遍可以实行定额记分,而实行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的责任制,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对于探讨怎样加强定额管理这个问题,我想是不是可以既提倡“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这种形式,也要多讲定额管理其他两种形式,尤其是定额记分这种正在大量实行的责任制。实事求是地把各种责任制的优缺点都摆出来,比较一下,鉴别一下,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能将定额管理制度搞得更好。


第2版()
专栏:来信

注意发挥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
有的生产队在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偏重发挥个人的作用,忽视发挥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这是不妥的。例如不少生产队在小麦生产中,从集体播种后的那一天起,管理、收割、运输都实行了个人包工。平时管理还好办,到了“三夏”等大忙期间,有的社员家里帮手少,甚至独自一人干,就忙不过来;有的运输工具少,有的连平车一类的运输工具也没有,只好等别人用罢后再去借用。另一方面,生产队的干部则认为责任到人,万事大吉,将队里的大马大骡和畜力车,甚至小型拖拉机都搁在一边不用。结果,小麦运输不及时,影响了整个生产队的收打进度,遇到阴雨天还会沤坏大量小麦。我建议各生产队注意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发挥责任制中的个人作用,更要注意利用集体现有的有利条件,发挥社会主义集体制度的优越性。
河南省孟县城关公社 宋保柱


第2版()
专栏:编后

从实际出发搞责任制
前些日子,本栏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也可以”好着哩》,这期又发表对三种责任制的讨论意见,目的是实事求是地总结定额管理经验,更好地贯彻落实按劳分配政策。
对于定额记分、按时记分加评议、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这三种生产责任制,党中央的文件说得很明白,都在允许和提倡之列。简化一下说:“可以,可以,也可以。”三种办法,都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实行。我们国家大,情况复杂,各地领导生产的经验和干部管理的水平各不相同,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基层的自主权,不搞“一刀切”,切实搞好责任制,就能克服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政策,达到把社员积极性调动起来的目的。
三种生产责任制的形式不同,内容也不一样。可以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长与短,主要不在哪种责任制本身,关键是看哪种形式的责任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这种责任制,推广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过去遭到极左路线的贬斥又最多,为了拨乱反正,适当地强调一下这种责任制是必要的。又因为这是一种新的形式,经验不多,一定时期对它议论多一些,也是自然的。但并不是“唯此一家,别无分店”,不是要推广这种责任制,就否定其他两种形式。究竟采取哪种形式适宜?决定于当地的条件和干部、群众的意愿。只要有利于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克服平均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好办法。单纯强调某一种而贬低或禁用另一种,都是不对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秋后正是总结一年来实行这三种责任制经验的好时机,希望各地通过总结,互相比较,取长补短,克服缺点,把各种责任制搞得更加完善,更充分地调动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第2版()
专栏:

盛开的四川工艺之花
——喜看四川工艺美术展览
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四川省二轻局在北海团城举办的“四川工艺美术展览”,展出了来自全省十七个地、市、州的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二千四百余件。整个展览面貌新,工艺精,花色品种繁多,展品琳琅满目,既有质优艺精的银丝、漆器、蜀绣等特艺欣赏品,又有美观大方的竹藤棕草、美术陶瓷等实用工艺品。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还特地组织了一批工艺品供观众选购,展出两个月,接待了首都以及国内外观众十五万人次。
四川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盛产生漆桑麻,玉石铜铁,竹木丹砂,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先后形成了四十多个自然行业,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的银丝工艺,素来以花丝和点錾著称中外,建国以来,银丝行业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层出不穷,绚丽夺目。近年来还发展了与漆胎、玻胎结合的新产品,格调新奇。大件挂屏《仙鹤图》,在绿色天鹅绒上三只银白鹤展翅翱翔在白云之上,寓意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四化的凌云壮志。三只白鹤姿态各异,全身五种羽毛都是做成单件羽毛零件,整体焊接而成,看去浑然一体。观众为其精湛的技艺和艺人们高度的智慧赞不绝口。
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既擅长刺绣花鸟虫鱼,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锦绣河山,刻画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蜀绣艺人在继承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针法的优点,创造了新的针法,现在常用针法已增加到一百多种,《水草鲤鱼》是它的代表作之一。经过创新,单是鲤鱼就用了近三十种不同的针法,将七条不同姿态的鲤鱼表现得栩栩如生,难怪人们赞美它“不见一丝水纹,却表现了游鲤在水中嬉戏的无限情趣”。
四川各地的竹藤棕草制品风格多样,各具特色,是展览中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展品从粗到细,品种俱全,大的经济实用,小的精巧玲珑,精品细如发丝,薄的如绸似绢。
展览会在展出期间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对于改进工作、推动生产必将起着很好的作用。
温平乐


第2版()
专栏:

陶瓷艺术园中一枝新秀
——淄博陶瓷展览观后
最近,山东淄博陶瓷在京展出,受到了中外观众的赞赏。看过展览,人们感到淄博陶瓷品种丰富,风格鲜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无论是艺术陈设陶瓷,还是现代日用细瓷,都焕发着它独特的艺术光彩。
丰富多采的艺术釉,是淄博陶瓷杰出的工艺技术成就之一。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解放后陶瓷技艺人员新恢复的传统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和新发展的红金晶釉、鱼子蓝釉、鸡血红釉和几十种黑釉系窑变花釉。雨点釉,相传在宋代问世,它在墨黑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银白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犹如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而且,盛茶时能闪金光,盛以水,则闪银光,映日视之,晶莹夺目。茶叶末釉,是一种含有结晶结构矿物的无光釉,因其在近于橄榄色和墨绿色的釉面上,布满微细如尘、状似茶叶末的微小晶体而得名。淄博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在国内外久负盛誉,每年都有数万件产品出口。
近年来,国家还选择其中的精品作为“国礼”,馈赠友好邻邦和世界友好人士。
在新发展的数十种窑变花釉中,兔毫、玳瑁、虎皮、礼花等釉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共同特点是,原料取之于当地,色彩丰富多变,用以装饰的飞禽走兽,花木虫鱼,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彩釉绘画,是淄博陶瓷艺人独创的装饰技法。艺人们利用各种色彩的艺术釉为颜料,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构图、笔法,淋漓酣畅地在瓷坯上作画,通过高温烧成时釉色的变幻,形成了生动和谐的画面,风格别致,耐人寻味。这里陈列的邓小平副主席访美送给美国参、众两院的挂盘复制品和近百件新作,也十分引人注意。
在繁花似锦的陈设陶瓷中,与艺术釉争芳斗艳的还有“刻瓷”手工艺品。艺人们用几把钻石、合金钢刀具和一把小锤,在烧制好的白胎瓷上象绣花一样,刻制的一幅幅山水、人物、花鸟画面,在刀法上,既有潇洒爽利的笔触,又有刚劲简朴的“金石味”,构图严谨,色彩幽美。这里展出的邓颖超副委员长访朝访日的“国礼”复制品和新刻制的花瓶、茶具、文具等,工艺精湛,独具匠心,使人久看不厌。
在这个展览会上,除了艺术陈设瓷外,人们还可以看到淄博陶瓷职工,三十年来为满足国内人民需要,扩大出口,利用当地原料发展起来的各种日用细瓷产品。其中,滑石质乳白瓷、鲁青瓷、象牙黄瓷和色瓷,从瓷质到装饰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美国经营陶瓷的天山公司、澳大利亚环球公司的经理看过展览,当即提出订货。
许多陶瓷行家和工艺美术界人士参观后说,淄博陶瓷是我国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新秀,在新长征中一定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晓静


第2版()
专栏:

上海玩具八厂设计组长、工艺美术家袁文蔚(左二),最近设计了玩具新作“鸭先生”。二十多年来,由他设计的二百多种玩具畅销国内外,深受儿童们欢迎。新华社记者 徐义根摄


第2版()
专栏:

出口美国的中国庭园已启运
我国首次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庭园——明轩,已经装船完毕,十一月四日从上海港启运。
取名为“明轩”的中国庭园是以苏州“网师园”中精巧幽深的“殿春簃”为蓝本制作的。为了保证在长距离运输中不受损失,运输部门将庭园拆成构件后采用集装箱运输。一个多月后,将由中国派出技术人员前往美国帮助装配,预计明年春季,美国人民就能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欣赏具有浓厚中国古典色彩的苏州庭园的艺术特色。


第2版()
专栏:

中国金鱼在国际市场受欢迎
香港经销中国金鱼的香港雷强水族馆总经理雷治强先生最近对新华社记者说,我国金鱼在美国以及香港等地方很受欢迎,市场潜力很大,但是应当加强金鱼的培育工作,迅速改变数量供过于求,品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上海第一冷冻机厂部分产品自销
打破了计划分配的局限性,积压产品变成了畅销货,生产出现新局面
据新华社上海十一月六日电 十年来产品年年积压的上海第一冷冻机厂已经打开了被动局面,积压产品变成了畅销货。
这种产销两旺的新气象,是这个厂从今年八月份起实行部分产品自销之后出现的。
上海第一冷冻机厂是我国冷冻机械重点制造厂之一。它生产的缸体125毫米冷冻机适用于冷藏、制冰、空气调节、工艺冷却等方面。这种产品过去一直由国家包销。由于计划分配的局限性,年年产量大于销售量,造成大量积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主管领导部门同意,工厂实行了部分产品自销。工厂有关人员提供的情况表明,这样做有四个好处:
——产销见面,克服了生产上的盲目性。过去,工厂不完全了解用户的需要,有些拿到国家分配指标的单位并不需要冷冻机,许多急需冷冻机的单位又往往订不到货。实行部分产品自销后,情况迅速起了变化。八月上旬,这个厂的领导干部带领职工走访了中央有关工业、外贸、商业部门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近三百份供销合同,其中今年提货的冷冻机就有三百五十四台,加上全国订货会上用户提出的要货任务,已经超过了今年全年的产量计划。
——“现炒现卖”,满足用户急需。一年两次的全国机电产品订货会,一般要在二、三季度召开。这种供货方式很难解决用户的急需。有了市场调节,用户可随时订货,满足生产需要。
——“点菜供应”,为用户节约大量投资。过去,由于产销不见面,这个厂的冷冻机都按成套供应。许多用户本来只要购买价值二、三千元的副机,往往花了三、四万元去买进成套设备,造成很大的浪费。现在产销直接见面,按需供应。许多用户称这种方法为“点菜供应”。
——实行函、电销售业务,大大方便用户。各地用户需要什么冷冻设备,只要写信或拍电报订购,工厂就会通过托运发货去。
上海第一冷冻机厂还根据用户的需要,增产了一批经过革新的冷冻机。


第2版()
专栏:

拉萨兴办集体企业
据新华社拉萨十一月六日电 拉萨市城关区兴办了集体所有制企业一百零七个,包括建筑、铁木、农机具修理、鞋帽、缝纫、毛纺、面制品加工、美术工艺、饮食、理发、照相、寄卖和合作商店等,从业人员达八千多名,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四。
这个城关区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一般都是根据藏族群众的特殊需要来组织生产,因而深受藏族群众欢迎。几家缝纫生产合作社生产的藏袍,供不应求。各鞋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的二、三十种藏鞋,不仅畅销拉萨市,还远销到西藏的其他几个地区。
从事这些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过去多是藏族家庭妇女和闲散居民。他们现在每月最低收入四、五十元,最高可达一百多元,大大改善了生活。


第2版()
专栏:

豫东沙区花生成倍增加
本报讯 记者戴德义报道:批判极左,落实政策,给豫东沙区的花生生产带来了很大变化,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两倍。
豫东沙区是河南省的花生集中产区。近十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的破坏,使豫东沙区花生种植面积由最多年份的一百四五十万亩下降到二三十万亩;许多生产队甚至绝了花生种。那时,谁不按照“以粮为纲,红薯挂帅”去安排种植,就给谁扣上犯了“方向路线错误”的帽子,硬逼着生产队把适宜种花生的土地改种红薯。
今年,豫东沙区贯彻两个农业文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队有了因地制宜安排种植的自主权,花生生产又得到飞跃发展。今年同去年相比,处于沙区的中牟、开封、兰考、民权等十个县和郑州、开封两个市郊区,花生种植面积由二十八万多亩扩大到七十六万亩,总产由三千二百多万斤增加到一亿多斤,单产赶上历史最好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