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黄华外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华总理在英国的访问富有意义、很有收获
新华社伦敦十一月二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今天在这里向各国记者说,华国锋总理对他这次访问英国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
黄华外长受华国锋总理的委托,今天下午在伦敦的克拉里奇旅馆举行记者招待会。他指出,华总理是抱着促进中英两国友好合作的愿望来英国访问的。华总理要他告诉记者朋友们,华总理及其同事们在英国进行的访问是富有意义的,很有收获。他们荣幸地会见了女王陛下,会见了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融洽的气氛中,华总理同英国首相和她的同事们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了友好的、深入的和富有成果的会谈。
黄华外长回答了各国记者提出的问题。
有记者问,华国锋总理访问西欧是否是为了寻求缔结“反苏同盟”。黄华外长指出,华总理访问西欧四国,不是为了缔结任何同盟。他说,但是,通过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增加相互了解和合作,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
谈到中苏谈判,黄华外长说,中苏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苏联奉行霸权主义。因此,谈判是否能取得结果,取决于苏联政府是否能改变立场。
在回答有关中国同东欧国家的关系问题时,黄华外长说,中国和东欧国家有着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国希望在互相尊重独立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与它们发展关系。
在回答有关中国对越南在印度支那扩张的态度时,黄华外长指出:越南在印支的侵略行径不是一个局部的、孤立的行动,而是苏联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南之所以这样猖狂,是由于它有苏联的支持。越南的扩张野心是配合苏联南下太平洋的战略计划,是为这个战略计划服务的。越南的侵略和扩张已经威胁到泰国、马来西亚和整个东南亚地区。他强调指出,中国政府已经表明,如果越南对东南亚国家发动侵略,中国将站在东南亚国家一边。
黄华外长谴责苏联利用古巴雇佣军在非洲进行渗透、颠覆、侵略和扩张活动。他重申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即:支持非洲国家反对一切外来侵略,主张非洲国家的问题由非洲国家和人民自己解决。
当记者要求他对正在伦敦举行的关于罗得西亚问题的会议进行评论时,黄华外长说,津巴布韦问题,只有在尊重津巴布韦人民和前线国家的正当愿望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解决,才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稳定。他表示希望参加伦敦会议的各方继续努力,使会议取得进一步进展,使问题得到有关各方都满意的解决。
谈到中东问题的时候,黄华外长指出,只有以色列撤出它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谋求全面解决,中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有记者问,黄华外长对阿富汗最近的局势有什么看法。他说,中国对阿富汗目前的局势很关切。阿富汗现在局势很动荡,“我们希望阿富汗保持独立,保持稳定,保持发展。”
谈到关于中英两国在能源等方面的合作问题,黄华外长说,中国在三年经济调整期间,要着重发展能源,包括燃料、动力。在这些方面,中国已经在同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进行合作,包括开采煤炭,勘探石油。英国在石油化工与合成纤维等方面较有经验,存在着同中国合作的前景。
有记者问到在香港的投资问题。黄华外长说,新界租约到一九九七年到期,现在还有时间。中国的根本态度是:在将来解决新界问题时,要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他还说,昨天在中英双方的会谈中也涉及这个问题。双方同意就这个问题保持接触。


第3版()
专栏:

姬鹏飞出席墨西哥三重奏团音乐会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日电 墨西哥三重奏团今天在民族宫举行音乐会,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姬鹏飞副总理出席了音乐会,并在演出休息时会见了小提琴家曼努埃尔·苏亚雷斯、大提琴家卡洛斯·普列托和钢琴家豪尔赫·苏亚雷斯。姬鹏飞副总理赞扬这个由三人组成的演出团体规模虽小,但演出效果很好。他说,墨西哥的文化艺术很受中国观众的欢迎。墨西哥艺术家们表示,能在中国演出感到非常高兴。
墨西哥三重奏团成立于一九七五年,每年要举行一百次音乐会。今晚,三位音乐家演奏的作品,包括墨西哥著名作曲家曼努埃尔·庞塞的三重奏《浪漫曲风格》和贝多芬的D大调三重奏《志气》、斯美塔那的G小调三重奏作品第十五号等。他们很协调地把三种乐器的演奏融合在一起,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每种乐器的特色,使观众在近两小时的演奏中始终沉浸在愉快的艺术享受中。
墨西哥三重奏团是昨天到达北京的。他们将在武汉、长沙和广州等地继续访问演出。


第3版()
专栏:

华总理访问意大利日程
新华社罗马十一月三日电 华国锋总理于今天中午到达罗马,应意大利总统和总理的邀请,对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
华总理在三天的访问中将会见意大利共和国总统亚历山德罗·佩尔蒂尼,并出席这位意大利国家元首为欢迎他而举行的午宴。他将同意大利总理弗朗切斯科·科西加进行两轮会谈,就加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国际形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广泛交换意见。这将是两国政府首脑第一次会晤。
华总理在访问期间还将会见意大利一些政府部长,同社会名流和企业界人士进行广泛的接触。
十一月四日,华总理还将到中世纪伟大的旅行家、中意关系史上著名的友好使者马可·波罗的故乡、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进行一天的访问。
随同华总理进行这次访问的余秋里副总理将在同一天赴意大利北部的工业城市都灵进行访问。同时,黄华外长将赴圣马力诺共和国进行一天的访问。


第3版()
专栏:

华总理参观牛津大学和舍伍德农庄
坎德公爵设午宴欢迎华总理
新华社牛津十一月二日电 华国锋总理一行今天下午在参观著名的牛津大学时,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一进入大学区,立即可以感觉到一种青春和活跃的气息。人们成群地挤在路旁欢迎华总理。许多人举着欢迎的标语牌,跳跃欢呼,更多的人随着参观的队伍向前流动。在参观过程中突然增加的许多业余摄影记者抢着拍镜头,这使欢迎队伍显得更加热闹。
华总理到达大学后,首先由牛津大学副校长理查兹陪同参观了大学的波德林图书馆的许多古老版本的书籍和手稿,其中有中国的《三国志传》,还有鲁迅书信手稿的影印本。接着,华总理一行分组参观了大学的牟顿学院。在这里,华总理看到了在那里等候着欢迎他的中国留学生。华总理同他们热烈握手,勉励他们好好学习。
在牟顿学院,华总理受到牛津大学校长、前首相麦克米伦的热情接待,并同他一道喝茶。八十五岁高龄的麦克米伦是在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赶来接待华总理的。他还向华总理赠送了两卷本的牛津英文大字典简编。牟顿学院是牛津大学所属的三十四个学院中最老的一个,有各科学生二百五十多人。学院有各科教师约五十人,负责指导学生的研究。
参观后,华总理等乘高速火车返回伦敦。
新华社牛津十一月二日电 华国锋总理一行今天上午在前往参观英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的途中,访问了牛津以南达特先生经营的舍伍德农庄,这是华总理第一次参观一个英国农庄。
在参观过程中,华总理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和询问了农庄生产的各方面情况,对农庄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给予很高评价。
达特先生的农庄所在的泰晤士河地区,是英格兰南部的一个重要农业区。达特一家经营两个农庄,共有土地六百公顷,其中四百公顷种小麦,其余种玉米和牧草。农庄共饲养奶牛二百多头,羊三百到四百头以及若干头种牛。小麦每公顷产量达六吨(每亩合八百市斤)。平均每头奶牛年产牛奶约六千七百公斤。农庄年产小牛二百五十头,除一部分留作奶牛外,其它在饲养到一定时候,就作为菜牛出售。农庄雇有十一名农业工人,他们都受过农业专科教育。
今天,泰晤士河地区天气晴朗,出土不久的麦苗,嫩绿而茁壮。上午十点半左右,华总理在英国农业部政务次官威金先生的陪同下来到农庄。英国女王驻牛津郡的代表约翰·汤姆森爵士特地赶来迎接,并向华总理介绍农庄主人达特先生。
农庄主人达特先生一家为这次访问作了充分准备。附近农庄的很多农民也赶来参加欢迎行列。许多电视和摄影记者也一大早从伦敦赶来,拍摄这些难得的场面。农庄附近一所小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也带着八十多名小学生赶来欢迎中国客人。
华总理到达时达特先生率领全家在路边迎候,他对华总理说:“欢迎你在这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到我们农庄访问。”达特先生亲自陪同华总理参观农庄的各个部分,并亲自开车陪同华总理到农庄机场观看直升飞机喷洒化肥的表演。华总理非常有兴趣地观看表演,随后向驾驶员详细询问飞机洒肥的具体情况。
接着华总理走向附近的一群天真的孩子。他们很早就赶到这里欢迎中国客人。华总理走近时,孩子们一齐欢呼雀跃。华总理用手抚摸其中一个满脸顽皮相的孩子,问他几岁了。这个孩子看到中国客人显得有点拘谨,但是他很快回答说:“九岁!”华总理又亲切地抚摸周围几个孩子并询问他们的年龄。
达特先生对华总理说,“我相信这些孩子将永远记住这次的会见。”
参观结束时,达特先生的小女儿海伦向华总理赠送了一个该农场乳牛的模型。牛津地区加洛韦种牛协会向华总理赠送了一头加洛韦种小公牛,并提供了这头小公牛的家谱。协会代表说,这种牛毛皮厚不怕冷,适合在山区饲养。
华总理感谢英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接待。他说,他相信这头小牛将在中国的山区得到很好的饲养和繁殖。参观过程中,华总理还访问了农庄工人梅森的家庭,并同梅森夫妇及他们的孩子在草坪上一起照了相。
新华社牛津十一月二日电 华国锋总理和坎德公爵今天都表示希望中英两国的贸易关系能持续发展。
华总理是在访问了牛津郡一家农庄之后于今天上午到达这里的。坎德公爵在为欢迎华总理而设的午宴上讲话时透露:“今年头七个月,中英两国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贸易额”。他希望,两国广泛的贸易关系今后还会更快地发展。
华总理接着讲话,他感谢坎德公爵为加强中英两国的相互了解,为发展两国的科技合作和经济贸易关系作出的贡献。
华总理指出,中英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有了令人满意的进展。预计今年的贸易额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在谈到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时,华总理说:“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是灵活的。国际上各种通用的形式,例如补偿贸易、合作生产、来样加工、来料加工等,我们都愿意考虑。”他还说:“我们还愿意同外国举办合资企业,也将继续聘请外国专家帮助我们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华总理指出,我们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同英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各自国家的发展,而且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也有积极意义。
余副总理出席了宴会。
代表英国各大公司的工商界人士也出席了宴会,他们对发展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怀有很大兴趣。(附图片)
图为华总理在牛津大学参观。
华总理参观舍伍德农庄。图为华总理同达特先生一家亲切交谈。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3版()
专栏:思想评论

为国家分忧解愁
王涵
一副两百斤的担子,如果一个人挑,那就是要挑两百斤;如果两个人挑,那就每人分挑一百斤;如果是四个人挑,那就是每人分挑五十斤。这道简单的算式,大概是连小学生都明白的。用一句俗语来表述这道算式,叫做“千斤重担众人挑”。这个道理,我想不仅应该用于挑担、干活方面,而且同样应该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应当提倡一种为国家分忧解愁的精神。
“四人帮”被粉碎三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时代。只要把三年来的变化同“四人帮”横行期间作个比较,就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带有根本的性质: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我们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重新回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而且正沿着三中全会指引的正确路线,向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迈步前进。看到这个根本变化,承认这个根本变化,我们就会对前途更加充满信心。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林彪、“四人帮”留下来的祸害,不是问题成堆,用“堆”来形容大大不够了,而是问题成山。比如,一方面大批城市青年待业,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还不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住房拥挤的问题也很尖锐,一家几口甚至几代人挤在一间狭小的住房里,因为房间里只能放一张桌子,做教师的要等孩子做完了作业再备课。还有工资待遇低,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等等,真可谓是百端待举,百乱待理。无疑地,我们碰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是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旧社会的困难根本不同,与“四人帮”横行时的困难也根本不同,但要解决这些困难,又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
怎么办呢?有一句古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顾宪成根据这两句话的意思还写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说,在读书的同时,要关心国事、天下事,关心天下的兴亡。翻看一部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一直到辛亥革命、北伐革命,有多少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了使中国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为了使中国早日独立富强起来,挺身而出,作出了无数的艰苦努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今天的每一个有觉悟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当然更应该为国家争挑重担,分忧解愁。用全副精力去关心实现四化的大事,不用说,做党员的,当干部的,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必须正确看待大形势和小形势。我们有些同志对于粉碎“四人帮”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对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是十分欢欣鼓舞的,但是,一想起自己的生活还比较艰苦,房子的困难长期没有解决,家里的一个孩子还没有安排工作之类,不免皱起了眉头。这种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个人、家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比国家遇到的困难,容易看得见、摸得着。这些困难当然应当逐步妥善解决。作为领导,应当尽力早些把它解决好。但是,如果暂时还没有条件解决的话,我们还是要劝这些同志一句话: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因为我们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许多困难,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经济才能得到解决。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的巩固,社会的安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最终都取决于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大形势和小形势是对立的统一。总的来说,大形势和小形势是一致的。农业上去了,农村经济情况有了显著的好转,反映在市场的副食品供应方面,就会丰富起来。现在,我们到菜场里去看一看,就会感到副食品供应有了很大的好转。所谓“小菜篮里看形势”,从一个局部来讲,有它一定的道理。然而,锅里有,要有一个过程,锅里有了再到碗里有,也需要一个过程。既然叫百废待兴,不是一废、二废待兴,那就要逐一地解决问题。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十个手指头捺十个跳蚤,结果一个也捺不住。总要有轻重缓急之分,有先后次序之分。一九七九年全国计划安排就业人数共七百多万人,已经安排了四百多万人;上海四十万知识青年已经基本安排了。目前正在安排一九七八年中学毕业的知识青年三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呵。安排这么多人就业,确实是一件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怎么可能一个早上就全部解决问题呢?总要有一个先后安排的过程。而且,根据四化建设的需要和当前国民经济的状况,要有一部分人到市属农场去,不可能都留在城市;留在城市能够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去的人数也是不多的,大部分要分配到各种集体所有制单位去。要克服一部分青年中重工矿、轻农场,重全民、轻集体,重生产、轻服务的倾向。一个小家庭安排开门七件事,尚且要费一点周折,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有九亿人口的大“家”呢!总之,我们应该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为国家、为党分担一些困难。国家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做主人就应当有当家作主的气概和责任。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做到把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上下齐心,同心同德,那么,纵然在前进途中有不少困难,也总是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的。
现在,人们对于党的少数干部作风问题议论颇多。应当说,在党风方面和有些工作中,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干部搞特殊化,有官僚主义作风,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正在采取有力的措施,认真地加以解决;但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说,粉碎“四人帮”后,大部分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好的,正在为着实现四化而尽心竭力,搞特殊化的,只是极少数,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对于这个确实应当正视的问题,也还有一个怎样正确对待的问题。如果不作具体分析,一不能帮助解决问题,二不能鼓舞斗志,只会使人松劲泄气。怨天尤人,天不会帮你的忙,尤人也于事无补。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如果我们大家都能以这样的积极态度来对待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家就会想到一块去,通过教育和批评帮助,克服这些缺点、错误,继续前进。
闹事也不是解决困难的有效办法。有些人以为,闹一闹,冲一冲,或者制造一点什么事端,给领导施加压力,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想法,实践证明是十分有害的。闹事,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找到更多解决困难的办法,三只会破坏安定团结的好形势。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的。大轰大嗡,聚众闹事,使得本来可以逐步解决的问题也不得解决,使得领导和群众不能聚精会神搞四化。无理不应闹,有理也不能闹。生产搞不上去,解决各种困难问题就失去了基础。所以,我们不赞成用闹事的办法来解决面临的困难问题。
当然,这并不能容忍那种官僚主义作风、对群众的痛痒采取漠然视之态度的存在。那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努力又是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并不赞成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来拖、推、踢。最近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重视各地群众的上访,倾听群众的呼声,体谅他们的实际困难,根据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帮助解决问题,群众是拥护的。有些问题,开动一下脑筋,作一番努力,也不难得到解决。有些要求是合理的,但一时不能解决,只要把情况说清楚,群众也是会谅解的。至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应当晓以大义,坚持原则,不能迁就。总之,我们强调为国家分忧解愁,与党同心同德,但这决不能成为有人漠视应当解决的问题的一种借口。各级领导都应当关心群众的生活问题,满腔热情地、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一些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同样是为国家分忧解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已经损失了不少时间,这个损失了的时间必须赶紧抢回来。现在我们终于取得了有利于我们迅速开展和平建设的国内外环境,如果再不抓紧目前这个难得的宝贵时机,全力以赴地、千方百计地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这一代人就对不起国家民族,对不起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对不起革命先烈和子孙后代。”这一段话说得多么语重心长、多么恳切!我们一定要和党、人民站在一起,急党之所急,急国家之所急,争挑重担,埋头苦干,把损失了的时间夺回来,把至关紧要的四化搞上去。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同心同德,团结起来搞四化,聚精会神搞四化,一定能够把实现四化的第一个战役打好。
(原载十月二十八日《文汇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