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79-11-24

1979-11-24新闻联播 文字版

花将开得比任何时代更鲜美

第6版()<br/>专栏:<br/><br/> 花将开得比任何时代更鲜美<br/> 安徽民间歌手 姜秀珍<br/> 回想几年前,<br/> 我们是“牛鬼”,<br/> 关在牛棚里,<br/> 一天三请罪。<br/> 文坛恶霸放飞刀,<br/> 各级文联砍粉碎,<br/> 电影戏剧被枪毙,<br/> 民族文化全灭毁。<br/> 看在眼,痛在心,<br/> 一腔热血遭冰水,<br/> 天昏地暗乌云盖,<br/> 毒得空气都发霉。<br/> 今天感谢党,<br/> 我们成宝贝,<br/> 派到首都来,<br/> 参加文代会。<br/> 大家走到机舱里,<br/> 心情激动掉热泪,<br/> 我们这些老金牛,<br/> 插上翅膀尽情飞。<br/> 人在飞啊心在飞,<br/> 伟大祖国也在飞,<br/> 飞向四个现代化,<br/> 把失去的时间快追回。<br/> 代表到旅社,<br/> 老友喜相会,<br/> 时隔十九年,<br/> 谁也难认谁。<br/> 十年刀山滚过来,<br/> 失去多少老前辈。<br/> 大家见面第一句:<br/> 我们都是幸存者,<br/> 黑发折磨变白发,<br/> 好人被摧成残废,<br/> 今天虽然人归队,<br/> 艺术青春却难归。<br/> 艺苑开盛会,<br/> 党又送春回,<br/> 听到好报告,<br/> 年轻几十岁。<br/> 谁说头上尽白发,<br/> 我们还是红小鬼,<br/> 党又给戴上红领巾,<br/> 让我们参加少先队。<br/> 重整旗鼓再出征,<br/> 焕发青春劲百倍,<br/> 为四化谱写新战歌,<br/> 献出一切力量和智慧。<br/> 人民关心的文艺花,<br/> 在民主树上绽蓓蕾,<br/> 等到来年春三月,<br/> 花将开得比任何时代更鲜美!

有感于卡玛罢宴

第6版()<br/>专栏:<br/><br/> 有感于卡玛罢宴<br/> 李庚辰<br/> 读了《人民日报》上美国朋友卡玛罢宴的消息,想讲几句话。关于外宾的事不想多说了,只说一说内宾的事吧。<br/> 所谓“内宾”也者,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的“宾”,他们不过是来自上边或其它地方的人,什么首长啦、书记啦、检查团啦、参观团啦、工作组啦,以及什么会议的参加者、协作单位的人员,等等。这些人到一个地方,是做工作去的,并不是去作客的,本来用不着盛宴接待。然而不然,尽管有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的禁止,有些地方仍然照宴不误。上上下下,累计起来,花费在这种接待“内宾”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决不会少于用在接待外宾上的。<br/> 宴请“内宾”的事禁而不止,大概同我们的古国遗风有点关系。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君主——官主传统的古国,接官之风,盛行了几千年。尽管已经解放了三十年,但很多人并没有从这种遗风中解放出来。在下边的人,对于上边来的人,不盛宴接待,好象总是觉得有些失礼,有的还怕得罪上司;而上边下去的人,也觉得好象理应如此,并不象卡玛那样感到别扭难受,有的还用宴的丰俭来衡量下边对自己尊敬、热情的程度。总之,这些人并不以此为耻、为鄙,有的反而以此自得、为荣,这就禁也难了。<br/> 内宴不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管怎样吃得不亦乐乎,概不由个人掏腰包,而且总能找得出名目报销。有的同志,对此还有一种糊涂观念,他们总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有极大的优越性,是永远吃不垮的。社会主义有极大优越性固然不假,然而,这能成为任意用公款吃喝的理由吗?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习气不打掉,是会毁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br/> 年轻的卡玛,作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还能够提出“这得花多少钱?这钱是哪里来的?”这样尖锐的问题,而我们的一些以人民公仆自居的人,反而醉眼朦胧,不去认真想想这个问题,有意无意地充当着大嚼社会主义的蝗虫,这能问心无愧吗?<br/> 面对卡玛的罢宴,我们应该大大清醒一下了。荡除官场的遗风,堵住财政开支上的漏洞,看看群众的生活,主动罢宴,把吃劲转变成干劲,卡玛也就算不空罢宴一场了。如果有人还不肯罢宴怎么办?办法还是很多的。据报载,吉林省某地的一个公社社员,一气之下,掀掉了生产队招待内宾的筵席。我想,用别的办法都制止不了的时候,这或者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吧。

合力与分力

第6版()<br/>专栏:<br/><br/> 合力与分力<br/> 范咏戈<br/> 物理学上,有“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近日读报,发现社会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合力”与“分力”。<br/> 十一月十日《人民日报》登了一篇关于北京医院出国人员努力节约外汇的报道。说该院到日本考察的人员,出国服装费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该做四件的,只做三件;在国外住简易旅馆,吃大众饭菜。去加拿大、美国学习的七位同志,有一次想去参观一个著名动物园,到门口一打听,一张门票要两元五角美金。同志们想,七个人要十七元五角,这得祖国农民卖多少土特产啊。于是,又悄悄从公园门口离开了……<br/> 就在发表这则报道的前两天,该报登有一则韩丁女儿卡玛在中国“罢宴”的短讯,说某地从省到村,一日三宴款待卡玛,“连早上也是酒席”,卡玛终于忍无可忍,在发出:“这得花多少钱?这钱是哪里来的?”的质问后“罢宴”了。<br/> 我把它们剪辑在一处,为的是把四化建设的“合力”与“分力”看得更清楚些。<br/> 我国实现四化的任务,象是一个很大、很重的轮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干部、群众正在协力推动它,形成了一股向前的伟大的“合力”。这“合力”中,有干部的艰苦奋斗,有攻关的劳顿,有烈日下的辛勤汗水,有警惕的戍边等等。象北京医院出国人员那样,对向往的动物园退避三舍,当个人遇到穿与玩的机会时,能够想着国家之难,农民之苦,这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合力”。我相信,当祖国收到该院节余的一万元外汇时,是会象母亲收到儿子寄来的十元八元汇款一样感到自豪的!假若我们全民族,我们全国,我们全党,都能以这样一股向前的力量作用于四化建设的轮盘之上,那会产生多大的加速度啊。<br/> 然而,还有各种抵消合力的分力在。官僚主义是分力,谋特权是分力,摆阔、沾光、凌民……是分力。不少分力都带有刺鼻的封建气味。比起合力来,虽不居主流,但我不禁担心,任其发展下去,力量彼长此消,四化的路程将会延长不知多少?<br/> 现在,人们对能不能尽快在我国实现四化,担心的不是国家财力、物力的不足,而首先是人心的齐与不齐;担心的是那些向后、向左、向右的分力何时变成向前的合力。我们希望,那些使着分力的同志尽快校正力的座标,把四化的纤背上肩来!(附图片)<br/>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光兆篆刻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第6版()<br/>专栏:文艺新书<br/><br/>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br/> 邝夏渝<br/> 张志新烈士生前喜爱的文艺书籍中,《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她虽然没有留下读这本书的感想和体会,但可以想见,卓娅和舒拉的精神在她的成长道路上起过作用。<br/> 最近,《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了。这部传记文学的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她用母性的挚爱和自豪的感情,真切地描述了为保卫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卓娅和舒拉的成长过程。<br/> 在苏联卫国战争没有爆发以前,卓娅和舒拉都沐浴在和平幸福的阳光下,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是,他们从小就严格地锻炼自己的品格。卓娅勇于坚持原则,从不姑息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她热情地帮助学习差的同学,甚至为了教一个文盲老太太识字,放弃了去听她喜爱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乐的音乐会。通过这些小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子成长的足迹。舒拉的篇章虽然不多,但是他正直、勇敢、倔强的品德,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法西斯践踏祖国土地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卫国战争,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作者用这些描述告诉我们,英雄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br/>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生命的价值应该怎样衡量?卓娅和舒拉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就是最好的答案。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建立了英雄的业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这正是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锻炼和培养的结果。就象江河的源头是溪流,英雄的行为是和日常的小事紧密相连的。一瞬间的献身行为来自一生的锤炼。这就是该书给予我们的启示。<br/> 一九五二年当中国青年出版社初版《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爱,仅半年时间就连续再版三次,说明了它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今天,我们向青年同志们推荐这本书,相信青年同志们会从卓娅和舒拉的精神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把这种营养变成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物质力量。

思(图片)

第6版()<br/>专栏:<br/><br/> 思〔雕塑〕 俞崧

“五官科”

第6版()<br/>专栏:闻者足戒<br/><br/> “五官科”<br/> 冯光明<br/> 一天,在公共汽车上,有两个似乎很久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在交谈:<br/> 高个子的问:“好久没见,躲那儿去了?”<br/> 矮个子的答:“忙呀,忙得真够呛。”<br/> 高个子:“你们单位,一向事情很少的不就是你在的那个科吗?”<br/> 矮个子:“老早调了。”<br/> 高个子:“调那儿去了?”<br/> 矮个子:“五官科!”<br/> “什么,五官科?”高个子惊奇起来:“你不是学财经的吗?怎么改行从医啦?”<br/> “不是到医院的五官科。”矮个子解释说:“而是我新调的科,有五个科长,就我一个‘员’,所以,人们管它叫‘五官科’……”<br/> 高个子恍然大悟:“啊,官多兵少,难怪你忙得连面都见不到!”

这里有一扇窗——写在张志新的故乡

第6版()<br/>专栏:<br/><br/> 这里有一扇窗<br/> ——写在张志新的故乡<br/> 王干之<br/> 在黄家花园街上,<br/> 有一扇窗。<br/> 它象人类的眼睛<br/> 把历史觑望:<br/> 它看见了<br/> 真正的历史悲剧,<br/> 一个共产党员呵<br/> 被残杀在人民法场上!<br/> 在黄家花园街上,<br/> 有一扇窗。<br/> 暗无天日的时刻<br/> 它会发光。<br/> 一阵琴声,<br/> 刺穿国民党达官显贵的心;<br/> 一声声呐喊,<br/> 叫反动派魂飞魄丧……<br/> 在黄家花园街上,<br/> 有一扇窗。<br/> 一个勇敢的战士<br/> 从这里起步,<br/> 时光<br/> 把真理的钻石磨得发亮!<br/> 没有民主和法制,<br/> 哪有生机勃勃的景象?<br/> 在黄家花园街上,<br/> 有一扇窗。<br/> 我们祝愿它永远发光闪亮。<br/> 让它烛照<br/> 历史的行程,<br/> 让它暴露<br/> 一切反动魍魉……

湛氏的言行

第6版()<br/>专栏:温故知新录<br/><br/> 湛氏的言行<br/> 娄书武<br/> 据《晋书》载:东晋陶侃的父亲陶丹,聘豫章新淦湛氏,生侃。陶氏贫贱,湛氏靠纺织维持生活,并供给陶侃读书交友。后来陶侃在浔阳做小吏,管理鱼粱工作,曾托人带了一罐糟鱼回家孝敬母亲。湛氏立即将原物封回,并写信责备陶侃说:“你给官家做事,拿公家东西送我,不仅对我没甚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一年冬天,有个孝廉叫范逵,过访陶侃,适逢大雪。陶家生活困难,无法招待客人。湛氏就偷偷拆了自己的铺草喂范逵的马,又剪下自己的头发卖掉,买食物款待范逵。范逵得悉此事,对人称赞说:“不是这样贤德的母亲,教不成这样好的儿子。”后来,陶侃终成东晋名臣。<br/> 从湛氏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劳动妇女那种吃苦耐劳,克己奉公、严于教子的崇高美德。这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表现。多年来,在“四人帮”控制的帮刊上,人们只能看到吹捧吕后、武则天之类“法家明星”的权变“治术”,不禁使人们对中国妇女史感到空虚。鲁迅先生说得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br/> 一千五百多年前湛氏的言行,为如何做人作出良好的示范。是克己奉公,还是损公肥己?对子女是严格要求,还是溺爱宠惯?这是个原则的问题。今日的湛氏无疑要比古代为多,人们在热切地盼望着看到她们的事迹。

镜子与火炬

第6版()<br/>专栏:<br/><br/> 镜子与火炬<br/> 潘仁山<br/> 仲夏的黄昏,漫天飘落着淅淅沥沥的细雨,洒在挺拔的白杨树上,凉风吹来,其声萧萧。白杨树下,一列整齐的宣传栏前,围着一群人,争相观瞻。当我披着雨衣经过这里的丁字路口时,蓦地想到:今天不是星期天吗?又下着雨,为何这群人却被磁石般地吸引着?我信步前去看个究竟。<br/> 哦,原来这里新近设置了“向革命烈士张志新同志学习”的画廊,庄严地陈列着志新同志生活、工作、学习的照片,还配着纪念她的情深意切的剪报文章。这图文并茂的画廊,此刻,成了捍卫真理的伟大战士的“纪念廊”。于是,撑着伞的、披着雨衣的和干脆冒着雨的观瞻者们,在依稀可辨的暮色中,以崇敬的热切心情,默默地悼念、学习党的好女儿——张志新。<br/> 观瞻者们是如此真诚,久久地凝视着张志新的遗像,认真地阅读着篇篇文章。<br/> 啊!此时此地,在我的脑海里,陡然涌起滚滚的思潮,尽管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可是,我却异常清晰地从志新同志风神英爽的眉宇间,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情操;从她那凝神弹拨的铮铮铿鸣的琴声中,听到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沉雄壮烈的正气歌;从她那深夜苦读经典著作专注深思的神情中,窥见到她思想前进的轨迹……<br/> 夜幕降临了,细雨霏霏,画廊的檐前,大滴大滴地滴着水珠,犹如人们心灵深处涌出的清泪,不时滴在一位穿着洁白衬衣的青年工人宽厚的肩上,凉丝丝地,他象毫不觉察似的,观瞻着,默读着,从中汲取坚持真理的精神力量。<br/> 一对男女青年,共撑着一把碧绿的尼龙伞,头挨头,肩并肩,细心地静静地观瞻着。今夜,他们似乎忘记了互诉衷情,然而,青春的心湖啊,激起了层层的涟漪,体味着生活的道路、人生的真谛和革命者特有的品格。<br/> 画廊里银白的日光灯终于亮了。这时,来了一位风尘仆仆、袒露着古铜色胸膛的农民。他顾不得长途跋涉的劳累,把用塑料布包得紧紧的行李卷往画廊的角落一撂,伫立观瞻。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是如此的严峻坚毅。恼人的雨水洒遍了画廊的玻璃。他顺手捏起褂子的袖口,细心地抹去玻璃窗上的雨水,继续认真地阅读那捍卫真理的篇章。他读得那么真诚,那么入神,以至被青烟袅袅的卷烟烧痛了他的手指。当他拿起即将烧完的烟蒂猛吸一口时,神情激愤,“不去为真理为捍卫党的利益而斗争,见错不纠,不促其改变,还算什么共产党员!”他操着冀中口音喃喃地念出声来,似乎烈士生前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深处。这时,我瞥见他的上齿咬得下嘴唇陷进一排深深的齿印。……<br/> 雨停云散,夜风送爽,湛蓝的夜空闪烁出晶亮的星星。在这宜人的夏夜,前来观瞻烈士画廊的人更多了,然而秩序井然,一些观瞻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去了,另一些人接踵而来。在这众多的观瞻者中,有一位中年妇女读得最认真。她几乎是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地读完这些文章。她越读情绪越激动,不时用手帕拭去潸然流下的泪水。她边默读、边默记。噢!她不就是我多次见到过的在树荫底下讲那娓娓动听故事的幼儿园老师吗?此刻,她要把张志新烈士的英雄事迹,与杨开慧、赵一曼、刘胡兰、江竹筠等无产阶级女英烈的故事编在一起,列入她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好为祖国的花朵,播种下红色的种子。<br/> 此情此景,引起我深深的思索。我的眼前,忽然幻化出一面充塞天地、清光照彻人间的巨镜。在它面前,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显得如此的真诚、善良和美好;个人主义的私心杂念,显得如此的可鄙、渺小和无聊;而林彪、“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黑心肝,显得何等丑陋、歹毒和横暴!思索着、思索着,在我的眼前,又幻化出一把永不熄灭的冲天火炬,它点燃了无数解放思想、捍卫真理的新火炬,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