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雕像与木偶
——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译后随想
蒋承俊
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小——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读了它,使我们深深热爱那些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而献出自己一切力量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们,憎恨那些集卑鄙、残暴和可耻于一身的丑类。
伏契克是捷克斯洛伐克劳动人民的忠诚儿子、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法西斯军队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伏契克毅然留在布拉格领导斗争。一九四一年春,党的第一个地下中央委员会被破坏不久,他又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畏的精神,主动与另外两位中央委员一起,建立了第二个中央委员会。那些年月,希特勒的秘密警察疯狂搜捕共产党地下领导人。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者被逮捕,受酷刑,被屠杀。由于叛徒的出卖,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伏契克在布拉格被捕了。《报告》就是他在监狱里迭遭酷刑、备受折磨,随时都有被送上绞刑架的处境中,得到一个捷克斯洛伐克看守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的。这是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用鲜血凝成的一部壮丽的诗篇。
死,对于怯懦者来说,具有无比的威慑力量。然而在英雄们面前,它却是那样地简单、平常。伏契克跟他的同志们就是这样:“我们对死亡有足够的估计。我们都知道,一旦落到秘密警察手里,就不会再有生还的希望。在这里我们正是根据这一点来行动的。”伏契克从被捕的那天起,就受到极其残酷的拷问和毒打,处于死亡的边缘,难友们都为他做了临终祈祷。但他却以坚强的毅力,忍受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折磨,从死亡的床上醒来了。敌人见棍子和镣铐未能制住伏契克,便从精神上来折磨他:带来他的爱妻跟他“对质”,当着他的面毒打他的战友,带他去“逛”他所热爱的金色的布拉格……这一切手段,无非是想诱使他产生一分钟的动摇、一瞬间的犹豫、一闪念的恐惧,从而毁灭他毕生的信念。然而,敌人的鬼蜮伎俩落空了,伏契克不曾闪现过一丝杂念,他对人民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活一天就同敌人斗争一天。他组织并领导“狱中集体”向纳粹匪徒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把铁窗里的今天和自由的明天连接在一起”,他也用笔作刀枪,在狱中坚持写作。
伏契克在《报告》中怀着热爱和感激之情,谈论“狱中集体”。受尽折磨的人们的兄弟般的友爱,具有一种向心力,能把大家凝结成一个整体。伏契克在《报告》里用许多生动的事例,说明这种友爱的威力,它能穿透墙壁,拥抱所有的牢房。这是一种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可征服的力量。伏契克在《报告》中,怀着极其深厚的爱,写出了这个集体里众多的英雄人物的真实特征。如工人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叶林涅克夫妇,平时显不出是英雄人物,可是在敌人面前却坚强如钢。当秘密警察闯进他们的家时,他俩并肩站着。妻子问丈夫:“现在怎么办?”丈夫回答:“我们去死。”她没叫喊一声,也没摇晃一下,而是面对瞄准他们的枪口,用一种十分美丽的姿势把手递给她的丈夫。她以往是爱哭的,可是在狱中却不曾流过一滴泪。她最后的遗言是:“请转告外面的同志,不要为我难过,也不要被这件事吓住。我做了工人阶级要求我做的一切,我也将按照它的要求去死”。
伏契克向那些经过这场灾难而活下来的人们提出一个要求:不要忘记这些好人,要热爱这些为他人、也为自己而牺牲了的人。他以全部热情赞颂:“每一个忠实于未来,为了美好的未来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座石质的雕像。”是的,人们热爱、崇敬他们。伏契克在《报告》里雕塑了一座座高大的英雄雕像。他冒着生命危险,以火一般的热情,忠实地记录下这些肝胆照人的英雄。他笔下的英雄人物朴实无华,个个都表现出真金不怕火炼的坚强性格。他们的英雄主义是无私的、谦逊的。他们真正当得起大写字母的“人”的称呼。
伏契克也要求人们要警惕那些“妄想阻挡革命洪流的腐朽过时的人”——那些大大小小的木偶。他们是些出卖灵魂、丧尽天良的禽兽,用别人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地位,用别人的鲜血来填塞自己的欲壑。有奶便是娘,苟且偷安——就是他们的处世哲学。伏契克那双无比敏锐的眼睛,从死亡中复活而被唤醒的感官,最能觉察这伙败类。象叛徒米涅克,这个曾经冒过枪林弹雨的人,现在却在秘密警察的皮鞭下,丧失了勇气,于是用出卖组织、同志以及自己的情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他终于被集体所摒弃。伏契克在《报告》里痛斥了那些不配作捷克斯洛伐克人的刽子手。这些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会变得比魔鬼更可恨。他们都是些极为阴险、狡猾、凶残的木偶,受法西斯和各种反动势力牵动的木偶。正是这些木偶构成纳粹反动统治的支柱,是黑暗时代的灾星。
伏契克英勇就义已经三十六年了。《报告》从一九四五年在捷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人民中广为流传。在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先后发行过两个根据其他文字转译的版本,对我国读者起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今天,当我根据捷克原文本,译完这部闪耀千秋的著作时,耳际好似又响起了他被押赴刑场时高唱的《国际歌》歌声,眼前呈现出一座座巍然矗立的高大的英雄塑像,但同时,也瞧见了正在地球上一些阴暗角落晃动的一只只木偶的黑影。我想,所有读过或将要读到伏契克这本《报告》的正直的人们,都会永远记住伏契克用鲜血和生命发出的谆谆嘱咐:“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是的,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献身的人们,都无不感谢伏契克真诚的提醒: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警惕那些公开的和隐藏的、残忍的和阴险的、形形色色的木偶!(附图片)
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座伏契克纪念碑


第6版()
专栏:

女星之死
胡征庆
九月,在巴黎郊外的蒙特巴拉斯墓地上,两百多人聚集在一起,为美国著名的电影女演员琼·西伯格送葬。人们向她安息的精致的棺木,投下一束束黄色的玫瑰、雏菊和百合花。在瑟瑟秋风中,有些送葬者噙着眼泪,默默地悼念死者,有的人睁着通红的眼睛,愤怒地仰望苍空,有的人举着拳头,嘴里喃喃地似乎在咀咒着什么。
这些送葬者的表情说明,琼·西伯格之死是不寻常的。从西方报纸、杂志刊登的她生前的照片看,她确实是一个漂亮、雅致的女郎。但是,她只活了四十岁,就被死神夺去了生命。
在这个葬礼前不久,巴黎一个僻静的林荫道上停了一部法国雷诺牌汽车,上面盖满了梧桐树叶,琼·西伯格裹着一条毛毯斜躺在车里——她吞服大量的安眠药片而自杀了!警察只是在三天后才发现这件事。
琼·西伯格究竟为什么自杀?这背后有一段曲折的发人深思的故事。她本是美国衣阿华州的农村姑娘,一九五七年,当她十七岁时,被一位电影导演从一万八千名应征的女青年中挑选出来,在《圣女贞德》这部反映法国历史女英雄的影片里扮演主角,因此她被当时的舆论称为“幸运儿”。以后,她应邀到巴黎陆续拍了一些故事片,在西方影坛享有一定的声望。但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象琼·西伯格这样一个由农村姑娘而一举成名的电影演员,她的生涯往往伴随着许多辛酸。这使琼·西伯格增长了对西方阶级社会本质的认识。她结婚后回到美国,为反对种族歧视,在六十年代曾支持那时正在兴起的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对“黑豹党”组织进行过捐献。
琼·西伯格的政治活动,引起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严密注意,把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据美国报刊揭露,有个特务了解到琼·西伯格已经怀孕,于是就在一九七○年四月向联邦调查局献了一个“肮脏的诡计”:为了打击支持黑人民权运动的人,要拿琼·西伯格开刀。具体手段是,在社会上散布流言蜚语,说琼·西伯格所怀的孩子,来自她与“黑豹党”领袖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联邦调查局总部批准了这个阴谋,在下达的备忘录文件中赤裸裸地写道:“琼·西伯格是‘黑豹党’的财政支持者,应予以消除”。
美国《洛杉矶时报》和《新闻周刊》登载了上述诬陷琼·西伯格的消息。于是,一个“谣言杀人”的勾当就加紧进行了。
琼·西伯格读到有关她的这则消息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决定以事实揭露这则新闻是诽谤并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到医院进行未足七月的人工早产。结果,她产出来的女婴是白种,与她的丈夫属同一种血型,但婴儿旋即死去。琼·西伯格拖着孱弱的身体从医院出来,抱着死去的婴儿回到她的衣阿华老家,把婴儿的尸体放在一口玻璃棺材中出殡安葬,为的是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孩子“苍白的肤色”。就这样,琼·西伯格得了精神分裂症,每逢女儿逝世周年的日子,她都企图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次她的自杀,也恰是这一个日子。
琼·西伯格之死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一番震动,报刊纷纷发表评论,认为“琼·西伯格的故事说明联邦调查局有多残暴,而且还不止干了这一桩事”。例如联邦调查局曾在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下榻的旅馆房间装了窃听器,企图录下他的所谓“阴私”,并打算以此来造谣,促使马丁·路德金自杀。结果马丁·路德金并未自杀,却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白人种族主义者暗杀了。
据美国报刊的不完全统计,联邦调查局过去使用类似的非法手段,仅镇压黑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罪恶行径,就有二千三百多起。连《纽约时报》也承认,琼·西伯格案件“最沉痛的教训”是,人民大众并不相信美国的法律条文,也不相信政府官员会遵守这些法律条文。
美国电影女演员琼·西伯格被迫害致死的背后说明什么呢?在这个被某些人标榜为“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只要谁触犯或威胁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就会被无情的手段所残害、镇压。琼·西伯格只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意旨下的又一个牺牲品罢了。


第6版()
专栏:

希腊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马细谱
希腊人民的历史象一幅绚丽的画卷,充满许多扣人心弦的史诗。荷马的杰作《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迄今仍在激励着读者。
一八二一年希腊人民开展的民族解放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一样,是希腊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当时正值沙皇俄国为首的“神圣同盟”反动势力称霸欧洲,希腊人民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发动了一场反对奥斯曼帝国四个世纪奴役、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大起义。很快,独立的火炬燃遍了大陆希腊和爱琴海上的各岛屿。次年,希腊召开了第一届国民议会,宣告国家独立,成立了自己的政府,并通过了希腊国家的第一部宪法,确立了希腊的共和体制,从而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
希腊人民的独立战争赢得了欧洲进步舆论的关切和同情。跟希腊人民有着同样遭遇的巴尔干各族人民,或发动起义,或组织志愿队支援希腊人民。德、法、英等国有志愿人员参加。英国伟大诗人拜伦一八二三年奔赴希腊,站在解放战士的最前列,驰骋疆场,为希腊人民的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下述诗句,成了希腊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的号角:
世世代代做奴隶的人
们,你们知否
谁要获得解放,就必须
亲自动手
在希腊人民的革命烈火面前,奥斯曼帝国勃然大怒,发动了一场“反对异教徒的圣战”。它一方面封锁黑海海峡,企图从经济上扼杀希腊,一方面调兵遣将,大规模屠杀希腊居民。镇压起义的暴行骇人听闻。例如,在一八二二年的凯厄斯岛大屠杀之后,使这个原有十一万五千人的岛,最后只剩下一千八百人!
然而,决心为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而战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希腊的每一座城池、每一个村庄都在顽强抵抗。起义部队众志成城,英勇不屈。起义部队的一位指挥员科洛科特罗尼斯说得好:“就是把我国的树木砍光,把村寨烧尽,我们的土地也要永存。即使只剩下一个希腊人,我们也要战斗不息。”
奥斯曼帝国惧怕希腊革命的火焰蔓延到帝国其他地区,不顾一切地从海陆两路围剿起义者。一八二二年六月,马赫穆德帕沙率领三万土军围攻伯罗奔尼撒半岛,妄图铲除这个起义中心。在寡不敌众的危急时刻,希腊政府被迫从陆地撤退到海岛上,最后又搬到轮船上办公,继续指挥战斗,为被压迫被奴役的小国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作出了光辉的榜样。经过九年浴血奋战,希腊人民终于排除了大国的干涉,捍卫了自己的独立成果,使古老的希腊国家重放光芒。
希腊人民的这一伟大胜利震撼了欧洲。它标志着希腊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希腊人民把三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定为国庆节,表达了继往开来、捍卫独立战争成果的意志和决心。


第6版()
专栏:

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在希腊首都雅典的卫城上,至今还残存着古希腊的著名建筑——祀奉雅典娜女神的巴底隆(意为“处女”)神庙。神庙里原有古希腊艺术家菲迪亚斯用黄金和象牙雕成的雅典娜神像。雕像身穿长袍,头戴战盔,护胸上嵌有女妖美杜莎的头;左手持矛,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尼刻的小雕像。这座高达十二米的雕像,一向被视为古希腊艺术的瑰宝,可惜它后来被罗马帝国的皇帝搬走了。
在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又是农业和园艺、法律和秩序的保护神。她是希腊人最尊敬的神。雅典城就是由雅典娜而得名的。传说她曾与海神波塞冬争夺这个城。众神表示,谁能给人类一件有用的东西,这个城就归谁。比赛结果是雅典娜胜利了,因为她用长矛敲击岩石(一说为播种子于土地)使之立刻长出一株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油橄榄树,这是和平的象征。雅典娜从此成为雅典城的保护神。(郭富)(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地外生命的探索
陈久庚
茫茫无际的宇宙中,除地球外,其它行星上还有没有生命?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极感兴趣和日益关切的问题。现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外生命的探索,已经提上日程并着手进行了。
月球上没有生命
探索地外生命的对象,首先想到的是地球的卫星——月亮。自古相传,嫦娥奔月,吴刚以美酒盛情相待。但天文观测却表明,月亮上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因此,那里没有生命。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二年期间,载人飞船登月六次,实现了上天揽月的幻想。宇航员的实地考察也证实,月球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命的寂静的世界。
但是,月球上是否具备可能产生生命的条件呢?美国载人飞船和苏联月球自动站携带回来的月球岩石和土壤试样的分析表明,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完全没有水,也不存在有机物。因此,看来月球上连最简单的生命也不会有。
火星具有可能产生
生命的条件
其次,就是考虑邻近地球的两个行星:金星和火星。金星的大小和密度都同地球差不多,曾一度被认为是地球的“孪生姐妹”。不少人猜想,金星表面的情况也和地球相似,似乎更应该考虑它是有生命的星球。但是,十多年来,经苏联“金星”号和美国“水手”号、“先锋”号飞船的探测表明,金星的环境同地球完全不同。金星的大气浓密,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极少量的水蒸汽。金星表面的气压达九十大压,相当于地球上一千米深海处的海水压力。金星表面的温度高达五百度左右。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任何生命也是无法存在的。
火星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高级生命的星球,因它自转一周(即一昼夜)的时间只比地球长四十分钟左右,绕太阳公转一周不到二年,同样有气象变化,表面温度在摄氏十五度和负一百五十度之间。特别是一八七七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宣布了一条轰动世界的新闻:发现火星上有“运河”。从此,关于“火星上有人”的议论,差不多使人们兴奋了一个世纪。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水手”号、“海盗”号和苏联“火星”号宇宙飞船的观测和考察,才揭开了火星的“运河”之谜。原来,在所谓的运河区域里,“河床”是由排列着的暗环形山和斑点所组成。从前人们从地球上观测,由于望远镜分辨率低,把它们误认为是“运河”。“海盗”号飞船在火星上着陆后,实地考察并未发现生命的痕迹,更没有遇到“火星人”。
那末,火星上是否存在低级形式的生命呢?“海盗”号飞船采集了火星土壤的样品,在密闭仓内进行了是否有生命的实验,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猜测,至少是在“海盗”号着陆的两个地点不存在生命。但是,也有人根据火星的大气组成,以及火星上确实存在弯曲的河床状地形等现象,而推测火星过去可能存在有生命的物质,或者是具备可能产生生命的条件,只是很可能还处在相当于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前期阶段。
最近,美国一个天文学家宣布,根据他的长期观察,认为火星上有两个地区水分比较充足。美国火星探测器证实,这两个地区的水蒸汽比火星任何其它的地方要多十到十五倍,地球上的许多生物可以在这种条件下生存。因此,这两个地区有可能是火星上仅有的生命存留的地方。
一颗可能存在生命的卫星
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它的大气层和地球的一样厚,而且大气组成同地球早期孕育生命时相似,主要是甲烷和相当数量的氢气。因此,有人认为,这颗卫星的表面可能堆积着有机物形成的有机泥,其下是一薄层甲烷和冰的硬壳,然后是氨和水构成的液幔,其中心是硅酸盐泥外核和固态亚硫酸铁核。他们相信,在土卫六上比火星更有可能找到地球外的复杂有机物。
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号飞船一九八一年将飞过土星,那时就有可能得知土卫六的详细情况了。
(未完待续)(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秘鲁“鸟岛”兴衰的奥秘
安建国
沿着秘鲁海岸,钦查群岛象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浩瀚的海洋上。这些小岛,就是闻名拉丁美洲的秘鲁“鸟岛”。据秘鲁人统计,仅其中一个岛,就有六百多万只海鸟;每天充填钦查群岛众鸟口腹的鱼虾,达一千多吨。从早到晚,岛上海鸟起落往来不绝。上百种羽裳斑烂的飞禽,密密麻麻地栖居岛上,使整个“鸟岛”宛如一幅绚丽而多变的彩色地毯。偶有一两只鸟中枭雄——兀鹰或秃鹫飞临“鸟岛”上空,就会使全岛骚然,众鸟纷纷起飞,黑压压地遮天蔽日。
钦查“鸟岛”不仅是秘鲁沿海的奇景之一,也是秘鲁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岛。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天然肥料厂。群岛地面复盖着厚达几十米的鸟粪化石层。鸟粪化石被视为上好的有机肥料。远在古老的印加时代,聪明勤劳的印第安人已经开始用鸟粪肥改良土壤。秘鲁沿海及鸟拉、兰巴耶克、利伯塔德和伊卡等地区今天所以能成为盛产棉花、甘蔗和水果的膏腴之地,钦查群岛的鸟粪肥功莫大焉。十九世纪以来,钦查群岛上的鸟粪更成了秘鲁的一项重要出口资源。从一八四八年到一九七五年,秘鲁鸟粪肥的总开采量计二千多万吨。
但是,这个曾被誉为南美“飞禽王国”的鸟岛,近二十年来突然开始衰落。海鸟一群群地飞离自己的故乡熟土。秘鲁渔民还在“鸟岛”上发现了成千上万只饿死的飞禽幼雏。不少本来欣欣向荣的“鸟岛”,不到几年工夫就变成了阒无鸟迹的荒岛。
秘鲁“鸟岛”兴衰的奥秘何在?原来,它和洋流——大洋中的水流有关。南美洲西海岸从南向北的“温博特冷海潮”(又称秘鲁寒洋流),流经秘鲁海域,与热带海水相混合,形成一条宽达一百七十五公里的温水带。这里海水温和适度,宜于浮游生物和藻类生长。大量的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使秘鲁沿海成了鱼虾生长的乐园。鱼虾又是吸引海鸟的美味佳肴。秘鲁沿海蔚为奇观的“鸟岛”,完全是洋流影响下的一种奇妙有趣的产物。
一九五七年前后,秘鲁海域内突然出现了另一股从北来的强大的中美洲暖洋流。由于这股洋流是在圣诞节时出现的,故被秘鲁人命名为“耶稣之子”。这股洋流名字虽美,但给秘鲁渔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耶稣之子”使秘鲁沿海水域的水温、含盐度和其它化学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浮游生物、藻类因之大量死亡,海水也发臭。经常活跃在秘鲁沿海的鳗鱼也逃之夭夭。秘鲁捕鱼量惨跌,由过去的年产一千多万吨降到只有几百万吨。秘鲁“鸟岛”因之显露出衰颓之势。“耶稣之子”暖洋流为什么会在秘鲁海域出现,至今还是海洋学者们的研究题目。据有的海洋学者估计,这很可能和近二十年来南极夏令气候紊乱有关。(附图片)
苗地 插图


第6版()
专栏:

《泰晤士报》的风波
周仲贤
有着一百九十四年历史的英国《泰晤士报》,从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发行了第六万零四百七十二号之后,停刊将近一年。与它同时停刊的,还有它的姊妹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其它三个有关刊物。
《泰晤士报》停刊消息传出后,英国朝野为之震惊。当天,英国下院为此进行三个小时的紧急辩论,认为《泰晤士报》停刊是一个“悲剧”。
《泰晤士报》停刊原因何在?原来是因资方与工会之间未能就技术问题即采用新的电子计算机排字达成协议。资方决定引进新技术,将使大量工人被裁减。工人表示强烈反对并决定罢工。《泰晤士报》共有四千八百名工作人员,分属五十多个工会。这次是不少工会联合罢工。于是,《泰晤士报》只好关门。《泰晤士报》因决定引进新的印刷技术而发生的劳资纠纷和经营危机,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
据报道,《泰晤士报》的停刊,给资方造成的损失每月达数百万美元。今年四月,资方曾打算踢开工人出版周刊,在海外印刷和发行,但因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而未成。
《泰晤士报》创刊于一七八五年,原名《世鉴日报》,一七八八年改名《泰晤士报》。它向以历史悠久、消息“灵通”、“权威”闻名于世,在英国国内,更是享有一定的声望,被视为政治家们必读的报纸。它宣称自己是“独立”、“客观地报道事实”。实际上,人们把它看作英国政府的喉舌,在国内外重大问题上,它基本上是反映英国官方的意图。
《泰晤士报》通常每天发行三十万份。与此相反,英国其它全国性日报的销数都很大:
《每日快报》二百四十万份,《每日镜报》三百八十万份,《太阳报》三百九十万份。
《泰晤士报》自停刊以来,已损失约六千五百五十万美元。劳资双方经过近十一个月讨价还价的谈判,最近才达成协议,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十一月十二日,《泰晤士报》重新在伦敦街头出现,当天的发行量为四十万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