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第六委员会上发言
苏联所谓不使用武力建议是一纸空文
据新华社联合国十月二十二日电 中国代表在联大第六(法律)委员会讨论不使用武力问题时指出,苏联提出所谓在国际关系上不使用武力的世界条约草案,是企图用一纸空文欺骗世界舆论,从而为其非法使用武力的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
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指出:“社会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打着‘缓和’的旗号,到处侵略和扩张,制造紧张局势。它凭借着急剧膨胀的军事实力,利用代理人,组织雇佣军,以及采取渗透、颠覆等手段,肆无忌惮地策动武装入侵和军事政变,严重危害各国的主权和独立,威胁世界和平和安全。”
他说,最近在东南亚,“一个国家,在一个超级大国的极力怂恿和支持下,派遣二十万大军对另一个主权、独立的邻国进行野蛮的武装侵略和军事占领。”
中国代表说:“这些侵略行径显然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公然蔑视,是对不使用武力原则的粗暴践踏。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加强不使用武力原则有效性’问题,首先,应当密切联系当前实际,应当把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非法使用武力问题,作为所有方案、文件和建议的检验标准。”
在谈到苏联提出的条约草案时,他指出,这个条约草案把不使用武力原则“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和不干涉内政等重要原则割裂开来”;把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仅仅归结为不得使用涉及任何类型武器的“武装部队”,这实际上是把超级大国炮制的侵略和奴役性条约置于不使用武力原则之上。
中国代表强调说:“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应当包括所有公开或隐瞒、直接或间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对别国进行干涉、颠覆、控制、侵略以及派遣雇佣军和策动‘代理人战争’等在内。”
他说:“应当把在国际关系上非法使用武力同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自卫权以及民族解放运动严格区分开来,并应在文件中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有利于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有利于制止侵略和维护世界和平。”
在讨论过程中,一些代表团要求追究不使用武力原则未能贯彻的原因。墨西哥代表说,苏联提出的条约草案没有一条是墨西哥代表团能够接受的。罗马尼亚和伊拉克代表强调,条约应当明确地规定禁止干涉别国内政。阿尔及利亚、叙利亚等国代表说,这项条约决不能破坏各国人民自卫的合法权利和他们为争取自决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第6版()
专栏:

意政界对勃列日涅夫给意总理的信持否定态度
新华社罗马电 意大利政界人士对勃列日涅夫最近给意大利总理的信明显地持否定的态度。这封信重申苏联从东德部分撤军以换取西欧放弃部署美国巡航导弹和潘兴Ⅱ式导弹的建议。
社会党负责国际事务的领导人里帕·迪梅阿纳说,这封来信对西方国家施加的压力,“越出了一切外交准则,是真正干涉属于国家主权和现存联盟的问题”。他认为这种挑衅行为“势必遭到坚决的拒绝”。
共和党书记斯帕多利尼认为,尽快恢复在欧洲的战略平衡是紧迫的。他说:“北约的有关防御同苏联的导弹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使部署潘兴式导弹和巡航导弹刻不容缓。”
自由党副书记帕图埃利指出,“不能忘记最近几年作为苏联政策特点的在各大陆的军备竞赛和扩张主义”。
天主教民主党的领导人斯佩朗扎说,“勃列日涅夫在愚弄我们”,“大家知道,苏联在军事方面占优势,因此在十二月北约理事会上欧洲重新取得均势是迫切需要的”。


第6版()
专栏:

李光耀总理说西方需要增强军事力量对付苏联
据新华社东京十月二十三日电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今天傍晚在东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及其盟国需要增强军事力量,以对付苏联的扩张。
他说:“我认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存在是同苏联的军事力量保持平衡。”他指出:“如果苏联今后象过去五年那样继续增强军事力量,那么,美国及其盟国就需要增强军事力量,以便加以对付。”


第6版()
专栏:

勃列日涅夫向西欧发动外交攻势
推销关于中欧裁军建议阻止北约加强核防务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三日电 据西方报刊透露,莫斯科最近向西欧一系列国家的政府首脑发出了由勃列日涅夫署名的信件,呼吁接受他十多天前在东柏林提出的在欧洲“裁军”的建议,为阻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防卫系统现代化而展开了新的“外交攻势”。
据报道,已经收到这一信件的有:意大利总理科西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施密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十月六日,勃列日涅夫在东柏林的演说中提出的“建议”,没有得到西方的积极响应。西欧和美国的官方和舆论对这一演说普遍保持“谨慎”态度,有的评论更直截了当地把它斥之为“漂亮的宣传”、“圈套”和“阴谋”。
西柏林《晚报》十七日在评论中指出,在这个背景下,勃列日涅夫就他在东柏林的“建议”写信给西欧各国政府首脑,“来解释他的‘柏林和平倡议’”,其“动机是显而易见的,是想消除正在露出萌芽的怀疑”。
这家报纸还说,鉴于北约联盟各国十二月份要开会讨论在西欧实施战区核力量现代化问题,勃列日涅夫这封信是“想对西方施加压力,以保持欧洲舞台上克里姆林宫的武装力量目前还有效的战略优势”。
英国《每日电讯报》十月十六日就勃列日涅夫写信给撒切尔夫人发表文章指出,北大西洋联盟今年十二月将就使其欧洲核力量现代化的问题作出决定,“勃列日涅夫的呼吁旨在阻挠作出这些决定。”


第6版()
专栏:

“以穷人的名义”
本报讯 据奥斯陆消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提名印度慈善家特里萨为一九七九年诺贝尔和平奖金的第六位获得者。特里萨获悉后说,她将“以穷人的名义”接受奖金,并把这十九万美元的奖金用于她所献身的麻风病患者和贫民身上。
据报道,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特里萨以诺贝尔奖金,“是为了表彰她在帮助受苦人方面所做的工作”。
特里萨现年六十九岁,她在一九四八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贫民区创建慈善会。现在这个慈善会,在印度五十个城市和从纽约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世界许多城市,创办了学校、医院、青年中心和孤儿院。
在加尔各答,每天有成百名乞丐、麻风病患者、盲人、拐子、快要死的人和被遗弃的人聚集在慈善会外面领取施舍的饭。特里萨几十年来一直给贫民区的穷人以医药治疗、教育、一碗粥、一片面包,或者只是一个干净的地方让他们死去。


第6版()
专栏:

贝京政府的船在下沉
据新华社开罗十月二十二日电 新华社记者万光报道:达扬在二十一日辞去以色列外长职务,表明贝京集团的横蛮顽固政策在以色列国内,甚至在以色列政府内部遭到日益强烈的反对。
在世界舆论强烈谴责以色列坚持霸占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拒绝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谈判的情况下,达扬认为贝京集团在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定居点,以及造成埃、以、美三方自治谈判僵局上做的过于僵硬。此间观察家的看法是,达扬从未被看作是一个温和派,他同贝京集团间的分歧是策略上的,而不是根本原则上的分歧。
无论如何,达扬的变化,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达扬是以色列一九六七年侵略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和指挥者,过去在以色列以“战神”著称。
十年以前,当时工党政府总理梅厄曾经讲过一句话:“不存在巴勒斯坦人问题”。但是,十年以后,曾在工党政府做过外交部长的阿巴·埃班在十月二十日表示,他准备赞成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这是第一个以色列工党领袖公开出来支持这样的主张。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尽管达扬辞职,贝京政府仍将毫不改变地推行已宣布的侵略扩张政策。以色列工党人士约瑟夫·萨利德在达扬辞职后说,在贝京政府里“达扬是第一个感觉到这个船在下沉”。


第6版()
专栏:

奥总理建议卡特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会谈
新华社维也纳十月二十三日电 据奥地利《新闻报》报道,奥地利总理克赖斯基十月二十二日启程去美国访问之前对这家报纸的记者发表谈话说,他将建议美国总统卡特尽早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举行会谈。
关于埃以和约问题,克赖斯基说,埃以之间的和平对它们双方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这项和约根本没有做任何事情。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着,象一块大石头堵在那里,谁也推不动”。
当问到巴勒斯坦人迄今为什么不参加自治谈判时,克赖斯基说:“因为这根本不是解决办法。”他说:“大部分巴勒斯坦人生活在(约旦河)西岸以外的地方,必须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至少允许他们在有限范围内有重返家园的权利,因此,必须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这些人的办法。”克赖斯基强调说,巴勒斯坦人要“恢复他们的民族特性,而自治是不会给他们带来这一点的”。


第6版()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第三委员会发言指出
霸权主义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
第三世界国家关于人权首先是民族权利的主张具有积极意义
新华社联合国十月二十三日电 中国代表十月二十三日下午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上就人权问题发言时指出,联合国“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寻求解决人权遭受大规模严重侵犯的问题。而这类问题是同某些国家推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种族隔离、扩张、侵略和各种形式的外国统治的霸权主义政策分不开的”。
中国代表说:“当前,不少第三世界的国家从国际关系的现状出发,要求充分重视由于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外国侵略和统治,以及由于拒绝承认民族自决和各国对自然资源享有充分主权,而使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的权利遭受大规模严重侵犯的问题,这是完全合理的。”
他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认为,“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人权不仅是个人的权利和基本自由,而且首先应该是民族的权利;不仅是政治权利,也应当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权利。”它们提出这种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代表指出:“我们认为,权利总是要有某种法律规范来保证的。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个人的权利通常通过公民权利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具体情况不同,对于公民权利的法律规定,也会有所不同。这属于各国的内部事务,是不容许外人干涉的。”
他强调说:“我们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世界范围或一个地区内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去压迫别国人民,必然同时要压迫本国人民,因为人民是反对这种侵略扩张行径的。同时,人民权利遭到大规模侵犯,往往导致或者产生大量的难民,或者发生国家、民族间的纠纷,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代表指出:“印支难民问题不仅是一个人道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人权问题。”“从它的根源来说,这是由于推行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政策的结果。应当指出,这种大规模侵犯人权的行径,造成成千上万的人葬身大海,早已遭到国际舆论的普遍的严厉谴责。”
中国代表说:“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建立以来,同旧社会相比,广大中国人民享受到从来没有过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但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它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的民主和法制曾经遭到‘四人帮’的破坏。我们已经粉碎了他们的阴谋,并且已经采取措施,纠正前一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他在谈到中国正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时指出,“民主是需要法律加以保障的,并且需要规定个人的自由不得妨碍国家的公共利益。维护法制,是发扬民主的必要条件。对于严重违法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加以惩处。这正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博茨瓦纳总统宣誓就职
新近当选的博茨瓦纳总统卡马二十三日下午宣誓就职。博茨瓦纳独立以来他一直担任总统,这次是第四任。
法国安哥拉签署财政协议
安哥拉国家银行同法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最近签署了一些财政协议议定书。这些协议涉及为安哥拉的农业和工业计划提供资金。
萨尔瓦多取消戒严状态和宵禁
萨尔瓦多执政委员会十月二十三日宣布取消全国的戒严状态和宵禁。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这次取消戒严和宵禁是为了缓和目前萨尔瓦多呈现的紧张的政治和社会局势。
尼日利亚总统任命十三名部长
尼日利亚总统沙加里二十三日任命了十三名内阁部长,其中包括国防部长艾亚·阿布巴卡、内政部长哈吉·贝洛·迈塔马。
第三世界针灸大会开幕
第一届第三世界针灸大会十月二十三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讨论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发展针刺疗法。
来自七十八个国家的一千八百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编者按:英国《今日世界》月刊十月号刊登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军备控制和裁军研究处处长罗伊·迪安写的一篇文章。作者以其实践经历和雄辩材料,从各个角度揭露苏联裁军建议及其宣传鼓噪的极端虚伪性。目前正当勃列日涅夫提出从东德撤军和中欧“裁军建议”,并向西欧各国首脑写信开展新的外交攻势的时候,这篇文章作者强调要看苏联的实际行动而不是看它的言论的观点,不失为醒世之言。现把这篇文章摘译刊登在下面:
要想理解苏联对军备控制和裁军的态度,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使下列事实能和谐一致:苏联一方面以世界和平和裁军的维护者的姿态出现,另一方面却继续加速扩充军备,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防御的需要。
苏联关于裁军的一切倡议都受到广泛宣扬。然而,更仔细地研究一下这些倡议,就会看出:苏联领导人只是在他们的谈判对手的力量现在实际地占优势或者潜在地占优势的那些领域对具体军备控制措施真正感到兴趣。
例如,关于核裁军,苏联的许多建议,都是基于它的领导人现实地认识到,其他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距离苏联是近的。苏联领导人不那么愿意在常规军队方面提出建议——特别是在欧洲,因为苏联在欧洲的常规军占优势。
目前苏联在裁军方面提出的倡议,看上去主要基于下列考虑和目的:急于抵销由于有消息报道苏联扩充军备而引起的损害它在国外形象的影响——特别是在和苏联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地低的报道相对照的时候;苏联的裁军倡议表现出苏联是“热爱和平”的,提醒西方的一般选民注意到从削减军备中可取得经济实惠,并且赢得第三世界国家对苏联的信任。
苏联不愿意达成令人满意的核查协议,这是未能就如下军备控制措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要障碍:
(1)禁止生产化学武器。苏联支持禁止生产化学武器的主张,但不同意为了保证使这种禁令得到遵守而在其领土上进行任何核查;它甚至不同意同其它国家讨论是否可对生产化学武器的工厂作现场视察的问题。
(2)停止生产核武器。苏联愿意举行这方面的会谈,但甚至也不会让国际原子能机构视察团参观其民用核工厂。
(3)削减军费。苏联已建议削减百分之十的军费,如果其它国家也这样做的话。但是,它拒绝提供其实际军费数字,从而排除了达成国际协议的任何可能性。
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所谓“军界工业界集团”的活动是苏联报纸和电台经常指责的对象。西方研制和生产现代化武器被说成是为了“侵略”,西方出售武器被说成是“制造死亡的商人”的诡计。但是,苏联是几乎或根本不宣扬它自己出售武器的事,现在估计苏联出售武器占其总出口额的大约百分之十。
在美国、联合王国和苏联开始谈判签订一项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时期,在有案可查的六十次核试验中,苏联进行了三十九次,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称这是自一九六三年以来试验最频繁的时期。就空间军事活动而言,情况也类似,一九七八年发射的一百一十二颗用于军事目的的人造卫星中,有九十一颗是苏联发射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还揭示,苏联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间进行了“杀伤卫星”试验,从而为空间武器竞赛开辟了道路。
军费是个难于对东西方情况作比较的老大难领域,因为一大障碍是,华沙条约国对统计数字保密而且它们不肯吐露全部真情。苏联政府称,它的国防预算多少稳定在一百七十亿至一百八十亿卢布(大约两百五十亿美元),(这个数字低得令人吃惊)。
在联合国,西方国家支持不结盟国家的倡议:要求建立一种衡量和报告军事预算的国际标准制度。然而,苏联及其华沙条约盟国(罗马尼亚除外)拒绝合作。
在五十年代,当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在讨论世界范围的裁军计划时,人们就非常重视削减兵力。一九五六年七月,苏联同意美国的建议:各自把兵力减至两百五十万,作为进一步裁军的第一步。这个建议从未实行过。据国际战略研究所说,一九七九年苏联军队总数已达三百六十五万八千人,而且五十万名的内卫部队、铁道兵和工程兵还不算在内。美国军队总数已下降到两百零两万两千人。
因此,人们有权发问:“苏联领导人对裁军真有诚意吗?”只要人们开始看一看苏联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听它的言论,那就很难说苏联是主张裁军,还是主张扩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