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巴黎通讯

周恩来同志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 姚云
在巴黎市南部的意大利广场,有九条马路向外辐射。其中最小的一条叫戈德弗鲁瓦街,长一百多米。街上有一所小旅馆,名称就叫“戈德弗鲁瓦旅馆”。这是一座只有三层楼的老房子,乳黄色的墙壁,洁白的窗框,外表简朴。这就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所在地,也是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走进这个旅馆,经过小小的门房,沿着狭小的楼梯到第三层,左首迎面的十六号,就是当年周恩来同志居住的房间。门很矮,也窄。打开房门一看,斗室一间,面积大约只有四点五平方米。有一个窗户,可以俯视下面的小院。室内除了放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子之外,再也容不下多少东西了。房门外,有一个老式的水龙头,只见铜绿斑斑,早已废置不用了。旅馆的经理说:“周恩来肯定在这里取过水。”
当年,周恩来同志为了开展革命工作,宣传革命道理,在这间斗室中,写下了许多文章。当时仅在天津《益世报》上登载的周恩来同志写的旅欧通讯就达三十多万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这间房子里写的。
从一九二○年末到一九二四年夏,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和德国居住了三年多。他是同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一千五百多名学生一起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在这以前,他已经去过日本“寻求新思潮”,并且是天津进步学生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作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他到法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学习革命理论,寻求根本改造中国的道路。因此,到达法国以后,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报刊,考察当时的国际阶级斗争和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在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聚居的地区从事革命活动,同时奔走于欧洲国家之间,开展革命工作。他在雷诺汽车厂等工厂当过工人,象不少勤工俭学的学生一样,往往只靠啃面包、喝凉水度日。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他经常到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集中地区的咖啡馆演说,宣传革命真理,驳斥和揭露反动派的谬论。听过他讲演的人还记得,周恩来同志的讲话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因此,在他讲话时总是掌声不断,他的讲话给在座的华工和勤工俭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同志和蔡和森、赵世炎、陈延年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当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多次革命斗争。一九二一年二月,勤工俭学学生为了维护“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向当时北洋政府的驻法公使馆示威。周恩来同志当时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通讯,于当年五月在天津《益世报》连载十天,题为《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翔实地报道了这场斗争的始末,分析原委,使国内能全面了解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处境和斗争。同年六月,周恩来同志从报纸上发现了北洋政府以丧权辱国的条件向法国秘密借款的消息后,立即公开揭露,并且联合巴黎和全法国的华侨团体,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借款斗争。他多次组织集会,筹划斗争方案,带领大家散发传单,把拒绝借款决议案用法文印出一千多份,分送法国上层人士和报界,还连续撰写通讯,投寄国内报纸发表,动员国内舆论声援,终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一九二一年九月,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又展开了夺回被中国官僚把持、排斥勤工俭学学生的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学生们从巴黎赶到里昂,进占这所学校的校舍,但中国反动官僚勾结法国当局拘捕了一百多名勤工俭学学生,把他们遣送回国。周恩来同志满腔悲愤地写了题为《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命运》的通讯,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陈箓对学生们的阴谋陷害,为勤工俭学学生伸张正义。
经过在法国一年的学习和斗争实践,周恩来同志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他在写给天津“觉悟社”成员的信中指出,他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他说:“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制宜。”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一九二二年,周恩来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的六月和八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曾称“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相继成立。周恩来同志和赵世炎、陈延年等同志都担负领导工作。周恩来同志曾在一九二二年初去德国,一九二三年二月以后,他又回到巴黎,专做党团工作。
在组织初建阶段,周恩来同志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他强调“共产主义的教育工作”,强调党的工作要“特别注意于宣传主义,吸收同志”。因此,旅欧总支部成立后,首先出版了理论性月刊《少年》,到一九二四年改出《赤光》半月刊。周恩来同志经常为这两个刊物写稿,他还直接领导过《赤光》的工作。记者在巴黎收集到十多期《赤光》的复制件,其中就刊载了周恩来同志用“伍豪”、“恩来”、“飞飞”、“翔宇”等笔名写的文章二十多篇。这些文章,有的论述国际局势,有的分析中国国内政治问题,更有不少是揭露帝国主义压迫欺凌中国的罪行。周恩来同志在《赤光》第二期(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五日出版)上以“伍豪”为笔名所写的《革命救国论》,尤其值得注意。这篇文章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敌、友、我三方力量,以及构成中国革命动力的革命势力,是对这一革命基本问题论述较早的一篇论文。《赤光》半月刊刊登的文章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发行的范围比《少年》月刊更广。这个油印刊物曾由邓小平同志刻印,字迹工整清秀,版式素洁简雅,很受读者赞赏。邓小平同志因此曾被同志们誉为“油印博士”。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周恩来同志当时还主持巴黎中国书报社的工作。这个书报社专门经销中国国内出版的《新青年》、《响导周报》等进步期刊和宣传马列主义的书籍,以扩大革命的影响。《赤光》半月刊经常登载这个书报社关于新书刊运到的广告,通知读者写信到“巴黎第十三区第九号邮箱周恩来先生(用法文缩写)”处购买。
周恩来同志在法国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当时法国警察当局的注意。记者在法国国家档案馆查阅资料时,看到当时法国内政部的档案中有许多调查中国勤工俭学学生情况和他们从事的革命活动的材料。其中有一件是内政部安全局长致警察总监的机密公文,文内要求后者呈报周恩来同志和另一位勤工俭学学生的情况,准备加以驱逐。这个文件是一九二五年一月八日发出的。其实,这时周恩来同志早已离开法国,回到中国进行革命工作了。
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一期间,他已经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真理,发展党的组织和培养教育党员干部,团结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进行革命斗争,做了大量工作。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为捍卫世界和平,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丰功伟绩不仅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志不忘,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和推崇。
为了纪念周恩来同志,在法国政府的倡议下,巴黎市政府即将在他居住过的“戈德弗鲁瓦旅馆”挂纪念牌。这体现了法国政府和人民对周恩来同志的敬意和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巴黎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在这里发源。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在这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在这里居住和从事过革命活动。周恩来同志纪念牌的建立,为中法人民之间的革命友谊树立了一座永久的丰碑,也为巴黎这个世界名城增添了新的荣誉和光彩。
(附图片)
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赤光》社所在地——距巴黎十二公里的加雷讷——科隆贝市波安特街三十九号(现改名为:梅特里克街)。周恩来同志曾领导过《赤光》社的工作,并经常为《赤光》半月刊写稿。
新华社记者 姚云摄
《赤光》半月刊的封面(左)和封二(右)
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强调警惕苏联威胁
北约军委主席说欧洲将可能是首先发生东西方冲突的场所
据新华社伦敦十月十二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说:“近几年苏联不断加强它的实力,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西方)联盟,我们和我们的盟国决心作出恢复均势所需要的努力。”
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保守党第九十六届年会今天下午的闭幕会上讲这个话的。这次年会从十月九日起在英格兰西北部滨海城市布莱克普尔举行,约有六千名代表出席。
撒切尔夫人在讲话中指出,“苏联军队是为了进攻而组织和训练的”,“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的全部防卫(能力),包括核力量和常规力量”。
她还说,“现在的威胁比一九四五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大。苏联的威胁是经常存在的,而且这种威胁还在增长”。“我们和我们的盟国现在对苏联拥有的指向西欧的现代化核武器数量,越来越警惕。”
年会通过的有关防务的决议表示支持政府加强防卫力量和保持英国的有效核威慑力量的政策。
国防大臣弗朗西斯·皮姆在发言中指出,苏联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导致苏联使用武力的危险增加了,这包括打算在远离其国境的多事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皮姆要求西方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在年会上,欧洲议会中的欧洲民主人士集团领导人詹姆斯·斯科特—霍普金斯呼吁欧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他还强调指出,英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在防务方面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十月十日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泽伊纳·贡德森在十月号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评论》上发表文章说,“欧洲继续被认为是将来东西方冲突时可能和首先发生行动的场所”。他说,“苏联领导人可能利用欧洲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机会的程度,是受西方政策和行动影响的,也是受苏联领导人对(大西洋)联盟政治意志(特别是涉及到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时候)的理解的影响的。如果苏联军事实力增长,特别是在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方面有明显增长,破坏了军事平衡,造成对华沙条约全面有利情况,苏联就会处于能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采取政治主动的有利地位。”


第4版()
专栏:

大西洋公约协会举行年会
要求采取紧急措施对付苏联挑战
据新华社华盛顿十月十二日电 在此间举行的大西洋公约协会年会今天上午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北约国家采取“紧急和持久的行动”来对付苏联的挑战。
这项决议说,过去十几年中,苏联的军费开支每年增加百分之三到五,而北约的总的军费开支却下降了。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到八十年代中期,几乎在任何一种主要武器方面,华沙条约的力量都将比北约强大”。
决议要求北约各国充分实行在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六年期间防务开支每年实际增加百分之三的决定;要求北约对“威胁着联盟”的苏联SS—20导弹和“逆火式”飞机作出适当的反应;还要求美国在遏制苏美在洲际核武器方面的竞争时,能够确保“增加而不是减少西方的安全”。
决议指出,苏联力图建立对西方的军事优势,并力图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武力来扩大它在世界上的势力范围,这同良好的东西方关系是大相径庭的。
决议说:“苏联现在正在把它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扩张到欧洲以外的地方,特别是非洲、中东和南亚,这使这些地区的人民感到不安,这也影响到大西洋联盟的安全,因为联盟所需要的石油和其他资源来自这些地区,联盟必须畅通无阻地使用那里的海洋。”决议强调,必须采取行动来对付这个问题。
北约秘书长伦斯在年会上讲话时谈到了苏联关于中欧裁军的最新建议。他说,这个建议“有些含糊不清之处,需要澄清。例如,根本就没有提到SS—20导弹”。他说,“目前,实现北约战区核力量现代化的建议成了一场苏联所煽起的宣传运动的攻击目标,这同过去反对所谓的中子弹的运动有类似之处”。他指出,莫斯科的目的在于挑动西方的公众来反对实现拟议中的战区核力量现代化。
伦斯强调说,西方国家“不能被目前的缓和和合作政策所迷惑,不能让这一政策麻痹它们保卫自己的决心”。


第4版()
专栏:

拉美二十三个政党声明反对政治霸权
新华社墨西哥城十月十二日电 拉丁美洲十六个国家的二十三个政党十二日发表《瓦哈卡声明》,呼吁拉丁美洲刻不容缓地团结起来,反对政治霸权。
这一声明是二十三个政党从本月十日起在墨西哥瓦哈卡城举行的会议结束后发表的。
声明说,会上成立了拉丁美洲政党大会,以谋求它们之间的合作,采取联合政治行动,保卫它们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以及声援各国人民争取民主和反对外国渗入的斗争。会上选举了墨西哥执政党现任主席古斯塔沃·卡瓦哈尔为拉丁美洲政党大会主席,还选出了六名副主席。大会领导机构每两年更换一次。
声明号召“建立一条共同阵线,来对付一切用以掩盖外国和帝国主义渗透企图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活动”。
在十二日记者招待会上宣读的这一声明还“主张取消本大陆存在的军事飞地”。
声明主张达成国际协议,以保卫拉美的利益,反对跨国公司的扩张,呼吁支持拉美地区组织的发展,以防止对新老殖民主义的经济依附。


第4版()
专栏:

瑞典组成新政府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十月十二日电 以中央党主席图尔比耶恩·费尔丁为首相的瑞典新政府于十月十二日宣告组成。费尔丁首相今天向议会宣读了新政府成员名单和政府声明。
新政府由温和联合党、中央党和人民党联合组成。在二十名政府成员中,温和联合党占八名,中央党占七名,人民党占五名。人民党主席、前首相乌尔斯滕在新政府中任外交大臣,温和联合党主席耶斯塔·布曼任经济事务大臣,埃里克·克伦马克任国防大臣,霍坎·温伯伊任司法大臣,卡琳·瑟德尔任卫生和社会事务大臣。
瑞典大选是在九月十六日举行的。在大选中,温和联合党、中央党和人民党三党联合以一个议席的微弱多数击败了社会民主工人党和左翼党(共产党人)集团。


第4版()
专栏:

苏联支持 调兵遣将 运送武器
越南加紧在柬埔寨发动旱季大攻势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二日电 新华社记者综述:越南当局加紧向柬埔寨调兵遣将,运送武器和军火,准备在即将到来的旱季向柬埔寨爱国武装力量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进而向东盟国家进行扩张和侵略。
今年八、九月,越南不断从国内向柬埔寨增兵,加强了对柬埔寨主要战略据点的兵力。民主柬埔寨外交部十月三日的声明说,到十月初为止,调进柬埔寨的越南侵略军已有二十三个师和十二个独立团,总兵力已达二十多万。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这些兵力主要部署在柬埔寨各个大城市和省会,特别是部署在靠近柬泰边境的戈公、马德望、暹粒、奥多棉吉和柬老边境。八月底,越南又把数千名越南间谍人员和武装警察派到这些地区活动。德新社最近自曼谷报道说,越南把两百多辆苏制坦克和一个中队二十五架苏制飞机调到了柬埔寨的西部。另外,越南的军舰最近也被调到柬埔寨的戈公岛,并在暹罗湾游弋。
越南当局是在苏联支持和协助下准备向柬埔寨发动旱季攻势的。苏联的飞机和军舰加紧向越南并向在柬埔寨的越南军队运送武器、弹药和其他补给品。据报道,在越南的一些港口,停泊着许多等待卸货的苏联舰只。有些舰只还把武器和弹药直接运往柬埔寨。苏联民航机和巨型运输机频繁地飞往越南。法新社九月二十八日自曼谷报道,仅在八月份,从泰国上空飞过的苏联专用飞机就有九十架次之多。泰国外交部照会苏联,指出在九月份,苏联飞机飞越泰国上空达四十七次。泰国还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再次增加从泰国过境的飞机航班的要求。苏联飞往金边的飞机也日益增多。美国负责东南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九月二十七日说:“苏联今年对越南的军备供应已比去年增加了好几倍。”法新社九月十四日自曼谷报道说,苏联每天向越南提供的援助已从先前的二百万美元增加到四百万美元。
越南侵略军在苏联顾问和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在柬埔寨修建海空军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据《曼谷邮报》八月三十一日报道,越南已在金边、马德望、暹粒和磅清扬修建了四个空军基地,金边的基地装备有先进的雷达系统。这些空军基地上有许多苏制米格—19型和米格—21型喷气式飞机和运输机。据报道,数百名苏联技术人员最近到暹粒机场修建供米格飞机使用的弹药库。苏联人和越南人赶修了磅逊港和机场设施,修复了从磅逊港到金边的铁路。
八、九月份以来,越南侵略军加紧了对柬埔寨东北大区、中部大区、西南大区、西部大区、西北大区和北部大区许多地方的扫荡,为发动大规模旱季攻势作准备。据美联社报道,越南炮兵部队十月十一日正在开进更加靠近柬泰边界的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柬泰边境集结了大批部队,威胁并破坏泰国的安全。泰国《每日时报》十月一日报道,越南在紧靠泰国巴真府达帕亚县至达叻府接壤的柬埔寨境内部署了八个师的兵力。泰国的军方人士透露,越南还把两万名韩桑林的部队部署在这一地区。这些部队由越南顾问指挥,并得到越南坦克和大炮的支持。法新社最近报道,越南把“坑道兵”派到了柬泰边境地区,这些部队奉命打入泰国五公里。
越南当局日益粗暴地向东盟国家施加压力。越南《人民报》攻击泰国是东盟国家把柬埔寨局势列入联大议程的“主谋”,是“干涉柬埔寨内政”,“走上反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的道路。”越南副外长潘贤九月七日向东盟五国驻越南大使恫吓说,如果东盟国家在柬埔寨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越南就要不客气”。


第4版()
专栏:

柬埔寨游击队打击进行扫荡的越南侵略军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柬埔寨游击队消灭一批进行扫荡的越南侵略军。
九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柬埔寨游击队在磅湛省斯栋德朗县反击进行扫荡的越南侵略军。打死打伤敌军一百多人,俘获越南士兵三人,另有三十多个越南士兵和伪军自卫队员携带部分武器向游击队投诚。游击队解放了这个县的七个村庄。九月十八日,暹粒省绍尼贡县游击队和当地人民一起袭击到该县三隆、戈尔等地活动的越南侵略军,打死打伤三十多人,解放了四个村庄。
九月三日和十五日,柏威夏省罗文—君克汕地区的游击队袭击驻扎在博德列和达埃两地越南士兵,打死连指挥官和营指挥员各一名,还打死打伤一批敌人。
九月一日,越南侵略军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在三辆坦克的配合下,向奥多棉吉三隆县进行扫荡。游击队在反扫荡中消灭敌人六十一人,击毁坦克两辆。


第4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冰岛政府宣布辞职
以奥拉维尔·约翰内松为总理的冰岛三党联合政府于十月十二日宣布辞职。
由于在如何控制物价上涨的问题上政府内部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社会民主党于十月九日退出联合政府,致使政府在议会中失去多数。约翰内松总理十月十二日向总统克里斯蒂安·埃尔亚恩提出辞职,总统接受了他的辞呈,但要求他负责看守政府的工作直至新政府组成。
拉美地区成立国际运输用户组织
拉丁美洲国际运输用户理事会联合会最近在波哥大成立,阿根廷、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和秘鲁参加了这个联合会。
这个联合会是在第一次拉丁美洲国际运输用户理事会大会闭幕时成立的。这个联合会由拉美地区内的安第斯、加勒比和大西洋南美洲三个小地区的联合会组成,总部设在波哥大。
坦桑革委会批准桑宪法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革命委员会特别会议十月十二日批准了桑给巴尔政府关于桑给巴尔宪法的建议。宪法规定,今后桑给巴尔革命委员会主席每五年一次由桑给巴尔各岛的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旅美散记

在高速公路上
本报记者 张彦
到美国刚满一月,我第一次出行。第一站是密执安州的底特律,因为美中友协将在那里举行第六届年会。从华盛顿坐飞机去,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可是我决定乘长途汽车,以便欣赏沿途景色,又可以接触一些普通老百姓。
美国的长途汽车都是私家经营的。我选择了一家叫“猎狗”的汽车公司。这家公司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线路几乎布满美国各地。我花五十一美元预购了一张车票,这票从出售之日起三十天内都有效。公司还出售一种价值三百三十三美元的联运票,凭票可以乘该公司或与该公司订有合同的长途汽车周游美国和加拿大各地,只要在三十天之内均属有效。
我乘的大轿车有四十三个座位,宽敞舒适。司机并没有助手,检票、收托运行李以及沿途报站都由他一个人包了。一眼可以看出,同车的都不是富有者。据说,有点钱的不是乘飞机就是自己开小汽车旅行。最近石油短缺、油价上涨,乘长途车又有点兴旺起来。和我同座的罗斯特先生,是个小城镇医院的实习护士,听说我来自中国,分外热情,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沿途的风光。
早就听说,美国是个“生活在四个轮子上的国家”。这次坐上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似乎才真正意识到它的含义。公路上的车辆经常是三、四辆汽车同时并进,互相超赶,风驰电掣。车辆是各式各样的:一种双层运输车约有一节火车皮那么长,一次可以运载八至九辆小卧车;外出度假的小车,后面不是拖着一个游艇,就是一间活动房子。公路都是单行道,立体交叉,汽车一上了路,可以开足马力前进。如果从飞机上俯瞰美国大地,千千万万汽车奔驰在密如蛛网的公路线上,岂不真是一个偌大的国家装上了轮子在无休止地蠕动。
虽然本世纪初期美国开始生产汽车,但是汽车给美国社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则是战后三十来年的事情。虽然在这个国家经济命脉都掌握在大资本家手里,但是牵连全国各地、需要大量投资的公路,却无法由私家公司来建。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以举办公用事业名义,用从人民身上征来的税收,连年从事大规模的公路建设。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有六百万公里,将近一半属于高级路面。公路越多,汽车的需要量自然越大,石油的消耗也就越多,这可以说为汽车大王和石油大王铺设了发财之道。据说现在美国使用的汽车在一亿四千万辆以上,每年要消耗石油二十六亿桶,相当于美国石油年消耗量的五分之二。
汽车从一个州驶入另一个州,都必须“留下买路钱”——缴养路费。每到这种交界处,设有一排七、八个通道的关卡,一般均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只要按规定数目投入硬币,前面的栏杆就自动升起(或者亮出绿灯)让你通过,前后只花几秒钟时间。这大概就是各州用以维修路面的一个重要经费来源,因此路面一般都保持良好状态。
高速公路沿途竖有各种巨幅标记:什么地方可以加油,离开高速公路转向别处的下一个出口在哪里,什么地方有饭馆、有汽车旅店(兼有停放汽车处的旅店),什么地方可以打电话,等等。而且,每到一定距离必有设备完善可供休息的车站。在站里吃饭,采取自动取食、到出口处结账的办法,十分简便。这一整套的安排,对于旅客来说确实方便,但是,也为资本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和路标并列在一起的,是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广告。沿途所有这些网点,绝大多数都为几家大公司所垄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