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老干部郑平、李庸夫用革命精神严格要求教育后代
鼓励子女坚持战斗在北大荒
出身高级干部家庭的上海知识青年郑小勇、郭凯利,热爱北大荒,扎根北大荒。他们在北大荒十一年,几次返城风都没有把他们刮跑。他们的家长也热情鼓励和教育他们坚持战斗在边疆。
郑小勇的父亲郑平,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中央监委驻华东局监察组组长。郭凯利的姨夫李庸夫,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郭凯利的母亲郭淑君一九五五年逝世,李庸夫便把年幼的郭凯利接过来抚养,以父女相称相待。
一九六八年九月,同在上海第五十四中学读书的郑小勇、郭凯利,响应党的号召,一起来到黑龙江省八五○农场九连,参加边疆建设。他们来到农场以后,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生活,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去,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一九七六年八月,郭凯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郑小勇和郭凯利建立了真挚的爱情,一九七七年底结婚,在北大荒安了家。
在他们离开上海奔赴北大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掀起的斗争波涛到处汹涌。郑小勇的父亲被当作“叛徒”隔离,郭凯利的姨夫被当作“走资派”批斗。李庸夫在困难的处境里听说郭凯利要到北大荒去,不免有些难舍之情,因为他对郭凯利的疼爱,超过自己亲生的儿女。但是,他想到凯利是到斗争中去,到人民中间去,欢喜之情又溢于言表。他欣然写了一首题为《送利利登征途》的诗,作为临别赠言,勉励凯利登高远征。郑小勇的父亲郑平,当时尚在隔离之中,家人谁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郑小勇只好和父亲不告而别。几年之后,郑平被解除“隔离”,可以回家了。他在家里见不到小勇,但读了小勇从北大荒的充满坚毅和决心的来信,感到十分欣慰,赞扬儿子这条路走对了。一九七一年三月,郑小勇第一次回到上海探亲,见到了久别的父亲。郑平多次嘱咐儿子要读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不要上陈伯达一类政治骗子的当。在郑小勇返回北大荒的前夕,郑平特意为儿子准备了一双农田用鞋,鼓励他继续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郑平由于长期遭受“四人帮”的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不幸病逝。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组织给郑平同志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去年六月,上海市委组织部办公室给农场来电,要郑小勇和郭凯利回沪参加郑平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这对年轻夫妇怀着对党的感激心情,登上了南去的列车。当时,农场不少人都在谈论,郑小勇的父亲是个大干部,现在平反昭雪了,这次郑小勇夫妇准会在上海安排工作,不会再回北大荒了。在上海,郑平同志的一些老战友也提出是否把郑小勇夫妇调回南方安排工作。郑小勇想,自己身体好好的,不能要组织照顾。他参加骨灰安放仪式后,就与郭凯利毅然返回了北大荒。
去年冬天,社会上刮起了一股下乡知识青年返城风,农场的下乡知识青年走了一大批。在场部机关工作的郭凯利,看到这种情景,加上当时有一种议论:“没走的知识青年不是没能耐,就是有问题”,“返城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思想上也产生了波动。郑小勇心里也泛起了一个疑团:知识青年扎根边疆、农村,为建设美好未来流汗出力,难道方向完全错了吗?
今年春节,郑小勇、郭凯利一起回上海探亲。在家里,他们把自己的一些疑虑,向李庸夫和盘端了出来。李庸夫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启发和教育,鼓励他们坚定地走自己已经选择的道路。他说,你们下乡十一年了,经受了不少锻炼,不要否定自己,实现农业现代化正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李庸夫还拿出王震副总理接见云南省知识青年代表时的讲话材料,让他们学习,教育他们认清形势,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立志建设边疆,不要迷失方向。
经过李庸夫的启发教育,郑小勇、郭凯利思想开了窍。春节过后,他俩按时返回了农场。当他们看到由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有的连队拖拉机没人开,有的学校缺教员,有的卫生所开不了诊,心里很不是滋味,深深受到触动和教育。
李庸夫担心郭凯利在扎根北大荒还是返城的问题上没有完全解决思想问题,他又给她写来了两封信。李庸夫信中的革命精神,热切的期望,使郭凯利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她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父亲的来信,回忆自己在北大荒十一年走过的历程,思想渐渐安定下来,决心继续战斗在北大荒。郑小勇思想一直比较稳定。经过李庸夫的教育,继续战斗在北大荒的决心就更大了。
农场的党组织和连队的职工,热烈称赞郑小勇和郭凯利坚决扎根北大荒,并从政治上、生活上关怀他们成长。场党委考虑到郭凯利在机关工作,郑小勇在离场部八十里外的连队学校教书,婚后一直分居,打算把郑小勇调到场部机关来工作。当组织上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时,郑小勇表示,自己在基层锻炼的时间还少,要把根扎到连队,在生产第一线经受更多的锻炼。场党委经过研究,同意了他的意见,继续留他在连队工作。今年八月,他被任命为连队的副连长,同时把郭凯利调回连队,担任学校的领导工作。前不久,连队党支部通过了郑小勇的入党申请。
李庸夫得知郑小勇夫妇决心扎根北大荒,在革命征途中又迈出了一大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很快给他们写来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前进。
现在,郑小勇和郭凯利正在新的岗位上,意气风发地工作着。他们决心用自己的青春建设哺育自己成长的土地。
新华社记者 雷仲予 王来喜


第4版()
专栏:

干部子女要为老一辈争光
李庸夫写给郭凯利、郑小勇的三封信(摘要)
新华社哈尔滨十月十一日电 李庸夫写给郭凯利、郑小勇的三封信(摘要)
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二日
给郭凯利的信凯利:
你两次来信我都认真看了,没有及时写信不完全是工作忙的原因,主要是我在认真地思考着你信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正确地回答你。
组织上吸收你加入了光荣、伟大、正确的党,对你寄托着更大的期望。你肩负重任,应该展翅飞翔,为我们党和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青年人的锐气是极其可贵的,理想和抱负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和挫伤。生活的道路是曲折和复杂的,但最可靠的是自己坚定不移地努力前进,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你过去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今后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健康地成长。女同志的三关,你才过了两关,因为婚后和生孩子以后如何,还要看你们的努力!我相信,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你们是完全有能力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
我感到你这次回来读书比过去少了,而且明知我办公室有“名著”而没有自己去拿,我拿回来的,你似乎也没有象过去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你沉浸在新婚的快乐中,这是正常的,但要自觉地处理好爱情和工作、学习的关系,否则,也能使你逐渐原谅自己,从而丧失了宝贵的时间和可贵的求知欲!
年轻的一代啊,党和国家得救了,今后怎么办呢?靠你们的辛勤劳动来建设她,巩固她,使发达兴旺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任何有志革命的人们都要认真地思考自己应该作出什么贡献!
党中央正在实施开发北国的粮仓,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措施。能够在这伟大的战役中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会象斯大林时代建设青年城一样载入我们的史册!你们如果不是身体条件的不适应,我希望你们继续坚持战斗,不要认为自己是做了傻瓜!
“个人安危是小,国家和党的事业是大,永远不能摆错这个位置”,这是一位在粉碎“四人帮”的前夜死去的烈士的遗言。让我们共勉吧!一九七九年三月十日给郭凯利的信凯利:
两次来信都收到了,我没想到你的情绪会那么坏,思想会变到如此可怕的程度。你说我不理解你的处境,不体谅你们的困难。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应当先解决你的思想认识问题。这里有两个标准,一是共产党人要革命的标准;一是社会上一些人要安适生活的标准。我们谈论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政治基础,否则,就难以有共同的语言。
上海几十万青年返城,这是个社会问题,党以极大的关心,花大气力来解决,这是应当做的工作。可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种返城风对四化和安定团结带来了冲击和干扰。共产党员能不顾这个大局吗?能趁这个热闹来挤进这种风潮吗?个人的困难再大,能够超过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吗?
我主张共产党人要顾大局,向前看,识大体,有远见,长志气,为党和国家挑重担。革命就是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懂得的道理如果不能实践它,那能有什么用处呢!
我认为你们十多年的战斗历程是可贵的,决不能自己否定自己,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随波逐流。要反潮流,攀险峰,才是战斗的生涯。不能走回头路,这是非常痛苦的!你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前程,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谱写个人的历史。
在混乱中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总结过去的历史,是为了坚定前进的步伐。丧失信心是最可怕的悲哀!
你想想现在去到处求人帮你回来,到集体生产组去当临时工,而且还不一定马上能够安排进去,荡在家中又怎么办?何况中央文件已有明文规定。我们能够开得这个口,别人又怎么能冒着众人的指责违章来办呢?共产党员不在困难情况下为党分忧,还有何用呢?只为自己的子女钻营的老干部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敬佩和信任的呢?
一九七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给郑小勇、郭凯利的信小勇凯利:
先后接读你们的来信,我为之高兴,生活和战斗会使我们逐渐统一思想的,这就是我们的感情的基础。你们开始谈恋爱时,我还没有见过小勇的面,也不了解小勇的为人和品德,但我毅然表示支持。为什么呢?因为小勇是郑平同志的儿子,凯利又中意了,我基于此而相信小勇的。当我看过小勇文笔丰姿后,对他更加爱之倍至。
十年风云翻滚,国家危难。我们两代人都受到了教育和锻炼。当时想的并不是我们个人的前程,而是党和国家的危亡。我们都满怀信心地谈论着要迎接一场严酷的斗争,经受严峻的考验。
“四人帮”粉碎后,我们都奋然投入火热的战斗,想着我们党有救了,决不能再次丧失政权。
国家形势在党中央拨乱反正的一系列措施中逐渐好转,没想到又卷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返城风。却也打着搞“四个现代化”的旗号,要求“拨乱反正”。头脑里有了私字以后,就容易迷失方向。我当时为你们的思想状况担心,甚至非常生气,因此没有耐心地做说服工作,批评得过于严厉了。但这是政治上的信任和严格要求,我没有迁就你们,也正是我相信你们。
政治上的敏感性,是基于关心大局和坚强的党性。凡事能从整体出发,就会愉快地处置个人的问题。革命就是要有牺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总要付出代价才能取胜。有在斗争中成为英雄,有在斗争中成为逃兵,有在斗争中成为获利的市侩,但人民都有公断,历史都能判明。高瞻远瞩,才能势如破竹。坚持革命才能成为最强者。我为你们的自我批评而自豪,相信你们的坚强。
最近报纸上发表了曹荻秋同志的女儿坚持在安徽不返城的文章,你们可能看到,干部子女要为老一辈争光,不负光荣家风。现在党的领导干部的特殊化是非常脱离群众的,尤其在子女问题上,多少人为此犯错误,受人指责,造成很坏的影响,这是必须改变的。


第4版()
专栏:

邓小平会见英国学术院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会见以英国学术院院士、应用经济学家埃立克·凯恩克劳斯爵士为团长的英国学术院代表团。
英国学术院是英国人文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最高学术团体,成立于一九○一年。会见时,邓副总理同英国朋友就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问题进行了交谈。
邓副总理在谈到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时说,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知识不够,科学技术水平低,人才比较缺乏。因此我们要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同先进国家进行交流。
凯恩克劳斯爵士说,你们的潜力很大,希望中国人民取得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宦乡,外交部部长助理宋之光,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王光美和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学者参加了会见。
英国驻中国大使柯利达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邓小平副总理十月十一日会见了以埃立克·凯恩克劳斯爵士为团长的英国学术院代表团。
图为邓小平副总理同埃立克·凯恩克劳斯爵士握手。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西提中将举行答谢宴会
徐向前等应邀出席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日电 泰国国务部长西提·沙卫西拉空军中将今晚举行答谢宴会。
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出席宴会。
西提中将和徐向前副总理先后在宴会上祝酒。
西提中将说,我对中国看到东盟的作用以及支持东盟的愿望感到很满意。我相信中国和东盟有成效的合作将有着广阔的前途。他说,我们希望尽快使柬埔寨恢复和平和安宁,以便让柬埔寨人民不受外来干涉,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在这一点上东盟国家有着一致观点。徐向前副总理说,我们在许多问题上看法的一致表明,不断发展中泰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是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的。


第4版()
专栏:

谭震林会见日中友好秋田县各界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今天下午会见日中友好秋田县各界访华团。
访华团团长是秋田县前知事小烟勇二郎,他曾三次率领过秋田县农业青年友好之翼访问我国,为发展秋田县的日中友好运动作出了努力。会见时,谭副委员长同二十位日本秋田县的新老朋友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向他们介绍了我国四化建设的情况。


第4版()
专栏:

孟加拉国妇女代表团离京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以团长、孟加拉妇女事务部部长阿米娜·拉赫曼为首的孟加拉国妇女代表团,由全国妇联副主席黄甘英陪同,今天上午离开北京去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参观访问。
阿米娜·拉赫曼团长昨天晚上在京举行了答谢宴会。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副主席黄甘英,交通部副部长郭建,对外友协副会长侯桐等,应邀出席了宴会。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促进建立多米尼加劳动党统一组织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中联部部长姬鹏飞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以胡安·梅希亚为团长的促进建立多米尼加劳动党统一组织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王震会见有泽广巳一行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今天下午会见以有泽广巳为团长的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代表团。
交流协会是日本社会科学界人士为了促进中日之间社会科学的交流而创建的组织,会长是有泽广巳。这是这个协会成立后向我国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成员中不少是日本有名望的学者。访华期间,他们将同我社会科学院商谈有关双方进行学术交流的事宜。会见时,王震副总理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廖承志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
稻山嘉宽会长举行答谢宴会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今天下午亲切会见了日中经济协会会长稻山嘉宽和由他率领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部分团员。
晚上,稻山嘉宽会长举行答谢宴会。我国经济、计划、工业、交通、金融、外贸等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出席宴会。
稻山嘉宽会长在祝酒时说,我们日中经济协会今后将排除万难,同中国朋友进行诚心诚意的合作,把进入新阶段的日中经济合作推向新的高潮。我相信,经过调整,伟大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一定能够实现。中国贸促会主任王耀庭在致答词时说,在访华团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交换了意见,这就为在新形势下发展这种关系奠定了新的更扎实的基础。
访华团将于日内离开北京回国。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今天上午会见了以稻山嘉宽会长为团长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
李先念副总理同稻山嘉宽先生在谈话时都希望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能够不断加强,并就如何发展这一关系比较具体地进行了商谈。日本驻中国大使吉田健三和我国贸促会主任王耀庭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李先念副总理十月十一日会见了以稻山嘉宽会长为团长的日本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图为宾主步入会见厅。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中美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双边讨论会在京举行
中美科学家共提出三十三篇论文,就有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日电 中美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双边讨论会最近在北京举行。
这次中美建交后首次举行的双边学术讨论会,是根据中国科协与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商定的一九七九年中美两国学术交流项目安排进行的。参加讨论会的十二名美方代表,都是美国高分子化学界知名的科学家,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洛里率领。
在为期六天的讨论会上,中美两国科学家共提出了三十三篇论文,就高分子化学和物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弗洛里教授和密执安大学奥弗伯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在硬链高分子中线系排列的理论》、《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高分子的催化剂》的学术报告,听众有四百人,博得了中国同行的一致好评。我国著名化学家王葆仁向与会中美科学家报告了近年来中国高分子研究工作的状况;北京大学讲师陆承勋宣读的题为《新型生物活性丙烯酸酯的研究》论文,受到美国科学家的热烈赞扬,有的美国科学家听完报告后立即走上讲台和陆承勋握手,表示祝贺。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史观一、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之荃,以及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志镗、吴美琰等和美国学者,在会上分别作了有关学术报告。在这次讨论会上,我国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论文,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我国高分子化学工作者在高分子溶液、结晶、结构、高分子合成、功能高分子、嵌段高分子、定向聚合等方面都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讨论会始终充满了热烈友好的气氛,与会两国科学家一致认为,通过学术交往增进了中美科学家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