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民警刘光勇大义灭亲
今年五月二十五日晚,昆明市安宁县城发生一起流氓抢劫案。两个罪犯分别劫持两名妇女,企图强奸并进行抢劫。名叫张凤存的罪犯,当场被群众抓获,扭送公安局。接着,另一名妇女也来到公安局报案,哭诉她被另一罪犯猥亵,由于群众闻声赶来,罪犯抢了她的手表逃跑了。公安局审讯张凤存时,弄清了另一罪犯是昆钢炼铁分厂的刘光跃。
民警刘光勇刚执行任务回来,听到张犯供出刘光跃,心头一震,原来,刘犯就是他的二哥。他想:“刘光跃是家里最不争气的一个,今天走上犯罪道路,是他不接受教育的结果。”他义愤填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是执法的民警,不管什么人犯罪,都要把他抓捕归案。”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了,刘光勇同志当机立断,迅速赶到昆钢炼铁分厂,首先喊醒了他的大哥,商量了对策,由他大哥去叫罪犯的门。门一开,刘光勇就用手枪对着罪犯,厉声质问:“你今晚干了什么!”罪犯还想狡赖。刘光勇愤怒地说:“你今晚犯了罪,我是来抓你的,穿起衣服跟我走,到公安局去坦白交代你的罪行。”并当场搜出了罪犯抢来的那只手表。刘光勇和家里的人押着罪犯,把他交给了县公安局。
刘光勇是去年九月参加工作的民警,他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积极肯干,团结同志,遵守纪律,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昆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对刘光勇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大义灭亲的先进事迹,给予了通报表扬。


第4版()
专栏:

刘寇石智擒凶犯
九月十四日中午,一位男青年将一左脚被火车轧伤的病人送入北京丰台铁路医院急诊室。护送人自称与受伤人素不相识,留下受伤人就匆匆离去。在治疗中,外科医生刘寇石发现受伤人衣服很新但褶子很多,身上还有许多伤痕。这些反常现象引起了刘医生的注意:这个人穿得这么讲究,为什么身上那么脏?伤痕又是怎么来的?送他的人为什么不辞而别?于是,刘医生一面治疗,一面询问受伤人的来历和受伤的经过。受伤人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出姓名和住址。这更引起了刘医生的怀疑:他自己的姓名、住址为什么还要想半天?便又机智地说:“那好吧,我们帮你联系一下。”那人一见谎话将要被戳穿,只好承认他是从强劳农场跑出来的。刘医生立刻把这一情况报告了保卫股和丰台镇派出所。经公安机关审查,这个受伤人叫郑小群,原来是公安机关通缉在逃的行凶杀人犯。他身上的伤就是当天夜里在丰台扒乘火车时被刮伤的,那个送他去医院的人就是他的同伙。根据郑犯交代的情况,崇文分局很快将其两个同伙犯抓获。


第4版()
专栏:

曹晏送子归案
儿子犯了法,老子怎么办?北京市平谷县韩庄公社洙水大队社员曹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六月三十日下午,天空乌云翻滚,眼看就要下雨了。曹晏正在屋里收拾东西,有个街坊跑来,提醒曹晏别忘了把放在大门口的自行车推进来。老曹一看,自己家的自行车就放在院子里;他走出大门一看,果然有一辆半旧的红旗牌自行车放在门口。老曹心想,就快下雨了,管它是谁的,先搬进来再说,免得叫雨淋了。他刚进屋就哗哗地下雨了。直到雨停后,一直没人来找车。老曹心里犯了嘀咕,老曹的老伴心里也忐忑不安。他的十五岁的儿子曹海明,却呆在一旁默不做声。老曹想:车子放在自己家大门口,海明又刚串亲戚回来,会不会和他有关系?就把儿子叫过来追问。曹海明说话结巴,很不自然,更引起老曹的怀疑。在老曹的严厉追问下,曹海明终于吐露了真情,原来,这辆自行车是他去姥姥家回来,路过韩庄饭店门前偷来的。他怕家里追问,没敢把车子往家里推,放在大门口。
曹晏问清情况以后,立即把自行车推到了大队,还报告了儿子偷车的问题,并协助公安机关,对曹海明进行了教育。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旅社服务员追捕盗犯
今年八月的一天下午,一个操浙江口音、自称叫张诚的人,来到苏州市人民旅社服务台,掏出介绍信,要求住宿。女营业员周正虹发现这个来人在登记时,连自己工作单位的名称也填不全,便引起了怀疑,当即向本店治保委员会陈志冰同志报告了这一情况。
当天晚上十时半,陈志冰和三楼服务员陆根生一起,进入房间,要张诚补填住宿登记单,陈志冰并问他包里有没有危险品和贵重物品,如果有,还是交旅社寄存比较安全。此时那个人急忙用双手捂住提包,表白没有危险物品,也没有贵重物品。陈志冰、陆根生两同志向其出示安全检查证,这人迫于无奈,只得打开提包,接受检查。原来,包内有现金一百八十多元,浙江粮票二千七百多斤,油票二百三十斤,饲料票六千多斤。当陈志冰打电话报告公安机关时,那个家伙拔腿就逃,陈志冰、陆根生奋勇追赶,终于将这个家伙抓住,扭送到公安机关。
经过公安机关审查,原来这个自称张诚的人,是流窜惯犯周伟星。七月二十日深夜,他盗窃大量粮票、油票、饲料票和现金后潜逃来到苏州,终于落入了法网。


第4版()
专栏:

哈利勒第一副总统举行答谢宴会
李先念徐向前乌兰夫谭震林等应邀出席宴会
中国、苏丹两国政府贷款协定在京签字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哈利勒上将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会。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徐向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谭震林,外交部副部长何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何正文,外经部副部长李克,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中国驻苏丹大使宋寒毅,应邀出席宴会。
哈利勒第一副总统首先在宴会上讲话。他指出,我荣幸地会见了华国锋主席,共同讨论了国际形势,对所讨论的问题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还讨论了两国关系及其成果,我们为两国关系的日益发展感到高兴。他说,双方一致同意尽最大努力来巩固和发展两国关系。
哈利勒上将说,苏丹经过自己的斗争,终于获得了自由。为了根除残留在非洲大陆部分地区的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势力,苏丹还在继续斗争。我们将继续同你们、同第三世界各国一道结成一支为解放和和平而斗争的力量。
李先念副总理在宴会上祝酒时说,今天,华国锋主席同第一副总统阁下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见,重温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并就当前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问题诚挚地交换了意见。
他说,几天来,我们双方还就世界和中东形势以及双边关系各个领域中的问题,举行了会谈,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进一步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
李副总理指出,我们对许多国际问题的看法是相吻合的、一致的,我们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和苏丹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两国都在为建设各自的国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努力奋斗,我们需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我愿借此机会重申: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珍惜同苏丹的友谊,我们将一如既往,同苏丹政府和人民团结合作,为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事业而共同进行斗争。
由哈利勒第一副总统率领的苏丹政治军事代表团成员,苏丹驻中国大使穆巴拉克,出席了宴会。
今天上午,哈利勒第一副总统等苏丹贵宾参观访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装甲兵某部,受到部队指战员的热情欢迎。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哈利勒上将,今晚出席了中国、苏丹两国政府贷款协定的签字仪式。
外经部副部长李克和苏丹国民计划部长穆斯塔法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第4版()
专栏:

邓副总理会见伊文思和罗丽丹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会见荷兰国际著名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斯琳·罗丽丹。
八十一岁高龄的伊文思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会见时邓小平副总理同他和罗丽丹女士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感谢他们多年来为中国人民作了大量友好的工作。
文化部部长黄镇,副部长王阑西、司徒慧敏等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邓副总理同尤里斯·伊文思和玛斯琳·罗丽丹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法马列共中央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中联部部长姬鹏飞今晚会见以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阿兰·卡斯唐为团长的法国马列主义共产党中央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后,姬鹏飞同志设宴招待法国同志。
中联部副部长冯铉在座。


第4版()
专栏:

谷牧会见日本政府贷款商谈小组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今天晚上会见以日本外务省经济协力局局长梁井新一为首的日本政府贷款商谈小组。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谢北一,日本驻中国大使吉田健三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
专栏:

为阿根廷空军航校师生访华
穆萨基约大使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为由校长安东尼奥·何塞·克罗塞托少将率领的阿根廷空军航校第二十四届毕业生和部分教官共一百四十六人访问中国,阿根廷驻中国大使保利诺·丹尼尔·阿曼多·穆萨基约今天晚上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吴富善和其他有关方面负责人应邀出席了招待会。他们同阿根廷朋友济济一堂,畅叙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
阿根廷空军航校师生这几天在北京访问了部队、航空学校,并出席了文艺晚会。他们将于明天离开北京前往广州,然后回国。


第4版()
专栏:

一级教授、著名学者
何思敬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送花圈 王震主持追悼会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学者何思敬同志,因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四月十四日不幸逝世,终年七十二岁。何思敬同志追悼会十二月三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以及王震、邓颖超、胡耀邦、彭真等送了花圈。国务院、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外交部、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中共浙江省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共余杭县委员会也送了花圈。
王震、胡耀邦、肖劲光、宋任穷、王昆仑、黄火青、胡乔木、蒋南翔、林乎加、成仿吾等参加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还有教育、理论、外交、法律、翻译工作者和何思敬同志生前友好、家属四百多人。
王震同志主持追悼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成仿吾致悼词。
悼词说,何思敬同志是浙江余杭县人。一九二七年二月开始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到延安后,先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研究员、延安大学法学院院长、延安新哲学会负责人。一九四五年作为候补代表参加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四六年,任中共代表团法律顾问,随同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法律组副组长、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系主任,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外交部专门委员、政法学会常务理事。
悼词说,何思敬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传播马列主义、为培养我国的政法干部和理论干部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悼词说,何思敬同志多年来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哲学的贫困》、《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综合技术教育》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批判大纲》等著作。还编译出版了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黑格尔的《法律哲学批判》和《大逻辑》等。
悼词说,何思敬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忘我地奋斗的一生。他的不幸牺牲,是我党理论战线的一个重大损失。(附图片)
何思敬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今日日本》图片展览在京开幕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在大平首相访问中国的前夕,《今日日本》图片展览今天下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
这个展览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介绍日本现代化工业生产、农村机械化、大城市风景、发达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反映人民生活方面的图片共一百三十幅,还放映介绍今日日本的电视和电影。
展出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插花,更加吸引观众。一位日本插花艺术家的插花作品“寿宴”,上面插着青竹、南天果、四季常青的罗汉松,十分清新、雅致;下面写着:“纯洁而又高尚的青竹显示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共同心愿;南天果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美好心愿,世世代代永远不变。”
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和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参赞泉孝健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词。周而复说,这个展览使中国人民了解今日日本概貌,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和学到有益的东西。泉孝健说,这个展览将会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我们两国建立起稳固的友好关系。
我国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首都四百多名群众以及在京的日本朋友出席了开幕式。
专程前来协助展出的日本外务省官员荒井宏祐、日本著名插花艺术家工藤和彦、原科良三也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会是由中国展览公司举办的。


第4版()
专栏:

他的心贴在汽车上
本报特约记者 王桥
在新疆大地上,有一辆闪着绿色亮光的解放牌汽车,装着四吨重的油罐,后边还拉着油罐拖车,来往奔驰在天山南北。
这辆车,从一九七一年五月到一九七九年六月,整整行驶了五十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五公里,等于绕着地球跑了十三圈,从来没有大修,从来没有出事故。且不说它在运输中创造的大量价值,光是修车费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了四万五千七百一十五元。这辆车的驾驶员叫赵明升,共产党员,是全国石油战线上的著名劳动模范。
一九七一年五月,赵明升接了这辆车。崭新的解放牌,谁见了谁爱。赵明升每次出车,都提前到车场做准备工作。发动车时,他从来不用马达。先用摇把摇发动机,等机油润滑到各个部位时,才打开电门,将发动机摇着。让发动机慢火燃动一会儿,才加油起步。有人说:“车上装着马达不用,用手摇,你不嫌累,真是个傻瓜!”赵明升笑着解释说:“车停下后,机油都渗到发动机的下部,用马达发动车,机油不能一下子润滑到各个部位,会增加机件的磨损。用摇把发动车,虽然累一点,但能减少机件的磨损。”
这话好说,但要做起来就难了。比如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里,一夜间车子就冻成冰疙瘩。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手摇发动,没有坚持精神是办不到的。赵明升八年来硬是每次发动车,都坚持手摇。
行车时,赵明升集中精力,眼睛盯着路面,耳朵听着车声。他轻踩着油门,只踩下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的余力,做到脚下留情。上坡时,一感到车子吃力,就立即换低速档,从不乱轰油门,以减少零件的损坏。他还坚持中速行车,不管阴天、晴天、雪天、雨天,赵明升的车始终开得很平稳。
有人说“赵明升技术不过硬,开不快!”可是,老赵想:开快车,对车损坏太厉害,“十次事故九次快”,不安全!再说慢,实际也不慢。俗话说:“不怕慢,单怕站。”这么一想,他笑着说:“我这是慢中求快。我的车虽然比你们晚到站十分钟二十分钟,但我的车没损坏,路上不需要检修,这不就是快了?”
许多同志听了,点点头,再不说他慢了。实际也是这样,赵明升跑的吨公里比谁都多,出车率比谁都高。
行车中,赵明升特别注意“三清”工作。按规定,行车两千到三千公里,机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和空气滤清器都要清洗一次。赵明升行车一千五百公里就要清洗一次,减少机件的磨损。每天行车结束,他要逐点检查保养,严格执行勤检查、勤清洁、勤保养、勤润滑、勤紧固的制度。
贫农出身的赵明升,当过解放军战士。他觉得当兵就得爱护武器,当驾驶员就得爱护汽车。他一有时间,就检修他的车,从来不让汽车带病工作。汽车到了保养时间,他就按规定进厂保养。汽车进厂,他也进厂,一边给修车工当下手,一边学修车技术。有一年冬天,他行车中遇到寒流,刹车管冻坏了。如果凑凑合合,也可以开到站。但这样做,既不安全,对车也不好。他就在冰天雪地里动手修车,直到修好后,才把车开到站上。
按规定,汽车运行八万公里就应当大修。可是赵明升行车三十万公里,没有进行过一次大修,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党委组织司机们向赵明升学习。可是有些人说:“那有啥学习的?赵明升运气好,接了个好车!”党委为了弄清情况,写信请制造这辆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派人来共同鉴定这辆车,共同总结经验。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派来了一个工程师,两个技术员。他们翻阅了这辆车的有关档案,并跟着赵明升到乌鲁木齐、伊犁等地,随车观察驾驶员的操作特点和新疆的道路情况。接着又把车拆开,检查各种零件。拆检结果,他们认为这辆车工作正常,可继续使用,不需大修。他们在拆检报告中写着:“行驶三十万公里无大修,并不是因为这辆车是特殊材料制造的,而是驾驶员有高度政治觉悟,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一丝不苟,在运输战线上创造出的优异成绩。”
赵明升从车子拆检到现在,四年过去了,又跑了二十多万公里,还是没有进行过一次大修。今年,石油部的负责同志来新疆检查工作,专门检查了赵明升的车,高兴地对老赵说:“要是大家都象你这样干,一辆车就能顶几辆车用,就能为四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