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十五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发言
一致要求伊朗立即无条件释放美国人质
新华社联合国十二月二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十二月一日晚举行会议,讨论有关伊朗扣留美国外交人员作为人质的问题。在会上发言的所有十五个安理会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代表,一致要求伊朗当局立即和无条件地释放美国人质。
这次安理会会议是应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紧急要求召开的。伊朗拒绝出席会议。
各国代表在发言中对伊朗和美国关系中最近发生的事件深表关切。他们指出,占领美国驻德黑兰的大使馆和扣留使馆人员作为人质的做法,粗暴地违反了国际法的一些基本准则以及有关保护外交人员和外交豁免权的维也纳公约。英国、尼日利亚和加蓬的代表在讲话中对伊朗前政权侵犯人权的行径在伊朗人民中引起的不满情绪表示理解或同情;但他们认为,这种情绪决不能成为侵犯外交财产和扣留人质的理由。
发言的代表还强调,伊朗—美国危机应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他们敦促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继续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加蓬和赞比亚两国代表还建议说,国际社会应鼓励伊朗当局同美国政府在联合国秘书长赞助下举行直接谈判。
中国代表陈楚(本月份安理会主席)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各国内部事务由各国人民自己管理。但我们也一向认为,国际关系准则和公认的外交豁免权应该受到普遍尊重。我们支持上月份安理会主席代表安理会关于立即释放被扣留的美国在伊朗的人质所作的呼吁。我们衷心地希望,这一事件能够按照国际法准则和外交惯例,通过和平协商,谋求早日得到合理和妥善解决。”
美国代表唐纳德·麦克亨利首先在会上发言。他强调说:“美国坚持它的外交人员应获释放,它的外交建筑物应予归还”;“这些都是不容谈判的事。美国坚持伊朗当局应对被拘留的美国人的安全负完全责任。”他表示,“美国仍然准备,在人质获释之后,同伊朗当局讨论两国间存在的分歧并寻求解决这些分歧的办法。”
会议在进行了将近三小时之后宣布休会,并定于二日晚上继续开会。
另据报道,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二日在纽约通过电话同伊朗外长萨迪克·戈特布扎德进行了会谈。
事后,瓦尔德海姆说:“同伊朗政府联系的渠道仍然是畅通的”。他说,伊朗政府“仍然希望通过一项建设性的和平解决方案”来解决扣留美国驻德黑兰使馆人质之后发生的美伊冲突。


第6版()
专栏:

埃及重申愿意调解美伊关系
新华社开罗十二月二日电 据埃及报纸今天报道,埃及内阁昨天发表声明重申,埃及愿意进行调解,以便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平解决美伊纠纷,避免在中东地区和全世界发生新的严重危险。
声明说,伊朗扣留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员作为人质的作法“是对国际法的原则和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公然违反,这个公约保证外交人员的豁免权”。
声明表示,埃及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并且注意到对所有向埃及寻求避难的人不论出于何种政治考虑都给予避难的传统,它愿意对伊朗前国王及其家属以他们个人的身分接待他们。


第6版()
专栏:

伊朗前代理外长透露
伊朗领导处理伊美危机有严重分歧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伊朗前代理外交部长巴尼萨德尔一日对伊朗《消息报》记者表示,他是由于在美国人质问题上同伊朗现在的做法有分歧而被迫辞职的。
他认为,“要美国引渡国王以换取释放人质,是不会有成果的。”
巴尼萨德尔透露,在处理伊朗和美国关系的危机方面,伊朗领导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
《消息报》记者援引他的话说,如果美国谴责国王是罪犯,或者把国王存在美国银行的数百万美元归还给伊朗,伊朗是愿意释放人质的。
巴尼萨德尔说,但是,“问题实际上在于我们采取的政策导致了僵局”。
这位前代理外长主张伊朗参加辩论美国—伊朗关系问题的安理会,表示不同意谴责安理会是美国的工具的说法,也不同意拒绝同美国政府进行任何谈判的政策。他说:“因此,对我来说,留在外交部已无用处,因为我无事可做了。”


第6版()
专栏:

联大第一委员会通过反霸决议
谴责对别国威胁侵略干涉 要求一切占领军撤回本国
据新华社联合国十一月三十日电 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今天通过孟加拉国等六个国家提出的一项决议,谴责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
这项决议是在讨论苏联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不允许霸权主义政策”这一议题时通过的。
苏联在本届联大一开始就提出了上述所谓的反霸权问题,随后又提出一项决议草案。这个决议草案既未说明谁在推行霸权主义,又没有指出霸权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而是企图用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真正的霸权主义行径,以摆脱它的被动处境。
由于孟加拉国等国家提出的决议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苏联代表不得不在最后一分钟撤回它的决议草案。
中国也提出过一项反霸权的决议草案。但是,考虑到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决议已经包括了中国决议草案的主要内容,中国代表没有要求把自己的决议草案交付表决。
第一委员会通过的这项决议宣布:“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不得在任何情况下或以任何理由在国际关系中推行霸权主义或在全球或世界任何地区寻求统治地位。”
决议要求,“在国际关系中拒绝一切形式的统治、征服、干预或干涉以及一切形式的压力,无论是政治的、思想的、军事的或文化的”。
决议“坚决谴责对别国内政采取施加压力、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直接或间接侵略、占领和日益加剧的公开或隐蔽的干预和干涉的政策”,以及“建立势力范围和把世界划分为对抗的政治和军事集团”。
决议“要求一切占领军撤回本国领土,使各国人民能决定和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
决议还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解放和自由”。
孟加拉国、中国、南斯拉夫、赞比亚、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谴责超级大国推行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


第6版()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支持津巴布韦人民斗争
新华社联合国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中国代表昨天下午在联合国大会第四(非殖民化)委员会上发言时说:“津巴布韦人民和广大非洲人民为了争取津巴布韦的真正独立和解放,还必须继续提高警惕,坚决挫败罗得西亚和南非种族主义当局的一切阴谋诡计。”
这个委员会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起讨论罗得西亚问题。
在揭露罗得西亚种族主义者策划的“内部解决”和“大选”骗局时,中国代表指出:“残暴而又虚弱的种族主义者习惯于使用军事镇压和政治欺骗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力图维持其反动统治。”
中国代表还谴责了罗得西亚种族主义政权屡次对莫桑比克、赞比亚等邻国发动武装入侵。他说:“这类倒行逆施既压不垮英勇斗争的广大津巴布韦人民,也吓不倒伟大的非洲国家和人民,只能表明种族主义者正处于日暮途穷的窘境,妄图进行垂死的挣扎。”
在谈到罗得西亚种族主义势力最近对赞比亚的武装入侵时,中国代表指出,他们的邪恶目的是“破坏和平和公正解决津巴布韦问题的前景,继续对津巴布韦人民实行殖民统治”。
他宣布,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支持津巴布韦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义斗争。他表示希望本届联大支持津巴布韦人民反对种族主义势力,排除外来干涉,为南部非洲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大选的锣鼓响了
本报记者 张彦
虽然离下届美国总统选举还有整整一年,这里竞选的锣鼓却早已经响了。这不免令人想起中国的旧戏,开场之前总是锣鼓喧天,然后一个个角色亮相,才进入正戏。不过,美国大选将是一场马拉松戏,正式投票选总统的日子是明年十一月四日。
在民主党方面,马萨诸塞州参议员肯尼迪一马当先十一月七日宣布将参加民主党总统提名的竞选。第二天,加利福尼亚州长布朗紧紧跟上,加入了角逐白宫宝座的行列。只剩下正忙于应付美伊危机的现任总统卡特,预定十二月四日正式宣告争取连任。
在共和党方面,宣布参加提名竞选的迄今已有九人之多,其中包括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贝克,众议员克兰,得克萨斯州前州长康纳利,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任局长、曾任美驻华联络处主任的布什,以及上届大选败下阵来的前加利福尼亚州长里根。
除两大党以外,还有不少小党和个人也已声称参加竞选。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近透露,经联邦选举委员会承认申请竞选总统者已达一百一十二人。
在实际政治中,美国总统历来都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包办的。这两党究竟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能给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除有各级党的工作机构和干部外,没有什么固定的党员。只有在进行选举时谁自称是什么党就是什么党,选举完了他也许什么也不是。至于这两个党究竟区别何在,就更难回答了,连美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最近出版的《复兴美国之梦》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林格干脆直截了当指出:“美国现有的只不过是一个一党制——
‘民主—共和党’,却伪装成为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到头来投的还是‘民主—共和党’。”
当然,不能说他们之间毫无区别。他们虽然在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一根本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则可能有所不同。
美国同行们早就告诉过我们:要报道美国的大选,必须有极度的耐心和韧性,因为它冗长,烦琐,有时甚至腻味。果然,最近一个时期来,美国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似乎带上竞选的色彩,电视广播和报刊无不充斥着竞选新闻。为了选举出席全国大会代表,两党将在三十五个州陆续举行大型预选,其余各州则将有较小规模的代表会议。明年七、八月两党先后举行全国大会,决定双方正式候选人名单。至于地区性竞选活动以及候选人周游各地发表竞选演说就不计其数了。竞选中引人注意的往往并不是各人宣布的大政方针,而是他们互相揭短中的种种丑闻。肯尼迪当年在一次车祸中淹死一个女秘书的所谓“查帕奎迪克”事件,至今还是报刊电视中叨叨不休的热门内幕新闻。
竞选是个花钱的买卖,每届大选耗费之大十分惊人。每个人竞选都得有一笔雄厚的资金,雇用一个肯为他卖命的得力班子。钱主要来自“捐献”,这就要看你的后台老板有多大了。民主党十月在佛罗里达举行民意测验假投票时,(卡特和肯尼迪)双方竞选班子的主要精力几乎都放在用物质引诱来拉选票。
在十一月的一次大会上,卡特的班子不惜工本用漂亮的大轿车从二百英里外接投票人来吃一顿价值三十美元的午餐。结果,这一次卡特以三比一取胜肯尼迪。这还只是无足轻重的民意测验,今后一年中将投入多大资本可想而知。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所谓在美国穷小子也能当选总统的神话是多么的荒诞无稽。
在这群雄角逐的态势下,未来的白宫将是谁家天下,虽然众说纷纭,但稍有识者都不愿在此时作出任何判断。
从目前的舆论宣传看,肯尼迪似乎略占上风,在民意测验中名列前茅。但是,卡特也有他不容低估的有利条件。作为现任总统,他可以利用职权来为自己创造条件。七月的内阁改组,拨款支援州市公共建设,增加冬季取暖用油补贴,以及为满足广大教师要求宣布成立教育部,这些都被认为是着眼于竞选的行动。
一般认为,美国大选决定于国内问题,而目前国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增加和能源危机,人民已经因为生活直接受到威胁而怨声载道。肯尼迪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卡特的“领导不力”,并以此为号召来展开他的竞选活动。每发表一次竞选演说,他都反复地大声疾呼,只有加强领导,美国才能前进。弦外之音是不言自明的。由于人们对现状不满,再加上他的长兄曾经是位有一定声望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现在好象颇为得势,虽然他同样也没有提出什么有效的经济政策。但是,也有人认为,他的私生活问题很可能成为他竞选的主要障碍。
前一阵的风向让人感到,下届总统选举俨然只是在民主党内的卡特、肯尼迪之间一决雌雄了。现在,共和党也紧紧跟上来了。
如果民主党内两败俱伤,异军突起巧取宝座,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获胜,不管是谁将最后成为白宫新主人,都将面临一系列十分棘手的难题:你能制止经济衰退吗?你能控制通货膨胀吗?你能解决失业问题吗?你能克服能源危机吗?
但是,谁又能根治这些久已缠身的痼疾呢?
《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八日刊出的一封读者来信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已经灰心丧气了。已经有不少知名之士宣布竞选总统,但对我来说,他们谁也不具备我认为一个总统应有的条件。老实说,我现在还没有下决心选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


第6版()
专栏:

苏冶金工业一团糟 勃列日涅夫不敢言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日电 勃列日涅夫不久前在苏共中央全会总结苏联经济问题的长篇讲话中,引人注目地没有提到今年苏联的钢铁产量。据《真理报》最近报道,原来是“冶金工作者把工作搞糟了”。
这家报纸十一月十三日在一篇综合报道的《编者按》中说:“我国冶金工作者没有完成今年头九个月的产品销售额计划。同时,钢和轧材的产量甚至比去年前九个月还少。”《真理报》写道:“许多情况表明,落后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例如,库兹涅茨克钢铁联合企业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几乎减少了百分之十。下塔吉尔和卡拉干达联合企业,西西伯利亚、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黑色冶金部的企业,以及切列波维茨、新西伯利亚、高尔基、车里雅宾斯克冶金厂工作得比它们所具备的条件要差。”
在谈到“工作乱套的原因”时,报道说,捷尔任斯基钢铁厂厂长古尔斯基对记者讲:“二十七年来,为发展基本生产投资四亿零一百万卢布,而给维修的投资总共为二百九十万卢布,占拨款总额的百分之零点七二……因此,经常出毛病,发生事故,产品质量不好。”
报道说,第聂伯罗特殊钢厂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修理工作组织的不好,电炉经常损坏停产。扎波罗热钢厂最近几年遇到的问题当中,最常见的是焦炭、废金属、砾石供应方面的困难,以及干部缺乏。伏尔加格勒“红十月”钢铁厂在企业发展方面不成比例是落后的主要原因。“现有的轧钢机不能保证应有的生产率,而且经常损坏。结果是:自年初以来工厂欠了三万九千吨轧材,钢的生产也落后了。”


第6版()
专栏:

苏联最高苏维埃十届二次会议闭幕
新华社莫斯科十一月三十日电 历时两天半的十届二次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今天在这里闭幕。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没有出席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九八○年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计划和一九八○年的国家预算。会议还通过了苏联人民监督法、最高法院法、检察院法、国家仲裁法庭法和律师法。
最高苏维埃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谈到上述法案草案时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特别要求大大加强对完成计划任务和通过的决定的监督。”“严格和无条件地执行各项法律是整个经济机构顺利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第6版()
专栏:

一名美国妇女持刀闯进肯尼迪办公室
本报讯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午,美国一名叫苏珊·奥斯古德的三十八岁妇女,持刀闯进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办公室的外间,受到保卫这位总统候选人的特工人员的拦阻,随后发生了扭打。一名特工人员被砍伤了手。事件发生的时候,肯尼迪正在他的办公室内间。


第6版()
专栏:

危地马拉政局动荡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中美洲的危地马拉,自从尼加拉瓜索摩查独裁政权倒台和邻近的萨尔瓦多发生军事政变以来,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首先是反政府的群众活动增多。十一月初,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学生、工人、企业家和反对党人士为一名被暗害的记者举行葬礼,这次活动被认为是对政府的一次示威。在这以前,危地马拉城五万多市民举行蒙面游行,对人民的贫困处境表示强烈不满。医生、教师罢工罢教事件也不时发生。
今年三月,北部山区潘索斯地区几千名印第安人开展夺地斗争,遭到军警血腥镇压。
值得注意的是,十年前一度被镇压下去的游击队又纷纷活跃于城镇乡村之间。其中最有战斗力的危地马拉穷人游击队已发展到千人以上,活跃在北部山区。它们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绑架和暗杀,也经常袭击庄园和伏击政府军。最近,穷人游击队绑架了一名百万富翁和总统的一名私人秘书,秘密处决了前陆军参谋长。目前,这支游击队还向其他反政府组织发出了采取联合行动的呼吁。
在军队内部,对现状不满的少壮军官同高级军官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在危地马拉六百四十多万人口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印第安人(玛雅人),文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以上。无地农民多,失业人数占经济自立人口的一半以上。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高昂,人民生活极其贫困。
危地马拉的动荡局势引起许多美洲国家的关注。在这个国家拥有近五十家公司或子公司的美国已派出三名特使访问了危地马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