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把节约能源这件大事抓紧
能源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也是实现四化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看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解放以来,我国能源的开发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能源管理混乱,热能的有效利用率很低,煤、油、电损失浪费惊人。努力节约能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没有强大的能源是不行的。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集中很大的力量狠抓能源的生产,把煤、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工业建设搞上去。当然,解决能源问题,光开源不行,开源和节流必须双管齐下。狠抓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又是当前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节约能源,监督能源的合理使用,是调整期间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世界各国对节约能源都非常重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潜力很大。据有关方面调查,我国目前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相当工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如果全国燃料利用效率提高百分之二,就相当于每年挖掘出一千二百万吨标准煤的热能。据冶金部一九七八年对二十七个重点钢厂的热能利用情况调查,按与日本可比口径计算,一九七八年吨钢耗煤量,比日本一九七七年全国平均高六百多公斤。就是说,我国现在生产三千万吨钢消耗的热能,按日本的耗能水平,可以生产五千万吨钢。目前,全国还有近半数的企业,煤、电单耗高于本企业历史最低水平,部分企业和部分产品的平均单耗,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还有增加。我国燃料油浪费也非常严重,其中用油烧锅炉的占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能源问题极为重视,多次指示要加速能源的开发,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上,坚决贯彻执行煤、油、气、水并举,以煤为主的方针,狠抓能源的使用管理和节约,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能源的开发和节约。各地创造了很多节约能源的好经验,涌现出一批节约能源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现在,国务院决定今年十一月在全国特别是工交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第一个“节能月”活动,以后每年一次,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节约能源,同所有企业、机关、学校、部队、商店、生产队,以至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
“节能月”活动中去,千方百计节约每一斤煤、一滴油、一度电、一升水,树立“节约能源光荣,浪费能源可耻”的新风尚、新道德。
节约能源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以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上海市今年一至九月,全市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七点七,而工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点二,工业用燃料还下降了百分之一点六,其中煤炭下降百分之零点五,燃料油下降百分之四点七。南京市一至九月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九,电力节约一亿二千多万度,节煤十三万吨,节油一万四千多吨。上海、南京两市及其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经验,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的经验,都说明只要加强科学管理,狠抓有效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工作,完全可以做到低能耗、高速度。我们一定要把燃料动力消耗大大降下来。首先要坚决完成今年
节煤、节油、节电的任务,保证今后两个月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明年煤炭、石油、电力,基本维持今年的生产水平,有的略
有增加。从全国来说,明年要坚决做到节煤百分之五,节油百分之十,节电百分之三,以此确保明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所有的地区、企业、单位,不但要有年度节约能源计划,而且要有长期规划和设想。
开展“节能月”活动,要充分发动群众,向群众广泛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总结经验,揭发问题,表彰先进,使人人自觉参加节能活动。当前,我们相当多的领导同志对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冶金部不久前召集鞍钢、本钢、武钢的公司经理和上海、天津冶金局的第一把手座谈能源问题,会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本企业的吨钢能耗。长期以来,我们只抓能源的生产,不抓能源的节约;只知向上要燃料,不考虑燃料的综合利用和有效利用。现在到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特别是做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对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的认识必须大大提高一步,否则我们的经济就不可能在调整的基础上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抓能源节约工作,不能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鼓实劲,不鼓虚劲。首先要弄清楚能源利用的现状怎样?造成能源浪费的原因在哪里?领导干部要认真查一查,找一找。据调查,化学工业能耗高,有很大一部分是热能管理不好造成的。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厂为例,这个厂的工艺和设备是比较先进的,但由于热能综合利用差,热能损失、浪费也是很大的,一九七七年就有石油烯烃三万九千吨放了“天灯”烧掉了。这部分烯烃如用作民用燃料,可供应十六万户一年的需要。高压蒸汽减压使用也是很大的浪费,如利用该厂的高压蒸汽压差发电,可以安装背压发电机组四万二千千瓦,所发的电可解决目前本厂用电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若采取热电结合,燃料利用率可提高一倍以上,一年可以节约七万多吨燃料油。另外,设备不配套,大马拉小车造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燕山石油化工总厂能源的损失和浪费现象,在其他行业、企业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有的甚至更严重。当然,原因各不相同,有生产工艺落后的原因,有技术装备差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能源管理不善、忽视节约,消耗无定额,计量无手段,责任制度不严,跑、冒、滴、漏严重。各地区、企业、单位,要认真开展煤、油、气、水等能源利用情况的普查工作,搞好热能的综合平衡,把能源利用的现状摸清,把浪费的原因找准,把改进的措施抓实。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燃料、电力实行凭证定量供应,对燃料、电力一定要管好用好,坚决取消用电、用气、用水的包费制和其他“吃大锅饭”的不合理制度。严格执行消耗定额,每种产品、每道工序、每个班组都要有燃料、动力消耗定额。要整顿原始记录,充实计量测试手段,做到班班有记录,月月有检查考核,努力挖掘节约能源潜力。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制订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正确的能源开发利用的方针、政策、办法和措施。工矿企业要和科学研究部门、大专院校挂钩,加强能源利用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处在空白状态,要尽快组织力量,调查研究,确定课题,协同作战。各地还要重视节约能源技术的推广,尽可能采用耗能低、效率高的先进装备和生产工艺。有条件的城市和工业集中的地区,可以考虑集中供热和城市煤气化。要切实加强能源技术的培训工作,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实行燃料、电力节约单项奖,按照国家规定,从节约能源的费用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奖金。产品质量不好,是对燃料、动力、原材料的最大浪费。对消耗低、质量好、产品对路的企业所需的燃料、
电力,要优先保证供应;反之,对消耗高、质量差、产品不对路的企业,要限期改进直至停产整顿。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生产部门,要在努力增产的同时,带头厉行节约,降低自用能耗。


第2版()
专栏:

社员养羊何罪之有?
今年七月中旬,河南省渑池县笃忠公社突然刮起了一股限制社员养羊、解散羊群风,大部分大队的社员慌慌张张地把自家养的山羊绵羊卖掉,或杀掉,或者赶到外地去“避难”。各个村庄发出一片大羊小羊的尖叫声,私养群放的羊群象遇到一场风灾,一个个被拆散了。据公社党委统计,全公社突击卖掉和杀掉的羊有一千多只,送出去“避难”的二千多只,两项合计,共减少山羊绵羊三千七百四十只,全公社平均每户减少一只。全公社原来私养群放的一百二十一群羊,解散了五十六群。
笃忠公社这股限制社员养羊、解散羊群风是怎样刮起来的呢?
笃忠公社地处豫西伏牛山区,饲草来源较多,历史上这里的群众就有养羊的习惯。这里的社员养羊,向来是户有队放,就是社员自己的羊,集中在一起由羊倌放牧,由队里给羊倌记工分,羊粪归集体。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羊倌责任心不强,对羊群管理不好,经常发现羊吃庄稼,啃树皮的现象,使集体财产受到损失,干部、社员对此有意见。本来,这种问题如果采取适当措施,会很容易解决的。可是,今年六月初,笃忠大队党支部书记在会上宣布,五天内各生产队的羊群都要解散。五天以后,如果发现羊吃一棵玉米苗或甘薯苗,罚一斤粮食,晚上发现羊下地罚十斤粮食。
笃忠大队的做法,得到了公社的支持。公社党委要笃忠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全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会上介绍笃忠大队解散羊群的“经验”。
笃忠公社党委的意见,得到了中共渑池县委第一书记的赞同。七月十二日,他在有一千多社队干部参加的全县小麦、油菜生产会议上作总结时说,我对羊不“感冒”,我提倡一户养两头牛。县委第一书记这么一讲,笃忠公社党委解散羊群的决心更大了,当天就在大队、生产队干部会上宣布公社党委决定:除了四个大队外,其他大队限期在七月底以前解散羊群。这样,限制社员养羊、解散羊群风就在笃忠公社大部分大队刮起来了。
笃忠公社党委限期解散羊群的决定,在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应。很多干部指出: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现在县里和公社不叫社员养羊,限期砍羊群,这是啥政策?这符合中央的精神吗?很多社员向省、地、县里来的外贸局干部要求救救羊。这地方有不少回民,他们养羊比汉族社员多些,对解散羊群意见更大。直到省、地委领导同志批评以后,渑池县委和笃忠公社党委才先后开会讨论采取措施纠正错误。
渑池县笃忠公社限期解散羊群、限制社员养羊的教训,使很多干部进一步看到: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批不深,农村经济政策就落实不好,加快发展农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新华社记者 伊心恬


第2版()
专栏:

广东重点检查消费品的销售价格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革委会于十月二十四日再次部署物价检查整顿工作,要求各级革委会领导亲自动手,掌握情况,处理问题。检查整顿的重点是人民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和饮食、服务等行业的收费标准。
省革委会强调今后要适当集中调价审批权,凡消费品涉及调整销售价格的,须按分工管理权限,由物价主管部门审查后上报同级革委会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随意决定提高市场消费品的销售价格。
省革委会还要求各市、县革委会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物价纪律的行为,并委托一批懂得物价政策,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担任市场物价检查员,颁发证件,随时对市场物价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2版()
专栏:

南京市委通知严禁随意提高物价
据新华社南京电 中共南京市委十月十七日发出通知,严禁随意提高商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标准,决定进行物价大检查。
通知规定:从现在起,除中央、省有明确规定者外,所有商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标准都要保持稳定,一律不得擅自提高商品销价,不得随意增加非商品收费项目,不得随意提高非商品收费标准,不得降低商品质量、短秤少两,变相涨价。凡需变动商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标准的,一律要按物价管理审批权限请示报告,经市物价管理委员会转报省物价委员会批准。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也谈“要亩数还是要产量”
中共安徽省南陵县委书记 刘葆玉
看了《要亩数还是要产量》的讨论,很受启发。它引人思考怎样正确处理国家计划和生产队自主权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这里结合我县情况谈点看法。
国家下达种植计划,包括种多少和种什么,是不是一定会跟生产队的种植自主权发生不可解决的矛盾呢?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绝对如此。关键在于计划本身是否切合实际,切合国家的需要和生产队的条件。如果种多少和种什么,有利于增产增收,生产队是愿意接受国家种植计划的。这对于保证产量指标的完成,克服农副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都有一定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不少地方希望国家计划只定产量、不定面积呢?主要因为过去国家种植计划是由上级制订并逐级下达的,往往只顾上面的需要,不顾下面的具体情况,统得过死,管得太细,造成了违反实际的瞎指挥。我县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比如,前几年种早稻,上级从产量指标、茬口安排到品种搭配都规定得死死的。这里有一个老品种叫“莲塘早”,适应瘦地、洼地生长,而且秆高稻草多,可以喂牛、盖房、打草包,经济价值高。可是上级就是不准种。群众偷种几万亩,有关部门就批评县委。我们没有顶住这种压力,提出
“枪毙莲塘早”的错误口号,处处卡生产队,弄得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少数干部因强行拔秧,被群众用泥巴砸过。群众针锋相对地说:“莲塘早就是好,又长稻又长草,上级要打倒,我们要死保。”可见,矛盾的实质不是“要亩数还是要产量”,而是国家计划不切合实际,侵犯了生产队的自主权,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制订计划时要注意几个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的计划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不能象过去那样只强调局部服从全局,要根据局部的情况来订全局计划,并给各地留有因地制宜种植的余地。二是要兼顾国家和生产队的利益。过去的种植计划一般都是考虑国家需要多,考虑生产队利益少;今后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时刻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三是要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计划实施的过程不是强令生产队绝对服从的过程,而是通过协商,运用正确的领导方法和经济手段来实现指导作用的。
这里再用我县的具体的情况来说明一下。我县是半山半圩区,就水利和土壤条件来说,大部分生产队适合种双季稻。我们在制订种植计划时,就要求各队以种双季稻为主,对有冷浸田的少数山区生产队,则让他们种一季小麦一季晚稻。这样的安排,因为符合实际,都为社员群众接受了。前一段,我们发现全县蚕茧、油桐、渔业的产量下降,就及时作出了在三年内发展三千亩桑地、五万亩油桐的种植计划和十万亩水面的养殖计划,也得到各队同意,将逐步实施。为了给生产队留有余地,我县订计划除了抓住早稻和双季晚稻这两项重点外,其他方面由各地自行安排。今年,一般生产队都安排百分之五左右的耕地种些收入高的经济作物,如荸荠、甘蔗、西瓜。一般每亩收入能达三四百元,相当于粮食作物的四五倍。群众很满意,积极动脑筋安排生产,既努力保证完成粮食任务,又争取更多的收入。
要十分注意的是,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绝对不能搞强迫命令、一刀切。我们订计划前后,召开了多种形式的会议,发动干部群众讨论修改。就是执行计划中出现了问题,也不能靠行政命令压服,而要让群众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今年,一部分生产队过多地扩大了高秆早稻面积,在一些较肥的水田里也种上了,结果前期长势很好,后期大片倒伏,瘪壳多,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各地开了现场会,社员说今年种错了,吃亏了,明年要改过来,照种植计划办,效果好。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县里也要有一点“自主权”
中共河北省玉田县委宣传部 冯连坤
县里也要有一点自主权。这是我们县在处理国家种植计划和社队种植自主权的矛盾时的体会。
就拿我县棉花种植来说吧。我县南部平原地区的耕地,适宜种棉花的只有五万亩左右,产量最高的年度平均亩产七十一斤。可是近几年来,上级一味要求我们增加棉花面积,一九七八年竟增加到七万多亩。由于土质不适宜,加之抗灾能力低,棉花单产下降到二十斤左右。棉农吃够了苦,不断找县委要求减少棉花种植亩数。县委也多次向上级反映了这个要求。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县委以为今年可以因地制宜安排棉花面积了。谁知,年初下达到县的种棉计划比往年一亩不减。棉区群众一听都气急了,都说这哪是尊重我们的自主权,不是还跟我们庄稼人开玩笑吗?这里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问题的严重性。刘学庄公社有耕地二万三千九百亩,其中根本不能种棉的水洼地和重碱地就有一万三千亩。一九七四年以前,棉花面积为六千三百亩,后来摊派他们扩种一千亩,有的队没有合适的地块,只好种到了水洼里,常常减产绝收。一九七四年以前,全公社五年棉花平均单产是四十四点八斤,总产二万八千二百多斤。一九七四年以后,五年平均单产减为二十四点四斤,总产减为一万七千八百斤。面积增加一千亩,总产减少一万斤。还有杨家套、蛮子营、孙各庄、散水头、钱家沟五个公社,历史上只是小面积种些棉花,既没有适宜多种棉的地块,又没有植棉经验;可是棉田面积由七千多亩猛增到二万多亩,增加近两倍。结果,有的亩产几斤、十几斤,最高的才产二十余斤。群众说:“种棉越多越受穷。”
县委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先后向地区和省里有关部门写了请示报告。答复是棉田面积不能减。县委感到很棘手:究竟是因地制宜地按客观规律办事,还是按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办事?后来,县委接连数次写报告、派专人请示,整整折腾了一个多月,地区才答应把植棉面积减到五万五千亩。可见,给农民争点种植自主权,实在很难!
因此,制订国家计划,要给县委一点“自主权”,让县里对于计划的调整和落实,有一些活动余地,不要卡得死死的。这里首先希望上级在下达种植计划时,要破除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观点。领导部门的同志要经常到下边搞些调查研究,多跟县社队干部商量,多听群众的意见,把对党和国家负责同对群众负责一致起来。
第二,制订和实施国家计划,要废除行政命令那一套,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国家计划可只规定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征购任务,把农作物种植计划交给县里和社队协商安排,不必硬性规定种植亩数。我们认为,用产量合同制来代替死抠面积,可以逐步试行。
第三,各级领导部门在执行国家计划时,必须维护党的政策的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失信于
民;更不能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特别是不能
图虚名,追求高指标,以致损害群众的利益。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要“实壮”不要“虚胖”
今年夏熟以后,在金坛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建昌公社因小麦减产七千多斤,没有得到红旗和奖状,公社、大队干部感到有点抬不起头来。
可是,社员却说:我们要“实壮”,不要“虚胖”,不必把眼睛盯在红旗上。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建昌公社的小麦虽然减了产,但年景不比往年差:油菜籽增产四万六千斤,蒜头收了二百万斤,价值六十万元。群众得到的实惠多,对国家的贡献也不少。
“红旗”、“奖状”代表一种荣誉,社社队队都应该努力争取。为什么有些人对它不那么重视了呢?这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用什么标准奖励?是单单奖励“夏麦”,还是以粮食、油料等全面发展为标准来授奖?如果只看粮食产量,而不注意多种经济,有可能会导致单打一地抓粮食,不切实际地挤绿肥、压油菜等。听起来粮食产量“一季过纲要”,实际上“高产穷队”的帽子摘不掉。这哪能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富呢?
江苏 沈成嵩


第2版()
专栏:农村工作小议

还要再拉上一把
支援穷社穷队,当然要帮助他们落实党的政策,切实搞好按劳分配,克服平均主义,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但这还不够,必须在物质上拉一把,帮助他们改变生产条件。
这里举个例子:皖南山区有一个穷队,生产条件很差,经营管理落后,每年的工日值都是一、两角钱,干部、群众对改变贫困面貌信心不足。今年,在上级领导下,他们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搞了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酬,解决了干活大呼隆的问题,干部和社员的劲头都大了。可是没想到,夏播时节十一天未下雨,田里无水插不上秧。各组赶快架起人力水车,两个人一架车,六个人一天才踩二亩地的水。一个组就那么几个劳力,还要整地、插秧,实在忙不过来。群众急得团团转,说是我们这里穷定了,分了组也没指望。
县委知道这个情况后,赶快调去了两台小抽水机。这样,劳力腾了出来,各样农活都好安排了,社员感动得直流泪。这
一情况说明,路线、政策对头了,还要给穷社穷队以物质支援,帮助他们改变生产条件,才有可能早日改变穷困面貌。
布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