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进一步贯彻执行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方针
全军群众性练兵运动蓬勃发展
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九日电 今年以来,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各部队进一步贯彻执行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方针,掀起了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练兵运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国庆前夕,祖国的战鹰日夜演练高难度课目。曾被国防部授予“航空兵英雄中队”光荣称号的空军某部飞行大队,以当年威震长空的“霹雳作风”,提前五个月完成了全年飞行训练时间指标,空中攻击考核达到优秀。象这样用高速度完成训练任务的飞行大队,在人民空军正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在海上,威武的战舰劈风斩浪,演练夜间隐蔽接“敌”,炮火映红了雾海夜空。昔日深受林彪、“四人帮”之害的一些英雄舰艇,今天把海上练兵传统发扬光大,轮机兵能在黑夜无照明条件下操作电机、排除故障;导航雷达兵能熟记几千个港湾、岛礁、水道的名称,并能准确地绘制出它们的位置。
在陆地,成千上万个步兵、炮兵、坦克兵、防化兵、通信兵连队,以及工程兵、铁道兵、基建工程兵部队,从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出发,加紧进行战术技术训练。曾被国防部命名为“神枪手四连”的沈阳部队某部四连,现在又成为拥有百名“神枪手”的连队。广州部队南海前哨某部守备英雄团立足现有装备,广泛开展一专多能、一兵多能训练,百分之八十的炮兵基层干部和战士已成为全能炮手,并有不少人学会使用两种火炮。
特别令人可喜的是,全军有许多部队正在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上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的部队已经兴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各军种、兵种部队的许多指战员在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
前些年,林彪、“四人帮”出于反党乱军、毁我长城的罪恶目的,在政治和军事、人和武器的关系上蓄意制造混乱。为保卫祖国苦练杀敌本领被他们诽谤为“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单纯军事观点”;多少军政兼优的先进连队,被他们诬蔑为“黑典型”、“黑拳头”,严重挫伤了广大指战员练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今,陆海空军各部队通过批“四害”,肃流毒,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坚持政治统帅军事,用革命化统帅现代化战备训练,创造了十多年来最好的训练成绩。南京部队广大指战员运用一九六四年的练兵经验,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练兵运动,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济南部队今年一开训就给一九六四年群众性练兵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神枪手、神炮手、打坦克能手、汽车驾驶标兵和一专多能的先进典型恢复名誉,重新给他们颁发锦旗、奖状,组织他们巡回表演。这样做的结果,促使广大指战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理直气壮地搞训练,各项课目都取得了好成绩。福建前线部队许多师、团也相继召开授奖大会,为那些受林彪、“四人帮”压抑多年的练兵模范披红戴花,并且把他们的先进事迹绘成幻灯,编成文艺节目,在部队广泛宣扬,使广大指战员迅速消除对搞战备训练的心头余悸,从而推动整个部队练兵运动奔腾向前。
为了保证群众性练兵运动健康发展,许多部队和军、兵种的军政第一把手深入练兵场,进行传帮带。今年以来,北京、沈阳、昆明、成都、新疆等部队有数万名师团干部以身作则,扎根基层,指导战备训练。武汉部队空军领导同志为了考核空降兵战士,亲自背起降落伞,和战士们一起登机,一起从天而降。海军许多高中级干部还深入海岛或随舰出航,在大风浪中组织指挥海上训练。兰州部队某师党委成员带领指战员跋山涉水,来到解放战争时期保卫延安的战场,讲述毛主席当年亲自指挥陕北战役的光辉战例,带领全师在近似实战的军事演习中运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探讨现代化作战手段,锤炼部队连续作战、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


第3版()
专栏:

种棉不要“撒胡椒面”!
——关于建立商品棉生产基地问题
编者按: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棉花生产要合理布局,适当集中,逐步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生产基地,对现有的分散的棉田要在两三年内调整好。
《种棉不要“撒胡椒面”!》一文说明,要实现上述任务,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亟待落实,否则,棉花还是上不去的。
当前,北方农村正值播种冬小麦季节,各地在种好冬小麦的同时,要注意吸取过去“以粮挤棉”的教训,处理好粮棉关系,防止和克服“轻棉”倾向,留足棉田面积,安排好明年棉花生产,为棉花生产的大发展打好基础。
河北省的邯郸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产棉区。这几年来,邯郸地区和整个河北省农村一样,棉田面积减少了,棉花的总产和单产都不高。一九七六年,全区十四个植棉县,有八个县单产低于本地区解放初期的水平。过去,邯郸地区生产的棉花大量供应外省市;现在,当地纺织厂却因本地棉花少,伸手向外地要棉花了。
为什么棉花老是上不去?原因很多。从工作方面来看,主要是棉田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棉田太分散。群众说得好:“种棉花不要撒胡椒面嘛!”邯郸地区十六个县市,却有十四个县植棉,有的县不顾条件,社社队队种棉花。有的县棉田虽然比较集中,但套种了粮食。
“撒胡椒面”的办法到底有什么不好,在棉农座谈会上,他们摆出了“七条不便”:一是该种粮食的地方种了棉花,该种棉花的地方却种上粮食,不便于发挥地力;二是不便于飞机撒农药治虫等科学管理;三是棉粮间作,不便于使用机械操作;四是不便于根据棉田的需要搞农田基本建设;五是不便于培育良种;六是领导上不便于根据棉区的特点进行指导;七是不便于提高棉花单产和棉花商品率。
在棉农座谈会上,一些同志说:外省因地制宜地办起了商品粮生产基地、商品糖生产基地,邯郸这样一个具有种棉传统的地区为什么不可以多办几个商品棉生产基地呢?
在一些地、县、社干部中间,对于办商品棉生产基地的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暂时维持现状,撒点胡椒面,等到粮食过了“关”,再大办棉花基地。持这种意见的只是少数人。第二种意见是赞成“适当集中种棉”,但是对于“集中”到什么程度,棉田和粮田的面积比率究竟要多大,看法也不一致。经过大家商量,提出这样一个意见:作为商品棉基地的县,拿出全县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耕地,集中连片种棉花,这是必要和可行的。但是这样做,一些同志也有几件“心事”放不下,希望上级能对以下几个问题给予解决:
(一)粮食征购任务。从成安等县的条件看,办商品棉生产基地的县,可以基本上做到口粮、种籽、饲料“三粮自给”。但是希望上级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征购粮食任务,以便下面用更多精力去抓好棉花。前些年,河北省有些县增加了棉田面积,但征购粮食的任务有增无减,这就不能不挫伤棉农的积极性。
(二)棉农的口粮问题。要确保每个棉农的口粮不低于邻近产粮区的口粮标准。有些重点植棉社队自产粮达不到一定的标准,上级要调剂解决。另外,他们希望能够真正实行棉花超产可以多得口粮的政策。
(三)棉花收购,一定要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近年来,收购工作中有任意压级压价现象。
(四)棉花奖售政策,棉籽饼、棉籽油、棉皮返还的政策,都应按章办事,各级不要任意改变和扣留。
(五)凡是棉花生产基地亟需的化肥、农药、机械、塑料薄膜等,要优先供应。一些农业科研和农机部门要克服“轻棉”思想,为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做出更多的贡献。
河北省邯郸地区,去年分散在十几个县的棉田面积共一百六十多万亩,总产五十万担皮棉,单产三十多斤,交售商品棉四十八万多担。同年,集中种棉的湖北省天门县,棉田面积约一百万亩,总产一百零一万担皮棉,单产一百多斤,交售商品棉一百万担。这说明,建立商品棉生产基地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棉花生产的路子。有远见的同志,应及早下决心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不要年复一年地拖下去,贻误时机。
今年春播期间,邯郸地委和成安县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到成安县重点产棉队——“九二四”大队,同当地干部和社员一起,结合省委关于棉花生产的八条补充规定,联系这个大队的实际,算清了口粮、提价、棉奖、加工四笔账,使广大社员“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调动了他们种爱国棉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改变了“以粮挤棉”的作法,完成种植棉花一千五百多亩的任务,还扩种了一百六十亩棉田,作为增产的保险系数。这个实例,使我们深信,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中蕴藏着一股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只要方向明确,政策落实,党指向哪里他们就会打向哪里。
本报记者 黄际昌


第3版()
专栏:

中央民族歌舞团组建乌兰牧骑演出队
深入草原村寨向各族人民献歌献舞
本报讯 最近,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各族文艺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各族人民服务,学习乌兰牧骑的革命精神和组织形式,先后组建了五个乌兰牧骑演出队,为各族人民献歌献舞,送戏上门,受到各族人民热烈欢迎。
在六月初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汇报演出的座谈会上,乌兰夫同志指出:“乌兰牧骑的方向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在生前早已肯定了的。希望乌兰牧骑不断充实、丰富、发展、提高,为实现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的总任务贡献力量。”各演出队根据乌兰夫同志的指示,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于八月间先后深入到黑龙江、辽宁、吉林、贵州、河北等省的八个市、十三个县和旗演出。一个队留在北京,到郊区的工矿、公社和部队进行慰问演出。
参加乌兰牧骑演出队的有二十八个民族成分的百多名文艺工作者。他们自觉地发扬乌兰牧骑的艰苦奋斗作风,走草原,访村寨,献歌献舞,送戏上门,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乌兰牧骑演出队演出一百多场,观众达八十余万人次,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建团以来下得最深,行程最远,影响最大,观众面最广的一次。
五个乌兰牧骑演出队已于九月中旬先后返京,目前正在总结经验。乌兰牧骑队的各族演员,在这次慰问演出中,思想感情和艺术表演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附图片)
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演出队到贵州慰问演出。这是演员们和群众在一起。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建议

开展“小秋收” 利国又利民
广东高州县委全面落实现阶段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加强对“小秋收”工作的领导,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小秋收”活动。仅八月份,这个县就收购到价值六十七万六千多元的野生植物产品,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一。
高州县地处半山区,野生资源较为丰富,“小秋收”工作抓好了,利国又利民。但过去由于受“四人帮”的干扰,一些人认为,让社员搞“小秋收”是“资本主义”,不敢让社员去搞,致使很多野生资源浪费在山上。“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余毒未清,有些干部还是缩手缩脚。针对这些思想,县委发出认真落实各项经济政策,开展“小秋收”活动的通知。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大力开展“小秋收”不仅能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而且又能为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提供原料。是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一件大事。提高认识后,各级党组织和供销部门认真作出规划,下达了任务,介绍产品的种类和价格等。
在开展“小秋收”活动中,他们还积极开展大批判,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划清了是非界限,纠正了过去不准社员搞
“小秋收”的偏向,并明确宣布:凡适合集体经营的产品,大力组织集体采集、加工;属零星小宗的产品,社员可利用工余假日上山采集。谁采谁得,收入归己,不加限制。由于领导态度鲜明,政策兑现,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为了把采摘的产品尽快收购起来,县供销部门改进经营作风,在边远山区和人口居住分散的大队增设了临时收购网点一百七十多个,组织了下乡服务队六十二个,实行边收购,边供应,方便群众交售。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建议

为什么大量野生油料弃而不用
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等不少地区,生长着丰富的野生油料植物,已发现的有二十多种。经化工等部门化验,这些野生油料的经济价值都很大。
青海省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生长在这里的野生油料,含油率普遍较高。据测定的十一种野生油料,平均含油率百分之三十四,最高的百分之五十五。
这些野生油料,多数可用于油漆、肥皂、塑料等工业原料;有的品种如香薷(rú如)油,其性能比桐油好,可代替进口的亚麻油;有的品种如香青兰,它的茎叶还含有经济价值很高的香料油。
青海省曾利用过这些野生油料,并向国家提供过加工的油脂,但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这项生产几乎长期陷于无人过问的状态。这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必须赶快纠正。
野生油料的收获季节已经到来,应该赶快安排采集、收购和加工。
上述野生油料,不仅青海有,青海的邻区也有。为了长期利用这些野生资源,很有必要在西北地区建立一个抓油料生产的专业性机构。
高有为


第3版()
专栏:来信

社员采集山货不是资本主义编辑同志:
在我们山区,山山岭岭,坡坡坎坎,到处都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广大社员在集体生产的工余假日,背筐挎篮,攀藤登崖,不辞辛苦地采集山货,卖给国家,既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这些野生植物中,有许多是药材、副食、农药及其它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如雷公膏叶,把它打成粉,是钻探石油不可缺少的原料。红根,可以提炼高级橡胶,成本低,质量好。山苍籽,不仅味道芬香,可以食用,还可制高级润滑油,配制重要药品。此外,还有首乌、钩藤、半夏、黄精等重要野生药材;金樱果、鸡爪子、蕨根、橡子仁等副食原料和构皮、野麻、棕片、木油子等其它工业原料,真是不胜枚举。群众说:“山上到处都是宝,只看我们找不找。”
这些原料,就是广大社员群众你一点、我一点采集起来的。可是,在“四人帮”推行假左真右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把社员群众的这种正当活动,诬蔑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割掉,致使近几年来国家收购的野生原料不断减少。这方面所造成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仅举一例:半夏是一种能治多种疾病的野生药材,据一个供销社统计,原来,他们每年收购七千多斤(折干货),近几年大大下降,半夏每年只能收购三百来斤。
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采集山货,可以增加个人收入,为国家提供货源,这是党的政策所允许的。同时,社员向国家交售农副土特产品,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这有什么不好?这怎么能说社员采集山货是搞资本主义呢?
为了繁荣经济,充分利用山区的野生资源,就必须认真落实党的经济政策,鼓励社员群众利用工余假日大力采集野生植物。建议有关领导,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发动群众,把散布在山野的财富采集回来。
湖北省来凤县高洞公社通讯组
冯 炎


第3版()
专栏:

送歌送舞寄深情
——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演出队在贵州
今年八月间,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演出队,前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慰问演出,消息传到黔南惠水一带农村,各族人民都喜笑颜开,奔走相告。他们听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派来的乌兰牧骑演出队,是由十二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其中还有当地苗族人民称为苗族的好女儿的罗秀英,都认为这是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又回来了。乌兰牧骑队员们每到一地,都被千千万万的苗族、布依族群众亲切地围拢起来。布依族人打着铜鼓吹着唢呐,苗族人吹起芦笙,青年姑娘们则唱起了她们新编的山歌:“万朵葵花向阳开,布(依族)苗(族)人民喜心怀,华主席派的亲人到,唱支山歌迎亲人”。歌声和鼓乐声汇成了一片雄壮欢乐的海洋。
乌兰牧骑演出队在惠水广场演出时,观众达七万人之多。有的是从八、九十里外坐班车赶来的,有的是提前几天就来到苗寨的亲朋家等候。在雅水公社广场演出前,聚集在广场上的上千上万苗族、布依族人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有的吹起芦笙跳起舞,有的吹着唢呐。许多苗族老人都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说:雅水是苗族聚居区,由于地方偏僻,从来没有剧团来过,这次乌兰牧骑到苗寨演出,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的结果。在鸭绒公社广场演出的消息传出以后,八、九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由儿孙们搀扶着来观看。鸭绒公社鸭寨三队一位九十一岁的苗族老人吴乔发,前几天听说乌兰牧骑演出队到了县里,就天天到公社去打听什么时候到苗寨来。现在演出队来苗寨演出了,他心情很不平静,边走边说:“千山万水送戏来,华主席和苗家心连心。”
为了使少数年老体弱和腿脚不便的人看上节目,演出队组织三、五个人一组的小型演出队,携带乐器深入到一些社、队演出。在鸭寨公社一个生产队里,一位年已七十八岁名叫吴囡茂的苗族老大娘边听边说:“我腿脚不灵了,不能到广场上去,你们到我家院里来演唱,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大好事,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又回来了,华主席领导真是好。”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海政文工团苗族演员罗秀英,这次被邀请参加演出队回到贵州,受到当地各族人民格外热烈的欢迎。她每到一处,就有群众围拢来看她。因为人们从报纸上早看到了罗秀英曾代表贵州惠水地区苗族、布依族人民,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当地干部作风和执行政策中的问题,要求领导上派人去看看苗家寨。华主席对她的信作了重要批示,中共贵州省委立即落实了华主席的批示。因此,各族人民从心里感激罗秀英。这次罗秀英和演出队一起来到家乡慰问演出,又见到了苗族众乡亲。她用苗语热情地同乡亲们打招呼,许多苗族老人感动的流下了热泪。华昌一队一位苗族老人王保民握着罗秀英的手,无限深情地说:“二十年了,你没有忘记苗话,没有忘记苗寨的贫下中农,这要感谢毛主席的民族政策,是毛主席、周总理把我们苗家的一个放牛娃,培养成了一个好演员。今天你回苗寨来给我们唱歌,全靠华主席领导的好。”
各族群众把演出队当作华主席派来的亲人。演出队每到一地演出,都接待成百成千的群众。在一个月中,有上千上万人来找演出队、找罗秀英谈话,群众托演出队给华主席、党中央转的信达二百零五封,演出队变成了工作队。
乌兰牧骑演出队结束了在惠水县的演出,又在黔南、黔东南两个民族自治州的所在地和三都水族自治县进行了十多场的慰问演出。他们每到一地,都深入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去,向各族人民学习,编写当地少数民族的歌曲,并立即演出,深深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本报特约记者 鲁 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