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奇异的绿色王国
来云南省热带植物研究所以前,就听人说,这个象葫芦似的岛上如何如何美丽、神奇、丰富,连最会写文章的人也找不出最恰当的词句来描述它。
你看那火红的红苋、扶桑和刺桐花在阳光下照得人简直睁不开眼睛。一品香,在北方,人们只能把它养在小花盆里欣赏,可是在这里,长得却有一间房子那么高大!还有那花树叶子也够怪的,绿色中间夹杂着许多黄的、红的斑斑点点,有的还整整齐齐镶着花边和花纹,活象是有人专门给画上去似的。最叫人惊奇的,是一种象圆桌面大小的莲花叶子,上面站一个人,也沉不到水里去,你说怪不怪?
这里不光是花奇草异,树木也长得够特别的。有一种树足足有二十多层楼那样高,人们叫它“望天树”,远远看去,树枝真的象挨着了天。还有那大榕树,树枝上挂着许多树根,有的扎在地上,有的吊在半空中,根根都象棵树似的,十二个人拉起手来,也抱不住它。一棵树的树叶覆盖面积就有三亩多。人们都说“独木不成林”,可是这棵大树却成林了。
这里真不愧为一个奇花异树的世界,一个研究热带植物的珍贵场所!把这样一些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汇集起来加以抚育培养,使它们成为祖国的财富,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和心血的。
这个研究所是一九五九年建立起来的。
一九六一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当面对所长蔡希陶同志说:要把西双版纳森林里的野生之材变为家生之材;要把无用之材,变为有用之材。还要引进外国之材,变为中国之材。
十多年来,蔡希陶和所里同志按照周总理指示,引种驯化了一千二百多种野生的和外国的热带植物。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不少年了。看来它们还服水土,长的和它们的兄弟姐妹差不多。”所里的同志一面带我们参观一面介绍:
“这是龙血树。它身上有紫红的皮,剥下皮来,有血一样的东西流出来。这就是中药里的血竭。这种活血化瘀的药材,我国古代医学书上早就介绍过,但过去一直靠进口。前几年我们才在深林里找到”。
“这一大片美登木,过去我们在森林里见到过,那时还以为它是乱草呢,其实是治癌的好药。”
我们来到了果园。这里有好多东西,我们不但没有吃过,几乎连听也没听人说过。你吃过蛋黄果?这种果子不但样子和鸡蛋相似,那瓤的味道才更象鸡蛋黄呢!还有那鸡蛋果,用它作的饮料,比酸梅汤还好喝。
这些果树和鸡蛋果、神秘果、牛油果、人心果、牛肚子果、法国柿、可可、可拉,都是从几万里以外的亚、非、拉引进来的。它们都是很有营养的食品,而且产量很高。一棵糖棕树一年就可流出两百公斤的糖浆。
要侍候好这些洋的、野生的植物,把它们变成家种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花时间下功夫去摆弄它,才能认识和掌握它的生长规律。
在试验室,所里的同志拿出一个象鸭蛋一样大小的瓜子说,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瓜子了。一九三三年蔡希陶同志就在云南找到了这种瓜子。它有什么用?当时谁也不知道,养在花盆里长不大,只好把它摆在玻璃橱里躺了几十年。热植所成立以后,试种几次,都失败了,后来改成插条,一次插了一万株,但活了没一个月,又都死了,只剩下一两株。为了服侍好这一两株幼苗,摸清它如何开花结果,年过半百的蔡希陶所长和大伙有时晚上连觉也不睡,点着灯,蹲在地里观察。最后他们终于看到了这样的“特技镜头”:花瓣慢慢地向外弹伸出来,有十多根流苏似的东西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他们差不多用了三年功夫,才驯服了这瓜子使它结了果。
这里还有象西瓜一样大小的油瓜。一个瓜里有六个到八个瓜子,一个瓜子可榨一两多油,油的味道有点象核桃,又有点象花生米,要是用火烤一烤,又有点象猪油的味道,所以傣族老乡叫它“猪油果”。听说一大家人,只要种一棵“猪油树”一年就可收一、二百个“猪油果”,这样全年都不用发愁没油吃了。蔡希陶同志为了推广种油瓜,特意编写了易记的顺口溜,还写了几万字的材料。
我们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里,这里的树长得很有意思,一层比一层高出一节,象楼房似的,有两层的,有三层的。“这是我们开的二百亩人工植物群落(即人工森林)试验地,我们把一些已经摸清它‘脾气’的经济价值高的植物按高矮搭配在一起。那五、六米高,最上面的一层是橡胶,那三、四米高的一层是药材肉桂和治高血压的萝芙木。那一米高的茶叶下面的一层是贵重药材砂仁。我们开地下种以后,没施肥、灌溉、中耕,也没喷药防治病虫害,但结果每样作物的收成都比单种时收的多得多。”旁边一位同志说,所里专门成立一个实验群落生态研究室,有二十多位同志在那里工作。“他们是‘关系学专家’,专门研究植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用对立统一,矛盾统一的辩证观点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坚持走我国植物群落学研究的方向,这块人工群落(即人工森林)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
群落研究室的负责人,介绍了他们走过的道路:“我们建所后,农垦部、茶叶公司、外贸部、林业部和卫生部都陆续找上门,要所里种点他们需要的东西。研究所就这么点土地,怎么办?我们见原始森林的树象五层楼或七层楼一样长在一起,而且长得很好,于是一九六○年我们提出开辟两百亩地,想仿照原始森林的样子,在橡胶树下,种些茶叶和药材,造一个人工森林。”
“可是这种意见一提出来就有人反对。他们说,国内外没有资料可查,搞起来不容易,没意思。搞人工群落到底有没有意思?大伙争论起来,我们的回答是:马克思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过世界,而问题是在于改造世界。’我们现在既然已经认识了一些植物生长的规律,就应该拿这种认识去改造自然。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人工群落对不对,只有让生产来回答。”
地总算开出来了。但又刮来一阵冷风:“外国人种了几十年橡胶,都是单独种,把橡胶和别的东西种在一起,争肥争水,将来一定两败俱伤,一无所得。”
怎么办?只好在原始森林和人工群落里作对比试验,进行大量的野外和试验室的分析工作来回答问题。
他们在原始森林里找了一块八百亩有代表性的地,用铁丝网围起来,派了二十位同志常年住在那里搞定位综合研究,了解森林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这些同志冒着热带的倾盆大雨日夜不停地观察。他们把地划分成许多方块,每块地每天落下多少叶子都记下来,而且拿样子回所分析化验:看这些叶子腐烂后为附近的植物输送了什么养分?同时深入了解在这里森林的水、热是怎样平衡的?就这样,他们整整在森林里观察、测验了八年。光水土保持一项,就取回分析了九千多个样品。
在群落试验地的同志们一直注意着气候的变化,作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变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测定。为做橡胶产品的测产,他们一滴一滴收集的胶乳就在一百五十吨以上,为测产茶叶,一芽一叶采的鲜茶就有五万多斤。
他们八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科学数据,原始森林里那块地里的三百多种高等植物,所以能高高低低在一起“和平共处”得那么好,就是这树的叶子枯了,落在地里成了肥料,给旁边的树送去。那树那草的根子,又给周围的树根除虫治病。有的植物有松土的本事,它自动地给四周的植物翻土。有的则象个小水库,能存水放水,给别的树木灌溉。还有的树“风格很高”,专门给别的树挡风防寒。
千万年来,原始森林的植物就这样靠着自己与周围植物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统一,解决阳光,水分、养分……不断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繁殖后代……,组成了一个植物与植物相互抑制而又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
他们对人工群落试验地里的橡胶、茶叶和砂仁几种植物的相互关系也摸清了。橡胶耐晒,多热的阳光也不怕。茶叶可不怎么爱晒太阳,橡胶站在它头上,就象把伞似的给它挡太阳。它靠橡胶中间露下来的微弱阳光就能生活了。茶叶还不怎么爱喝水,下雨后,橡胶树上流下来的那点雨水就足够它喝的了。喝不了还能存起来,等天旱,橡胶口渴,茶叶就把水送给它。它们在一起不但不打架,困难时还互相支援呢!再说那贵重药材砂仁,它最讨厌阳光,它躲在橡胶和茶叶的树荫下乘凉,活得很自在。但它不光在“大树底下乘凉”,它的根在地下还给大树除虫。
“回顾我们十几年走过的路程,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斗争的过程。”群落研究室同志的介绍给人们上了多么生动的一课!使人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受到很大的启发!
人工栽培群落学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多快好省地种植植物的道路。人们认识每种植物的优点、专长、短处和家族史以后,就可以把它们搭配起来种植,取长补短地改造自然。这样可以用很少的土地,很少的人工取得几倍、几十倍的收成。
搞这项科研工作,非常苦。所里这块地是他们用十八把砍刀砍出来的。除去劳累,豹子、马鹿、大蛇还常来捣乱。他们住的三间草屋,一下大雨,屋里就淌满了水。干这行,还得三天两天到原始森林里攀登悬崖峭壁,或钻进荆棘丛中,观察植物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连干粮都吃不上,只得靠野果子或野生动物来充饥。
生活尽管艰苦,大家却有一颗崇高的心,这就是如何把自己引种驯化的植物用到生产中去,用到人民生活中去,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让全国人民能吃得更好,穿得更好。
老所长蔡希陶更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榜样,他六十多岁了,身体又不好,每次重病抢救过来,总是嚷嚷着要工作要工作。美国有人几次请他去,他都拒绝了。他常对人说,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干出我们今天这样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少人研究植物,但是谁也没有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有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的优越条件,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不是为某个资本家服务,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
这个研究所的四百多位职工研究的一百二十多项科研项目,已经有不少被外地采用和推广。他们经常收到各地的感谢信。这封信说,用他们种的药材把垂死的病人救活了。那封信说,用他们引种的蕉麻作出的产品在海船上经得起大风大雨的考验。石油部最近来信夸奖说,用他们种的瓜尔豆作的水基压裂液压到报废了的老油井里,又重新抽出油来。
“谁说中华无热带,大好河山满金银”。蔡希陶同志的这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参观后的心情。
本报记者 傅冬(附图片)
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工人在人工植物群落割胶和收茶叶。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收获太阳能
冯昭奎
太阳照耀着。它的辐射能宛如金色的细雨洒遍大地。人们修建太阳能灶、太阳能浴池、太阳能供暖住房、太阳能电站。近来,一些科学家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在沙漠地区铺设大面积硅电池集光板,大规模地收获太阳能。他们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
收集太阳能与农业,乍听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两回事,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样类比颇有道理。因为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稻、麦、黍、稷正是一类特殊的“太阳能收集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备用。人类生存活动的能源——食物的很大部分,正是靠农业来提供的。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需的能量,全靠太阳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这个大门,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
当人们为生活或生产的需要而点燃草木的时候,所利用的也正是太阳能。这时候,仿佛是把太阳的光和热从贮存它的植物之中重新呼唤出来。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培植一种快速生长的树木,专门当作燃料使用。
除了农、林这类“绿色能源”之外,利用风力、水力、海流、波浪发电等等,也是间接地收获太阳能。因为呼风唤雨,推涛作浪,其动力盖出于太阳辐射能。
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所使用的动力来看,人们收获太阳能的主要战场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地下深处。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是古代动植物遗体由于地质变动被埋在岩层之下,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的。因此,这些古生物体化石所包含的能量,归根到底还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虽然这些亿万年积累下来的地下燃料数量相当可观,但它们终究是不可再生的,越开发越减少。人们估计,如果人类总是这样“吃老本”,再过六七十年,地下燃料就会被开发完。这种威胁促使科学家们去多方寻求可再生的新能源。
近两年,科学家们又一次鼓起想象的翅膀飞翔,要到天上去收获太阳能。其实,到天上去收获太阳能的实践早就有了,各国发射的卫星普遍采用太阳电池作为电源。但是,这点电能毕竟是微不足道的。科学家们所设想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是重量以万吨计的巨大的同步卫星,它将在距地表三万多公里的轨道上展开几十平方公里的太阳电池列阵朝向太阳,把由此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微波能量射送地面。据估计,一颗这样的卫星可为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供电。
太阳确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巨大能量宝库。为了直接、间接地获得太阳能,人们在地上收集,到地下开采,甚至还要飞上天去索取。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更多地接受太阳的恩赐。
目前,人类正在向着自己生产“太阳能”这个目标迈进。
我们知道,人类已经能够控制原子核的裂变反应,用来发电。人类又实现了另一种重要的原子核反应——聚变反应,爆炸了氢弹,并且正在研究如何实现有控制的聚变反应。然而,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正是太阳本身的燃烧过程在微型模型中的复现。太阳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就是因为它本身不断地进行着氢原子核转化为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因此,人为的原子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跟太阳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说一直是靠太阳恩赐能量的人类,现在能够亲手把太阳之火在地球上点燃起来了!人类一旦实现了有控制的核聚变反应,就能收获自己生产的太阳能了。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火给人间而受到了宙斯神的惩罚。其实,几千年来的人间烟火都不过是化学物质的氧化作用罢了,真正的天火——原子核聚变的核火,只是到了今天才降临人间。那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而是人类自己运用科学技术点燃的。
茫茫宇宙之间,太阳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是,太阳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正是太阳用光明和温暖孕育了人类,孕育了创造如此奇迹的人类“思维着的精神”——地球上、宇宙间最美的花朵。


第6版()
专栏:科学知识

充氦飞船
中国科学院科技办公室 胡柏顺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飞船是空中的唯一交通运输工具,跨洋越海,盛极一时。当时飞船的浮升气体是氢气,易引起燃烧爆炸,加上某些设计、操纵技术没有过关,以致充氢飞船失事较多,三十年代末期中断了发展,被飞机运输所取代。七十年代,飞船获得了新生。今日飞船已由充氢改为充氦。氦与氢一样同属轻于空气的气体,不过比氢略重一点,最大优点是不自燃亦不助燃,消除了火灾的危险。
飞船本身主要由气囊、动力装置和操纵系统以及吊舱等部分组成。根据飞船的结构不同,可分为软式、硬式、半硬式、混合式、系留飞船等几种类型。
在飞机已达到超音速的今天,为什么要重新恢复研制速度比飞机缓慢的飞船呢?
一、飞船的载重量大,能垂直起落。它可以采用外部吊运的方式把几十吨以至几百吨不可拆卸的巨型重物从甲地运往乙地,不受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起重设备的限制,这是其他运输工具无能为力的。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巨型超重设备不断增加,交通不便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又对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运送原子能发电站反应堆、巨型水轮机转子、水泥焙烧炉、发电站锅炉、整栋预制房屋、钻塔等。油田钻塔搬家,交通不便的地区更为困难。国内有的油田每年有四分之三时间用于搬迁井架、钻机,还要开路架桥,占用良田。若用飞船整体吊运,可一次完成。一些林区和原始林区人员物资进入不便,木材运出异常困难,每年有一、二百万立方米原木运不出来,木片、枝桠材损失量就更大。一艘二百吨飞船能在六、七小时内,将二百立方米木材运往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
二、飞船可以长时间悬停空中,象一座空中平台,是监视、巡逻和电信转播很合适的工具。英国打算用六只小飞船巡逻全部领海,监视北海油田。把一部五十瓦电视差转机吊在三千米高空平台上,覆盖面积可达七万多平方公里,效果相当于九至十个一千瓦地面电视台,而建设费用只有地面建台的五分之一。
三、利用飞船的巨大气囊,远距离运送天然气,可以节省以普通方式运送所需的液化、气化及铺设管道等一整套设备。
四、小型、多用途的氦飞船用于喷药灭虫、农产品运输、森林防火灭火、鱼群探测、科学考察、矿产勘测、地质普查及电力部门巡线放线等,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在军事上,飞船可用于早期警戒、反潜、巡逻、通讯中继站,还可作导弹发射平台及飞机的载机。
总之,飞船能够担负现有交通运输工具不能完成或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且经济效果显著。有效载重四、五百吨的大型飞船,作为商业航线经营可以与现代喷气式运输机相匹敌。飞船燃料消耗少、噪音污染小。它所需的功率只是飞机的二十分之一,运输成本为飞机的五分之一,直升机的十分之一,卡车的三分之一。
充氦飞船涉及面较广,是一门较复杂的科学技术。现代航空、化学、电子及动力制造等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展,有可能对三十年代飞船结构来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制造出自重轻、载重量大、寿命长、操纵性能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飞船。国外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民用航空运输的百分之八十将由飞船承担。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原子能发电
煤、石油的燃烧,是碳、氢等元素被氧化,放出化学能。这种反应只是原子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原子核不发生任何变化。原子能则是原子核发生变化释放出来的能量。
原子能有两种:一种是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铀、钚等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裂变反应,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造出来的。另一种是一些轻元素如氢的同位素氘(dāo刀)和氚(chuān川)等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氢弹爆炸就是一种热核反应。
裂变反应已经被人们控制,人们建成原子反应堆和原子能发电站,使它能根据需要连续不断地放出能量,实现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聚变反应还没有象裂变反应那样被人们控制。科学工作者还在实验中努力寻找人工控制这种反应的办法。
怎样才能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实现裂变反应呢?有人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但命中率低得可怜。因为原子核带正电,质子也带正电,相斥力把质子推开了,所以很难击中。后来有人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由于中子不带电,很容易击中。中子不但能打破铀的同位素铀235的原子核,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放出来,成为继续打破其他铀235原子核的炮弹,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利用核燃料分裂时放出的大量热能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使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便是原子能变成电能的过程。
裂变反应能量用于发电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六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相继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到一九七七年已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各类原子能发电站二百零八座。由于这方面的技术不断成熟,现在原子能发电站的发电成本已低于普通烧煤电站的发电成本。如加拿大的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发电成本只有烧煤电站发电成本的一半。目前,原子能发电在一些国家的电力供应中所占比重日渐可观,瑞典已占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二十一,美国占百分之十三,西德、日本、法国分别占百分之十左右。
原子能发电的优点是燃料消耗少。一公斤铀235所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二千吨好煤,这就是说铀235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煤的二百万倍。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在努力发展原子能发电。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积极建立本国的核燃料和设备制造工业。伊朗计划投资三百三十亿美元建造二十多座原子能电站,总发电量达到三千四百万千瓦。
于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