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也门总统萨利赫和科威特报纸发出呼吁
海湾国家加强团结制订对付外来干涉的全面战略
阿联酋武装部队副总司令支持使印度洋成为和平区的努力
新华社萨那九月十五日电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阿里·萨利赫最近对“阿拉伯之声”电台记者发表谈话,呼吁阿拉伯半岛和海湾地区的国家共同制订一项全面的战略,以捍卫这一地区,使它免遭外来干涉的危险,保卫这一地区的资源和阿拉伯民族。
萨那电台九月十四日晚广播了这篇讲话。萨利赫总统在谈到暗杀加什米总统的阴谋时说,暗杀加什米总统这一可耻罪行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个大阴谋的前奏,其目的不仅是针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而且也是针对阿拉伯半岛以及所有阿拉伯国家的。他指出,这个阴谋是为了剥夺全体阿拉伯人民的独立和主权,侵占他们的领土、资源和沿海战略要地。
萨利赫总统还指出,解放被占领土,首先是巴勒斯坦、西奈和戈兰高地,恢复阿拉伯的团结,是阿拉伯民族的愿望。他说,阿拉伯人民要意识到阿拉伯团结的重要性。
新华社科威特九月十七日电 科威特《火炬报》将于九月十八日发表的社论说:“海湾地区的合作即共同协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社论呼吁召开海湾国家集体合作会议,集中讨论各个领域合作的问题,并制订统一的战略。社论指出,对于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海湾国家之间原则上没有分歧。
《火炬报》最近还在一篇文章中要求海湾国家不要忽视正在非洲之角、阿富汗、阿拉伯南部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忘记以色列对海湾地区的威胁。
文章说:“保卫海湾安全的责任落在海湾地区每个人的身上,也落在每个阿拉伯人的身上。”“海湾的安全是同阿拉伯的安全紧密相连的,因为阿拉伯半岛俯视着阿拉伯海和红海。”
新华社科威特九月十三日电 据科威特报纸九月十三日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九月十二日强调说,他的国家支持一切旨在使印度洋地区成为和平区和无核区所作出的努力,保证这一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哈利法是在阿布扎比接见正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访问的印度国防学院院长加迪奥克时讲这番话的。
哈利法还说,他的国家决心建设和发展它的武装部队,使它有能力保卫祖国,并且致力于同海湾国家进行全面协调,实现这一敏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他说,这一地区应继续摆脱大国的角逐和外国的干涉,因为这是实现拥有大量石油资源的海湾安全的基础。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事实胜于雄辩 塔斯社的抵赖是徒劳的
英国《外事报道》揭露苏联继续加紧生产化学战剂
编者按:八月十日,本报发表了揭露苏联正在加紧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的消息后,塔斯社暴跳如雷,矢口抵赖,并吹嘘苏联如何“呼吁禁止化学武器”,“倡议签署了禁止细菌武器公约”,以此给自己脸上贴金。
但是,事实终究是事实。塔斯社的抵赖是徒劳的。最近,西方报刊继续揭露了苏联拚命生产细菌和化学武器的情况。英国《外事报道》八月二十三日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的化学战计划》的文章,提供了值得注意的情况。文章揭露苏联不仅正在加紧生产化学武器,而且异常重视化学武器的战术效果,想用这种杀人武器去争霸全球。现将文章摘要如下,且看塔斯社又将如何表演吧。
西方的防务问题分析家一直在监视苏联准备化学战的情形。俄国人继续不断地而且正在加紧地生产化学战剂,这些化学战剂的杀伤效果比中子弹可怕得多,把人们骂中子弹的话加在这些化学战剂上,确实得体得多。
化学武器的主要特点是,它们能杀伤人类,而不毁坏无生物,比如建筑物、武器、装备等。据悉,俄国人一直在扩大生产一些伤害人的神经系统的化学战剂。(他们还继续生产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芥子气和氰化氢这样一些老的化学战剂。)神经毒气可以形成雾状而通过呼吸系统吸入体内,也能作为水分而通过暴露的皮肤吸收。敌方人员可因吸入毒气剂量的多少和所使用的毒气的不同种类,或者死亡,或者在几天或几星期之内丧失活动能力。化学武器可通过炸弹、导弹、火箭、炮弹和地雷发射,或者由飞机、直升飞机和地面车辆喷撒。苏联军队重视化学武器的战术效果。对筑垒地域或者由堑壕和防御工事保护的敌军,这种战术效果尤其明显。
美国国防部最近一篇研究报告说,苏联为进行化学战而作的准备是“令人惧怕的”。苏联从军到团的各级部队都配有化学战单位。据美国国防部人士说,苏军中专职从事化学战的官兵有七万至十万人。
苏军为在毒气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作了安排。苏军各种现代化坦克和装甲车辆都装有空气过滤设备,以防止化学污染和细菌沾染。其他车辆的驾驶人员都配有个人防护衣和防毒面具。苏军部队分发有以阿托品为主要含量的复合解毒剂,这些解毒剂装在注射器里,可以随时启用。苏军每一个师都有自己的化学消毒部队,它们配有一种称作TMS—65的消毒车辆,这是一种装在卡车上的涡轮喷气喷射器。据透露,俄国的部队都要接受实际使用神经毒气的演习的训练。
据可靠消息,俄国人已研制出供122毫米和152毫米火炮和BM—21多管火箭炮使用的化学炮弹,以及供蛙式(近程)和飞毛腿式(较远程)地对地导弹使用的化学弹头。如果用BM—21多管火箭炮发射象氰化氢这样的速效化学战剂的炮弹,西方分析家认为这种火箭炮便成为具有特别可怕威力的武器。苏军使用BM—21多管火箭炮的一个火箭营的一次齐射可以向敌方目标发射七百二十发化学炮弹,使俄国的前进部队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扫清敌军和继续前进(因为氰化氢很快就会消散)。
在什么情况下俄国人可能动用化学武器呢?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俄国人将只在核战争中使用化学战剂。但西方的防务机构现在对此种看法提出了异议。比方说,由多管火箭炮发射的象氰化氢这样的化学战剂,显然可以使北约组织的对坦克防御陷于瘫痪(除非采取充分的防化学措施),而这些化学战剂又能很快地消散,使苏联军队能在很短几分钟之后攻占这些防御阵地。
化学战剂还可用来摧毁北约组织的指挥中心和通信枢纽,因为它们对这种攻击大多是不设防的。在华沙条约军队发动进攻的初期阶段的关键时期内,化学战剂可能用来阻止北约军队使用它们的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
因此,一旦欧洲发生战争,俄国人看来有可能结合使用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化学战剂被认为是苏联武库中的一种标准武器,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另一个迹象是,苏联军队中师长就有权下令使用化学战剂。
自从一九六九年以来,美国人在毒气环境中进行军事行动的能力逐渐削弱。美国国防部正在认真加以考虑的一种论点是,如果北约组织不使自己具有象样的报复能力(包括为使部队在化学战环境中得以生存下来而进行的防御准备),那将使俄国人在一旦发生武装冲突的时候更加情不自禁地想要利用他们目前在化学武器方面所具有的压倒优势。


第6版()
专栏:

卡斯特罗跑到非洲想干什么?
索报说这是非洲和红海地区出现新紧张局势的前奏
新华社摩加迪沙九月十九日电 索马里《十月之星报》今天在一篇题为“火从何处起”的文章中指出:“卡斯特罗对非洲的访问将给非洲大陆和红海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带来新的问题。”
卡斯特罗是从九月十二日开始对埃塞俄比亚进行访问的。他曾参观了一些军事基地,观看了军事演习,并向在欧加登战争中阵亡的古巴士兵墓献了花圈。
文章说:“当代以出卖雇佣军而著称的卡斯特罗又来到非洲探险。这是在非洲和红海地区出现新的紧张气氛和混乱局面的前奏。”
文章说:“虽然历史已经教训过卡斯特罗和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正义的斗争不是枪炮所能阻止的,但是他们还是下定决心要消灭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的人民。”
文章指出,苏联的目的是利用古巴雇佣军为其战略利益服务。苏联的战略所关心的是其称霸世界的特殊利益。它为了控制非洲之角,正在向那里派遣更多的古巴雇佣军。


第6版()
专栏:

索马里总统访问西欧三国
新华社摩加迪沙九月十八日电 据索马里国家通讯社今天报道,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和由他率领的代表团对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三个西欧国家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后于九月十七日回国。
西亚德总统到达摩加迪沙后在总统府对新闻记者说,他同三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商谈了双边关系与合作问题以及国际上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非洲之角和红海地区问题。
西亚德总统说: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表示,他们对由于俄国、古巴的部队卷入非洲之角地区,企图实现其对整个地区的战略计划而造成的威胁感到不安。
他指出,这些国家的人民现在已经认识到笼罩着非洲之角的威胁。
西亚德总统要求全国人民加强团结,继续进行斗争。


第6版()
专栏:

古巴占领军围剿安哥拉游击队
使一千多安哥拉平民无家可归
据新华社北京电 温得和克消息:在安哥拉的古巴占领军最近向安哥拉南部的游击队发动围剿,致使一千多名安哥拉平民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从八月二十九日黄昏时候起,古巴占领军就向位于奥科万戈河安哥拉一侧的游击队基地卡莱发起袭击。为了免遭古巴占领军的屠杀,许多安哥拉平民纷纷通过摆渡、独木舟、伐子或游泳通过奥科万戈河逃到邻国纳米比亚。
难民们说,他们看见在向安哥拉游击队进攻的先遣部队中就有古巴人。
据德新社从约翰内斯堡报道,战斗仍在安哥拉南部继续进行,游击队正在展开游击战以反击古巴占领军的进攻。
八月二十四日,安哥拉游击队的一位领导成员在巴黎发表声明说,古巴占领军和安哥拉当局的军队最近在南部发动了攻势,遭到游击队的顽强抵抗。他说,游击队在战斗中打死了三十名古巴士兵,游击队死了十五人。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齐亚·哈克就任巴基斯坦总统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将军,九月十六日下午就任巴基斯坦总统。
齐亚·哈克将军担任总统后,将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和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职务。
伊朗发生强烈地震
伊朗中部九月十六日二十三点三十五分(北京时间)发生里氏震级七点七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中心在首都德黑兰以南约六百五十公里的亚兹德。
德黑兰东南部塔巴斯城的一万三千居民只有二千人幸存,全城的所有的建筑物遭到了破坏。附近的四十个村庄被摧毁,其它六十多个村庄遭到严重损坏。据报道,这些村庄的死亡人数约为四千人。
洪都拉斯遭受风灾
洪都拉斯北部沿海九月十八日遭到飓风袭击,许多渔村受到巨大破坏。据洪都拉斯官方人士宣布,这场名叫“格雷塔”的飓风带着暴雨,以每小时近二百公里的速度掠过洪都拉斯北部海岸和岛屿,刮倒了六百五十多座房屋,造成了河水泛滥,使数以百计的居民无家可归。
法国和阿拉伯国家签订生产飞机协定
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同阿拉伯军事工业组织的四个阿拉伯成员国于九月十七日签订了一项在埃及生产“阿尔法”型喷气式教练机和地面支援飞机的协定。
根据这一协定,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酋长国将在埃及装配这种飞机,作为准备在当地生产法国高级“幻影二○○○式”战斗轰炸机的第一步。
苏联进行今年以来最大地下核试验
瑞典乌普萨拉地震研究所宣布,九月十五日,苏联在西西伯利亚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进行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下核试验,爆炸的强度相当于里氏震级表上的六点九级。
这家研究所的一位发言人说,一九七四年以来苏联人每年都在增加试验的次数和爆炸力。(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乍得共和国
乍得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它东邻苏丹,南连中非帝国,西与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接壤,北接利比亚。全国面积一百二十八万四千平方公里。
乍得北部的沙漠地区,占全国面积百分之四十,这里地势较高,有恩内迪高原、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有绵延的瓦达伊山脉、盖拉山脉;南部面对乌班吉高原和阿达马瓦山脉;中部地区地势平坦为辽阔的热带草原。西南部有非洲著名的内陆湖——乍得湖及主要河流:沙里河和洛贡河。
乍得全境气候炎热,越往北温差越大。北部干旱少雨,南部雨量充沛。
乍得全国人口四百二十万,大部分居民生活在南部地区,洛贡河一带人口最密。主要民族有图布族、阿拉伯族、萨拉族、巴吉尔米族、卡努里族、豪萨族等。半数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恩贾梅纳,位于沙里河和洛贡河汇合处,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二十万。
乍得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粮食主要为高粱、小米、玉米等。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阿拉伯树胶为主。一九七五——七六年度棉产量达十七万五千吨。乍得湖沿岸盛产食盐和天然碱,在东北部的高原蕴藏有铀和钍,东部地区有石英矿。一九七○年以来,在乍得南部和乍得湖东北部发现石油。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出产珍贵的黑檀木。工业主要为农产品和肉类加工工业及纺织工业。乍得主要出口棉花和牲畜。其中棉花占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乍得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九世纪时,卡努里人就在乍得湖北岸建立了加涅姆帝国,后称博尔努帝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乍得沦为法国殖民地。乍得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一九六○年八月十一日,乍得宣告独立。(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从大西洋直到红海,东西横贯整个非洲大陆,宽度达四千八百公里,总面积约八百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约相当于澳大利亚的总面积。
撒哈拉沙漠是由大小不等的许多沙漠组成。它的纬度位置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之下,所以气候十分干热,雨量稀少,平均年雨量在一百毫米之下。其中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平均年雨量还不到二十毫米。因此,总是阳光灼灼,万里无云。年日照时数有达四千小时的高纪录。因天气晴朗无云,地表裸露,夜间散热迅速,所以入夜以后十分凉爽。昼夜温差为十五到三十度。
撒哈拉大沙漠以地形平坦为特征,平均高度二百到三百米之间,山地很少。乍得北部的提贝斯提高原上的库西山,海拔三千四百一十五米,是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峰。沙漠中也有一些低地,甚至低于海平面,如埃及西北部的卡塔拉低地,在海平面以下一百三十三米。
撒哈拉大沙漠人口稀少分散,总计约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人(不包括尼罗河谷地人口)。定居人口主要分布在水源丰足的绿洲,居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枣椰树、粮食作物和蔬菜。此外,约有一半左右人口是图阿雷格族和阿拉伯各族牧民,依靠追逐水草、游牧为生。
很多世纪以来,撒哈拉曾有贸易商道,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五十年代以来,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陆续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铀、铁和磷等。撒哈拉油区横跨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等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就有四十四亿吨,是世界最大的油区之一。过去被人们视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现在被誉为
“能源和矿产的宝库”,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宗夏)(附图片)
这是沙漠中的一个绿洲。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乍得湖
乍得湖是非洲的第四大湖。湖区主要位于乍得共和国,西部则分别属于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乍得湖的面积达二万五千平方公里,旱季则缩小一半以上。乍得湖面拔海二百八十米,湖水不深,平均深度为一米半,最深处也仅十二米。
考古学发现,约三、四千年前,乍得湖与尼罗河相通,是尼罗河的河源之一。后来,由于出口河道淤塞,与尼罗河失去联系,才演变成今日的“内陆湖”。有些地理地质学者还考证出:古代尼日尔河也流注乍得湖,与尼罗河衔接。后来,由于地形变化,尼日尔河才与尼罗河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
考古学还发现,更古的年代,乍得湖区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内海,经过几番变迁,内海消失了,剩下了今日的乍得湖。
乍得湖有丰富的鱼类、芦苇和纸草;湖滨地区盛产食盐和天然碱。湖区东南部、沙里河和洛贡河流域盛产棉花和谷物,是乍得共和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