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布蒂吉格总统举行宴会欢迎耿飚副总理
布蒂吉格总统热情赞颂毛主席的理想和事业得到了继承
耿副总理赞扬马耳他政府坚持反霸维护独立的正义立场
新华社瓦莱塔八月一日电 马耳他总统安东·布蒂吉格七月三十一日晚上在圣安东宫举行宴会,招待耿飚副总理。
布蒂吉格总统的夫人和明托夫总理出席了宴会。耿飚副总理的夫人赵兰香出席了宴会。
布蒂吉格总统在宴会上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对耿飚副总理访问马耳他表示欢迎。
布蒂吉格总统说:“当一个国家长期昏睡的时候,历史常常决定吹起复苏的号声将它唤醒。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吹响这一复苏号角的人正是毛泽东,他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个在各方面都具有卓越才能的人。他象钻石一样光芒四射,每个方面都闪烁着奇辉异彩,瑰丽夺目,他是文武兼备的领导人、政治家、哲学家、作家、诗人,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今天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并没有死,他仍然活着。他的精神今天仍然和我们在一起。他的理想和事业正在由他的继承者卓越地来实现,这些人当中有的今天就在我们面前。”
布蒂吉格总统说:“马耳他人民非常钦佩中国人民。”“确实,我们非常感谢中国人民为马耳他所做的一切。我们也感谢你们在我国总理三次访问贵国时所给予的热烈欢迎。”
布蒂吉格总统最后说:“你们和你们代表团的来访将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联系。我们非常感谢你们远程来访问我们这个小岛。我们希望你们在此停留期间愉快,在会谈中取得圆满的成功。”
耿飚副总理在答词中对布蒂吉格总统和夫人、明托夫总理、马耳他政府和人民热情友好的欢迎和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屹立在地中海中心的马耳他共和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马耳他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每一次外来的入侵都遭到英雄的马耳他人民的顽强抵抗。“我们高兴地看到马耳他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的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已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耿飚副总理接着说:在取得独立以后,马耳他政府和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继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国际事务中,马耳他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重视发展同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马耳他政府关心地中海地区的安全,对超级大国在这个地区的争夺和扩张保持警惕,为维护地中海的稳定与和平在国际上仗义执言,提出要使地中海成为地中海各国人民的地中海。”“中国政府和人民注视着马耳他在前进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坚决支持它在国际上所持的正义立场。”
耿飚副总理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加强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团结,加强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不分强弱,应该一律平等。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我们始终主张,任何一个国家的事情,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管,一个地区的事情,要由有关国家来管,世界的事情要由全世界各国共同来管,决不允许超级大国发号施令、垄断包办。”
出席宴会的还有马耳他政府副总理兼司法、土地、住房和议会事务部长约瑟夫·卡萨尔等高级政府官员,马耳他工党主席利奥·布林卡特和国民党副领袖吉多·德马科等。陪同耿飚副总理访问的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等以及中国驻马耳他大使程之平和夫人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宴会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七月三十一日上午,布蒂吉格总统在圣安东宫把他自己写的一本诗集赠送给耿飚副总理,耿飚副总理也向布蒂吉格总统回赠了礼品。
七月三十一日这天,耿飚副总理一行在工程和体育部长洛里·桑特和马耳他驻中国大使福拉切的陪同下访问了马耳他的第二大岛戈佐岛,参观了五千年前的甘蒂贾庙的遗迹以及岛上的其他地方。
新华社瓦莱塔八月一日电 马耳他共和国总统安东·布蒂吉格八月一日上午在总统府接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及其一行。
布蒂吉格总统同耿飚副总理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并带领中国客人参观了总统府所在的古老建筑物。接见时在座的有马耳他工程和体育部长洛里·桑特和马耳他驻中国大使福拉切。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程之平也参加了接见。
早些时候,耿飚副总理拜会了马耳他议会议长卡尔西东·阿吉乌斯,宾主互赠了礼物。
新华社瓦莱塔八月二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八月一日同马耳他总理明托夫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了第二次会谈。
马耳他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工程和体育部长洛里·桑特,发展、能源和邮电部长维斯廷·阿贝拉,工业、渔业和农业部长丹尼·克雷莫纳,总检察长埃德加·米齐,外交部常务秘书莫里斯·阿贝拉,马耳他航空公司和马耳他海运公司董事长艾伯特·米齐和马耳他驻中国大使福拉切。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外交部部长助理宋之光和中国驻马耳他大使程之平等。(附图片)
图为宴会前布蒂吉格总统(中)、明托夫总理(左)和耿飚副总理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5版()
专栏:

索马里隆重举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竣工典礼
阿布卡尔副总统指出公路胜利建成进一步加深了索中人民的友谊
陈慕华副总理表示中国政府坚决支持索马里人民反帝反霸的斗争
新华社摩加迪沙八月一日电 由中国援建的贝莱特温—布劳公路的竣工典礼八月一日在索马里北部图格迪尔州的布劳市隆重举行。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在索马里副总统伊斯梅尔·阿里·阿布卡尔的陪同下当天乘飞机到达布劳市参加竣工典礼。
同机到达的还有代表团副团长:中国交通部副部长潘琪、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百发,代表团团员、中国驻索马里大使张世杰以及索马里驻中国大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卡欣。
今天,布劳市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数千名索马里群众挥动着索中两国国旗,用中国话高呼“热烈欢迎”,迎接中国代表团。公路旁边还矗立着“索中友谊万岁”的标语牌。
竣工典礼在公路桥附近举行。在那里挂着西亚德总统和华国锋主席的画像。索中两国的国旗迎风飘扬。
陈慕华副总理和阿布卡尔副总统为这条公路和公路桥的通车剪彩。
阿布卡尔副总统和陈慕华副总理先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讲话。
阿布卡尔副总统说,这条公路的胜利建成将在各方面有利于索马里的经济。它有助于把南部的农业地区和中部、北部的非农业地区连结起来,从而鼓励南方的农民增加生产以满足北方消费者的需要。这条公路还有利于将畜产品运往伯贝拉港和摩加迪沙港。
他说,在公路工程的建设期间,两千五百名索马里工人受到了各种技术的训练。这本身就是对这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阿布卡尔副总统指出:“毫无疑问,这种宝贵的援助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他说:“如果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完全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合作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话,我们两国关系中的这些成就将是不可能的。”
他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献身于工作和友好合作赢得了索马里人民的信任和钦佩。”
陈慕华副总理发表讲话说:“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索马里政府和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公路建设的中索两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陈副总理接着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力量有限,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向第三世界友好国家提供一些微薄的援助。我们已故的周恩来总理一九六四年访问索马里时,曾发表了中国对外提供援助的八项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把这种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而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事实确实如此,索马里政府和人民一贯给予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以鼓励和支持。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是深为感激的。”
陈副总理说:“贝莱特温—布劳公路贯穿索马里南北,绵延千里。它的建成与索中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是不可分的。施工过程中,西亚德总统亲临工地视察指导,看望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我们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忠实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十分关心公路的建设,曾指示设计人员公路工期不能过长。在索马里政府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两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保质保量如期地完成了任务。不久前,西亚德总统访问中国期间,华国锋主席亲自告诉西亚德总统,派我率代表团参加公路竣工典礼。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推动了这条公路顺利建成。”
陈副总理最后指出:“中国政府将永远珍视中索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索马里人民捍卫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反帝、反殖、反霸的正义斗争。我们将为巩固和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努力。”
讲话后,阿布卡尔副总统和陈慕华副总理代表各自的政府在这条公路的移交议定书上签了字。
这条公路于一九七三年七月开始修建,最近完工。在过去五年里,索中两国技术人员和工人不顾酷热、风沙等带来的困难,共同劳动,修建了这条经过五个州、全长九百七十公里的公路。经过雨季的考验,公路质量良好。
当天下午,中国政府代表团在阿布卡尔副总统的陪同下,离开布劳,前往哈尔格萨。


第5版()
专栏:

我驻朝鲜等国使领馆分别举行招待会
热烈庆祝我解放军建军五十一周年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日电 中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缅甸、老挝、泰国、伊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阿富汗、扎伊尔、卢旺达、赞比亚、马里、刚果、莫桑比克、多哥、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塞浦路斯、斐济、上沃尔特、丹麦、比利时、奥地利、希腊、法国、加拿大、芬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大使馆和驻桑给巴尔领事馆分别在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一日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一周年。
出席招待会的有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朴重国中将,缅甸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觉廷上将,老挝总理府部长沙立·冯坎超、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理府部长西沙瓦·乔本潘,泰国国防部长纽玛利、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总参谋长乍伦·逢帕尼上将,伊朗参议院议长加法尔·谢里夫·埃马米、众议院议长阿卜杜拉·里亚齐、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参谋部参谋长古拉姆·礼萨·爱资哈里,扎伊尔总统蒙博托的代表、国防和领土安全部国务秘书埃卢基,卢旺达全国发展革命运动总书记博纳旺蒂尔·哈比马纳,赞比亚国防部国务部长、国防军司令祖泽,丹麦国防大臣保罗·瑟戈尔、国防司令部参谋长克里斯滕森,比利时国王武官侍从室主任阿尔贝·伯隆迪厄中将,奥地利国民议会议长安东·贝尼亚,希腊议会议长季米特里奥斯·帕帕斯皮鲁等各国许多高级军政官员。
在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武官铁雷举行的宴会上,朴重国中将在讲话中赞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及目前在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过程中正在取得的新的成果。他说,在金日成主席和华国锋主席的深切关怀下,朝中友谊正在盛开鲜花。他表示要竭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两国之间的伟大友谊。


第5版()
专栏:索马里通讯

沙漠“动脉”
在索马里,最近建成贝莱特温—布劳公路。它从南部的贝莱特温向东北方向延伸,经加罗韦向西北,到达北部的重要城市布劳,全长近九百七十公里。这项工程是根据索马里、中国两国政府签订的协定,由中国援建的。在贝布公路正式移交前夕,记者参观了这条穿过浩瀚的荒原和沙漠、被人们称为沙漠“动脉”的宽阔的公路。
贝布公路修建以前,这里只有简易的便道可通。在干旱季节,人们乘汽车从贝莱特温到布劳,需要一星期以上;每逢雨季,汽车常常陷入泥沼,难以通行;南北交通几近断绝。如今,人们乘车走完贝布公路全程只需二十四小时。这条公路南端与摩贝公路相接,直通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港口;北有公路直通北部重要港口伯贝拉,成为沟通索马里南北交通的要道。
酷 热 少 水 无 所 惧
地处热带的索马里,终年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最高气温达摄氏五十度。中国施工人员初来时不适应气候,不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加上公路沿线地质结构复杂,有的地段溶洞分布较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他们同索马里朋友密切合作,艰苦奋斗,终于一一战胜了它们。
一九七五年,公路工程进入无水区。在一百六十公里长的地段内没有一眼水井,施工用水必须从远处运来,运水距离最远的有七十多公里,靠各工程队的水车运水,每天仅能修筑路基零点一公里。在这样的困难面前,索、中两国工人斗志昂扬,为了把公路早日建成,许多人加班加点地工作,眼熬红了,人累瘦了,仍然不肯休息。一进入雨季,又带来新的问题,每天都下好几次瓢泼大雨,造成洪水横流,交通中断。在工地的人难以返回驻地,他们就身穿淋湿的衣服,坚持战斗在工地上,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几口干粮。但是,雨季也带来了好处,可以利用雨水施工,解决缺水的困难。中、索两国工人创造了抢雨施工的经验,他们为了减少往返驻地食宿的时间,甚至在路边用几块石头支上一口锅,自己煮饭吃,在汽车上搭床,轮流休息。这样,一个月完成了相当平时运水施工四个月的工程量,取得了重大胜利。
修建约戈里大桥时,遭到暴风雨和洪水袭击,清理出来的基坑被水淹没,坑内全是污水和淤泥,妨碍了施工进展。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索、中两国工人决心用人工排除淤泥。他们站在梯子上一桶一桶地把淤泥排出。正在紧张的斗争中,另一场暴风雨又袭来,就这样,连续四次基坑被淹,挖淤四次,终于及时完成了清基任务。
从 当 地 实 际 出 发
公路修建过程中,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大搞调查研究,取得了多快好省的筑路经验。全线除设中心试验室外,各工程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对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公路每段都先作试验路段,验证工艺以后再大面积施工。
在公路技术组的办公室里,总工程师李昌泽向记者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经验。公路的碎石用量很大。开始路面设计用机轧碎石,不但碎石机不够,而且需占用大量劳力。如用水泥稳定,共需水泥十万吨,成本很高,且因当地风沙大,气温高,缺水,施工养护都不易控制。经过施工人员反复调查和试验,发现公路沿线有丰富的天然碎石可利用,只要筛去泥土和掺配适当的机轧碎石,就能保持足够的强度。这个利用公路沿线天然碎石的经验在全线推广以后,不仅节约了一千二百万索马里先令的资金,而且对缩短工期,提前完成筑路工程起了积极作用。
过去,索马里政府曾要求西方国家援建贝布公路,但都遭到拒绝,据说原因就是缺水,解决施工用水费用太大。但是,索、中两国工人敢于藐视困难,他们一方面采取开渠引水、打井取水、挖蓄水池等办法解决一部分施工用水,另一方面创造了抢雨施工的经验,抓住每年四、五月和九、十月雨季的有利时机,大打抢雨施工之战。近三年来,通过抢雨施工完成的路基工程量占全线工程的三分之一以上,节约用水五十六万吨,水费七百多万索马里先令。索马里公共工程部长穆罕默德·哈瓦德·马达尔意味深长地说:“有人曾对中国在索马里的自然环境下修建这条公路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事实作了回答。”
互帮互学 情深谊重
记者来到公路第二工程队,访问了索马里工人努尔·穆罕默德·亚丁。他于一九七三年参加公路建设,如今已能熟练地操纵装载机、铲运机和推土机。他兴奋地对记者说:“和我同来工地的许多索马里人,原来都是普通牧民。开始我们什么都不懂,在中国工人兄弟的真诚帮助下,现在我们不仅能开机器,而且听它的声音就知道有没有毛病。”
随着公路的建成,索马里自己的一批技术工人已茁壮成长起来。几年来共培养出了包括三十四个工种的二千一百多名技术工人。他们可以独立进行测量放样、开山放炮,对于各种筑路机械会独立操作和修理,能排除一般故障。其中还有三十多名女电焊工、女压路机手、女机床工、女修理工等,作为索马里第一代女机械筑路工人成长起来。马达尔部长高兴地说:“这批工人将成为我国建设公路的重要力量,这比修一条公路的意义更大。”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贝布公路的建设,曾经对这条公路的建设亲自作过指示。贝布公路的修建始终得到索马里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西亚德总统、库勒米副总统和索马里政府一些部长们都先后到工地视察和指导,他们对工程的进展和质量表示满意。
几年来,中国专家和工人经常得到索马里人民的大力帮助。索马里朋友热情地、有时甚至是忘我地帮助中国工人解决各种困难的事例,屡见不鲜。一次,在清除灌木丛时,突然一条毒蛇向中国工人张忠扑来。索马里工人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阿卢斯在推土机上看到了,他立即跳了下去,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张忠,并迅速用石头砸死毒蛇,保护了张忠的安全。有一次,公路技术组的两辆小车在路上陷入泥坑之中,从上午直到天黑,连下三场大雨,平地涨水一尺多深,车子开动不了。附近村庄的村民知道后,第二天一清早就有三十多人步行了十多公里,带着铁锨来帮助他们把车子推出泥坑。在整个公路修建过程中,每当公路修到村庄或城镇时,那里的男女老幼都会前来欢迎中国工人,有的还送来西瓜等他们生产的瓜果。他们用索马里语热情欢呼:“希那,菲扬巴登(中国好)!”
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修路之余,也积极帮助沿路人民解决困难。在沙漠地区,水就是生命。公路沿线打了三十六眼水井,虽然施工用水十分紧张,但每口井也都给当地人民供水,每天都有大批牛、羊、骆驼到井边饮水、驮水,汽车司机也常常随车带上一大桶水,以便送给沿途缺水的群众。
索马里公共工程部总工程师、贝布公路索方总陪同官穆罕默德·阿里·马甘对记者说:“我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中国人民是索马里人民最真诚的朋友。索、中友谊将象贝布公路一样,永远铭记在索马里人民的心中。”
新华社记者 李人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