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衷心感谢他
——怀念何其芳同志
巴金
去年七月,我在上海得到其芳逝世的消息,想起好些事情,很想写一篇短文倾吐我的感情。我特别感到难过的是前不久沙汀同志还来信要我也劝告其芳爱惜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我来不及写那样的信就听说他住进医院了。十几年中我们只互通过一次信。他在报上看见我的名字(十一年中间的第一次!),写了一封信托报馆转来,开头就说:“读到你的文章,很高兴,你又拿起笔来了。”最末一句是“很希望不久还能见到你”。我绝没有想到这是他怀着深厚友谊在向我告别。我多么后悔我为什么不回答他一封长信,详细叙说我十几年的遭遇和今后的打算。连他托我代买的维尔特的诗集我也没有能够办到!我的情况他可能不清楚。但是他的消息断断续续地传到了我的耳里:他被揪去批斗,他离开了干校,他回到北京带病工作,他到四川搜集材料准备写小说……还有他几次发病的情况。这其间报刊上也常常出现他的名字,更多的时候是有人用“四人帮”的鞭子抽打这个读者熟悉的名字。那些时候我真替他担心。“四人帮”垮了,枷锁一个接一个地给打碎了。我听说他夜以继日地奋笔写作,看见他一篇一篇的作品发表,他给我的信还提到部分的译诗计划。我了解他的心情,也为他的成绩感到高兴。我在去年五月的世界语版《中国报导》上看到一幅其芳的近照。采访的记者说他虽已年过六十但仍然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五、六个小时的访问中他谈得很多,而且很高兴,他在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他的影响和教育。他说他觉得自己好象还是那个刚刚听过毛主席讲话的三十岁的年轻人。这是多么可敬、多么可爱的精神状态!可是看照相,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在那位笑谈着的老人身上保留着多少“四人帮”迫害的痕迹!听牟决鸣同志说他不知休息地带病写作,每天写到深夜,一直到发病进医院。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遗憾的是他留下多少未完成的遗作,多少来不及实现的计划!
文章并没有写成,因为那个时候我的生活已经忙乱起来了。我没有时间把几十年的回忆理出一个头绪,我怕我写不好、对不起亡友。关于其芳的种种回忆经常在我的脑子里活动,想起来又忘记,以后又忽然泛起。我第一次看见其芳是在一九三二年,他还是一个穿长袍的斯斯文文的大学生、诗人。以后我为他编印出版了几本集子。从《扇上的烟云》①到《呜咽的扬子江》②,再到《夜歌》③,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在“那长长的道路,那艰苦的道路”上他留下的脚印,我看得十分清楚。一九四四年夏天我在重庆再看见他,我仿佛见到一个新人。他陪我到曾家岩“周公馆”去(我还记得他到民国路来接我,从容地告诉我怎样躲开特务的注意),他向我介绍延安的一些情况,他给我送来解放区生产的小米和红枣。一九四九年上海刚解放,他就从北平来信很关心地问我的情况。不久我到北平出席全国文代会,他看见我显得多高兴、多亲切……这些片断的回忆给过我多大的鼓励和温暖,倘使把它连串起来,就可能成为一部动人的小说。
好几位朋友在不同的时期对我称赞过其芳。他一九三八年从成都到延安是和两个朋友同去的,朋友们住了一段时期,后来都回到大后方去了,他却留了下来。同去的朋友谈起这件事至今还流露出钦佩之情。另一个朋友说其芳初到部队,夜间行军,路上把眼镜丢了,生活上发生困难,他还是平静地坚持下去。再一位朋友说其芳到农村参加土改和贫雇农同吃同住,真正做到了打成一片,农民都叫他“老何”……关于其芳的事我听到的并不止这么一些,但也用不着在这里多引了。在他的身上还能看出《画梦录》作者的丝毫痕迹么?
其芳是知识分子改造的一个好典型,我始终保留着这个极其深刻的印象。
解放后我和其芳的接触不算多,但也不太少。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另一件事,就是他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敢说、敢想、敢争论,辩论起来不怕得罪人,不怕言词尖锐。有一次我听见一个朋友婉转地批评他,他不接受。他说,有意见就应当讲出来;要分清是非,就要把话讲清楚;不能因为怕得罪人,有话不讲;话讲出来,错了改正就是。……我当时也不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我有这种不正确的想法:为了团结人,何必这样认真?不用说,我没有讲出来。但是从此我就没有得到安定:讲不讲的问题始终不曾解决。每当我听见了面面俱到、不痛不痒的讲话,或者看见人为了“明哲保身”什么话也不讲,不然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睁起眼睛信口随说的时候,我就仿佛挨着皮鞭的抽打,我就想到其芳,我深感自己同他差得太远了。
一年很快地过去了。其芳的声音相貌仍然鲜明地在我的脑子里活动,还是那样生气勃勃,精力充沛。今天我多么怀念他。这一位“永远这样奔波、永远不能给自己造一个温暖的窝”④的人,他是为了发展和繁荣祖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献出了个人的一切的。他在一九三七年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坚决地、勇敢地活下去。”⑤在一九四二年他又歌唱道:
我是命中注定了来唱旧世界的挽歌
并且来赞颂新世界的诞生的人。⑥
他是说到做到、是完成了这个任务的。他的确是一个冲锋陷阵、死而后已的文艺战士。
我还记得在《中国报导》上发表的访问记中,其芳对采访的记者最后讲过这几句话:“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三十五年中间,我主要是做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工作,很少写诗写散文。要是可能,我将来还要写诗、写散文、写长篇小说。”他念念不忘他计划中的
“诗、散文、长篇小说”!但是现在没有这种可能了。对我们来说这是多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更加珍惜他遗留下来的一部分作品。昨天我还含着眼泪重读他的诗《北中国在燃烧》断片,为了它给我唤起的崇高的感情,我衷心地感谢他。
注①《扇上的烟云》:其芳的第一本散文集
《画梦录》(1936)的代序。
②《呜咽的扬子江》:其芳的第三本散文集
《还乡杂记》的第一篇。
③《夜歌》:其芳的第二本诗集,第三版起
名《夜歌和白天的歌》。
④引自《北中国在燃烧》断片(二),见《夜
歌》。
⑤引自《我和散文》(《还乡杂记》代序)。
⑥引自《北中国在燃烧》断片(二),见《夜
歌》。


第5版()
专栏:革命文物

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夏涛
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刚从国民党反动派牢狱中被释放的叶挺同志,向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了入党的申请。
电报很快到了延安,到了毛主席手里。毛主席立即召开党中央的会议,讨论并批准了叶挺同志的请求。第三天,党中央的复电(见图)就到了重庆。复电说:
亲爱的叶挺同志:
五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中共中央 三月七日
这份复电,是党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最大关怀和鼓舞,也是党对自己光荣的儿子胜利归来的最热忱的迎接。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复电作了修改,对叶挺同志光荣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毛主席将原电稿上的“军长”、“将军”等字样都删去,亲切地称呼为“亲爱的叶挺同志”,并加上“欣闻出狱,万众欢腾”八个字,充分表达了对叶挺同志的“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早在一九二四年,叶挺同志赴苏联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回国参加北伐战争,率领北伐军独立团,冲锋陷阵,英勇无畏,赢得了“铁军名将”的光荣称号。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他又先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同志到欧洲和澳门度过了近十年的岁月,失去了党的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同志回国参加抗战。蒋介石以军长的官衔相诱,遭叶挺同志的严词拒绝。他在一九三七年底到达延安,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热烈欢迎。在延安召开的欢迎大会上,叶挺同志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难,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叶挺同志担任新四军军长以后,率领这支由八省健儿——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战士们所组成的新四军,挺进敌后,转战大江南北,进行了数千次的激烈战斗,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毛主席称赞叶挺同志“领导抗敌,卓著勋劳”。但是,一九四一年初,蒋介石处心积虑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同志不幸被俘。
五年零两个月的牢狱生活,无论是在江西上饶,在湖北恩施,在广西桂林,还是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叶挺同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利诱、迫害折磨,始终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坚持战斗,宁愿“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决不从“狗洞子里爬出”!同时,他对党对人民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怀着最崇高的愿望,只要一旦恢复自由,他就要求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九四六年三月四日叶挺同志一出狱,第二天就向毛主席、党中央提出了申请入党的要求。
不幸的是,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在叶挺同志前往延安的途中,由于飞机失事,他同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同志一起不幸遇难。叶挺同志光辉的一生,他那“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名言,以及他对党对革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附图片)
中国革命博物馆供稿


第5版()
专栏:

“烹说者”与“延上座”
谢殿斌
史书上记载了项羽不少的“霸迹”。其中,令人瞩目的一处是:当他统领大军占领咸阳之后,有一个名叫韩生的,认为此地关山雄险、土地肥饶而劝他就此建都,成就霸业。对这样的良策,项羽竟不接受,却对桑梓之地无限留恋,非要衣锦还乡、回老家露露脸不可。韩生因此挖苦了一句:“楚人沐猴而冠。”意思是说,看起来衣冠楚楚,威风凛凛,其实不过和作戏的猴子一样。不料,这一句话竟触怒了楚霸王,把个韩生活活地扔到锅里烹死了。
相反,刘邦就不同。当郦食其当面对他发火,指责他,而且以长辈自居的时候,他不仅不恼,反而连连道歉,把这个“高阳酒徒”“延上座”,毕恭毕敬,欣然接受了夺取陈留的意见。
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刘邦的一个大不同处就是:项羽把面子看得比事业重,而刘邦却把事业看得比面子重。项羽不管你的意见再重要,再正确,只要伤了他的面子,损了他的尊严,那他就不仅不听你的意见,还要给你个厉害看看,来个“杀人封口”。而刘邦却能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只要你的意见对取天下有利,骂他两句也是欢迎的。“烹说者”和“延上座”正反映了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作法,以及两种不同的结果。刘邦最后一统天下,而项羽落得个“别姬”自刎,决不是偶然的。
毛主席曾多次提到刘邦、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教诲我们的领导干部,接受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丢掉那种霸王作风,发扬民主,做好工作。我们有些领导同志,的确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象项羽。他们没有刘邦“延上座”的风度,却在奉行项羽“烹说者”那一套。这些同志口头上也讲“民主”,也说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别人说一些客气话,或者不关痛痒地提点温和性的建议,他们尚能接受;如果是直接了当地给他们提几条尖锐意见,说出一些有损领导尊严的话来,他们就受不了。即便不勃然变色,当时跳起来,事后也对提意见的人过不去。下锅煮人的酷刑现在是无法实行了,给个“小鞋”穿穿之类的报复总免不了。这些人的特点是把个人的尊严看得比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重要得多。面子伤了,他哪里还顾得去认真地想一想那些刺耳话是否真有道理,提意见的同志是否出于好心呢?
比较一下“烹说者”与“延上座”,我们应该懂得,为了我们事业的胜利而必须发扬民主。我们共产党人,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现阶段就要力争尽快地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心胸应是如何地博大宽阔!难道几条甚至几十条意见都容纳不了吗?群众有话,不让人家讲,几句刺耳话,就听不进去,有人反对,则与人过不去,这哪里还象个共产党人的样子?
沾染了霸气的同志,为了我们的事业,应当以霸王为戒,好好地革除一下霸气,若一意孤行,那就不仅要使我们的事业遭受损失,称霸者也难免有一天要“别姬”的。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中国有“绝手” 百炼出精钢
华觉明
百炼钢是我国古代冶铁工匠的杰出创造。自从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著名诗句以来,“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便成为文学创作和人们常用的习语。
早期的钢如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钢刀、钢戟,是用块炼铁经渗碳锻成的。西汉初期增加了锻打次数,使钢中夹杂物减少和细化,组织较为均匀,质量显著提高。河北满城刘胜墓所出的钢剑、错金书刀,就属于这种处于初始状态的百炼钢。
西汉后期发明炒钢后,出现了百炼钢的直接前身——卅炼钢。山东苍山东汉钢刀有“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涷大刀”的错金铭文,说明它是经过约三十次反复锻炼才制成的;比它更早的有广汉郡工官在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制作的“卅涷”金马书刀。可见,早在公元二世纪初,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有一定工艺规范、为各冶铁作坊广泛采用的制钢技术。王充《论衡》以剑喻人,说价值一金之剑,只要“更熟锻炼,足其火,齐其铦”,就可以成为“千金之剑”,无疑是源自锻剑匠师的丰富实践。
在三十炼钢的基础上,公元二世纪末叶出现有“中平□年五月丙午造作支刀百练清刚”铭文的百炼钢刀。三国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曹丕《典论》说:“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这样炼出的宝刀、宝剑,具有美丽的花纹,或耀似朝日,或彩似丹霞,称为“华锋”,“清刚”。《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讲大夏制作百炼钢刀,说明少数民族地区也已掌握这项技术。南朝谢平所制“神剑”,能削断悬挂在头发丝上的十五根?芒而丝不绝,号称“中国绝手”。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述了百炼钢的工艺过程,说是“取精铁,锻之百余火”,就可得到“纯钢”。《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明代重要科学著作,都提到了“百炼钢”。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所写的奏章中也说“用铁条烧熔百炼”,锻造大炮。
源远流长的我国百炼钢技术,传播到国外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据史籍记载,魏明帝曾赠给倭国女王卑弥呼五尺刀两口。作为珍贵礼品的宝刀,当是用的百炼钢。前述中平钢刀,也是在日本发现的。其后,日本人民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制成闻名世界的倭刀,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史实表明,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曾经有着友好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的悠久历史。
自然,百炼钢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业方式的制钢工艺,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可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极其困难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下,不畏艰难、精益求精的勇气、毅力和独创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人民群众从千百年斗争实践中认识到的“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的真理,将永远激励着人们经风雨、见世面,在火热的斗争中锻炼成长。


第5版()
专栏:

河西走廊歌
——献给人民公社成立二十周年
孙华文
钟 楼
哦,河西名城——张掖,
关于你,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城中雄伟的钟楼余音不绝,
似铁马叮咚迎接游客。
我来访你,不是匆匆路过,
是来参加这里宏大的建设。
听!代替当年预告烽火的大钟,
高音喇叭正将“八年规划”广播。
向四个现代化迅猛进军!
钟楼上的红幅激励着进军者。
河西走廊,盼着建设,
三年大治,时间紧迫。
登钟楼看古树参天的大道,
车水马龙,气势磅礴;
下城楼从嘹亮钟声中出发,
万马千军,同一节拍……
啊,河西名城——张掖,
关于你,有许多理想的描摹,
在二○○○的金色沙盘上,
你是千万明珠中的一颗。
沙 枣
虽不象白杨似参天,
却也有遒劲的树干,
祖孙几代,挽臂抱肩,
结成一道绿色防线。
线外,沙岭纵横,
望不尽大漠孤烟;
线内,条田平展,
收不赢金谷银棉……
呵,沙枣,你那银灰色小叶,
任烈日薰蒸,从不萎蔫;
呵,沙枣,你那淡青色小花,
任黄风扑打,清香不变。
我问你钢铁意志怎样锤炼?
你婆娑起舞,娓娓称赞——
是战斗在风沙线上的社员,
用血汗将我辛勤浇灌……
你捧给我几枚火红的果实,
细细品味,涩中带酸,酸了更甜;
咦,莫非这就是公社社员的情感?
农业学大寨,苦后才有甘。
丝 绸
天边,缀着几颗星斗,
夜色茫茫,紧裹神州;
皓月,爬上祁连山巅,
照耀走廊,亮如白昼。
远远地看,好一条长绸!
拽在仙女手中月下抖——
哦,莫非说丝绸之路,
当真是用丝绸铺就?
近近地瞅,是一条白链!
在高标准渠里潺潺流——
那排排闪光的玛瑙、翡翠,
是精工细砌的鹅卵石头。
呵,这不是古代繁荣的再现,
是当今愚公大显身手——
三千里走廊作丝绸,
照着大寨图案认真绣。
绣一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
人民公社哟,将会更加美丽、富有;
那时,乘车从干旱的走廊穿过,
就象在江南水乡坐船漫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