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从“绕开走”到“奔着上”
方之
据《辽宁日报》报道:最近,营口县永安公社党委书记等九名党委成员,经过县农机安全监理所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认真考核,取得了《农田拖拉机驾驶证》。在党委的带动下,全公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社队干部学会了开拖拉机。永安公社各级干部在掌握农机技术方面,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一九七三年以前,他们的态度是,“你搞你的机械化,我抓我的弯把犁。”没有学也不想学。一台拖拉机上万个零件,他们几乎一件也叫不出名字来,一同它打交道,不是被人家唬住,就是被问得白愣眼,只好处处绕开拖拉机走。后来,他们变“绕开走”为“奔着上”:蹲点到机耕队去蹲,参加劳动跟拖拉机作业,多次组织农机技术学习班,对公社和大队主要干部进行专题训练,党委成员还特地拿出一段时间,到公社农机修造厂当徒工,学习维修和保养技术。“功到自然成”。“奔着上”的结果,他们终于在技术上达到了驾驶员的水平。
这件事是颇具典型意义的。我们应当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我们的国家正在朝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面,各条战线的许多领导干部很不在行,知识很贫乏。我们的农村干部,对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往往不懂行。工业、交通运输、财贸等行业的干部,对电子计算机和各种自动化的技术装备,也大多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们面临着一个从头学习科学技术的艰巨任务。学习科学技术,如同学习任何东西一样,只有“奔着上”,即主动积极,顽强刻苦,锲而不舍,才能真正学到手。对于那些不懂科学技术,而又至今尚未下决心学的领导同志来说,不是很需要象永安公社的同志们那样,来一个从“绕开走”到“奔着上”的转变吗?
领导干部不学一点科学技术,就很难胜任领导工作。早在建国前夕,毛主席就教导我们:“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所谓“不熟悉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后来,毛主席又反复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激励我们“钻进去,成为内行”,并且着重指出,“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二十多年来,许多领导同志发愤学习,确实钻了进去,成了内行。但是,林彪、“四人帮”假左真右的反革命谬论,弄得广大干部不能学也不敢学。久而久之,不少同志对毛主席的这些指示,逐渐淡漠了,甚至遗忘了。这是当前一部分同志置身于现代化的事业之中,却又绕开现代化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永安公社的各级干部是怎样从“绕开走”变为“奔着上”的呢?农业机械化的事业,他们看了三年,等了两年,到第六年,他们想抓了,却因为技术上被卡住,遭到了失败。实践使他们对毛主席关于领导干部要学科学技术的指示有了深刻的认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悟出了一个道理”:“不会搞机械化,当干部就不称职,就会变成绊脚石,早晚要被历史淘汰。”从此,他们的工作开了一个新生面。
永安公社的同志们“悟出”的这个道理,是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呢?不是。相反,这对于各行各业的领导同志,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如果说,在以前那种落后的、简单的生产中,单凭自己的老经验还可以勉强凑合地进行领导,那末,随着四个现代化的逐步实现,领导干部不懂本行业务,不懂科学技术,就越来越不行了。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个公社、一个工厂、一个科研单位的领导岗位上,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把生产和科研搞上去。如果我们长期当外行,对于生产和科研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不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就是话说不到点子上,工作抓不到关键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如此放弃领导的责任,岂不是“不称职”吗?那要我们这样的领导者干什么呢?倘若我们不懂行,而又偏要行使领导的权力,硬是出主意,做决定,那就难免是瞎指挥。永安公社的同志以前不懂农机技术,拖拉机本该维修保养,他却以为是驾驶员“捣鬼”,强令出车作业,结果出了事故。要是在一个现代化的大企业中,也来这么一个瞎指挥,那将给国家造成多么大的损失!这样的领导,岂不是“绊脚石”吗?如此看来,说领导干部不懂、不学科学技术,“早晚要被历史淘汰”,难道有什么过分吗?粉碎“四人帮”之后,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的时候,针对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拨乱反正,重新提出毛主席倡导的又红又专的口号,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努力学习政治、学习理论的同时,努力学习业务、学习科学技术,强调对干部不仅要进行政治上的考核,也要进行业务上的考核,道理也就在这里。
永安公社社队干部掌握农机技术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认识领导干部非学科学技术不可的道理,才能真正变“绕开走”为“奔着上”。懂得这个道理,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和鼓舞我们去克服学习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办法也想得出,时间也挤得出,就能坚持下去,取得成效。不懂这个道理,以为不学科学技术也一样做工作,“绕开走”也可以过得去,那就不可能下大决心,花苦功夫,即使学起来也只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上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我们希望,各条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加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面对本行业的现代科学技术,“奔着上”,钻进去,努力成为内行。这样,我们就能讲现代化,懂现代化,干现代化,大大提高我们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快更好地促进现代化的实现。


第3版()
专栏:

福建、江西省委深入调查研究分别制订《十二条》和《十八条》
坚决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
据新华社福州电 中共福建省委制订了《关于当前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即《十二条》),下发全省各地贯彻执行,受到广大干部、社员的热烈拥护。
《十二条》下达后,全省各级党组织采用开会、有线广播、宣讲等形式,广为宣传,坚决执行。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欢欣鼓舞,都说《十二条》条条都是拨乱反正,都是对林彪、“四人帮”破坏党的政策的有力批判。
莆田地委首先在地、县直属机关单位中发动干部、群众对照《十二条》,检查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提出整改计划。地委书记申九顺和其他常委全部下到各县,狠抓政策落实。建阳地区过去干部吃喝风严重,地委结合“一批两打三整顿”,责成全地区各县(市)党委,层层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由县、社两级党委第一、二把手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地委汇集全地区贫下中农的批评意见后,作出了《关于禁止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决定》。文件同群众见面后,受到热烈欢迎。省委及时向全省转发了建阳地委这个文件。
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二条》,各级党委第一把手深入第一线,亲自动手,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地抓落实。全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福鼎县,前几年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原因何在?不少群众反映是政策不落实造成的。宁德地委书记温秀山带着这个问题来到这个县的前歧公社西宅大队蹲点。他到社员家串门,有的说“我们没有菜吃”,有的说“我们准备把队里新划的自留地送还大队,不要了”。温秀山一了解,原来是队干部怕社员忙着种自留地,不好好出工,另立了“土政策”:把分散在社员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收归集体,在远离家门的山头集中划分自留地,说这样做“方便管理”。针对这种情况,温秀山耐心细致地向大队干部宣传政策,帮助他们划清政策界限,很快纠正了错误决定。
目前,福建省委正在结合落实《十二条》,进一步推广湘乡县经验,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重要指示。省委除留一位书记在家主持日常工作外,第一书记廖志高带头深入到了闽西农村,其他常委分赴到了各地。全省绝大多数地、县委书记,也都深入到了农业第一线。
据新华社南昌电 中共江西省委从本省实际出发,制订了《关于目前农村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十八条》)。《十八条》的中心环节是解决江西农村普遍存在的增产不增收、多劳不多得、分配不兑现的问题。
在各级党委宣传贯彻《十八条》时,省委及时地指出,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不仅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而且要工作细,步子稳,特别要抓好揭批“四人帮”这个纲,做好清除流毒的工作,解决“干部怕错,群众怕变”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省委和各级党委坚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怕错”的问题,理直气壮地贯彻执行《十八条》。中共抚州地委从组织干部揭批“四人帮”和总结经验教训这两个方面来解决“干部怕错”的问题,成效比较好。地委领导干部亲自组织地、县、社三级干部学习《十八条》,还拿出几个典型调查材料进行对比,启发大家联系实际揭露“四人帮”假左真右的面目,看清前几年农业徘徊不前,不是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不适应了,而是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了党的政策,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接着,地委引导三级干部回顾本单位和自己的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弄清提倡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和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关系;弄清大集体和小自由的关系;弄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干部就懂得了党在现阶段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农村经济政策,他们在工作中也就敢于坚持、善于执行党的政策了。
“群众怕变”的问题,就是部分社员怕政策多变,不能兑现。省委和各级党委在发动群众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着重抓好两条:一是稳定政策,防止政策多变;二是照政策办事,坚决兑现。例如对于群众十分关心的粮食分配政策,省委今年一再向群众宣布,并在《十八条》中明确下来: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五年不变,对生产队的征购任务不准层层加码。增产的粮食,部分按超购、超奖的政策卖给国家,大部分用于集体储备和增加社员口粮。省委这样把关系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并且交给群众,打消了群众的顾虑,稳定了人心。
现在,中共江西省委正在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检查落实《十八条》,积极推广湘乡县经验,认真执行中央重要指示,更好地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第3版()
专栏:

宁夏三级农机局长学开“铁牛”
大理县委帮助少数民族农科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新华社银川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不久前为自治区、地、县(旗)三级农机局长举办了一期学习班,帮助他们基本上学会了开拖拉机,掌握了主要农机具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知识。
自治区农机局局长以身作则,带头学技术,白天坚持听课、讨论,认真记笔记,并和大家一样上机操作驾驶,把工作挤到晚上和休息时间去做。固原县一位五十七岁的农机局长,今年才开始搞农机工作,他起早睡晚刻苦钻研,结业时非常高兴地说:“没想到我赶了半辈子黄牛,现在又会开‘铁牛’了。”
学习结业时,大家对参加这次学习班总结了三条好处。第一,变外行为内行,领导农机工作有了主动权。第二,对掌握农业机械知识提高了信心,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就会提高得更快。许多地、县农机局负责人表示,要采取这种办法,把一个地区、一个县农机队伍的培训工作抓起来。第三,大家都放下架子当小学生,亲自操作农机具,思想感情上和农机人员更接近了。
据新华社昆明电 中共云南省大理县委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农民科技队伍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主要办法有:结合大田生产,进行现场培训;通过系统总结经验,进行专项培训;利用农闲季节,举办基础知识训练班;组织专业科技人员下队蹲点,对农民科技员进行“传、帮、带”。
由于大理县委重视对少数民族科技队伍的培养,许多农科员已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科学知识,成为贫下中农欢迎的“土专家”。他们不仅在本县科学种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些人还被请到外省传授技术。城郊公社东门大队农科员董洪元,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试验,对摸索全县气象与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关系取得了初步成果。他用五年时间,进行田间试验、气象观察,找出了水稻和小麦最适合的栽种、播种节令,为全县普遍采用。


第3版()
专栏:

关系地方戏曲改革的一场有意义的讨论
秦腔要不要有秦腔味?
秦腔要不要有秦腔味?《西安日报》辟出专栏展开热烈讨论。
去年年底一位读者给《西安日报》写信,就正在上演的秦腔《红灯照》发表意见,提出戏曲必须保留其剧种特色,秦腔要有秦腔味。这一观点在文艺界和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由此在报上展开了一场讨论。
“四人帮”控制文坛时,群众也曾发出秦腔要有秦腔味的呼声,却受到省内报纸的多次批判,说这种“味儿论”,是文艺界阶级斗争新动向,是文艺黑线的死灰复燃。粉碎了“四人帮”,毛主席的“双百”方针得以贯彻。这场关系到地方戏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讨论,得到西安市文化领导部门的重视。文化局组织音乐、戏曲工作者进行座谈,各秦腔剧团开展秦腔改革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活动,群众在报上各抒己见,许多不同的看法都得以发表。
许多读者和文艺工作者在报上发表文章说,解放后,秦腔在思想内容、表演艺术、唱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革和提高。前些年,江青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以推广样板戏为借口,肆意摧残地方剧种,强令秦腔照搬京剧的一套。他们讲什么“三打破”,实则“啥都破”,不顾本剧种的特色,弄得秦腔“京不京,秦不秦,砸了骨头抽了筋”,秦腔成了“陕西京剧”、“关中歌剧”。一些文章说,秦腔是要改革的,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秦腔本身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改革,只能是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决不能抛弃剧种地方特色的改革。
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谈要有秦腔“味”,是否就是留恋“老腔老调”?多数人认为,过时的“老腔老调”要抛弃,反对厚古薄今,今天群众要的秦腔“味”,是希望秦腔的特点更突出一些,并不是不要改革,而恰恰正是为了更好的改革。他们说,对所谓的“老腔老调”也要作具体分析。这些年把秦腔的传统,一概斥之为“老腔老调”。要恢复秦腔的优秀传统,必须对“四人帮”那套假左真右的论调进行彻底批判,澄清他们制造的种种混乱。这样,秦腔改革才能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闯出一条新路来。大家指出,开展这场讨论,正是为了进一步肃清“四人帮”在文艺界的流毒和影响,使秦腔改革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不断前进。
目前,这一讨论尚在继续。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编者按:国家建设需要按规定征用部分土地,但绝不允许非法侵占。前几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煽动无政府主义,破坏国家计划,乱征乱用耕地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工农联盟。
我国现有耕地,按人口平均,数量并不多。保护现有耕地不被非法侵占,是关系农业高速度发展和促进四个现代化早日实现的大问题。各级领导应该根据党中央转发的湘乡经验,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认真督促有关单位把非法侵占的土地归还给社队,并且严肃纪律,防止乱征乱用土地的现象继续发生。
新河公社党委认真执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
退回非法侵占生产队的耕地九百多亩
本报讯 本报记者张再华、刘光辉报道:今年春天,湖南省华容县新河公社对全公社的土地进行了一次清理,把各企业事业单位非法侵占的集体土地九百多亩退回给生产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前几年,由于“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一些单位违反党的政策,任意占用生产队的土地。据去年年底统计:公社机关、供销社、粮管站、邮电所、银行营业所、新河中学等十二个单位,共占用一百零二亩耕地,其中合法征用的只有五十二亩。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农机站、畜牧站、桑场、轮窑厂等十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占用了八百二十四亩多耕地。一些大队的大队部、综合厂、医疗室和药园、学校、学农基地等等,占用生产队的土地时,更是“一言为定”、“一指为界”。有些队干部在划分自留地时,违反政策,随便抬高比例,多分自留地,也侵占了集体耕地。
一些单位占地过多,占而不用,借公为私,浪费土地的现象极为严重。公社畜牧防治站的十间房子,屋基只有四分八厘,却占了三亩四分多地,借口办药园,用来种油菜和蔬菜。沙口竹木站征用沙口大队第九生产队十亩地,实际上堆木用地不到一半,有五亩地长年作菜园。
今年春天,公社党委成员学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时,联系本社实际,深感侵占集体土地的问题很严重,决心进行一次大清理。到四月底止,全公社清出非法侵占的九百四十多亩集体耕地,全部退还给生产队。公社一级国家单位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还付清了尚欠的土地征用补偿费一万零四百多元。
华容县委总结推广了这一经验。至七月底止,全县已清出非法侵占的集体耕地八千多亩,目前已退回给生产队五千六百多亩,其余正在处理中。


第3版()
专栏:

群众要求解决随意征用集体土地问题
一九五八年,云南省昆明市郊金马公社有耕地二万七千多亩。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先后被工矿企业等单位征用七千三百多亩,加上社队基本建设用地,占用的土地占原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多。由于大量土地被占用以及人口不断增长,现在每人平均占有耕地已由一亩三分减为八分二厘。
乱征乱用土地助长了不正之风。有些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不经批准就盖了房子;有些单位为了征得好的土地,破坏财经纪律和统一计划,私自和生产队挂钩,用汽车、拖拉机等以物易地。金马公社现有汽车三十一部,其中二十一部是征用土地单位作价拨给的,六部是赠送的。全公社现有拖拉机四十台,其中三十一台是征用土地单位作价拨给的,两台是赠送的。这样价拨、赠送的其它物资也不少。有些单位为了得到土地,千方百计拉拢生产队干部,又是“见面酒”,又是“座谈饭”,最后还有“定桩宴”。有的还拉干部到昆明市游西山。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有的单位为了占地,甚至还给生产队干部封官许愿。
乱征乱用耕地,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除了大量良田被占用,减少了粮食产量外,还引起了这样一些问题:去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群众就说:“搞什么农田基本建设,今年搞,明年征,别‘瞎子点灯白费蜡’了”。有的生产队随着土地被征用,被带走了不少青壮年劳动力,使许多人不安心务农。东华大队有二十七亩菜地,夹在征用单位之间,下了雨,水排不出去,只好养鸭子。耕地太少的生产队,只好从扩大副业上打主意,但发展副业,许多项目的产供销又无保证。群众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河北省景县魁星庄大队认真贯彻执行集体养猪和社员个人养猪并举的方针,大队养猪场积极繁殖仔猪,满足社员需要。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