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锦绣江南大寨花
无锡县人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八年多来,修建了地下渠道二千二百多公里,平整土地七十一万亩,对沟、河、路、林、桥、闸进行综合治理,促进了农业生产。这是前洲公社田园新貌。
新华社通讯员摄


第1版()
专栏:

调动七亿农民积极性 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在京举行大会
李先念副主席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一、坚持农业学大寨的问题;二、更好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问题;三、有关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的问题;四、农林牧三结合的问题;五、农田基本建设问题
新华社北京七月二十三日电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出席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的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在参观、学习了江苏、山东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典型以后,二十二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会上就我国农业怎样才能更快地搞上去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李副主席共讲了五点意见:一是坚持农业学大寨的问题;二是更好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问题;三是有关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的问题;四是农林牧三结合的问题;五是农田基本建设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主持了大会。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韦国清、乌兰夫、方毅、纪登奎、吴德、余秋里、张廷发、陈慕华、赛福鼎、王震、谷牧、康世恩出席了会议。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主管农业的书记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李先念副主席在讲话中首先指出,大寨是毛主席亲自树立的一面红旗,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典型。我们的农业要搞上去,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学大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革命化统帅现代化,这是我国农业的根本道路。在今天的新历史条件下,在我们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时候,必须对学大寨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加深认识。全国许许多多高产的县、社、队,都是大寨式的典型,或者是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大家这次参观的江苏省苏州地区和山东省的济宁、泰安地区,他们的成就,也都是认真学习大寨经验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有这些实践,都一再证明了农业学大寨的正确性。大寨精神我们永远不能丢。
李副主席还讲了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和改进干部作风的问题。他说,最近,中央连续发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一个是转发了湖南省湘乡县委《关于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报告》,一个是转发了陕西省委《关于旬邑县少数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问题的调查报告》,前一个着重解决的是落实党的政策问题,后一个解决的是干部作风问题。各级党委一定要在揭批“四人帮”的运动中,联系当地实际,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执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他说,我们落实党的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要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现在最关紧要的是两条,一条是真正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多劳多得,反对平均主义;一条是千方百计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坚决纠正那种“各行各业向生产队伸手,四面八方挖生产队墙脚”的现象,保证做到增产增收,分配兑现。这两条抓好了,男女老少都高兴,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这样,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必将更加扎扎实实地奔腾前进,高速度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李副主席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句名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说明任何社会,工业和其他各项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将最终决定于农业能够提供多少粮食、原料、劳动力和市场。他号召,在我们向四个现代化全面进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更好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进一步集中和动员全党全国的力量,在物质技术方面,在财政经济方面,在组织领导方面,在人材方面,尽一切可能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建立起稳固的农业基础。我们的国家大,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农业要搞上去,最重要的是要调动七亿农民的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这个前提下,国家也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农业给予更多的支援。这就是:农业投资要适当增加,农业信贷要加强,进一步合理调整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千方百计提高支农产品的质量,大力扶植社队企业的发展,继续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李副主席说,我希望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全国两百多个地区,两千多个县的党委同志们,都要充分认识农业问题是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心中时刻想着七亿农民,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坚决把农业搞上去。
李先念副主席最后强调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学大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根本措施。我们必须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运动中,进一步动员全国七亿农民,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他说,我们所以特别强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性,是从我国农业所处的自然条件出发的,也是根据多年来农业学大寨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我国无论南方北方,都经常受到旱涝威胁,农业生产不稳定。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认真学大寨,学昔阳,学苏州,学山东,学习各地一切先进典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些地方的农业所以能够较大幅度的增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发动群众,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李副主席着重讲到,农田基本建设一要大搞,二要注意政策。组织社会主义协作搞会战工程,既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又要认真实行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解决好社、队之间的互利问题,使广大农民保持大干社会主义的饱满热情。
李先念副主席作报告时,全场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会议是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以来农业战线上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和五届人大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任务是,重点参观总结江苏省苏州地区,山东省济宁、泰安地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研究如何掀起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的新高潮,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关问题。
这次大会之前,从七月三日起,南方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就到江苏省苏州地区参观学习。七月十日,南方、北方地区的代表又汇集到济南市,一起参观了山东省济宁地区和泰安地区的一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先进典型单位。代表们说,这次参观学习,形式生动活泼,有问有答,实事求是,先进经验看得到,学得透;他们在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也一清二楚,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代表们在七月十八、十九日回到北京后,连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出席昨天大会的还有,全国二百多个地委第一书记,四百多个商品粮基地和低产地区的县委书记,以及省和部分地区的计委、农林、水利部门的负责人。


第1版()
专栏:

领导干部下去蹲点 全面落实经济政策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各行各业给予扶持
温江地区大抓穷队一年大变
去年全区穷队普遍增产,生产和收入达到当地中等水平,有的赶上富队
本报讯 四川省温江地区在普及大寨县运动中取得了一个可喜的成果:一九七七年,全区各级党组织下大气力改造穷队,一千八百多个穷队面貌大变,生产和收入达到了当地的中等水平。其中,有一批长期困难的穷队,社员分配的口粮和现金赶上了富队,集体积累增加,完成征购任务后超卖了余粮,一举摘掉了“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穷帽子,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位于川西平原的温江地区,有占生产队总数百分之十的二千四百多个穷队。这些穷队大多数分布在平原西部边缘山区。“天府之国”腹心地带的温江县,也有二十八个生产队由于下湿漕田特多,生产条件差,长期低产、贫困。前些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得不少穷队里歪风邪气严重,资本主义泛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生产连年下降。打倒“四人帮”以后,地委决心改变捧着“金饭碗”缺饭吃的状况。从一九七六年底开始“抓穷队,促平衡”,组织各县对穷队进行普查,并号召各级干部到穷队蹲点,加强领导,改变穷队面貌。地委六名书记有三名下到“四人帮”干扰破坏较大、自然条件较差、穷队较多的县蹲点、抓面。全区十二个县有半数的一把手和半数的县委常委到穷队蹲点。穷队最多的大邑县,县委的八名常委全部下到穷队。穷队最少的“金温江”,县委五名书记中也有三名到穷队帮助工作。全区共组织了四千多名干部驻进穷队。
各级干部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投入了改造穷队的斗争。地委一位书记来到邛崃县东安公社二大队,白天参加劳动,晚上提起马灯逐队逐户听取意见,帮助他们查原因,订规划,添措施,鼓励大家为改造本队面貌而奋斗。牛力不足,他带头下田拉犁;猪少肥少,他每天早起拾粪。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鼓舞了群众,教育了干部。原来认为穷队难变总想离开的干部也定下心来,表示:“面貌不变,绝不离队”。
蹲点干部从解决社员最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领导群众开展“一批双打”斗争,使穷队面貌迅速发生了变化。大邑县灌口公社胜利大队,原来坏人掌权,阶级敌人嚣张,资本主义泛滥,农业连续三年减产,社员的生活水平逐年下降。县委工作队发动群众深入开展“一批双打”,狠狠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和资本主义的猖狂进攻,揭露领导班子的严重问题,依法逮捕了篡夺大队领导权的坏人,刹住了歪风邪气。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起来了,决心“三年损失一年补”。当年增产粮食二十六万多斤,大队企业上年亏本八千多元,去年盈利一万五千多元,成为全县增产增收幅度最大的一个大队,胜利实现了“三年损失一年补”的口号。年终分配,社员的口粮和现金收入都比上年增加近一倍,人人笑逐颜开。由于穷队大幅度增产,过去连续十六年要返销粮食的大邑县,去年不仅不吃返销粮,还交售余粮四百二十万斤。
帮助穷队全面清理执行政策中的问题,全面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温江地区改造穷队的一条有力措施。郫县县委围绕着贯彻执行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帮助穷队整顿经营管理制度。先锋公社火花大队是全县有名的“老大难”,二生产队又是最穷的一个队。一九七六年,这个队三分之一的劳力外流抓现钱,在家的不是不出工,就是出工不出力,农业严重减产,靠国家返销粮过日子。一九七七年,蹲点干部帮助他们坚决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每个社员都评定了投工、投肥任务;建立了季节性的作业组,定额到组,评分到人。实行这些办法以后,全队迅速由乱到治,干部模范执行政策,社员自觉遵守制度,积极参加劳动,外流劳力归队,奋战一年,增产粮食十一万多斤,户户增收。
学习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温江地区帮助穷队尽快改变面貌的又一条成功经验。前冬去春,温江县委统一指挥,组织协作,根治了全长三十多里、危害严重的杨柳河,大大降低了地下水位,彻底改造了下湿漕田,使沿河的穷队当年大幅度增产,全县的穷队一下子由二十八个减为三个。
在改造穷队的过程中,温江地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注意教育穷队干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由于集体生产上不去,社员生活有困难,领导批评多,群众常抱怨,有些人甚至讽刺穷队干部“嘴伸在国家粮库里,手伸在人民银行里”,使穷队干部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对于改变面貌缺乏信心。地委认为,一个生产队穷,有其内在原因,而领导上对他们帮助不够也有责任。因此,地委要求各级党委和下乡蹲点的干部,对穷队的干部要少责备,多鼓劲,帮助他们挺起腰杆干革命。蹲点干部具体帮助穷队订出改变面貌的规划,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规划一经拟定,就帮助他们全力以赴,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温江县寿安公社喻庙大队四生产队,一九七六年还是一个粮空、钱空、债成堆的穷队。去年春耕时节,集体无资金,社员缺口粮,干部一筹莫展。在这里蹲点的县委副书记,亲自出面从富队帮他们借来口粮,先把社员的生活安排好,同时整顿经营管理,搞了“一年早知道”,使每个社员都明确自己应该完成的投工投肥任务,和年终分配时可以得到多少口粮和现金收入。全队干部、社员精神大振,很快填了烂泥塘,平了乱坟包,扩大十三亩良田,栽上了水稻;集体养猪,养鱼,栽桑,种麻,发展了多种经营。当年实现了改变面貌的规划,增产粮食六万多斤,完成征购,超卖余粮,还清借粮,提留储备,每人平均口粮和现金收入都达到了当地中等队的水平。
为了帮助穷队发展生产,地委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各行各业,多关心穷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给予扶持。去年,国家拨出二百八十万元直接或间接用于支援穷社穷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社队企业。农忙季节,各县组织机关、学校、厂矿、驻军先到穷队帮助抢收抢种。穷队一般猪少肥少,地委决定调拨给穷队的化肥比富队多百分之二十。许多单位和企业都在肥料、运输、修配等方面支援了穷队。有些国营厂矿还和公社挂勾,帮助他们兴办社队企业,使穷队增加现金收入。
去年温江地区改造穷队的工作大见成效,大多数穷队增产幅度大于当地富队,对于促进全区农业大上快上起了很大作用。温江地区粮食产量早已过了《纲要》,全区已有七个县粮食亩产超千斤,但是,由于穷队较多的大邑、邛崃、蒲江等县长期过不了《纲要》,影响全区粮食一直不能超千斤。去年,大邑县的穷队平均每亩增产粮食一百斤,邛崃、蒲江的穷队也都大幅度增产,三个县一齐过了《纲要》,全区粮食亩产量第一次突破了千斤大关。今年,温江地区的夏粮又获丰收,其中邛崃、大邑、蒲江三个县增产幅度最大。一年实践,使地、县委的领导同志深深体会到:改造穷队是加速发展农业的一条重要措施。他们说:“看现象,穷队困难大;看本质,穷队潜力大。真是不抓不变,一抓就变,大抓大变。”


第1版()
专栏:

改造穷队是一项紧迫的战斗任务
本报评论员
“加强对穷队的领导,帮助他们改变面貌,尽快赶上富队”,这是华主席提出的全国动员大办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建成大寨县的六条标准之一。四川省温江地区,去年改造穷队大见成效。这个地区的经验值得重视。
人民公社化以来,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但是,必须看到,运动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地都还有一批穷队,这些地方山河依旧,生产水平很低,集体家底很薄,缺少扩大再生产能力,社员生活存在不少困难,有些甚至吃粮靠统销,用钱靠救济。不少地区的党组织没有象温江地委那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变穷队面貌。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不关心穷队群众的迫切要求,不倾听穷队群众的呼声。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多年来从不到穷队去检查工作,解决问题,任凭那里的群众生活困苦、问题成堆。少数地方甚至克扣、挪用国家支援穷队的物资和资金。有些穷队的贫下中农批评这些领导干部“嫌贫爱富”。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如果眼睛里只有先进单位和富社富队,只到这些地方去“锦上添花”,而不去为穷队“雪里送炭”,试问这些同志的政治责任心和阶级感情哪里去了?他们理应受到群众的尖锐批评。
帮助穷队改变面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一个公社、一个县、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农业的发展速度能不能加快,都程度不同地受着穷队的影响。温江地处自然条件优越的天府之国。这个地区的粮食亩产量早已过《纲要》。但是,由于一大批穷队拖了后腿,全区粮食亩产量迟迟不能过千斤。穷队面貌一年大变,全地区粮食亩产一举突破千斤关,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正因为穷队生产落后,它们的增产潜力也比较大,只要加强领导,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同时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援,穷队的农业就能大幅度增产。一个地区有了先进单位的带头,加上后进穷队的急起直追,就可以促使大批处于中间状态的社队加快前进步伐,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上游的生动活泼局面,有利于迅速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状态。一个地区的领导者,如果你真想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就不能把穷队置于脑后而不顾,眼看着巨大的潜力而不去挖掘。
帮助穷队尽快改变面貌,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些革命老根据地和边远地区,穷队往往较多,社员生活上的困难也较大。革命老根据地的广大群众,为建立新中国有过巨大的贡献,应当更多地关心和帮助他们。许多兄弟民族居住在边防、海防前线或边远山区,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海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中国建立快三十年了,眼看这些地方的阶级兄弟仍然不能摆脱贫困,于心何安?过去,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得穷队不能尽快改变面貌。现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全国都在大治快上,如果我们对穷队社员的疾苦仍然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就是严重的失职,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穷队之所以穷,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条件差是个客观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在我们国家,有多少穷山恶水的地方,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有个好的领导班子,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战天斗地,改变了面貌。大寨就是光辉榜样。必须看到,穷队群众并不甘于落后,他们是要干、要革命的。所以长期不能改变面貌,有的是领导干部缺乏雄心壮志,没有带领群众进行改造河山的战斗;有的是抓阶级斗争不力,甚至被坏人篡夺了领导权;有些是受林彪、“四人帮”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使集体经济遭到破坏,等等。在改造穷队的斗争中,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深入发动群众,深揭狠批“四人帮”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认真贯彻党中央批发的湖南湘乡县的经验,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培养和选拔好的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快步前进,这是改造穷队的根本一环。
穷队的共同问题是困难多。能不能促进穷队尽快转化,还在于用什么态度对待困难。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穷队,就会把眼前的、暂时的困难看成是绝对的、不变的,得出悲观的结论,丧失改变穷队面貌的信心。在实际工作中,对穷队就“怕沾边”,“绕开走”。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穷队,就能够不被困难压倒,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困难之中蕴藏着的增产潜力,看到穷队广大干部、社员“人穷志不穷”和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看到这一点,就能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把穷队广大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向贫困落后开战。用这样的指导思想改造穷队,穷队一定会变,甚至快变,后来居上。温江地区一些长期贫困的穷队,一年之间出现了农业生产大发展,社员生活大改善的动人局面,不正是这样变过来的吗?
改造穷队,既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增强必胜的信心;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充分认识这一斗争的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过去我们吃“瞎指挥”“一刀切”的亏已经不少,必须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肃清“四人帮”大搞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流毒,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做到治一片,变一片。在发动社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前提下,国家还要从财力、物力上给穷队以必要的扶持,帮助穷队发展生产;挪用和克扣国家支援穷队的资金和物资是一种犯罪行为,应当进行严肃的处理。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也应更多地关心穷队,帮助穷队。
改造穷队是一项光荣、紧迫的战斗任务。要提倡领导干部带头到穷队蹲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穷队社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要不怕矛盾尖锐,不怕生活艰苦,为改变这些地方的贫困落后面貌、为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多作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