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耿飚副总理在牙买加举行盛大招待会
格拉斯波尔总督和曼利总理出席
新华社金斯敦七月十九日电 耿飚副总理今天晚间在金斯敦举行盛大招待会。
牙买加总督弗洛里泽尔·格拉斯波尔和夫人、总理迈克尔·曼利出席了招待会。在招待会上,格拉斯波尔总督和曼利总理同耿飚副总理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耿飚副总理夫人赵兰香、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耿飚副总理的其他随行人员,中国驻牙买加大使王崇理和夫人刘善庭,出席了招待会。
牙买加方面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地方行政部长西摩·马林斯,公职人员管理部长霍华德·库克,财政和计划部国务部长理查德·弗莱彻,动员、新闻和文件部国务部长阿诺德·伯特伦,外交部政务次官德里克·希文,总理办公室常务次官戈尔登·威尔斯,金斯敦市市长乔治·梅森。
牙买加前总督克利福德·坎贝尔、工党主席弗朗克·菲普斯也出席了招待会。一些国家驻牙买加的外交使节出席了招待会。
在出席招待会的四百多位来宾中,还有牙买加—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吉米·洛、当地知名人士、各界友人和旅居牙买加的华侨代表。
新华社金斯敦七月十九日电 耿飚副总理今天晚间同牙买加总理迈克尔·曼利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再次举行了会谈。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申志伟、外贸部副局长孙纯、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高建中。
牙买加方面参加会谈的有:财政和计划部国务部长理查德·弗莱彻、外交部政务次官德里克·希文、外交部常务次官唐·布赖斯、全国计划局局长诺曼·格万。
新华社金斯敦七月十九日电 耿飚副总理十九日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与牙买加外交部长珀西瓦尔·帕特森在金斯敦进行了会谈。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中国驻牙买加大使王崇理、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申志伟、外贸部副局长孙纯和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高建中。
牙买加方面参加会谈的有财政和计划部长埃里克·贝尔、工商部长丹尼·威廉斯、财政和计划部国务部长理查德·弗莱彻、外交部政务次官德里克·希文、外交部常务次官弗兰克·弗朗西斯、全国计划局局长诺曼·格万。会谈后,牙买加财政和计划部长埃里克·贝尔和夫人举行午宴招待耿飚副总理和夫人赵兰香。


第5版()
专栏:国际短评

理屈必辞穷
越南当局挑起越柬边境冲突的真相被揭露以后,河内的报纸、电台连篇累牍地发表答记者问、文章、评论和消息,企图进行抵赖和反扑。但是不管它们装得如何气壮如牛,却怎么也掩饰不了越南当局的理亏心虚。
拿越南《人民报》作例子吧。这家报纸发表了一篇社论,摆出一副要大大论战一番的架势,叫嚷说:“谁侵略,谁抗击侵略,谁忠于社会主义和真正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谁冒社会主义之名反对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必须阐明的问题,而且时候已经到了。”
好极了!越柬边境冲突历时已经三年多,《人民报》终于想起来要“阐明”这个“必须阐明的问题”,那就请吧!
然而人们读完这篇洋洋数千言的社论,不禁大失所望。
人们原来以为,《人民报》这回该理直气壮地把越柬边界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越柬双方说过些什么话,又是怎样谈判的,一桩桩,一件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明明白白,从而“阐明”“谁侵略,谁抗击侵略”这个重大问题。但是奇怪得很,《人民报》避开这些“必须阐明的问题”,凭空提出一项指控,指责柬埔寨在独立后的“第十三天”,就“出动军队进攻越南的威岛、土朱岛和富国岛”,发动了“反对我国(越南)人民的残暴战争”。
然而,在《人民报》回避越柬边界历史的情况下,它又怎么能证明它对柬埔寨的这种指控不是反咬一口呢?它怎么能使人相信冲突不正是由于越南军队占据了柬埔寨的岛屿而引起的呢?因此,这种指控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人民报》在“谁侵略,谁抗击侵略”这个“必须阐明的问题”上虚晃一枪以后,转而在柬埔寨内政和中国支援柬埔寨的问题上破口大骂,而且声称发现了中国的一个“可怕”的“打算”,这就是“柬埔寨只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几百万柬埔寨人民可以被杀害,以便为他们征服近四亿东南亚人民铺平道路!”
实在“可怕”得很呀!然而,正如《人民报》自己所说,“这只不过是妄想而已”。请问:如果柬埔寨革命政府真象你们所说的那么坏,为什么越南的“仁义之师”进入了柬埔寨,没有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倒被赶了出来呢?如果中国要侵略东南亚,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柬埔寨,而且一定要把几百万柬埔寨人民都杀光呢?此中奥妙何在,你们为什么不多费点笔墨,让人们领教一二呢?如果你们的“妄想”狂发作得更厉害一些,把你们的文章改为“越南只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五千万越南人民可以被杀害,以便为他们征服近四亿东南亚人民铺平道路!”岂不是更“可怕”,更符合于你们在越南人民和东南亚人民中间煽动反华的目的吗?
《人民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撇开谁侵略谁的正题不谈,“王顾左右而言他”,大骂柬埔寨和中国。这种泼妇骂街式的论战,只能说明一个真理:理屈必辞穷。不敢谈柬越边界的历史与现状,不敢谈越南过去说过的话,那末除了重弹一通反华滥调以外,还能说些什么呢?对于《人民报》这种有口难言的苦衷,凡是了解越柬边境冲突真相的人,无疑都是能够予以理解的。


第5版()
专栏:

恣意破坏中越边境管理协议
越南当局继续驱赶大批难侨回国
新华社河口七月二十日电 本社记者报道:越南当局恣意破坏中越边境管理协议,连日来继续大批驱赶华侨从边境口岸和便道回国。从七月十二日到十八日,仅从云南河口中越大桥和边境小道入境回国的难侨就达五百二十三人。
越南当局为了驱赶华侨回国,指使基层工作人员采取了煽动、恫吓、威迫等种种手段。据最近被驱赶回国的难侨揭露,七月十一日下午,越南老街公安人员和街道干部在得知我方为了维护中越边境管理协议,将从七月十二日起严格执行关于边境管理的规定后,挨户对华侨进行恫吓,他们在华侨中煽动说:“明天中国要封关,不让你们回去了!”有个公安人员闯入老街古柳区华侨梁秀珍的家中,威逼她说:“你的儿子、女儿都走了,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走?”从黄连山省回来的难侨揭露,越南有些基层干部在群众中散布谣言,制造战争紧张气氛,逼迫华侨离越回国。
越南当局驱赶没有办回国手续的难侨从中越大桥上入境,这种有意破坏边境管理协议的做法受到我方抗议后,它又改用隐蔽的手法,驱赶难侨从小道入境。七月十七日下午,从胡志明市来的二十一个难侨,就是在越南公安人员的驱赶下,从南溪河上泅渡入境的。其中一位名叫关重瑜的难侨揭露,他同其他难侨一起从胡志明市坐火车到老街,一下火车就被公安人员抓到一号公安派出所,一个公安人员对他们说:“要有入境证才能过大桥,你们从大桥过不去,我指一条小路给你们偷渡过去。”说后,便把他们带到离大桥一公里半的南溪河边。当难侨们走到河边时,四、五个跟在后面的越方公安人员,限定他们在两小时内过河,并威胁他们说:“不赶快过去,就把你们抓起来!”


第5版()
专栏:

日本《人民新报》发表社论
谴责越南在苏联支持下有计划地侵柬排华
意报揭露苏联把越南作为控制南海和东南亚的一颗卒子
新华社东京七月十九日电 日本《人民新报》最近发表社论,谴责越南侵略柬埔寨和迫害华侨的罪恶行径,并指出,“这是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践踏社会主义原则、破坏越南同柬埔寨和中国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团结的严重的敌对行为。”
社论说:“越南开始侵入柬埔寨领土后,立即遭到了柬埔寨人民坚决的反击。然而,越南政府依然未放弃‘印度支那联邦’设想的野心,而在顽固地窥测着进行侵略的新机会。更有甚者,越南当局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竭力把柬埔寨宣传为侵略者,企图欺骗国际舆论。但是,这种欺骗宣传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战争是在柬埔寨的领土内进行的。”
社论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谋求同越南人民之间的友好和团结,根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崇高精神,坚决支持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从物质和道义两个方面给予了绝大的支援。”即使在抗美救国战争胜利以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支援也没有改变。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当局却以恩将仇报的做法来对待中国。”
社论指出:“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的这种反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行动,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它的社会基础的。它是越南当局适应国内外的需要,有计划地策划出来的。”
社论说:“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今天国际形势的特点。它正成为目前越南当局侵略柬埔寨、迫害华侨等一系列敌视社会主义的行为的背景。这一特点是:抱有称霸世界野心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正在拚命地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社论说:“我们坚信,伟大的越南人民决不会容忍越南当局这种敌视社会主义的行径。我们严厉地谴责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制造的一系列敌视社会主义的行径。越南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柬埔寨的侵略,必须立即停止对旅居越南的华侨的迫害,必须立即停止反对社会主义的罪恶行径。”
新华社罗马七月十九日电 意大利执政党天主教民主党机关报——《人民报》七月十九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越南加入“经互会”使整个东南亚处于“新的和更令人不安的不稳定的前景”之中。
文章说,苏联不太费劲地就为自己的棋盘弄到了“一颗新的和宝贵的卒子”,这颗“卒子”“在控制中国南海和整个东南亚方面(的作用)将是不可取代的”。
《人民报》在这篇文章的提要中还写道:“完全依赖于莫斯科和对中国采取严峻的顽固立场的河内当局,可能被利用,以致后果不堪设想。”


第5版()
专栏:

南共联盟书记多兰茨接见英萨利副总理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七月十九日电 据南通社报道,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书记斯·多兰茨七月十九日接见了柬埔寨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英萨利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多兰茨同英萨利就某些迫切的国际问题,特别是东南亚形势和不结盟国家的活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谈话还涉及到两国社会政治发展方面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及两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作用与活动。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两党之间的合作。
同日,南斯拉夫联邦外交部长约西普·弗尔霍韦茨会见了民主柬埔寨负责外交的副总理英萨利并同他就即将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南柬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英萨利还向弗尔霍韦茨介绍了柬埔寨对东南亚最新形势的看法。
英萨利副总理是七月十八日抵达贝尔格莱德的。他将率领代表团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


第5版()
专栏:

南共联盟书记多兰茨接见我新任大使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七月二十日电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书记斯塔奈·多兰茨二十日上午接见了中国新任驻南斯拉夫大使周秋野,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七月十九日,南斯拉夫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联邦会议主席托多·库尔托维奇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战士联合会联邦委员会主席科斯塔·纳季也分别接见了周秋野大使。


第5版()
专栏:大马士革通讯

发展中的叙利亚
新华社记者 王德铭
叙利亚人民在阿萨德总统的领导下,一面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反对以色列侵略而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一面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和建设自己的国家。他们排除重重困难,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炼油厂的变迁
位于叙利亚中部的霍姆斯是个工业城市。在景色秀丽的霍姆斯湖的附近,矗立着一座炼油厂。这座一九五八年建成的霍姆斯炼油厂,在叙利亚民族工业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中,这家炼油厂的工人们日夜加班,争取多炼油,支援前线作战部队用油的需要。
以色列侵略者为了破坏叙利亚这一战略物资的生产,竟于十月九日和十日两天连续出动大批飞机,对霍姆斯炼油厂进行狂轰滥炸,炸死炸伤近二百名工人,炸毁半个油库和两个处理原油的车间。
十月九日那天早晨,敌人空袭开始了,炼油厂蒸馏车间负责人马尔旺和许多工人仍坚持工作,他们没有到防空洞去隐蔽。因为他们懂得一离开工作岗位生产就要停顿,而石油对前线战士们驾驶的飞机和坦克来说该多么重要啊!当时,敌机向炼油厂倾泻下数以十计的炸弹和火箭。顿时一片爆炸声,火焰冲天。
马尔旺感到有一股强大气浪把他从工作的地方抛到远处,当时他昏了过去。几分钟后,他睁开眼睛,只觉得眼前硝烟弥漫。他想站起来,但发觉自己的一条腿被炸断了。他一边呼唤着伙伴,一边用双手去扑打机器上的火苗。他宁愿牺牲自己,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国家财产。当他第二次昏厥后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工厂的医务室的病床上。当他想支起身来的时候,护士便告诉他蒸馏车间的大火已被扑灭,劝他安静躺下。
现在,马尔旺已装上假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人残志不屈,从马尔旺身上看到了叙利亚人民对敌斗争的勇敢精神。
当时炼油厂中同敌人的空袭进行英勇斗争的何止马尔旺一人,一个名叫哈立德·易卜拉欣的工人,在大火中抢救机器设备的时候,不顾身上的数处灼伤而一直冲在前头。在修复工厂、恢复生产的工作中,他又是带头人。他的这种行动受到了工人们的赞扬。他现在已成为一名工程师。
在记者访问这座英雄的炼油厂时,哈立德·易卜拉欣十分自豪地说:“敌人没有想到,它的罪行反而更激起了全厂职工决心加速修复工作,提早炼油的时间。我们夜以继日,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就恢复了生产,不仅如此,我们还扩建了厂房,增加了炼油能力。现在我们这个厂的年炼油能力达到了五百万吨,为国家作出了新的贡献。”
港口新貌
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拉塔基亚港是东地中海的重要港口之一。这个港口建于一八八二年,那时仅仅是个小船坞。
叙利亚独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扩建这个港口的工作,以发展本国的海运事业和对外贸易。
记者参观拉塔基亚港时,受到了港务局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他详细地介绍了该港的现状及发展远景。
目前,这个港口的码头和内港可停泊二十四艘船。由于叙利亚经济的日益发展,拉塔基亚港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码头上的十二个固定吊车和水上的两个浮动吊车不断在装卸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装卸能力,港务局最近一个时期来增添了新的机械设备,并且不断改善管理工作,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外轮的停泊时间,提高了港口的使用潜力,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一九七六年的进港船只达二千七百一十三艘之多。到一九八一年,预定该港的吞吐量可达四百万吨。
记者在参观该港时,正好中国的一艘货轮在卸中国援建叙利亚德尔祖尔纺织厂的机械设备。一位叙利亚吊车工对记者说:“拉塔基亚港为叙中友谊和叙中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作用。我们许多工人把拉塔基亚港称为叙中友谊港。”
拉塔基亚港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有人千方百计地想在该港攫取建立基地的权利。但叙利亚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只向外轮提供业务上的方便,不给任何人以建立基地的特权。一位叙利亚工人说得好:“要在拉塔基亚港建立基地的人是不怀好意的。经验证明,哪个港口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弄到手作为基地,那么港口所在的国家就会遭殃。我们是不会上当的。”
棉纺厂的成长
记者不止一次地参观过哈马棉纺厂。这家座落在著名古城哈马市市郊的棉纺厂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一年建成的老厂,一个是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六年建成的新厂。新、老两厂总共有一千七百名职工,六万枚纱锭。
在兴建过程中,叙利亚工人和技术人员不怕累不怕苦。无论在酷热的盛夏还是严寒的深冬,叙利亚工人精神抖擞,在露天工地坚持工作。他们只有一个想法:为了打击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竭尽全力缩短建设工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这个厂提前四个月建成投产。
哈马棉纺厂目前年产棉纱、棉线约七千六百吨。这个厂用的棉花原料都是本国生产,产品质量良好,除了在国内市场销售外,其中百分之六十供出口。
在十月战争中,这个厂向国家输送了不少青年参军作战。在一个车间的墙上,挂满了在反击以色列敌人的战斗中立功的该厂参军青年的照片,以此来鼓励全厂职工在保卫和建设祖国中作出更大贡献。
这个厂注意培养女职工。目前全厂约有六百名女工。这个厂的领导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厂的女工是叙利亚纺织工业战线上的第一批纺纱女工。她们进厂后,绝大多数都能勤学苦练,一般只训练三个月,就能比较熟悉地操作机器。过去一名女工只能看二十五个细纱锭子,现在不少女工一个人能看一台车,有的甚至能看两台车(每台一百个锭子)。”
哈马棉纺厂是在中国援建下建成的。在建设、投产过程中,中叙两国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共同战斗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哈马棉纺厂总厂长阿明·阿斯法尔常常向中国朋友倾吐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他说:“我们这个厂是叙中两国兄弟并肩建设起来的,是叙中友谊的永恒象征。”
援建哈马棉纺厂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已于一九七七年初回国了,现在这个厂完全由叙利亚人自己管理,生产情况良好,并正在建设的大道上不断发展,阔步前进。(附图片)
叙利亚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发展民族经济。这是霍姆斯炼油厂,该厂建于一九五八年,职工三千人,每年炼油能力达五百万吨。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