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 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我们的物资管理工作,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不少地区和部门,弄虚作假者有之,互相利用、损公肥私者有之,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屡见不鲜。佳木斯电表厂的情况不正是这样吗!
要拨乱反正,就要赏罚严明。无锡市压缩机厂实事求是地向国家申请原材料,应该表扬和鼓励。佳木斯电表厂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物资,应该严肃处理。只有赏罚严明,才能维护党纪国法,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
实事求是地向国家申请原材料
无锡市压缩机厂认真管好物资受到上级表扬
本报讯 无锡市压缩机厂学习和发扬大庆人“三老四严”的革命精神,纠正物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多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地制定原材料消耗定额,实事求是地向国家申请原材料,发动群众清仓挖潜,搞好物资管理工作。
这个厂生产多种型号的压缩机,原材料主要是钢材,还有多种贵重金属。过去,这个厂采用“库存打埋伏,定额戴高帽”等不正当的手段,冒领国家物资,造成大量积压浪费。一九七一年,这个厂申请钢材三千八百吨,敞开肚子吃,只消耗二千二百九十多吨。到一九七二年底,全厂钢材库存一千八百多吨,储备周期长达八个多月,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定。五金和机电配套产品也积压得比较多。
上级批评了这个厂积压物资的严重状况。群众也批评说:“抓资源瞪大眼睛,抓管理稀里糊涂,哪象管社会主义家业的样子!”领导和群众的批评使这个厂的领导认识到:如果大家抢物资,不管什么手段都用,抢满了小库,抢空了大库,社会主义企业就要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从一九七一年起,他们花了两年多时间,对全厂十九个主要产品、八千多个零件的原材料消耗,逐个测定,实事求是地定出了新定额。十七种主要民用产品的定额平均下降百分之三十二,四种重点产品的定额平均下降百分之四十三点五。
一九七三年,这个厂向上级打了三次报告。
第一次,申请一九七三年物资供应计划时,各项民用产品的消耗一律按新定额上报,比老定额少要五百八十多吨钢材。
第二次,一九七三年上半年,国家按老定额给这个厂拨下了四百吨重点产品专用钢材。照理,拨多少用多少是合法的。但是他们只按新定额要了二百多吨,并将库存的一百五十吨钢材上交给国家,共退回钢材三百三十三吨。重点产品的生产任务仍按计划完成。
第三次,厂内搞技术革新,节约钢材八十多吨,年终他们全部上交给国家。
由于他们端正了物资管理工作的方向,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从一九七四年起,国家分配的物资一年少于一年。按新定额向上申请,也经常得不到满足,而且缺口越来越大。这时,有的同志责怪厂领导不该削减定额,自讨苦吃。在这种情况下,是坚持新定额,还是恢复老定额?党委坚决不走回头路,带领职工学习大庆人的革命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坚持新定额,实事求是地向国家申请原材料。
物资供应不足,这个厂就依靠群众想办法。一九七四年,他们成立了清仓挖潜领导小组,发动群众,在过去整顿仓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利用积压物资。清出的物资,有的直接用于生产;有的加工改制后用于生产;有的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和兄弟单位互通有无。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底,单钢材就清出四百三十九吨。这三年中,国家少分配这个厂九百六十八吨钢材,他们从清仓库中补偿了百分之四十五。通过每年的调剂会议,上级帮助他们调进了二百多吨钢材,缺口大部分填平了。
这几年,这个厂按新定额向上申请物资,有困难也如实向上反映,上级领导部门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无锡市机械局还从实际出发,不向这个厂下达利用库存指标。这个厂实事求是地向国家要物资,领导就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保证生产需要。这也是他们能够渡过困难,顶住干扰的重要条件。
几年来,这个厂生产年年上升,库存年年下降,周转年年加快,一九七七年被评为江苏省大庆式企业。


第2版()
专栏:

不许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物资
佳木斯电表厂领导破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行为受到惩处
本报讯 佳木斯电表厂虚报冒领国家统一分配物资,以“协作”为名,大搞以物易物和加价转卖,严重破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资本主义势力开了方便之门。
这个厂向国家申请物资时,有意加大数额,以套取国家分配的原料材料和配套产品。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这个厂计划需要一百零八吨钢材,却向国家申请二百九十五吨半,实际调进一百四十八点三吨。这个厂三年来比实际需要多申请机电产品六倍,多申请铝材三倍,多申请铜材一倍。在“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这个厂近几年来生产计划一直完成得不好,实际耗用原料材料和配套件,比计划用量还少得多,因此多余出来的物资就更多了。钢材实用量只占进货量的百分之四十五、铜材为百分之二点七、电机为百分之二十八。
这个厂多余出来的物资,在工厂领导干部的主持下,一部分用来换取红砖、木材、胶合板、水泥等生产资料;一部分用来换取猪头、羊肉、白菜、水果、酒以及市场上的一些短缺商品。他们这样做,破坏了国家计划,使资本主义势力有机可乘。桦南县孟家岗木器厂一个采购员利用同这个厂的这种“业务”关系,大搞贪污盗窃,加上同其他单位搞倒卖物资等非法活动,共获暴利一万零六百元。
广大群众对电表厂这种情况十分不满,曾写信向本报反映情况。最近经中共黑龙江省委和中共佳木斯市委查明事实,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撤销了这个厂党支部书记王善鹏党内外一切职务;撤销了厂负责人王国恩行政职务;给予党支部副书记邹志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这个厂的上级主管局有关领导干部作出深刻检查,并准备通报佳木斯全市,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警惕。


第2版()
专栏:

汉中地区桐油产量为何下降?
去年,陕西省汉中地区粮食获得了丰收,粮食产量比一九七六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对国家的贡献,可分配的粮食和总收入等七项指标都有所增长,生产费用相应下降。大家高兴地说,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在汉中已经初见成效了。
但是,这个地区粮食产量尚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一些传统的土特产品,比历史上的最高产量差得还远。以桐油为例,一九七三年收购三百万斤,去年收购不到二百万斤,相差三分之一。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四人帮”推行的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全面破坏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严重打击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生产队要发展油桐等多种经营,被扣上“金钱挂帅”,“只要钱不要线”的帽子;社员种桐树、交桐子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倾向。使得一些地方桐林无人管理和垦复,单株产量下降。集体不及时组织力量采摘桐子或者摘而不净,又不准群众拣拾,认为个人拣拾桐子是“挖集体经济的墙脚”,还不准收购站收购私人交来的桐子。据地区农办的同志估计,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桐子收不回来,在山上烂掉。到一九七六年,全区桐子产量竟下降到六百四十万斤。人们气愤地说:“四人帮”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不让集体经济发展,也不让社员生活富裕。生产队和社员收入多了,他们的帽子就扣来了,这真是同农民为敌呵!
地区农办的同志说,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致使毁林开荒、砍树种粮的现象一度相当普遍。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有的县、社在农田基本建设中,把路边、渠边的桐树砍掉,原来桐粮间作的地被改为单种粮食。西乡县树林坪大队从一九七○年以来共弃荒桐林一百余亩,每亩五六十株,桐子产量由一万六千斤下降到五千多斤。搞单一经营的结果,不仅粮食没上去,多种经营被挤掉,还使水土流失、气候反常。
在收购桐油和运输保管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粮食部门收购桐油的网点少,有的队距粮点有几百里路,社员交售桐子很不方便。基层粮点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如缺乏仓库、容器等,这些问题长期不得解决,也是他们不积极经营桐油的一个原因。
桐子加工机械化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地处大巴山主峰的镇巴县干部和群众提出:我们希望各方面多多关怀山区人民,帮助我们实现机械化,改变现在的交售桐油靠人背,剥桐子靠人敲,加工桐油靠土榨的局面。据有关部门反映,如果各加工厂都达到出油率较高的汉中油厂的水平,一年就可多出油二十三万多斤。
汉中地委对于发展桐油等多种经营已经引起了重视,提出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对于怎样才能把桐油及其他多种经营尽快搞上去的问题,地、县领导和基层的同志们发表了很多好意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端正思想路线,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汉中地区气候兼有南方北方的特点,只要处理好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因地制宜,宜农营农,宜林营林,从全地区来看,就可以作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全面丰收。例如宁强县胡家坝公社经营了六千多亩桐树,一九七六年产桐子二十四万斤以上,仅饼肥一项,每亩地平均可施一百斤,这就保证了粮食产量的稳步上升,油菜、小麦的产量达到了全县最高水平。这个事例说明,只要安排合理,发展多种经营同发展粮食生产就会互相促进,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其次,要全面规划。在粮食作物和多种经营之间要有规划,在各种经济作物之间也要有规划。地区要有规划,各县、社、队也要有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十分注意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只有建立基地,才能集中使用资金和技术力量,才便于管理和开展科学研究,增产更多的农产品,给国家作出贡献。一九七五年以来,汉中地委抓了经济作物基地县的建设,根据各县的自然条件,确定了发展经济林木、药材和其他山货的重点项目,如宁强、勉县的桐油、天麻,西乡、南郑的茶园,城固的油橄榄,镇巴的生漆等,现在已经开始收到成效。天麻去年已收购二万五千斤,成了全国人工培植天麻的先进地区。
第三,要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坚持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社员在房前屋后种植的归社员所有的政策,坚决反对一平二调。社队所有的桐子和其他果实如柏子仁、橡子等等,在集体采摘复收以后,要允许社员个人利用工余时间拣拾,并予收购。地委的同志还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对桐油等土特产品的价格和奖售标准作适当调整,对各种作物的比价和奖售要合理安排,通盘考虑。
千条万条,揭批“四人帮”是第一条。大家一致认为,要密切联系实际,充分揭露和批判“四人帮”破坏“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破坏农村经济政策、破坏山林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罪行,分清路线是非和政策界限,肃清流毒,扫除各种思想障碍,促进生产全面发展。
 孙启佑


第2版()
专栏:

不要被假左真右的黑货捆住手脚
——从上海六建公司回收水泥袋奖励制度迟迟不恢复谈起
最近,在上海市工业部门召开的一次会上,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李学存讲了一个回收水泥纸袋的故事。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它说明粉碎“四人帮”后,有些领导干部仍然被“四人帮”的那套假左真右的反革命货色捆着手脚。
说起这个故事,得追溯到去年九月。一天,上海市建设银行的专管员到建筑六公司检查财务成本,看到施工现场遍地是水泥纸袋,无人管理,有的人随便拿来包东西,有的人还拿回家去糊墙壁。有一个工地,水泥袋堆了两吨多重,既影响交通,又妨碍卫生。这些水泥纸袋每只价值三角五分,如果回收利用,每个纸袋可重复使用三到四回。文化大革命前,建工部门实行过一项奖励制度,规定回收一个水泥袋,奖给工人一分钱,因此水泥袋的回收利用率很高,每年能为国家节约好几万元的开支。后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项奖励制度被污蔑为“物质刺激”而被取消了,结果水泥袋回收不上来,造成很大浪费。针对这种现象,建设银行的专管员建议公司党委恢复这项奖励制度,减少水泥袋的损耗。
党委书记李学存明白,恢复回收水泥袋的奖励制度确实是节约水泥袋的好办法。可是,当他想到“四人帮”一伙乱扣“奖金挂帅”、“物质刺激”帽子,许多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派”的情形,心里就凉了半截。他想:不要现在“赶浪头”,将来“吃苦头”,还是看看再说吧!经过建设银行的同志一再建议,李学存才找来主管生产的干部,请他起草一个文件,到一个工程队去试试看。
被找来的这位主管生产的干部,文化大革命前是建筑六公司的副经理。为了这一分钱的奖励制度,前些年他没有少挨过批,至今心有余悸。他顾虑重重,不愿出头露面。又找来管财务的负责人,请他写一个回收水泥纸袋的宣传讲话,拿到六○一工程队去,供这个队的党支部“参考”。
六○一工程队根据这个讲话精神,开始试行回收水泥袋的奖励制度,水泥纸袋的回收率一下子达到百分之七十多。李学存很兴奋,想在公司全面推广,但是转念一想,觉得不妥,还是等上级发了正式文件,有了具体部署后再说吧。宝贵的时间就这样在等待观望中流逝了,而回收水泥袋的奖励制度一直只在一个工程队里试行。直到国务院有关部门下达了一个文件,规定“原来实行的回收金属支架、坑木、水泥纸袋等给予一定补贴的办法,应当继续实行”,公司党委才正式发出“关于恢复回收水泥袋奖励制度的通知”,那时已经是今年二月中旬了。
李学存回顾这段经历,十分感慨地说:“四人帮”套在我们头上的精神枷锁不彻底砸烂,我们的思想就不能解放。建筑六公司的领导干部通过总结回收水泥纸袋奖励问题的经验教训,分清了路线是非,进一步认清了“四人帮”假左真右的面目。他们变“一慢、二看、三通过”为“一快、二赶、争上游”,全公司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吴复民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一批先进人物荣获“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称号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革委会最近授予在生产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批先进人物以“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被授予“劳动英雄”称号的共三十五人,其中有大庆油田的老标兵马德仁、薛国邦、周占鳌、吴全清、薛桂芳,还有著名的老劳模马恒昌、苏广铭等。
这次被授予“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称号的先进人物,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工作中发挥了带头、骨干、桥梁作用。但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他们却被扣上“假劳模”、“黑典型”等大帽子,横遭诬陷迫害,有的甚至被赶出工厂,参加劳动和搞技术革新的权利被剥夺。在那非常困难的日子里,他们同“四人帮”斗,仍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在这批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当中,还有一些是在“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下,长期被埋没的无名英雄。只有在打倒“四人帮”,党的政策得到落实以后,他们的革新创造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贡献才得到了充分肯定。被授予“劳动英雄”称号的肇东县邮电局线路工人李海山,刻苦学习,钻研技术,创造了先进操作方法,改革了不少工具,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能手。前几年,他看到“四人帮”不让学技术,使一些通讯线路质量明显下降,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便决心拿起笔来写书,让更多的工人掌握技术知识。一九七五年以来,他克服了文化水平低和生活上的许多困难,写出近三十万字的技术书籍。他还和别人合写了一本四十多万字的《农村电话机线设备》,为北京邮电学院提供了函授教材。


第2版()
专栏:

大庆油田“一心为公的好司机”高连和。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保管员刘景云十三年回收粮食十一万多斤
据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吉安县神岗山粮油储运站,有个六十多岁的包装器材保管员,叫刘景云,被人们誉为“爱粮节约迷”。
刘景云管理包装器材十三年来,不怕麻烦,点滴节约,从一千一百多万条麻袋中为国家回收稻谷九万多斤,从二百八十五万只面粉口袋中回收面粉二万斤。他还自己动手打捆麻袋、面粉袋,搬运翻晒包装器材,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开支。神岗山粮油储运站是吉安县粮油中转、加工、储运的中心,包装器材进出频繁,每天最多达六千件,最少也有二千件,工作艰苦繁琐。刘景云自一九六五年调到这里工作后,一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他上班的第一天,发现器材仓库里的麻袋上沾有一些稻谷,多的百十来粒,少的三、五粒。他想:“滴水成河,粒米成箩。每粒稻谷都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决不能浪费!”从此,他起早摸黑,抓紧点滴时间,把每天收进来的或库存的包装物上的稻粒清理干净。


第2版()
专栏:

浙江省总工会恢复工人疗养院
据新华社杭州电 座落在美丽的西湖之畔的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中断十二年之后,于今年“五一”节前夕,接待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百二十多名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进院休养。
浙江省总工会在西湖之滨设立的工人疗养院,过去每年接待许多工人免费来这里疗养和休息。可是,林彪、“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却以极“左”的面貌出现,攻击工人疗养制度是“福利主义”,“越养越修”;诬蔑进院疗养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是“既得利益者”、“精神贵族”。他们一伙一方面砍掉了工人疗养院,剥夺了广大工人休息和疗养的权利;另一方面却霸占这所工人疗养院进行一系列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夏天,臭名昭著的新生反革命分子翁森鹤,就在这里大肆挥霍人民财产,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腐朽生活。
现在,工人疗养院重新回到了工人阶级手里。参加第一期休养的职工来到疗养院,得到了很好的休息。他们抚今忆昔,百感交集,纷纷表示:休养后回到劳动岗位,一定要更加奋发努力,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