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河内的迷梦
司马达
东南亚国家联盟最近召开第十一届外长会议之前,越南的一位副外长向东盟五国打出一张牌来:建议在东南亚建立所谓“和平、真正独立、中立”的地区。
粗粗看来,这个建议,和东盟五国提倡多年的使东南亚成为“和平、自由和中立区”的主张,似乎大同小异,不过一词之差。然而这区区一词之差,却十分触目,大有文章,不能不使东南亚国家反复捉摸,仔细玩味。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就说:“这里面有什么奥妙,要多加思索。”
河内所谓的“真正独立”,究竟什么意思?
不久以前,他们不是还在骂东盟是“新殖民主义的工具”吗?可见,在他们看来,无非是今天的东南亚各国,包括东盟五国在内,独立有真假之分。谁个“真正独立”,谁个独立而非“真正”,要由他们来鉴别与认可。大概只有符合他们的“独立”标准,方可入选,参加他们设想的那个“和平、真正独立、中立区”。否则的话,对不起,你还不够资格。虽然河内当局是以笑脸相迎,向东盟五国提出这个建议,然而这种“真正独立”的带刺的提法本身,岂不就是对别人的蔑视与侮辱?东盟国家的官方和舆论,对此表示反感、讽议和申斥,这是理所当然的。
东南亚各国的独立,河内真的那么关心吗?人们从它对周围邻国关系中看到的事实,倒是恰好相反。
以越南的邻国柬埔寨为例,因为金边不甘低头屈从,而是坚决维护主权独立,河内就恼羞成怒,兵戎相见,公开发动侵略,暗中大搞颠覆,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现在竟然想借用加丹加匪徒入侵扎伊尔的无耻手法,公开喊叫要在柬埔寨建立“根据地”,推翻民主柬埔寨的政权了。
这分明是要把别人的独立主权消灭得一干二净,把一个东南亚国家囊括到越南的版图中去,那里是关心别国的独立,提倡“真正的独立”!
河内的胃口与野心,岂止限于吞并他们的近邻。美国侵越战争遭到失败、越南全国实现统一后不久,一个企图称霸东南亚的迷梦就开始了。他们手里捞到别人丢下来的几十亿美元武器,头脑就大大地膨胀起来,暗暗自喜地以所谓“世界军事强国”自居。他们在报刊上公开鼓吹要“抓住无比有利的时机”,争取百年“未有的美好前景”,“攀登时代的高峰”,开始一个由“东南亚人主宰东南亚”的“新时期”。似乎抗美战争的胜利,就应该赋予他们称霸东南亚的权利,主宰东南亚地区的命运。
可是,这种美梦做起来也不那么容易。他们本来以为,小试牛刀,出动一点兵力,就能长驱直入,把柬埔寨的一大片领土划归己有。那想得到,脑袋刚一伸进鹦鹉嘴,就给敲掉两个门牙。只好捂着嘴巴、忍着痛,用贼喊捉贼的手法来自我解嘲,掩饰自己的惨败。“大印度支那联邦”的好梦难圆,称霸东南亚的计划更是谈何容易。“东南亚人主宰东南亚”,说得倒是动听,可是人家不让帝国主义干涉东南亚,未必就等于可以容忍一个东南亚国家来主宰别的东南亚国家。河内的霸权欲望和扩张野心越是露头,东南亚国家就越是疑虑警惕,“敬鬼神而远之”。
现在越南假惺惺地抛出一个“和平、真正独立、中立区”的方案来,管它是莫斯科冷冻库存多年的“亚安体系”的缩影翻版也好,或者是河内梦想已久的“大印度支那联邦”计划的扩大化也好,反正东南亚国家是决不会轻易上钩,中其圈套的。河内越是梦想“大展鸿图”,其结果只能使它在东南亚地区更加萦萦孑立。
历史往往是无情的讽刺。回想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年月里,河内报纸曾经用“拿起老爷的拐棍来打老爷的腰”这句话,来比喻夺取美国武器反对美国侵略。现在时移势易,河内领导人大概以为自己手里有了一根拐棍,也可以当起老爷来了。他们究竟当不当得了老爷,还是反倒会成为另一个大老爷的拐棍,人们毋须急于寻找答案,事实本身正在提供结论。


第6版()
专栏:

大洋洲新诞生的国家——所罗门群岛
于勤
今年七月七日,大洋洲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所罗门群岛。这个新国家的总理彼得·凯尼洛雷亚在独立这天庄严地宣布,将以“自力更生”和“区域合作”为准则,建设自己的国家,繁荣自己的民族文化。
所罗门群岛位于西南太平洋,在澳大利亚的东北方,全国面积三万一千平方公里。从飞机上俯瞰,她的覆盖着莽莽原始森林的九百个大小岛屿,象一颗颗晶莹透剔的翡翠,串连成一条一千四百公里长的翠链。这条翠链在地理上属于美拉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为希腊文,意思是“黑人群岛”,因为这个群岛上的居民属黑色人种。所罗门群岛的人口为二十万零六千,除了美拉尼西亚人外,也有波利尼西亚人,还有少数欧洲人和华人。
所罗门群岛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产资源。岛上居民主要以农业为生,自耕其食。社会商品很少。独立前还没有自己的货币。岛与岛之间很少来往。二十万人中使用着七十种语言。共同语是一种混杂的英语(Pidgin)。这样的天涯海角,老百姓总可安居乐业免遭战祸吧?不!殖民主义的铁蹄,世界战争的烽火,给他们带来过苦难的岁月。
早在一五六八年,西班牙殖民者就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当西班牙人在这里登陆时,他们一看见土著居民身上佩戴着金光闪闪的黄金饰物,便以为他们找到了圣经故事中所罗门王购买黄金的地方,于是把这条翠链取名为“所罗门群岛”。到了一八九三年,所罗门群岛又沦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地”。后来,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开发棉花、甘蔗和椰子种植园,劳动力奇缺,于是不断到所罗门群岛绑架土著居民,强迫他们去做苦工。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又成了炮火连天的战场。
所罗门群岛人民是有斗争传统的。当年,他们曾同西方殖民者进行过殊死搏斗,用长矛阻击过奴隶贩子的船只。二次大战后,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九七六年一月,英国不得不同意所罗门群岛“内部自治”。一九七七年九月,所罗门群岛组成一个代表团到伦敦跟英国谈判,终于在九月十六日达成协议,定于一九七八年七月正式独立。(附图片)
所罗门群岛的年青人正在学习造船技术


第6版()
专栏:

漫谈百科全书
杨祖希
“百科全书”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普遍知识范围”。这一术语在欧洲古代和中世纪,被用来表示“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从十六世纪起,它被认为是“各种知识的汇编和分类”。到了十八世纪,它逐渐取得目前通行的意义:以词典形式编排的,对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给予系统、完备解释的大型工具书。它可以是综合性的即包括一切科学部门,也可以是专科性的即只包括一个或几个科学部门。专科性的百科全书,往往标明它涉及的科学领域,如“医学百科全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
何谓百科全书?
在现代,衡量用词典形式编排的工具书是否属于百科全书,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否包罗万象。(二)是否总结一切已经积累的知识。(三)是否把这些知识归纳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达到这三条标准,即使书名不用百科全书,事实上也是百科全书。否则,充其量只是百科词典。由于这三条标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并由于只有动员全国的力量才能达到这三条标准,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往往冠以国名。
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同中国古代的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包罗万象的大型工具书。不同之处在于类书只是对各种资料加以汇编,辑而不作,而百科全书则要求在利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撰述。因此,在百科全书的发展史上,虽然也将类书包括在内,而且《永乐大典》还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但二者终究是不同的。
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同语文词典有区别,主要在于百科全书一般只对专科术语和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而不收录普通词语。
最早的百科全书
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工具书,在奴隶社会就已出现。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学者瓦罗的文集《学科》,被认为是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它共有九册,分类提供了有关七艺、医药和建筑学方面的资料。可惜原书已经流失,是靠其它书籍中的大量引文流传下来的。
“百科全书”一词的正式使用,最早见于一七二八年英国词书编纂家张伯斯编辑出版的《百科全书,或艺术和科学大词典》(二卷)。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从内容到形式的正式确定,是以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和达兰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为发端的。全书正文十七卷,另附“版画插图”十一卷,一七五一年开始出版,一七七二年出全。当时法国进步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作家、科学家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孔狄亚克、卢梭、魁奈、杜尔阁、毕丰,以及许多著名的工程师、航海家、医师、军事家等,都分担了编写任务。狄德罗还吸收手工业者(手艺人)参加工作,并且用他们的语言编写有关“机械艺术”的条目。这些汇集在《百科全书》周围的思想家和作家,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的哲学观点虽然不相同,政治主张也不一样,但他们都坚决反对天主教会、经院哲学和封建制度。《百科全书》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为十八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百科全书》在一七七六至一七八○年又出版了补编和目录七卷(这时候狄德罗没有参加),因此,一般都把这部百科全书介绍为三十五卷。此书当时流传很广,订购数近四千部。由达兰贝尔执笔,发表在第一卷上的卷首语《知识图》和《初步论断》,宣告了《百科全书》的编辑方针:揭示人类一切知识的本质,详细阐述各门科学,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百科全书》是按字母顺序编排的。从一七八二年到一八三二年,它在巴黎被增补改编为《分类百科全书》。在俄国,曾用俄文翻译出版过《百科全书》的一些重要条目,并出版过《哲学条目汇编》、《论国家管理及其各种形式》等专辑。
英国出版的《英国百科全书》按照英文原名应该译作《不列颠百科全书》或《英国百科全书》。解放前我国一般称之为《大英百科全书》,现在也有译作《英国大百科全书》的。《英国百科全书》第一版共三卷,一七六八年至一七七一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一八七五年至一八八九年出第九版,扩大为二十四卷,并在“序言”中确定了该书的编纂原则。一九二九年,在伦敦和纽约整套出版了二十四卷本重编第十四版,版权实际上已经转入美国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百科全书》以芝加哥大学为编辑顾问。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五年,出版了重编第十五版,共三十卷,分为提要(一卷)、简释(十卷)、详释(十九卷)三编,用三种颜色作为封面,意在把简要介绍和系统论述汇集于一体,取详取简,由读者查阅时自定。马克思列宁重视百科全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百科全书都很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过《军队》、《步兵》、《阿富汗》、
《缅甸》、《阿尔及利亚》、《玻利瓦尔》、《巴克莱—德—托利》等六十七个条目。《美国新百科全书》于一八五八年至一八六三年在纽约出版,共十六卷,一八六八年至一八六九年重印过一次。
列宁曾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撰写过《卡尔·马克思》条。还写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十九世纪末叶俄国土地问题》,但这两条在沙皇检查制度下没有能够发表。《格拉纳特百科词典》是格拉纳特兄弟公司在莫斯科出版的一部多卷本百科全书,一九一○年起开始发行第七版,至一九一七年底共出了三十七卷。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格拉纳特书志学研究所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八年间继续出版二十一卷,使全书合共五十八卷,把列宁当时所写而未能发表的条目列入书中(附图片)
狄德罗像


第6版()
专栏:

加拿大的白求恩故居 崇聘


第6版()
专栏:

聂耳“终焉之地”
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蓝天碧海,景色如画,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我国国歌的作曲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同志的纪念碑就坐落在这里的海滨公园里。
一九三五年四月,聂耳离开祖国,计划取道日本赴苏联学习。同年七月十七日,在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二十三岁。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人民和各界友好人士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人民音乐家,表达日中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开始筹建聂耳纪念碑。一九五○年,刚刚成立不久的日中友好协会为建碑而设立了“特别委员会”。在藤泽市人民和日本各界、各友好团体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纪念碑于一九五四年在聂耳逝世的地方落成。当时正在日本访问的以李德全同志为团长、廖承志同志为副团长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出席了揭幕式。可惜过了两年,因遭强台风的袭击,纪念碑一度损坏。一九六五年,经过广大日本朋友的努力,在原址重新建立了聂耳纪念碑。同时,当地的日本朋友成立了“聂耳纪念碑保存会”,对纪念碑进行精心保护。
纪念碑原为铜碑,一九六五年重建时改用花岗岩雕成,呈平放的“耳”字型,衬以长方型的大基座,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明净。纪念碑的周围绿草茵茵,繁花夺目,远望犹如聂耳同志安祥地静卧在花草丛中。(见下图)
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七日亲笔题的“聂耳终焉之地”六个大字,镌刻在一块黑色花岗岩上,安放在纪念碑入口处的右侧。
纪念碑的左侧立着一块刻有介绍聂耳同志生平事迹的石碑。碑文字体遒劲秀媚,刻工精细,是由日本著名戏剧家秋田雨雀先生所著、著名书法家丰道春海先生手书的。聂耳同志在日本逗留的短短三个月期间,积极参加日本进步文艺界人士的活动,结识了不少日本朋友,秋田雨雀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碑文说:“聂耳在短暂的二十几年生涯中,歌唱中国人民的劳动,留下了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大作,现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是他作的曲。听吧,聂耳为亚洲解放的吼声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际!”
自从纪念碑建立以来,这里经常成为中日两国朋友怀念聂耳、开展友好活动的场地。(何平)


第6版()
专栏:亚非拉反帝反殖史话

黑人在巴西土地上的战斗足迹
鲍宇
人们称巴西是世界人种的大熔炉,在那里可以遇到各种肤色的人:白人、黑人、黄种人以及混血种人。其中黑人是巴西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先辈在十六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期间,被葡萄牙、荷兰等欧洲殖民者贩运到巴西。
黑人大批到达巴西是十六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事。当时,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劳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作为殖民地劳力主要来源的印第安人,因长期被杀戮人口锐减,幸存者也纷纷逃往森林。于是,欧洲殖民者便在非洲大批抓捕黑人,把他们运到新大陆的海岸。被运到巴西的黑奴,大都贩卖到种植园或矿场。到一五八五年,巴西已拥有一万四千余名黑奴,占巴西已开拓地区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到十六世纪末,黑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印第安人,成为巴西物质财富的主要生产者。
黑人在巴西所受的待遇不如牛马。他们在烈日暴晒之下在田间进行长时间的繁重体力劳动。在矿井里劳动的黑人往往早出不能晚归,常常被砸死或被塌方活埋。但是黑人从未屈服于奴役和压迫。他们来到巴西的第一天,就是他们开始反抗、斗争的第一天。他们常常打死监工,烧毁种植园,逃往森林,建立村庄进行斗争。这种村庄很象非洲黑人的村庄,史称“逃奴堡”。
建立逃奴堡是巴西黑奴争取自由解放的一种斗争方式。一六三○年,巴西黑奴在伯南布哥建立了第一个逃亡奴隶国家——帕尔马雷斯。她有自己的君主——赞巴。在极盛时,帕尔马雷斯有两万余人。白人殖民者对于这样一个逃亡奴隶的基地视为眼中钉,必欲消灭而后快。一六四三年、一六四五年先后两次讨伐帕尔马雷斯,但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的几次讨伐也都大败而归。一六九四年葡萄牙殖民者用专门组织的军队包围帕尔马雷斯,在炮火的掩护下不断进攻。当时黑人缺乏粮食,又少武器,但是他们顽强地战斗,最后寡不敌众,营垒被攻破,黑人宁死不屈,纷纷跳崖自尽。
一个逃奴堡被消灭了,又一个新的逃奴堡建立起来。十八世纪初,一个由矿区逃亡黑奴建立的逃奴堡坚持了二十四年之久。一七七二年黑人的暴动者联合印第安人,同殖民者的讨伐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特别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巴伊亚黑人的频繁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奴隶制度。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巴西还有许多逃奴堡。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八八二年在圣多斯港附近建立的雅巴卡拉逃奴堡。这个逃奴堡后来被宣布为雅巴卡拉共和国,总统是金蒂诺·德·拉瑟达。它得到了当时巴西社会上一切进步阶层的声援和支持。它拥有自己的武装,使统治阶级大为震惊。
黑人的逃奴堡虽然一个一个地被消灭了,但是他们在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所立下的功勋是永世不灭的。他们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拉丁美洲人民的反殖、反帝、反霸的斗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