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个“地瓜县”的变化
——山东省胶南县因地制宜学大寨纪实
编者按 胶南县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事实说明,农村社队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方向、道路端正了,生产是不是能够大上快上,还要看领导能不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指挥生产。有些地方改革耕作制度或推广先进技术,花气力很大而收效甚微,常常就吃亏在不从实际出发,没有因地制宜。“四人帮”横行时,棍子、帽子满天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优良作风受到了严重破坏。现在,我们要发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好思想、好作风,按照实际情况领导农业生产,尽力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促进生产大上快上。
山东胶南县过去是一个“靠山没柴烧,靠河没水浇”的穷地方。那时,全县每年至少要吃统销粮两千万斤,花救济款一百多万元。现在,这里山河易貌,田园增色,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六年,粮食亩产由四百三十五斤增加到八百九十五斤;总产达到六亿九千多万斤,比一九七○年增长一倍以上。去年,虽然遭受严重旱灾,亩产仍然达到八百九十七斤。林牧副渔各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林业更突出,四十七万亩宜林山滩全部种上了树。从一九七四年起,全县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一亿多斤,肥猪十万多头,水产品两万多吨,果品一千多万斤,成了一个五业兴旺的大寨县。
胶南的变化为啥这样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委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
摸准病根 对症下药
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胶南县委决心带领群众奋起学大寨。这里是一个旱、涝、风、沙、碱五灾俱全,土、肥、水三宝皆缺的地方,改变生产条件应该从哪里下手?当时,众语纷纭,意见不一。为了找到准确的答案,县委兵分两路,下到基层。
在藏马山麓、白马河上游的大村公社,县委书记迟敬德同当地群众一起翻山越岭,实地勘察了十几个大队,跑了上千里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胶南的山山水水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里地处沿海,山高坡陡,河道短,树木少,水土流失严重,风沙旱涝,交替为害,抗旱抗涝能力差。根据胶南的实际情况,县委作出了以植树造林为基础、改土治水为中心、建设稳产高产田为主攻方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统一规划,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制订了不同的治理方案:治山,本着控制水土流失的原则,山上植树,山下挖河,沟河闸坝,拦洪灌田;治河,以排为主,排灌结合,河道裁弯取直,两岸造林固沙;治海,海岔闸坝,浅海围堤,拦海造地,海滩筑“墙”(海防林);整地,逐步实现平地园田化,丘岭梯田化,园田粮林间作,梯田棉槐镶边。
这些年来,全县人民按照这个治理方案,有重点、有步骤地大打了改造旧山河的四个硬仗。一是植树造林:全县集中兵力突击两年,造林、补林三十多万亩,一千多个千疮百孔的山头、五百七十多条沟河、三百多华里风、潮侵袭的海岸线,都种上了树。二是水利建设:全县共开挖大型环山河七条,修筑水库、塘坝一千二百多座,打机井、大口井和建扬水站,灌溉面积达到五十三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三是与海夺田:全县先后兴建了一批闸海工程,造地二万二千亩。四是整地改土:最近几年,全县已治理一千多个山头、岭坡,建成大寨田、园田七十四万多亩。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胶南过去是一个有名的“地瓜(即红薯)县”,地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五十万亩上下,占粮田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影响了对国家的贡献和社员的生活。为了摘掉“地瓜县”的帽子,县委认真学习外地小麦、玉米连作的经验。开始的几年,麦后直播的玉米不是一出土遇上“堵门涝”,苗子被淹死,就是迟迟成熟不了,影响秋播。这时,有人认为胶南实行小麦、玉米连作行不通,摘掉“地瓜县”的帽子没指望。
“地瓜县”的帽子究竟能不能摘?县委负责同志向群众请教。泊里公社辛庄大队变麦后直播玉米为春季麦田套种玉米,实现玉米、小麦双高产。这使他们受到很大的启发:要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利用无霜期、气温、光能上狠下功夫。县委领导在实践中,发现小麦、春玉米和地瓜套作较好,变单一种植为高低杆作物结合,使地尽其力,光尽其能,既能三熟增产,又能按时倒茬,不误季节,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方法一般增收二百到三百斤。有了第一手材料,胶南县委发动群众积极改革耕作制度。一九七五年,在粮食总产量中,小麦、玉米的比例第一次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群众高兴地说:“‘地瓜县’的帽子让咱们甩到大海里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同志不顾客观实际,主张“革地瓜的命”。一九七六年,全县地瓜种植面积不仅比往年少了近十万亩,而且管理不力。这一年,虽然小麦、玉米产量增加,但是,由于地瓜的总产量比上年减少五千多万斤,影响了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幅度,也给发展养猪造成了饲料不足的困难。
作物布局上这一经验教训,使县委进一步体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重要。他们分析了本地的客观条件:全县山岭薄地占总耕地面积的大半,近年来生产条件尽管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力差、水源缺的问题。如果盲目地压缩地瓜面积,扩种对土、肥、水条件要求较高的小麦和玉米,势必造成欲速不达的后果。去年,他们安排生产计划时,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了作物布局。这一年,虽然持续干旱十个月,夏粮减产,但由于适当扩种了耐旱的地瓜,全年粮食亩产和总产基本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县委有关同志在向我们介绍这段经历时,说:指挥农业生产,可不能“一刀切”啊!每个地方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土壤结构、水肥条件各不相同,在学习、推广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时,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讲求实效 不图形式
胶南县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图形式求实效的指导思想,是从总结历史经验中得来的。二十年前,这个县在吉利河上兴建水库时,不顾灌区耕地面积多少,一味贪大,硬是把库容设计为一亿二千万立方米,无偿调用全县四十万劳力干了三个年头,移民八百多户,花费资金一百四十万元。由于人力、物力、财力不足,被迫下马。因为积水淹地,又用大量炸药炸掉了坝基。后来他们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吉利河中游选择一处肚大口小投工少的坝址,仅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一座容水六千多万方的中型水库,做到了当年施工、当年受益。
胶南县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讲究实效的问题。农田基本建设规模多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防止不切实际地搞大呼隆,搞“一平二调”。前几年,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个别公社总觉得战线拉得越长越好。人马上得越多越好。尽管“白天红旗千面,夜晚灯火万盏”,工程还是迟迟拿不下来,挫伤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强调指出:既要发扬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想大的,干大的,又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注意不搞“平调”。县、社主办的工程一般由受益单位协同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尽快拿下来,使生产队有更多的时间搞好各自的工程项目。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施工要先易后难。开始,有些同志认为,只有在山区丘岭建设大片的大寨田,才能显示出学大寨的气魄,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改造山坡、岭头上,忽视了平地、涝洼的治理。后来,县委决定先吃“肉”,后啃“骨头”,做到干一项成一项,不留“半拉子”工程。县委要求各社队,工程上了马,就要一气呵成,尽可能做到当年施工、当年受益,不搞无效劳动。
靠海吃海 靠山吃山
胶南县背负群山,面临大海,自然资源丰富。琅玡公社党委负责同志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从海上找出路、由穷变富的经历。过去,这个公社靠海不认海,不懂得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后来,他们办起海带养殖场,发展渔业生产,给全社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到一九七七年,这里海水养殖面积发展到三千五百多亩,拥有大批机帆船、木帆船。水产品年产量达到七千六百吨,百分之九十以上交售给了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七年十一年间,共为集体积累资金七百多万元,其中有五百余万元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步伐。全社粮食亩产量一九七一年跨《纲要》,一九七五年过“长江”,以后连续两年超千斤。社员收入也大大增加。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山林和耕地面积各占半数的铁山公社,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发展林、蚕、果、生猪、家禽和条、苇、草等项编织业生产、全社林茂粮丰,五业俱兴,对国家贡献年年增加,集体经济年年壮大,社员收入年年提高。
这个县本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先后栽培各种果树二百多万株,开辟茶园、桑园、柞峦,营造用材林基地,养殖海带、紫菜等。其他种植、饲养、加工等副业生产,也在全县遍地开花。
王锡光 贾建舟


第3版()
专栏:短评

行动比口号更有力
这里介绍的是我军两个指导员的事迹。
徐景祥和陈中林,身在不同的连队,工作在不同的条件下,肯定各自还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但我们读完两篇通讯,却强烈感到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就是两位指导员处处、事事都给战士树立好榜样,他们都懂得行动比口号更有力,都努力做到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战士前进。
其实,这个共同点岂只体现在这两位指导员身上!在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老红军身上,在扛过三八大盖枪的老八路身上,在许许多多经历了革命战争烈火考验的解放军指战员身上,都有这个共同点。平时以身作则,战时身先士卒,这正是我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是我军广大干部的优良作风。现在,在徐景祥、陈中林这样比较年青的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是多么令人欣喜、令人鼓舞的事啊!
发扬以身作则的传统,对军队的每一个指挥员来说,今天仍然非常重要。为了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军队的光荣战斗任务,为了加速国防现代化的建设,为了保卫祖国,反对社会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我们的干部都必须更充分地发挥组织领导作用。仅仅靠动动嘴、在口头上指挥一下,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如同战争年代里战场上的厮杀一样,干部一马当先,身后的战士则人人奋勇;领导者冲在前面,自然会有很多群众跟上。事情就是这样,干部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我们的干部少一些漂亮话,多一些模范作用,少一些时髦的口号,多一些扎扎实实的行动,就能更好地带领部队在新的条件下加强革命化现代化建设。
徐景祥和陈中林所有的这个鲜明的共同点,也是很难得的一点。这些年来,林彪、“四人帮”败坏我军的好传统,危害部队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他们掀起的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邪风肆虐一时。不是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吗?不是说长一副八哥嘴才“吃得开”吗?然而,象徐景祥、陈中林这样的干部却鄙弃它、批判它,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我们的干部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军的这一光荣传统,在艰巨的斗争之中,首先挺身而出,在任何工作面前,以身作则,勇于带头,就能在新的长征道路上,引导革命队伍长驱直进。
让我们每一个领导者都以这一句话共勉:行动比口号更有力。


第3版()
专栏:

“咱们信服的好领班”
记济南部队某部指导员徐景祥以身作则的事迹
提起指导员徐景祥,济南部队某连的干部战士都说:“徐景祥说的话咱们都信服,他办的事咱们佩服。”徐景祥为什么在群众中有这样高的威望呢?回答是“以身作则”。
徐景祥常说:“一个政工干部,应是不计个人利益,一心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最根本的以身作则。”连队的干部战士说,“我们的指导员任职八年多,很少见他夜里十一点以前休息过,很少见他度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很少见他为个人和家庭的事奔忙操心;每晚站二、三班岗的战士常见他在灯下看书、备课,节假日常见他在谈心、帮厨、为战士补鞋。一次,徐景祥参加的师教导队军事训练班结业后,领导又让他参加下一期政工干部学习班,中间还有七、八天时间,徐景祥家离教导队驻地只有四十来里,他一年多没回家探亲了。雷雨季节就要到了,家中房屋急需修缮,领导就让他回家料理几天。可他想的是,往年下暴雨,常有海啸,淹没连队在海边的农场的稻田,有时冲进营房。今年连队预防暴雨、海啸的工作一定要认真落实。于是毅然谢绝了领导的关怀,乘车赶回三百里外的连队,带领全连日夜奋战,加固堤坝,直到学习班开始的头一天下午,才匆匆赶回教导队去。来回两次乘车经过家门,他都没有下车回家看看。
徐景祥说:“一个政工干部,得有婆婆妈妈的嘴,泼泼辣辣的手,训练,要象门里出身;劳动,啥活都得是行家里手。”多年来,他把教育备课总是留在夜里搞,同干部、战士谈心安排在劳动、训练间隙或节假日,除了外出学习、开会,每天从早到晚总是同战士一道摸爬滚打。挖猪圈,他裤管一挽,第一个跳下粪坑。训练场上,不论是盛夏还是严冬,他从早到晚同战士一样苦练。
徐景祥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保持政治工作人员的品质,每件事都得给战士打下一根标桩。”
他常教育战士保持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他自己首先做到。当兵十六年,他除了穿部队发的服装,极少购买什么衣物。如今,他床上盖的还是当战士时发的老黄被,还使着当战士时用的包袱皮。
徐景祥经常教育干部不搞特殊化,他自己首先做到廉洁奉公。他说:“干部是人民公仆,必须十分廉洁。如果手心带浆糊,走到哪沾到哪,自己堵住了嘴巴,教育别人就失去了说服力。”他自己当干部多年,一直廉洁奉公。家属来队,通讯员和司号员给他抬去一筐好煤块,他亲自送到伙房,重新称回普通煤;给养员买菜回来,见他的两个孩子在路边玩,顺手给他们抓了五个西红柿,徐景祥马上到伙房交了五个西红柿的钱。……这样的事,连队的干部战士可以说出许多件。战士们说:“咱指导员脚跟正,是咱们信服的好领班。”
王福生 丁怀华 蒋永武


第3版()
专栏:

他用实际行动教育战士
记南京部队某部指导员陈中林
战争年代,我军的政治指导员总是举着枪,在前面冲锋陷阵,一个好的指导员就象是连队建设的一面旗帜,给指战员以信心和力量。南京部队某部指导员陈中林经常听老首长讲我军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连队到农场劳动,白天他和战士一样割稻子,晚上他要了解战士的思想情况,安排第二天的生产。为准备政治教育,经常工作到深夜。为了战士们能休息好,他常常不顾一天辛劳,深夜照顾战士。一个落雨天,陈中林带领大家冒雨施化肥,连续干了十几个小时。当疲劳的战士熟睡的时候,他把大家湿透了的衣服、鞋子,一件件全部烤干。行动的榜样比口头的号召更有力,指导员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全连一鼓作气,提前完成军农生产任务。陈中林就是这样,行动在嘴巴的前面,不仅教育别人怎么做,而且用自己的行动给大家做出样子,带出路子。
连队种菜,他带领同志们开荒、整地、栽苗、施肥,样样干在前头。他的汗水动员了全连,农副生产跃入先进行列,受到师机关的奖励。他患有关节炎、肠炎等疾病,领导免除了他的游泳训练任务。但是,他却坚持和战士一起在岸上练动作,在水中苦实践,硬是实现了万米长游。连队十六个没有过关的同志说:“指导员做出了样子,咱们拚命也要过万米”。在陈中林的影响下,连队参加训练的人员,除了两人因外伤不能下水,全部过了万米关。
野营拉练,部队连续行军一百一十里,宿营时房子不够住,陈中林设法让战士住进屋里,自己铺块雨布在院里睡了一夜。国防施工中,陈中林常常是第一个进坑道,检查了安全措施,才让战士进去。陈中林家里生活困难,组织上给他一些补助。他却把领来的补助款分成两半,以党支部的名义写了两封慰问信,分别寄给有困难的两个同志的家中。
陈中林入伍十四年来,身边只有几个装学习资料的木箱子,一个旧帆布提包和一块因工作需要的上海手表。他当指导员八年,从不多占连队一两油、一两糖、一分钱。
领导迈什么步,战士走什么路。这就是陈中林在连队威信高,说话有人听,指示有人办的秘密。干部战士都说:“指导员的工作体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他用实际行动教育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纪小平


第3版()
专栏:

为搞好文史资料工作做出贡献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据新华社北京六月二日电 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最近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有八十余人。会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王首道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齐燕铭分别就今后文史资料研究工作的方针任务讲了话。为贯彻落实五届政协章程规定的“搜集、整理、编写中国现代史、革命史等资料”的任务,决定成立革命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教、工商、社会等组。
在各组分别举行的座谈会上,何长工、阎揆要、朱学范、裴丽生、吴觉农、吴雪之、黎澍、焦实斋等都作了发言。委员们心情舒畅,讨论热烈。大家重温了敬爱的周总理早年对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指示,无比激动,一致表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编写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文史资料,以供历史研究者参考。通过讨论,大家明确,要征集从戊戍以来各历史时期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史资料;还要注意征集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函电、手稿等;同时,还要同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组)和有关单位加强联系,密切协作,为搞好文史资料工作做出贡献。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在会议之后又召开了工作汇报会议。


第3版()
专栏:

汉剧《闯王旗》上演
武汉汉剧院最近上演新编历史剧《闯王旗》。
汉剧《闯王旗》是作家程云根据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改编成的。程云改编的《闯王旗》注意发挥汉剧的特色。它从剧情需要出发,恢复汉剧传统以行当分配角色的作法,采用本剧种各种流派的唱腔,使《闯》剧具有鲜明浓厚的汉剧风格。


第3版()
专栏:

讽刺剧《抓壮丁》和观众见面
著名的四川方言讽刺剧《抓壮丁》最近在成都市上演。《抓壮丁》最早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并演出的。话剧以四十年代的四川农村为背景,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鱼肉人民的丑恶嘴脸,表现了“蒋管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愤怒与反抗。一九六二年,原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重演了这个戏,周总理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观看演出,再次赞扬和肯定了这个话剧。然而林彪和“四人帮”一伙却对《抓壮丁》百般诋毁,诬蔑为“文艺黑线专政”的产物。四川省话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在深入批判“四人帮”的斗争中,对这个剧本重新作了分析研究,于今年二月再次演出。


第3版()
专栏:

评剧《小女婿》公演
沈阳评剧院最近重新公演评剧《小女婿》。
评剧《小女婿》,是一九五○年为配合婚姻法的宣传而创作的。一九五二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期间,获得剧本奖、导演奖、集体演出奖、音乐奖、舞台美术奖。这一出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戏,被“四人帮”挥舞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大毒草”,“‘中间人物’论的产物”,剧团主要领导、主要演员和剧作者也横遭迫害。现在,剧作者、老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在一起,回忆曲谱,修补道具,缝制戏装,很快就重新公演了。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