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喀喇昆仑公路竣工盛典在塔科特举行
齐亚·哈克将军和耿飚团长讲话 阿里少将主持仪式并致词
耿飚副总理拜会伊拉希总统 齐亚·哈克将军设便宴招待耿副总理
新华社伊斯兰堡六月十八日电 由中国援助建设的喀喇昆仑公路第二期工程(从哈利格希到塔科特)的盛大竣工典礼,六月十八日上午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塔科特隆重举行。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和夫人,在巴基斯坦政府首脑、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齐亚·哈克将军和夫人的陪同下,上午十时乘直升飞机抵达塔科特。当他们走下飞机、乘车来到举行仪式的塔科特大桥时,受到了巴基斯坦外交顾问阿迦·夏希、克什米尔事务和北方地区顾问法·阿·齐什蒂中将、西北边境省代省长阿卜杜勒·哈基姆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热烈欢迎。
今天,塔科特大桥装饰一新。挂在大桥南端高高塔架上的横幅用中文和乌尔都文写着“巴中友谊万岁!”的标语。在它前面两个银色柱子上,挂着巴、中两国国旗。大桥两侧的栏杆上系着挂有无数面彩旗和巴中两国国旗的飘带迎风飘扬,整个大桥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雄伟、壮丽。
十时半,巴基斯坦工兵司令穆罕默德·萨达特·阿里少将主持仪式并致词。
巴基斯坦交通秘书夏夫戈特·艾哈迈德·赛义德少将和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交通部副部长潘琪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公路交接议定书上签了字。
齐亚·哈克将军和耿飚团长先后在仪式上发表讲话。
他们的讲话结束后,齐亚·哈克将军带领参加典礼的全体人员高呼“巴克——秦——多斯蒂——津达巴!(巴中友谊万岁!)”然后,双方互赠礼品。齐亚·哈克将军还向在建设这条公路中作出了优越成绩的三十七名中国筑路员工授勋。
接着,耿飚副总理在齐亚·哈克将军的陪同下,由大桥南端步行到达大桥北端,受到了近千名中、巴两国筑路员工的热烈欢迎。在这里,耿副总理为喀喇昆仑公路建成和全线通车剪彩。然后,宾主一起合影留念。
参加竣工典礼的还有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
巴基斯坦国防和协调总秘书长吴拉姆·伊沙克·汗、国防秘书古拉姆·吉兰尼·汗中将以及巴基斯坦其他高级军政官员和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阿尔维也参加了典礼。
竣工典礼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塔科特是喀喇昆仑公路的终点,离首都伊斯兰堡二百零八公里。塔科特大桥位于公路的最南端,横跨著名的印度河,是一座钢桁架的悬索桥。桥长二百零六米,高四十多米,桥面宽七米,气势雄伟壮观。
中国政府代表团于当天中午乘直升飞机离开塔科特回伊斯兰堡途中,在阿勃塔巴德作暂短停留。工兵司令穆·萨达特·阿里少将在这里设午餐,招待由耿飚副总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和齐亚·哈克将军以及出席典礼的巴基斯坦其他高级军政官员。
新华社伊斯兰堡六月十七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六月十七日下午在总统府拜会巴基斯坦总统法兹尔·伊拉希·乔德里。
伊拉希总统同耿飚副总理进行了非常亲切友好的谈话。
耿飚副总理向伊拉希总统转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他的热烈问候。
伊拉希总统对此表示感谢,并请耿飚副总理转达他对中国领导人的问候。
在回顾巴、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时,伊拉希总统和耿飚副 总理一致表示,希望这种友好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拜会时在座的有: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交通部副部长潘琪,代表团部分成员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
巴基斯坦负责外交事务顾问阿迦·夏希等也在座。
新华社伊斯兰堡六月十七日电 巴基斯坦政府首脑、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将军和夫人六月十七日晚,在官邸设便宴招待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和夫人赵兰香。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潘琪、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陆维钊和代表团部分成员应邀参加了便宴。
巴基斯坦总秘书长吴拉姆·伊沙克·汗、外交事务顾问阿迦·夏希等也参加了便宴。
便宴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十七日上午,耿飚副总理和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在巴基斯坦水利和动力顾问古尔·穆罕默德·汗·乔格扎伊、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蒙塔兹·艾哈迈德·阿尔维陪同下,参观了塔贝拉水坝。中国客人受到了水坝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耿飚副总理在留言簿上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人民的友谊万岁”。(附图片)
六月十八日,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在齐亚·哈克将军陪同下,为喀喇昆仑公路建成和全线通车剪彩。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六月十七日,耿飚副总理在总统府拜会巴基斯坦总统法兹尔·伊拉希·乔德里。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5版()
专栏:

我大使为人大代表团访墨举行盛大招待会
墨西哥众议院常务委员会主席等出席
宾主共祝中墨两国人民友谊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墨西哥城六月十七日电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刘溥为正在墨西哥访问的姬鹏飞副委员长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今天晚上在大使馆举行盛大招待会。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墨西哥众议院常务委员会主席鲁道夫·冈萨雷斯·格瓦拉和夫人,参议院常务委员会主席的代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赫苏斯·卡夫雷拉和夫人,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曼萨尼利亚和夫人,外交部副部长马里亚·埃米利亚·特列斯女士,国防部副部长胡安·安东尼奥上将和夫人。
为接待中国代表团由一些参议员和众议员组成的墨西哥代表团成员以及其他一些参议员和众议员也出席了招待会。
墨西哥人民中国之友协会主席比希尼娅·查帕、墨西哥—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马丽亚·埃伦娜·托雷斯以及墨西哥各界人士和旅居墨西哥的华侨代表共六百多人出席了招待会。
一些国家驻墨西哥的外交使节也出席了招待会。
招待会始终洋溢着亲切友好的气氛,宾主不断为中国和墨西哥两国人民友谊的进一步发展而干杯。
六月十六日,中国人大代表团在赫苏斯·卡夫雷拉的陪同下,访问了墨西哥学院和墨西哥城全国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同一天下午,代表团团长在特拉斯卡拉州州长的陪同下访问了这个州,参观了这里的新垦区,听取了关于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介绍。
今天上午,代表团在赫苏斯·卡夫雷拉的陪同下参观了伊达尔戈州图拉的“米格尔·伊达尔戈”炼油厂,并游览了图拉的著名考古地区。
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墨西哥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接待。(附图片)
姬鹏飞副委员长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十五日乘专机到达墨西哥城,受到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5版()
专栏:资料

喀喇昆仑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段是从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山口至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塔科特,全长六百一十六公里。
这段公路是根据中巴两国政府的协议由中巴两国筑路员工共同修建 的。该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从红其拉甫山口至哈利格希一段自一九六八年七月开始施工到一九七一年一月建成,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第二期工程,从哈利格希至塔科特一段自一九七四年六月开始修筑,一九七八年五月竣工,历时四年。
喀喇昆仑公路经过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条高原公路之一。它跨越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并沿罕萨河、吉尔吉特河和印度河河谷而下,途经巴拉洪、哈利格希、罕萨、吉尔吉特和杰勒斯至距伊斯兰堡西北二百多公里的塔科特。公路沿线,有壁立千仞的冰峰雪岭,悬崖峭壁的高山峡谷,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雪崩、塌方、泥石流等等不断发生,工程十分艰巨。
喀喇昆仑公路两期工程的路基土石方数量共达一千六百九十多万立方米,路面宽达六米,架设大、中、小桥梁共八十五座,桥的总长度为三千六百三十一米。所有桥梁都为双车道,行车宽度均为七米。其中十一座大型桥梁还设有双侧人行道。吉尔吉特大桥是公路沿线中最长的一座钢板梁大桥,桥长三百零三米。塔科特大桥位于公路的最南端,是一座钢桁架悬索桥,塔架高四十多米。夏季洪水期,水深流急,波涛汹涌,一桥飞架,气势磅礴。此外,有涵洞一千三百九十二个,倒虹吸三十三道,过水路面四十一处,渡槽五处,以及其它附属工程等。
喀喇昆仑公路的建成,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巴两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经济往来,必将发挥积极作用。(新华社)


第5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丝绸之路”换新颜
六月十八日是喀喇昆仑公路竣工的大喜日子。乘飞机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朝着东北方向飞行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山区上空。凭窗俯瞰,新建的一段喀喇昆仑公路盘绕在层峦叠嶂、百川奔流的万山丛中。连结中巴两国的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此以其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世界奇迹
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段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山口,经过吉尔吉特,延伸至伊斯兰堡西北二百多公里的塔科特,全长六百一十六公里。这条公路跨越连结中巴两国的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沿着罕萨河、吉尔吉特河和印度河逶迤南行。它所经过的有些地段正是古代从中国通往西亚的著名“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从高处眺望,这一地区到处是壁立千仞的冰峰雪岭。从吉尔吉特到斯卡尔杜,方圆一百六十公里的地区内,就有约一百座五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峰。各山峰之间有无数的峡谷深川,水流湍急而清澈。在群山脚下,印度河畔则散布着一座座村落。这一带盛产杏、桃、苹果和葡萄,蕴藏着云母、钻石、金矿等各种宝藏,水力资源尤其丰富。
然而,这一派壮丽的山川却给筑路工程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障碍和困难。
从地质学上说,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是属于年轻的山脉,又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接触部位。由于强烈而频繁的地壳运动,造成了这一带地形十分复杂,岩石风化严重。泥石流、雪崩、塌方等情况时常发生,尤其在雨季,在云雾环绕的高山之巅发生滚石,声音与雷鸣极难分辨。
一九七四年,哈利格希附近的冰川爆发,引起了巨大的泥石流,带来了五百万立方米的泥石流物质冲向罕萨河。一九七四年年底,巴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二百公里左右的路段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塌方,交通中断。一九七六年,在亚尔发生的塌方,一次下塌土石竟达六万多立方米。在整个筑路期间,仅仅从哈利格希到塔科特之间清除塌方的土石物质就有八十万立方米之多。
千百年来,人们视这一带为畏途。某些西方专家在考察了一番之后,断言这里不可能修筑公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更是对喀喇昆仑公路的修筑百般诬蔑和攻击。但是,中巴两国筑路员工有志气,他们为繁荣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为增进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决心要把这条公路修建起来,用事实回击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诬蔑和攻击,打破某些西方专家的断言。
施工开始时,有些筑路机械没有及时运到,但是筑路工人没有等待。工具不齐,他们就自己动手制做;缺乏运输机械,他们就人拉肩扛。在施工过程中,艰险的作业条件,恶劣的气候,都时刻考验着筑路员工的意志。在岩石破碎、滚石坍塌不断发生的路段,他们坚持作业,在骄阳似火的盛夏,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六度,他们挥汗如雨地紧张劳动;冬季他们在摄氏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坚持施工。一九七四年巴丹地区的强烈地震发生后,公路遭到严重破坏,从卡米拉至比沙姆地段,塌方的流石盖满路面,有几处已不见路基。筑路员工不顾余震未消、坍塌滚石继续发生的威胁,勇敢投入抢修,将公路疏通。
在中巴两国筑路员工的长期共同努力下,如今喀喇昆仑公路已经胜利建成,全线通车。这是两国筑路员工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巴基斯坦报纸自豪地称誉这条公路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友谊赞歌
在筑路战斗的日日夜夜里,中巴两国筑路员工,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当地居民热情支援,谱写出一曲曲中巴友谊的赞歌。
中国筑路员工从测量设计到施工,都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勘测线路时,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地为中国人员带路,介绍水文、气象情况。
一天傍晚,中国测量设计人员来到一座七、八十米高的铁索桥旁,准备到对岸去。这时正刮大风,铁索桥象荡秋千一样晃来晃去,过桥十分危险。可是勘测任务紧急,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名叫萨利姆的巴基斯坦朋友不让中国人员自己过桥,他不顾个人安危,自告奋勇试过铁索桥,他胆大心细地在桥上来回走了一趟,然后又把中国人员一个一个地扶过桥去。
一九七五年冬天,一名中国员工在修建杜巴依尔桥时,不慎从桥上落水,水深流急,一名巴基斯坦筑路人员勇敢地从桥上跳了下去,将中国员工救起,并把他护送到医院。
几年来,中国筑路员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全心全意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教导,为增进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选择线路时处处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尽量避开群众的住房和耕地。他们为了方便群众用水,在公路沿线增设了许多渡槽和涵洞。
在筑路过程中,有的中国员工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在一个施工区发生了大塌方。二十多万立方米的风化岩石经暴雨冲刷后塌了下来,几万立方米石头堆积在公路上,交通被堵塞。中国筑路员工武治业见此情景焦急地说:“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打通道路,让汽车早日通过!”在他的带领下,抢险工作立即开始。第二天上午,他继续战斗在第一线。正当他在指挥打眼装炸药的时候,小石头不断地从山上掉下来,这是塌方的先兆。但是当他发现险区还有两国的员工在工作时,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向他们做手势,并大声呼喊:“焦迪嘎罗!焦迪嘎罗!(快走!快走!)有险情,快离开!”话音刚落,碎石从七、八十米高的地方象暴雨般落下来,紧接着巨石翻滚,伴随着一股尘烟向武治业冲来……。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鲜血浇灌了中巴友谊之花。
跟随中国筑路员工来到巴基斯坦的中国医护人员,除了为中国员工治病外,还为附近的巴基斯坦群众治病。一九七七年二月四日,一位名叫尤纳斯的巴基斯坦朋友在上山砍柴时,头被石头砸破,脑组织外溢。病人进院时,生命已经垂危。但是,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尤纳斯终于脱险了。四十多天后,尤纳斯出院时,他的父亲和全家人紧紧握住中国医护人员的手,十分感激地说:“你们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真比他的亲兄弟还亲啊!”
古道新貌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
早在西汉时代,张骞就曾经从中国西北到达现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此后,东晋高僧法显,北魏僧人宋云,唐代高僧玄奘等中国著名僧人都曾到过现在的喀喇昆仑公路南端附近的斯瓦特等地。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宋云对斯瓦特作了这样的描述:“土地肥美,人物丰饶,百谷尽登,五果繁熟”。在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人们不时可以看到一些陡峭险要的崎岖小道。望着这些山间小径,我们仿佛依希看见古代中巴两国人民为了寻求友谊和知识,为了增进贸易往来,赶着牦牛和骆驼,不辞千辛万苦,沿着“丝绸之路”长途跋涉的情景。
现在,在这条宽阔的喀喇昆仑公路上,行人走车,安全方便。古老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了通衢大道。这条公路使居住在深山僻壤的千百万巴基斯坦朋友打破了“与世隔绝”的状态。在一些地方,他们到最近的城市的时间从几个星期缩短到了几个小时。
喀喇昆仑公路的建成,使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更为方便,增添了经济交流的渠道,把和睦相处的两个国家更加亲密地联系起来,它已被称为一条友谊之路。
新华社记者 袁长发
本报记者 李云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