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老团长查岗
南京印刷机械厂工人 韩今
局里的学大庆检查团,明天要来验收咱们这个“一年到大庆”的单位。带队的局长,就是咱们厂的前任书记、我们的老团长老薛。
我一阵风似地把这消息传遍全厂,细心地布置了准备工作,便来到食堂,找到事务长老史头,请他准备明天的客饭。我说:“按老规矩,食堂吃什么他们吃什么。”
老史头笑着直摇头:“那象什么话?你家里来个客人,还作兴买点肉,炒几个鸡蛋呢!”
我说:“哎,薛局长的脾气你不知道,休要搞特殊!”
薛局长的脾气,老史头不知道,我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二十年前,我就在他手下当“兵”。那时,他是厂党委组织科长,兼任团委书记。一“兼”兼了五年,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团长”。直到他当了党委书记,又调到局里,许多同志还是这样称呼他。
老团长原则性强,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一次我跟他到外地出差。他上衣的俩口袋,一个装公款,一个装自己的钱。办公事,用公款;替人家买东西,全掏自己的钱。末了,他想给女儿买条围巾,钱没了,向我借。我一面掏钱给他,一面奇怪地问:“老团长,你那个口袋不是还有钱吗?”他笑笑回答:“哎,这是公家的钱,私人不能乱用。”我说:“这有什么关系?你回去补上不就得了!”他当时只是摇头,直到晚上,才跟我好好扯了半宿。他从自己苦难的孤儿生活讲起,讲到怎样参军,怎样流血战斗,怎样在全国解放后来到工厂。最后,他闪着激动的眼睛,深沉地说了下面这段话:
“……你说,咱们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就是因为咱们有成千成万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不谋私利的共产党员?现在翻身了,当‘官’了,有权有钱了,革命的传统精神可不能丢啊……!”
二十年过去了,这段话我还牢牢地记在心中,激励我前进。这次,老团长带队来检查工作,又是一次向他学习的好机会!
第二天清晨,雾气尚未散尽,我便早早到了厂里。传达室的师傅欣喜地告诉我:“老薛来啦!比早班的同志还早呢!”
我心里一热,急忙向车间里跑去。果然我们的老团长正站在一台车床跟前,一面帮着工人干活,一面亲切地说着什么。
“老团长!”我喊了一声,奔过去。
老团长转过身,亲切地握住我的手,笑呵呵地说:“啊,小高,不,老高,你更高了——怎么瘦成这样子?可要注意身体呀!”
我岔开话题:“老团长,你要从严要求,多提意见呀!”
“呵,那还能客气?”老团长眼珠一转,“听说你们这里岗位责任制搞得不错,嘿嘿,转了这么一圈,果然名不虚传。现在,我要去查查你的‘岗’了。”
到了办公室,检查团的其他同志也陆续来了。他们仔细地读着贴在墙上的、我们每个领导同志的岗位责任制以及执行评比的评语。老团长一边看,一边点头,然后,转身对大家说:“我们还是老规矩,开座谈会的同志留下,其他的同志下去。你呢,”他对我笑笑:“照旧干你的事。怎么样?”
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特地到食堂去看中午吃什么。
系着白帆布围裙的老史头正挥着锅铲,亲自炒着菜。
“老史头,中午有什么菜?”
老史头回过头,笑嘻嘻地回答:“白菜肉片糖醋藕,外带青菜烧油渣。”
我探头瞧瞧锅里,是油爆虾:“这虾……”
“哦,这是招待客人的。你想想,青菜油渣再香,也不是上桌之菜呀!我还是照我的办啦,五点半就过江罗,选了几斤新鲜的虾和几条鲫鱼。……”
见我皱皱眉头,精明的事务长又抢着说:“主任!你眉毛不要皱——我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论吃饭,这是最普通的三个菜了,算不上特殊。咱们这么大个厂,局长来吃顿饭,也不能太寒酸了!”
木已成舟,我想,这次就算了,便又去忙合自己的事了。
下班铃响了。我朝食堂走去,正巧迎面碰上老团长。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走走,吃饭去!正要找你呢!”
我连忙掰开他的手:“你去吧,我们订了一条,一律不陪客。”
“今天我请客!”老团长不由我分说,拉着我来到食堂。他从口袋里掏出饭菜票,把饭票分给我:“喏,咱们还是老搭档,你买饭我打菜!”
我仔细一看,哟,代表团的同志,有的已经买好饭菜,正捧着蒸饭的铝合,与厂里职工有说有笑地吃着,有的则还在排队买菜。我急了,忙说:“局长,已经给你们准备啦!……”眼一瞥,见老史头正站在卖菜的窗口,便大声叫他:“老史头,怎么搞的?”
老史头走过来,双手一摊:“嘿,出问题啦……”
老史头朝正在买菜的老团长点点头,这才告诉我:“局长亲自把虾卖给工人了,便宜早班那些小伙子啦。鲫鱼汤,也都让检查团的同志送给几个有吃奶孩子的妈妈啦!真是……”他的双手在白帆布的围裙上搓来搓去,满是皱纹的脸上呈现出激动的神色。
这时候我全明白了。忍不住拍拍老史头的肩膀说:“怎么样?你这下可知道薛局长的脾气罗!”
买好饭菜,老史头把自己的饭也端出来,三个人在一张桌子上吃起来。
我们的老团长大口大口地划着饭,吃着油渣烧青菜,夸奖着老史头的手艺。不知是事务长还是我,又扯起了油爆虾和鲫鱼汤。老团长放下筷子,抬起头,带着微笑,但是又很严肃地说:“我说这吃吃喝喝——不管他大吃也好,小吃也罢,都不是咱共产党的作风!老高,光自己不陪客,不多吃多占还不够呀,还要象大庆人那样,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如果说,这也算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内容的话,那么,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岗位责任制里,都应该写上这一条!”
说得多好呀!中午,我就找了一支毛笔,在我的岗位责任制的末了,端端正正地又添上一条……


第6版()
专栏:

南、罗纪行
李一氓

廿年过去断遐思①,维也纳布达佩斯②。又见郁金香色艳,欧洲重到报春知。
①一九五六年回国后未去过欧洲。
②奥、匈两首都均在多瑙河上,南首都贝尔格莱德亦在多瑙河上,维、布两城我均住过。

扰攘风云三十年,难从文字悟真筌。山杉岸草依然绿,景物南欧放眼宽。

幽谷丛峦老战场,绿窗红瓦小村庄。五年艰苦须回忆①,独辟征途漫短长。
①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南斯拉夫反德意法西斯游击战争共约五年。

海风轻袭伴涛声,楼瓦红鳞映古城。景色倚栏堪静赏,趁将半日作闲人①。
①访南海道城市杜波洛芙坭坎,值星期日。

大坝①轻车入麦城②,云霄耸立近黄昏。一江未许限南北,回首繁星望铁门。
①南罗跨多瑙河铁门水电站。
②南罗边境罗方麦黑丁县。
六 
春临喀尔巴阡山,美酒殷勤辞欲难。雪裹松庄林迳渺,窗纱透过一层烟①。
①访罗山城布拉索夫,憩一山上木楼。

才见夕阳沉黑海,朝霞又散昆仑山。纵横尚有凌云志,万里京华一日还①。
①九日午后离布加勒斯特,黑海上犹见落日,翌早已飞在昆仑山上空,十日午后即抵京。
三月十一日至四月十日作


第6版()
专栏:

朱升的回答
刚主
伟大导师毛主席针对国内和国际形势,教育我们要高瞻远瞩,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英明指示。它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这三句话是由元末明初朱升的话演变创造出来的,但赋予新意,性质就大变了。
元末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的部将田丰和毛贵占领了山东济南一带,建立了屯田制度,开垦荒地,救济贫民,发展生产,因此在摧毁了元朝腐朽的政权以后,能够支持二十余年之久。以往有些写农民战争史的人,往往光谈战争,而不谈经济政策和发展生产,这是不合历史事实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滁州红巾军郭子兴部下的一名小将,他善于运筹谋划,在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以后,终于登上明朝皇帝的宝座。他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不得不吸取农民军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首先注意到发展生产。他攻克南京后,首先施行的就是屯田政策。他曾说过,“不用老百姓的粮食,就可以养活庞大的军队”(见《明史食货志》)。他占领南京之后,长江上流武汉重镇有陈友谅,长江下流苏杭地区有张士诚,他是腹背受敌,在夹缝中过生活。他只有出兵徽州,才可以展开新的局面。朱元璋进取徽州经过石门的时候,访问了富有策略思想的知名人士朱升,问他怎样才可以取得天下,统一中国?朱升的回答只有九个字,三句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照这种办法去做,果然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建立了明代封建王朝。
朱升这个人,据《明史》列传二十四说:他字允升,休宁县人,元末的举人,做过池州学正。红巾军兴起,朱升隐居石门。他擅长做文章,明达时务。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后,命他官翰林学士,一时的公文制诰,多出其手,卒年七十二,当时学者称他为“枫林先生”。


第6版()
专栏:

从“人梯”说开去
海军某部 黄传会
老数学家华罗庚同志提出要“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这样的胸怀,这样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二十世纪初,为了改造黑暗的中国,曾发出了“铁肩担道义”的誓言,并为此贡献自己的生命。共产主义者的鲁迅,也把“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作为终生战斗的任务。
人类文化科学的发展,势如滔滔不断的历史长河。如果把这种后来居上的发展,比作不断地攀登高峰的话,那末,每一个阶段都是一节梯阶,而每一个从事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人,总是免不掉要作“人梯”的。后来的人必不可免地要踏你的“肩膀”;而你目前所具有的知识,也是从别人的“肩膀”这个基础上得来的。同样,共产主义的高楼大厦,要一代接一代地盖下去,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区别只在于,有的人能自觉地主动地去作“梯子”,并引以为光荣;有的人虽然不自觉地作了,却未免觉得遗憾,有的甚至感到“委屈”。
电影《渡江侦察记》中,解放军战士“叠罗汉”攀登悬岩的那个动人镜头,就是“人梯”的形象化表现。它说明:能否具备“人梯”精神,关键在于我们心中是否想到了共同的战斗目标。在战争中,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当战友踏着自己的肩头,夺取了敌人阵地的时候,有哪一个作人梯的战士不满怀胜利的喜悦呢?华罗庚同志所以愿作“人梯”,是因为他懂得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是一个两个人所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年两年所能达到的,要靠亿万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


第6版()
专栏:

鲁迅的“梯子之论”
董学文
“人梯”精神是可贵的。它意味着团结,意味着无私,意味着献身,也意味着胜利。
四十多年前,鲁迅曾说过这样感人至深的话:
“梯子之论,是极确的,对于此一节,我也曾熟虑,倘使后起诸公,真能由此爬得较高,则我之被踏,又何足惜。”
为了青年的进步,鲁迅一辈子都在做“人梯”。他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扶植青年,从不吝惜精力;他给后辈作者逐字逐页地批改文稿,校勘译稿,用了大量的时间。只要能培养一朵花,他愿做变为肥料的草;倘能培育一株乔木,他甘当默默无闻的泥土。在黑暗的旧中国,鲁迅“但愿有英俊出于中国之心”,不停地“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殷切地期望青年“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
鲁迅以自己的经验深知,在文化科学的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前辈的“人梯”,只能使后来者少走弯路,真能由此攀上高峰,仍需不畏劳苦,百折不挠。因此,鲁迅总是谆谆告诫,“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即使艰险,也要去做;愈艰险,愈要去做。切不可一遇困难,就颓唐、退缩。


第6版()
专栏:

支农〔剪纸〕 邓本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