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一定要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
——记湖南省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经验
湖南省委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的思想,是在同“四人帮”肆意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罪行作斗争中逐步形成、逐步明确起来的。省委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清楚三大革命运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扫除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影响,敢于抓紧抓好经济工作,在实践中树立少说空话、多做工作、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思想作风。一九七○年以来,全省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净增九亿八千五百多万斤。
在华国锋同志主持湖南工作期间,中共湖南省委遵循毛主席关于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指示,创造了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的经验。这一经验对组织动员干部群众排除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发展全省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在天灾为害,林彪、“四人帮”干扰的情况下,全省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净增九亿八千五百七十万斤。
(一)
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千方百计要把国民经济搞乱。他们肆意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孤立地抽出阶级斗争这个口号,加以歪曲,胡说什么阶级斗争可以包括一切、冲击一切、代替一切;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却成了为资本主义复辟效劳的非法活动。有些人受唯心论、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怕被扣上“唯生产力论”、“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等大帽子,布置工作不敢讲生产,检查工作不敢问生产,总结工作不敢提生产。
湖南省委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的思想就是在同这种反动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明确起来的。省委认为,阶级斗争是纲,不抓阶级斗争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能振奋人的革命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是,只搞阶级斗争,而不搞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巩固,说拥护党的路线,就成了一句空话。他们分析了三大革命运动的统一性,分析了农村各项政治运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一致性,明确提出在农村要把各项政治运动同农业学大寨运动结合成为统一的运动,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重视抓革命、促生产的实际效果,不搞那种独立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之外、破坏生产力发展、破坏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东西。这是湖南省委在“四人帮”猖獗时一个大得人心的拨乱反正的行动。
“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这个拨乱反正的口号,干部、群众听了高兴,并且变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但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难。“四人帮”在湖南的帮派势力说:“‘结合’就是‘平列’,‘平列’就是取消阶级斗争”。说这个口号是“以目乱纲”,“以目代纲”。他们还在长沙街头贴出大字报,攻击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是“折衷主义”。
湖南省委清醒地看到,围绕“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这个问题的斗争,是两种思想体系的大搏斗。要真正做到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就必须使全省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清楚三大革命运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扫除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影响,恢复事物本来的辩证法。
地处湘江中游的衡阳地区,历史上易旱易涝,多灾低产。一九七○年以来,地委坚定地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一九七三年以后,地委每年组织五千名干部 ,深入基层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九七六年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七千多名干部深入第一线,大打“斗敌批资”的人民战争,抓革命,促救灾,保证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们又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批两打”。他们这样抓阶级斗争这个纲,有力地巩固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推动了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八年来,这里先后建起了九个小水泥厂,每年有二三十万吨水泥源源不断地运到水利工地,一道道水坝、一座座桥闸耸立起来了;他们建起了五个小钢铁厂,每年为农业提供了四千吨钢,两万多吨铁和两千多吨钢材,大大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速度;他们沿湘江、洣河两岸修起了五百多座以小型为主的水电站,为农村提供了动力。这样一来,全地区粮食总产量就出现了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五点二的速度。一九七七年同一九七○年相比,向国家交售的粮食增长近一倍,食油增长近两倍。棉花增长七倍多,不但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还有了较多的粮食储备。省委总结了衡阳地区的经验,使广大农村干部认识到:只有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特别是抓这些被人们利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物质手段,才能改变自然条件,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
象衡阳这样“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农林牧副一起上”的先进典型,全省有三百六十多个。湖南省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干部 、群众到这些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让群众在实际斗争中自己教育自己。这么一来,多数干部 、群众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体会到了三大革命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四人帮”把三大革命运动对立起来,讲阶级斗争而不要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讲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又否定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作用,讲无产阶级专政而又根本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正说明了他们是马列主义、社会主义最凶恶的敌人。
(二)
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不论是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个敢不敢抓经济工作的问题。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只有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苏维埃俄国才能取得胜利。而且只有这样,苏维埃俄国才能在十年之内摆脱现在所处的悲惨境地和所忍受的饥寒。不了解这一任务,我们就会葬送一切”。毛主席在批判艾奇逊唯心历史观的时候,也作出了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科学结论。湖南省委把革命导师的科学论述,看成是应该抓紧、抓好经济工作的理论依据。从一九六九年起,他们每年都要开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即使在“四人帮”干扰、破坏最严重的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六年也不例外。接连三次全省性的科学技术工作经验交流会,也正是在林彪、“四人帮”拚命鼓吹“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情况下召开的。这些会实际上是五千万湖南人民深入开展三大革命运动的誓师大会,它打破了“四人帮”的封锁,为搞好经济工作造了舆论,造了声势。
南下繁育良种,是反映湖南省委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魄力的一个突出例证。一九七四年,当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刚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全省只有三十二斤不育系种子。为了尽快推广这一优良品种,许多地区组成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南下繁育良种队”,由地、县委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带领,从海南岛到湛江,从湛江到南宁,追赶着季节,加速繁育。当时“四害”横行,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广播稿,飞过琼州海峡,传到了海南岛。南下繁育良种队的同志并不退缩。从种子下田到收获,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带队的地、县委负责同志大多跟班下田劳动一百余天,原定亩产种子五十斤,结果超过了一百斤。一九七五年全省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只有几千亩,一九七六年一百三十万亩,去年发展到一千八百万亩,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速度较快的一个省。
(三)
湖南省坚持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不仅在思想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而且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起少说空话、多做工作、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思想作风。在这个方面,湖南省的经验是:
一、蹲点、调查研究、抓好“三分之一”。从一九七○年起,省、地、县三级每年都要组织十多万名干部下乡蹲点,抓“三分之一”。他们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抓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抓发展农业的方向道路,抓农业增产的具体措施。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今年春节前后,为了解决全省农业的发展速度问题,省委的几位负责同志分别到洞庭湖滨地区和湘南丘陵区、湘西山区对全省农业做了一次系统的调查,取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这样做了以后,人民群众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活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正确的意见和建议,都能直接地掌握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手中,从而较好地取得了领导三大革命运动的主动权。
二、刻苦钻研有关技术业务知识,从“外行”变“内行”。随着三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许多新事物。努力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特别是学一点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有关的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这是领导和组织好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学习科学技术、钻研业务的风气在全省逐步形成。衡阳地区过去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粮食二三亿斤,严重时损失四亿多斤。地委书记徐天贵带着植物保护科科长,同群众一起研究,总结了利用青蛙、赤眼蜂、小鸭等天敌防病灭虫的有效办法。著名的劳动模范李光庆创造了“麦—稻—稻”三熟制的丰产经验以后,常德地委和桃源县委的负责同志亲自登门取经,组织推广。由于干部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说外行话的少了,瞎指挥的少了,对三大革命运动的指导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了。几年来,全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种子革命、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同领导干部的正确指挥有密切关系。
三、要有过细的规划,要有具体、细致的部署和安排。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三大革命运动进行具体的、细致的部署和安排,坚决反对那种照抄照转、空空洞洞的“原则性指示”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一般号召。这个问题越到基层越要注意。例如在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省委认真调查了全省农村的实际状况,于去年秋天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一批两打”(即深入揭批“四人帮”,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的决定,结合年终分配和企业整顿,认真地清经济、清劳力、清物资。这样抓,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具体部署,基层干部 、群众感到心里很扎实,工作进展快,效果好。
中共湖南省委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省委分析到,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在干部队伍中造成的“内伤”是深重的,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最近七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虽然略高于全国水平,但曾经两度出现徘徊。英明领袖华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示要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全省干部、群众受到了很大鼓舞。最近,省委召开了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认真学习新时期的总任务,揭矛盾,找差距,决心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把三大革命运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湖南的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华社记者 孟宪俊 南振中 刘见初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五届政协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
张志让先生追悼会在京举行
华主席邓副主席和宋庆龄郭沫若邓颖超沈雁冰史良胡子昂童第周等送了花圈 邓副主席和纪登奎许德珩胡厥文等参加追悼会 乌兰夫主持追悼会 王维纲致悼词
新华社北京五月六日电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张志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张志让先生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邓小平,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郭沫若、邓颖超,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沈雁冰、史良、胡子昂、童第周,秘书长齐燕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送了花圈。送花圈的还有: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统战部、公安部、社会科学院、对外友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政治局委员纪登奎,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胡厥文,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沈雁冰、史良、胡子昂、童第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乌兰夫主持,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维纲致悼词。
悼词说,张志让先生是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从事法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先后在北京大学、上海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全国解放后,张志让先生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 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等职。
张志让先生是一位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的左派爱国民主人士。“九一八”事变后,张志让先生为了反对蒋介石卖国独裁的反动统治,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他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七七事变”后,张志让先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许多工作。抗战胜利后,张志让先生拥护毛主席关于成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热情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积极营救被国民党迫害的进步人士和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志让先生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自觉地改造世界观。积极从事法学研究和审判工作,成绩显著。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事业心强,为人刚直,作风正派。
张志让先生热爱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热爱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拥护和参加我党领导的各项政治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张志让先生极其痛恨“四人帮”祸国殃民的反革命罪行,热烈拥护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热烈拥护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和华主席在五届人大提出的新时期的总任务。张志让先生十分关心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神圣大业。几十年来,张志让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为革命、为人民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长期密切合作共事的老朋友,使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著名的法学家。
悼词说,我们沉痛悼念张志让先生,要化悲痛为力量,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志,为解放台湾、统一祖国,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昆仑、贝时璋、杨秀峰、周培源、胡愈之、高克林、楚图南;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齐燕铭,常务委员包尔汉、李步新、李金德、张苏、赵朴初、胡子婴、夏衍、萨空了、雷洁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张志让先生的生前友好曾汉周、何兰阶、李霄路、高富有、韩幽桐、郭步岳、王零、金如柏等二百多人。(附图片)
张志让先生遗像 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科学治盐碱 荒滩变良田
禹城县改碱实验区近十四万亩盐碱地经改造后,开始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三年来,粮食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七
山东省禹城县改碱实验区取得显著成效,近十四万亩盐碱地已开始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这个实验区包括四个公社一百二十个大队,有十三万九千亩土地,位于鲁北盐碱窝中心,地势低洼,历史上旱涝碱严重为害,“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熬硝淋盐不打粮”。解放前,百分之六十的人家逃荒要饭;解放后,长期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最近几年来,经过科学改碱实验,进行水、土、林、肥综合治理,把碱土逐步改成沃土,荒滩变为绿洲。
禹城县改碱区,原来是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一九六六年春季在这里设立的一个“井灌井排”改碱试验点。试验打深机井,提取淡水浇地,降低地下水位,淋洗地表盐分,取得初步成效。一九六九年,由于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科技人员被撤走,科研项目下马。实验区内重新出现土地返碱和生产下降的事实,从反面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家确认,要想改造盐碱窝必须靠科学。于是,禹城县委于一九七四年再建改碱实验区。一九七五年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又加强组织,积极支持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根治海河指挥部等单位派来的科技人员的工作,下决心向盐碱滩进军。
科技人员们虚心向老农学习,对当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盐碱为害和“水”有关。调查发现,当地自然条件大体是冬春旱、夏季涝,由于地下水位高,水中含盐量大,干旱季节地下水带着大量盐分沿着土壤毛细管泛到地面上,造成返碱。根据一九六五年的调查资料,这里地下深层储有丰富的水源,穿过靠近地表面的碱水层打下几十米深,取出了质量很好的淡水。于是,科技人员协助当地社队在全实验区统一规划,建方田,打排井,现已打深机井八百二十多眼,可浇地八万多亩。利用群井提水浇灌,既能淋洗地表面的盐分,又能降低靠近地表层的碱水水位,加快土壤脱盐,同时起到了灌与排两种作用,他们把这种措施称为“井灌井排”。
科技人员除了利用井灌井排控制地下水以外,还进一步采用挖沟排涝排碱,充分发挥“盐随水去”的作用。他们协助地方按照全区规划,在四年中开挖和加宽加深了各种沟渠,修建了桥涵闸,在夏季暴雨季节可以把田间积水随时排走,基本上免除了积涝为害。同时,随着排水每年约可排走三千六百吨盐分,平均每亩二十六公斤左右,大大加快了改碱速度。
几年来系统的试验研究,科技人员根据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看到了盐碱地上水、土、林、肥的互相影响,感到根治盐碱地必须进行综合治理。盐碱窝过去栽树不活,只有极少数又矮又瘦的“老头树”。林业科研人员从外地引进“太青杨”等耐碱树种,从水、土、肥多方面研究栽植方法,解决了盐碱地栽树的问题。现在全实验区已植树三百多万棵、灌木丛一百多万墩,开辟果园四千多亩、桑园四百多亩,各种树木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据科研资料计算,每棵树一年可吸收地下水几十吨,既降低地下水位,又改善当地气候。研究肥料的科研人员总结群众所说“牛瘦长癣,地瘦生碱,肥大吃碱”的经验,帮助社、队大力发展养猪,又从外地引进了田菁、苕子、草木樨等耐碱的绿肥品种,在当地试植成功,对于培肥地力和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都有明显的效果,今年全实验区可种植五万亩。结合改碱治土,实验区还对耕作制度作了一系列改革。
禹城县委通过总结改碱治土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农业科学实验的重大作用。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也更加自觉。县委每年从县级机关抽调一百多名干部,由县委负责同志率领开赴实验区,与科技人员、群众三结合钻研改碱治土的“门道”,及时把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去。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改碱实验仗越打越主动,全实验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治一片成一片,收益一片。据南北庄等六个土地盐碱严重的大队统计,九千九百亩耕地中原来能拿全苗的只有一千七百亩,占百分之十八,现在好地已增到七千亩,占百分之七十。三年来,全实验区粮食产量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七。去年战胜了先旱后涝的严重灾害,亩产达四百斤,向国家交售了三百六十万斤余粮,改变了每年吃国家统销粮的落后面貌。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