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新时期总任务讲座

实现工业现代化
姬堤
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是互相联系的。工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的任务,担负着为国家提供燃料、动力、原材料和资金积累的任务,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强大的工业基础,是推动四个现代化的物质力量。没有强大的工业,就不能为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大量的技术装备,也不可能为科学实验提供越来越精密复杂的现代化实验装置,必将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所以,加快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工业现代化,是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亟需完成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将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自动化,交通运输大量高速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大量采用新型材料和新能源,实现主要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实现工业现代化,不能离开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它是我们前进的“根据地”。那末,我国现有工业基础怎样?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怎样?工业现代化究竟怎么个“化”法呢?
新中国成立二十八年来,我国工业生产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有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相当技术水平的工业企业,每年为我国提供相当数量的轻重工业产品,为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和工业本身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装备。许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能够以自己生产的燃料和基本上以自己生产的原料、材料和越来越多的技术装备,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国内市场提供必要的日益增多的日用品,并且出口一部分工矿产品。工业布局逐步向纵深发展,在进一步发展沿海工业的同时,内地的工业基地也已初步建立。工业固定资产,超过了旧中国近百年来积累总额十多倍。我们实现了多次核爆炸,卫星上天,而且能够返回地面。
但是,比起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工业无论从生产规模上、技术水平上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工业生产建设十多年来发展缓慢,有的部门停滞不前,有的部门甚至出现了倒退,使本来已经缩短的差距又拉大了。目前,就生产规模来说,我国基础工业,如钢铁、煤炭等等,生产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核子、电子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以核子、电子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大革命的新时代。从五十年代起,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始把科技成果全面推广应用于民用工业,建立了许多新兴工业体系。经济生活的各个部门都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建立了很多新工业,如宇宙工业、航空工业、核工业、激光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电视、电讯工业等等。而我们国家,许多新兴工业部门,有的还在开始建立,有的还在试验阶段,与工业现代化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从技术水平来说,我国现有工业企业大体上处于连续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开始阶段,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还处在实验阶段。多数企业设备陈旧,体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劳动生产率低,燃料、原材料、动力消耗大,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综合利用更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大多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比如,能源有效利用率,还不及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
要把我国工业从现有的、还是比较落后的技术基础转移到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上来,也就是实现工业现代化,任务确实是十分艰巨的。但是,我们有毛主席的办社会主义工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已经积累起来的二十八年工业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有已经培养出来的一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人和科技队伍,还有一面走我国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大庆红旗,我们有信心在本世纪内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应从哪里“化”起?二十八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从“两源一通”“化”起。就是说,首先要从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相应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化”起。历史的经验和当前工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都说明,“两源一通”不现代化,整个工业现代化就“化”不快。我国煤炭、水力、有色金属的资源都居世界前列,石油资源很丰富,铁矿也很多。但是,“两源”天天要消耗,开发起来工作量很大,建设周期又比较长。而我们的勘探、开发、运输手段都还很不够现代化,尽管东西在地下埋着,就是拿不多、拿不快。不首先搞矿山,不搞好燃料、动力的现代化,光着眼于加工工业的现代化,那就会吃苦头的。你真想搞工业,真想高速度,真想现代化,那你就要真心实意地搞“两源一通”的现代化建设,把煤矿、油气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化学矿、建筑材料矿等等迅速搞上去,把电力搞上去,把相应的资源勘察、后备储量、矿山开发和运输能力搞上去。从工业现代化的方向来看,能源、电子计算机和新型材料都是带战略性的问题。要改变我国工业面貌,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在能源问题上,从长远来说,要为四个现代化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而不使能源问题成为四个现代化的阻碍。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是影响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包括人民生活在内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电子计算机工业。新型材料工业要特别重视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研究和生产,研制新型耐高温、耐压、耐磨的工程塑料。
要改变我国工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提高现代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现代化,新建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把这些大型项目建设起来,还是要靠现有企业提供材料和装备,提供干部和熟练工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挖掘生产潜力,极大地重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这是我们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础,是我们的“根据地”,是搞四个现代化的出发点。没有这个出发点,我们就迈不开大步,四个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引进国外新技术,可以减少我们从头摸索的时间。但是,引进新技术是为了自力更生,学习人家的长处,以便赶上和超过。
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必须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和工业管理水平,管理也要现代化。把现代工业的各行各业,把供、产、销各个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得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生产实现持续的、稳定的和高速度的发展,这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例如,应用运筹学等先进数学方法,对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实行民主集中的、科学的、严格的工业管理制度和办法,而不能用管理小生产的手工业管理方法来管理大工业生产。
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化工业生产是自动化的生产。它的特点是生产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各种经济问题的决定因素越来越错综复杂,对情况的反映和决定的作出越来越要求及时。这些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用电子计算机才能做到。例如,用电子计算机来调度铁路机车,可使铁路的通过能力大大提高,还可防止出现铁路堵塞和撞车等事故。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冶炼钢铁,也可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等。计划管理是现代工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解决原料、材料、动力、主机和辅机、设备和备品备件之间的平衡关系,解决人、财、物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计划管理,使供、产、销各个环节畅通无阻。这是实现持续稳定的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性,我们还要逐步地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上来。全国可以把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子计算机的网络联结起来,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现代工业中,新兴工业不断出现,新产品不断增加,生产的技术越来越高,生产设备也越来越专门化,这必然导致分工越来越细,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产品生产越来越复杂,跨行业、跨地区组织生产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由国家负责规划和组织协调生产的产品也日益增多。因此,按专业化组织企业生产和组织生产中的协作关系,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管理的突出的特点。大而全、小而全的万能厂不但造成浪费,而且阻碍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必须根据工业生产特点,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合理分工的原则,对现有企业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专业化程度;同时,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性质,按不同程度,由国家和地方、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各种性质的协作关系。
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我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我们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业现代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决不能走别的道路。我们要认真学习大庆经验,以大庆为榜样,走我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它的基本点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鞍钢宪法,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促进工业的高速度发展,促进工业现代化的实现。
我们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为加快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而奋斗。


第2版()
专栏:

要更快更好地解决人民穿衣问题
——纺织工业部部长钱之光答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问
最近,英明领袖华主席为纺织工业题词:“努力增产农业原料,大力发展化学纤维,高速度发展纺织工业,更快更好地解决人民穿衣问题。”
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会议期间,纺织工业部部长钱之光就如何执行华主席指示,加快纺织工业发展速度,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若干问题。
问:华主席在题词中指出,要“高速度发展纺织工业,更快更好地解决人民穿衣问题”,请谈谈纺织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
答:华主席的题词,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纺织工业在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和为国家积累资金等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高速度发展纺织工业,更快更好地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是广大纺织职工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千方百计把纺织工业搞上去。
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纺织工业是有成绩的。主要的成绩,是我国八亿人民的穿衣问题,比较低水平地解决了。棉纺织工业,生产能力比建国初期增长两倍多,毛纺设备增长两倍半,麻、丝纺织设备增长四至五倍。产量的增长更快,以一九七七年与一九四九年相比:纱增长六倍,布增长四倍,丝增长十四倍,呢绒增长十三倍,麻袋增长二十三倍。棉、毛、麻、丝、针织、印染等各行业的成套设备,以及化学纤维抽丝设备,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自力更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有了不同规模的纺织工业。二十几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一个行业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从原料到设备都能基本自给的纺织工业体系。
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还不适应国家建设和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纺织品,按人口分得量还很少。要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还必须作很大的努力。
为了加快纺织工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部署是:
第一,要在发展化学纤维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今后八年的建设规模,将远远超过以往二十八年的总和。
第二,要在发展棉纺织、印染工业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打一场大仗。首先是要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纳入计划,具体落实。同时,要建设一大批新厂。
第三,协助地方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作出发展毛、麻、丝纺织工业的规划。丝绸是我国的传统产品,必须花力气抓好。毛纺织和麻纺织,也要大发展。
第四,要立足于现有基础,通过挖潜、革新、改造,扩大纺织机械的制造能力,以更多更好的机器装备纺织工业。
从现在起,经过八年的努力,我国的纺织工业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按照人口平均的纺织品消费水平将要有较大的增长。实现了这个目标以后,再奋战三个五年计划,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纺织工业的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更好地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
问:纺织工业部门在落实华主席关于“努力增产农业原料,大力发展化学纤维”的指示方面,有些什么打算?
答:华主席的指示,指出了纺织工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要高速度发展纺织工业,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原料资源。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要解决纺织原料的问题,必须实行发展工业原料和发展农业原料同时并举的方针。今后八年、二十三年,要集中力量把化学纤维的生产、建设搞上去。计划到一九八五年,化学纤维在纺织原料中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现有化纤企业,要努力办好,尽快把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正在建设的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四川维尼纶厂和天津化纤厂等骨干企业,要抓紧施工,尽快建成投产。对于工程质量,要十分注意,精益求精。在此期间,国家还计划新建几个采用更先进的工艺设备的大的石油化纤厂。
抓好这些项目,对纺织工业的高速度发展,对实现纺织工业的现代化,关系很大。我们一定要依靠地方,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努力做好工作,把这些项目一个一个地攻下来。
化学纤维要大力发展,天然纤维也要狠抓。我国地大物博,发展天然纤维的门路十分广阔。棉花、羊毛、苎麻、亚麻、黄红麻、蚕茧、兔毛等等,不管植物的、动物的,只要适合纺织,都要充分利用,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纺织工业部门要把发展农业原料当作分内的事。在改良品种、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制定规划等方面,要主动关心,积极配合。协同地方和农业部门一起搞好调查研究,一起总结经验,切实有效地把农业原料促上去。
问:纺织工业部门在发展生产中,对于挖掘内部潜力是如何考虑的?
答:纺织工业经过二十八年的建设,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我们抓好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抓好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有很大潜力可挖。上海就搞得比较好。上海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一个老基地。他们坚持走挖潜、革新、改造的道路,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同时注意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组织好各行各业的生产,对企业生产实行科学管理。二十八年来,棉纺锭减少百分之二十左右,棉纱产量却增加了一点四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半,产值增长了五倍,给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职工人数占全国纺织工业的百分之十四,产值却占百分之二十四,上缴利润、税金占百分之三十一。现在拥有三十万棉纺锭以上的省、市有十七个,如果都象上海那样,纺织工业的发展就可以大大加快。再如,百元产值积累率,目前高的省、市是三十元左右,低的不到二十元。燃料、动力、原材料消耗等等,各地的差距也很大。这些都说明了,纺织工业在挖掘内部潜力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关键是要狠批“外因论”,扫除思想障碍。我们一定要把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作为加快纺织工业发展的立足点,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为此,一定要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要狠抓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做到科学研究走在生产建设的前面。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把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摆上议事日程。
问:纺织工业部门在学大庆运动中,准备怎样抓典型,树标兵?
答:纺织战线有二百八十万职工、四千多个企业,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很多的。这次纺织工业学大庆会议,将授予十八个企业和单位以“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企业标兵”的光荣称号,授予八十二个车间、科室和班组以“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两项合计共树立一百面红旗。同时,将授予二十八位同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一百六十六位同志“全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工作)者”的光荣称号。这次会议号召全国纺织系统学习常州市纺织工业局、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和郝建秀、杨富珍、赵梦桃、应忠发小组。纺织工业要高速度发展,就要有更多的先进典型,要有十个“常州”,一百个“嘉丰”,一千个郝建秀、杨富珍、赵梦桃、应忠发小组。这样,普及大庆式企业的步伐就能大大加快,纺织工业就能办得更加兴旺发达。
常州市纺织工业局,三万职工,十八万纱锭,是一个中型纺织基地。他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多年来生产持续跃进,八项经济技术指标样样过得硬。一九七二年以来,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质量,品种,盈利水平,都进入纺织战线先进行列。灯芯绒、卡其等产品,在国际国内享有信誉。一九七七年上缴的利润、税金,就可以新建一个半常州纺织行业。广大职工争分夺秒学大庆,全局四十个企业,已有十个企业,以及市纺织局,由江苏省委正式命名为大庆式单位。这个局在工业管理方面也创造了先进经验,他们按大类产品把前后工序的企业组织起来,开展“一条龙”大协作。推广常州的经验,在纺织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上海嘉丰棉纺织厂,是一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中型棉纺织厂,是多快好省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他们生产的棉布,外贸部门信得过,用户厂信得过,长期以来在国内外保持很高的信誉。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长期实践中,这个厂形成了一个好厂风,这就是著名的“嘉丰风格”:虚心好学,严细成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鼓实劲,干实事,不图虚名,不赶浪头,不做表面文章,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不愧是周总理亲自培育的一个先进厂。
青岛国棉六厂郝建秀小组,上海国棉一厂杨富珍小组,西北国棉一厂赵梦桃小组,上海纺织专件厂应忠发小组,都是经过二十几年考验的先进集体,长期以来在纺织工业战线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
纺织工业战线树立常州、嘉丰等先进典型,各地纺织工业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典型,特别是要抓住那些对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影响大、作用大的重点企业。
问:纺织工业部门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纺织品质量、品种问题,有些什么考虑?
答:这是纺织工业部门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纺织品的质量、花色品种,对提高人民衣着水平、繁荣城乡市场、发展对外贸易,都有重要的作用。纺织工业抓产品质量,概括起来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抓棉纱、棉布、呢绒、丝绸等各类纺织品的一等品率,化纤、蚕丝的正品率和品级。我们的目标是:一九七八年内,各种主要纺织品的质量一定要达到计划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要狠抓实物质量。纺织产品有些质量问题如缩水率、染色牢度等,很难用计划指标来要求,习惯上叫做“实物质量”。这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必须认真地抓。
三是要采用防缩、防皱等印染后整理方面的新技术。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棉布缩水率已经控制在百分之一、二;经过各种防缩、防皱等印染后整理的产品,有的国家已占百分之七十。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差距,要急起直追。
增加纺织品的花色品种,概括起来要做到四条:一是恢复群众喜爱的传统产品;二是创出更多的名牌产品和消费者、用户厂“信得过”的产品;三是随着化学纤维的大发展,增加各种化学纤维混纺交织的新产品;四是在纺织品的设计方面,迅速肃清“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流毒,繁荣创作,不断创新,使各种纺织品让群众一看就喜欢。我们相信,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市场供应的纺织品将会越来越绚丽多采。
杭州丝绸工业系统广泛开展技术大练兵,交流推广先进操作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新华社记者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