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养“虎”之风不可长
向光
“栽林养虎,虎大伤人”,是中国的一句俗话。不管你怎么发善心,喂养老虎,也改变不了它要吃人的本性。
然而,世界上却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曾经被自己养的老虎咬得遍体鳞伤,差一点丢了性命,可是他们并未吸取教训,伤愈不久,又喂养起老虎来了。
四十多年前,就曾经有人用贷款、武器、技术等等喂养过希特勒这只“老虎”。那时,军用飞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种武器,而德国的飞机发动机比较落后。英国的垄断资本家为了摆脱当时的经济困境,又想把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东方,不惜拿英国空军最新式的发动机卖给德国,使德国坐享其成。美国垄断资本家也替德国生产军用飞机。一九三五年德国二十八种型号的军用飞机中,就有十一种是使用英美提供的发动机。
在英美垄断资本的支助下,希特勒这只“老虎”长出了尖牙利爪,并且开始咬人了。一九四○年以后,法西斯德国凭借一时的空中优势,派出成百上千架飞机大举空袭英伦三岛,给英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的航空工业中心成了德国空军攻击的主要目标。
惨痛教训使不少人懂得了“养虎贻患”这个道理。可是,随着岁月流逝,这个教训又被某些人遗忘了。现在,一个野心更大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取代了希特勒,而那些过去被“虎”咬伤过的人又养起这只新的“老虎”来了。
苏联为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正在疯狂扩军备战。在“缓和”“合作”的烟幕下,它千方百计地攫取西方战略武器的尖端技术。美国某些人竟把苏联这种战略上的需要看作是生财之道,竭力予以迎合。近几年来,苏联利用美国提供的制造精密微型滚珠轴承设备,缩小了它在多弹头分导导弹方面与美国的差距;利用美国的宽机身喷气飞机技术,发展新的一代战略轰炸机和巨型运输机;利用英国为苏联涡轮鼓风式喷气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电子控制系统,发展“逆火式”战略轰炸机。苏联捞取的西方技术设备,已经成为它研制新式武器的一个重要条件。
西方舆论已经一再指出,向苏联提供贷款、机器、技术,是重犯二次大战前“对付希特勒时所犯的同样错误”。有人劝说美国企业家把国家利益“置于利润之上,把知识置于无知之上”。甚至还有人指出,这是“向敌人出售他打算用来绞死你的绳子”。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利润这玩意儿,象磁石吸铁一样吸引着西方的垄断资本家,使他们毫无顾忌地把精美的“食品”拿去喂养那只莫斯科的“老虎”。绥靖主义思潮使他们梦想在一个只有“竞争”与“合作”而没有战争的世界上,享受“和平”的无限乐趣。
然而,历史与现实都告诉人们,以养“虎”为乐者,必然为“虎”所伤。今天,这些养“虎”者对战争危险的警告置若罔闻,唯恐破坏了他们的好梦。但正是他们那种养“虎”之风,使“老虎”日益坐大,在助长着“老虎”行凶吃人,增加着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现在,苏联这只“老虎”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正在越来越加紧,那些爱好养“虎”的人,难道还不该好好想一想他们会得到什么后果吗?
方 成 插图(附图片)


第6版()
专栏:今古人物

罗马尼亚爱国作曲家波隆贝斯库
夏云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是罗马尼亚十九世纪杰出的爱国主义作曲家,罗马尼亚新国歌乐曲的作者。他的音乐创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被当作罗马尼亚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波隆贝斯库生活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他饱尝反动封建王朝的压迫,同时也受到风起云涌的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和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哺育。
波隆贝斯库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他在创作中采用简朴而又为群众所熟悉的罗马尼亚民族的音乐语言。他坚信只有求助于民间音乐才能活跃罗马尼亚的音乐创作。他是罗马尼亚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波隆贝斯库于一八五三年十月十四日出生在罗马尼亚摩尔多瓦的北布科维纳地区苏恰瓦的农村里。他的父亲、母亲都是音乐爱好者。他在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小提琴。中学期间,他经常和民间艺人在一起演奏民间乐曲,从民间艺人那里收集了大量的民歌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一八七三年,他从中学毕业后进入切尔纳乌茨神学院学习。
在他刚入学时,当地的反动统治者要为奥地利皇帝的命名日组织庆祝活动。以波隆贝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学生拒绝参加庆祝活动。由于他们的坚决抵制,迫使当局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斗争的生活使波隆贝斯库清楚地认识到文化活动在斗争中的作用,于是他积极参与创建大学生学生会,并被选为学生会主席。为了配合学生会的活动,这期间他创作了《高领燕尾服老爷》、《趁热打铁》等辛辣嘲讽反动贵族、资产阶级老爷的诗歌,和《贝尔切斯库之死》、《罗马尼亚祖国》等爱国主义音乐作品。
一八七七年至一八七八年,罗马尼亚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在学生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波隆贝斯库以音乐为武器号召人们起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以抗击土耳其侵略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如《普列文战斗》、《骑兵进行曲》等。由于从事爱国活动,波隆贝斯库后来被捕入狱。在公审会上,他英勇不屈,对反动当局的审判进行了义正词严的驳斥。
波隆贝斯库具有顽强的战斗精神,即使身入囹圄,依然坚持创作。他的《被俘者的慨叹》、《被压迫者的霍拉舞曲》等音乐作品,就是在狱中诞生的。
一八七九年十月波隆贝斯库前去维也纳进行深造。他在维也纳学习期间,生活极端贫困,经常是不食而眠,有时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衣物,以换取一块面包。由于贫困的折磨,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但是,他在维也纳的罗马尼亚留学生组织——“青年罗马尼亚协会”的支持下,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出版了《茶花圆舞曲》、《多瑙河的仙女》以及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罗马尼亚学生社会歌曲集》。
贫困和疾病迫使他中断了在维也纳的学习。回到罗马尼亚后,他在布拉索夫市的一所中学里任音乐教员。任教期间,仍坚持开展各种音乐文化活动,特别是音乐创作活动。这时他的创作已达到成熟时期。著名的轻歌剧《新月》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当时音乐界正努力建立罗马尼亚作曲家协会。波隆贝斯库认为,协会应为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而努力,要向民间音乐学习。
一八八二年十月,他去意大利就医,但因生活贫困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在结核病尚未治愈的情况下就被迫返回罗马尼亚。回到斯杜普卡村不久,于一八八三年六月六日,在贫病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波隆贝斯库的一生,是杰出的爱国音乐家的一生。为人民而创作,是他生活的崇高目的。正如他在一次成功的小提琴演奏之后说的:“我为全达吉亚人(罗马尼亚民族的祖先)演奏了。我死了也瞑目了”。
波隆贝斯库的名字在中国人民中间也并不陌生。他的不少作品如《三色旗》、《叙事曲》、《罗马尼亚狂想曲》等,是我国音乐听众所熟悉的。罗马尼亚艺术家来我国访问演出期间,曾不止一次地介绍过他的作品。我们相信,今后通过中罗两国之间的进一步文化交流,我们将更多地了解这位罗马尼亚杰出的爱国音乐家的作品。


第6版()
专栏:

金色的纤维
顾子欣
在访问孟加拉国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珍贵的礼物:用黄麻编制的精致的花环。现在一看到它,就会引起象金色黄麻一样缕缕不绝的美好回忆。
黄麻是孟加拉国的一个象征,在孟加拉国人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孟加拉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每年平均生产一百二十万吨,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黄麻和麻制品出口值占孟加拉国外汇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据文献记载,远在十六世纪初,孟加拉当地农民就已普遍种植黄麻。孟加拉国产的黄麻质地优良,纤维绵长柔韧而有光泽,看上去象金色的头发,故而有“金色的纤维”这一美称。
在孟加拉国访问的日子里,我们曾参观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阿达姆吉黄麻厂。这个厂坐落在首都达卡郊区,占地三百英亩,有职工二万五千多名。汽车驶近工厂时,先望见一条宽阔的河流,象腰带一样蜿蜒流过厂区。河面上碧波荡漾,白帆如织。陪同的孟加拉国朋友告诉我,黄麻原料就是通过这条河从农村运到厂里来,加工后的产品又是通过它运往吉大港,出口到世界各国的。由于工厂面积大,我们只参观了其中几个车间。主人兴奋地向我们介绍:这家黄麻厂是孟加拉国的骄傲。自从一九七二年国有化以来,生产不断上升,机械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工人和技术员们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目前工厂主要设备的零配件已能自己修理和制造。我们兴致勃勃地看了麻袋、麻布、船帆、船缆等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有一种新产品,是黄麻和尼龙混合织成的地毯,色泽鲜艳,经久耐用,据说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
工人们对中国人民的热烈情谊更使我们感到无比温暖。走进每个车间,工人们一看到是中国客人,便纷纷鼓掌欢呼:“孟中友谊津达巴德(万岁)!”在浏览这个厂展出的产品时,主人指着其中的一个麻袋,以崇敬的语气告诉我们:“这是周恩来总理一九五六年参观我厂时看过的产品,我们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一直保存到现在。”望着这个麻袋,我不禁热泪涌上了眼眶,仿佛看到了周总理当年在这里的英姿风采。我紧紧握着主人的手,不知用何言语来感激孟加拉国人民的一片深情。
据书籍记载:黄麻是椴树科植物,春天播种,很快长至四、五米高,开一种淡黄色的小花。黄麻的嫩枝和叶可当作青菜食用,长到三个月后就能收割了。若在开花时节走进黄麻地去,那景色是非常迷人的。
可惜我们访问孟加拉国时正当初春,未能欣赏这一风光,但却看到了麦熟的丰收景象。孟加拉地区由于过去长期种植黄麻的单一经济,年年缺粮,需要进口。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动员农民兴修水利,增产粮食,已见成效。看到眼前金澄澄的麦浪,又怎能不为孟加拉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兴呢!
离开孟加拉国已有两个多月了。但每当看见挂在墙上的黄麻花环时,我总感到,这金色的纤维正在吐着悠远的芳香和散发着无尽的情思。(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国际书窗

为侵略扩张造舆论
——评苏联长篇小说《岸》
林文
为了配合社会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而竭力制造“缓和”骗局,已成为当今苏联文学中的一个特点。获得一九七七年苏联国家奖金的小说《岸》,就属这类作品。
《岸》的作者是以写战争题材作品而深受苏联统治集团推崇的尤里·邦达列夫。他在五十年代就曾以其反对革命战争、宣扬和平主义的小说《最后的排炮》博得苏联文坛的吹捧。此后,他又写了借斯大林格勒战役来鼓吹“军事爱国主义”的小说《热的雪》,被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上吹嘘为苏联文学的“新成就”。他与另外两人合伙炮制的所谓“电影史诗”《解放》(一九七○年),曾在国内外喧嚣一时。
小说《岸》描写的是主人公尼基金两次在德国的生活片断。
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时,苏军炮兵排长尼基金中尉随炮队进驻柏林郊区的一个小镇。士兵们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每天不是玩牌、喝酒,就是谈女人、争风吃醋……。由于尼基金使德国房主的女儿埃玛免遭炮长的强奸,还放走了她的弟弟,于是这个十八岁的德国姑娘就委身于这个具有“俄罗斯人道主义”的“救命恩人”。可是,炮队五天后调走了。战争破坏了他们的“幸福”。
战后,尼基金成了作家。他的“描写非斯大林化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小说”引起了“西方的兴趣”,由此他就成了西方各种“国际讨论会”上的常客。
小说一开始,尼基金和他的好友、作家萨姆索诺夫去汉堡参加为期五天的所谓“欧洲各国作家圆桌会晤”,就战争与和平、欧洲安全、西德归宿、道德精神等问题进行“探索”和“争论”。尼基金发现,这次“会晤”的发起人赫伯特太太,就是当年的埃玛。久别重逢,使尼基金十分激动,往日的旧情涌上心头。于是尼基金领悟到一个“真理”:人们不应相互隔离、彼此怨恨和仇视,而应通过“缓和途径”,一起走向“永恒和平”的“阳光灿烂的彼岸”。
这部小说大谈“拯救人类”,以兜售苏联的“缓和途径”。作者通过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吃过苦头的、自称小丑的酒店老板,宣扬所谓“善良和觉醒”,“爱一切人吧……甚至敌人都要爱……”,宣扬世界上“没有民族差别,没有德国人和犹太人之分,也没有俄国人和美国人之分,大家都是兄弟,人人平等,我爱人人!”这样,才能摆脱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否则,人们就会变成“彼此吞噬的机器”,到那时,“谁还会生小孩?谁还会延续人种?”以此来肯定尼基金所兜售的“缓和途径”。
但小说的作者又特意安排了赫伯特太太的一段表白,说她不仅仍然“爱”尼基金,而且也“爱”俄国,希望那个俄国中尉“带着自己的大炮回到德国来”。这就拆穿了作者鼓吹的所谓“缓和”骗局,而赤裸裸地暴露了新沙皇企图霸占整个德国、通过战争来征服欧洲的侵略野心。
作者自称,他的小说要指向“现代”。而这部小说于一九七五年出笼时,正是勃列日涅夫集团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三十周年之机,无耻地把自己打扮成欧洲解放者和人类的救世主。近年来,苏联一面竭力兜售“欧安会”的“缓和”骗局,一面变本加厉地秣马厉兵,加紧对欧洲的军事威胁。人们不难看出,小说《岸》的“现代性”就在于,它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达到称霸全球的彼岸,为了大搞假缓和、真扩张而精心制造的反动舆论。


第6版()
专栏:世界风物

“沙漠之舟”
地处“非洲之角”的索马里民主共和国,气候炎热干燥,地多沙漠和干旱的大草原,大多数居民从事畜牧业或半农半牧。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需要,牧民们常常带着成群的骆驼和牛羊整年流动放牧。
骆驼在索马里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骆驼奶是牧民的主要食品之一,骆驼皮制成的凉鞋是索马里人最爱穿的鞋子,牧民们在迁移时也要靠骆驼运输。
在索马里看一个人财富多少,主要看他拥有骆驼的多少和好坏。在偏僻的内地,牧民们在彼此的交易中,往往以骆驼作为计算单位。男女青年缔结姻约时,双方亲属也以骆驼作为礼物相互赠送。
骆驼和牛羊是分开放牧的。男人放牧骆驼,妇女放牧牛羊。每当旱季,一家的主人及其兄弟子侄多随骆驼群在荒原上寻找牧场和水源。索马里人认为,这是对男性青年成长的一个最好锻炼和考验。而主人的妻子则带着孩子们守在水源附近的牧场上。
索马里人十分珍惜骆驼,一般不轻易骑用。骆驼耐饥耐渴,只要让它饱餐饱喝一顿,便可以几天不吃不喝。在牧民的长途旅行中,骆驼奶又是他们最理想的食物。因此,在气候酷热、干旱少水的索马里,驼骆被称为“沙漠之舟”。 (佐)


第6版()
专栏:世界风物

面包果
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生长着一种常绿的乔木面包果树。这种树高达一、二十米,叶子状如手掌,果实大的象排球,小的似柑桔,成熟时由浅绿色变为黄绿色。一棵面包果树上,可以结几百个果实。
这种面包果树,在斐济岛、汤加岛和所罗门群岛上到处可见。有的长在海边山坡,有的植于房前屋后。生长在山岗干旱地方的,一般每年可摘两次。在海滨潮湿处的则连续开花结果,每隔三、四个月可收获一次。
这种面包果含有大量淀粉,营养丰富。烤熟以后,吃起来很象面包,所以被称为面包果。(孔)


第6版()
专栏:外国谚语

外国谚语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
*要想造就高深学问,就得从字母学起(日本)。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朝鲜)。
*懒汉就是在井边也会渴死(朝鲜)。
*要想攀登高峰,定会找到道路(阿富汗)。
*不学习的人,象不长谷物的荒地(印度)。
*不要装饰你的衣服,而要丰富你的智慧(阿拉伯)。
*聪明来自见多识广(阿拉伯)。
*没有艰苦劳动,就没有科学创造(南斯拉夫)。
*知识好象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丹麦)。
*宁可花一天好好思考,不要用一周蛮干徒劳(芬兰)。
*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英国)。
*吹嘘自己学识的人,等于宣扬他的无知(英国)。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俄罗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