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沈钧儒《寥寥集》序言
宋庆龄
读《寥寥集》中收集的诗,使老一辈追忆往事,历历在目,使青年一代倍增对祖国、对革命的热爱。集中的史料正反映了沈老在世时从事革命的事迹,诗中的字句正表达了沈老对祖国、对人民、对朋友、对子女的情感。沈叔羊同志作为沈老的后代,把诗集重版来纪念他的诞生和逝世,这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一九七八年三月诗 五 首  沈钧儒
我所爱之国
一九三五年废历重九
日,杭州归车中作。时为
《新生》案件宣判之第五
日。一我欲入山兮虎豹多,我欲入海兮波涛深。呜呼嘻兮!我所爱之国兮,你到那里去了?我要去追寻。二国之为物兮,听之无声,扪之无形,不属于一人之身兮,而系于万民之心。呜呼嘻兮!我所爱之国兮,求此心于何从兮,我泪淋浪其难禁。
(注释)抗日战争前,国民党反动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取缔一切抗日救国运动和抗日书报。一九三五年,上海《新生》周刊刊登了易水写的《闲话皇帝》一文,日政府说是侮辱了日本天皇,南京反动政府遵令逮捕《新生》周刊主笔杜重远,即“新生案件”,沈钧儒以律师资格出庭为杜重远辩护。
与 石 居吾生尤好石,谓是取其坚。掇拾吾居满,安然伴石眠。至小莫能破,至刚塞天渊。深识无苟同,涉迹惭戋戋。
(注释)这首诗似为一九三九年所作。郭沫若先生曾写有《水龙吟》词一首,记沈钧儒之好石,载于《蜩螗集》。
经 年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晚,沫若先生欢宴亚子先生,适逢周恩来先生自西北飞来赶到参加,同饮甚欢。既逾二十日乘竹舆下神仙口,望见南山,忽忆其事。经年不放酒杯宽,雾压山城夜正寒。有客喜从天上至,感时惊向域中看。新阳共举葡萄醆,触角长惭獬豸冠。痛哭狂欢俱未足,河山杂遝试凭栏。献给生者和死者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血洒昆明市,心伤反战年。座谈讵有罪,飞祸竟从天。魑魅食人日,鸱枭毁室篇。防川终必溃,决胜在民权。
(注释)这首诗是为“一二一”昆明血案而作。十二月九日,重庆各界举行“昆明死难师生追悼大会”,沈钧儒代表救国会主祭。
除夕纵饮狂欢
一九四八年除夕,纵饮狂欢,既睡枕上得诗三句,不能续,翌晨写请沫若先生续成之。一串秧歌扭上楼,神灯枉为日皇留。光明自有擎天炬,照澈千秋与五洲。
时寓沈阳铁路宾馆,即前日本大和旅馆,入门处广厅有神社式之石灯一座,从餐厅走向楼梯,必须经过,诗中第二句故云。
〔编者附记〕:《寥寥集》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第6版()
专栏:

马尾巴、蜘蛛、眼泪及其他
宋振庭
写完题目,自己先笑了。因为这很象“论足球和馒头的关系”一类的相声。把这几样毫无关联的东西硬扯到一起,是因为这几个词汇,前几年确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有的还是冤案,应该予以昭雪;而眼泪又暴露了一些人的可笑、可鄙行为。
在江青自封“旗手”的时代,电影上有过一则“马尾巴的功能”的笑话。那时他们好象真的抓着了一个笑柄,拿起这块石头得意洋洋地向“臭老九”掷过去!看那个教畜牧学的教师多愚蠢,竟然要讲“马尾巴的功能”!有些观众也跟着糊里糊涂地笑。可是果戈里就曾让他的剧中人物向观众大叫过:“你笑什么?你笑的就是你自己!”人们在笑中,不是早就该存点戒心了吗?第一,这个故事有没有现实生活的根据?可信不可信?第二,教畜牧学的讲到“马”,到底可不可以讲讲马尾巴的功能?简单地介绍一下,算不算是一条罪状?如果你不信,就请你回答:蝌蚪是有尾巴的,为什么长大成蛤蟆时就没了?牛尾巴有什么作用?兔子尾巴为什么长不了?举凡生物还保存下来的器官,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有些动物的尾巴在跑起来时可以起“舵”的作用,最低也有轰走蚊蝇、牛虻的作用。如果毫无用处,拖着那么个累赘干什么?至于马尾巴,确实有它的“功能”。骑兵的马在冲锋时是一种形态,在小走、大跑或拐弯时,又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这就足以证明,马尾巴并不象江青的假发一样,仅仅是一种骗人的装饰,没有其他“功能”。为了区区此事,画马的徐悲鸿大师就曾花费大量心血,进行过观察和揣摩。但这些道理在“四人帮”横行时谁又敢讲?
再说蜘蛛。某医科大学一位老教授为研究蜘蛛也吃了大苦头!吉林省委前主要负责人及其同伙,就因此判定他是吃饱饭没事干的“反动权威”。但他们那里懂得此事与古生物学、地质学,找矿、找石油和防治病虫害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它会给人类造福呢!他们那里懂得,在反对细菌战时,指出美洲蜘蛛与亚洲蜘蛛的区别,对揭露美帝惨无人道的罪行起过大大的斗争作用,为国争过光呢!(这位教授不幸于前两天病逝,本文提到他,也含有我的悼念之意。)这些在“四人帮”横行时谁又敢讲?同那伙用花岗岩做脑袋的家伙,你是有理说不清的。
至于眼泪,大家知道:人的眼睛两侧都有个泪囊,里边装着一种液体(可能是腺体之一),遇到一定的刺激,它就会淌出来。古今中外,没淌过眼泪的人大概不会有的吧。但啥时候淌,淌的好不好,是不是火候,这功夫和修养却大有区别。给我这个启发的,就是当年曾经大肆嘲笑“马尾巴功能”,大肆辱骂“蜘蛛教授”的某些人。试看当日他们何等“革命”,何等得意,何等威风,又何等猖狂不可一世。可是“四人帮”一倒,他们就象扎了一针的皮球——瘪了。这时他们的泪囊仿佛也失禁,在大小会议上,常常淌出大量泪水来。其中愿意痛悔的人,当然也是有的,但有的就令人生疑。鲁迅先生就说过,他怀疑那些常以眼泪骗人的人,是否用了生姜或辣椒面。如现在有的人指天誓日地说,他和“四人帮”及其爪牙毫无关系,而且早就受他们“排斥打击”,说到这里眼泪就淌了出来,以此证明他的话是真的。可是说来也怪,有的这种越被“排斥打击”的人,官就越升的快而大,这是否和旧军阀说的“他妈的当连长,打四十军棍赏团长”一样?或此中另有诀窍?咱们不得而知。
读者也许要问:你写这篇杂文到底想说些啥?可直率地告诉同志们,我只是想说人们不要太天真。马克思就曾把“轻信”视为一条不能宽恕的过失。对“四人帮”及其爪牙们,不管他说啥,都得想想后再下判断,再表态,甚至笑不笑,也得存点戒心,小心上当!对有些人要从他长期的历史去认识他,注意他开头怎样,后来怎样,今后可能怎样。不能凭一时一事,一个表情,几滴廉价的眼泪就下结论。知人论世很难呀!许多同志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尤其在这些年。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宣言,而要看他的行动。一句名言说得好,一个重要的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一打有多少?这是句洋文:十二个!


第6版()
专栏:

永不磨灭的光辉
——介绍《纪念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
任边
向警予同志一九二八年五月一日在汉口壮烈牺牲,已整整五十周年了。然而,时间的流逝,并不曾磨灭烈士的光辉,她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上。
最近,在全国妇联的组织和帮助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念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一书。邓副主席为这本书所作的“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题词,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先烈的深情怀念;蔡畅同志和其他同志的回忆录,真实生动地记叙了烈士战斗的一生。书中收了烈士遗著十八篇,遗照及其他照片七幅。
向警予同志在青年时期就跟随毛主席干革命。她是对毛主席认识最早、深为敬佩的革命先辈之一。她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敏锐地认识了毛主席的卓越才能,将他看作无产阶级的领路人。
她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她曾写信给毛主席说,“此后驾飞艇以追之,犹恐不及”。
她无限忠于党的革命事业,舍生忘死地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在法国,她积极地参加了周恩来同志领导的各种革命活动。在武汉进行秘密工作的艰难日子里,她不顾个人的安危,废寝忘食,日夜深入工人和学生群众,组织他们不屈不挠地与敌人斗争。当时,白色恐怖极其严重,周围同志都为她的安全担心,劝她转移到别的地区去工作。她坚定地说:“不,斗争越是困难,越是残酷,越需要我留在这里。我们革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我决心贡献自己的一切。”
向警予同志的遗著,鲜明地反映了她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她对妇女运动的议论,精辟而又尖锐,切中时弊;她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应持的方针,阐释得简明深刻;她给侄子的信,真挚的感情,象清泉流水一样明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对教育问题的见地,她说:“学校的好,全在于职教员得人与课程的完备。”指出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得当的方法。认为,“欲定吾人读书的目标,首宜认清时代,次宜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再次,宜认清今日社会急切的需要”。她告诫青年们,“学问事业,原不是教师们能给予我的,根本还在自己的努力。但是仅止空空洞洞的努力,仍旧得不到结果的。”她五十四年前的这些见解,今天读来,还是这样亲切和令人信服啊!


第6版()
专栏:

重跳《孔雀舞》的时候
中国歌舞团演员 资华筠
《孔雀舞》原是傣族人民作为吉祥的象征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一九五六年由我团加工创作的。它饱含着作者对新中国幸福生活的热爱,把傣族人民心灵深处的美好向往,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再现出来。
多年来,《孔雀舞》作为吉祥的象征,带着人民美好的祝愿到处飞翔——飞到过福建前线,飞到过沸腾的钢城,飞到过祖国的边疆,飞越了五洲四海,也飞进了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我们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汇报《孔雀舞》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敬爱的周总理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孔雀舞》的亲切教诲犹在耳边回响;国内外广大观众对于《孔雀舞》的欢迎依然记忆犹新……
但是在“四人帮”“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统治下,《孔雀舞》被打成了“毒草”。“四人帮”不只摧残作品,还打击、迫害广大文艺工作者。我们这些明明是新中国培养的舞蹈演员,不少人却背上了“黑”(“黑线人物”)、“毒”(“毒瓜”、“毒瘤”)、旧(“复旧派”)等种种罪名,被剥夺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权利。
《孔雀舞》虽然是我团的保留节目,但由于十几年不演了,这次恢复起来,困难不少。参加排练的演员,除少数几个老演员外,大部分是去年舞蹈学校分配来的新演员。她们不要说学过《孔雀舞》,就是见也没见过啊!但是由于大家一致认识到恢复《孔雀舞》是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具体批判,是向“四人帮”的有力进击,热情都很高。当我再次跳起《孔雀舞》的时候,真是心潮翻滚,思绪万端。
我想起了有一次招待国宾的晚会上,演出《孔雀舞》后,周总理问我:“今天是不是换了演员?不够整齐呀!”当我回答是换了个别演员后,周总理风趣地笑着说:“我可以当你们的导演了吧?”现在,我们的《孔雀舞》距离周总理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们一定要遵照周总理的教诲,严格排练,精益求精。
我又想起一九六四年,我从海岛体验生活回来,见到周总理,他老人家问我:“为什么剪了头发?都有点认不出了。”当我说明:刚从海岛回来,想搞一个女民兵的舞蹈时,周总理十分高兴地说:“好嘛!应该多搞一些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新节目,不能光跳一个《孔雀舞》……。”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恢复几个保留节目,应该按照周总理的要求,正确地总结这些年来在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地为人民创造出更新、更好的节目来,繁荣我们社会主义的百花园地。
当我们再次跳起《孔雀舞》的时候,我在想:让我们把这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献给党,献给人民吧!我们伟大祖国的前程,一定会象孔雀开屏那样的绚丽多彩、灿烂辉煌!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读《刑场上的婚礼》编辑同志:
周文雍、陈铁军二位烈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两位先烈在斗争中凝结成的真挚的爱,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爱情,是无产阶级子孙万代的楷模。今天,他们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操,成为广大青年人奋力汲取的精神佳品;他们值得赞美和歌颂的英雄壮举,如拨云雾,使多少迷惘的眼睛,重又闪光;又使多年来梦寐寻解的问题,找到新的答案。
正面的事物不颂扬,就不能启发人、教育人。在“四害”横行的那几年,有些年轻人苦于找不到关于爱情的正确答案,就出现个别青年看了《红楼梦》以后,行动坐卧,无不以林黛玉为一面镜子。她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贾宝玉”,而现在又上哪里去觅得他!这个问题,难道不发人深醒?
不树正面的楷模,就难以诱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些青年以金钱、时新服装为最高要求。这种恋爱,爱的分明是物而不是人。而作为“热恋者”,一旦追恋的东西不与之“热烈拥抱”,便会“忍痛割爱”的。还有这么种人,一旦“所爱者”要到艰苦的地方去,他非但不鼓励相助,反而“释手不爱”了。象这类没有共同理想和高尚情操的所谓“恋爱”,竟是不乏其例的。
我们的文艺作品应当大力歌颂战士的爱情,但同时,对那种侵袭人们头脑的资产阶级恋爱观,能否也给以热情的诊治呢?
天津市蓟玉煤矿建井二班
青年工人 刘铁忠编辑同志:
你报四月二日《战地》副刊发表的《刑场上的婚礼》这篇文章,我一口气读了三、四遍。两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对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一个奇闻,它深深撼动了我的心,我激动得流了泪。说实在的,这篇文章不长,给人的印象却是永生难忘的。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圣洁、美好的字眼。年轻人喜欢谈论爱情,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战士的爱情?什么才是爱情圣洁、美好的实质?一些年轻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这是由于万恶的“四人帮”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扼杀文艺园地的革命爱情之花所造成的。
打倒“四人帮”,文艺得解放。《刑场上的婚礼》使我们认识到革命战士爱情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如何处理爱情和革命的关系,这就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革命故,二者皆可抛”。
我们热切地希望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出来的爱情之花在阳光灿烂的文艺园地里争相开放,以帮助我们年轻的一代正确地理解爱情的含义,正确地对待爱情,在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东风铸造厂
刘炳增


第6版()
专栏:
我叫青天来接船(外一首)
唐大同船出高峡放眼看,烟波浩淼路漫漫,天接浪,浪击天,天象江,江似天,远方船从云中来,白云上面滚波澜……想那天上的河更长,想那天上的江更宽,水茫茫,雾漫漫,来来往往多大船!繁星万颗是——灯标盏盏水上燃;星座之中有——货物云集等驳船。云中新城镇,烟囱喷白烟,白帆乘风去,化作云千片;汽轮飞驰如流星,银河千里亮闪闪……走!目标正前方,路远舵不偏,江大才好驾飞船,大浪送我上青天!呀!前方又有一条线,到了天边还有天!拉响汽笛放声喊,我叫青天来接船!青天不语,却原来,天堂在人间!
大江月明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月亮,月亮,十五掉进大江;在浪里浮游,在水上荡漾……披一身天上的月光,踏一江水中的月光。月亮,月亮,跟着船舶夜航;月光追着船舶,船舶赶着月光,看月亮照我海员夜战大江!探照灯在船头转动,放射着万丈光芒,羞得那轮明月,钻进云里躲藏。毛泽东思想的火焰,点燃了所有的灯光;月亮,月亮,就在我们船上。祖国有多少船舶,看多少灯在发光。大江,大江,比银河更明亮。千轮明月西去,万轮明月东航,我们祖国的大江,走着千万轮月亮。


第6版()
专栏:

太湖渔帆〔木刻〕   莫 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