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马来西亚报纸揭露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扩张
第三世界反霸斗争势不可挡
日本进步报纸谴责苏联妄图控制日本的霸权主义野心
新华社北京四月三日电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四月一日发表社论,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扩张,并且指出,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对苏联展开的越来越坚决的斗争,有力地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洪流,是不可阻挡的。
社论说:“第三世界同苏美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两个超级大国不仅以欧洲为争夺重点,而且竭力向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进行扩张。”
社论指出,“苏联在第三世界的行径,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第三世界国家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苏联却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大搞颠覆活动。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需要武器来反帝反殖,加强防御能力,苏联却大做军火生意,乘机渗进军事势力,发号施令,称王称霸。简言之,苏联对第三世界是无孔不入的。”
社论说,苏联自称为第三世界的“天然盟友”,大喊提供“无私援助”。但是伪善画皮,并不能掩盖本来面目。所谓“无私援助”,其目的是要别人俯首听命,任它摆布。所谓“天然盟友”,就是要通过充满美丽言词的条约,把一个个第三世界国家纳入它的势力范围。
社论说,“正因为这样,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对苏联展开了越来越坚决的斗争,有的斩断了苏联颠覆渗透的魔爪,有的宣布废除与苏联的条约,有的赶走了苏联的军事人员,撤销它的军事基地。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洪流是不可阻挡的。”
新华社东京四月三日电 日本工人党中央机关报《工农战报》最近发表文章指出,“苏日睦邻合作条约”草案“暴露了勃列日涅夫集团妄图把日本纳入它的控制之下的霸权主义野心。”文章说,苏联不久前单方面公布的“苏日睦邻合作条约”草案“是一个目的在于瓦解日美安全保障体系,由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来取代美帝国主义,并把日本置于它的军事从属之下的军事同盟条约。”
文章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企图把事实上的军事同盟条约强加给日本的阴谋,并不仅仅限于在外交舞台上施加压力。我们必须看到,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正在加强它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扩大战争准备,并以此为后盾加大了对日本的军事压力。”
文章最后说:“我们谴责和坚决反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全世界和亚洲地区争夺霸权,侵犯别国的主权和独立,并把别国捆在它们进行侵略战争的战车上,增大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尤其谴责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日本的蛮横的压迫、威吓和干涉,并同它进行斗争”。


第6版()
专栏:

谁在加剧北欧紧张局势?
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联塔斯社三月六日怒气冲冲地跳出来,大骂瑞典政府“加剧北欧的紧张局势”。
面对塔斯社的盛怒,人们不禁发问: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目前仍然是一个中立的小国,只拥有有限的武装力量,它怎么突然在北欧“加剧”起“紧张局势”来了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瑞典外交大臣瑟德尔最近在对《瑞典日报》发表谈话时指出,从去年以来,一直有六艘配备有中程导弹的苏联潜艇常驻波罗的海,这些导弹明显地是指向欧洲的。接着,瑞典政府就苏联核导弹潜艇进驻波罗的海严重威胁瑞典安全一事,向苏联政府提出了抗议。
瑞典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维护本国的安全,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威胁,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这一下子却触犯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尊严”。塔斯社急忙抛出评论员文章对瑞典进行威胁,说瑞典方面的行动不利于“瑞苏关系的发展”,不利于“北欧的缓和”,乃至声言瑞典的抗议是“加剧(北欧的)紧张局势”。
塔斯社这种反咬一口的作法是它的一种惯伎。谁敢于揭露苏联加紧扩军备战、威胁中小国家安全的真相,塔斯社就总是破口大骂,竭力想堵住人家的嘴。然而,塔斯社的暴跳如雷表明瑞典的抗议击中了苏联的痛处,暴露了勃列日涅夫集团的伪善面目和霸道嘴脸。
多年来,苏联一直起劲地宣传要把波罗的海变成“和平之海”,要使北欧成为“无核区”。但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苏联说的是一套,作的是另一套,在“和平”、“友好”的口号背后闪烁着刀光和剑影。
勃列日涅夫集团为什么要把核导弹潜艇部署在波罗的海呢?瑞典人认为,这是苏联为了推行扩张政策而作出的具有战略性质的安排。在政治上,它企图炫耀武力,推行“炮舰外交”,向北欧国家施加压力,迫使这些国家在许多同苏联有争议的问题上让步,以至屈服;在军事上,苏联的这些核潜艇明显地负有战略任务。这些潜艇所装备的射程一千二百公里的核导弹,可以打击英国、法国、西德、比利时、荷兰以及北欧各国,是对苏联矛头指向西欧、北欧的陆基导弹的一种补充。这些针对别国的真枪实弹难道不是对北欧和平的真正威胁吗?
自从苏联把波罗的海作为它争夺海上霸权的出击要道以来,这一地区就没有得到过安宁。苏联的军舰和间谍船经常在这里横冲直撞,苏联的飞机闯入人家的领空,北欧国家感受到的是日益增长的威胁,哪里有什么和平和安全可言!瑞典《每日新闻》说的好,“核导弹潜艇并不是和平的象征”。丹麦《日德兰邮报》指出,由于苏联核导弹潜艇进驻,苏联鼓吹的“‘和平之海’现在成了苏联的一个核基地”。
至于所谓北欧“无核区”,这也是苏联的一个花招。事实很清楚,苏联是想用“无核区”的圈套来约束别人,而自己却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核导弹潜艇开进波罗的海,并且常驻下去。人们更加看清了,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扩军备战行径正是这一地区不安宁的根源。


第6版()
专栏:

提防克格勃 维护国家安全
许多国家报纸谴责苏联克格勃的间谍活动
据新华社德黑兰电 伊朗《复兴报》不久前就苏联近几个月来在伊朗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间谍活动被揭露发表评论说:“‘缓和’一词只不过是骗人的词汇”。
评论强调指出:“那些过份地迷恋‘缓和’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了防御和安全措施的人们只是在欺骗自己。”
评论最后说,不少政界人士从不断揭露的苏联间谍事件中认识到,应当更加提高警惕性。
据新华社巴拿马城电《巴拿马明星报》不久前以《苏联间谍》为题发表评论,谴责苏联对其它国家不断进行间谍活动。
评论指出,“对苏联来说,它的外交官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为其政府进行欺骗,而且还为其进行间谍活动。”这家报纸说,“就在不久以前,加拿大证实,苏联驻那里的外交使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间谍巢穴,所以决定把它近一半的人员驱逐出境。”
据新华社乔治敦电巴巴多斯《新闻鼓动报》最近发表题为《加勒比应该提防俄国闯进来》的文章,揭露苏联的扩张活动。
文章说:“我们切莫心安理得,忽视克格勃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俄国的帝国主义的和压迫的政策时所使用的手段。”文章指出,切不可忘记,苏联大使馆人员配备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克格勃的间谍,而苏联的贸易代表也常由间谍充任。
文章在谈到“克格勃官员尼古拉·别洛乌斯在煽动并参与街道暴乱活动后被驱逐出阿根廷”这一事实时指出:“上述情况对加勒比人民应当是一个及时的警告”,因为苏联海外力量已大大增加。
据新华社马德里电西班牙《改革十六》周刊最近发表文章,揭露苏联克格勃在各种形式掩盖下在西班牙进行间谍活动。
文章说,一九七七年三月,西班牙拒绝苏联在马德里建立一个拥有二百名外交人员的大使馆,因为看出了苏联想“利用外交官地位进行间谍渗透的企图”。
文章说,最引人注目的是斯维斯尼科夫事件。古·斯维斯尼科夫去年七月四日在阿兰胡埃斯被捕,当时他的皮包里装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秘密文件。
文章指出,在工业方面从事间谍活动的尤里·彼沃瓦罗夫在被驱逐出境前几个月曾同一些从苏联回国的西班牙人接触。
文章还指出:“克格勃不仅在苏联跨国公司的职员中招募特务,而且还在外交人员中物色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电 据瑞典报纸报道,瑞典军方和外交部三月十一日都证实了英国报纸《泰晤士报》的一则消息: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利用开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长途运输卡车进行间谍活动。
这些卡车都安装着进行间谍活动的电子装备,它们定期从苏联出发,穿越芬兰、瑞典和丹麦,然后轮渡到东德。它们在停车场、军事设施附近和进行军事演习的地区临时停留,进行侦察活动。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三月三十日电 据荷兰《电讯报》三十日报道,荷兰政府已把三名苏联间谍驱逐出荷兰。这三个人是:苏联驻阿姆斯特丹商务代表处成员谢尔瓦维耶夫、苏联国际旅行社驻荷兰办事处主任洛普霍夫和一个居住在荷兰的苏联人波列舒克。
《电讯报》说,这三个苏联人搜集计算机和电子方面的机密情报,而这方面的技术对现代化的武器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编后
苏联间谍事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克格勃的黑色活动遍及约九十个国家。他们以外交官、贸易使团、“顾问”、“专家”、“海员”、“记者”等等的名义,利用飞机、卫星、船只、运输卡车和各种仪器,收集情报,捣乱破坏。随着苏联对外侵略扩张的加紧,克格勃的渗透网也不断扩大,其足迹所至,严重威胁各国安全。事实说明,克格勃已经成为苏联推行反革命全球战略、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苏联口口声声吹嘘他们“尊重别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热衷缓和”、“促进国际安全”,这些统统都是鬼话。世界舆论和各国有识之士从不断揭露的苏修间谍事件中,日益看清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口蜜腹剑的真面目。


第6版()
专栏:

瑞典外交大臣发表外交政策声明
反对超级大国卷入北欧和非洲之角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电 瑞典外交大臣卡琳·瑟德尔三月十五日在议会进行外交政策辩论时宣读了瑞典政府的外交政策声明。声明要求超级大国对卷入北欧地区采取克制态度,表示反对苏联和古巴卷入非洲之角的冲突,并谴责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和史密斯白人政权对毗邻国家的军事行动。
声明说:瑞典“外交政策的基础是瑞典的坚定的中立政策”;“瑞典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保持北欧地区的稳定……,即所谓‘北部地区的平衡’”,“保持这一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遵循我们的中立政策的意志和能力”,“另一个先决条件是大国对它们在北欧地区的存在和卷入采取克制的态度”。
声明在谈到非洲之角的形势时说:“我们愈来愈关切地注视着非洲之角(局势)的发展。我们反对苏联和古巴卷入这一冲突。”


第6版()
专栏:

美国飞机制造和炼铜工人坚持罢工
葡、芬、英工人教师技术人员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新华社北京三月三十一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八千名工人的罢工斗争到三月三十一日已经坚持了七十八天。
这次罢工是在资方拒绝了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和保障就业的要求后于一月十三日爆发的。
安那康达铜公司二千五百名工人去年十月一日开始的罢工斗争到三月三十一日已经坚持了六个月。参加罢工的有这家公司设在洛杉矶、底特律、布法罗、沃特伯里、安索尼亚、基诺沙等地六个工厂的炼铜工人。
据报道,印第安那州东芝加哥布劳—诺克斯工厂的二千三百多名坦克制造工人,于二月一日到二月十二日也举行了罢工斗争。
新华社北京电 里斯本消息:葡萄牙三十万名政府雇员和市政工人以及十万名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师三月十日举行二十四小时的全国性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
据报道,这是葡萄牙这些行业的职工自一九七四年以来第一次举行全国性大罢工。参加罢工的教师还在里斯本和波尔图举行了游行。
新华社赫尔辛基电 两日来,芬兰一些城市和地区的工人展开罢工斗争,要求增加工资和保障生活条件。
据报道,芬兰图尔库市一万七千名工人三月一日下午举行罢工,要求政府和资方补偿由于芬兰马克最近贬值给工人和靠养老金生活的人造成的损失。参加这次罢工的有造船、建筑、食品和服装等行业的工人。
同一天下午,坦佩雷瓦尔梅特飞机制造厂和其它一些工厂的工人也举行了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确保工人的生活条件。
新华社伦敦三月二十九日电 伦敦《泰晤士报》的大约一百名技术人员因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使这家报纸已经三天没有出版。
受到这一罢工影响的还有由这家报纸代印的另一家全国性日报《卫报》伦敦版以及星期日出版的《星期日泰晤士报》。(附图片)
英国一万多名工人、雇员、教师等在伦敦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失业。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工业生产下降 物价急剧上涨 外贸逆差扩大
美国经济开年不利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九日电 一九七八年初以来,美国工业生产就大幅度下降,物价急剧上涨,对外贸易继续出现逆差。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些都是预示今年美国经济形势仍然不妙的“令人担忧的信号”。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九七四至七五年的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之后,回升仍是缓慢无力。今年一月份,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零点八,到二月份,工业生产虽又上升了百分之零点五,但情况表明整个工业生产难以保持继续回升的势头。
当前,作为美国工业三大支柱的钢铁、建筑和汽车业生产都不景气。美国一九七七年的粗钢产量仍比一九七三年低一千多万吨,由于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竞争力强的钢铁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今年钢铁生产的增长将受影响;建筑业减产的情况尤为严重,今年一月份开工建造的私人住房数比去年十二月份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九,大多数专家估计,住房建造的开工率还将继续下降;三大汽车公司今年一月份的汽车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三点零五,二月份又减少百分之一点六。
美国企业界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在扩大投资上顾虑重重。据报道,美国去年固定资本投资实际上只增长百分之八,仍低于一九七四年的水平。今年企业新厂房和设备投资实际上只能增长百分之四点五,低于美国政府所需要的刺激经济增长的百分之七的幅度。
美国政府刺激经济回升的惯用办法是扩大政府开支,从而导致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债台越筑越高。据统计,从一九七四——一九七九的六个财政年度的赤字达二千八百多亿美元,大大超过从一九五○——一九七三的二十四个财政年度的赤字总和。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月三十日一期公布的数字,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到今年年底则将猛增到八千亿美元。
这种情况给通货膨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一九七五年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六到六点五之间。今年一月份的批发物价上涨百分之零点六,二月份上涨百分之一点一,折合年率为百分之十三点二,这是三年多以来批发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个月份。一月份的消费物价上涨百分之零点八,也是近一年来消费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个月份。
美国一九七七年对外贸易逆差达二百六十六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外贸逆差最大的一年。今年一月份的对外贸易又出现二十四亿美元的逆差,对外贸易不断出现逆差、大批美元流向国外,致使美元汇价在西方外汇市场上持续下跌。据合众国际社三月一日报道,从一九七一年到今年三月一日,美元同西德马克的比价已从一比三点五五下降到一比一点九九;同瑞士法郎的比价从一比四点三○下降到一比一点七七;同日元的比价从一比三百六十下降到一比二百三十八。另据合众国际社三月二十七日报道,到三月二十七日,美元同日元的比价已进一步下降到一比二百二十六点一,跌到了新的历史最低点。美国联邦储备局长米勒三月九日说,美元最近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急速贬值,“这不仅造成压力,使国内物价上涨,而且还有使这里和国外的商业信心受到侵蚀的威胁。”
美国官方、企业界和经济学家们普遍对今年美国经济前景表示忧虑。


第6版()
专栏:

日元再次升值
突破一美元兑换二百二十日元大关
新华社东京四月三日电 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继续升值,四月三日突破了一美元兑换二百二十日元的大关,达到一美元兑换二百一十八点二日元。这样,日元汇率比去年底升值百分之十,比一九七一年史密森协定规定的汇率升值百分之四十一点一。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三月二十四日,日元汇率突破一美元兑换二百三十日元大关以后,仅十天时间就升值十日元以上。这样急剧的升值,进一步增加了日本产业界的不安。日本政府也因找不到扭转日元升值的办法而陷于苦境。
据日本报纸报道,今天福田首相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回答公明党议员的质询时说:“问题的本质是美国的贸易收支大幅度赤字,美国的通货膨胀趋势在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