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国际随笔

中子·疯子·骗子
司马达
一颗尚未出世的炸弹发生无形爆炸,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引起了一场风波。
四月七日,美国总统卡特宣布推迟生产中子弹的决定。他表示,以后是不是生产这种战术核武器,将取决于苏联在欧洲部署武器和兵力的“克制”程度。考虑到卡特早在去年七月就已要求美国国会授权生产中子弹的事实,西方舆论认为,美国的这个新决定,无疑是对苏联的一个明显让步。
可是,这种让步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它反而引起了苏联的强烈反应,招来了莫斯科宣传炸弹的一顿狂轰滥炸。“不体面的把戏”,“企图玩弄手段”,“把中子弹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对苏联实行讹诈和施加压力”,要给“中子弹鼓吹者的挑战以应有的反击”。……这一连串的揶揄、嘲讽和咒骂,就是克里姆林宫给白宫的回答。
苏美两家的核谈判,本来就是一种假戏真做的骗局,一场讨价还价的交易。问题只是,究竟谁装得逼真,谁玩得高明;是双方有来有往的等价交换呢,还是一方只进不出的赚钱生意?
塔斯社说:美国“不应该捞取某种单方面的优势”。难道苏联反对中子弹不是想捞取“单方面”优势,而是出于互惠的主张吗?
现在,两个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军事对峙中,苏联和华沙条约集团的常规武器和兵力占了上风。光是坦克,它就比北大西洋集团多两三倍。西方军界人士估计,如果苏联对西欧发动攻势,用大量坦克实行集团滚进,“很可能在几天内就攻到大西洋海岸”。除此之外,苏联最新部署的SS—20机动导弹,还对准着西欧的许多城市。它的威力要比中子弹大二千倍。英国《泰晤士报》说,中子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备苏联“用装甲部队发动集中进攻而设计的”。如果说陈兵中欧的苏联坦克群是进攻之矛,中子弹就是要用强辐射建立起来的一道盾牌。苏联只许自己有矛,不准别人有盾,是因为它怕美国和西欧用这种武器来抵消它在坦克、大炮和兵力方面的明显优势。
在苏美两国的争夺中,莫斯科是从来不作亏本买卖的。他们不赚你一笔,就觉得亏了,还谈得上什么“克制”?难怪美国参议员伯德说:要是认为苏联会对美国不搞中子弹生产的“单方面”行动“作出同样反应”,“这是天真的想法”。
塔斯社还说:中子弹是“野蛮武器”,中子狂者象“精神病院的疯子”,必须“反对用中子弹杀人”。好一个道学先生,多么慈悲为怀!
可是,要讲杀人的话,氢弹、原子弹、中子弹都是核武器,有什么人道或野蛮之分?要是真讲人道,它们全应当禁止和销毁。如果说美国那个未出世的中子弹杀人留物是野蛮的,那末苏联手里的导弹、核弹扔出去,炸得人物俱毁,倒反而会人道一些?中子弹的当量只有千吨烈性炸药,在八百米方圆内致人死命,而苏联SS—20导弹的几个分导弹头,每个爆炸力达一百万吨,爆炸范围达到几百公里。两者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杀起人来究竟那个多,那个凶?一旦苏联开动战争机器,这种导弹向西欧飞去,什么巴黎的铁塔、伦敦的教堂、佛罗伦萨的名画和慕尼黑的古堡,全都化为灰烬,西欧势必变成一片火海。到那时候,莫斯科的圣徒们是不是再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去拯救西欧幸存者的灵魂?苏联的这种哄骗术,有谁会相信!
从这场颇为热闹的中子弹之争中,人们看到的,恐怕不是什么“精神病院的疯子”,而是克里姆林宫里的骗子吧!


第6版()
专栏:

日内瓦漫步
王纬
当飞机在日内瓦徐徐着陆的时候,蓝色的莱蒙湖象一面镶着绿色花边的明镜,映入人们的眼帘。湖右岸,百多米高的喷泉象一支银柱直射天际;湖岸的绿荫掩映着一幢幢具有瑞士风格的小楼,……这一切,给人以一种恬静和特殊的美感。
无论春天或夏天,当微风轻拂湖面,夕阳余晖抹上汝拉山峦时,以勃朗峰桥为中心,往东直到玫瑰公园,往西到珍珠公园,游人如织。芳草鲜花,湖光山色,各式各样的游艇,顾客满坐的露天咖啡店,以及穿着形形色色服装的各种肤色的人们和各种各样语言的谈笑声,使你强烈地感到,日内瓦,确是名不虚传的国际城市。
在勃朗峰桥附近有一座小小的卢梭岛,岛上有执笔沉思的卢梭铜像;在日内瓦大学校园里的“改革者墙”上,刻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和他的信徒的浮雕像。……这些使人想见,日内瓦曾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个中心。那矗立在莱蒙湖不远处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厦和附近许多国际组织的建筑群则告诉人们,日内瓦是个国际会议的场所。横跨在罗纳河上岛桥的“岛堡”,被称为日内瓦的“巴士底狱”,这里曾囚禁过日内瓦的爱国者菲贝尔·贝尔特利埃。它告诉你,日内瓦人民为反对外国统治者,进行过英勇的斗争。而日内瓦高楼大厦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组成的各种钟表商标则说明,日内瓦是瑞士钟表工业的发源地。日内瓦只有三十多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国人,但它却是一座多彩多姿的城市。
到日内瓦的人一般都要游历一下“万国宫”,那是二次大战前的“国联”大厦,今天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人们又称它为联合国欧洲总部。包括阿里安纳公园在内,面积达二十五公顷。大厦会议厅前广场上,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铜球,刻有代表十二宫的雕刻,铜球旋转的角度和地球一样。由于联合国会员国的增加和频繁的国际会议,一九七三年又建成新楼,建筑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米。
日内瓦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据说,在日内瓦的各种国际组织及其代表机构达二百多个。根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多达五、六千个会议日。就是说,平均每天有十多个国际会议同时在日内瓦开会。会议最多时,有四、五千个代表和职员在“万国宫”工作。二次大战后,日内瓦举行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在这里召开的各种会议上发出正义的呼声。“国联”的时代,由少数西方大国主宰一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外交家、会议代表、达官贵人、王室成员、资本家、游客……斥充这个城市。因此,日内瓦又是一座挥金如土的城市。据说,日内瓦的生活费是欧洲最昂贵的。
世界上许多名人、作家在日内瓦居住过或游历过: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斯汤达尔、海涅、李斯特、托尔斯泰、狄更斯……但是特别令我们难忘的,是列宁在日内瓦曾经留下革命足迹的地方。在莱蒙湖畔的小镇科西尔,列宁为了出版《火星报》,曾与普列汉诺夫进行过激烈斗争。从一九○三至一九○八年,列宁多次在日内瓦居住。列宁的旧居,现在知道的,有塞谢龙村的住宅、双桥街十七号、蒙布里朗街八号、达维达·迪富尔街三号。工人聚居区加阿日更是列宁常去的地方。
多少诗人赞美过莱蒙湖。亨利·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英国著名诗人拜伦说它象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一九六一年,陈毅同志在日内瓦出席会议期间,也曾写下《日内瓦访列宁故居》等诗篇,其中就有“六十年来变化多,预言一一尽无讹。……西风残照伤摇落,东风丽日喜花开”等佳句。
日内瓦经历了多少沧桑,它的名字几乎每天出现在世界各国报纸上。人们带着各种想象来到这里,又带着各种印象离此而去。(附图片)


第6版()
专栏:世界一角

直布罗陀海峡
韦强
打开欧洲地图,人们看到在西班牙最南端与摩洛哥最北端之间,横着一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直布罗陀海峡。它长约五十七公里,东窄西宽:最窄处十二公里,最宽处四十三公里。
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北岸的直布罗陀港。从直布罗陀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可看出从古代起这里就是个战略要地。公元七○九年,穆萨·伊本·努塞尔统率阿拉伯军队入侵北非,一直打到今摩洛哥西海岸,并占领了重要港口——丹吉尔。努塞尔废黜了原丹吉尔的拜占庭人总督朱利安伯爵,并委任他的部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为总督。七一一年,努塞尔派遣塔里克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渡过海峡,在今直布罗陀登陆,并在那里建立军事要塞。为了纪念这次渡海作战所取得的胜利,阿拉伯人便把塔里克率军登陆的地方称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中,这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欧洲人英译名为直布罗陀。从此,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了下来。以后,直布罗陀一地几经易手,先后被西班牙和英国夺占。
直布罗陀海峡是经地中海西出大西洋的咽喉。从波斯湾满载石油的船只经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鱼贯而过,运往西欧及北欧各国。因此,直布罗陀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罗陀港隔海与北非海岸的塞卜太(休达)港相望,成为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两扇门户。它们犹如两只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地中海的风云变幻。打近代起,英、法、西等国在这里进行了激烈的争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盟军向盘踞在北非的德意法西斯军队发起反攻,就是从直布罗陀出发的。至今,直布罗陀港仍操在英国人手中。
一年多前,苏联向西班牙提出在直布罗陀附近的阿尔赫西拉斯建立港口设施的要求。人们不禁要问,苏联为什么对于这个远离它的国土的地方如此感兴趣呢?
谁都知道,直布罗陀海峡是由地中海去大西洋的唯一通道,历来是帝国主义必夺的战略要地。而阿尔赫西拉斯紧挨直布罗陀西侧,扼直布罗陀海峡,地位尤见险要。如今,后起的社会帝国主义力图争霸欧洲,欲建港直布罗陀之侧,其“醉翁之意”显然在于攫取这一战略要地,以控制西欧及北欧国家的生命线。西班牙杂志《改革十六》就此揭露说:苏联要“在地中海入口处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尽管是在所谓渔业基地掩护下)不仅严重威胁西班牙的安全,而且也严重威胁欧洲的安全,因为这个地区具有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引起西欧国家的关注和不安。因之,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苏联这一要求,使它的霸权主义政策又一次受挫。(附图片)


第6版()
专栏:今古人物

解放南美的杰出战士——圣马丁
晓谷
“我时刻准备为自由作出最后的自我牺牲。然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战士。”
——引自圣马丁对秘鲁人民的宣言
整整二百年前,一七七八年二月,在阿根廷东部小城耶伯约,在滚滚的乌拉圭河畔,诞生了拉美卓越的人物之一、独立战争的著名英雄圣马丁。
美洲的土地、美洲的水,养育了这位美洲的伟大儿子。在这儿,圣马丁度过了他的童年。一七八六年,圣马丁举家迁往西班牙。一七八九年七月,十二岁的圣马丁在西班牙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他先当士官生,后来,参加过几次战争。在西班牙抗击拿破仑征服军的时候,圣马丁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指挥官了。
一八一○年春天,法军占领整个西班牙。西属美洲殖民地人民纷纷起来革命,要求独立。早在这以前,圣马丁就同侨居西班牙的拉美进步人士有着密切交往。此刻,当他获悉祖国人民的革命日益高涨时,他的爱国主义热情象烈火一样燃烧了。
一八一二年三月,圣马丁从西班牙回到了阿根廷,立即投身于争取拉丁美洲独立的革命斗争。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非凡的军事才干,使他很快成为阿根廷革命军的统帅,领导阿根廷的革命运动。
圣马丁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远大的抱负。他认识到,独立斗争是全大陆的事业,没有全大陆的胜利,也就不能保证自己祖国的最终胜利。因此,他辞去了统帅的职位,到达阿根廷西部与智利交界的门多萨城。在那儿,他制订了一个解放智利和秘鲁的计划。他为此足足准备了三年。一八一七年一月,圣马丁率领他亲自组织训练的著名的“安第斯军”挺进智利,越过被称作“美洲大陆的脊梁”的巍峨安第斯山脉,从天而降似地出现在智利平原,给殖民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次年四月,圣马丁率部在迈普会同智利民族英雄沃伊金斯的部队,同殖民军决战取胜,解放了智利。
紧接着,圣马丁又着手组织远征军,从海上进军秘鲁。秘鲁是殖民军在南美洲的主要堡垒,解放秘鲁对夺取南美洲的独立极为重要。一八二○年八月,远征开始。圣马丁豪迈地对战士们说:“我们将开始解放秘鲁的伟大事业,这是我们革命中最伟大日子的黎明。”
同年九月八日,远征军在秘鲁登陆成功。很快占领了沿海城市皮斯科,并向纵深发展。圣马丁指挥部队从海路包抄北方,从南北两面实施对殖民总督府利马的战略包围。经过一系列战斗,殖民总督佩苏埃拉仓皇逃往西班牙。一八二一年七月九日,革命军攻进利马。七月二十八日,秘鲁宣告独立。
一八二二年九月二十日,秘鲁召开了第一届国会。圣马丁在会上声称已经完成了他的军事使命,辞去了政府首脑的职位。当天,他就永远别离了秘鲁。秘鲁国会宣布圣马丁为“秘鲁自由的奠基者。”
翌年,圣马丁到了欧洲,在那里度过晚年。一八五○年他在法国逝世。
圣马丁为南美洲的独立和解放不屈不挠地奋战了十年。在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都有纪念他的丰碑,他被誉为这三个共和国的“国父”,一直为拉美人民所缅怀、敬仰。(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晶莹的宝石——外国谚语小议
孙钧政
外国谚语,如同我国谚语一样,都是以简短的形式、精炼的语言,表达一个个重要的思想观点。每个国家的谚语中都蕴涵着人民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不少谚语,既是警句,又是箴言,里边凝聚了一代代人的经验和智慧,象一颗晶莹的宝石,闪闪发光。无怪乎高尔基说,谚语里面“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和感情”。谚语给人的教益是多方面的。
谚语具有一种说服人的力量。读了一条好谚语,你会被它睿〔ruì锐〕智而深邃的思想所吸引。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的一条是,它说的是真理。它能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认识,浓缩在片言只语中。“把蛇放在竹筒里也不会变直”(日本)这条谚语,以高度的准确性,表现了复杂的现象的本质:坏东西的本性是不易改变的。
谚语有的直言其事,一语破的;更多的谚语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产物,以此物比彼物,连类譬理,通俗易懂。这种形象比喻所产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直接的,明快的。“糖决不能交给蚂蚁去保藏”(柬埔寨),“勿让羊管菜园,莫请狼看羊圈”(欧洲)。这两条谚语告诫人们,对于靠不住的人切勿相信。
讽刺和幽默也是谚语的一个特色。两面派的坏蛋,在任何一个民族的谚语里都是被讽刺、鞭笞的对象。“魔鬼总把自己隐藏在十字架下”(拉丁美洲),撕下了古今中外的两面派的画皮。“甜言蜜语是射向心脏的毒箭”(美国),指明了听信馋言的害处。“狐狸说教意在偷鸡”,揭破了两面派人物活动的目的。
幽默能产生盎然的情趣,深长的意味。“猴子穿了人的衣装,才更显得它是兽类。”“沐猴而冠”和“猪鼻插葱”(装象)一样,只能引人发笑。而这类谚语,却能在笑中给人以启示。
谚语立意新巧,造语朴实,精辟、简练,举一而可概多,使人得其意于言外,回味无穷。谚语可用一些意义相对立的词造成选择的句式,教育意义颇大:“宁可让亲人责备,不能让敌人亲吻”(欧洲);“恶友的笑脸,莫如良朋的怒容”(日本),这些都能使人明是非,辨黑白,是敌是友,了了分明。
打比方使谚语显得尤为精辟有力。“蜜蜂口里有蜜,尾部有刺”(欧洲),一句话就说明了口蜜腹剑人物的本质特征。
鲁迅十分重视谚语,说这里边有曾经费去许多人的牺牲换来的宝贵经验,留给后人许多益处。鲁迅认为谚语中的经验不是属于所有人的,他说:“粗略的一想,谚语固然好象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这就点明了谚语的阶级性。因此,人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那些健康的、好的、富有战斗性的谚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第6版()
专栏:

豪萨人和豪萨语
孔祥义
勤劳、勇敢、憨厚、朴实的豪萨人,人口总数约三千万,是仅次于阿拉伯人和斯瓦西里人位居非洲第三的一个种族。
豪萨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早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巴格达的王子巴亚基达·阿布亚泽德因与其父不和,离家出走。他带领一队人马,经过长途跋涉,最后抵达道腊(现尼日利亚地名),建立了第一个豪萨王国。“豪萨”原文第一个音节意思是“骑”,第二个音节意为“牛”。巴亚基达一行骑马来到道腊,由于当地人只知有牛,不知有马,因此称他们为豪萨,即“骑牛的人”。久而久之,豪萨就成了这个民族的名称。
豪萨人多从事农业、商业和小手工业,也有些人从事畜牧业。豪萨人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和尼日尔。但在几内亚湾沿岸,如喀麦隆、贝宁、加纳、上沃尔特、多哥、乍得等国,也居住着相当数量的豪萨人。在埃塞俄比亚以及苏丹等国,也不乏豪萨人的足迹。
现在,凡是讲豪萨语的人几乎都被称为豪萨人。其实,有些人与豪萨族人并无多大关系,唯一的关系就是讲豪萨语。
豪萨语简单、含蓄、形象、优美,而且有着独特风格。由于它简单易学,因此非洲讲豪萨语的人日渐增多。欧洲语言多以动词变位表明时态,东方语言则以时间副词说明,而豪萨语则以人称代词的变化表示时态的不同。
为了加强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北京电台于一九六四年开办豪萨语广播节目,外文出版社也出版了不少豪萨文图书。
豪萨民族与非洲其它各族人民一样,曾是一个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蹂躏和压榨的民族。
历史上成千上万的豪萨人被贩往美洲大陆,沦为奴隶。但是,在当今第三世界人民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豪萨人正同非洲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并肩战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