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向各成员国建议
联合采取措施对付苏联海运竞争
伦敦《东方时代》周刊载文指出苏商船队是运输后备舰队
编者按:苏美在国际海运上的争夺,愈演愈烈。这是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的一个方面。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不仅力图夺取对国际海运的垄断和控制,而且把它的海运商船队作为远洋舰队扩张的补充。这就不能不严重威胁广大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海运事业和独立安全,从而激起后者的不安、抵制和反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呼吁各成员国联合采取措施,对付苏联海运公司在国际航运方面不择手段的扩张。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第三世界国家为了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正在积极发展海运事业,以摆脱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对国际航运的垄断。许多非洲沿海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是一例。它们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许多天然港口,具备发展海运事业的良好条件。虽然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掠夺,它们的海运能力至今仍很薄弱,但只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相互合作,包括增进同第二世界国家平等互利的合作,就能大大发展海运事业,对付超级大国的海运垄断。这是争取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一场严肃斗争。
新华社布鲁塞尔四月六日电 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四月五日向共同体部长理事会建议,各成员国联合采取措施,对付苏联海运公司在国际航运线上不择手段地抢生意的行径。
根据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共同体成员国要实行监督手续,以便控制在共同体港口停泊的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船只的活动。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言人六日对记者说,“鉴于苏联海运船队的迅速发展,苏联海运船队在海运方面直接同(共同体)成员国的海运公司竞争,损害了共同体和其他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的利益,并且,由于苏联方面的不正当的行为,使共同体的船主遭到严重困难。”
委员会人士说,苏联经常采取的一个作法是大量降低运费。
据报道,苏联和共同体九国之间来往货物现在大部分是由苏联船只运输的。在北大西洋航路上,苏联船只运输的货物相当于由航运公会成员所承担的货运量的百分之二十,在北欧到拉丁美洲西海岸的航路上,这个比例已达到百分之二十五。
新华社伦敦电 在伦敦出版的《东方时代》国际新闻周刊最近发表文章,对于苏联世界商船队的扩大和日益控制国际商船航道的情况表示不安。
文章说:“苏联对世界商船航道的日益控制引起欧洲经济共同体领导人的不安。最近表示这种不安的是运输专员理查德·伯克”。文章接着援引伯克的话说:“现在是时候了,共同体成员国和‘其他有类似想法的国家’应采取‘防范措施’对付苏联不正当的竞争”。
文章说:“苏联商船队是世界上第六大船队,它已使美国暗然失色,美国船队名列第八”。文章接着说:“苏联垄断了西方港口同俄国和经互会国家港口之间的贸易的百分之九十五,此外,苏联商船队还在航运公会包揽的北大西洋往返航运中占四分之一;在北欧和地中海间的航运中占百分之三十五;在北欧和南美西海岸的航运中占百分之二十五;在墨西哥湾各港口和地中海之间的航运中占百分之二十以上;在欧洲和东非间的航运中占百分之二十;在日本和美国西海岸间的航运中占百分之十二”。
文章说,苏联人“有时为抢生意把运费减少得比西方的运费低百分之五十;他们的运费(比西方)平均低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曾试图同俄国人谈判,达成双边协议,但是没有结果”。文章还说:欧洲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曾决定,必须认真研究在国家和共同体一级采取多大规模的行动,而且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同‘有类似想法的国家’一起采取行动”。
文章还说,苏联商船队的扩大引起的不安还有另一种原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导人知道得很清楚,苏联商船队也是用于军事目的的运输后备舰队”。文章指出,这一点在最近的安哥拉战争期间很明显。文章接着说:“许多苏联商船都是用电子机械和其他先进设备装备起来的,其先进程度远远超过正常商业的要求;众所周知,苏联海军军官和水手也在商船上服务”。


第6版()
专栏:

打破大国的垄断和控制 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许多非洲沿海国家团结合作发展海运事业
据新华社北京四月十一日电 近几年,许多非洲沿海国家积极发展海运事业并加强这方面的团结合作,为打破一些大国对非洲海运事业的垄断和促进非洲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非洲沿海国家有着很长的海岸线和许多天然港口。这是它们发展海运事业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历史上殖民统治的影响,非洲的海运事业长期掌握在一些西方工业化国家手中。这种状况是非洲国家继续遭受剥削和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非洲国家日益认识到,要发展民族经济,就必须控制和发展自己的海运事业,并在这方面加强团结合作。前塞内加尔公共工程、城市规划和运输部长马马杜·迪奥普今年一月九日在一次谈话中指出,非洲的海运事业必须掌握在非洲国家手中,控制海运有利于非洲经济的解放。他还说,尽管非洲国家的运输能力比垄断海运的工业化国家薄弱,但只要它们团结一致,就能够控制非洲的海运事业。
继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之后,近几年,喀麦隆、贝宁、塞内加尔、中非帝国、坦桑尼亚等国也成立了国营海运公司。象牙海岸对原来由外资控制的海运公司实行了国有化。这些国家的海运公司主要经营管理业务现在都由非洲人自己掌握。
随着海运事业的发展,非洲国家不断增加自己的运输船只。加纳、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等国已经有了自己的远洋船队,开往非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以及亚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许多非洲国家还发展了造船工业。
为了适应海运事业发展的需要,一些非洲国家不断扩建和新建港口,并提高港口装卸机械化的程度。喀麦隆的杜阿拉港目前的年吞吐量为二百多万吨,按计划扩建后,将达到一千万吨。尼日利亚新建的第二大港庭坎岛港已于一九七七年十月正式使用,年吞吐量为三百万吨。这个国家还计划将较大的码头停泊处从原有的二十八个增加到五十四个。
非洲沿海国家重视培训本国的航海人员。阿尔及利亚高等航海学院院长在学院首届学员毕业时说:“关键问题是必须通过培养阿尔及利亚自己的干部来巩固本国船队的独立。”目前,加纳、象牙海岸、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等国都设立了高等航海学院或航海学校,已经培训出各种航海技术人员和港口管理人员。
非洲国家在发展海运事业方面不断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维护它们的经济权益。苏丹和埃及在一九七七年五月成立了苏丹—埃及海运联合委员会,就交换使用港口、培训人员以及货物装卸和设备维修等问题达成了协议。突尼斯和利比亚联合成立了突尼斯—利比亚海运开发公司。
这几年,西非和中非的二十多个国家每年举行一次海运部长会议。它们制订了西非和中非海运章程,建立了负责同西方海运组织谈判运费问题的特别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通过谈判限制西方海运组织任意提高运费。例如,一九七七年西方海运公会宣布普遍提高海运运费百分之十一点三六到百分之二十,经过斗争,非洲国家迫使它们只提高百分之七到八。海运部长会议还规定,凡属于这二十多个国家的货物,西非和中非各国的海运公司享有承运的优先权。(附图片)
苏丹建立了自己民族的海运事业后,苏丹港的海运量逐年增加,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这是苏丹海运公司的远洋轮船“吉齐拉”号在港口装货,准备运往国外。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新加坡港在发展中
缅甸自制一艘远洋货轮下水
据新华社北京四月十二日电 新加坡消息:近年来,新加坡港港口业务和海港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据最近发表的新加坡港务局一九七七年度报告书说,一九七七年在这个港口进出口的船只达到四万一千二百一十八艘,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一千二百一十一艘,船只的总吨数达到二亿五千五百六十万公吨,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四。港口吞吐的货物也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点六,共计六千四百一十万公吨。
去年,港务局还对主要的码头进行扩建,修建新的舰只停泊处,以应付海港运输量的日益增加。
新华社仰光四月十二日电 据缅甸报纸报道:缅甸造船公司制造的一艘远洋货轮“垒固号”,已于三月三十日下水。这艘货轮长一百七十九英尺、宽二十八点九英尺,载重量为八百吨,可以装运一般货物,也可以装运石油和石油产品。


第6版()
专栏:

苏籍联合国副秘书长拒绝回国
新华社北京四月十二日电 纽约消息:联合国发言人四月十日发表一项公报说,苏联籍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谢夫钦科“通知秘书长说,他将离职,而且就此提到他同他的政府有分歧”。
同一天,美国通讯社从华盛顿发出的消息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汤姆·赖斯顿说,谢夫钦科通过他的律师通知美国国务院,他将不回到苏联。
据报道,谢夫钦科曾任苏联外交官多年,并且曾经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顾问。经苏联提名,他于一九七三年四月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职务。据报道,他是在今年四月七日离开他在联合国的工作岗位的。
美国国务卿万斯十一日上午会晤了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据报道,谢夫钦科事件是他们讨论的问题之一。


第6版()
专栏:

苏美航运争夺战的插曲
近年以来,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航运方面的争夺,愈演愈烈。最近,美国报刊上还出现了一场反映这种勾心斗角的广告战。
三月二十七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一整页篇幅刊登了美国非官方组织美国海运委员会的一幅广告。广告上醒目的标题是“警惕披着羊皮的熊”、“不要放弃海轮”。广告左上端的插图是苏联波罗的海—大西洋航运公司的美国代理商莫尔航运公司在《国际集装箱化》杂志上刊登的、以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画像为幌子(见下右图)、招揽海运生意的广告。美国海运委员会的广告是对莫尔航运公司广告的反驳,并加上了引人注目的讽刺漫画:俄国熊戴上了华盛顿的假面目(见下左图)。
这不过是美苏争夺战的一个插曲,但颇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动向。
为什么美国海运委员会对莫尔航运公司的广告大动肝火,不惜耗费一大笔广告费刊登广告来进行反驳呢?
原来,莫尔航运公司在《国际集装箱化》杂志上刊登的广告,用华盛顿的画像进行宣传,以广招徕,却不说明它所代理的波罗的海—大西洋航运公司是一家苏联的航运公司。美国海运委员会的广告说,“我们认为这样利用美国的总统是有意进行欺骗”,“这种欺骗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福利构成了威胁”。
美国海运委员会的广告指出,苏联大力扩展商船队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装运军事货物的容量和有助于在全世界推行苏联的政策”,“为了这个目的,俄国政府乐意对它的商船队进行补贴,降低货运费用,以政治上的收益来补偿财政上的损失”。
美国海运委员会在以简单的数字与事实说明苏联商船队扩展的情况以后说,苏联的海运扩展是“有效的”。接着提出了一个对付苏联商船队的具体办法,向美国的航运商人发出呼吁说:
“如果你是一个发货人,在你把货物发运往任何地方以前,查一查航运公司,如果是在苏联登记取得船籍的船只,那么你就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要继续依靠俄国船,用美籍船是不是更有道理一些。俄国人认为强大的商船队对他们的政治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话,强大的美国商船队对美国的安全也是极其重要的了”。
这样一来,广告战就从商业领域扩大到军事政治领域了。在伦敦出版的《东方时代》周刊发表的文章也指出:苏联商船队的迅速扩大,不仅已使它跃居世界第六,而使美国船队屈居第八,而且,成了“用于军事目的的运输后备舰队”。
目前,苏美国际航运争夺战的这一趋势,还在急剧发展。苏联能够施展各种诡计,包括利用美国代理商,打着华盛顿画像,钻进美国商业心脏。特别重要的是,苏联总是能够找寻到美国的软弱之处,那怕是一点点空隙,从而发动攻势,以求一逞。因此,难怪西方外交家感慨地说:“只要西方船主一天不能取得对付苏联的一致政策,就只能在苏联作出新的主动时,让出一些地盘”。
(凡文)(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塔斯社为什么暴跳如雷
梅平
中国政府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经过充分酝酿和协商之后,于四月初签订了一项为期五年的贸易协定。这是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济合作关系的可喜成果,是国际间平等交往、互通有无,建立新的经济关系的一个例证。这项协定无论在欧洲,在全世界都受到广大舆论的赞赏和好评。
但是,苏联宣传机器却大为恼火。塔斯社急不可待地跳出来,大肆攻击中国和西欧共同体签订的贸易协定,胡说什么中国是在通过“共同市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勾结”,是什么“追求大国霸权主义目标”,并且对西欧国家奉行“教唆政策”。塔斯社的这些污蔑简直荒唐之至。
中国和西欧共同体成员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们有权同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西欧共同体已经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众所周知,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四十六个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同地中海地区的十几个国家签订了“联系协定”或经济贸易合作协定。按照苏联的逻辑,这些同共同体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都是在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勾结”,都是大逆不道。任何具有清醒头脑的人决不可能同意莫斯科的这种荒诞论调。
在独立主权国家之间,即使它们的社会制度不同,建立和发展贸易联系和经济合作,都是完全正常的事情。西欧共同体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协定,对于双方都是有益的,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和西欧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口口声声大念“缓和”经的苏联,竟然对主权国家之间签订一个贸易协定也要横加攻击和诽谤,这只能表明,苏联蓄意要毒化国际关系的正常气氛,妄图干涉中国和西欧国家的事务,破坏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事实上,苏联自己几乎同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国都有经济贸易联系。不仅如此,苏联还从一些主要的西欧国家借了成百亿美元的贷款,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奇怪的是,苏联自己可以同西欧国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经济联系,而却不许可别人同西欧共同体在真正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一个贸易协定。塔斯社的先生们,你们对此将何以自解?这不是十足的大国霸权主义又是什么?
塔斯社还叫嚷,中国对西欧奉行“教唆政策”。何以为证?曰:贸易协定为证。这只能被人们引为笑料。中国同西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居然能够证明中国奉行“教唆政策”。这种妙论也只有莫斯科那些已经丧失理智的反华狂人才能说得出口。其实,塔斯社先生们大可不必如此谦逊,中国和西欧共同体的一纸贸易协定怎么能够使西欧国家去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呢?而真正促使西欧国家和人民日益提高警惕,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正是苏联自己。苏联不仅以重兵进逼中欧,而且还以几百艘舰艇,从海上威胁西欧的南北两翼。苏联最近还部署了指向西欧的新式SS—20机动导弹。同时,它在中东和非洲加紧争夺势力范围,以便迂回包抄西欧。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威胁,西欧国家要求联合,加强防务,以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因此,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就成了大势所趋。对于西欧国家和人民来说,苏联确可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反面教员。
苏联的宣传机器为什么要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同中国签订的一个贸易协定这样暴跳如雷?这和苏联图谋称霸欧洲和全世界的反革命战略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苏联对西欧执行的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政策。一个联合的西欧对苏联称霸欧洲和世界是一个大障碍。千方百计搞垮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它的一贯方针。苏联不仅对共同体公开诅咒,而且常常在共同体国家之间挑拨离间,制造是非。尽管苏联一方面假装笑脸以便从西欧国家那里不断捞取资金和技术,但另一方面,它却顽固地坚持敌视西欧共同体的政策。它力图破坏共同体的团结,阻止共同体的发展。于是,西欧共同体和中国签订了一个贸易协定,也就成了塔斯社恣意攻击的对象。这倒是“追求大国霸权主义目标”的苏联的又一次极不光彩的表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