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顶住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 努力改善经营管理
余江县粮食局连续六年盈利
这个局的广大职工在扭亏增盈中,发扬为国家节约每一个铜板的一厘钱精神,加强企业管理;发扬革命精神,改进粮油加工技术;发扬艰苦奋斗的“披肩精神”,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动手干
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省余江县粮食局努力改善经营管理,粮食经营由连续六年亏损变为连续六年盈利。
余江县粮食局在一九七一年以前的六年中,由于林彪和“四人帮”反党集团鼓吹的“大家都姓公,核算有啥用”等谬论的干扰、破坏,经营管理混乱,平均每年亏损达三十一万多元,其中一九六九年亏损达八十四万多元。从一九七一年起,县粮食局决心甩掉经营亏损的帽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扭亏为盈,结果连续六年盈利共七十四万元。粉碎了“四人帮”,这个县的粮食局更放开手脚抓经营管理,盈利猛增,去年头八个月的盈利就达二十四万多元。
余江县粮食局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相继开展了对林彪、“四人帮”的批判,同时做到了三条:一、发扬为国家节约每一个铜板的一厘钱精神,加强企业管理。他们平均每年经营粮食二亿二千多万斤,一进一出,费一点省一点,都是一笔大帐。一九七一年以前,由于林彪反党集团在江西的死党搞瞎指挥,盲目设立粮食征购入库网点,不仅影响了粮油的及时调运和供应,而且造成了一些贪污盗窃、霉烂变质、虫蛀鼠咬等损失,仅一九六九年就损失粮食十万斤以上。一九七一年,县粮食局组织十多个调查组到生产队进行调查,掌握了全县农村粮食产、需、余、缺和国家购、销、调、存这八个数据,摸清了运粮线路、运力、运程、运具、运费的底数。他们本着平战结合,有利生产,有利人民生活的原则,组织直线运输,改变了那种完全按行政区组织商品流通的作法。而且把粮库都集中到靠近铁路、公路和水路的地方。这样一来,全县百分之八十的生产队可以用车船运粮,运粮的总里程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十,大大节省了运费。群众高兴地说:过去送粮走弯路,费力又费时;现在走直路,国家少花钱,集体少花工,社员少走路。
余江县粮食局的职工,每人每年平均经营粮食一百万斤左右。他们在经营这些粮食的过程中,非常注意节约一厘钱、一粒米、一滴油、一根线。许多单位做到了油桶滤净,麻袋抖净,面袋刷净,地脚粮扫净,点滴粮油不浪费。为了使开支尽可能合理,县粮食局在各个基层单位普遍建立了工人、干部和财务人员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小组,依靠群众管家理财。
二、发扬革命精神,改进粮油加工技术。最近六年,全县粮食系统搞成了一百九十多项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粮油加工的数量、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仅出米率一项,全县每年就为国家多出大米近三十万斤,增加收入近四万元。锦江粮油综合厂把单一经营的加工厂,发展为一机多用的多种经营的综合加工厂,把手工操作改为土洋结合的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操作,使榨油、磨粉等加工量分别提高百分之四十二到七十六,加工成本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全县五个粮油加工厂还因陋就简地建立了糠油、粉碎饲料等副产品综合利用车间。前年一年,全县用粮油加工的下脚料就生产了七十九吨糠油、一百多吨饴糖、五吨米粉和一千多吨饲料,总产值达二十五万多元。
三、发扬艰苦奋斗的“披肩精神”,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动手干。这个县各个粮食管理所的工人和干部,每人都有一条披肩,粮食一到大家都抢着扛包。全粮食局职工每年平均自己装卸搬运粮油五百万斤左右,节省了一部分装卸费用。建粮食仓库,也是自己挖地基,运木料,挑沙石,自己干。现在,余江县粮食部门的“披肩精神”,已经成为他们的传家宝。


第3版()
专栏:

改进经营管理 提高粮油加工出品率
通海县粮食局从一九七五年开始,连续三年都有盈利,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
本报讯 云南通海县粮食局认真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粮油加工出品率,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从一九七五年开始,连续三年都有盈利。
一九七二年以前,通海县粮食局经营粮食平均每年亏损二十万元。一部分同志认为: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亏损是理所当然的。粮食经营上的亏损是不是仅仅由于价格的因素造成的呢?一九七二年,粮食局发动职工对亏损的原因逐项加以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费用高、损耗大、粮油出品率低造成的。他们根据经营情况算了一笔帐:如果稻谷出米率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菜子出油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九,不仅可以消灭亏损,还可以有一定的盈利。通过分析、算帐,广大职工看到了扭转亏损的潜力,增强了信心。
从此,通海县粮食局发动群众,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粮油加工出品率。这个县的西城粮管所加工油菜子时,机榨头道,再用土法进行枯饼复榨,使出油率达到百分之四十的先进水平。全县推广了这个经验后,油菜子加工出油率平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九点二,仅这一项就累计增产油脂五十多万斤。扬广公社粮管所稻谷加工出米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百分之七十七,县里推广他们的经验后,从一九七二年以来,累计增产大米三百五十二万六千斤。此外,粮油加工企业还开展了多种综合利用,用麦麸、米糠酿酒,用油脂下脚料做肥皂,也增加了不少收入,弥补了亏损。
他们在扭转亏损中,还改变了坐店经营的作风,深入生产队宣传粮油征购政策,教育群众把粮食晒干扬净,把好粮卖给国家,提高了入库粮食的质量。粮食局每年组织一、二次全县性的粮油普查,并通过竞赛、评比,开展“四无粮仓”活动。目前,全县已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粮库实现了“四无粮仓”,粮食损耗大大下降。
这个县的粮食局还十分重视发动群众当家理财,加强经济核算制度,使勤俭办企业的精神得到发扬,劳动效率也有显著提高。全县粮食经营总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将近一倍,而企业职工人数却从一百零九人减少到一百零一人。万斤粮油保管费用从一九七一年的八元二角,降低到五元三角。


第3版()
专栏:编后

大力扭转粮食企业的不合理亏损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国家在粮食经营上采取补贴政策,允许粮食企业有一定的“政策性亏损”。但是,有些粮食企业的同志却躺在这个政策上睡觉,不抓经营管理,不顾国家损失,以致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迅速消灭这种现象。
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是两码事。要消灭因经营不善造成的亏损,就必须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把那些所谓“亏损合理”、“亏损由于外因”等等谬论,统统批倒。有些同志,长期不学习、不钻研粮食业务,安于当外行;有的粮食局长不了解所管地区的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有的粮食加工厂负责人不知道粮油的出品率。这样的领导干部,怎能把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搞好呢?他们领导的企业,怎能不出现经营性亏损呢?
粮食企业能扭亏增盈吗?今天本报刊登的两篇报道作了有力的回答。余江县粮食局深入批判了林彪和“四人帮”鼓吹的“大家都姓公,核算有啥用”等谬论,努力改善经营管理,终于变连续六年亏损为连续六年盈利。通海县粮食局狠抓了粮油加工出品率等项措施,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连续三年都有盈利。他们的经验,希望引起粮食企业的注意。凡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的,要力争在今年内消灭;就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亏损,也要进行分析,把不合理的部分减下来。


第3版()
专栏:

新华社编者按: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搞好植物保护工作,是夺取农业高产稳产低成本,保证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去年我国病虫害发生面积比较大,入冬以来各地气温又偏高,因此,病虫残存量比往年多。当前,小麦等越冬作物正在返青,繁忙的备耕、春耕生产已经开始,各种病虫也开始萌动。各地病虫测报站应当抓紧有利时机,做好病虫越冬的调查分析工作,研究今年病虫害可能发生的趋势,及早发出预报,提请各级党委重视,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充分做好灭虫除病的准备,牢牢掌握同病虫害作斗争的主动权,确保今年农业丰收。
德州地区发出小麦病虫害趋势预报
入春以来,山东德州地区病虫测报站的工作人员不畏严寒,深入田间,对麦田和准备春播的田块进行了调查。他们针对小麦锈病和蝼蛄是本地区麦田主要病虫害的情况,对在全区广为种植的太山一号、济南四号、北京八号等十多个品种进行了全面普查,然后又结合气象预报发出了今年小麦病虫发生趋势的预报。
他们还调查了那些不同地势和不同土质的即将进行春播的田块,摸清了地下虫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保证一次播种,一次全苗,为夺取秋季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德州地区测报站的工作人员坚持岗位责任制,注意积累资料,以严格的科学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对本地区影响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一个一个地详细调查研究。他们经过长期调查、分析,掌握了本地区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制订了测报及防治措施,并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山东省德州地区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汇编》一书,印发到各大队,指导病虫害的防治。
目前,这个站可以测报的病虫种类,已由建站初期的十几种发展到四十多种,由短期预报发展到中、长期预报。近三年来,预报准确率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3版()
专栏:

黄岩县实行专业队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浙江黄岩县实行专业队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保证病虫预测预报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目前,这个县的各个公社普遍建立了测报点,大队、生产队普遍设立了植保员,全县形成了县、社、队病虫测报网。
去年,这个县是一九七一年以来病虫发生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但是,由于充分发挥了病虫测报网的作用,做到了测报及时、准确,防治措施得力,因而收到了灭虫迅速彻底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搞好群众性的病虫测报工作,这个县的病虫观测站在分水公社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部署了今年的测报工作。同时,对各大队、生产队的植保员进行了登记,充实了一些植保员,并且印发了测报与防治小麦和大麦赤霉病、水稻白叶枯病、纵卷叶虫、褐稻虱等的技术资料,帮助社队植保员提高业务水平。


第3版()
专栏:

太仓县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
江苏太仓县病虫测报站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测报工作走在大田防治的前面,被广大干部和社员誉为党委的好“参谋”。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和尽可能地减少用药次数,近几年来,县测报站把过去一虫一病的单项预报、单项防治的方法,改为多种病虫害的综合预报、综合防治,力争做到喷撒一次农药防治多种虫害或病虫兼治,达到省药、省工、降低成本的目的。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蓝天铺路人
——记空军科研部参谋朱宝流
一九七八年二月的一天深夜,万籁俱寂。经过一天紧张工作的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
可是,空军大院宿舍区的一间楼房内,灯光彻夜不息。空军科研部参谋朱宝流,正在对他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的新作《漫谈飞机的升限》,进行最后的推算和核定,电子计算机飞快地变换着数据,发出微弱的萤光。在这篇技术文章中,朱宝流比较了目前世界上关于飞机升限这个问题的各种标准,独特地创造了一个瞬息之间就能解决繁琐的计算的方法。飞行干部们说:朱宝流又为空军现代化建设立了一功!
朱宝流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他入伍二十八年来已经发表了航空方面的论文三十九篇、专门著作三十八本。飞行人员赞扬朱宝流写的书通俗易懂;作战训练部门认为,这些论著较好地解决了部队战备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科研部门也高度评价它们的理论价值。由于朱宝流对空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宝贵贡献,他两次幸福地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三次受到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去年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出席了空军司令部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一九五○年从交通大学航空系毕业的朱宝流,因为在空军航校教学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一九五八年被调到空军科研部专门从事航空科研工作。不久,他出席了敬爱的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北京地区科技界代表的宴会。周总理在宴会上讲话时,痛斥苏联赫鲁晓夫叛徒集团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的卑劣行径,号召大家要埋头苦干,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战胜困难,发展祖国的科研事业。
朱宝流深深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为了使自己适应新的战斗任务的要求,他严格规定做到“三勤”:眼勤,有关的各种杂志和业务方面的新书,他都不漏看;手勤,凡是航空科研方面的材料,他都认真剪辑,分类整理汇编;腿勤,不管什么单位举行航空学术报告,他只要听说了,必定想方设法去参加。
朱宝流原来只懂英文。这对于了解世界一些主要国家航空科学的情况,无疑是很不够用的。困难挡不住立志攻关的英勇战士。他除了继续深钻英文外,开始自学俄文和德文。他胜利地闯过了外文关,掌握了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知识的工具,大大开阔了眼界,为进行新的科研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十多年来,朱宝流撰写的航空科学技术著作,涉及的面很广,既有航空基本原理方面的论述,也有飞行难题的探讨,还有外国航空新技术的介绍。空军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部队飞行训练遇到什么难题,他就努力研究什么,不知疲倦地从事著作。他编写的《飞机构造学》、《模型飞机空气动力学》等,当时在我国都是第一部。
歼击机的空中螺旋,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现象。正在空中运动的高速飞机,突然会失去控制,旋转下坠,乃至酿成严重事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又怎样从技术上和理论上加以较好地解决呢?朱宝流决心协助军训部门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个难题。
朱宝流白天黑夜地连续工作着,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收集了差不多十个国家的五十多篇有关技术资料,认真阅读,分类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开阔自己的思路。他又深入下去进行实地考查,先后到五个部队找曾在空中遇到过螺旋,最后化险为夷的飞行员交谈,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部队一直沿用的飞行教材:当飞机在空中发生螺旋以后,副翼便失去效力,不仅不能再起作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可是,朱宝流在调查中发现,在空中遇到螺旋的飞行员,有的正是使用了副翼才转危为安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呢?回到机关以后,他又参照世界各国一些先进的试验曲线,经过大量的数学演算和推理,发现副翼在飞机失速以后,在很大的迎角范围内依然有效,这说明过去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发现给了朱宝流很大的鼓舞。
朱宝流的研究工作进入了紧张阶段。“四人帮”利用手中控制的舆论工具,今天叫嚣“回击科技界的右倾翻案风”,明天又要大批所谓“唯生产力论”,诬蔑科研人员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辛勤劳动是“白专”,是“崇洋媚外”,帽子满天飞,棍子到处打。
一天深夜,朱宝流回到家里,习惯地拿起外文资料翻阅。一贯热情支持他搞科研的爱人担心地说,现在报纸整天在批这批那,你还不分昼夜地搞那些,能不写的就不要写了,别被人家抓住小辫子。朱宝流理直气壮地说:“四个现代化是毛主席的指示,是周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的。我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周总理的指示去做的,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科研有什么错!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我不怕。”他爱人听了,觉得句句在理,更加积极支持朱宝流集中精力猛攻“螺旋”。
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于搏击风浪前进的战士。在党的关怀下,朱宝流和同志们一起,把世界先进技术和我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不长的时间内撰写出了一本《现代战斗机螺旋初步计算方法》的专门著作。朱宝流再次和战友们一起深入部队,亲自给飞行人员讲课,帮助他们掌握现代战斗机的螺旋理论。根据这个理论,试飞人员成功地创造出了一套适合我国飞机特点的改出螺旋方法。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捆绑在科技工作者身上的条条锁链被砸碎了,祖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来到了,朱宝流无比的振奋和欢畅。他决心更加勤奋地学习和钻研,把自己的全部智慧贡献给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他先后几十次地在机关、到兄弟单位讲课,热情传授和普及科技知识。他把十多年来辛勤积累的各种技术资料无私地供给兄弟单位,全心全意搞好科学研究的协作。他积极参加我国两种新型飞机战术技术的论证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部队战备训练中对作战飞机战术技术性能的计算,既麻烦又不够精确,不适应战争的需要。国防科研机关和部队的战友都向朱宝流提出:能不能创造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比较精确地计算各种作战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朱宝流想:抓纲治国,空军建设要大干快上,我们做科研工作的就是要为加快国防现代化开道探路。他立即开始了简便的飞机性能估算法的研究。朱宝流不分昼夜地整理老资料,收集新资料,每一个参数都要反复进行几十次、几百次的演算,做到准确无误,常常从头天晚上算到第二天凌晨。党组织大力支持朱宝流的研究,专门为他配备了助手,给他配备了一台小型计算机,尽力提供各种方便。在粉碎“四人帮”一周年的前夕,一本崭新的《飞机性能估算法》问世了,目前已在空军部队和科研单位广为使用,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解放军报》通讯员 吴 林
新华社记者 蔡善武


第3版()
专栏:

空军某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俞梦孙,几年来,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几种类型的航空生理遥测电子医学仪器,被广大指战员誉为“勇于攀登技术高峰的坚强战士”。这是俞梦孙(左一)向飞行员们介绍航空生理遥测装置的测验情况。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