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突破前松后紧常规 跃进步伐振奋人心
今年首季钢铁生产一月超一月
钢、铁、钢材均提前完成季度生产计划
新华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 迈着跃进步伐的我国钢铁战线,最近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钢、铁和钢材分别提前七天、六天和三天完成了今年一季度的生产计划。一季度的钢铁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近几年来,我国钢铁生产有个常规:一季度松,三季度赶,四季度拚,一季度比上年四季度低。今年一季度的钢铁生产情况突破了这个常规,出现了一月份超去年十二月份,二月份又比一月份高,三月份更上一层楼,一季度超去年四季度。钢、铁、钢材的日产量都以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猛增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幅度,迅猛向前发展。
英明领袖华主席对冶金战线职工的亲切关怀,五届人大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冶金战线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了钢铁生产的大发展。在五届人大召开以来的一个多月中,钢铁战线捷报频传,重点钢铁企业的生铁日产量七次刷新历史纪录,全国的钢、铁、铁矿石的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钢铁战线开展了厂矿对厂矿,车间对车间,班组对班组,岗位对岗位,家属对家属,比思想,比作风,比干劲,比贡献,比措施的社会主义大竞赛,竞赛来势迅猛,形式多样,扎实深入,效果突出。去年,王君绍小分队、马万水工程队把着红旗不放,当了排头兵;目前已有十个露天矿一条龙小分队接近或达到了王君绍小分队的水平,有四个掘进队的掘进工效超过了马万水工程队。鞍钢三号高炉与首钢四号高炉开展对口赛,焦比都降到四百六十公斤以下,利用系数超过一点八以上。首钢工人发出誓言,一定要当“首钢”,不当“下钢”,五个月来,炼铁焦比、利用系数和生铁合格率,一直保持全国冠军。三个月来,马钢的炼铁焦比以每个月降低五十公斤的速度,持续跃进,“江南一枝花”开得格外绚丽。在炼钢方面也是喜讯频传,英雄辈出。上钢三厂平炉车间的利用系数创造了十九点六的新纪录,鞍钢十七号平炉的炉顶寿命、油耗、镁砖消耗取得了新成就,特别是重油消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氧气顶吹转炉的炉令在一季度取得了大面积丰收,重点企业的平均炉令比去年提高了四分之一,济钢顶吹转炉的炉令,突破了二千一百炉,唐钢侧吹转炉已突破二千五百炉。
通过狠抓企业整顿,大抓质量攻关,钢铁生产的品种质量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生铁合格率提高了百分之三,钢提高了百分之一到一点五,钢材提高了百分之零点五。鞍钢的螺纹钢筋、犁铧钢、装甲板、三角股钢丝绳达到了名牌产品的质量标准。
目前,钢铁战线广大职工正在认真学习五届人大的重要文件,深入揭批“四人帮”,决心鼓起更大干劲,把钢铁生产尽快搞上去,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第1版()
专栏:

全国科学大会发言结束
新华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 全国科学大会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听取最后一天的大会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主持了大会。
出席大会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吴德、陈锡联、王震、谷牧,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粟裕。
四位代表在今天的大会上发了言。这四个发言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作的题为《坚决把中国科学院整顿好,尽快把科学研究搞上去》的发言,中共上海市委员会书记韩哲一作的题为《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基地而奋斗》的发言,成都工具研究所工程师黄潼年作的题为《奋发图强,攀登齿轮测量技术高峰》的发言,全国科协代主席周培源作的题为《科学技术协会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的发言。
他们的发言激起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言连续进行了四个下午,已于今天下午结束。


第1版()
专栏:

李锁寿蹲点
社会主义实干家李锁寿刚调到平定工作的时候,心里就想:南垴这个三百口人学大寨的经验,要在平定这个三十万人口的大县里推广,自己不出几身汗,蹲不出个好样板,是没有说服力的。人常说:“要喝暖酒,亲自下手。”他决心把主要精力放到农村去,蹲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建立学大寨的根据地。
一九七五年秋,在一次县委常委会上,讨论选点定点时,有人建议他到巨城去,那里耕地多,潜力大,容易出成果。有人建议他到石门口公社西郊去,那是个先进队,不用费多大劲就能搞上去。李锁寿摇摇头,他主张到阶级斗争复杂的城关公社东关大队去蹲点。大家听了一怔,这个队有八百七十多户,三千八百六十多口人,二千一百多亩耕地,人多地少,又是“老落后”,恐怕费力不讨好。李锁寿却笑笑说:“难点转变了才更有说服力。”
消息一传开,东关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和,连忙把一眼好窑粉刷一新,又搬来了新床、新被、新立柜。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他串门走户到处找,终于在村南平田工地上找到了,原来李锁寿正和社员膀子挨膀子干得满头大汗。郭和上前紧握着李锁寿的手,又感动,又惭愧……。
从这以后,李锁寿和东关的干部、社员面对面讲大寨精神,肩并肩学大寨经验。群众的知心话,随时传到他的耳朵里。一九七五年冬季的一天,他和社员一起劳动,听一位老贫农和一个小青年说,东关大队有些歪风邪气,少数干部不但不管,有的还帮着干坏事。李锁寿经过详细调查,发现有一个当木工组组长的人,家有四口人,一个劳力,可是欠集体款一千七百元长期不还,还把自家的房屋高价卖给别人,又侵占了半亩集体耕地,花三千多元盖了一所漂亮的房院。这样的人竟无人敢惹,因为他拉住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县级机关里也有人替他撑腰。李锁寿下决心来捅这个“马蜂窝”。有人劝他不要犯“矛头向下”、“整群众”的错误。他说:“歪风邪气不批,学大寨这本经就念不灵!”他发动群众对那个人进行了揭发和批判,同时对有关干部进行了教育,使广大贫下中农心情舒畅,一心一意学大寨。
李锁寿在劳动中,积极推广昔阳县行之有效的耕作技术。他发现队上的秸杆肥沤的不烂,就亲手传授大寨高温沤肥法;下种时,他亲手扶犁、捏子,向群众传授大寨的新种植法;麦收后,他身披塑料布,亲自领着社员趁雨移栽谷苗,推广大寨一茬变两茬的新耕作制度。过去,大寨深刨玉米地的办法一直在平定县推广不开,李锁寿亲自带领县、社干部和社员到玉米地里刨土,边干边解释这样做的好处。人们见他步步走成“丁”字形,土刨的深,草除的净,苗护的好,一些从来不在人前赤脚的妇女,也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跟着学,这项经验很快就在全县推广开了。
有一次,李锁寿来到第三生产队。他跑遍了全队的三个作业组,在劳动工地上都没有找到队长。他想,干部作风浮,到不了生产第一线,怎么领导群众学大寨?他决定自己当一个月的社员,用实际行动带一带干部。
正是炎热的伏天,李锁寿带着铺盖来到三队,住在一户社员家里。当天,他向队长窦东有讲了两条:一是你要派我干活;二是我有事向你请假。东有一听小队长要管县委书记,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锁寿和东有一起下了地。收工的时候,他俩又走在最后头。一连几天,他俩又劳动,又工作,社员们喜笑颜开。
“累不累?”锁寿关切地问东有。
“不怎么累。我就是担心时间长了,劳动和工作打起架来,坚持不下去!”
当天晚上,锁寿和队干部坐在一起召开“碰头会”,研究了当天的工作,安排了明天的农活。他说:“大寨干部就是白天劳动,晚上办公,办公就是用这种碰头会的办法解决问题的。”从这以后,三队干部天天晚上开碰头会成了习惯,做到了劳动和工作两不误。
李锁寿走到那里,干到那里,一年劳动了一百三十八天。农忙时节,他一连几个月赤脚下地,脚肿得穿不上袜子,腿肿得指头按下去一个坑。东关大队的支部书记郭和说:“当大寨式干部真不容易,县委书记这样干,俺再累也得天天下地。”他从不习惯到习惯,一年劳动了二百八十多天。社员们赞扬说:老李蹲点不带钱,不带物,带来了大寨干部的好作风。李锁寿对自己蹲的点要求很严。他明确告诉大家:“要求全县做的事,东关首先要做到;要求全县不能做的事,东关首先不能做。”前年夏天追肥的时候,东关想借用生产资料公司存的一批氨水,请锁寿批准。锁寿坚决不同意,说:“那是全县的肥料指标,东关不能特殊!”这样做,有的同志一时想不通,说什么“县委书记蹲的点,还不给吃点偏饭”。锁寿回答说:“你们干部能象大寨干部那样劳动,这就是吃了偏饭。”
事实证明,这样蹲出来的点真正过得硬,对群众的说服力最强。每人只有六分地的东关大队,在李锁寿蹲点的第一年,粮食亩产就从六百○三斤猛增到一千○一十一斤;蹲点第二年,亩产又上升到一千二百五十斤。这个大队过去每年吃国家返销粮六十万斤,现在集体有了三十万斤储备粮,社员的口粮增加到五百多斤。全队的总收入、公共积累和社员劳动工分值都比往年大大提高。东关的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平定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你蹲点,我蹲点,大家看着书记蹲的点”。由于李锁寿在蹲点中做出了好样子,影响平定县、社两级干部的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大家都下乡扎扎实实蹲点。过去那种“下乡跑公路,指挥靠电话,谈话找干部”的现象,“点上的客人,面上的游人,家里的忙人”的现象,“春定点,夏跑点,秋没点,只见点搬家,不见点开花”的现象,统统不见了。许多干部和群众说:平定生产发展的速度为什么那样快?李锁寿的蹲点是一个重要原因。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第1版()
专栏:

劳动有定额 超额发奖金
——北京永定门粮库装卸工实行定额生产、超额奖励的调查
编者按:北京永定门粮库在装卸工计酬办法上的几次反复,说明了一个真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别是在劳动量重、体力消耗大的装卸工中,试行“劳动定额、超额发奖”的计酬办法,符合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个粮库党委,带领广大职工,联系实际深入揭批“四人帮”,弄清了路线是非和政策是非,果断地采取措施,拨乱反正,迅速改变了劳动效率长期低下、严重压车等落后现象,出现了大干快上的可喜局面。他们的做法值得参考。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要不要定额?超过生产定额应不应该发给奖金?劳动有定额、超额发奖金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还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北京市永定门粮库二十多年来装卸工计酬办法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个粮库装卸工的工资形式有过多次变化:
一九五六年起实行计件工资;
一九五八年一度实行计时工资;
一九五九年改为计时工资加奖励;
一九六二年又改为计件工资;
一九六八年以来,在林彪、“四人帮”煽起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再一次以计时工资代替被称为“修正主义”的计件工资,而对工人生产超额发给奖金则被斥为“物质刺激”。
近半年来,这个粮库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联系劳动效率、劳动质量和个人收入、国家开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二十多年来工资形式的几次反复及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计件工资。据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四年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统计,平均每年用装卸工二百八十五人,每年粮食搬运量为十九亿斤,平均每人日劳动效率为二万一千斤,每万斤粮食装卸费一元九角。
(二)计时工资。一九六八年改行计时工资(即月工资)后,专业装卸工一下子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八点四,多达四百二十多人;每年的粮食搬运量反而减少为十三亿斤,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三;平均每人日劳动效率只有一万斤,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三,每万斤粮食的装卸费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六,达二元多。由于劳动效率大大下降,压车现象相当严重。粮库领导经常得动员科室干部、后勤人员上百人帮助抢装抢卸。而且“慢工”并没有出“细活”,码垛不齐,甚至倒垛、漏水事故,时有发生;装卸器材随地乱放,土粮增多,有些粮食霉烂,浪费大大增加。这种被动忙乱局面一直延续到去年八、九月。
永定门粮库的工人和干部从多年的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了林彪、“四人帮”破坏按劳分配原则给生产带来的恶果。有的工人说:“‘四人帮’搞的那一套,不管出勤多少,出力大小,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资都一样,真是先进不香,懒汉不臭。这哪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为了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一九七七年九月,这个粮库经过反复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对装卸工在原计时工资的基础上,实行了定额生产、超额奖励的办法。即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制定出装卸主要环节的生产定额和质量标准,凡按质按量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发给奖金。(注:当记者采访时,粮库负责人表示,在初期实行时,只称“生活补助费”,不敢称“奖金”,说明“四人帮”“奖金挂帅”这顶帽子对我们还心存余悸;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办法不同于以往的计件工资,而是以班组为单位实行劳动定额,超额发给奖金。为了防止工人过分劳累,目前每月超额劳动的累计数量不得超过十个劳动日。超额奖由班组民主协商分配。据初步了解,工人同志一般都能顾全大局,分配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合理。)对按质按量完成生产定额、基本工资又偏低的工人,另发岗位津贴。
新办法一经实行,装卸工人齐声称好。工作上的散乱现象不见了。火车什么时候进库,新老工人都能同心协力,突击装卸,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据统计,去年九月至今年一月与去年前八个月相比,平均每人日劳动效率由一万一千斤猛增到一万七千五百斤;如果与前几年的同期比较,效率提高百分之一百五十。目前,已从四百二十六人的装卸队调出三十六人,同时,每天还可抽出近百人搞粮仓的基本建设和其他劳动。(注:这类劳动过去要从远郊区抽调农村强劳力来做。)在装卸人员减少、装卸任务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火车装卸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一以上,过去铁路运输部门意见最大的压车问题解决了。每万斤粮食的装卸费由二元降到一元五角八分,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一。五个月中,为国家节省的各项开支共计七万五千七百多元,而国家支付给装卸工人的超额奖金和岗位津贴只有一万九千九百元。
北京市永定门粮库党委实行定额生产、超额奖励的决心来源于:联系实际揭批“四人帮”,分清了路线是非和政策是非。他们主要弄清了三个问题:
第一,在生产劳动中,定额管理到底该不该要?富有生产经验的老工人一致认为,搞生产建设,国家、企业有计划指标,工人也得有生产指标——定额;工人没有定额,如何能保证完成国家计划?
第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发给奖金是不是“奖金挂帅”?革命导师列宁和毛主席历来是强调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永定门粮库党委经常教育工人学习大庆人的革命精神,为革命搞好装卸。超额后发给奖金,从近半年来的实践效果看,对勤奋劳动的人,是表扬、是鼓励;对懒惰的人,是一种限制和鞭策。很明显,这种正确的做法不能叫做“奖金挂帅”、“物质刺激”。
第三,工人同志劳动超额,每月增加少量的奖金收入会不会产生资本主义?五个多月来,这个粮库的装卸工每人每月得一些奖金,而每人每月平均为国家节约的开支高于个人所得近两倍半,这怎么能够得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结论呢?三位青年工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装卸工人劳动重,消耗大,每月增加一些奖金,用来补助生活开支,怎能说增加这点钱就增长了资产阶级思想,就成为资本家呢?
本报记者 邱永生


第1版()
专栏:

应我国政府邀请前来进行正式访问
纳赛尔总理率民主也门代表团明天到京
新华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由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理阿里·纳赛尔·穆罕默德率领的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将于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抵达北京,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第1版()
专栏:短评

要象李锁寿那样蹲点
领导干部蹲点,突破一点,推动全面,是当前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各级干部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改进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过去的情况看,蹲点,有种种不同的做法。
一种是本报今天报道的李锁寿同志的做法。李锁寿同志从选点开始,就有意识地选了个“老落后”。他扎扎实实地蹲在点上,同干部、社员面对面讲大寨精神,肩并肩学大寨经验,用实际行动带动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坚决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这样,时间不长,就把个“老落后”转变成为有说服力的先进典型。
有些同志的做法与此相反。他们或者是挂名蹲点,实际是“点上的客人,面上的游人,家里的忙人”,只是行李放在点上,人却在机关里;或者是自己在点上,但不积极劳动,还拉着队干部成天开会,靠多给钱,多给物,多给支援办点;有的同志甚至瞎指挥,或弄虚作假,制造假典型,并且强迫面上跟着学。
这两种不同的做法,归结起来,反映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和作风。“深入一点,取得经验,推动全面”,这是毛主席历来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蹲点,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取得第一手的材料和经验,为指导面上的工作提供先进典型和科学根据,这是改变一般化的领导,克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些蹲不住点的同志,很多是对毛主席的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缺乏深刻的理解,对点和面的辩证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借口面上的工作忙,没有时间去蹲点。可是李锁寿同志花了那么多的功夫去蹲点,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当社员,一年中在地里劳动一百三十八天,是不是影响了面上的工作呢?恰恰相反,平定县面貌改变得那么快,领导干部蹲点搞得好是一个重要原因。“蹲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这才是正确的领导方法。
蹲点,要不要给点上吃偏饭?领导干部在点上,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这也可以说是给点上吃了偏饭。我们相信,只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点上认真贯彻落实,把大庆、大寨的经验在点上认真推广,帮助点上组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帮助基层干部学会正确的工作方法,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把点上广大群众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任何后进单位都可以迅速转变为先进单位。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把党的一般号召化为具体行动的实践经验,这是比物质支援更宝贵的财富。当然,一些新的生产技术也可以在点上先行试验。如果超越面上的条件,给自己蹲的点“开小灶”,多给钱,多给物,吃这样的那样的偏饭,则是错误的。这样搞出来的所谓经验,别的单位不服气,也学不起,这就失去了蹲点的意义。李锁寿同志蹲点时,规定凡是要求全县做到的事,点上首先做到;要求全县不做的事,点上首先不能做。象这样的典型,才有示范作用,才有说服力。我们就是要提倡李锁寿这样的蹲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