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毛泽东同志给李达同志的三封信
(之一)鹤鸣①兄:
两次来信及附来实践论解说第二部分,均收到了,谢谢您!解说的第一部分也在刊物②上看到了。这个解说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待你的第三部分写完并发表之后,应当出一单行本,以广流传。第二部分中论帝国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那两页上有一点小的修改,请加斟酌。如已发表,则在印单行本时修改好了。
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三月廿七日③
实践论中将太平天国放在排外主义一起说
不妥,出选集时拟加修改,此处暂仍照原。
(之二)鹤鸣兄:
九月十一日的信收到。以前几信也都收到了。爱晚亭④三字已照写如另纸。
矛盾论第四章第十段第三行“无论什么矛盾,也无论在什么时候,矛盾着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这里“也无论在什么时候”八字应删,在选集第一卷第二版时,已将这八个字删去。你写解说时,请加注意为盼!顺候教安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七日
(之三)鹤鸣兄:
十二月廿日的信及两篇文章⑤,收到看过了,觉得很好。特别是政治思想一篇,对读者帮助更大。似乎有些错字,例如“实用主义者主张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此外,在批判实用主义时,对实用主义所说的实用和效果,和我们所说的大体同样的名词,还需加以比较说明,因为一般人对这些还是混淆不清的。宇宙“是一篇未完的草稿……”⑥几句话,也须作明确的批判。你的文章通俗易懂,这是很好的。在再写文章时,建议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能够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未知以为如何?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廿八日①鹤鸣是李达同志的号。②刊物指《新建设》杂志一九五一年第三卷第六期。③系一九五一年三月廿七日。④爱晚亭是长沙岳麓山风景之一,一九五二年修复一新。李达同志当时任湖南大学校长,毛主席应李达同志
之请,亲笔题了“爱晚亭”三字。⑤指李达同志批判胡适反动思想的两篇论文。⑥“宇宙‘是一篇未完的草稿……’”,见胡适《实验主义》一书。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一九五五年李达同志在汇
编《胡适反动思想批判》一书时,将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和效果,以及与辩证唯物主义大体同样的名词
都作了比较说明;对“宇宙‘是一篇未完的草稿……’”也作了明确的批判。
(原载《哲学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二期)


第2版()
专栏:

在理论工作中要发扬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
《哲学研究》编辑部
经党中央批准,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本刊这一期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给哲学家李达同志三封信的影印手迹。
这三封信的内容是商讨哲学问题的。它包括毛泽东同志对自己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的修改意见,对李达同志的著作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以及对哲学普及工作的建议。此外,显然还应该把通过亲切的和商讨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在理论工作中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看作是这三封信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从这三封信中将会受到许多启发,将会在改进我们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方面,获得很大教益。

大家都知道,《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两篇光辉的哲学著作。毛泽东同志在这两篇著作中,从理论上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并用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包含于这两篇著作中的基本原理,四十多年来,成为指导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它的伟大的作用和意义,已经为我国革命的历史所证实,并将在今后的革命实践中继续得到验证。
然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反复指出的那样,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科学总结,《实践论》和《矛盾论》也有自己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到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这两篇著作不仅在文字、提法上,甚至在某些原理的概括和表述上,都曾几经修改和补充;而每一次修改,都使得它更加精确,更加完善。但是,毛泽东同志本人从来都不满足于已经达到的研究成果,不认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尽善尽美、完整无缺的了。直至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志还曾谈到,他认为应该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改写《实践论》和《矛盾论》。只是由于实际工作太忙,这个令人神往的愿望未能实现。毛泽东同志对待自己著作的这种科学态度,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
现在发表的这三封信,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这种科学态度的具体材料。信中提到,《实践论》和《矛盾论》各有一处要作修改。一处是关于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判断和评价,信中说:“实践论中将太平天国放在排外主义一起说不妥,出选集时拟加修改”。另一处是关于一条普遍原理的概括和表述问题,信中说:“矛盾论第四章第十段第三行‘无论什么矛盾,也无论在什么时候,矛盾着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这里
‘也无论在什么时候’八字应删”。毛泽东同志对待自己著作的科学态度表明:不但对于具体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要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力求准确和符合实际;而且对于哲学普遍原理的概括和表述,也应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地使之更加精确、更加完善。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是不能违背的。这话的意思是:必须遵循普遍原理的精神实质,服从它所反映的客观规律。而不应该理解为:经典作家关于某一普遍原理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不能更动的;普遍原理不需要再丰富、发展了。这种理解,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不符合经典作家研究和创作的实际情况。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同志,他们都以对自己著作不断修改的行动,表明了他们完全反对这种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他们自己不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著作,当然也不会同意别人这样去对待他们的著作。
将这种形而上学观点运用到研究工作中去,就会导致封建社会经学家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其结果只能是使思想僵化,理论停滞,扼杀一切有生气的创造性的理论活动。它所产生的东西,不过是些充满同义反复、繁琐注释、词句衍绎之类枯燥无味的文章。这样的东西,既不能掌握群众,也不能指导实践。要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恢复生气,要使我们的哲学园地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彻底抛弃这种经学家的态度和方法,认真学习我们革命导师的榜样,坚持和发扬他们树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缜密的革命学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敢于和善于创造性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二
在阅读毛泽东同志这三封信的时候,我们都会深深地感觉到,亲切的和商讨的语气,充盈字里行间,一种在理论研究工作中以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跃然纸上。不难看出,毛泽东同志非常仔细地读过李达同志的文章,甚至发现了个别文字上的笔误;对整个作品既有热情的赞扬,又认真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凡有所修改,则出之以商量的口吻;希望对方去做的事情,则采取建议的方式。这一切,充分地表现出尊重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人家的意见的平等精神。
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在理论工作中,要平等待人,与人交心,以理服人;一贯反对摆老资格,摆官架子,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或以势压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主张要服从真理,绝不提倡盲目地服从权威。在真理问题上不能搞特权,这就是说,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在科学问题上,只能以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来衡量,而不能用别的什么来衡量,例如以权力大小、地位高低或其他东西来衡量。这才是在理论工作中的平等态度和民主精神。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都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来保障。在理论领域里,没有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就不会有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当然,民主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我们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就是要从制度方面健全起来。但是,民主原则,民主精神,也应该体现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和思想作风上。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打倒“四人帮”之后,理论界已经出现了新局面,学术讨论有所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进行得比较正常,这是学术繁荣的好征兆。 
但是,这只是好的开端,好的起步,距离达到真正繁荣兴旺的局面还很远。我们还要看到,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流毒尚未肃清,社会主义民主的习惯尚未养成,封建特权观念的烙印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之深,一些人对于正常的批评和争论,总感到不相适应,用行政命令、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理论问题的做法,仍然存在,那种在发生分歧时,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自以为身居要津,高人一等,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事情,还时有所闻,甚至凭借权力和地位压制不同意见的现象,也不会马上根除。因此,要健全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民主生活,发扬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民主作风,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是帮助人们实现改造世界这个历史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工作。在给李达同志的信中,毛泽东同志就一再强调进行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多年来,在毛泽东同志的指导下,经过广大哲学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哲学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事实表明,群众在领会和掌握《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基本观点方面,已远非解放初期可比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用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学会了唯物辩证地对待工作,分析事物,一分为二地解剖自己,评价别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如此的普及,人民群众具有这样高的哲学思想水平,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我们也要充分估计到林彪、“四人帮”在这方面的严重干扰和破坏所造成的恶劣后果。由于他们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甚至把哲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搞乱了;通俗化变成了庸俗化;理论联系实际变成了卑劣的实用主义。由于他们推行的那套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货色的影响,大大损害了哲学通俗宣传工作的威信,挫伤了群众学习哲学理论的积极性。广大哲学工作者对此都有深切的感受。因此,我们在目前的普及工作中,特别要注意贯彻完整、准确的原则,正确地解释原理,又要正确地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就要求有准确的概念,系统的论证,并经过实践的检验,不断向前发展。只有做到完整、准确,才能恢复被林彪、“四人帮”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只有正确地解释原理又正确地联系实际,才能恢复哲学通俗宣传工作的威信,取得群众的信任,唤起他们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启发和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锐利的武器。为了在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很需要对二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不辜负毛泽东同志生前对我们的期望。
全国人民正在一心一意地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我们哲学工作者也要以优异的成绩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三封信,更好地发扬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则是我们做好理论工作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
(原载《哲学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二期)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和科学家
新华社记者 顾迈南
(一)
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九日,毛主席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代表,陪同接见的人员中有地质学家李四光。人们看到,毛主席俯身凑在李四光的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随后两人一前一后,在代表们面前走过。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毛主席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和李四光手拉手地走进休息室。
当时正是林彪、“四人帮”疯狂迫害知识分子的时候,毛主席这样亲切地对待李四光,使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家们很受感动。
事后,李四光激动地对人说,那天毛主席凑到他耳边问的是:“身体好吗?”
进了休息室,毛主席请李四光在身旁坐下。那次会见,谈话内容很广泛,涉及天文、地质、天体起源。谈到古今中外科学家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种种说法时,毛主席说:我看康德、拉普拉斯讲的还有点道理。我不大相信施密特的说法。告别时,毛主席殷切地对李四光说:我很想看看你写的东西。
回到家里,这位已经患病、年近八十的科学家,由秘书记录他的口述,日夜赶写了《天文 地质 古生物》文集共七卷,送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很早就研究过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一九五二年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李四光,开头就问:你那个山字型构造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给我讲一讲?李四光很感动:毛主席日理万机,还注意到了地质力学这样一个专门性的概念。他详细地给毛主席讲了在力的作用下,大地形成的山字型构造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后,毛主席对我国的石油资源情况很关心。一九五三年的一天,毛主席把当时担任地质部长的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周总理和朱德同志也在场。毛主席问李四光:在我们的地底下究竟能不能找到石油?毛主席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离不开石油。要是找不到天然石油,我们就要走人造石油的道路,可别耽误了!
李四光谈了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他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情况,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中国的地质条件很好,问题在于我们的勘察工作要跟上去。我主张广泛地开展石油普查工作。
毛主席很重视李四光的意见。一九五六年五月六日,周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司局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正式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开发我国石油资源的指示。周总理说:我们的石油发展很落后,首先是勘察的情况不明。地质部长很乐观,对我们说:地下的储藏量很大,很有希望。我们很拥护他的意见。现在需要做工作,所以要有一个单独的石油工业部。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和石油科学工作者广泛开展普查勘探工作,先后找到了石油。毛主席对这项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一九六四年元旦,毛主席邀请李四光到中南海怀仁堂看豫剧《朝阳沟》,两人坐在一起,边看戏边谈话。当谈到我国发现石油时,毛主席高兴地说:你们两家(指地质部和石油部)都有功劳。在三届人大会议上,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再次表扬了这项成就。周总理说: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的理论发现的。
我国其他许多科学家同样很受毛主席的尊重。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在日记中谈到一九六四年二月六日他和毛主席一次会见的情况:“毛主席电话要我去中南海谈话,并说只约了仲揆(记者按:即李四光)和钱学森。我到中南海,见毛主席卧室摆满图书……。与我握手后,我坐下正要问好,他就先说见到我关于《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文,我说明这是去年在杭州地理学会上所提的论文……。毛主席说,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密保种工管,尚有缺点,还应加上光和气(日光和气候)。他对于太阳光如何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碳水化合物有兴趣。未几,仲揆和学森来,大家就谈地球形成之初情况如何,空气合成了许多煤与石油,动植物如何进化。他又谈到无穷大与微观世界,正电子与反电子的辩证法……。仲揆谈到造山运动和冰川,因此谈到地质时代气候变迁与历史时代气候的变迁,毛主席又问到近来有否著作可以送他看。三点告别。”
竺可桢回来后,就给毛主席送去了自己写的论文《历史时期气候的波动》和《物候学》一书。
(二)
毛主席非常关心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重视科学研究成果,总是号召我们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一九五五年一月上旬,毛主席亲自召开会议,研究我国原子能科学的发展问题。地质学家李四光带着铀矿石,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带着测量放射性物质用的仪器来到中南海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下,我国原子能科学迈开了前进的步伐。
科技界的许多老干部和老科学家认为,一九五六年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毛主席非常重视那次制定规划的会议,亲自接见到会的科学家,听取他们的汇报。周总理根据毛主席关于发展自然科学的指示,具体领导了制定规划的工作。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几百名科学工作者,开始大家不知道该怎样为我们这样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大国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后来经过讨论,向产业部门请教了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周总理说,这还不够,还要加上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作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后,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又制定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天文、生物、地学等方面的基础学科规划。规划制定出来以后,毛主席号召大家要树雄心,立壮志,为迅速实现这个宏伟规划而奋斗。从那以后,我国科学事业大踏步前进,半导体、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喷气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这“五朵金花”也相继开放。
一九五八年,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捷报频传。这年十月二十七日下午,毛主席参观各个研究所的成果展览会。在一个全身布满黑点的人体模型前,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介绍说:“这是针灸穴位和皮肤电位分布的比较。试验证明,祖国医学上的经络学说还是值得重视的。”毛主席边听边看说明,就祖国医学的科学性问题对大家说:这就有了科学了,不能再说没有科学喽!在参观一个被称为“棘鼻青岛龙”的大恐龙骨骼时,毛主席嘱咐要好好地保护这个标本。在技术科学展览馆,毛主席参观了展出的重量轻、强度高、经济、便于安装的建筑材料后高兴地指出:如果全国都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参观后,毛主席勉励大家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
毛主席密切注意着自然科学的各种发现和发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这些发现和发展。一九五五年一月在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专门研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会议上,当钱三强同志谈到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时,毛主席指出:我看不见得。毛主席说:质子、中子、电子还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现在实验上虽然还没有证明,将来实验条件发展了,将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又风趣地说: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果然,半年以后美国发现了“反质子”,一年以后又发现了“反中子”。
一九六四年北京科学讨论会期间,毛主席读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写的一篇关于基本粒子的对话的文章,很感兴趣。这年的八月二十四日,他把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还有于光远同志请到家里,专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交谈。毛主席谈笑风生地说:世界是无限的。世界在时间上、在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在太阳系外有无数个恒星,它们组成银河系。银河系外,又有无数个银河系,宇宙从大的方面看来,是无限的。宇宙从小的方面看来,也是无限的。不但原子可分,原子核也可以分,电子也可以分,而且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庄子讲“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对的。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要不然物理学这门科学就不再发展了。如果我们的认识是有穷有尽的,我们已经把一切都认识到了,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又说:现在我们对许多事情还认识不清楚。认识总是在发展。
谈话中,毛主席还着重阐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哲理。他说:世界上一切都在变,物理学也在变,牛顿力学也在变。世界上从原来没有牛顿力学到有牛顿力学,以后又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这本身就是辩证法。
中外科学家热烈讨论了毛主席的这一哲学思想,我国的物理学家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层子模型”理论。到现在,各国科学家已经陆续发现数百种基本粒子,证实了毛主席的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的正确性。一九七七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粒子物理专题会议上,一位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建议,将现在称为“层子”或“夸克”或“部分子”等等这一物质层次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
早在一九四○年,毛主席就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一九六三年又把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并列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在同年十二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有人问毛主席科学实验的含义是什么,毛主席答复说:我讲的科学实验,主要是讲自然科学。一九七三年毛主席接见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时,杨振宁说:“毛主席,您把科学实验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一起提,是非常重要的。”毛主席意味深长地反问道:没有科学实验行吗?
毛主席在世时,对我国科学家的成长和进步极为关怀。解放后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是同毛主席的关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国科学家缅怀伟大导师毛主席,表示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科学实验,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尽快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